佛弟子文库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2018/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

(2)触食,亦作更乐食、乐食、温食,即精神之主体透过感觉器官,由取外境(客体)时所起主客接触作用的心之作用,依此能长养感觉、意志,或资益肉体,故称为食。

(3)思食,亦作意思食、念食、意食、业食,即意志之作用(思),期求自己所好者存在之状态;以其能延续生存状态,故称为食。

(4)识食,指精神之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能造作未来果报之主体,以其为保持身命之主体,故称为食。

一切有漏法具有将存在者继续生存于世间之作用,其中特以此四食具此作用最为显者,故称为食。触、思、识等三食通于三界,然段食仅限于欲界。复次,依五趣、四生等有情之存在状态不同,其主食有异,又依四食生存者有凡圣之区别,分为:不净依止住食(欲界凡夫之四食)、净不净依止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之三食)、清净依止住食(声闻、缘觉之四食,但有学为净不净依止住食)与能显依止住食。能显依止住食又称示现(依止)住食,即诸佛菩萨之四食。

出世间食分为:

(1)禅悦食,即行者以禅法资益心神,得禅定乐。

(2)法喜食,即行者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

(3)愿食,即行者发弘誓愿,欲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以愿持身,常修万行。

(4)念食,即行者常忆持所得出世之善法,心存定意,护念不忘。

(5)解脱食,即行者修出世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

此出世间五食之名,出自《华严经疏》卷二十八;然于《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所说之名称则略异。禅悦等五食即依禅定之力、正愿、正思、离烦恼之自由、学佛法之喜悦,以此五者能养育悟种并保智慧之生命,故称为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我们在吃掉世界

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

芝麻紫菜补钙不输牛奶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固定印象:说到补铁就想到猪肝、提...

吃粥有十种好处

粥有十利,这十种好处是: 一、资色,吃粥有益于身体...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10种垃圾食品尽量别吃

昨天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之一,预防疾病健...

夏日六大养生食物

1.莴苣通气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教「四大天王」的表法含义

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

【佛教词典】临终鸣钟

(仪式)俱舍论曰:为临终令生善念中死,打钟鸣磬,引...

【佛教词典】九品

(名数)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问: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念佛时完全放松,思想就散...

一切功德源自于自己,莫向外求

现在佛法的传播也好,人们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人们都称她是老菩萨 我第一次来东林寺时,在天王殿后面...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