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七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随眠品第六之三

如上所辩十种随眠。次第生时谁前谁后。诸随眠起无定次第。可一切后一切生故。然有一类烦恼现行。前后相牵非无次第。就此一类辩次第者。颂曰。

 无明疑邪身  边见戒见取
 贪慢瞋如次  由前引后生

论曰。谓彼烦恼次第生时。先由无明于谛不了。不欲观苦乃至道谛。由不了故无观察能。既闻二途便怀犹豫。为苦非苦。乃至广说。若遇邪论便生邪见。拨无苦谛。乃至广说。于取蕴中既拨无苦。因此便起萨迦耶见。从此复执我有断常。随执一边计为能净。于如是计执为第一。见已见德缘之起贪。谓此胜他恃而生慢。于他所起违见生瞋。如执我徒憎无我见。或于己见取舍位中。必应起瞋憎嫌所舍。此依一类辩十随眠。相牵现行前后次第。理实烦恼行次无边。以所待缘有差别故。诸烦恼起由几因缘。此起因缘乃有多种。随麁就胜要唯有三。颂曰。

 由未断随眠  及随应境现
 非理作意起  说惑具因缘

论曰。由三因缘诸烦恼起。且如将起欲贪随眠。未断未遍知欲贪随眠故。顺欲贪境现在前故。缘彼非理作意起故。余随眠起。类此应知。未断未遍知欲贪随眠者。三缘故说。未断遍知。谓得未断故。对治未生故。未遍知境故。又断有二。一有分断。二无分断。故说未断未遍知言。此说随眠由因力起。顺欲贪境现在前者。谓有实境顺欲贪缠。此若现前欲贪便起。此则说随眠由境界力起。缘彼非理作意起者。谓有如木境界现前及有如鑽燧非理作意起。鑽境界木欲贪火生。此中何名非理作意。谓于上妙衣服花鬘严具涂香彫粧采饰娇姿所显女想。粪聚起有情想所住持心俱颠倒警觉。名非理作意。此则说随眠由加行力起。若随眠起具三因缘。云何许有阿罗汉退。非阿罗汉随眠未断。且非定许烦恼现前。方得名为阿罗汉退。然此且据从前烦恼无间引生。故说无过。以烦恼生总有二种。一从烦恼无间引生。二次所余非烦恼起。若异此者。善无记心无间不应有烦恼起。此中不据次所余生。是故不应举退为难。或此且据具因缘说。实有唯託境界力生。无有因力。加行力者。即上所说随眠并伴。佛说为漏瀑流轭取。漏谓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瀑流有四。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轭谓四轭。如瀑流说。取谓四取。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如是漏等其体云何。颂曰。

 欲烦恼并缠  除痴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烦恼除痴
 同无记对治  定地故合一
 无明诸有本  故别为一漏
 瀑流轭亦然  别立见利故
 见不顺住故  非于漏独立
 欲有轭并痴  见分二名取
 无明不别立  以非能取故

论曰。欲界烦恼并缠除痴四十一物。总名欲漏。谓欲界系根本烦恼三十一并十缠。色无色界烦恼除痴五十二物。总名有漏。谓上二界根本烦恼各二十六。色无色界虽复亦有惛沉掉举而缠不应依界分别上界缠少不自在故由是有漏唯说烦恼若缠亦依界分别者。则有漏体有五十六。故品类足作如是言。云何有漏谓除无明。余色无色二界所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何缘合说二界烦恼为一有漏。同无记性同一对治同定地故。亦缘色声触为境故。不应唯说于内门转。义准三界十五无明为无明漏体。故颂不别。说何缘唯此别立漏。名为显无明过患胜。故谓独能作生死根本。如契经说。无明为因生于贪染。乃至广说。又如颂言。

 诸所有恶趣  此及他世间
 皆无明为根  贪欲所等起

今于此中。唯据胜显说一百八诸惑为漏。谓非染污思等恨等非漏所摄。唯此诸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用强易了。是故偏说。瀑流及轭体与漏同。然于其中见亦别立。谓前欲漏即欲瀑流及欲轭。如是有漏即有瀑流及有轭。析出诸见为见瀑流及见轭者。以勐利故。谓漂合执义。立瀑流轭取。如余烦恼。但除无明。总互相资能漂合执。诸见亦尔。由勐利故。离余相助。能漂合执。故亦别立瀑流轭取。又诸烦恼皆令众生漂沦染法离诸善品。无解邪解涌泛波涛。漂激众生于善更远。故无明见于此别立。若尔何不别立见漏。令住名漏。如后当说。见不顺彼。义有别故。谓令异生及诸圣者等住生死。故名为漏。诸见无有令圣住能。漏义不全。故不别立。漂合执义圣异生殊。故后三门皆别立见。谓此诸惑能漂异生。容有令离一切善品。漂诸圣者则不可然。漂已能令诸异生类遍与非爱界趣生合。令圣者合则不可然。合已能令诸异生类无不依执。令圣不然。由此三门。异生异圣于中见胜。是故别立。有余师说。见躁利故。于令住义独不能办。故于漏门与余合立。若与余合便有住能。如于调象王系缚生象子。如是已显二十九物。名欲瀑流。谓贪瞋慢各有五种疑四缠十二十八物。名有瀑流。谓贪与慢各十疑八。若足惛掉成三十二。色无色界各有二故。三十六物名见瀑流。谓三界中各十二见十五物名无明瀑流。谓三界无明各有五。应知四轭与瀑流同。四取应知体同四轭。然欲我语各并无明。见分为二与前轭别。即前欲轭并欲无明。三十四物总名欲取。谓贪瞋慢无明各五。疑有四并十缠。即前有轭并二界无明。三十八物总名我语取。谓贪慢无明各十疑有八。若足惛掉成。四十二。于见轭中。除戒禁取。余三十物总名见取。所除六物名戒禁取。由此独为圣道怨故。双诳在家出家众故。何故无明不别立取。依能取义建立取名。然诸无明非能取故。谓不了相说名无明。彼非能取不勐利故。但可与余合立为取。已辩十种随眠并缠经说为漏瀑流轭取。此随眠等名有何义。颂曰。

 微细二随增  随逐与随缚
 住流漂合执  是随眠等义

论曰。根本烦恼现在前时。行相难知。故名微细。是故圣者阿难陀言。我今不知。于同梵行起慢心不。不说全无。以慢随眠行相微细。彼尚不了慢心有无。况诸异生。余例应尔。有释于一刹那极微亦有随增。故名微细。二随增者。谓于所缘及所相应。皆随增故。如何烦恼有于所缘相应随增。如前已辩。或如怨害伺求瑕隙。及如见毒。应知烦恼于自所缘有随增义。如热铁丸能令水热。及如触毒。应知烦恼于自相应有随增义。二皆同乳母令婴儿随增。乳母能令婴儿增长。及令伎艺渐次积集。所缘相应令诸烦恼相续增长及得积集。言随逐者。谓无始来于相续中起得随逐。言随缚者。极难离故。如四日疟及鼠毒等。有说随缚谓得恒随。如海水行随空行影。由此所说。诸因缘故。十种烦烦立随眠名。依训词门释此名者。谓随流者相续中眠。故名随眠。即顺流者身中安住。增惛滞义。或随胜者相续中眠。故名随眠。即是趣入如实解位。为惛迷义。或有狱中长时随逐。覆有情类故名随眠。何故随眠唯贪等十。非余忿等。唯此十种习气坚牢。非忿等故。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极漂善品。故名瀑流。于界趣生和合名轭。执取彼彼自体名取。已辩十种随眠并缠。世尊说为漏流轭取。为唯尔所。为更有余。颂曰。

 由结等差别  复说有五种

论曰。即诸烦恼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义有别故。复说五种。且结云何。颂曰。

 结九物取等  立见取二结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缠中唯嫉悭  建立为二结
 或二数行故  为贱贫因故
 遍显随惑故  恼乱二部故

论曰。结有九种。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以此九种于境于生有系缚能。故名为结。如契经言。苾刍当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系谓此中所有欲贪。又契经说。诸愚夫类无闻异生。结缚故生。结缚故死。由结缚故。从此世间往彼世间。或有此故令诸有情合众多苦。故名为结。是众苦恼安足处故。此中爱结谓三界贪。此约所依及所缘故。若于违想及别离欲所摄行中。令心憎背名为恚结。慢谓七慢。如前已说。言无明结者。谓三界无知。此约所依。非所缘故。以诸无漏法不堕界。故无明亦用彼为所缘故。见结谓三见。取结谓二取。何缘三见别立见结。二取别立为取结耶。三见二取物取等故。谓彼三见有十八物。二取亦然。故名物等。说此物等于义何益。于结义中见有益故。此言意说。如贪瞋等一一独能成一结事。三见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结事故。若异此者。应说五见各为一结。如贪瞋等。故见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结方敌贪等。若尔身见边见见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见十八亦然。岂非物等。不尔本释其理决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见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所取能取有差别故。谓于诸行执我断常。或拨为无。后起二取。执见第一。或执为净。不杂乱故。本释为善。有说由物及声等故。有说贪着有及财者。见结于彼系用增上。若有贪着涅槃乐者。取结于彼系用增上。疑结谓于四谛犹豫。此异于慧。有别法体。令心不喜说名为嫉。此异于瞋。有别法体。故有释嫉。不耐他荣令心悋着。说名为悭。谓勿令斯舍。离于我。令心坚执故名为悭。何故缠中嫉悭二种建立为结。非余缠耶。若立八缠。应作是释。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谓唯此二两义具足。余六无一具两义者。无惭无愧虽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余两皆无。若立十缠。应作是释。唯嫉悭二过失尤重。故十缠中立二为结。由此二种数现行故。谓生欲界人天趣中。此嫉与悭数数现起。又二能为贱贫因故。谓生欲界人天趣中。多为贱贫重苦所轭。现见卑贱及诸乏财。乃至极亲亦不敬爱。又二遍显随烦恼故。谓随烦恼总有二种。一慼俱行。二欢俱行。嫉悭遍显如是二相。又此二能恼二部故。谓在家众于财位中。由嫉及悭极为恼乱。若出家众于教行中。由嫉及悭极为恼乱。或能恼天阿素洛众。谓因色味极相扰恼。或此能恼人天二众。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悭结人天恼乱。或此二能恼自他众。谓由嫉故恼乱他朋。由内怀悭恼乱自侣。故十缠内立二为结。佛于余处依差别门。即以结声说有五种。颂曰。

 又五顺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复还下  摄门根故三
 或不欲发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脱  故唯说断三

论曰。何等为五。谓有身见戒禁取疑欲贪瞋恚。如是五种于下分法能为顺益。故名下分然下分法略有二种。一下界。谓欲界。二下有情。谓诸异生。虽得圣法而不能超下分界者。由为欲贪瞋恚二结所系缚故。虽离欲贪而不能越下有情者。由为身见戒取疑结所系缚故。诸有情住欲界狱中。欲贪及瞋犹如狱卒。由彼禁约不越狱故。身见等三如防逻者。设有方便超欲界狱。彼三执还置狱中故。顺下分结。由此唯五已见谛者。由欲贪瞋不超下界。其义可尔。唯此但是欲界系故。离欲贪者。见断一切皆令不越下分有情。何故世尊唯说三种。虽有此责而佛世尊略摄门根且说三种。言摄门者。见所断惑类总有三。唯一通二通四部故。说此三种摄彼三门。类显彼故。言摄根者。身见等三。是余三根以边执见见取邪见。如其次第随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种胜根而得转故。说此三种摄彼三根。故顺下分唯有此五。诸得预流六烦恼断。何缘但说断三结耶。此亦如前摄门根故。虽但有一通于二部。即举彼相以显彼体。由此故说。摄彼三门或有余师作如是释。趣异方者有三种障。一不欲发。谓见此余方功德过失故息心不往。二迷正道。谓虽发趣而依邪路不至彼方。三疑正道。谓不谙悉见有二路人皆数游。便于正道心怀犹豫。此于趣彼为是为非。如是应知。趣解脱者。亦有如是相似三障。谓由身见于蕴涅槃见执我断功德过失。故于解脱不欲发趣。由戒禁取虽求解脱。而迷正路依世间道。徒经辛苦不至涅槃。由疑不能善自观察。见诸邪道有多人修。便于正道心怀犹豫。于趣解脱为是为非。佛显预流永断如是趣解脱障。故说断三。虽见行常亦不趣解脱见世道胜。亦迷失正道。拨无圣道者。亦不信正道。而前三种是后三根。后三必随前三转故。举本摄末但说前三。佛于余经如顺下分。说顺上分亦有五种。颂曰。

 顺上分亦五  色无色二贪
 掉举慢无明  令不超上故

论曰。如是五种体有八物。掉举等三亦界别故。唯修所断名顺上分。顺益上分故。名顺上分结。要断见所断。彼方现行故。见所断惑未永断时。亦能资彼令顺下分。故要永断见所断惑方现行者。名顺上分。此中既说色无色贪及顺上言。知掉举等亦色无色。非欲界系。品类足论。即作是言。结法云何。谓九结。非结法云何。谓除九结所余法。由此证成。掉举一种少分是结。谓二界系。少分非结。谓欲界系。于少是结。谓圣者。于少非结。谓异生。有位是结。谓已离欲贪。有位非结。谓未离欲贪。由如是等差别不定。品类足论。不说为结。掉举扰恼三摩地故。于顺上分建立为结。即由此理顺上分中。不说惛沉顺等持故。已辩。结缚云何。颂曰。

 缚三由三受

论曰。以能系缚。故立缚名。即是能遮趣离染义。结缚二相虽无差别。而依本母说缚有三。一者贪缚。二者瞋缚。三者痴缚。所余诸结品类同故。摄在三中。谓五见疑同痴品类。慢悭二结贪品类同。嫉结同瞋。故皆三摄。又为显示已见谛者余所应作。故说三缚。通缚六识身。置生死狱故。又佛偏为觉慧劣者。显麁相烦恼。故但说三缚。有余师说。由随三受势力所引说缚有三。谓贪多分于自乐受所缘相应二种随增。少分亦于不苦不乐。于自他苦及他乐舍。唯有一种所缘随增。瞋亦多分于自苦受所缘相应二种随增。少分亦于不苦不乐。于自他乐及他苦舍。唯有一种所缘随增。痴亦多分于自舍受所缘相应二种随增。少分亦于乐受苦受。于他一切受唯所缘随增。是故世尊依多分理。说随三受建立三缚。何类贪等遮趣离染。说名为缚。谓唯现行。若异此者皆成三故。则应毕竟遮趣离染。已分别缚。随眠云何。颂曰。

 随眠前已说

论曰。随眠有六或七或十或九十八。如前已说。随眠既已说。随烦恼云何。颂曰。

 随烦恼此余  染心所行蕴

论曰。能为扰乱。故名烦恼。随诸烦恼转。得随烦恼名。有古师言。若法不具满烦恼相。名随烦恼。如月不满得随月名然。诸随眠名为烦恼。即此亦得随烦恼名。以是圆满烦恼品故。由此故说。即诸烦恼有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义。所余染污心所行蕴。随烦恼起随恼心故。得随烦恼名。不得名烦恼。以阙圆满烦恼相故随烦恼名为目几法。经种种说。故有众多。谓愤发不忍及起恶言类。如世尊告婆罗门言。有二十一诸随烦恼。能恼乱心。乃至广说。后当略辩。缠烦恼垢摄者且应先辩。缠相云何。颂曰。

 缠八无惭愧  嫉悭并悔眠
 及掉举惛沉  或十加忿覆
 无惭悭掉举  皆从贪所生
 无愧眠惛沉  从无明所起
 嫉忿从瞋起  悔从疑覆诤

论曰。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若异此者。贪等云何可得名为圆满烦恼。然诸论者。离诸随眠。就胜说缠。或八或十。谓品类足说有八缠。毗婆沙宗说缠有十。即于前八更加忿覆。如是十种。系缚含识置生死狱。故名为缠。或十为因起诸恶行令拘恶趣。故名为缠。无惭无愧嫉悭并悔掉举惛沉。如前已辩。令心昧略惛沉相应。不能持身是为眠相。眠虽亦有惛不相应。此唯辩缠。故作是说。于此顿说眠三相者。此三与眠义相顺故。因自反损怨益而生。瞋恚为先心愤名忿。有余师说。因处非处违逆而生。力能令心无顾而转。乃至子上令心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罪谓可诃。即是毁犯尸罗轨则及诸净命。隐藏即是匿罪欲因有余释言。扪拭名覆。谓内怀恶扪拭外边。是欲令他不觉察义。前说若法从烦恼起。方可建立随烦恼名。此中何法何烦恼起。无惭悭掉举是贪等流。要贪为近因方得生故。无愧眠惛沉是无明等流。此与无明相极相隣近故。嫉忿是瞋等流。由此相同瞋故。悔是疑等流。因犹豫生故。覆有说是贪等流。有说是无明等流。有说是俱等流。诸有知者因爱生故。诸无知者因痴生故即由此相故有说言。心着称誉利养恭敬。不了恶行所招当果。是于自罪隐匿欲因。为爱无明二等流果。随恼心法说名为覆。如是十种从烦恼生。是烦恼等流。故名随烦恼。余烦恼垢其相云何。颂曰。

 烦恼垢六恼  害恨谄诳憍
 诳憍从贪生  害恨从瞋起
 恼从见取起  谄从诸见生

论曰。于可毁事决定坚执难令舍因。说名为恼。由有此故。世间说为不可引导。执恶所执于他有情。非全不顾拟重摄受。为损恼因悲障恼心。说名为害。于非爱相随念分别。生续忿后起心结怨名恨。于己情事方便隐匿。矫设谋略诱取他情。实智相违心曲名谄。于名利等贪为先故。欲令他惑邪示现因。正定相违心险名诳。心险心曲相差别者。如道如杖于他于自。因贪因见故有差别。憍相如前已具分别。有余师说从贪所生。恃己少年无病寿等诸兴盛事心傲名憍。有余师言。于自相续兴盛诸行。耽染为先不顾于他。谓己为胜心自举恃。说名为憍。由不顾他与慢有异。如是六种从烦恼生。秽污相麁名烦恼垢。于此六种烦恼垢中。诳憍是贪等流。害恨是瞋等流。恼是见取等流谄是诸见等流。如言阿曲谓诸恶见。故谄定是诸见等流。此六亦从烦恼生故。如缠亦得随烦恼名。已说诸缠及烦恼垢。今次应辩彼断对治。诸缠垢中谁何所断。颂曰。

 缠无惭愧眠  惛掉见修断
 余及烦恼垢  自在故唯修

论曰。且十缠中无惭无愧。通与一切不善心俱。眠欲界中通与一切意识俱起。惛沉掉举通与一切染污心俱。故五皆通见修所断。余嫉悭悔忿覆并垢。自在起故。唯修所断。唯与修断他力无明。共相应故。名自在起。与自在起缠垢相应所有无明。唯修断故。此诸缠垢谁通何性。颂曰。

 欲三二余恶  上界皆无记

论曰。欲界所系眠惛掉三。皆通不善无记二性。所余一切皆唯不善。即欲界系七缠六垢。上二界中随应所有。一切唯是无记性摄。即谄诳憍惛沉掉举。此诸缠垢谁何界系。颂曰。

 谄诳欲初定  三三界余欲

论曰。谄诳唯在欲界初定。宁知梵世有谄诳耶。以大梵王匿己情事。现相诳惑。马胜苾刍。传闻此唯异生所起。非诸圣者亦可现前。惛掉憍三通三界系。所余一切皆唯在欲。谓十六中五如前辩。所余十一唯欲界系。所说随眠及随烦恼。于中有几唯依意地。有几通依六识地起。颂曰。

 见所断慢眠  自在随烦恼
 皆唯意地起  余通依六识

论曰。一切见断修断慢眠。随烦恼中自在起者。如是三种皆依意识。依五识身无容起故。所余一切通依六识。谓修所断贪瞋无明。及彼相应诸随烦恼。即无惭愧惛掉及余大烦恼地法所摄随烦恼。即是放逸懈怠不信。依六识身皆容起故。理应通说诸随烦恼。今此且依麁显者说。复应思择。如先所辩。乐等五受根对。今此中所辩一切烦恼随烦恼何烦恼等何根相应。于此先应辩诸烦恼。颂曰。

 欲界诸烦恼  贪喜乐相应
 瞋忧苦痴遍  邪见忧及喜
 疑忧余五喜  一切舍相应
 上地皆随应  遍自识诸受

论曰。欲界所系诸烦恼中。贪喜乐相应。以欢行转遍六识故。瞋忧苦相应。以慼行转遍六识故。无明遍与前四相应。欢慼行转遍六识故。与余烦恼遍相应故。邪见通与忧喜相应。欢慼行转唯意地故。如次先造罪福业故。疑忧相应。以慼行转唯意地故。怀犹豫者。求决定知心愁慼故。余四见慢与喜相应。以欢行转唯意地故。通说皆与舍受相应。以说舍受痴随增故。痴与诸惑遍相应故。烦恼相续至究竟时。取境奢缓起处中欲。渐渐衰微相续便断。尔时烦恼与舍相顺。是故皆与舍受相应。岂不舍根非欢非慼。如何欢慼烦恼相应。如处中人俱无违故。欲界既尔。上地云何。皆随所应遍与自地自识俱起。诸受相应谓若地中具有四识。彼一一识所起烦恼。各遍自识。诸受相应。若诸地中。唯有意识即彼意识所起烦恼。遍与意识。诸受相应上诸地中。识有多少谓初静虑。具四余一受有多少。谓初二三四等如次。具喜乐舍喜舍乐舍。唯舍应知。随诸地中所有烦恼。如应与彼识受相应。何缘二疑俱不决定。而上得与喜乐相应。非欲界疑喜受俱起。以诸烦恼在离欲地。虽不决定亦不忧慼。虽怀疑网无痴情怡。如在人间求得所爱。虽多劳倦而生乐想。有说色界虽复怀疑。而于疑中生善品想。故彼得与喜乐相应。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卷第二十七

 

上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下篇:中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施设论

施设论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

沙弥罗经

沙弥罗经 失译附三秦录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

庐山莲宗宝鉴

莲宗宝鉴序 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如是我闻...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

莲华面经

莲华面经卷上(大乘修多罗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