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四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贤圣品第七之六

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

 觉分三十七  谓四念住等
 觉谓尽无生  顺此故名分

论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无生智说名为觉。随觉者别立三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独觉菩提。三无上菩提。无智睡眠皆永断故。及如实知已作已事不复作故。此二名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此三十七体各别耶。不尔。云何。颂曰。

 此实事唯十  谓慧勤定信
 念喜舍轻安  及戒寻为体

论曰。此觉分名。虽三十七。实事唯十。即慧勤等。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以慧为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以勤为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以定为体。信根信力。以信为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以念为体。喜觉支。以喜为体。舍觉支以行蕴摄舍为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正思惟以寻为体。如是觉分实事唯十。前五即是信等五根。由境等殊分为三十。更加喜舍轻安戒寻戒分为三。复总成七。并前合成三十七种。毗婆沙师说有十一。身业语业不相杂故。戒分为二。余九同前。念住等三名无别属。如何独说为慧勤定。颂曰。

 四念住正断  神足随增上
 说为慧勤定  实诸加行善

论曰。四念住等三品善法。体实遍摄诸加行善。然随同品增上善根。如次说为慧勤及定。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何缘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难屈伏故。何缘此五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势用劣故。犹为所治同类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所说觉支为有何义。能觉悟义名为觉支。若尔觉支唯应有一。不尔念等是择法分。皆顺择法从胜为名。或觉之支是觉支义。若尔应许觉支唯六。不尔择法是觉亦觉支。所余六种是觉支非觉。所说道支为有何义。寻求依义名为道支。若尔道支唯应有一。不尔余七是正见分。皆顺正见从胜为名。或道之支是道支义。若尔应许道支唯七。不尔正见是道亦道支。所余七种是道支非道。当言何位何觉分增。颂曰。

 初业顺决择  及修见道位
 念住等七品  应知次第增

论曰。初修业位说念住增。谓此位中。为息颠倒。由念势力。于身等境。自相共相。能审了知。坏二种愚。慧用胜故。于煖法位说正断增。谓此位中见生死过涅槃功德。遂能勇勐发勤精进。不坠生死速趣涅槃。勤用胜故。于顶法位说神足增。谓此位中能制心识。趣不退位。终不匮乏。信等善根。定用胜故。于忍法位说五根增。谓此位中永息恶趣终不退堕。速入离生。增上义成。根义胜故。世第一位说五力增。谓此位中不为烦恼之所屈伏。力义胜故。虽忍位中亦容如是。然非决定。是故不说。或此位中不为一切余异生法之所屈伏。故于此位力义偏增。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觉支增。或此位中断九品惑。数数觉故觉支义增。见道位中所有道义。皆具足故说道支增。谓寻求依及通往趣。二义具故说名为道。见道位中二义最胜。谓见道位圣慧初生。如实寻求谛理胜故。又于此位不起期心。能速疾行往趣胜故。随数增故。于契经中。先七后八。非修次第。有余于此立次第言。行者最初由慧势力。于身等境自相共相。如实了知导起众善。如有目者将导众盲。是故最初说四念住。由四念住了众境已。于断恶修善能发起正勤。故于第二说四正断。由正勤力令相续中。过失损减功德增盛。于殊胜定方能修习。是故神足说在第三。胜定为依。便令信等与出世法为增上缘。由此五根说为第四。根义既立能招恶趣恶业烦恼不能屈伏。由此五力说为第五。力义既成能如实觉四圣谛境无疑虑故。说七觉支在于第六。既如实觉四圣谛境。厌舍生死欣趣涅槃。故说道支以为第七。于中一一辩其次第。如释经论应正思求。今此论中思择法相。于次第理无劳烦述。三十七觉分中几唯无漏几通二种。颂曰。

 七觉八道支  一向是无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于二种

论曰。此中七觉八圣道支唯是无漏。唯于修道见道位中方建立故。谓修道位七觉支增。隣近菩提。谓治有顶。故觉支体一向无漏。一切觉分皆助菩提。唯此独标觉支名者。以最隣近菩提果故。由此理趣证七觉支。应知但依治有顶说。此为上首类治下地。唯于无漏立觉支名。若不许然宁不通二。或于一切菩提分中。依近菩提立觉支号。道中修道位近菩提。性近菩提唯是无漏。故无漏修道方立觉支名。见道位中八道支胜。故此一向无漏性摄。虽正见等亦通有漏。然彼不得圣道支名。圣道支名目无漏故。又诸论者。许觉分法觉支后说。定是无漏。若说在前。便通二种。既觉支后方说道支。故八道支一向无漏。所余通二。义准已成。谓觉分中前位增者。彼于后位势用亦增。后位增者非于前位。故毗婆沙作如是说。从初业位至尽无生念位常增。乃至广说。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

 初静虑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静虑除寻  三四中除二
 前三无色地  除戒前二种
 于欲界有顶  除觉及道支

论曰。初静虑中具三十七。于未至地除喜觉支。于下地法犹怀疑虑未能保信。故不生喜。又未至定初现前时。未能断除下地烦恼。后虽已断而类同前。故起彼时皆无有喜。有说一切近分地道。皆力励转故无喜义。第二静虑除正思惟。彼静虑中已无寻故。由契经说。彼地无寻。彼上等持转寂静故。由此二地各三十六。第三第四静虑中间双除喜寻。各三十五。前三无色。除戒三支。并除喜寻。各三十二。欲界有顶除觉道支。无无漏故。各二十二。如是诸地随其所应。觉分现前少多无定。谓随位别后必兼前。可一体上义分多种。故有多种俱时起义。唯四念住必不俱生。以约所缘分为四故。尚无二慧俱时而生。况有一时四慧并起。不可一慧约境分多。以若总缘法念住摄。必无一慧于一刹那缘四境生四行相故。由此理趣初静虑中。总而言之具三十七。然于一念顷现在前。极多但容有三十四。如是未至第二静虑。极多但容有三十三。三四中间极三十二。前三无色极二十九。欲界有顶极唯十九。一切皆除三念住故。其中减者随位应思。何故心王不立觉分。理亦摄在念住等中。彼实摄诸加行善故。然不别立如慧等者。心于杂染清净分中。势用均平无所偏党。觉分唯在清净分中。势用增强。是故不立。有余师说。觉分多缘诸法共相。心王多分缘自相生。是故不立。有余复说。修习觉分本为对治一切烦恼。然诸烦恼心所非心。故能治法非心唯所。障治相翻。而建立故。有说觉分辅佐于觉。觉是心所慧为体故。不可心王辅佐心所。如王不可辅佐于臣。所以心王不立觉分。有余师说。心导世间于界趣生轮回无绝。修习觉分为断生死。由此心王不立觉分。有余师说。无始时来心为众多烦恼杂染。驰散诸境[怡-台+龙]戾难调。为调伏心修习觉分。非所调伏即是能调。是故心王不立觉分。何缘诸大心所法中。唯立四法为菩提分。实总摄在念住等中。彼实摄诸加行善故。然别建立念定慧者。由此三种顺清净品。势用增强可立觉分。想思触欲。于染分中势用增强。故不别立。于假想观胜解偏增。觉分唯摄顺真实观。由此胜解非觉分摄。有余师说。至无学位胜解方增。经但立为无学支故。菩提分法有学位增。由此为因。力能引起三菩提故。所以胜解非觉分摄。作意势力能发动心。令于所缘易脱不定。觉分于境。审谛观察。令心专一。与彼相违。是故作意非觉分摄。若尔宁立寻为觉分。寻于境界虽策发心。而欲令心推求至理。非令于境浮飘易脱。于谛观察有策发能。说此力能策正见故。由此作意不可例寻。有余师言。若染若净初取境位。作意力增说为非理。如理作意至境相续。彼势力微故不立为烦恼觉分。烦恼觉分要于至境相续位中方增盛故。受于杂染清净分中。势用俱增故立觉分。由此流转缘起支中立为受支。及于还灭菩提分中立喜觉支。有余师说。受于杂染虽是增上。而与净品作饶益事。亦有功能。如旃荼罗性虽鄙劣。能与豪族作饶益事。故于静虑为饶益支。菩提分中立觉支号。何缘三受皆通无漏。觉分唯喜。非余二耶。觉分所为行相勐利。乐舍行相。迟钝故非。有余师言。乐舍二受为轻安乐。行舍所覆相不明了。是故不立。何缘大善心所法中。唯立四法为菩提分。实亦总是念住等摄。彼实总摄加行善故。然别立信勤安舍者。由此四种顺觉强故。如何此四顺觉用强。发趣菩提信为上首。将修众行信为初基。清净果因以信为本。若无信者修趣不成。故立信根以为觉分。有余师说。如清水珠置浊水中。水便澄洁。令诸有目鉴众色像。如是以信置心品中。能令俱生心品澄净。由此能见四圣谛理。渐次增长成三菩提。故信最应立为觉分。勤于众行遍能策发。令其速趣三乘菩提。若无正勤。虽已发趣。中间懈废终无所成。是故立勤以为觉分。有余师说。无始时来所以不能见四圣谛。都由懈怠不乐听闻。如理思惟四圣谛理。勤能治彼令乐听闻。如理思惟四谛理故。能见四谛速证菩提。故勤亦应立为觉分。轻安息务令心调适。行舍正直令心平等。故能增长诸出世行。令其速趣三乘菩提。故立安舍以为觉分。有余师说。无始时来惛掉乱心不见谛理。由此不证三乘菩提。轻安舍惛行舍止掉。由斯见谛速趣菩提。故此亦应立为觉分。若尔惭愧自性善摄。于众善品得白法名。亦应立为菩提分法。彼不应立。以无惭愧。唯与一切恶心相应。于散戒中为胜障碍。于见谛理为障力微。与彼相违名为惭愧。自性善摄得白法名。虽于散戒有胜功力。而于定善为助力微菩提分中取顺定善。助觉谛理故彼不立。若尔应立无贪无瞋。彼是善根。自性善故。亦不应立。以诸贪瞋六识相应。遍通五部是随眠性。发麁恶业为胜加行。断灭善根障散善强违见谛劣。翻彼故立无贪无瞋。得善根名自性善摄。于散善业功力虽强。助定善中势用微劣。菩提分法取顺定善。助觉谛理故彼不立。若尔不放逸应立为觉分。不放逸故众行皆成。佛每劝令修不放逸。亦不应立。于散位中。放逸令心驰散五欲。能违施等。散善用强。非定位中此障用胜。翻对彼故。立不放逸。但于五欲能防护心。令不驰散专修施等。故于散善力用虽强。助定善中势用微劣。菩提分法取顺定善。助觉谛理。故彼不立。若尔不害应立觉分。害能逼恼无量有情堕三恶趣。彼能治故。亦不应立。害缘事生。恼诸有情。障修散善。不害翻此。助定力微。故亦不应立为觉分。有余师说。大善法中若所治强自性胜者。立为觉分。余则不然。所治强者。谓与一切染心相应。自性胜者。谓助见谛。如先所说信勤安舍具足二义惭愧等六无具二者。谓惭等五二义并无。不放逸一种唯阙自性胜。何缘欣厌非觉分耶。理实亦是念住等摄。彼实总摄加行善故。然不别立为觉分者。由此二种行相相违。俱不遍缘四圣谛境。无一地位容恒现前心品狭少。是故不立。有余师说。夫欣厌者。由慧观境势力引生。觉分谓能顺生觉慧。义相违故不应别立。何缘寻伺二种。皆容有加行善及有无漏。而于觉分一是一非。实亦俱通。义如前说。然别立寻不立伺者。寻于圣道策正见强。由彼起时行相勐利。寻求谛理有助见能。立为道支。伺则不尔。以行相起极微劣故。有余师说。二俱行时寻行相麁映蔽于伺。唯伺起位行相转微。故觉分中不别立伺。策发正见自有正勤。何更立寻以为觉分。勤策正见有异于寻。故道支中应并建立。谓勤策彼令速进修。寻力策令速观圣谛。何缘表业不立觉分。觉分唯是顺定善法。心俱无表有胜顺能。表业不然。是故不立。何缘不立不相应行以为觉分。彼于助觉无别胜能。不相应故。非如无表虽不相应而于道轮有为毂用。故于觉分不别建立。有余师说。二无心定。能灭心故。与觉相违。四相及得。于所相成有迁成用。此于染净起用平等。菩提分法顺净用增。故不别立。何缘不立信为觉及道支。初发趣时信用增上。已入圣位立觉道支。信于尔时势用微劣。故不立在觉道支中。何缘于觉支立喜轻安舍。非亦立彼在道支中。彼偏顺觉不顺道故。云何顺觉。且修道中。地地各修九品胜觉。如如于谛数数觉悟。如是如是发生胜喜。由生胜喜复乐观谛。如人掘地获宝生喜。由生喜故复乐更掘。故喜于觉随顺力增。要由轻安息诸事务。及由舍力令心平等。方能于境审谛觉察。故立安舍在觉支中。云何此三不顺于道。速疾运转是圣道义。此于速运少有相违。并能令心安隐住故。何缘于道立寻戒支。于觉支中非亦立彼。彼偏顺道不顺觉故。云何顺道。且见道中寻策正见。令于上下八谛境中速疾观察。戒能为毂成见道轮。令于谛中速疾回转。故寻及戒俱立道支。此复云何不顺于觉。且寻于谛不寂静转。于圣谛理寻求相故。觉已见谛安静而转。故寻于觉少有相违。觉是相应。有所缘境。有依有行。戒此相违。故于觉支不建立彼。通运名道。不可为例。何缘觉分不摄圣种。分别论者。许觉分摄。故彼宗建立四十一觉分。我许摄在念住等中。而不立为别觉分者。以诸觉分在家出家俱能受行及有欣乐。圣种唯有诸出家人受行欣乐。在家有乐必无受行。故不别立。有余师说。若许圣种总是无贪。如前已释。若许第四体即是勤。在觉分中无劳徵诘。何缘证净非觉分摄。实亦摄在念住等中。而不立为别觉分者。以诸觉分进修义增。数习方能证菩提故。四种证净证得义增。见圣谛时渐顿得故。由此证净非觉分摄。有余师说。此即信戒随应亦在觉分中摄。修觉分时必获证净。此有几种。依何位得。实体是何法。有漏无漏耶。颂曰。

 证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
 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
 法谓三谛全  菩萨独觉道
 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

论曰。经说证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证净。二于法证净。三于僧证净。四圣戒证净。且见道位见三谛时。一一唯得法戒证净。见道谛位兼得佛僧。谓见苦时得圣爱戒及法证净。于何等法如何而得法证净耶。谓唯于苦达唯有法。无实有情生决定信。如是次第见集谛时。亦唯如前得二证净。达唯集法能为苦因。无内士夫生决定信。从此无间见灭谛时。亦唯如前得二证净。达唯灭法是真涅槃。诚可遵求生决定信。从此次后见道谛时。兼于佛僧得二证净。于佛相续诸无学法得佛证净。于僧相续学无学法得僧证净。兼言为显见道谛时。亦得圣戒及法证净。达唯道法是证灭因。诚可遵求生决定信。然所信法略有二种。一别二总。总通四谛。别唯三谛。全菩萨独觉道。菩萨道者。唯有学法。独觉道者。通学无学。若无漏信缘别法生。名不杂缘。于法证净。若无漏信兼缘佛僧。名为杂缘。于法证净。故见三谛唯得二种。见道谛时具足得四。见道谛位为于现前得佛法僧三证净不。非皆现得见道谛时。现行总缘诸道谛故。应知现在惟有杂缘一法证净。乘此势力修得未来多刹那信。于中有别缘佛法僧。或有总缘二三宝者。诸别缘者名三证净。诸总缘者法证净摄。道类智时修八智故。亦得三谛。法戒二种。道法忍等。三刹那中。未来唯修。道谛四种。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应知实事唯有二种。谓于佛等三种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若七支戒实唯一者。如何觉分中实事有十一。应唯有十种。或十六或多。以觉分中身语二业。说有差别及相有异正命一种虽有别说。离身语业无别体相。依有别相。前觉分中。说言实事。有十一种。虽身语业。一一有多然种类同。故各立一。如四念住。前三证净。谓慧与信。若不杂缘。随所缘别。虽有多种。而类同故。各立为一。此亦应然。今证净中。依身语业。圣戒相等。及契经中。同说不缺不穿等故。总立为一。随身语业类别分二。圣戒相同总立为一。故二与一无相违过。为依何义立证净名。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俱名为净。由证得净立证净名。正信是心清净相摄。可名为净。尸罗不是清净相摄。宁立净名。此四皆是清净相摄。离不信垢破戒垢故。又此四种唯无漏故。离垢无漏故立净名。此四何缘次第如是。余三以佛为根本故。佛于正说有功能故。于彼证净立在最初。正说功能由悟法故。于彼证净立为第二。现观法藏唯圣僧故。于彼证净立为第三。观法藏能依圣戒故。圣戒证净立在最后。有言佛是正说法师。是故最初立佛证净。佛何所说爱尽涅槃。是故第二立法证净。为谁说法为向果僧。是故第三立僧证净。僧依圣戒而得建立。是故第四立戒证净。有说此四犹如导师。道路商侣及所乘乘。故说此四次第如是。经言学位成就八支。无学位中具成就十。学位亦成正脱正智。何缘于彼不建立支。正脱正智以何为体。颂曰。

 学有余缚故  无正脱智支
 解脱为无为  谓胜解惑灭
 有为无学支  即二解脱蕴
 正智如觉说  谓尽无生智

论曰。有学位中尚有余缚。未解脱故无解脱支。非离少缚可名脱者。非无解脱体可立解脱智。故有学位不立二支。谓立支名依胜助用。在有学位既有余缚。虽有解脱无胜助用。况胜解脱故。彼胜智亦无。故此二支非在有学。无学已脱一切缚故。依内解脱生二智故。有胜助用理可立支。有学不然。故唯成八。解脱体有二。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胜解为体。无为解脱惑灭为体。前复有二。谓学无学。依七圣身说名为学。依第八圣立无学名。唯有为中无学解脱。可得建立为解脱支。惑灭无为无支用故。支摄解脱复有二种。谓时不时。有差别故。有说慧心有差别故。应知此二即解脱蕴。如是已说正解脱体。正智体者谓离正见。如前觉说。即尽无生。前名菩提。今名正智。所言无学心解脱者。心于何位正解脱耶。为于未来现在过去。颂曰。

 无学心生时  正从障解脱

论曰。如本论说。初无学心。未来生时。从障解脱。且应思择。本论此文。说未来言。应成烦重。说生时言。义已显故。此责不然。随问答故。谓先问者问无学心于何世中正得解脱。是故今答言在未来。恐彼谓通未来一切。复为简别言是生时。或但应言生时解脱。然或有谓生时是现在。为遮彼故言未来生时。现是已生。非生时故。或就相续立解脱名。则一切未来皆名正解脱。若就行世立解脱名。则唯生时名正解脱。为别显二义。说未来生时。诸烦重言。必显别义理应推究。无容非拨。依如是义故有颂言。

 文于义已足  而复说余言
 非无义有文  应思求别义

虽于此位诸所有蕴皆得解脱。而但说心。然不可言有缺减失。以心所等随从心故。染净法中心为主故。虽无有我。而可于心假说缚者脱者等故。若已说胜义已说余。或于此中如举喻法。举心一法令类思余。虽诸学心亦于生位从障解脱。而论但说初无学心生时脱者。据无余断证解脱故。又此唯说纯解脱故。此中有心是自性解脱。非相续解脱。应作四句。有学无漏无学世俗。无学无漏余世俗心。如次应知四句差别。此中虽举正生刹那。而实未来皆得解脱。与正生者生障同故。依此势力所修未来世俗善根。亦得解脱。依净相续彼得生故。为重显示初无学心未来生时从障解脱。是故本论复作是言。谓无间道现趣已灭。及解脱道现趣已生。尔时无学心名从障解脱。无间道者谓金刚定。并定眷属。临过去位立以现名。次后施设过去名故。趣已灭者显在正灭。隣次必入已灭位故。解脱道者谓初尽智并智眷属。临现在位立以现名。次后施设现在名故。趣已生者显在正生。隣次必入已生位故。言尔时者。谓正灭生时。无学心者初尽智俱趣。从障解脱者。非唯烦恼障。色无色界感生果业。亦是尔时所脱慞故。此业亦障阿罗汉得。由此古昔诸大论师。咸作是言。业于得忍不还应果。极为障碍。作如是释本论所言。则已释经心解脱义。道于何位令生障断。颂曰。

 道唯正灭位  能令彼障断

论曰。唯言为显正灭非余。如生未生道俱解脱。非灭已灭俱令障断。宁知正灭位能断障非余。以说道正生正从障脱故。道未生位未得解脱。道已生位已得解脱。俱不可立正解脱名。若道正灭时不能断障。如何道生位得正脱名。故正灭时道能断障。于前后位断用定无如何未生亦名解脱。与正生者生障同故。如世现见开水路时。近水远水皆言离障。如是既见能断惑道身中已生。亦应可说近心远心皆得解脱或如正起初无学心。有得正生名正解脱。如是彼类未来所修。无漏心等有得起故。定不生法。尚得名为正得解脱。况当生者。此中所说正解脱言显已解脱心今正得解脱如是所说岂不相违。已解脱言据自性解脱。今解脱言据从障解脱。所望各异。何义相违。或已解脱言。据本有解脱据在身行世。说今解脱言。由此所言无相违失。诸行世者皆解脱耶。不尔。要勤破生障者有余师说。正解脱时。亦得名为心已解脱。性是已舍烦恼障故。理必应然。以解脱道依无烦恼相续转故。已出障故名已解脱。今行世故名今解脱。由此所说互不相违。经说心从贪。今得解脱此。所言解脱其义云何。为是令心与贪相离。为令贪性不复缘心。心名有贪。为相应故。为所缘故。为得随故。若相应故。应唯染心。名得解脱。便违自宗。说离贪心得解脱故。又若此法与彼相应。必定无容令此离彼。心应毕竟不解脱贪。若所缘故。应染污心亦得解脱。理不应说贪相应心名为解脱。又彼贪性若缘此心。无暂不缘及余缘义。如何可说心脱彼贪。若得随故。应有学心亦名有贪。依止贪得所随相续而现起故。正理论者作如是言。唯离贪心今得解脱。何等名曰有贪离贪二种心相。谓心若与贪相应者名有贪心。若不相应亦不为贪。同类因者名离贪心。乃至有痴离痴亦尔。既说离贪心得解脱。即立解脱唯不染心。然不染心总有四种。谓有漏中分善无记。及无漏中分学无学。言离贪心今解脱者。今解脱有二。谓行世相续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续解脱。加行得者亦许兼有行世解脱。诸无漏心。一切皆有行世解脱。无学摄者。亦许兼有相续解脱。如契经中。说有三界。谓断离灭。于前所说二解脱中。此何为体。如是三界。差别云何。颂曰。

 无为说三界  离界唯离贪
 断界断余结  灭界灭彼事

论曰。断等三界即分前说。无为解脱以为自体。然三界体约假有异。若就实事则无差别。云何名为约假有异。谓离贪结名为离界。断余八结名为断界。灭余一切贪等诸结所系事体名为灭界。何缘三界如是差别。谓有漏法总略有三。一者能系而非能染。二者能系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顺系染法。断此三法所证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有余师说。唯断能系。别有无为。断余不尔。彼说能系有缘八结。有缘爱结。有缘余事。断此三种所证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有余师说。唯断能染别有无为。断余不尔。彼师说爱有缘八结。有缘爱结。有缘余事。断此三种所证无为。如次名为断等三界。随所系事别得择灭。故三说中初说为善。准此已释诸契经中断离灭想三相差别。或初业地我当断想。名为断想。若离染地我正断想。名为离想。若已办地我已断想。名为灭想。或于已受蕴重担中。见不舍过起欲舍想。名为断想。以舍与断名差别故。若于余蕴不复生中。见胜功德起欲求想。名为灭想。不生与灭名差别故。既得离染清净相续。于诸蕴法无所顾恋。于般涅槃见静妙想。名为离想。无恋与离名差别故。若事能厌必能离耶。不尔。云何。颂曰。

 厌缘苦集慧  离缘四能断
 相对互广狭  故应成四句

论曰。唯缘苦集所起忍智。说名为厌。余则不然。四谛境中所起忍智。能断惑者皆得离名。广狭有殊故成四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令惑断所有忍智缘厌境故。非离染故。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苦集法忍及见道中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境故。忍不名离。惑先断故。智不名离。非断治故。并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苦智集智。但名为厌。缘厌境故。不名为离。非断治故。有离非厌。谓缘灭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能离染故。缘欣境故。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灭道法忍。及诸所有灭道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灭智道智。但名为离。是断治故。不名为厌。缘欣境故。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应知此中未离欲染入见谛者。苦集法忍及诸所有苦集类忍。并修道中无间道摄苦智集智。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智。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灭道法忍及见道中灭智道智。并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灭智道智。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三十四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说一切有部)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

十不二门指要钞

指要钞序 宋东山沙门遵式述 大教隆夷存乎其人,诸祖既...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持人菩萨经四...

晚课蒙山施食仪

蒙山施食仪轨(念诵前应备净水净饭等) 一、华严经偈...

佛说四自侵经

佛说四自侵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夙夜不学,老...

佛说德护长者经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说演道俗业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

大乘显识经

大乘显识经卷上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 如是我...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只偷一次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

圣严法师:哪怕任怨任劳

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