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涅槃义记卷第五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

圣行品者。上来第一显行由序。下正辩行。行别有三。初尽十德明其随缘造修之行。二师子一品明其舍相入证之行。三后迦叶品明其证实成果之行。亦名证实起用之行。随缘造修外国名为准法修成分。舍相入证外国名为离诸放逸入证分。证实成宗外国名为慈光善巧住持分。名虽别异。其义不殊。问曰。何故前学法中菩提涅槃二因别说。学行不尔。互从皆得。但是明法理须委具故前别论。依法成行行成不异故不别分。随缘行中五行地前。十德地上。此云何知下说五行所成之果并在地上。判知五行在于地前。下说十德云非世法。世间所无明是地上。前明五行答上云何近无上道。名后十德为无上道。云何得近。下辨五行能成彼德故得近之。于五行中先辨圣行。因以摽品名圣行品。此五行中文别有五。一总劝修习。二别教五行。三总结劝。四迦叶领解。五明此五行利益弘广多人同得。前中初先劝学五行。复有一行谓如来下辨行所依依佛行法。就劝学中先总劝思。思由教起。故言于是大涅槃经专思五行。次列五名。言圣行者就人彰名。诸佛菩萨会正名圣。圣人所行故名圣行。言梵行者随义立称。梵名为净。清净之行名为梵行。言天行者亦随义名。天有多义。具如下说今取净义。净天之行故名天行。外国多名自净名净净他名梵。此方名少。通说为净。犹如菩提末伽外国别名。此通名道。亦如涅槃及与毗尼此通名灭。言病行者约对彰名。行能治病故病行。婴儿行者就喻立称。行离诸过如彼婴儿。无所辨了名婴儿行。名义如是。体相云何。具论圣行门有无量。今此但说戒定智惠以为圣行。地持宣说空无相愿灭尽正受以为圣住。圣住犹是圣行义矣。空无相愿犹是惠行。灭尽正受犹是定行。具论梵行门亦无量。今此经中说七善法四无量心以为梵行。地持唯说四无量心以为梵住。彼中梵住犹此梵行。天行一种此中不说。指杂华经。地持论中宣说八禅以为天住。彼中天住犹此天行。忏悔前罪是其病行。不起后过是婴儿行。五中前三明摄善法。后二离过。一一广释备如后文。当修是五结劝修习。上来五种正明行体。复有一行谓如来行辨行所依。谓依如来先成之德修习趣入。亦可五行是其教行显性成行是如来行。显如来性以成行故。所修五行依彼以成。故须辨之。准下惠中叹经似尔。谓涅槃经就诠指实。实德难彰故寄诠显。如下文中诸行之后叹经胜者。当知显此如来行也。此初段竟。

第二别教五行之中尽此品来教修圣行。梵行一品教修梵行。婴儿一品教婴儿行。天行一种玄指杂华。病行一种一向不论。何者是乎。有人释言。前品所论五种之人有病行处是其病行。彼是声闻缘觉病行。何关菩萨。又前所论杂病之行今此所教治病之行与前大别。何得指前。又前品中未标五行。以何义故豫说病行。判无斯理。若前非是。何者是乎。梵行品末阇王忏罪治病之法应是病行。故下文中世王杀父即是心病。身疮增剧是其身病。佛放慈光治其身病。为说妙法除其心病。治此两病故名病行。若彼忏罪非是病行应有所指。不应直尔。问曰。若彼是病行者。何故在于梵行品说。释言。一品备论多法。诸经同有。不足可怪。又问。若彼兼论病行。何故偏名梵行品乎。此例亦多。如上如来性品中具明多法。题章偏名如来性品。此亦似彼。但经立品差别种种。或有从初。或复就后。或有据中。或复当相。非可一定。问曰。若彼是病行者。何故文中不标不结。释言。辨义大例有二。一当法直论须标须结。第二寄人寄事表法。直尔举人举事便罢。诸经多尔。然下文中寄人表法。寄彼世王忏悔灭除害父之逆。以显菩萨忏悔灭除一切罪障以为病行。不唯将彼世王忏悔害父之逆以为菩萨一切病行。故无标结。亦可彼文义有两兼忏悔灭罪是王病行。为救一切逆罪众生兼令多人发菩提心是王梵行。以有两兼。是故不得偏就一义标举以结。就圣行中初戒。次定。后明智惠。义次第故。

戒圣行中初问。次辨。后结下释。云何菩萨所修圣行是初问也。若彼下辨。辨中有二。第一明其因分所修。即得住于初不动下果分所成。因在地前。果在地上。诸行齐尔。

因中有四。一从师闻法。二因闻生信。三因信起思。四即至下因思起修。有人依下近友闻法思惟修行。四义科分。观其文势似若不然。如前所科。别更是其一行次第。菩萨若从声闻如来得闻是经是初段也。此乃菩萨传佛教法名曰声闻。非小乘人。如法华说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此应似彼。闻已生信是第二段。信已应下是第三段。于中有三。一思准正法弃舍家业。二复作念下观行求出。三作是下定意降魔。

初中有二。一思正法。二我今下为求彼法舍世所有。前中诸佛有无上道是其果法。有大正法是其理法。果依理成故须辨之。大众正行是其因行。亦名行法。复有方等是其教法。因由教起所以须辨。亦可诸佛有无上道是其佛宝。有大正法是其法宝。大众正行是其僧宝。此三所诠。复有方等是其能诠。第二段中我今爱乐贪求大乘明已所求。舍所爱下彰已所弃。

第二段中句别有四。一观在家多过。道言迫迮犹如牢狱明其有苦。烦恼由生彰其有恶。二观出家多益。宽广如空翻前初句明其有乐。善法因增翻向后句明其有善。三明在家于已无利。不得尽寿净修梵行。四我今应下正意求出。

第三段中初明菩萨定意出家。我今定当出家修道。次明降魔波旬生苦。菩萨复当与我兴诤。后明菩萨无心战诤。

下起修中初修自行。悉已施下明利他行。菩萨所行无出此故。前自行中先修戒行。作是愿下大誓自要。前即是其自分之行。后即是其胜进之愿。前中有四。一明受戒。二既出家下明其持戒。三戒有二种一受世下重辨前受。四戒有二种一性重下重显前持。

初受戒中直明出家受戒方便。略不彰受。具论受相如律中说。即至僧坊是出家处。见如来等出家所依。若见如来及佛弟子正举其人。威仪具足诸根寂静明身可敬。心和灭障明心可重。即至已下正明出家。第二持中初略。次广。后总结之。下明持益具五支戒。略中先明持戒之行。既出家已奉持禁支慎重不为。威仪不缺护轻不作。进止安详显前威仪。无所触犯显前奉戒。乃至小下明护戒心。先法后喻。此前略也。广中先举浮囊之譬。人喻菩萨。浮囊喻戒。海喻生死。罗刹喻于诸烦恼心欲得破戒。怪而不与喻持戒心。所乞多少文中自合。下约显法。菩萨护戒亦复如是总合前喻。如彼渡人总以喻帖。菩萨如是护戒时下别合前喻。向前喻中阶别有五。合中有六。不取其数。正取轻重等护为义。道言破戒令汝安隐得涅槃者假设为言。亦可名彼之犯戒乐为涅槃也。上来广竟。持四重禁及突吉罗等无别者总以结之。下明持益具五支戒。先总标举。支谓支别。下列其名。具足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余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者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此等分别如杂心论。

自下第三重辨前受。先举二数。次列两名。随世言教要期纳法名受世戒。证理离恶名得正戒。下辨其相。得正法戒。证理戒故。终不为恶。

自下第四重辩前持。先举二数。次列。后辨。下明菩萨持轻等重。就辨相中性重可知。息世讥中先牒次辨。辨中有四。一不非法取。二破坏成下不非法费。三田宅下不非法畜。四不观象斗马斗已下不非法行。初二可知。第三段中句别有八。一不畜田宅种植等事。二不畜象下不畜畜生。三童男子下不畜奴婢。四金银下明其不畜诸宝贵物。五一切穀下不畜食具。六所受衣下不畜长衣。第七不畜根子已下明其不畜五生种。八不畜宝下不畜种种憍奢之具。余皆可知。是名下结。

持戒愿中有十二句。初一对境起愿自制。其次六句对彼施主衣般服食卧具汤药房舍礼拜起愿自诫。后五就已眼等五根起愿自防。

上来自利。下明利他。于中初以戒善施之。以是因下愿其得戒。句别有十。初之一句愿今护戒。后之九句愿令得戒。止戒名净。作戒称善。不缺不析显前净戒。不犯性戒名不缺戒。远离遮过名不折戒。亦可离轻名不缺戒。不犯重过名不折戒。折犹破也。大乘戒等显前善戒。种性已上名大乘戒。初地已上名不退戒。二地已上名随顺戒。八地已上名毕竟戒。佛地名具波罗蜜戒。以果度故随义论之。地地皆具。

上来明其因分所修。下次明其果分所成。即得住于初不动地总明所成不动之义。麁分有二。一初不动在初地上。二后不动在八地上。今修戒者得住初地。简后不动是以言初。下辩其相。先列四门。如须弥下三番辩释。文显可知。

上来广辩。是名圣行总以结之。云何下释。于中有三。三一解圣行。先问后释。诸佛菩萨圣人行故名为圣行。二解圣人。先问后释。释有四义。初之一义约法解圣。有圣法故名为圣人。常观空等显前圣法。后之三义约行解圣。初约三学。次约七财。后约七觉三以是义下就人结行。准后定惠此应叹经。文略无也。

次明定行。有人释言。四念惠性非是定行。若使四念一向是惠不为定者。彼俱生戒应名道戒不名定戒。彼俱生戒得名定戒。四念为定竟有何妨。又若四念是惠性故不得为定。八禅等智亦是惠数应不名定。彼得名定。此复何疑。又复八禅以定为主。于中等智十智门收。四念虽复用惠为主。于中定教何为不得定学所摄。当知诸行一一门中具一切义。随义论之何所不通而今居定。以此文中依戒起定。数之次第。故说念处以为定学。

文中初先明其行体。下叹经胜令人习学。前中初明因分所修。得堪忍下果分所成。因分修中初先明其四念方便。作是观时得四念下明四念成。前方便中初就身处观察无我。复作是念或识是下就心念处观察无我。若识非下就受念处观察无我。略无法念。良以是中就身受心观察无我。即是总相法念处观故不论法。就身念中初观不净就明无我。复即是念骨是我下观察净色以为无我。前中初先观身不净。从头至足唯有发等三十六物。下明无我。谁有见我徵责我体。于前所观不净物中何谁有我我属谁者责我所属。于前所观不净物中系属何谁我住何处徵我所在。谁属我者责法属我。此即徵破四种着我。初句徵破色即是我。第二徵破色是我所。第三徵破色中之我。第四徵破我中之色。就净观中文别有四。一略观骨就明无我。二略观骨色就明无我。三广观骨以显无我。四广观骨色就明无我。就初段中骨是我那离骨是乎观求方便。除去皮下正明骨观。第二段中句别有三。初复作是念骨色相等正观骨色。二如是骨色亦非我下就明无我。先明非我。何以下释。三作是观时即得断下明观利益能除色欲。第三段中文别有二。一观诸骨相因假立。初总。次列。后总结之。二得是观下明观利益能断三欲。先举后列。第四段中句别有五。一观骨色遍满十方。二于眉间出五色光。三光中见佛。四徵问我相。五破相心成佛相便灭。

心念处中或识是我故使诸佛不为我说因前疑后。复观识下正明观心生灭非我。受念处中初观无我破离受者。而于何处生贪欲下破离受心。破受者中文别有三。一观出息入息非我。若识非我出息入息或能是我因前疑后。复念出息入息是风正明非我。第二观察四大非我。风是四大寻前起后。是四大中风大所收。四大之中何者是我推以求实。地性非我正知无我。第三观察色心非我。初先法说。此身一切悉无有我明其理无。唯有心风和合示现彰其假有。次喻后合。破受心中而于何处生此贪欲破离乐受。乐与贪俱。无处生贪则亦无乐。若被骂下破离苦受。苦与瞋俱。无处生瞋则亦无苦。于中有二。一就骂破瞋。句别有三。一观人空故能破瞋。若被骂辱何处生瞋能骂人空。而我此身三十六物不净臭等所骂人空。二观法空。故能破瞋。若闻其骂即思何声而见骂者总以推求。一一音声不能骂等别释无骂。念念细分语义不成故不能骂。三以是义下总结不应。以前二义故不应瞋。二就打破瞋。文别有二。一观此打由有我身不应瞋他。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思打从何生。次知因手刀杖我身。我今已下以理自遮不应瞋他。二我若不忍心则散下恐增后苦所以须忍。于中五句。

上来广明念处方便。作是观已得四念处明念处成。

上来明修。下明所成。得堪忍地总明所成。下释其相。初忍烦恼亦忍寒等明能忍苦。略无忍业。是名下结。

上来第一正明定行。下叹经胜。文有三对。一迦叶问未得不动颇有因缘得破戒不佛答言有。第二迦叶言敬诺问何者是乎如来为辩。辩中三句。一明菩萨破戒因缘令他众生受持是经。广为人说不退菩提。尔时得破。道言为经而得破戒显经胜矣。又欲令人破戒弘经。二菩萨尔时应作念下教起破意。三以是因下结成得破。此两对竟。三文殊以理彰此犯戒不堕地狱如来述成。于中先赞。我念往下引已证成。于中初先广引昔事。为护大乘杀婆罗门从是已来不堕地狱。拥护已下结叹护法。有大势力令人护持。文相且尔。义有不消。迦叶向问未住不动得破戒不。佛答言有。文殊即说如此破戒不堕地狱。如来今者举昔仙豫杀波罗门不堕地狱释成前义。下说仙豫住极爱地。极爱地上与前未住不动大别。云何为证。释言。是中不欲取其位分高下相当为证。正取为法破戒无过而为证也。行违护法。义通上下。乃至佛证亦得无妨。

次明惠行。于中有二。一明行体。二无垢下叹经令学。前中复二。一因分所修。二则得住于无畏地下果分所成。

因分修中初辩。次结。后释其名。辩中有二。一以言显实令人趣入。二如来临般方便转下拂言显寂令人舍着。前中有三。一观四谛。二知世谛者名中智下明观二谛。三文殊白佛所言实谛义云何下明观一实。观此三重以明慧行。此乃观入之次第耳。前四谛中应先解释四谛之义然后释文。义如别章。文中有十。一总标举。二列四名。三苦者逼下略释其义。义四苦者现下略辩其相。五苦有三下略辩其体。六有漏二下略分染净因果差别。七八相名苦下随相广辩。八生者出相下约谛明观。九是四圣谛诸佛世尊次第说下结说利益。十昔佛一时在尸首下彰谛宽广摄法周尽。亦得名为简大异小。十中初七直明谛法。次一论观。第九门结说利益。第十一门彰其所观备摄周尽。

有四总举。苦等列名。

第三番中苦是逼者解有二义。一就麁苦。违境逼心而生内恼故名为苦。二就细苦。有为生灭共相催切名为逼迫。逼迮不安故名为苦。集能生者生长当苦。始起多生。终成曰长。寂灭相者息苦止集故云寂灭。大乘相者正论其道虚通为义。若论乘也运通为义。体通名道。用通名乘。借彼用通以显体通故说为乘。今此所论是无作道。简异小乘是以言大。此等皆是谛之义相故名为相。

第四番中苦者现相。随何世中当分现起更不生后是苦之相。集转相者转生后苦是集之相。灭除相者息除生死因果无处是灭之相。道能除者能除生死因果之法是道之相。

第五番中苦有三相总以标举。下列其名。此之三苦解有四义。一对缘分别。缘别内外。内心涉求名之为内。自余名外。外有违顺。刀杖等违。己身命财亲戚之类说以为顺。外中违缘能生内恼故名为苦。从斯苦缘生于苦心。从苦生苦故名为外。外中顺缘在能生乐。坏能生苦。缘坏致恼故名为苦。内心涉求因之为行。厌行生恼名为行苦。第二约缘就体分别。心性是苦。苦上加苦故名苦苦。加何等苦。所谓加前对缘三苦同名苦苦。有为之法必当败坏名为坏苦。即此有为迁流名行。行性不安名为行苦。第三约就三种无常以别三苦。就彼分段无常分齐宣说苦苦。心性是苦。于性苦上加以三世分段麁苦。故名苦苦。又以三世分段麁苦显法性苦亦名苦苦。就念无常宣说坏苦。彼念无常迁流破坏故名坏苦。是则向前第二门中行坏二苦至此门中同名坏苦。就彼自性不成实无常宣说行苦。同体四相互相集起故名为行。虚集之行体无自性。自性无安故名行苦。故经说言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第四诸过相显以明三苦。以苦显苦名为苦苦。谓以麁苦显于细苦。以无常显苦名为坏苦。以无我显苦名为行苦。诸法无我因缘虚集故名为行。苦义如上。集灭可知。道义众多。略举三学。戒定道具慧为道体。第六番中先就有漏以明因果。次就无漏以明因果。后就辩谛。先染后净欣厌故然。先果后因逆观故尔。第七段中分苦为八。先举后列。报起名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衰变名老。老时有苦故曰老苦。违损名病。病时有苦名曰病苦。阴坏称死死。时有若名为死苦。又复生等体性是苦故名生苦乃至死苦。所好分张名爱别离。因离致恼名爱别苦。所恶强集名怨憎会。因会生恼名怨憎会苦。所悕不称名求不得。因求致恼名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名五盛阴苦。又苦阴中盛前七苦名五盛阴苦。正则应名五阴盛苦。道中偏说果德为道。前第五中偏说其因。此偏说果。言之隐显道理齐等。

自下第八约谛辩观。先观苦谛。于中初先广辩八苦。后约明观。前中初言生者出相总显生义。下别显之。先举后列。言初出者识支是其一报之始。故名为初。报起名生。言至终者名色望前说以为终。言增长者即前名色增为六入。此三胎内。出胎可知。言种类者出胎已后乃至老死一报之中运运新起皆名为生。次明老苦。先问后辩。于中初二麁细分别。从始至终运运衰变名念念老。一报之穷年垂根熟名终身老。后二约就时别以分。从初乃至盛年已前衰变之事名增长老。年衰已后名灭坏老。次论病苦。先问后辩。增数论之。初言四大互不调总释病苦。次分为二。先举。次列。下辩可知。次分为三。三有两门。初三约就因缘分别。先举后列。宿因招病名为业报。现逢恶缘而致病苦名不离恶对。节交生病名时代谢。后三约就因缘名受。三义分别。先举后辩。文显可知。次明死苦。先明后辩。增数论之。初言舍身总释死苦。次分为二。先举次列。下辩其相。命尽有三牒以举数。下列其名。正报虽亡依报犹存名为命尽非是福尽。依报灭坏正报犹存名为福尽非是命尽。依正俱亡名福命尽。外缘有三牒以举数。下辩可知。上来增数二门分别。次分为三。先举。次列。后辩可知。如是名曰死为大苦总以结之。次明爱离。先问次解。开合论之。所爱破坏总释爱离。次分为二。先举后辩。分别校下细分为多。是名下结。怨憎会中先问次辩。增数论之。不爱共集总释怨会。次分为三。先举后列。如是三趣分别校下随别分多。如是下结。求不得中先问次辩。后结可知。五盛阴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

下明观苦。文别有四。一观苦相。第二会通。三观苦实。四一切声闻辟支佛下重复会通。

观苦相中先观生苦。文别有三。一明生过。二约之辨观。三总结之。过中三句。一明生苦能为七本。二夫衰老下举生宽遍成生为本。于中初先举老显生。三界受下辩生异老。三是故下结。

观中有六。一明菩萨畏死舍生。二童子喻。辩明菩萨不同近行求生断死。三卖食喻。不同凡夫为生造因。四毒树喻。明死苦宽遍成生可厌。五粪秽喻。明死苦宽长成生可厌。六嶮岸喻。明生杂妄乐令人贪惑成生可畏。

初中先法次喻后合。法中众生颠倒覆心贪生厌死举凡显圣。菩萨不尔初生见过彰圣异凡。喻中亦二。一喻菩萨厌死舍生。二是时二女复共相将至一贫下喻明凡夫贪生爱死前中复二。一喻菩萨观行之始厌死贪生。二女人答言汝甚痴下喻观终成生死俱弃。前中复二。一贪生喻。二于门外下是恶死喻。贪生喻中句别有四。一生相现前喻。二主人见下审生名字喻。三主人问下审生功能喻。四主人闻下贪乐受生喻。初中如女喻其生相。生顺人情故说为女。当来之生欲起入于现阴身中名入他舍。又此凡法欲起入于菩萨身中名入他舍。生相姝好名女端正。诸根丰美名貌环丽。众乐自随名以璎珞庄严其身。第三句中菩萨主人观生名见。审生名问。审生名字并推所属故言字何。系属于谁生相现心义称为答。我是德天假以名之。第三句中菩萨重审名主人问。审生功能故言至处为何所作。生相现心故言女答。随所生处依报自随故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也。第四句中菩萨观心见生功能名为闻已。贪生名喜。知生由善故言我福故令汝来。造善求生故言烧香散华供养。自下第二喻恶死中亦有四句。一死相现前喻。二见已问下审死名字喻。三问何故名黑闇下审死功能喻。四主人问下菩萨厌死喻。初中门外更见女者。生观之后别见死相故云门外。是生流类故说为女。死相弊恶名形丑陋。乐事衰灭名衣弊坏。诸苦随逐名诸垢腻。形色枯悴名皮皱裂其色艾白。第二句中观瞩称见。审境名字并推所属故言宇何系属谁家。死境现心义称为答。我字黑闇假以名之第三句中徵名求义故问何故名为黑闇。女人答下正辩死能。死相一现依报顿舍故言能令其家财宝一切衰耗。第四句中菩萨观见名为闻已。修习明慧名持利力。呵啧死过故作是言汝若不去当断汝命。观空破灭名断命也。上来第一观行之始贪生厌死。

自下第二观行终成生死俱弃。于中有四。一生死相随喻。二主人还入问功德下审生定死喻。三主人即言若有已下生死俱厌喻四主人见下除离心喜喻。初中三句。初女答言汝甚愚痴以法责情。厌死求生不应法理故曰愚痴。不知断生以去老死名无智惠。二主人问下以情审法喻。三女人答下法理现心喻。生起死前故言我姊。生死相随故云常与进止共俱。断死必须先绝其生故言驱我亦当驱彼。第二审生定死喻中。主人还入问功德天外有一女云是汝妹为实是不以情审法。功德天言实是妹下法来现心。于中初明死法随生。随故称妹。次明生死相随不舍。随所住下明其生死作业各异。若爱我下明爱与憎义无偏属。第三生死俱厌喻中。若有如是好恶事者双牒生死。生好死恶。我俱不用生死俱厌。各随意去生死俱遣。是时二女俱共相将还其所止生死俱离。舍圣之凡名还所止。第四句中见去心喜。文显可知。上喻菩萨。下喻凡夫贪生受死。于中四句。初言二女复共相将至一贫家喻明生死随逐凡夫。无德财故说为贫家。二贫人见下喻明凡夫生死俱受。始见心喜即请已下造业求之。三功德言下准圣责凡。我为他驱汝复何缘俱请我住。四贫人言汝念我下辩凡异圣。生随凡情名汝念我。凡夫贪生并受老死故言以汝当复敬彼。是故俱请结答前责也。合中先合菩萨俱厌。凡夫愚下合凡俱受。

自下第二不同近行求生断死。先喻后合。喻中四句。一近行求生喻。近行菩萨始修净行名婆罗门。幼稚童子为苦煎迫名为饥逼。悕求人天杂死之生名见粪中有菴罗果即便取之。粪喻老死。菓喻生也。二久行呵责喻。圣行菩萨名为智者。嫌彼求生故责之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人粪中果。三童子闻下始行菩萨辩生所为喻。耻已求生名闻已愧。彰已内心实不贪生名我不食。为欲依生除断老死名为洗净。断老死已并生俱舍名还弃之。四智者语下久行重呵喻。汝痴直呵。若还弃者本不应取责以显痴。合中菩萨亦如是等合向第二及第四句。如彼智下举喻以帖。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合向第一及第三句。如彼童下举喻以帖。

自下第三不同凡夫为生造因。先喻后合。喻中有二。一喻菩萨知生有死不为造因。二即作言下喻凡不知为生造业。前中四句。一喻说人举果观求。二有人远下喻明菩萨闻说审问。三食主答下喻明说者叹生辨死。四是人闻下喻明菩萨闻说厌离。就初句中四众集处名四衢道。有人喻于说法之者。器喻教法。具说当来人天乐果名盛满食。说彼生中具有色力安乐等事名色香具。劝人行因以资其果名欲卖之。第二句中有人喻于圣行菩萨。久流生死名为远来。无乐自充故曰饥虚。厌苦疲顿名为羸乏。闻说彼果乐事丰足名见饭食色香味具。审其所说名指之言此是何物。第三句中食主答言此是上食色香味具叹生殊胜。若食此下就人辨益。人受彼生名食此食。得色得力明其有乐。能除饥渴彰其无苦。多有天人以为眷属名得见天。此前叹生。唯有一患所谓命终彰其有死。第四句中是人闻已即作是念不用色等不求来生。亦不用死厌患当死。下明凡夫为生造业。即作是言食是食已若命终者何用卖之喻明菩萨徵说所为。受生必死何用劝求。食主答下喻显说意。有智不买简圣异凡。唯愚不知多与我买彰凡异圣。凡夫不知生必有死名愚不知。为求彼生多行善因名多与价。合中还二。先合智人知过不求。凡夫愚下合愚不知多与我价。

自下第四举死宽遍成生可厌。于中先举毒树之喻。后合可知。

自下第五举死宽长成生可厌。先举粪喻。后合可知。

自下第六明生杂妄乐令人贪或成生可畏。先喻后合。喻中三句。一生杂妄乐喻。嶮岸喻于人天之身。临堕三涂故名为嶮。于彼生中愚闇障心名为草覆。于彼生处妄乐牵情名于岸边多有甘露。修因纳得名有食者。天报延长名寿千年。处斯无苦名永除病。受之多庆名安稳乐。二凡夫贪惑喻。凡求彼乐名为贪味。不知彼乐临坠三涂故言不知下有深坑。造善求之名前欲取。不觉命尽名为脚跌。颠坠三涂名尘坑死。三菩萨舍离喻。合中菩萨亦如是等合第三句。尚不欲受天上妙食况复人中举上况下。法从喻称故说为食。凡夫人下合第二句。乃于地狱吞噉铁丸况复人天以下况上。

前明生过。次论观行。下双结之。以如是喻及余无量当知生苦结前生过。是名菩萨住涅槃等结前观行。

次观老苦。于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略。譬如池下广。略中三句。一明老所为能为咳逆上气等事。二明所坏。能坏勇等八种之事。进谓精进。持谓持戒亦可忆持。三明所作。能作背偻懈怠懒等三种之事。广中合有十五譬喻共显老过。结中初言以如是喻及余无量当知老苦结前所观。菩萨修等结前能观。

次观病苦。于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有三。一初五复次广显病过。二病因缘下明其六种起病因缘。谓苦恼等是其现缘。破坏浮囊拨撤桥梁是其过因。过为此事故现有病。三亦能却下明其所损。所损有六。就后结中先结病苦。后结能观。

次观死苦。于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有十二复次广显死过。下有十句辩其死相。死者是其害身之所名嶮难处。无物自资可以超度名无资粮。一死长往名去处远。无人将送名无伴侣。一受身已运运趣死无时暂停名为常行。未测近远名不知边际。亦可凡夫受身恒死名为常行。多少难测名不知边际。一入死分昏沉难出名为深邃。诸根灭坏六识无用故曰幽闇无有灯明。命尽便死无所由从是故名为入无门户。死不离身名有处所。最后一念命尽之时无所觉者名无痛处。世医拱手名不可治。向之难裁名无所止。时至必迁名不得脱。此人身死不灭他阴名无破坏。世人见者莫不忧怖名见愁毒。死灭无处更无异相恶色可生名非恶色。见者惊恐名令人怖。身终即死名在身边。时分难测名不觉知。结中还初结其死苦。后结观心。

爱别离中先问后辩。略无结文。辩中初略。今当下广。略中三句。一总明爱别为众苦本。二如说下别明爱心为众苦本。先举偈颂。因爱生爱因爱生怖正明苦本。若离于爱何爱何怖反明苦本。爱因缘下重复显之。三爱别离者谓命终下别明别离为众苦本。先解别离。后明生苦。广中今当分别显示总以标举。过去已下正辩其相。先举往事。菩萨尚忆过去已下以昔况今。

怨憎会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有二。一观怨会。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二如人已下修治舍离。先喻后合。

求不得中先问后辩。辩中一切尽求是总。有二下别。五盛可知。

是名苦谛总以结之。

自下第二会通苦谛。昔日说乐。今时说苦。今昔相乖故须会通。迦叶先问。问中有三。一牒佛所说。五阴皆苦直非不然。阴盛是总故偏牒之。二何以下释。三如诸经下徵问请会。初段可知。第二释中何故徵问。下对辩非。于中初明凡夫有乐。偈中明其贤圣有乐。凡有乐中翻前所说五盛阴苦明五阴中悉皆有乐。昔告摩男若色苦等明色有乐。约求显之。先反后顺。如告比丘有三受等明受有乐。如佛先说若人修善则得乐者明行有乐。又如佛说于善道中六触受乐论者不同。若依毗昙触是行阴。依如成实说想为触。则是此句就想明乐。眼见色等识阴有乐。圣有乐中初之二偈是小乘因。次一偈半是大乘因。次有半偈是小乘果。下有一偈是大乘果。小乘因中初之一偈明持戒乐。次有半偈明修惠乐。下之半偈明修定乐。大乘因中初偈利他。后半自利。八大觉中偏举少欲知足智慧。余略不举。大小二果文中可知。

第三段中如诸经中所说乐相其义如是牒佛昔言。如佛今说举佛今语。云何当与此义相应双就今昔相对徵问。昔说有乐云何与此苦义相应。

下佛会通。先数后会。文中别有四。第一会前六触受乐。眼见好色乃至意思。二迦叶言彼人不以一下生乐会为摩男说色有乐。三有三受下会前三受。四迦叶白若随俗说是妄不下会前有人修善受乐。并会偈中贤圣善乐。

就初段中先略后广。一切众生于下苦中横生乐等会通昔言。生灭行苦损恼相微故名下苦。凡夫众生未觉此苦。于此苦中横生乐想。故我昔说六触受乐乃至意思好法受乐。是故今说与本不异会今同昔。是于下苦横生乐故今所说。苦与昔所迷下苦不异。又复我今就彼下苦宣说苦想。与彼横生乐想不乖故言不异。迦叶白下是其广也。先难后释。难有三句。一以细类麁难。二若复有人作是问下举乐反辨难。三若下苦中生乐想下执事徵理难。就初难中以彼微细生灭行苦类三涂中麁重八苦。令皆生乐是其难也。文中初言如佛所说于下苦中生乐想者牒佛前言。下生已下将细类麁。三涂之中麁重八苦是其弊下故名为下。迦叶闻前微下苦中得生乐想。便徵如来欲令三涂弊下苦中亦得生乐。故言下生下老病等亦应生乐。下者所谓三恶已下辩其下相。于中约对中上显之。此之一番麁有似难。细推非难云何非难。如来所说轻微名下。以苦微故不彰麁乐故生乐想。迦叶所举弊下名下。此苦麁重与乐正违云何生乐所以非难。故佛不答。宜须记知。第二难中假举他问请佛教答。如来若说下苦生乐。他若反并一切皆乐。但诸众生于下乐中生于苦想。于中乐中生无苦乐想。于上乐中方生乐想。当云何答。第三难中迦叶执事徵理以难。如来若说下苦生乐。未见有人当受千罚初一下时已生乐想。初一下时不生乐想。云何说言下苦生乐。下苦之处已不生乐。明知世人乐处生乐。乐处生故非一切苦。下佛答之。前三难中但答后二。初一非难所以不答。文中如来先印迦叶第三难辞。用此印辞释去向前第二句难。如是如是总述其言。如汝说下别述其言。如汝所说初一下上不生于乐。道理实是。以一下上不生乐故无有乐相。既无乐相云何难言乐上生苦。何以故下正解向前第三句难。言何以故徵前起后。既无乐相我何以故说上苦中而生于乐。下对释之。犹如彼人当受千罚受一下已即得脱者便生乐想。是故我说于无乐处妄生乐也。无乐犹前下苦义也。

自下第二会为摩男说色有乐。迦叶初先难前起后。彼人不以一下生乐以得脱故而生乐想。下佛印之。即是会上。言是故者是得脱处而生乐故。昔告摩男五阴法中色阴有乐是实不虚。人天五阴得离三涂麁重之苦故乐不虚。前者略故单云色阴。此中具故五阴通论。

自下第三会上三受。文别有四。一举三受三苦为问。二辩其相。三就受明苦。四以是下结。初段可知。第二辩中先辩三受。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列其名字。逼恼名苦。适悦名乐。中容受心不同前二名不苦不乐。又舍前二亦得名舍。此三心法纳境称受。名义如是体相云何。分别有四。一当相分别。如彼成实受相品说。损减身心名为苦受。增益身心名为乐受。非损非益名不苦不乐。二对因分别。一切恶果斯名为苦。一切善果说为乐舍。是义云何。若依杂心。三禅已下一切善果斯名为乐。四禅已上一切善果斯名为舍。若依成实。善分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业果说为乐受。下品之乐说为舍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问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业果何不名舍。偏说下乐为舍受乎。释言。苦果违害之法。性与情返。微有即觉。故入苦中。不得名舍。乐果顺情非切心法。微者难觉故分为舍。又复一切苦乐二受皆用微细行苦为体。于行苦上宣说苦受。苦受必重为心所觉。故不名舍。于行苦上宣说乐受。乐受必微。于中上者为心觉适。当相名乐。轻微之者非心能觉。转名说舍。定善之中下善业果说之为乐。四禅已上胜善所得说之为舍。以彼寂静难觉知故。三对缘分别。缘有三差。谓违顺中。违缘逼恼名为苦受。顺缘生适名为乐受。与二相违名不苦不乐。四约时分别。于中约对三缘辩时。若对违缘。相应时苦。离时生乐。久离则舍。若对顺缘。初受生乐。中受时舍。久受则苦。或有顺缘相应时乐。离时生苦。久离则舍。若对中缘初受时舍。久受生苦。离时生乐。或有中缘初受时舍。久受乐着则生乐受。离时生苦。三受如此。更有多义。广如别章五阴中说。下辩三苦亦如别章释。自下第三就受明苦。苦受之中备具三苦。先举后列。于苦受中违缘逼恼名为苦苦。缘坏致恼名为坏苦。厌行生恼名曰行苦。又心性是苦于理性苦上加前三苦通名苦苦。即彼心体无常坏灭名为坏苦。即此心体迁流名行。行流不安名为行苦。又复前后无常破坏同名坏苦。同体四相虚集名行。虚集之行体无自性。自性无安名为行苦。余之二受各具二苦。所谓行坏。与向后门三苦之中行坏苦同。问曰。何故就受明苦。为彰昔日所说三受皆是苦故今说为苦。第四结中句别有四。前之两句就乐结苦。后之两句就苦结乐。就乐结苦成今所说一切皆苦。就苦结乐成其昔日说苦为乐。以是因缘生死之中实有乐受是第一句结成有乐。以生死中有三受故实有乐受。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是第三句结成有苦。以三苦故生死无乐。无乐犹是苦之义也。但佛菩萨随世说乐是第四句就苦结乐。

自下第四会上有人修善受乐并会贤圣诸受乐偈。迦叶初先徵前起后。若随俗说是虚妄不牒以总问。如佛所说修行善者则受乐等别举以问。于中先举修善受乐。次举贤圣诸受乐偈。下问虚不。若是妄下举佛离妄徵破妄说成乐是实。下佛会之。先会贤圣诸受乐偈。如上所说诸受乐偈总牒前偈。即是菩提道之根本别会偈中大乘之乐。亦能长养阿耨菩提别会偈中小乘之乐。远能趣向故曰长养。以是下结。譬如已下会前凡夫修善受乐。会意如何。明此善法与乐作因名之为乐。亦能生苦故复名苦。寄喻显之。先明生乐。后彰生苦。

上来第二会通苦谛。菩萨于八解苦无苦是第三段明观苦实。是苦实中无有苦相故曰无苦。一切声闻辟支佛下是第四段重复会通。以二乘人不知有为生灭善法。能为无上菩提乐因。佛为是人于下苦中宣说有乐。唯有菩萨住大涅槃知彼善法能为无上菩提乐因。亦为生死变易苦因。故说为苦。亦说为乐。

次观集谛。先问后辩。辩中有四。一明集体二迦叶白下会通集谛。三凡有九下广显集过。四凡夫有苦无谛已下结观虚实。初中观集是阴因缘总观集义。下出集体。集体众多据强说爱。于中初先开合辩相。从一至多。爱有二种善不善下辩定是非。前中初先总说为一。所谓集者还爱于有。从有果生还复爱着未来有果是以言还。次分为二。二有两门。初约内外以分二种。后约已得未得分二。次分为三。三有两门。一约界分三。二约烦恼业苦分三。爱能起业名业因缘。缘爱生诸结名烦恼因缘。爱能招苦名苦因缘。次分为四。后分为五。下随所须分为无量。就后辩定是非之中。初以菩萨对凡说二。先举。次列。后辩可知。后以菩萨对小说二。先举。后列。下辩是非。凡爱是集。菩萨则非。何以下释。二乘如何道理。二乘亦集。望分段果得言非集。望变易果得言是集。虽有是义。文略不说。

第二会中迦叶先问。下佛先赞。后为会之。先会昔言。如汝所说非为非因。但阴已下会通今语。以爱增上故偏说之。于中初总。譬如下别。别中三句。一明爱心烦恼随逐。二明爱心结业依住。三明爱心润生苦报。皆先立喻。后合可知。

自下第三广显集过。先举九数。次列九名。初门缚圣。次六损凡。次一败圣。后一恼凡。次释后结。

第四结观虚实之中。因结集观乘辩余三。今先辩其谛义浅深。后约人论。苦有三重。一苦。二谛。三者是实。逼恼是苦。因缘有无法相不谬目之为谛。穷其本体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由来不起。今亦无灭。自性常寂。苦体实然故名为实。余亦如是。今约此义彰观差别。为明菩萨兼举凡夫二乘显之。苦中初言以是义故凡夫有苦而无谛者。以前凡夫所有之爱但名为集不名谛故。苦中亦尔。但有其苦而无其谛所以有苦。未有智解知见法相所以无谛。尚无有谛焉得见实。声闻缘觉有苦有谛而无实者。此人现有分段残果。当有变易生死正果。故言有苦。知苦因缘假有无性名有苦谛。未穷苦本所以无实。诸菩萨等解若无苦是故无苦。而有实者菩萨变易生死未尽亦应有苦。以其证实解苦无苦故隐不论。知苦实性名为解苦。不见苦相故云无苦。是故下结。良以是人解苦无苦是故无苦。既知法相亦知苦实名为真谛。集亦如是。灭道谛中偏约二乘以显菩萨。声闻缘觉断惑有灭未穷法实所以非真。菩萨断惑所以有真。道亦如是。

次观灭谛。于中初举次辨后结。举中初言菩萨见灭明见灭相。见于灭谛明见灭实。辨中五句。前四明灭。后一辨谛。前四句中初句明常。第三明净。第四明我。末后句中离十三相以为真谛。十三相者。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即以为五。男二相通前为七。生住灭相通前为十。苦乐及与不苦不乐通前十三。此十三中前之十相下文多说。后之三相唯此论之。论实反望由来无此是故于此不取相貌。无相可取。是灭中极。故名毕竟寂灭真谛。

次观道谛。于中初问次辨后结。辩中有二。一出道谛。二迦叶白下会通道谛。前中先喻。后约显法。因八圣道见一切法常无常等见无常等合见麁物。见常法等合见细物。于中细分有十七门。相从为七。初常无常有为无为法相分别。生死之法无常有为。涅槃之法常而无为。二生非生物与非物依正分别。众生正报。物是依报。三苦乐等因果分别。初苦乐等是其生死涅槃之果。下恼非总业及非业。是其生死涅槃之因。四实非实等理行分别。实与非实是其理也。真谛名实。世谛不实。乘与非常是其行也。三乘是乘。世善非乘。五知无知等境智分别。知与无知是其智也。圣慧是知。凡识无知。下陀罗骠非陀罗骠求那非求那是其境也。陀罗主谛。求那依谛。六见非见等色心分别。七道非道解行分别。道与非道是其行也。解与非解是其解。

就会通中迦叶先问。若八是道义不相应牒以总非。何以下释。初先徵问。下广辩之。于中先举如来昔言有十四句。若八圣下对今徵责。句别有四。一举今所说八圣为道。徵昔为虚。二若彼诸经非虚妄下以昔不虚徵佛昔日不说八正。三若彼不下以昔不说责佛错谬。四然我下明佛离错请释所以。下佛先叹。后为释会。先法后喻。法中如是悉入道谛通会昔言。如我所说若有信下别会初句。是故已下信已无错。如来善下明已说意。喻中有六。一水药喻。明道体一随治为多二水名喻。明道体一随欲分多。此诸水名当应是其异因别语。亦可梵语之差别耳。第三金喻。明道体一随根为多。先喻后合。合中增数次第辩之。复说三种见智慧者。如小乘中见道八忍是见非智。推求名见。与疑得俱未得决断故不名智。尽无生智是智非见。于境决断故得名智。是息求心非推求性故不名见。余无漏慧亦见亦智。慧义则通。就四门中小乘分三。见修无学。大乘为一。通名佛道。就五门中依如成实。信行法行在见道前。钝名信行。利名法行。见道已上名信解脱及与见倒。钝名信脱。利名见倒。依中阿含。信行法行在于见道。利钝如前。信脱见倒在于修道。利钝如上。于彼那含罗汉人中得灭定者说为身证。余皆可知。是道一下总以结之。此是第三。第四火喻成上第一明道是一随治分多。第五识喻成前第三明道是一随根分多。第六色喻成前第二明道是一随欲分多。皆先立喻。后合可知。

上来第八广明观谛。自下第九结说利益。是四圣谛诸佛世尊次第说之是结说也。以是因缘无量众生得度生死明利益也。

自下第十明其四谛摄法周尽。亦得名为简大异小。下文之中有二问答。从初问答明谛摄法。从后问答明大异小。就前问中迦叶先举如来昔言。昔佛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举佛所在。取其树叶举佛所作。告比丘等举佛所问。比丘言等举昔所答。我所觉等举昔所辩。我所觉法如大地草。所宣说者如手中叶。下就为问。世尊尔时说如是言如来所了无量诸法牒佛前言。若入四谛则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进退徵问。下佛先叹后为辩释。如是诸法悉在四谛。就后问中迦叶复言如是等法若在四谛如来何故唱言不说重徵昔言。下佛为解。虽复入中犹不名说略答其问。总故入中。别不名说。下广释之。先徵何故。下对辩释。先分二智。初举。次列下就人论共有三智。下智在凡彼不知谛所以不说。下约辩谛。中智所知是有作谛亦名有量。上智所知是无作谛亦名无量。有作无作约行分别。据小所观。望后更有大乘谛观可以修作名为有作。据大所观。望后更无余观可作名为无作。有量无量就法分别。解有三义。一宽狭分别。小乘所观苦集二谛止在分段。因之与果灭道二谛唯是分段。因果对治观法局限故名有量。大乘所观苦集该于分段变易二种因果。灭道统收分段变易两种对治。观法宽广故名无量。二浅深分别。小乘法中观谛浅近。如毗昙说。苦者实苦不可令乐。乃至宣说道是实道更无余义。又如成实说。观四谛假有无性以为至极更无余义。以斯浅近故名有量。大乘法中论其破相穷空毕竟乃至因缘法相亦无。语其显实宣说甚深如来藏性以为谛实。故胜鬘云。于圣谛处说如来藏。以此穷深故曰无量。三麁细分别。声闻于谛总相麁知不能微细故名有量。菩萨于谛所知微细。如一苦中能知无量微尘数苦。余亦如是。故曰无量。今此所论据后言耳。上智所知无量四谛昔经未辩故不名说。明苦谛中句别有八。阴入界三。就五阴中别分有五。故有八句。余三谛中各有一句。文皆可知。

知世谛下。大段第二约就二谛以论圣行。于中有二。一乘上所辩约就二智以明二谛。二文殊白下问答广辩。前中总相知于世谛是名中智。随别细故是名上智。故三法印为第一义是名中智。知彼真实如来藏中恒沙佛法无量无边为第一义是名上智。

下广辩中有二问答。前一问答明谛体一。不相离故。后一问答明谛相异。浅深别故。就前问中先牒二谛总问云何。次就二谛问相有不。下就设难。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就有徵难。如其无者将非虚妄就无遮责。下佛答之。世即第一。以相即故亦得相有。

第二文殊执即徵别。若二相即便无二谛。下佛答之。有善方便随生说二总明有二。若随言下别显二相。先举二数。次列二名。二谛之义如章广辩。下广释中文有八番。初番约人以释其名。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出世人知名第一义。后之七番当法辩相。于佛法中麁分有二。唯大与小细分有四。一立性宗。小乘中浅。宣说诸法各有体性。二破性宗。小乘中深。宣说诸法假有无性。三破相宗。大乘中浅。破遣诸法因缘之相宣说诸佛毕竟空寂。四显实宗。大乘中深。宣说妄情所取诸法毕竟不有真实法界常住不坏。于此四中皆有二谛。下七番中。初三是其立性宗中所辩二谛。次二是其破性宗中所辩二谛。次一是其破相宗中所辩二谛。后一是其显实宗中所辩二谛。今此文中以深摄浅故偏论之。

就初宗中具说有七。一情理分别。妄情所取我众生等以为世谛。无我之理为第一义。二假实分别。瓶衣车乘舍宅军众如是一切假名之有名为世谛。阴界入等实法之有为第一义。故杂心云。若法分别时舍名则说等世俗也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三理事分别。阴界入等事有为世。四谛十六行法相道理为第一义。四缚解分别。苦集是世。灭道第一。五有为无为分别。苦集及道理中非上同为世谛。灭谛精胜说为第一。六空有分别。于彼四谛十六行中除空无我皆名世谛。空与无我理中精妙说为第一。七行教分别。教名世谛。行名第一。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名第一义。今此但彰初之三门。余略不辨。第一先就情理分二。五阴和合称言某申。凡随所称计有我人。是名世谛。圣人解阴无有某甲。离阴亦无。名第一义。第二约就假实分二。先明二法有名有实是其实法。阴界入等依名求有体可得故言有实。有名无实是其假法。瓶衣车乘舍宅军众如是一切假施其名。推求无体故曰无实。下就辩谛。假为世谛。实为第一。第三约就事理分二。事为世谛。理为第一。事有假实。如我众生乃至兔角旋火轮等是。其假中。诸阴界入是其实事。此等一切同名世谛。苦集灭道法相道理为第一义。

下次就其破性宗中以辩二谛。于中两门。前门就其假法空有以辩二谛。后门就其实法空有以辩二谛。就前门中先明世谛。世法有五总以标举。次列五名。下辩后结。于是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者。故其性空不立定性名无颠倒。就后门中无烧割等名第一者。诸法性空名第一义。

下次就其破相宗中以辩二谛。八苦之相以为世谛。无八苦相为第一义。问曰。此宗所辩二谛与前何别。释云。前说因缘假有以为世谛。此宗宣说妄相之有以为世谛。前宗宣说无性之空为第一义。此宗宣说无相之空为第一义。有斯别耳。

次就第四显实宗中以辩二谛。事相缘起以为世谛。法性缘起名第一义。先喻后合。喻相云何。譬如一人随用分多。若其走时名为走者。收刈之时名收刈者。如是一切。诸法如是。父母生边名为世谛。因缘生边名为第一。因缘所生汎有六重。一事因缘生。如毗昙说二法因缘生。唯苦无常生灭法数。三假因缘生。如成实说。四是妄相因缘所生犹如幻化。五是妄想因缘所生如梦所见。六是真实因缘所生。所谓佛性十二因缘如水起波。前五缘生并是世谛。今据第六故名第一。

自下第三约一实谛以明圣行。文别有二。一问答略辩。二问答广辩。略中文殊先问起发。所言实谛其义云何。佛答有七。从真乃至常乐我净。七中初门直指实体。实名真法当相正辩。若法非真不名实谛反以显之。后之六门随义分别。于中三对。初二一对所遣分别。次二一对行教分别。后二一对因果分别。就初对中前离四倒。后出妄想。心想见等是其妄想。实谛无倒正辩其相。无倒名实牒以结之。实谛无妄正辩其相。妄不名实反以显之。第二对中实名大乘约行实分别实。是佛说约教分别。第三对中实名一道就因分别。实名常等就果分别。

下广释之。解初门中文殊先问。若以真实为实谛者牒上初门。下对佛等而为请门。若是真法即是如来虚空佛性。若即如来虚空佛性。如是三法便无差别。此如来者是其真实法身如来。如来是果。佛性是因。若论虚空非因非果。彼前实谛据佛以论毕竟清净。于此体上更无生死妄染可得故即如来。就凡论之。犹为生死妄想所覆。与后显时净德为本。故名佛性。就实论实。实则平等。离一切性故曰虚空。良以此三皆即实谛故无差别。下佛答之。述其所问即为答矣。文中有三。一总明如来虚空佛性非苦集等。亦非彼谛而是其实。二所言苦者为无常下别释如来虚空佛性非苦集等。但是其实。三复次真者即如来下别释如来虚空佛性非是彼谛但是其实。初中两番。一就苦等明其浅深三种差别。苦中三者。三苦之八事苦差别直名为苦。即此苦法因缘有无法相不谬说之为谛。不同向前一实之谛所依不空如来藏性名之为实。集中三者。诸业烦恼说之为集。谛实如上。灭中三者。数灭无为直名为灭。谛实如上。道中三者。戒定慧等直名为道。谛实如上。二明如来虚空佛性不同前二。但即其实。如来有二。一报。二法。若论报身即灭即道。今说法身。是故乃至非灭非道。自下第二别释如来虚空佛性。不同苦集灭道四事。但即其实。苦中五句。一辩苦相。所言苦者牒前有苦。下辩其相。苦性非恒故曰无常。苦体虚妄见实则舍故云可断。二是实下就苦显实。苦家实性是一实谛故名为实。不同向前所非之谛。三明如来不同前相。言非苦者不同向前所牒之苦。非无常者不同向前为无常相。非可断者不同向前是可断相。四是故下辩明如来唯即前实。以是如来不同向前苦等相故唯是其实。五以如来类空佛性。集中亦五。一辩集相。所言集者牒前有集。下辩其相。能令阴生正显集义名苦无常。傍论集过。集体生灭。生灭交切故名为苦。集体迁流故曰无常。问曰。无常苦无我等是其苦行。今以何义说之为集。释言。苦等有别有通。别则苦中唯有无我等。更无余义。集中唯有因集有缘。苦上设有因集等义判属集中。集中虽有无常等义判入苦中。通则苦中亦有集义。故彼十二因缘法中苦果生后同名因缘。因缘犹是集之别称。集中亦有无常等义。故此文中说集以为无常与苦。义虽通有。苦中用彼无常苦等以为正义。因集有等以为兼义。故名苦谛。集中用彼因集有等以为正义。苦无常等以之为兼。故名集谛。今就通义故说集谛。为无常苦是可断相彰集体虚。见实则舍故名可断。二是为下就集显实。集家实性是一实谛故名实谛。不同向前所非之谛。三如来下辩明如来不同前相。如来非集不同向前所牒之集。非阴因者不同向前能令阴生。非可断相不同向前是可断相。亦应说言非无常相。文略故无。四是下辩明如来唯即前实。以是如来不同集相故是实谛。五以如来类空佛性。灭中亦五。一明灭相。所言灭者牒前有灭。下类其相。名灭烦恼正显灭义。亦常无常随义分别。先举后释。二乘所得有二种义名曰无常。一终须迁转趣向大乘故曰无常。二二乘之人虽入涅槃。于未来世心想还生。心想生故灭则不恒。故曰无常。亦名证法对心显灭。二是为下就灭显实。灭之实性是一实谛故名实。三明如来不同灭相。不名灭者不同向前所牒灭谛。不名能灭不同向前名灭烦恼。非常无常不同向前亦常无常。不名证知不同向前亦名证法。法身如来古今平等。不同灭谛除障始剋。故不名证。四常住下辩明如来唯即前实。体真常住故名实谛。五以如来类空佛性。道中亦五。一辩道相。道者牒前。下辩其相。能断烦恼彰道功能。亦常无常显其体义。二乘之道一向无常。大乘之中有常无常。真道是常。缘治无常。可修法有道是心法可以进习故名可修。二是名下就道辨实。三明如来不同道相。如来非道不同向前所牒之道。如来非能断烦恼者不同向前能断烦恼。非常无常不同向前亦常无常。非可修者不同向前是可修法。四常住下辩明如来唯即前实。以常住故名为实谛。五以如来类空佛性。

自下第三别释如来虚空佛生非谛是实。于中有二。一以真法即如来等。二有苦因下明如来等不同彼谛唯其是实。先总后别。总中初先并举四谛。言有苦者举前苦谛。有苦因者牒前集谛。有苦尽者牒前灭谛。有苦对者牒前道谛。次明如来不同彼谛。如来非苦不同苦谛。乃至非对不同道谛。中越集灭故曰乃至。是故下结。结彼如来是实非谛。后以如来类空佛性。别中偏明不同苦谛。余略不论。苦者有为有漏无乐辩其谛相。如来非为非漏安乐明佛不同。是实非谛总以结之。虚空佛性略而不论。

明不倒中文殊先问。如佛所说不倒名实牒佛前言。若尔谛中有四倒不就谛审问。如其有下就之设难。若四谛中有四倒者是则实谛不离四倒。云何上言无有颠倒名为实谛一切颠倒不名为实。下佛为释。一切颠倒皆入苦谛略明倒心是苦非实倒应是集。报心为体。报心是苦。从体以名故云入苦。又此倒心与苦作因生苦名苦。以是苦故四谛中有。不名实谛。如众生下广明倒心是苦非实。于中初先法说明倒。譬如已下喻说显倒。如是倒下明倒是苦。

明不妄中文殊先问。如佛所说不妄是实牒佛前言若尔虚妄则非实谛以理审问。佛答有二。一明虚妄是苦非实。二声闻下明离虚妄方得为实。前中初言一切虚妄皆入苦谛略明虚妄是苦非实。理实妄体亦是集谛。报心为体。从体以名故说为苦。如众生下广明虚妄是苦非实。后中先明诸圣不行故名虚妄。后明诸圣断离名实。

明大乘中文殊先问。如佛所说大乘是实牒佛前言。当知声闻缘觉不实以理审问。下佛为辩。彰彼二乘亦实不实。先举后释。

明佛说中文殊先问。佛答有二。一明魔说苦集谛摄而非实谛。二凡是下辨定魔说。

明一道中文殊先问。如佛所说一道无二牒佛前言。外道亦说一道无二若言一下相对为问。若言一道与外何别责其差别。若无差下难破无别。若内与外无差别者是则内外二道清净。云何上言一道清净。下佛答之。先明外道但有苦集而无灭道。于非灭下释无所以。妄生忆想是故实无。于中先明外道之人非灭道中生灭道想。四空非灭妄生灭想。彼因非道妄生道想。余亦如是。次明外道非因果中生因果想。果犹是灭。因是道也。以是义下结彼外道实无一道清净之义。

第七常乐我净等中文殊先问。如佛所说常乐我净是实义者牒佛前言。诸外道下举外翻内。诸外道有佛法中无略翻其内。何以下释种种说有。常乐下结。释中先问。下广辨辩。明诸外道广说诸行常乐我常。故外道有。佛说诸行无常苦等。所以应无。文中初明外道计常。次乐。次净。后明计我。

常中初略次广后结。诸外道辈亦说是常是初略也。谓说五阴诸行常矣。云何下广。先徵后辩。有八复次。一以可意不可意报受之不失证成常义。先直立常。若言已下难破无常。以是义下结成已常。二以杀生为因不亡证成常义。先自立常。若言已下难破无常。三系心下以彼世人专念不忘证成常义。先自立常。若无常下难破无常。四一切忆下以其所想不灭证常。若无常下难破无常。五诸所作业下以所久习增长证常。六算数下以其算数增长证常。先立常义。次破无常。以一不灭得至二下结成已常。七如读诵下以其读诵渐增证常。亦初立常。次破无常。后结常义。八瓶衣下以其一切诸物不灭证成常义。后结可知。

次明计乐。复言有乐总以标举。云何下广。有五复次。一以受者得可意报证成有乐。先略。次广。以是下结。二以生人求望心故证成有乐。先明有乐。次破无乐。以求下结。三以布施能为乐因证成有乐。先举。次辩。是故下结。四以触数能为乐缘证成有乐。先明有乐。次破无乐。后结有乐。五以上中下乐差别证成有乐。先举。次辩。后总结之。

次明计净。先举后辩。有三复次。一生人欲心证成有净。二金银等诸实净物证成有净。三以诸仙阿罗汉等五阴净器证成有净。于中初举次辩后结。

下明计我。先总标举。下别显之。有八复次。一以眼等我之用具证成有我。先立我义。后破无我。二以有我相证成有我。有我略举。云何知下问答略辩。何等已下问答广辩。是故下结。三以能别知证成有我。先举。次辩。是故下结。四执鎌下以有作用证成有我。五即于生时欲得乳等宿习不亡证成有我。六以瓶衣车乘等事和合益人证成有我。先略标举。譬如下辩。是故下结。七以遮故证成有我。先自立我。次破无我下牒结成。八以伴故证成有我。先略标举。云何下辩。如是下结。

上来广辩。以是义故外道亦说我有真谛总以结之。

下佛破之。文别有四。第一广呵。第二广破。第三重呵。第四结破。初中若有常乐我净非沙门等如来总呵。何以故下如来广呵。先徵后辩。于中合有二十二句。第二破中依前四计次第破之。就破常中初总次别后总结破。前总破中是诸外道迷惑颠倒言诸行常呵其所立。诸行若常无有是处非其所立。我观诸行悉皆无常翻其所立。

就别破中云何知耶徵前起后。下正破之。所破有八。如上广辩。一以可意不可意报受之不失证成有常。二以杀生业缘不坏证成有常。三以专念不忘证常。四以所想不灭证常。五以习业增长证常。六以算数增长证常。七以读诵增长证常。八以一切瓶衣车乘山河大地相似不灭证成有常。如来今此先破初二。次破第八中五复次一处破之。

破初二中文别有四。一明诸行从缘生故悉是无常。二佛性下举常显之。三以是义下结前第一。四是诸外道不见性下对前二明诸外道不得常法所可言说悉皆非常。

初中有二。一汎明诸法从因缘生悉是无常。二是诸外道无一法下正明外道所计常者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故是无常。外道多计五阴为常。五阴法中何有一法不从缘生为是无常。

第二破中初先明其佛性是常。后以佛性即于三宝类明三宝亦皆是常。前中十句。一明佛性无生无灭所以是常。二明佛性无去无来不迁动故。三明佛性非三世摄不流变故。四明佛性非因所作非无因作。非因生故非因作为。了因了故非无因作。五明佛性非作非作者。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名非作。亦不使他生涅槃果名非作者。六明佛性非相非无相。非无相众相永绝所以非相。法界门备故非无相。七明佛性非是有名亦非无名。就实论实。实外更无名字可得所以非名。就缘称性。性为名显故非无名。八明佛性非名非色。不同四阴所以非名。不同色阴故曰非色。九明佛性非长非短。离色相故。十明佛性非阴界入之所摄持。实不同相所以不能。是故名常总以结之。下以佛性类即三宝。于中初以性即如来。如来即法。法即是常。后以常义即于如来。如来即僧。僧即是常。

自下第三结前第一。于中先明从缘生法悉不名常。是诸外下明诸外道所计常者无不缘生故是无常。自下第四明诸外道不见常法。所说常者悉是妄语无有真常。

诸凡夫下超破第八。于中先明外道所计其实非常。虚空已下举常显之。前中初先牒其所计。当知已下明其非常。一切有下出非常法。就下举常显无常中句别有五。一明虚空无为故常。此名法性以为虚空。非太虚也。二明佛性无为故常。三以空即性。四以佛性即已如来。如来即无为无为即常。五以常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即常。

有为之法凡有二下破向中间五句计常。于中初先分法为二。后就此二破其所计。

前中初言有为有二总以标举。色非色法别列其名。下辩其相。非色所谓心心数法。六识是心。想等是数。色谓四大。依如成实。色有十四。五根五尘及以四大。若依毗昙。色有十一。五根五尘及法入中无作之色。今以何义偏说四大。唯依成实。大是尘果。复是根因。举因知果故不说根。举果知因故不说尘。若依毗昙。四大是其造色之本。故偏举之。举本收末故不说。余。若依佛陀提婆所立说。色唯四大。外更无造色。今说似彼佛陀提婆。

下就此二破其所立。说心无常破前第三第五第六及与第七。以此四种就心计故说色无常。破前第四所想不灭。以此一种就色计故。

就初心中。心名无常总以标举。何以下释。以是下结。释中初言何以故者徵前起后。性是已下举后显前心无常义。先开四门。性是一门。明其六识体性名异。故是无常。攀缘第二。明其六识缘境各别。相应第三。明其六识相应法界。分别第四。明其种种义门分别心非是常。下依此门次第辩之。眼识性异乃至意异广上初门。色境界异乃至法异广上第二眼识相应异乃至意识相应异者广上第三。想受等数是相应法。眼识俱者不至余识名相应异。余亦皆尔。

心若常者眼识应独缘一切下广前第四。于中合有十一复次。初五复次更以余义破遣心常。次三复次正破前执。次二复次重以余义破遣心常。后一复次正破前执。

就前五中初以一识不能独缘一切诸法破遣心常。二以因缘可破坏义破遣心常。三以对治行门各异破遣心常。四以众生心性各别破遣心常。五以多分别破遣心常。

初中心若常者。眼识应独缘一切法破他计常。常则不灭。是故应独缘一切法。且徵眼识。余略不论。眼识异下自显无常。以法相似念念生下释彼凡夫计常所以。

第二句中以诸因缘可破坏故亦名无常略以标举。差别名坏。眼等诸识因缘各异。故曰差别。亦可破灭名之坏。眼等诸识藉缘而生。缘阙不起故名破坏。下辩可知。第三句中别有四句。一自明无常坏行因缘。心名无常略以标举。观行之心能坏生死有为诸行故名彼观以为破坏。诸行因缘坏行缘异故心无常。所谓下列二心若常下破他计常。常则定住。是故修习无常想者。尚不得观苦空无我。况复得观常乐我净。三以是义下对前第二结明外道执常之过。以计常者坚着有为。不能观察无为义故。外道法中不能摄取常乐我净。四善男下对前第一结明心法定是无常。此第三竟。

第四句中心性异故名为无常略以标举。下别显之。先明一切贤圣心异。一切外道心有三下明其正见凡夫心异。一切外道告所对人。心有三下对彼外道明其正见凡夫心异。是中未明外道心异。在后别论。正见凡夫心有三种。一作业心。二受报心。三烦恼心。作业心中有三举数。列名可知。乐相应等是受报心。贪相应等是烦恼心。下次明其外道心异。一切外道心相亦异略以标举。下别显之。所谓愚痴相应异等是烦恼心。进止心异是作业心。

第五句中心若常者亦复不能分别诸色。以多分别破心定常。常则不动。安能分别种种诸色。所谓青等出所分别。

上来五句别以余义破遣心常。次下三句正破前执。心若常者诸忆念法不应忘失破前第三专念证常。常应定住何缘忘失。所念忘失判知非常。心若常者凡所读诵不应增长破前第七读诵增长。常应定住何缘增长。心若常者不应说言已作今作破前第六算数增长。于中初先破他计常。就算数中数竟已作。正数今作。未数当作。常法一定。云何得有已作今作。若有已。作今作已下正显无常。

次下二句复以余义破遣心常。心若常者不应分别怨亲中人。心若常者不应说言我物他物若生若死。

下一复次正破前执。心若常者虽有作业不应增长破前第五作业增长。常法一定云何增长。

以是义下总以结破。

下次宣说色法无常破前第四所想不灭。于中初先结前生后。我今于此非色法中宣说无常其义已显是结前也。复当为汝说色无常是生后也。次广明之。有十复次。一本无今生生已还灭故是无常。于中初总。次就内外别以显之。是故下结。二所有下明内外色随时变异故是无常。三内外味异故是无常。四内外力异故是无常。五明内外状貌各异故是无常。略但说内。六明内外果报各异故是无常。七明内外名字异故悉是无常。八内外色坏已还合故是无常。九内外色随时渐生故是无常。十内外灭异故是无常。凡夫已下解释凡夫计常所以。以见相似相续而生所以计常。

上来第二广破计常。以是义下总以结之。

无常即苦破前计乐。苦则不净破前计净。我因迦叶先问已答指上广显。如来于前群牛喻中。因迦叶问广明外道毕竟无有常乐我净。故指显之。

下次破我。诸行无我总破也。下别破之。计我有八广如上辩。一有我用具证知有我。二有我相故知有我。谓俯仰等。三别知故定知有我。见人食果口中生涎。四有我用故知有我。谓执鎌等。五宿习故明知有我。六诸事和合利益我故明知有我。七遮故有我。八伴故有我。今此文中依名正破。但破五句。谓破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八。以义会之八句皆破。但不次第四对记之。其第一对先破第一次破第四。其第二对先破第七次破第八。其第三对先破第六却破第五。其第四对先破第二后破第三。

就初对中先破第一我之用具。具谓六根。六中前五是其色法意是心法。故今就其色心以破总一切法。谓色非色略举二法。下就破我。于中先明色法非我。初举。次释。以是下结。下明心法。非色非我略以标举。何以下辩。心从缘生是故非我。以专念下超破第四我之作业。是中如来不当所执题以正破。取彼常中专念忆想破我作业。何故而然。专念忆想通亦是其我作业故。于中先就专念破我。初举直非念性非我若以专念。为我性下举妄徵破。下复就其忆想破我。若以忆想知有我者举其所立。无忆知无反其所立。如说已下广举无忆破其有我。先举世人相问之事。下明破我。有我不问。问故无我。

第二对中先破第七遮故有我。于中有二。一以佛遮破其有我。二以外道不遮破我。前中初先牒其所立。遮故知无反其所立。下广显之。于中初明有我不遮。如调婆达终不言非举事类显。我亦如是我终不遮当法正辩。下明有遮定知无我。下就不遮明无我中。若以遮故知有我者牒其所立。汝今不遮定应无我即取其义反以破之。下破第八伴故有我。先牒所立。以无伴故应无有我略翻其言。良以真我无有伴故。有伴之者应无有我。下广显之。于中先明真我无伴。有法无伴谓如来等类以显之。我亦如是实无伴者正明如来真我无伴。以是义下结伴非我。

第三对中先破第六诸事和合利益于我。外道取彼世人所说诸事和合益我之言执定有我。故今破之。明但假名都无实事。于中初先牒其所立。下对破之。无我法中亦有我名彰名无实。如贫贱下举事类显。如我死下破名有实。如言我死举世人语。若我死者我则杀我依名徵实。若诸外道闻言益我即谓有我。如死言我我亦应死。若我死者此我便是可杀之我。是故说言我则杀我。而我叵杀简实异名。假名杀我结名无实。如矬人下举事类显。以是义下结成无我。下破第五宿习有我。先牒所立。下正破之。若有我者不应执持粪秽等举事反徵。以是义下结成无我。以是执持粪秽等故定知无我。一切生下释彼婴儿求乳所以。是故下结。

第四对中先破第二以相证我。于中初先牒所立。下对破之。相故无我是其一门。无相亦无是第二门。若人睡时不进止等显上后门无相亦无。若以进止俯仰已下显上初门。于中先举木人类破。后举如来真我对显。真我无相明相非我。下破第三别知证我。先牒所立。以忆念下明诸众生生涎所以。下就破我。于中先明涎非是我。次明真我非涎喜等。以是下结上来破竟。

自下第三重复呵责。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明诸外道等自无所知。次明外道于佛法中取少许分妄计常等。后明外道实不能知常乐我净。喻中如盲不识乳色喻自无知。便同已下喻于佛法取少许分妄计常等。于中四句。别喻妄立常乐我净。虽闻已下喻实不知常乐我净。合中外道亦复如是合不识乳妄说声等。终不已下合终不得乳之真色。

以是义下是第四段重复结破。以是外道所立非故。我佛法中乃有真谛非外道也。

上说四谛二谛一实合为初段。以言显实令人证入。自下第二拂言显寂令人舍着。于中有三。第一文殊取相赞叹而为起发。第二如来对言破遣。第三文殊彰问所为自解为他。初中文殊闻前四谛二谛一实深释其心故为赞叹。于中三句。一取如来般涅槃相。二取如来转法轮相。三取更转无上之相。佛昔初成在婆罗捺已转四谛。今入涅槃重复说之。故今赞言如来临般涅槃方更转于无上法轮乃作如是分别真谛。

下佛破遣。文还有三。一遣如来般涅槃相。二若有计我是佛以下遣转法轮相。三诸佛世尊诸有二下遣其更转无上之相。初中佛告汝今云何故于如来生涅槃相呵其取灭。上来数明如来常住。文殊今言与前相反故为此呵。如来实常不般涅槃明佛不灭。

第二段中文别有四。一明佛无着自不见转。二若言常下明佛体常所以无转。三譬如因眼缘色已下明说虚假成佛不转。四虚空非生非出以下明佛体寂所以无转。

初中复四。一举世人果中计我。二明佛无。三举世人因中计我。四明佛无。初中六句。前五我见。后一我慢就我见中初一通就人法起行计。道言若有计我是佛就人计我。我成菩提就法计所。取彼菩提为我所成故云我所。次二偏就法中起计。前句就其涅槃起计。我即是法。计法为我。法是我所。计法为所。取法以为我之所得故云我所。后句约就菩提起计。我即是道。计道为我。道即我所。计道为所。取道以为我之所行故云我所。下二偏就人中起计。我即世尊。计彼世尊以为我体。世尊即所。计彼世尊以为我所。我即声闻。计彼声闻以为我体。声闻即所。计彼声闻以为我所。圣有四阶。声闻缘觉菩萨及佛举上及下。中略不论。亦可此说佛为声闻。果中计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前五我见。我能说法余人不能。是其我慢。第二段中明佛永无。文显可知。自下第三因中计我。于中初明计身为我。我是信下计行为我。身中三句。一计眼等六根为我。二计色等六尘为我。三计地等四大为我。行中亦三。初计信心多闻为我迷行方便。次计檀等六度为我迷其行体。后计三十七品为我迷其道法。第四段中明佛永无。文显可知。上来四段合为第一明佛无着自不见转。

自下第二明佛体常所以无转。文中可知。

第三明转虚假之中初五复次明转虚假非佛独转。后总结叹。转唯佛境。二乘不知。前五何别。若欲别分。初一明转非有为法。第二非生。第三非出。第四非作。第五非造。通则此五共显一义。初中先喻。喻有三句。一举喻事。二眼不念下明其实无。三如是等下明见假有。次合显法。先合初句。如来亦尔举能说人。因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举所说法。觉了诸法举能说智。因咽喉等起说所依。言语音声能说之辞。为憍陈如举所为人。初说名转正明所说。以是义故不名轮法合前第二。第三一句略而不合。下结其相。不转即法。法即如来。无转即是法之实性。法性即是如来体也。余四番中文相例同。结叹可知。

自下第四明佛体寂所以无转。然此文中意为明佛非生出等。乘举虚空佛性类之。先就虚空明非生出。作造有为生之与出对因分别。始起名生。终现名出。作造对。缘始为名作。终辩曰造。有为是总。次就如来。后就佛性。

自下第三破遣更转无上之相。于中有三。一遣更转。二遣无上。三总结呵。就初段中云何遣更若是一法重复宣说可名为更。今昔全别何得言更。于中文有八番辩异。一明语别。语犹教也。先举。次列。后辩可知。二随欲别。昔为求小。今为求大。三随根别。昔为中根。今为上根。下根凡夫不堪闻谛。故不为之。四起行别。五得益别。六请主别。七所说别。八远近别。昔出音声闻于梵天。今出音声闻于二十恒沙世界。

自下第二遣无上相。明佛所说皆是法轮何得偏叹今为无上。于中初先总明如来今昔所说悉是法轮。如圣王下别显轮义。文有三番。一通就灭恶生善解轮。二偏用灭恶。三偏据生善。皆先立喻。后合可知。自下第三总以结呵。是故汝今不应赞叹如来方更转法轮者。文殊前言转无上轮名为赞。叹诸佛世尊今昔所说悉是法轮。灭恶生善益众生故不应偏叹今为无上。今昔所说迢然别故不应言佛更转法轮。

上来第二如来破遣。自下文殊彰问所为自解为他。我于无义非为不达彰已解也。所以问下明为他也。我久知下显已解相。

上来第一广辩慧行。是名下结。迦叶白下释其名义有二问答。偏就佛解。文相可知。后一问答通就一切。迦叶先问若是佛行则非声闻缘觉行也。下佛为释。先就佛论。是佛所证是佛所说故名圣行。是诸世尊安住涅槃是佛证也。开示分别是佛说也。以是下结。下就余辩。是声闻等所闻所行故名圣行。声闻缘觉菩萨闻已是其闻也。则能奉行是其行也。故名下结。

上来明其因分所行。下次明其果分所成。谓得无畏自在之地诸过皆灭故得无畏。妙德圆成故得自在。无畏自在始成初地。余地渐增至佛穷满。文中初明得无畏地。次明菩萨得自在地。菩萨所成如是无量。况诸佛下举劣况胜。

前中先明得无畏地。若有住下辩无畏相。从得二十五三昧下明无畏治。相中得明离六种怖畏。初言不畏贪恚痴等离烦恼畏。离贪心故不惧不活。是故亦名离不活畏。第二不畏生老病死得离死畏。第三不畏堕地狱等离恶道畏。第四恶有二种已下离恶业畏。恶业是其恶名之本。除本末无。是故亦名杂恶名畏。先举二数。次列两名。六道之中皆得造业。人及修罗造业最重故偏举之。下辩其相。偏显人恶。有三举数。阐提谤经犯重列之。五逆之罪不局人中。余趣分有。故略不举。下明菩萨断除不畏。第五不畏沙门已下明离大众威德畏也。第六不畏受二十五有明离生死流转怖畏。六中前五与地经同。后一彼无。上来广辩。是故下结。

无畏治中初先明其三昧之体。菩萨入是诸三昧王。若欲已下明三昧用。三昧体中初言菩萨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总以标举。如楞伽说。入初地时得是三昧故破诸有。问曰。初地生死未尽。何能破坏二十五有。释言。生死有其二种。一是分段。二是变易。分段之中有其善道恶道之别。恶道残气初地时尽。善道之中有麁有细。麁尽初地。细至佛地。初地离麁。故说能坏二十五有。曲细论之。如彼二种生死章中具广分别。次广辩列。下总结叹。是名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是总结也。如是三昧名三昧王是叹胜也。三昧中胜故说为王。以是王故一一之中备摄无量百千眷属。三昧用中五句可知。

次明自在。菩萨入是三昧王已得自在地牒前生后正显其得。下辩其相。依如地经自在有十。一命自在随意任持。二心自在无量三昧自在趣入。三物自在无量净土随意示现。四业自在现生后时随意住时。五生自在一切世界随意现生。六愿自在一切时处随意成佛。七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佛满示现。八如意自在一切佛国随心转变。九法自在无边法明随意现入。十智自在具佛如来一切种智。今此略明一生自在。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下就地狱显其生相。先明为物生于地狱。次明菩萨不以业生彰因不同。后明菩萨不受大苦显果不同。

就下举劣况胜之中。菩萨所成尚不可说先举劣也。况佛可说是况胜也。

上来第一广明慧行。自下叹经令人修学。文别有二。一因无垢显经殊胜。二因迦叶明持有益。前中初先无垢藏王牒前诸佛菩萨功德。比挍度量显此经胜。后佛述成。前中初言有一菩萨名无垢藏标别诸人。有大威等彰其诸德。即从座等启请方便。自下正请。申已所解请佛述可而为请矣。如佛所说诸佛菩萨成无量德实不可说领佛前言。我意犹谓不如是经申已所解。何以下释。是经能生阿耨菩提故佛菩萨功德不及。问曰。此经是其言教。阿耨菩提是其果证。教浅证深。何故菩提不及是经。释言。此中偏名宣说佛性之诠法身之教以之为经。所诠即是性净因果。所生是其方便因果。性净为本。方便为末。末不如本故佛菩萨功德不及。准后佛答其义如是。下佛先赞。次印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后述其语。于中更举余大乘经对此涅槃校量显胜。成前余德不及之义。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是诸大乘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汎举余经。欲比已下约对此经以显不及。喻中从牛乃至醍醐合有六阶。虽举六阶意在醍醐。苏出醍醐从下生上。醍醐最上明上过下。若有服下显其胜义。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治广故胜。诸药悉入德备故胜。一醍醐中备诸药能故云悉入。合中从佛乃至涅槃亦有六阶。次第合前。佛亦如是合上牛也。此说应身以之为佛。从佛出于十二部经合牛出乳。此说一切小乘经法为十二部。出修多罗合乳出酪。此明大教为修多罗。藉小开大名之为出。于大乘中随别细分亦具十二。今此总相名修多罗。后之四重俱是大乘。于大乘中诠事之教名修多罗。谓说一切施戒等事。从修多罗出方等者合出生苏。于大乘中宣说一切破相空理名方等经。因事显理是故名出。谓说施者受者财物不可得等。从方等经出般若者合出熟苏。究竟证空离相证实之慧名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名出。约行辩教亦得名为出般若经。然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能也。言从般若出涅槃者合出醍醐。般若了因。了出无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约实辩教亦得名为出涅槃经。文中初言出大涅槃辩法同喻。犹如醍醐举喻以牒。醍醐喻性。性即如来约喻显法。此乃即于法身如来非即报身。报身功德不及此经故不即之。以是义下叹法同喻。唯叹如来。略不叹性。如彼醍醐一切诸药悉入其中。如来法身亦复如是。一切功德悉入其中。是故说言如来功德无量无边。自下第二因彼迦叶明持有益。迦叶初先自誓弘经。后佛述可。前中有三。第一迦叶领佛前言显经殊胜。二我闻下明其世人不学者痴。三我于今下自誓弘通。于中初先自欲书写读诵通利。道言剥皮而为纸等明爱深重显经殊胜。然后已下化他令持先为其说。若有众生贪着已下摄之令受。于中六句。初之一句布施摄取。第二爱语。后四利行。略无同事。就利行中初于凡下威逼令读。第二慢高敬事令学。第三诽谤摧伏令读。第四爱乐赞叹令学。下佛先叹。汝今以此善心已下明持有益。就前叹中善哉总叹。汝甚已下五句别叹。始心爱好名爱大乘。贪求属己名贪大乘。正能领纳名受大乘。于所受法味着不舍名味大乘。于所味法信教尊重奉顺修行名信大乘乃至供养。明持益中初正明益。过去已下引往证成。前中汝以善心因缘当超无量诸菩萨前得成菩提明其超证。汝亦复当如我已下明其超说。引往证中文别有三。一明己所行。二明己所成。三以己类彼。明所行中初先举己往昔苦行即是所试。我作如是苦行时下明其捡验即是能试。于中有三。一明帝释始见惊怪欲往验试。二尔时帝释即自变下正往验试。三尔时罗刹还复已下验试已讫释复本形体忏辞去。前中有四。一始见惊怪。二即共下赞其所为。三尔时众中有一天下量其所作。四如是之事实难信下明须验试。初二可知。第三段中三人量之。初一天子言求帝处。第二仙天道其不求。第三帝释乘言述赞。第二人中先标其人。下明所说。先劝莫虑。次举外道苦行类之。后明菩萨苦行所为。世有大士为众生等汎举一切菩萨所作。如我解下将此类彼。帝释叹中如汝言者牒前所说。是人已下三句述可。一明其人能以善法摄取众生。二有佛树下明能灭除众生烦恼。三是人未来作善逝下明能益己。自下第四明须验试。文别有四。一明其难信。二许往验试。三重明难信。四重验试。前中初先总明难信。何以下释。大仙我见如是下结。释中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见少因缘于菩提动。法说难信。下喻显之。二喻二合。第二许往验试之中我今要当自往试之正许验试。知其堪下出其所验。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是苦行者亦复如是是总合也。我虽下别。持戒深智合车二轮及鸟两翼。持戒是福。深智是解。有行无解不能至果。如车一轮不能运载。如鸟一翼不堪飞翔。第三重明难信之中先举二喻。后合可知。第四重明许验试中初命大仙求与共试。譬如已下明其须试。先喻后合。金须三试。苦行亦尔。帝释于下现可畏形说可畏食催令速施示可畏事。是三试也。第二正往验试之中两义科文。第一就其能试以科。文别有五。第一帝释现可畏形。第二辩才次第已下说可爱法。三大婆罗门汝今不应问我已下说可畏食。四若能舍身谛听已下说可爱法。五说是偈已作是言下催令速施示可畏事。此之一番直科便罢。更不解释。宜审记知。第二就其所试科文分之为四。一闻前半偈心生欢喜。二即从坐起以手举下访求说人。三我时即复语罗刹言若说偈竟我当终身为弟子下求后半偈。四我于尔时深思已下为偈舍身。前中初明帝释说偈。后明菩萨闻偈心喜。帝释说中初明帝释化作罗刹往至雪山起说方便。辩才已下正明说偈。说是半下伫立令见。闻偈喜中初先法说。次举八喻。后合可知。第二访求说人之中句别有四。一求说人举发顾视。向偈谁说略求说人。尔时亦下唯见罗刹。谁开已下广访说人。我于尔下唯见罗刹。二复作念下知是罗刹。先疑彼说。覆复已下疑其不堪。我于尔下重疑彼说。三我今当下正往请问。初思欲问。次身往彼。后便正问。四我问是已即答我下彼闻拒讳。第三求后半偈之中菩萨六请罗刹六答。一请说偈求为弟子。罗刹辞饥不肯为说。二问其所食。彼惧人怖不肯即说。三菩萨重问罗刹便说。四请说偈许为舍身。彼闻不信。第五菩萨彰己实能。彼闻勅听许为宣说。六我于尔时闻是事下施座重请。彼便为说。于中初先正为说偈。偈后长行催令舍身。文皆可知。第四为偈舍身之中句别有六。一闻偈深思处处书写。二即便下欲为舍身。第三树神问其所为菩萨酬答。第四树神问偈利益菩萨为辩。五我为下明舍所为并兴广愿。六正舍身空声称赞。上来第二正往验试。自下第三释复本形礼忏辞去。先复本形。次礼称赞忏谢求度。后便辞去。上来第一明己所行。自下第二明己所成。先牒往因。以是因下正明所成。超十二劫弥勒前者。经中说言超越九劫。今以何义说超十二。释言。有以释迦元初发心之时在弥勒后。是十二劫。彼于三大僧祇劫中勤精进故超越三劫。至彼第三阿僧祇满百劫之初。值弗沙佛勤加赞叹并以余行复超九劫。余经就后说超九劫。今此通论说超十二。此之超劫三藏教中说之为实。大乘法中是权非实。实则菩萨种性已上。行修齐等成无先后。我得如是无量功德皆由供法结果由因。第三段中以己类彼。文显可知。是名圣行总以结之。

梵行品者。下明梵行因以标品名梵行品。此品有三。一正明梵行。二王舍大城阿阇世下寄。就世王忏悔灭罪以显病行。三举天行悬指杂华。前中初先正明梵行。二若我弟子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与方等经无差别下别经令学。初中复二。一因分所修。二得住极爱一子地下果分所成。前中复二。一说七善以为梵行明化他智。第二宣说四无量心以为梵行明化他心。有人别说知见觉等以为梵行是所不应。下因引证乘以论之。云何即说别为梵行。

就七善中文别有四。一问答总举。云何梵行是其问也。住七善法得具梵行是其总也。以此七种顺益众生故名为善二问答列名。何等问也。下列其名。七中初一知其教法。第二一门知其理法。后之五门知其行法。于中前三知自行法。后二知其利他行法。自中初二知己所行。知时集善。知足离过。自知一门知己所成。下利他中言知众者知其所化人之差别。知尊卑者知其所化人之优劣。

三广辩释。解知法中先问起发。次解。后结解中菩萨知十二部经总以标举。次列其名。是中应先广解其义。义如别章。文中初言修多罗者此翻名綖。圣人言说能贯诸法如綖贯华故名为綖。随义傍翻乃有众多。言祇夜者此翻名为重颂之偈。故仁王中就此说空名重颂偈。如以偈重颂修多罗中所说法义。名曰祇夜。言授记者外国名为和伽罗那。行因得果名之为记。圣说示人目之为授。言伽陀者此翻名为不重颂偈。故仁王中就此说空名不重颂。如直以偈辞辩宣诸法名曰伽陀。优陀那者此翻名为无问自说。不因谘启而自宣唱名无问自说。尼陀那者此翻名为因缘经也。藉现事缘而有宣唱名因缘经。阿波陀那此名譬喻。立喻显法名譬喻经。伊帝曰多伽者此云本事。宣说他人往古之事名本事经。阇陀伽者此名本生。自说己身往昔之事名本生经毗佛略者此名方广。理正曰方。包富曰广。教从理目名方广经。阿浮陀达磨者此翻名为未曾有经。青牛行钵白狗听法诸天身量大地动等旷古希奇名未曾有。辩说斯事名未曾有经。优波提舍者此名论义。问答辩法名论义经。下广释之。修多罗中先问后辩言从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罗者修多罗中义别有三。一总相修多罗。始从如是乃至奉行一切通名为修多罗。二别相修多罗。就前总相修多罗中分出十一。余十一部所不收者还复摄在修多罗中名为别相。三本相修多罗。亦名略相。于彼别相十二部中初略标举名修多罗。后广释者随别名之。今此所论是其总相修多罗也。问曰。如是我闻等言阿难后时撰集方有。佛今云何已言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罗。释言。如来悬据未来故为此说。又佛在时诸弟子等随分撰集亦有经卷。彼经卷中结集之法与未来同。佛今据之故云如是乃至奉行名修多罗。释祇夜中先问次辨后总结之。辨中先辨修多罗相。尔时复有利根已下对修多罗明重颂偈以为祇夜。解授记中先问次辨后总结之。辨中且就弥勒说之。阿逸多者此云无胜。释伽陀中先问次辨后结可知。优陀那中先问起发。次辨。后结。辨中先明如来入定为天说法。次明比丘念佛所作。下明如来从禅定起无问自说。于中如来先告比丘。诸天长寿何故道此。为欲释遣比丘疑念。以天长寿如来暂时为天说法。于其人间已过一夜。下叹比丘所修之行。善哉利他叹其外化。余叹自利。自中具有八大人觉。今此偏叹少欲知足寂静三行。余略不叹。余皆初问次辨后结。文中可知。若能已下总结知法。

知义可解。就知时中先问起发。次辩。后结。辩中六句。初止举舍是其内观方便之行。任供佛等是其随缘造修之行。如是时中任供佛师是摄法行。任修施等是其依法造修之行。

就知足中先问起发。次辩。后结。辩中初言谓饮食等外中知足。行住坐等内中知足。行住坐卧身业知足。睡之与寤意业知足。语之与默口业知足。

就自知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十句。前五知己五品善根。后五知己三业所作。来去身业。正念善行是其意业。正念离恶。善行修善。问答口业。

就知众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初先知其众别。应于已下知其化仪。行来坐起是身业化。说法问答是口业化。

知尊卑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凡有八种二法。要唯近友闻法思惟如说修行。初三亲近。次二闻法。次一思惟。后二修行。

上来第三依名广释。是名菩萨住大乘下第四总结。

就四无量明梵行中文别有五。一略标举慈悲喜舍是其梵行。二迦叶白若多修下制定其数。三夫无量心有四种下约就大小辩定优劣。四颇有菩萨得慈悲喜非大已下明修成相。亦得名为分定大小。五迦叶白除无利益与利乐下明四无量实益不虚。就初段中复有梵行总以标举。谓慈悲等辩列其名。四无量义广如别章。此应具论。第二段中迦叶先问。问中有四。前之两番执三难四。第三一番执二难四。末后一番执一难四。就前二中初番约就治门设难。慈悲同治应三非四。后番约就三缘设难。于中有四。一略辩三缘。先举。次列。后类悲等。二就之结难。若从是义应三非四。三广辩三缘。于中先就慈行分三。后类悲等汎辩三缘乃有三义。第一直就化益分别。如此经说。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名众生缘。缘诸众生所须三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义如经辩。第二化益观入分别。前二化益。后一观入。如地经说。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名众生缘。缘其一切化众生法名曰法缘。缘法空寂名为无缘。第三亦就化益观入以分三缘。初一化益。后二观入。如地持论及此经说。缘生与乐名众生缘。缘生无我但是因缘五阴法数名曰法缘。观彼阴空名曰无缘。此等具释广如别章。今此文中且依初后两义辩释。就初义中生缘法缘辩释可解。就无缘中缘于如来是名无缘略以标举。下广释之。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约众生缘以显无缘。众生缘中不缘如来故曰无缘。法亦如是约对法缘以显无缘。法缘之时欲与众生不欲与佛故曰如是。以法缘中不缘佛故名曰无缘。以是下结。以前二中不缘如来故曰无缘。当相应名如来缘矣。问曰。何故缘于如来为益众生。若益众生应是法缘。何故不名为法缘乎。通亦是法。但佛是人故不名法。又为简别世间法故不名法缘。若佛是人即是众生。何故不名众生缘乎。通则如来亦是众生。为欲简别所益众生故不名之。就后义中缘生与乐名众生缘破众生相。见一切法皆从缘生名曰法缘。问曰。不见众生之相云何行慈。解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我人之所缠缚深可哀伤所以生慈。二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则与生第一义乐故名为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名曰无缘。此中不住众生之相与前不见父母妻子亲属何别。前破生性。此破生相。由见法空依法所成假生亦无。故言不住众生相矣。不住法相云何行慈。还有两义。一念众生妄为有法之所缠缚深可哀伤。所以生慈。二念为生说如斯法。是则与生第一义乐。故名为慈。问曰无生云何复言与生义乐。释有两义。一明菩萨虽不见有众生定性。非不见有假名众生。故得与乐。此义当前法缘之中与乐之义。二明菩萨见法空故乃至假名众生亦无。以此空义破一切法及众生相。众生闻之便舍有相证诸法空。得空之时离本有相羁碍之苦。便说菩萨与生义乐。其实不见众生可与。此义当后无缘之中与乐之义。下以此义类余悲等。上来第三广辩三缘四。是故下就之结难。是三缘故应三非四。上来两番执三难四。人有二下执二难四。先举二人见爱列名。下明所修。见行多瞋故修慈悲。爱多嫉妬故修喜舍。是故已下就人结难。夫无量下执一难四。夫无量者名曰无边边不可得故名无量辩其名义。次就设难。若无量者则应是一不应言四以总徵别。若言四者何得无量以别徵总。有四可数故非无量。是故下结。佛答有三。一类答前问。二是无量心体性四下总答前问。亦名通答。三如汝所言慈断瞋下别问前答。前中初以说法不定类四无量。或有众生贪财货下化人不定类四无量。说不定中如来为生宣说法要秘密难知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别中初明开合不定。如来有大方便已下法相不定。

前中且说十二缘法以论开合。先广论之。如一因缘为众生下举彼因缘类显无量。广中或一。总十二缘唯一有为。或分为二。唯因与果。过去世中无明与行。现在世中爱取及有是其因分。现在识等未来生死是其果分。或说为三。烦恼业苦。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二分是其业道。余因缘分是其苦道。问曰。无明及与爱取俱是烦恼。何故过去偏说无明现彰爱取。理实齐等。为分世别。隐显异论。等为分世。非无所以。解有两义。一本末别。无明是本故先论之。爱取是末故在现说。二强弱分别。迷其本际。建集生死无明力强是以先说。牵生当果爱取力强是以后辩。又问行有同皆是业。何故过去偏彰其行现在说有。理实亦齐。为分世别。隐显异论。等是隐显。非无所以。过去之业集起已竟。是故当相说之为行。未来之果由业故有。是故就能说之为有。又问识等问是苦果。何故现在偏说识等未来说生死。理亦齐等。但现在世生起已竟是故当相宣说识等。未来未起令人生。厌故说生死。或分为四。无明及行生与老死。举无明支摄爱摄取。举行摄有。举生摄识。举老病死摄彼名色六入触受。或说为五。所谓受爱取有及生。举受摄彼识名色等。举爱举取摄彼无明。举有摄行。举生摄彼老病死等。或说为六。三世因果。或说为七。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及与爱取。举彼识等摄生老死。举爱举取摄彼无明。略无行有。或说为八。除无明行生及老死。说余八种。举彼识等摄生老死。举爱取有摄无明行。所以除之。或说九种。除前三支摄入余中。是以除之。亦应说十。文略不辩。或说十一。除生一法摄入余中。或说十二。如为迦叶。迦叶先是缘觉性人。故佛为说十二缘法而得悟道。下以因缘类显无量。如一因缘为众生故种种分别牒前所辩无量。以是义下结劝舍疑。就下法相不定之中初总。次别。后结非虚。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是初总也。无常下别。别中细分有十二对。初之四对约就生死涅槃分别。生死之法实无常苦无我不净。如来随化为众生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如来实是常乐我净。随化宣说无常苦等。次下两对依正分别。于非众生说众生等是其正报。五阴非生如来随俗说为众生。即彼世俗假名众生。如来就实说非众生。亦可如来体真常住名非众生。佛随化故说为众生。生死凡夫实是众生。佛破我人说非众生。非物说物物说非物是其依报。于理非物如来随俗宣说为物。世俗诸物就理说非。次下两对理事分别。非实说实实说非实就理分别。世俗虚假名为非实。如来随俗说为世谛。四真谛等名为说实。即此实者如来就理说为非实。又复妄法情有理无。如来于中说为二谛名为说实。佛性是实随妄流转说为生死名说非实。非境说境境说非境就事分别。三界虚妄但一心作心外无法故曰非境。随心妄取如来说境即彼妄境就实言无名说非境。次下两对就十二缘相对分别。十二缘中观法多种。如彼七十七智观中先观生支起病老死。次第逆推乃至最后观彼无明能起于行。今约此义以举因缘。非生说生生说非生是初观也。于理非生随俗说生。随俗之生就理说非。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是后观也。越其余支故曰乃至。痴闇之心体是无明妄取分别如来说明。即彼妄明体是痴闇故说无明。下有两对境智分别。非色说色色说非色就境分别。于理非色随俗说色。世谛之色就理言非。非道说道道说非道就智分别。类色可解。如来以是无量已下总结非虚。

上来第一以说不定类四无量。自下第二化人不定类四无量。于中先明化人不定。应如已下类四无量。前中初以四句广辩。初三身化。后一口化。如来如是于无量下结成非虚。先明非虚。如来虽处众恶已下释成非虚。处恶不染故无妄罪。

上来类答。自下总答。亦名通答。于中有四。一体性不同故立四种。文中直言是无量心体性有四。略不具论。何者是乎。爱怜之心是慈之性。恻怆之怀是悲之性。庆悦之意是喜之性。忘怀之虑是舍之性。心无存着故曰忘怀。二果报不同故立四种。文中直言生大梵处不别论之。依余经中修慈极远生遍净处。修悲极远生于空处。修喜极远生于识处。修舍极远生无所有。具释所以广如别章。三伴侣不同故立四种。先就慈悲明相伴助。慈欲与乐。无悲除苦乐则不生故须修悲。悲欲拔苦。无慈与乐苦则不去故须修慈。是二相须故须并修。次以喜心伴助前二。慈欲与乐。悲欲拔苦。若无喜心除其嫉妬。是则拔苦与乐不胜。故须修喜。喜欲庆物。若无慈悲拔苦与乐知何所庆。故修前二。是三相须故须齐修。次以舍心伴助前三。前三虽欲拔苦与乐庆利众生。若无舍心是则拔苦与乐庆物不得齐等。故须修舍。舍离欲等若无前三拔苦与乐庆利众生知复就何以说平等。故修前三伴助后舍。又复前三是其有行。后一空行。若无空舍是则前三便成爱见。若无前三是则舍心于空滞没。是四相须故须并修。是故名四总以结之。四对治不同故立四种。修慈断贪。修悲断瞋。喜断不乐。舍除贪恚。是其治也。问曰。慈心是无瞋性云何断贪。释言。慈心正能断瞋。傍能治贪。以不贪故能舍已乐惠施众生故能断贪。经说修喜能断嫉妬。今以何故说除不乐。两言虽异共成一义。若有嫉妬。见他得利热烦不乐。由离嫉妬故无不乐。问曰。毗昙说舍无量是无贪性。今云何言能断贪瞋。释言。修舍有始有终。始终通论贪瞋俱治。据终偏于上亲所成。于上亲所舍离贪爱。故毗昙中说为无贪。以是名四非一二三结答前问。

自下别答。依上四句次第释之。先解初问。慈悲二心虽俱治瞋。治瞋不同故得分四。文中初先牒其问辞总呵不应。何以下释。以是义下总以结答。是故已下举上伴侣相资不同助以显别。释中初徵。下对释之。明瞋有二。一麁二细。修慈断麁。修悲治细。故得立四。于中六番。初番就中先举二瞋。次列两名。后约辩治。夺命之瞋麁重易舍故慈能断。鞭挞之忿轻微难离修悲方治。以是下结。第二番中先举二瞋。次列。后治。瞋众生者应生处生。或容浮薄故慈能治。瞋非众生不应处起。性必深重修悲方治。第三番中先举二瞋。次列。后治。有缘生瞋。性容轻薄故慈能治。无缘生瞋。性必深利故悲能治。第四番中先举二瞋。次列。后治。若藉过去久远因缘而生瞋者去因玄远瞋容轻微故慈能治。若藉现在因缘生瞋亲相起发瞋必增强修悲方治。第五番中先举二瞋。次列。后治。瞋圣人者不应处生易可除舍故慈能治。瞋凡夫者可瞋处生难可除遣修悲方治。第六番中先举二瞋。次列。后治。上瞋易断故慈能治。中瞋难去修悲方治。极微细者修慧方断是以不论。以是义下结答前问。是故以下牒上伴侣相资之义助以显别。

复以器下答上第二三缘之难。随彼三缘应说为三。但以器别故说为四。受化之人名之为器。复以器故应名为四总以标举。器若有慈则不得有悲喜舍心别以显之。无乐众生是慈之器。有苦众生是悲之器。得乐众生是喜之器。究竟解脱是舍之器。于彼器中应生慈处则不得生悲喜舍心。余亦如是。以是下结。

以行分下答第三难。前言见行多修慈悲爱修喜舍是故应二。佛今答之。行时有别是故应四。行分应四总以标举。若行慈下别以显之。

以无量故亦得名四答第四难。向前难言无量应一。若言四种则非无量。佛今答之。良以具足四种无量故得言四。

自下第三约就大小辩定优劣。如来先辩。第二领解。如来辩中先举四数。夫无量者则有四种。次列四名。次辩其相。解初门中先问后辩。缘多众生故名为缘。而不能得自在三昧。与乐艰难故非自在。辩第二中先问后释。如缘父母兄弟眷属与乐心易故名自在。所缘狭少故非无量。既非无量云何上言是无量心有四种乎。盖乃是其无量中分故名无量。如一比丘众僧中分亦名众僧。此亦如是。后二门中皆初徵问。后辩可知。以是义下就人辩定。以是义故名四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是诸佛如来境界辩大异小。以是亦缘亦自在者在佛菩萨不在余故。非二乘知是如来境。如是四下辩小异大。于中初言声闻缘觉虽名无量少不足言分小异大。诸佛菩萨则得名为无量无边明大异小。领解可知。

自下第四明修成相。亦得名为分定大小。始修名小。终成名大。始修之时缘观分别心有所缘则有所不缘故名为小。又难成就故名为小。终成之时灭去缘观心如虚空无所分别等众生界平等摄取故名为大。又成不退过余始学故名为大。文中先明始修之小。菩萨住于初地已下明其出世所成之大。就所修中有二问答。前一问答明修非大。后一问答辩明所修非大所以。前中先问。颇有菩萨住大涅槃得慈悲心非是大不。菩萨人大。涅槃法大。依此所得应当是大而有非者。理在难知故为此问。下佛答之。言有总答。若于下别。是名得慈。非大下结。

别中应先辩修得义然后辩文。义有三门。一就生缘以明修得。二就法缘。三就无缘。

众生缘中得有二种。一离欲得。二方便得。离欲得者凡夫先来曾依诸禅修四无量。后退诸禅无量亦失。后断下结。得上禅时本失无量。与禅俱得名离欲得。虽复得之而未现前。更起方便修习乃现名方便得。修之云何。先分众生以为七品。怨亲各三谓下中上。中容为一故有七品。良以中人无多阶异故合为一。此经及与毗婆沙论同为七品。人言九品当应谬耳。修法云何。经论不同。依如成实。修前三种在先于彼上亲所起。乃至末后上怨所成。亲所易益。怨难利故。至第七品即名为舍。以平等故。是义云何。先缘上亲欲与上乐。于中亲所欲与中乐。于下亲所欲与下乐是第一品。次缘中亲欲与上乐。于下亲所欲与中乐。于中人所欲与下乐是第二品。如是次第乃至末后于上怨所同前六品齐与上乐。修慈既然。悲喜亦尔。唯有拔苦庆喜为异。前之六品唯得名慈乃至名喜。至第七品拔苦与乐庆物义边名慈悲喜。平等义边即名为舍。若依毗昙。修前三种与成实同。然彼宗中至第七品正得名为慈悲及喜三行成就。不得名舍。以是亲想非是中容。忘怀心故以非舍故别须修习。修法如何。先缘中人而修舍想是第一品。以中人所先无怨亲易修舍故。次缘下怨而修舍想是第二品。次缘中怨而修舍想是第三品。次缘上怨而修舍想是第四品。怨想易遣故併除之。次缘下亲而修舍想是第五品。次缘中亲而修舍想是第六品。后缘上亲而修舍想是第七品。前六是其修舍方便。后一舍成。以其最后上亲所成。故杂心中说舍无量为无贪性。亲想难离故后除之。毗昙如是。大乘法中与昙毗同。故地持中前三之外别修舍心。问曰。前三益众生心可须修习。后一是其背化之心何劳修乎。释言。若不修舍无量。是则前三虽能齐益。多先益亲后及其怨。又无舍心益亲心易利怨心难。为除是过故须修舍。又无空舍前之三种便成爱见故须修舍。众生缘慈修之如是。次修法缘。

法缘之中义别有七。一观众生唯是五阴事相之法无我无人而修慈心。二观众生唯是五阴生灭法数无我无人。三观众生体是因缘假名法数如土木城无我无人。四观众生体是妄相虚幻之法如揵闼婆城无我无人。五观众生体是妄想情有之法如梦所见无我无人。六观众生体是真实如来藏性缘起集成五阴法数无我无人。七观众生体是真实如来藏性缘起法界无我无人修习慈心。余亦如是。

次明无缘。无缘有四。一观五阴虚假无性。二观五阴空寂无相乃至因缘假名亦无。三观五阴妄想所见由来无法。四观五阴体是真如。从本已来不起不灭而修慈心。余亦如是。修成之义具应如此。但今文中唯就生缘以辩修相。余略不论。

众生缘中唯明修慈。余略不辩。文中有二。一分慈境。二于上亲下约境修慈。境中初先据要分三。后离为七。三中菩萨于诸众生三品分别总以标举。亲怨中人列其名字。下分此三以之为七。亲中分三谓上中下。怨憎亦尔。即以为六。中品不分是以不论。通之为七。下约修慈。于上亲中与增上乐是第一品。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即是第二及第三品。第四一品于中人所与增上乐。文略不说。于上怨中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所与增上乐。是第五品。如是转修于上怨中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上乐。是第六品。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是第七品。下重显之。若上怨中与上乐者名慈心成辩后异前。菩萨尔时于父母所及上怨所得平等心显其成相。上来别竟。是名下结。

自下第二辩前所修非大所以。迦叶先问。世尊何缘得如是慈犹不名大。下佛为释。以难成故不名大者略释非大。何以故下广释非大。于中初法。如豌豆下四喻显之。

下次明其所成是大。文别有二。第一正明所成是大。二先得世下举小显大。前中菩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就处总指。下别显之。言何以故徵前起后。下对释之。句别有三。

一于阐提大恶众生堪忍不瞋故名大慈。先举阐提次明不瞋。以是下结。

二能广益故名为大。除无利益名大慈者明能拔苦。欲与利乐名大悲者明能与乐。余处多说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今以何故说慈拔苦悲与乐乎。释言。慈心正欲与乐。若不除苦乐则不生故说除苦。又与乐故苦事不起故说除苦。悲心正欲拔众生苦。若不与乐苦则不去故说与乐。又除苦故乐事得生故说与乐。于生心喜名大喜者。见生得利等皆庆之故名大喜。舍中汎论具有七种。一心性平等名之为舍。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之碍故名为舍。三见众生究竟解脱放舍名舍。四舍一切贪瞋等过故名为舍。五证空平等舍离众相故名为舍。六以己善根施与众生名之为舍。七利众生无所悕望故名为舍。故维摩云。有所福祐无所悕望故名为舍。今此且依三义释之。无所拥护名为大舍是前第二舍离怨亲。以无偏亲故无拥护。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名舍是前第五行空平等名之为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是前第六舍五善根与他名舍。问曰。已善云何施他。愿以己善饶益于彼。后得乐时如愿能益故名为施。此是第二广益名大。

四三唯四无量能令已下能生广行故名为大。唯四能令增长具足六波罗蜜辩胜过劣。余不必尔举劣显胜。

上来正明所成是大。自下第二举小显大。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三菩提心方得出世正明菩萨从小入大。因世已下总以结之。

自下第五明四无量实益不虚。迦叶先作无益之难。后佛明益。难中有三。一明慈观不真。二若非虚妄实与乐下明慈无实益。三若实不得乐如佛所说我念往下执因疑果。

前中初法次喻后合。下结明虚。法中世尊除无利益牒前大慈。与利乐者牒前大悲。实无所为略显不真。如是思惟即是虚等广显不真。喻中有五。合文可知。虽口发下结以明虚。

第二难中若非虚妄实与乐者以理定佛。而诸众生何故不以佛菩萨力一切受乐即事以徵。

第三难中执因疑果。若当真实不得乐者牒上虚因。如佛说下举其实果。若不实者云何得与此义相应执因疑果。就举果中如佛说等别明慈果。独修慈心乃得下结。别中先明修慈生梵。次为帝释。后作轮王。生梵正报。帝释轮王是余残果。余文可知。

下佛先叹。说偈下答。答中还三。一对上后难辩明慈心有实果报。二夫修慈者实非妄下对上初难明其慈观是实不虚。三迦叶白菩萨思惟悉是真下对前第二辩明慈心有实利益。

初中四偈。其第一偈对一众生明其劣慈。其第二偈对一切生以显胜悲。先举悲心。是名已下叹以显胜。后之两偈举他广施对上劣慈比校不及。显前胜悲果实无穷。设使五通明福田净。五通行净故偏举之。悉满大地彰福田多。有自在主奉施所安。象马种种明施物广。其自在主能为广施故偏举之。此施得果虽复无量。欲比向前一众生中所修一慈。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况能令加。十六亦是一数之门。如一斤物十六两等。于彼劣慈尚不相比。何况胜悲。

第二段中夫修慈者实非妄想谛是真实总明慈实。若是声闻缘觉已下别明慈实。慈若有无非有无下就实叹胜。初总可知。

别中初先开列两门。若是声闻缘觉之慈是名虚妄。是第一门举妄题真。虽复生心不能实益故名虚妄。诸佛菩萨是实不虚。是第二门辩真异妄。

下广显之。云何知耶徵前起后。云何得知二乘慈虚佛菩萨实。下对显之。先广后门明佛菩萨慈是真实。慈若无常是声闻下广上初门辩明声闻缘觉慈虚。明佛菩萨慈是实中先明菩萨慈是真实。能为善者名实思下明佛慈实。菩萨慈中三门辩实。一有实用故名为实。二能为实治故名为实。三能生实行故名为实。初中先别。当知下结。别中观土以为金等约就外法以明实用。观实众生为非生等约就内法以明实用。

第二段中先问。次辩。以是下结。辩中谓能断除烦恼总明实治。夫修慈下别明实治。

第三段中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总明慈等能生实行。下别显之。别中且就一慈以论。余类可知。于中先明出生大乘不共善法。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慈为本下出生三乘共行善法。

前不共中四无量心皆能出生。且论慈行。慈行实能生一切善。且说布施。若不见贪无缘生慈若不生慈则不能施反明无慈不能行施。以施因下顺明有慈故能行施。此言略少。若具应言由见贫穷故生慈心。由生慈心故能行施。以施因缘令生得乐。

所谓已下广辩施相。先列施物。如是施时心无系下明其施心。心中有二。一自行心净。二菩萨施时慈心等下化他心净。

自中依如相续解脱说施有五。一者无障。亦名无疑。谓行施时断离悭障。二者无顾。不求名利及与恩报。三者无过。修行施时不离烦恼无方便过。四无妄想。心无分别。五回向菩提。今此具有。

先明无障。如是施时心无系缚明其无悭。不生贪着彰其无贪。远离此二故云无障。次明回向。以施回向阿耨菩提。

下明余三。无顾无过合为一门。无妄想者别作一门。文中初先开列两门。心无依止是第一门。略明无顾及明无过。妄想永断是第二门。略明无妄。

下广显之。先广无依。句别有八。一不为怖而行布施。二不为名。三不为利。四不求人天所受快乐。五不生憍慢。谓于受者及他人所不起慢高。六不望前人现在反报。七不诳他。以其实物如实施与。八不求富贵。此之八句广上无依。此八句中第五不慢第七不诳广显无过。余显无顾。

凡行施下广前妄断。于中初先正明离妄。菩萨若见持戒以下举过彰离。

前中初明不着有相。虽不见下不着无相。常行施故。

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初明由分别故不能行施。次明菩萨不行施故不具檀度。后明菩萨不具檀故不得菩萨。

喻中但喻向前初句。于中有四。一由乞生悭喻。二其人下诸佛菩萨教修惠施喻。三彼人下妄想分别喻。四如是痴下分别妨施喻。初中如人喻彼悭者。箭喻乞人。由彼乞求发其悭病名被毒箭。第二段中诸佛菩萨亲益其人名为眷属。为令其人破离悭病安住善法名欲安隐为除毒矣。访求施法名为命医。教依施法发遣乞者名为拔箭。第三段中由生分别停其施意是故说言且待莫触。我今已下正显分别。于中有三。一分别乞人推其来处故言是箭从何方来。问其遣者故言谁射为是刹利婆罗门等。二分别其行。竹耶柳耶分别其戒。戒有坚软。坚者如竹。软者如柳。其镞铁下分别其慧。慧能破障故说为镞。慧依教生是故问言何治所出。慧有坚软故复问言刚耶。柔耶其毛已下分别其定。定能正心如毛直箭。故以喻之。定必在人。人有凡圣。是以问言是何鸟翼乌耶鹫耶。三分别乞辞。由彼乞辞能生悭病故说为毒。辞有自作他教之别。是故问言为从作生自然而有。辞有美恶故言人毒蛇毒耶。此第三竟。第四段中明由分别妨行施业。是以呵言如是痴人竟未能知寻便命终。

合中初言菩萨亦尔合初人也。若行施时第二段。分别受等合第三段。终不能下合第四段。于中还三。一由分别不能行施。二不行施故不具檀度。三不具檀故不得菩提。

上来一段自行心净。自下第二化他心净。于中初明化他之心。布施食时常作愿下明化他心愿。中具明四无量心。皆初法说。后喻显之。愿中有八。文显可知。

上来明慈出生大乘不共善法。下次明慈出生三乘共行善法。于中初总次别后结。总中声闻缘觉等善慈为根本明末依本。菩萨修慈能生如是无量善根明本生末。慈为众生修诸善行故生一切。所谓下别。于中先明生二乘善。菩萨佛智生大乘善。二乘善中有方便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从初乃至世第一来明方便道。方便道中初至三观声闻观行。十二缘等缘觉观行。燸等四心通明声闻缘觉观行。就初分中。所谓不净出息入息五停心观具应有五。且举此二。无常生灭是其总相。四念处者是其别相。四念处观依行次第。先别后总。今据说时先总后别。七方便者且就色说。余类可知。所谓观色色集色灭色对治道色味色过及与色出。依如毗昙。前四在于四现忍心乃至见道。后三修道。若依成实。此七同在闻思地中。三观处者。依如毗昙。观阴界入名三观处。此观在于总相念处。若依成实。观法无常苦与无我名三观处。此观在于四现忍中此等。皆是声闻观行。十二因缘无我观者是缘觉观。煗顶已上二乘同观更无差别。言见道者。依如成实。见四谛空名为见道。若依毗昙。见于四谛十六圣行从苦法忍至道比忍此十五心名为见道。言修道者。道比智后重缘谛理断诸烦恼名为修道。此句是总。正勤等别。别中先明三十七品。义通上下。今此偏就修道中说。次说四禅。广如别章。四无量心如上广辩。八解脱者。内有色相外观色一。内无色相外观色二。净色解脱以为第三。空处第四。识处第五。无所有处以为第六。非想解脱以为第七。灭尽解脱以为第八。义如别章。八胜处者。分前三脱以为八处。内有色相外观色少是初胜处。内有色相外观色多第二胜处。内无色相外观色少第三胜处。内无色相外观色多第四胜处。青黄赤白复以为四。通前八也。八中初二是初解脱。次二是其第二解脱。后四是其第三解脱。一切入者十一切入。依余经论。青黄赤白地水火风是其八种。空处识处复以为二。通前为十。若依此经。于前十中除火一切加无所有以为十矣。空无相愿论说不同。依如毗昙。分十六行以为三门。空无我行名为空门。灭下四行为无相门。余名无愿。若依成实。观法性空名为空门。于此空中无相可取名无相门。于此空中无有贪求愿行之心名无愿门。无诤已下明无学道。于中先明无诤三昧。利根罗汉观察欲界一切众生知起烦恼起将护心不与其竞名无诤三昧。下明六通。知他心智是他心通。及诸通者所谓身通天眼天耳。知本际者是宿命通。下声闻智及缘觉智是漏尽通。上来出生小乘善法。问曰。此明菩萨慈实能生实行。今云何说生二乘善。菩萨亦修二乘善故。菩萨佛智生大乘善。上来别竟。如是下结。如是等善慈为根本结末依本。以是义下结慈是实。若人问下重显向前慈为行本。初先假问。后对显之。以是义下重结慈实。

上来广明菩萨慈实。自下广明佛慈是实。有十六句。一一句中先就慈行开出余义。次以彼义即于慈心。后以慈心即于如来。文显可知。

上来广明诸佛菩萨慈是实竟。下次广前声闻缘觉慈是虚妄。有十六句。一一句中皆先就慈辩无常苦无我等过。次以彼过即于慈心。后以彼慈即声闻人。文亦可知。

上来第二别明慈实。悲若有无非有无下是第三段就实叹胜。于中有二。一叹慈深。二住涅槃修如是慈。虽复安于睡眠已下明修利益。

前中初先正叹慈深。慈若不可思议已下叹其所学成慈不思。就正叹中慈若有无非有非无辩慈体相。诸佛菩萨有其真实平等大慈名之为有。攀缘心断目之为无。离一切相离一切性故名非有。于一慈中备含法界一切种德故曰非无。如是已下牒以叹深。以此行深故非声闻缘觉所思。叹所学中慈若不思牒前类后。法不思下正叹所学成慈不思。法不思者叹其教法。性不思者叹其理法。如来不思叹其果法。亦可初二叹所依法。如来不思叹所依人。

明修益中先明修益。是大涅槃微妙已下还叹所学成前修益。前中先别。夫修下结。别中五句。依余经中说修慈心有十一利。谓卧安觉安天护人爱下毒不兵水火不丧眠无恶梦死生梵天在所得利。今此文中别列五种。余总结之。初言菩萨虽安睡眠而不眠者是初卧安。心寂似眠而实非眠。勤精进故释不眠义。虽常寤悟亦无寤者第二觉安。内心明了故名寤寤。非是从眠始得寤寤故名无寤。以无眠故释无寤义。眠中天护即是第三天护义也。诸天敬念故名为护。菩萨不假名亦无护。不行恶故释不假护。眠无恶梦是第九利。无不善等释无恶梦。命终生梵是第十利。随化有生。实则无之。得自在者释无生义。夫修慈者成如是德总结余六。叹所学中大涅槃经亦成如是无量功德叹所学法。诸佛亦成无量功德叹所学人。良以此等具无量德。是故依之成慈无量。

迦叶白下大段第三却答向前第二番难明慈实益。于中先明慈有实益。夫无量者不可思下就实叹胜。前中有三。一明菩萨慈有实益。二我说是慈有无量下明佛慈实益。三以是义故菩萨修慈即是实下结以显实。初中迦叶重难起发。难辞同上。初言菩萨所有是实声闻缘觉非真实者牒佛前言。下就设难。一切众生何故不以菩萨威力等受快乐以实徵益。若一切生不得乐下以无利益难破慈实。下佛答之。初法次喻后合下结。法中菩萨慈非不益总答前问。下别释之。于中先明众生受苦有定不定。下约此二明益不等。喻中如人见师子等自然生畏喻见如来实能益者而得利益。夜行见杭亦生畏者喻见菩萨始学慈者亦得利益。此未明佛举类菩萨。下次合之。如是诸人自然生畏牒前夜行见杭生畏。众生如是见修慈者自然受乐约以显法。以是下结。自下第二明佛慈实。我说是慈有无量门就宽通举。一慈门中备含法界一切种德名无量门如上文说。慈者即是真实思惟。慈即大乘即菩提等是无量门。又复如彼维摩经说。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乃至行于安乐慈等。常知亦是无量门矣。所谓通者随别以标。于无量中且就一通以显慈实。如提婆下即事显之。于中略举八种成事明慈实益。悲喜如是。类显余行。何不论舍。舍行平等起益相微所以不说。向前先明菩萨慈实。次明佛实。以是义下就初以结。

上来第一明慈实益。下叹显胜。无量不思正叹慈深。下叹余义助成慈行。菩萨所行不可思议赞叹慈因。诸佛所行不可思议赞叹慈果。大涅槃经不可思者赞叹慈法。

上来明其因分所修。下次明其果分所成。于中初明四无量果。八知见下明前所修七善法果。无量果中前三有行共得一种极爱之果。后一空行独得一种空平等果。前中有四。一明菩萨修慈悲喜得住极爱一子之地。二迦叶白下拂去化迹成前极爱一子之义。三迦叶领解。四如来述赞。

就初段中先总标举。修慈悲喜得住极爱一子之地。极爱一子在于初地。见善心喜名为极爱。覩恶愍念称曰一子。下别显之。初先双问。下对释之。有五复次。前一复次解释极爱。后四复次释成一子。于中前三悲怜如子。后一复次随逐如子。就前三中初见众生起烦恼时悲怜如子。于中初喻次合后结。

二见造业悲怜如子。初先立喻。法身未增名为小时。造恶在身名取土等置于口中。菩萨观知名父母见。惧招当苦名恐为患。以定拔心名左捉头。巧智教断名右挑出。次合显法。菩萨如是合前父母。见诸众生合前见已。法身未增合前小时。行身等业合取土等置于口中。则以智拔合右挑出。左手捉头略而不合。不欲令下合恐为患。是故下结。

三见受苦悲怜如子。先喻次合。菩萨亦尔合前父母。见一阐提合所爱子。堕于地狱合舍终亡。愿与俱生合与併命。何以下释。是故下结。

下明随逐。先喻次合。菩萨如是合前父母。见诸众生合有一子。若堕地狱畜生饿鬼合前睡也。造作善恶合行住等。造善如行。在恶如似住坐卧等。常念不舍合心常念。若行诸恶不生瞋等合有罪咎。善言诱喻不加其恶。是故下结。

自下第二拂遣化迹。迦叶先问。问中先举如来所说彰已不解。下出所疑徵问如来。随事有二。一以极爱徵佛昔日为仙豫王杀婆罗门。二以极爱责佛今日呵骂调达。就前难中具应有四。一问菩萨住一子地既能如是。佛昔云何为仙豫王断绝尔许婆罗门命。二问尔时得此地不。三问尔时若得此地应护众生何故断命。四问尔时若不得此极爱之地何因缘故不随地狱。准答应尔。但今文中唯有三问。略无第二。文中虽无。理必须之。就后难中句别有三。一责如来等视一切如罗睺罗。何缘呵骂提婆达多令生瞋恚出佛身血。二责如来何缘复记当堕地狱受罪一劫。三举须菩提善护物心上责如来。于中初先明须菩提善护物心。先就乞食明护物心。后就行住坐卧四事明护物心。次以须菩上类菩萨。后以菩萨上责如来。菩萨若得一子地者何缘如来发麁恶言使彼调达起重恶心。

下佛答中先呵难辞。次自勉过。后正解释。汝不应言如来为生作烦恼缘是呵辞也。迦叶向言如来何故骂提婆达痴人无羞食人[口*弟]唾令生瞋恨名为如来作烦恼缘。故牒呵之。

假使已下自勉过也。有九复次。初七复次假喻勉过。宁与毒下有一复次以理诫劝。如来真下有一复次举益翻损。真实为生断除烦恼。云何为作烦恼因缘。

下正解中依前两难次第辩释。就初难中依如上文但有三句。具应有四。备如向辩。下依此四次第释之。

汝言往昔杀婆罗门牒向初句。下释有二。一举畜况人明已不杀。尚不杀蚁况婆罗门无恶心故。二常作下举益翻损明已不杀。菩萨常作种种方便惠施寿命总明益也。夫施食下约就六度别明化益。以是义下总以结之。

汝向所问杀婆罗门时得是地不牒第二句所少之问。准此牒辞向前定有。我时已得当问正答。

以爱念下释第三句。向前问言若得此地则应护念何故断命。今明菩萨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是恶心。文中初言爱故断命是其总也。譬如下别。别中有二。一以轻夺重故非恶心。先喻后合。二常思下举益翻损。于中初言菩萨思惟以何因缘能令众生发起信等是巧杀心。诸婆罗门命终已下是巧杀益以是义下结已非杀。

有人堀下释第四句。向前问言若当尔时不得此地何因缘故不入地狱。然今具释应有三义。一于尔时已得此地为是不入。二无恶心。三以所杀诸婆罗门都无善根为是不入。文中但彰后之二义。初一不论。于中先明无恶心故不入地狱。婆罗门法杀害蚁下明婆罗门都无善根杀之不入三品杀中为是不入。

前中举彼恶心残害草木等事入于地狱反显自已于婆罗门无恶心杀为是不入。文别有四。一举恶心残害非情反问迦叶入地狱不。二迦叶正答明入地狱。三佛赞其言。四以所答反显自己无恶心故不入地狱。初段可知。第二段中迦叶初先取意以答。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应堕地狱。何以下释。释中先举如来昔日明于非情不得恶心。后明恶心故堕地狱。并皆先问后答可知。第三段中佛先叹善。后劝应持。第四段中别有四句。一牒前恶心堕于地狱明己昔日实无恶心为是不入。二何以下举已怜益成无恶心。先徵后辩。三所以下显怜益相。先徵后辩。善知因缘诸方便者是巧杀智。知杀因缘生其善根名知因缘。知加少苦后得大乐故曰方便。以方便力令种善者是巧杀益。由杀堕狱生其悔心名种善根。四以是下结成昔杀非恶心义。

自下第二明婆罗门全无善根为是杀之不入地狱。于中有三。一举外道三品邪杀。二佛及菩萨知杀三下翻对前邪明三正杀。三若有能杀一阐提下明己昔日杀婆罗门不入三品正杀之中。以是义故不入地狱。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举。次列。后辩其相。明三品杀齐入地狱不同外道。第三段中别有四句。第一汎明杀阐提者不入三杀。二彼诸下明婆罗门悉是阐提。三譬如下明杀阐提都无罪报。先喻后合。四何以下明婆罗门是一阐提无信等根是故杀之不入地狱。问曰。下说布施畜生得百倍报施一阐提得千倍报。是则阐提胜过畜生。何故杀之轻于畜生。释言。施杀义应齐等。而下文中言施阐提胜畜生者。观相行施。彼一阐提人报胜畜。对之行施其心多重故胜畜生。今此文中言杀轻者。观根行杀。以知阐提全无善根杀无恶意。是故无罪。不同畜生。

次释后难。明己实不骂提婆达示化为之。于中初先牒问总呵。何以下释。释中有二。一举化类答。二我实不下就实正答。

类中先举口化类答。二如我一时游旷野下举身类答。口中诸佛凡所发言不可思议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具应有八。一柔软实语于化无宜如来不说。二柔软实语于化有宜如来宣说。三柔软虚语于化无宜如来不说。四柔软虚语于化有宜如来宣说。五麁犷实语于化无宜如来不说。六麁犷实语于化有宜如来宣说。七麁犷虚语于化无宜如来不说。八麁犷虚语于化有宜如来宣说。今此文中但有三句。初先明其柔软实语于化无宜如来不说。先辩语相。文中最初少一柔软。或有实者语当前事称己心想。为世爱者惬悦人情。言非时者不应物机。言非法者不当法理。不为益者于人无宜。前三虽好。以后三过所以不说。次明麁犷虚妄之言于化无宜如来不说。先辩语相。麁犷翻前所少柔软。虚妄翻实。不爱翻爱。非时非法不益同前。下结不说。第三明其麁犷实语于化有宜如来宣说。先辩语相。麁犷同前。真实翻虚。时翻非时。法翻非法。能为利益翻上不益。不悦同前闻者不爱。次明宣说。何以下释。

身业类中佛化无量。略举七事。文显可知。

上来类答。自下正等。文别有四。一佛自彰己不骂调达。二明调达实无所作。三是故汝下就前第一结呵难辞。四汝于佛下对前第二结劝舍疑。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明调达实非凡夫。谓不愚痴乃至非是一阐提等。次明调达实非二乘。后叹显胜。非二乘境唯佛所知。后二可解。

上来第二拂去化迹成其极爱一子之义。自下第三迦叶领解明问有宜。初甘蔗喻明问益已。后真金喻彰问益他。前中先喻。我亦如是合煮甘蔗人。从佛数闻合数煎煮。下次合其得种种味。多得总合。谓下别合。言出味者是出家乐。离欲味者是远离乐。寂灭味者是寂灭乐。言道味者是菩提乐。如地持说。此四种中初一是戒。次二是定。后一是慧。亦可出味明其出苦离欲断集寂灭证灭道味修道。

明益他中先喻后合。如来亦尔合前真金。郑重谘问合数烧等。则得见闻甚深义等合转明净调和柔软光色微妙。令深行者受持奉修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合价难量深行奉修起行求之无量发心。起愿求之是故名为价难量矣。然后为诸人天宗等合后乃为人天宝重。

自下第四如来述赞。先叹问意。以是义下明己答意。

涅槃义记卷第五

应永三年六月二日拭老眼补阙字了可哀可哀。

     法印权大僧都贤宝(生年六十四)

 

上篇:大般涅槃经义记

下篇:大般涅槃经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大般涅槃经集解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一(序经题) 皇帝为灵味寺释宝亮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 大乘 基撰 赞曰。今为有情...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上卷 沙门慧远撰 圣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观音义疏记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释疏二。初释题目...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卷上(一名佛昇忉利天为母说法) 箫齐沙门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

佛说箭喻经

佛说箭喻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婆伽...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

【注音版】增慧陀罗尼经

增慧陀罗尼经...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

佛说决定义经

佛说决定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

西方合论

重刻西方合论序 儒以三纲五常,奠乾坤而正人类;至于...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虚云和尚开示录

二十二日,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

知道生命从哪里来,才有办法改变它

在禅师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

念佛治病的关键

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推荐】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