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三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固幢菩萨、勇猛幢菩萨、光明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星宿幢菩萨、法幢菩萨。所从来国,谓:妙宝世界、妙乐世界、妙银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刚世界、妙波头摩世界、妙优钵罗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无尽幢佛、风幢佛、解脱幢佛、威仪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胜幢佛、自在幢佛、梵幢佛、观察幢佛。其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宝藏师子之座,宝网弥覆,周匝遍满;诸菩萨众,随所来方,各于其上结跏趺坐。其身悉放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清净光明,此无量光皆从菩萨清净心宝离众过恶大愿所起,显示一切诸佛自在清净之法;以诸菩萨平等愿力,能普救护一切众生,一切世间之所乐见,见者不虚,悉得调伏。其菩萨众,悉已成就无量功德。所谓:遍游一切诸佛国土,无所障碍,见无依止清净法身;以智慧身,现无量身,遍往十方承事诸佛;入于诸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自在之法,住于无量一切智门,以智光明善了诸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随所演说,穷未来际;辩才无尽,以大智慧开总持门,慧眼清净入深法界,智慧境界无有边际,究竟清净犹若虚空。如此世界兜率天宫,诸菩萨众如是来集;十方一切兜率天宫,悉有如是名号菩萨而来集会,所从来国、诸佛名号,亦皆同等,无有差别。

尔时,世尊从两膝轮,放百千亿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彼诸菩萨,皆见于此佛神变相;此诸菩萨,亦见于彼一切如来神变之相。如是菩萨皆与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同种善根,修菩萨行;悉已悟入诸佛自在甚深解脱,得无差别法界之身,入一切土而无所住;见无量佛,悉往承事;于一念中,周行法界,自在无碍;心意清净,如无价宝;无量无数诸佛如来,常加护念,共与其力,到于究竟第一彼岸;恒以净念住无上觉,念念恒入一切智处;以小入大,以大入小,皆得自在,通达无碍;已得佛身,与佛同住;获一切智,从一切智而生其身;一切如来所行之处,悉能随入;开阐无量智慧法门,到金刚幢大智彼岸,获金刚定,断诸疑惑;已得诸佛自在神通,普于一切十方国土,教化调伏百千万亿无数众生;于一切数,虽无所著,善能修学,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诸法。如是等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无尽清净三世一切无量功德藏诸菩萨众,皆来集会,在于佛所;因光所见,一切佛所,悉亦如是。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不出世,  亦无有涅槃,
 以本大愿力,  示现自在法。
 是法难思议,  非心所行处,
 智慧到彼岸,  乃见诸佛境。
 色身非是佛,  音声亦复然,
 亦不离色声,  见佛神通力。
 少智不能知,  诸佛实境界,
 久修清净业,  于此乃能了。
 正觉无来处,  去亦无所从,
 清净妙色身,  神力故显现。
 无量世界中,  示现如来身,
 广说微妙法,  其心无所著。
 智慧无边际,  了达一切法,
 普入于法界,  示现自在力。
 众生及诸法,  了达皆无碍,
 普现众色像,  遍于一切刹。
 欲求一切智,  速成无上觉,
 应以净妙心,  修习菩提行。
 若有见如来,  如是威神力,
 当于最胜尊,  供养勿生疑。”

尔时,坚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胜无比,  甚深不可说,
 出过言语道,  清净如虚空。
 汝观人师子,  自在神通力,
 已离于分别,  而令分别见。
 导师为开演,  甚深微妙法,
 以是因缘故,  现此无比身。
 此是大智慧,  诸佛所行处,
 若欲了知者,  常应亲近佛。
 意业常清净,  供养诸如来,
 终无疲厌心,  能入于佛道。
 具无尽功德,  坚住菩提心,
 以是疑网除,  观佛无厌足。
 通达一切法,  是乃真佛子,
 此人能了知,  诸佛自在力。
 广大智所说,  欲为诸法本,
 应起胜希望,  志求无上觉。
 若有尊敬佛,  念报于佛恩,
 彼人终不离,  一切诸佛住。
 何有智慧人,  于佛得见闻,
 不修清净愿,  履佛所行道?”

尔时,勇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明净眼,  因日睹众色,
 净心亦复然,  佛力见如来。
 如以精进力,  能尽海源底,
 智力亦如是,  得见无量佛。
 譬如良沃田,  所种必滋长,
 如是净心地,  出生诸佛法。
 如人获宝藏,  永离贫穷苦,
 菩萨得佛法,  离垢心清净。
 譬如伽陀药,  能消一切毒,
 佛法亦如是,  灭诸烦恼患。
 真实善知识,  如来所称赞,
 以彼威神故,  得闻诸佛法。
 设于无数劫,  财宝施于佛,
 不知佛实相,  此亦不名施。
 无量众色相,  庄严于佛身,
 非于色相中,  而能见于佛。
 如来等正觉,  寂然恒不动,
 而能普现身,  遍满十方界。
 譬如虚空界,  不生亦不灭,
 诸佛法如是,  毕竟无生灭。”

尔时,光明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人间及天上,  一切诸世界,
 普见于如来,  清净妙色身。
 譬如一心力,  能生种种心,
 如是一佛身,  普现一切佛。
 菩提无二法,  亦复无诸相,
 而于二法中,  现相庄严身。
 了法性空寂,  如幻而生起,
 所行无有尽,  导师如是现。
 三世一切佛,  法身悉清净,
 随其所应化,  普现妙色身。
 如来不念言,  我作如是身,
 自然而示现,  未尝起分别。
 法界无差别,  亦无所依止,
 而于世间中,  示现无量身。
 佛身非变化,  亦复非非化,
 于无化法中,  示有变化形。
 正觉不可量,  法界虚空等,
 深广无涯底,  言语道悉绝。
 如来善通达,  一切处行道,
 法界众国土,  所往皆无碍。”

尔时,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若人能信受,  一切智无碍,
 修习菩提行,  其心不可量。
 一切国土中,  普现无量身,
 而身不在处,  亦不住于法。
 一一诸如来,  神力示现身,
 不可思议劫,  算数莫能尽。
 三世诸众生,  悉可知其数,
 如来所示现,  其数不可得。
 或时示一二,  乃至无量身,
 普现十方刹,  其实无二种。
 譬如净满月,  普现一切水,
 影像虽无量,  本月未曾二。
 如是无碍智,  成就等正觉,
 普现一切刹,  佛体亦无二。
 非一亦非二,  亦复非无量,
 随其所应化,  示现无量身。
 佛身非过去,  亦复非未来,
 一念现出生,  成道及涅槃。
 如幻所作色,  无生亦无起,
 佛身亦如是,  示现无有生。”

尔时,宝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身无有量,  能示有量身,
 随其所应睹,  导师如是现。
 佛身无处所,  充满一切处,
 如空无边际,  如是难思议。
 非心所行处,  心不于中起,
 诸佛境界中,  毕竟无生灭。
 如翳眼所睹,  非内亦非外,
 世间见诸佛,  应知亦如是。
 饶益众生故,  如来出世间,
 众生见有出,  而实无兴世。
 不可以国土,  昼夜而见佛,
 岁月一刹那,  当知悉如是。
 众生如是说,  某日佛成道,
 如来得菩提,  实不系于日。
 如来离分别,  非世超诸数,
 三世诸导师,  出现皆如是。
 譬如净日轮,  不与昏夜合,
 而说某日夜,  诸佛法如是。
 三世一切劫,  不与如来合,
 而说三世佛,  导师法如是。”

尔时,精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诸导师,  身同义亦然,
 普于十方刹,  随应种种现。
 汝观牟尼尊,  所作甚奇特,
 充满于法界,  一切悉无余。
 佛身不在内,  亦复不在外,
 神力故显现,  导师法如是。
 随诸众生类,  先世所集业,
 如是种种身,  示现各不同。
 诸佛身如是,  无量不可数,
 唯除大觉尊,  无有能思议。
 如以我难思,  心业莫能取,
 佛难思亦尔,  非心业所现。
 如刹不可思,  而见净庄严,
 佛难思亦尔,  妙相无不现。
 譬如一切法,  众缘故生起,
 见佛亦复然,  必假众善业。
 譬如随意珠,  能满众生心,
 诸佛法如是,  悉满一切愿。
 无量国土中,  导师兴于世,
 随其愿力故,  普应于十方。”

尔时,离垢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大智光,  普净诸世间,
 世间既净已,  开示诸佛法。
 设有人欲见,  众生数等佛,
 靡不应其心,  而实无来处。
 以佛为境界,  专念而不息,
 此人得见佛,  其数与心等。
 成就白净法,  具足诸功德,
 彼于一切智,  专念心不舍。
 导师为众生,  如应演说法,
 随于可化处,  普现最胜身。
 佛身及世间,  一切皆无我,
 悟此成正觉,  复为众生说。
 一切人师子,  无量自在力,
 示现念等身,  其身各不同。
 世间如是身,  诸佛身亦然,
 了知其自性,  是则说名佛。
 如来普知见,  明了一切法,
 佛法及菩提,  二俱不可得。
 导师无来去,  亦复无所住,
 远离诸颠倒,  是名等正觉。”

尔时,星宿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无所住,  普住一切刹,
 一切土皆往,  一切处咸见。
 佛随众生心,  普现一切身,
 成道转法轮,  及以般涅槃。
 诸佛不思议,  谁能思议佛?
 谁能见正觉?  谁能现最胜?
 一切法皆如,  诸佛境亦然,
 乃至无一法,  如中有生灭。
 众生妄分别,  是佛是世界;
 了达法性者,  无佛无世界。
 如来普现前,  令众生信喜,
 佛体不可得,  彼亦无所见。
 若能于世间,  远离一切着,
 无碍心欢喜,  于法得开悟。
 神力之所现,  即此说名佛,
 三世一切时,  求悉无所有。
 若能如是知,  心意及诸法,
 一切悉知见,  疾得成如来。
 言语中显示,  一切佛自在,
 正觉超语言,  假以语言说。”

尔时,法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宁可恒具受,  一切世间苦,
 终不远如来,  不睹自在力。
 若有诸众生,  未发菩提心,
 一得闻佛名,  决定成菩提。
 若有智慧人,  一念发道心,
 必成无上尊,  慎莫生疑惑。
 如来自在力,  无量劫难遇,
 若生一念信,  速登无上道。
 设于念念中,  供养无量佛,
 未知真实法,  不名为供养。
 若闻如是法,  诸佛从此生,
 虽经无量苦,  不舍菩提行。
 一闻大智慧,  诸佛所入法,
 普于法界中,  成三世导师。
 虽尽未来际,  遍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  终不成菩提。
 众生无始来,  生死久流转,
 不了真实法,  诸佛故兴世。
 诸法不可坏,  亦无能坏者,
 自在大光明,  普示于世间。”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号:金刚幢,而现其前,咸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入此菩萨智光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神力共加于汝,亦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由汝智慧清净故,诸菩萨善根增胜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为令诸菩萨得清净无畏故,具无碍辩才故,入无碍智地故,住一切智大心故,成就无尽善根故,满足无碍白法故,入于普门法界故,现一切佛神力故,前际念智不断故,得一切佛护持诸根故,以无量门广说众法故,闻悉解了受持不忘故,摄诸菩萨一切善根故,成办出世助道故,不断一切智智故,开发大愿故,解释实义故,了知法界故,令诸菩萨皆悉欢喜故,修一切佛平等善根故,护持一切如来种性故,所谓:演说诸菩萨十回向。佛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得佛护念故,安住佛家故,增益出世功德故,得陀罗尼光明故,入无障碍佛法故,大光普照法界故,集无过失净法故,住广大智境界故,得无障碍法光故。”

尔时,诸佛即与金刚幢菩萨无量智慧,与无留碍辩,与分别句义善方便,与无碍法光明,与如来平等身,与无量差别净音声,与菩萨不思议善观察三昧,与不可沮坏一切善根回向智,与观察一切法成就巧方便,与一切处说一切法无断辩。何以故?入此三昧善根力故。

尔时,诸佛各以右手摩金刚幢菩萨顶。金刚幢菩萨得摩顶已,即从定起,告诸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普能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几种?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十种,三世诸佛咸共演说。何等为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三者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者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者入法界无量回向。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回向,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净尸波罗蜜,修羼提波罗蜜,起精进波罗蜜,入禅波罗蜜,住般若波罗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如是等无量善根。修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普能饶益一切众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无量苦恼。’菩萨摩诃萨种善根时,以己善根如是回向:‘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众生作护,悉令解脱诸烦恼故;为一切众生作归,皆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众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众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众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众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众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处故;为一切众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真实法故;为一切众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非亲友守护回向,与其亲友等无差别。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譬如大海,一切众毒不能变坏。菩萨亦尔,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瞋很顽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譬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又复不以乾闼婆城、阿修罗手、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如是等物之所覆障故,隐而不现;亦复不以时节变改故,隐而不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有大福德,其心深广,正念观察,无有退屈;为欲究竟功德智慧,于上胜法心生志欲;法光普照,见一切义;于诸法门,智慧自在;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曾不误起舍众生心;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回向;但以菩萨大愿甲胄而自庄严,救护众生,恒无退转;不以众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众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何以故?譬如日天子,不但为一事故出现世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但为一众生故,修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为救护一切众生故而修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不但为净一佛刹故,不但为信一佛故,不但为见一佛故,不但为了一法故,起大智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普净一切佛刹故,普信一切诸佛故,普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故,普解一切佛法故,发起大愿,修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佛法而为所缘,起广大心、不退转心,无量劫中修集希有难得心宝,与一切诸佛悉皆平等。菩萨如是观诸善根,信心清净,大悲坚固,以甚深心、欢喜心、清净心,最胜心、柔软心、慈悲心、怜愍心、摄护心、利益心、安乐心,普为众生真实回向,非但口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以我善根,愿一切趣生、一切众生,皆得清净;功德圆满,不可沮坏,无有穷尽;常得尊重,正念不忘;获决定慧,具无量智;身、口、意业,一切功德,圆满庄严。’又作是念:‘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无空过者;于诸佛所,净信不坏;听闻正法,断诸疑惑,忆持不忘,如说修行;于如来所,起恭敬心,身业清净,安住无量广大善根;永离贫穷,七财满足;于诸佛所,常随修学,成就无量胜妙善根,平等悟解,住一切智,以无碍眼等视众生;众相严身,无有玷缺;言音净妙,功德圆满,诸根调伏,十力成就,善心满足,无所依住。令一切众生普得佛乐,得无量住,住佛所住。’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菩萨尔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在生老病死诸苦难处,随业流转,邪见无智,丧诸善法,我应救之,令得出离。’又诸众生爱网所缠,痴盖所覆,染着诸有,随逐不舍,入苦笼槛,作魔业行,福智都尽,常怀疑惑,不见安隐处,不知出离道,在于生死轮转不息,诸苦淤泥恒所没溺。菩萨见已,起大悲心、大饶益心,欲令众生悉得解脱,以一切善根回向,以广大心回向,如三世菩萨所修回向,如大回向经所说回向,愿诸众生普得清净,究竟成就一切种智。复作是念:‘我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无上智王,不为自身而求解脱,但为救济一切众生,令其咸得一切智心,度生死流,解脱众苦。’复作是念:‘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普为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一切恶趣中,尽未来劫,受一切苦,然常为众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复作是念:‘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弃舍,所言诚实,无有虚妄。何以故?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不为自身求无上道,亦不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中种种乐故修菩提行。何以故?世间之乐无非是苦。众魔境界,愚人所贪,诸佛所诃,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地狱、饿鬼及以畜生、阎罗王处,忿恚斗讼,更相毁辱。如是诸恶,皆因贪着五欲所致。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如是观诸世间贪少欲味受无量苦,终不为彼五欲乐故,求无上菩提,修菩萨行;但为安乐一切众生,发心修习,成满大愿,断截众生诸苦罥索,令得解脱。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当以善根如是回向,令一切众生得究竟乐、利益乐、不受乐、寂静乐、无依乐、无动乐、无量乐、不舍不退乐、不灭乐、一切智乐。’复作是念:‘我当与一切众生作调御师,作主兵臣,执大智炬,示安隐道,令离险难,以善方便俾知实义;又于生死海,作一切智善巧船师,度诸众生,使到彼岸。’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随宜救护一切众生,令出生死,承事供养一切诸佛,得无障碍一切智智,舍离众魔,远恶知识,亲近一切菩萨善友,灭诸过罪,成就净业,具足菩萨广大行愿、无量善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正回向已,作如是念:‘不以四天下众生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又,诸众生不以自身光明故,知有昼夜,游行观察,兴造诸业;皆由日天子出,成办斯事,然彼日轮但一无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集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集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为欲广度一切众生故,普照一切众生故,示导一切众生故,开悟一切众生故,顾复一切众生故,摄受一切众生故,成就一切众生故,令一切众生欢喜故,令一切众生悦乐故,令一切众生断疑故。’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不以一众生恶故,舍一切众生。但勤修习善根回向,普令众生皆得安乐;善根虽少,普摄众生,以欢喜心广大回向。若有善根,不欲饶益一切众生,不名回向;随一善根,普以众生而为所缘,乃名回向。安置众生于无所著法性回向,见众生自性不动不转回向,于回向无所依、无所取回向,不取善根相回向,不分别业报体性回向,不着五蕴相回向,不坏五蕴相回向,不取业回向,不求报回向,不染着因缘回向,不分别因缘所起回向,不著名称回向,不着处所回向,不着虚妄法回向,不着众生相、世界相、心意相回向,不起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回向,不着语言道回向,观一切法真实性回向,观一切众生平等相回向,以法界印印诸善根回向,观诸法离贪欲回向。解一切法无,种植善根亦如是;观诸法无二、无生、无灭,回向亦如是。以如是等善根回向,修行清净对治之法,所有善根皆悉随顺出世间法。不作二相,非即业修习一切智,非离业回向一切智,一切智非即是业,然不离业得一切智。以业如光影清净故,报亦如光影清净;报如光影清净故,一切智智亦如光影清净。离我、我所一切动乱思惟分别,如是了知,以诸善根方便回向。’

“菩萨如是回向之时,度脱众生,常无休息,不住法相;虽知诸法无业无报,善能出生一切业报而无违诤,如是方便善修回向。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离一切过,诸佛所赞。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尔时,金刚幢菩萨,观察十方一切众会暨于法界,入深句义,以无量心修习胜行,大悲普覆一切众生,不断三世诸如来种,入一切佛功德法藏,出生一切诸佛法身,善能分别诸众生心,知其所种善根成熟,住于法身而为示现清净色身;承佛神力,即说颂言:

“不思议劫修行道,  精进坚固心无碍,
 为欲饶益群生类,  常求诸佛功德法。
 调御世间无等人,  修治其意甚明洁,
 发心普救诸含识,  彼能善入回向藏。
 勇猛精进力具足,  智慧聪达意清净,
 普救一切诸群生,  其心堪忍不倾动。
 心善安住无与等,  意常清净大欢悦,
 如是为物勤修行,  譬如大地普容受。
 不为自身求快乐,  但欲救护诸众生,
 如是发起大悲心,  疾得入于无碍地。
 十方一切诸世界,  所有众生皆摄受,
 为救彼故善住心,  如是修学诸回向。
 修行布施大欣悦,  护持净戒无所犯,
 勇猛精进心不动,  回向如来一切智。
 其心广大无边际,  忍力安住不倾动,
 禅定甚深恒照了,  智慧微妙难思议。
 十方一切世界中,  具足修治清净行,
 如是功德皆回向,  为欲安乐诸含识。
 大士勤修诸善业,  无量无边不可数,
 如是悉以益众生,  令住难思无上智。
 普为一切众生故,  不思议劫处地狱,
 如是曾无厌退心,  勇猛决定常回向。
 不求色声香与味,  亦不希求诸妙触,
 但为救度诸群生,  常求无上最胜智。
 智慧清净如虚空,  修习无边大士行,
 如佛所行诸行法,  彼人如是常修学。
 大士游行诸世界,  悉能安隐诸群生,
 普使一切皆欢喜,  修菩萨行无厌足。
 除灭一切诸心毒,  思惟修习最上智,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此人回向得究竟,  心常清净离众毒,
 三世如来所付嘱,  住于无上大法城。
 未曾染著于诸色,  受想行识亦如是,
 其心永出于三有,  所有功德尽回向。
 佛所知见诸众生,  尽皆摄取无有余,
 誓愿皆令得解脱,  为彼修行大欢喜。
 其心念念恒安住,  智慧广大无与等,
 离痴正念常寂然,  一切诸业皆清净。
 彼诸菩萨处于世,  不着内外一切法,
 如风无碍行于空,  大士用心亦复然。
 所有身业皆清净,  一切语言无过失,
 心常归向于如来,  能令诸佛悉欢喜。
 十方无量诸国土,  所有佛处皆往诣,
 于中睹见大悲尊,  靡不恭敬而瞻奉。
 心常清净离诸失,  普入世间无所畏,
 已住如来无上道,  复为三有大法池。
 精勤观察一切法,  随顺思惟有非有,
 如是趣于真实理,  得入甚深无诤处。
 以此修成坚固道,  一切众生莫能坏,
 善能了达诸法性,  普于三世无所著。
 如是回向到彼岸,  普使群生离众垢,
 永离一切诸所依,  得入究竟无依处。
 一切众生语言道,  随其种类各差别,
 菩萨悉能分别说,  而心无著无所碍。
 菩萨如是修回向,  功德方便不可说,
 能令十方世界中,  一切诸佛皆称叹。

0:00 / 0:00
《华严经》慧平法师01
《华严经》慧平法师02
《华严经》慧平法师03
《华严经》慧平法师04
《华严经》慧平法师05
《华严经》慧平法师06
《华严经》慧平法师07
《华严经》慧平法师08
《华严经》慧平法师09
《华严经》慧平法师10
《华严经》慧平法师11
《华严经》慧平法师12
《华严经》慧平法师13
《华严经》慧平法师14
《华严经》慧平法师15
《华严经》慧平法师16
《华严经》慧平法师17
《华严经》慧平法师18
《华严经》慧平法师19
《华严经》慧平法师20
《华严经》慧平法师21
《华严经》慧平法师22
《华严经》慧平法师23
《华严经》慧平法师24
《华严经》慧平法师25
《华严经》慧平法师26
《华严经》慧平法师27
《华严经》慧平法师28
《华严经》慧平法师29
《华严经》慧平法师30
《华严经》慧平法师31
《华严经》慧平法师32
《华严经》慧平法师33
《华严经》慧平法师34
《华严经》慧平法师35
《华严经》慧平法师36
《华严经》慧平法师37
《华严经》慧平法师38
《华严经》慧平法师39
《华严经》慧平法师40
《华严经》慧平法师41
《华严经》慧平法师42
《华严经》慧平法师43
《华严经》慧平法师44
《华严经》慧平法师45
《华严经》慧平法师46
《华严经》慧平法师47
《华严经》慧平法师48
《华严经》慧平法师49
《华严经》慧平法师50
《华严经》慧平法师51
《华严经》慧平法师52
《华严经》慧平法师53
《华严经》慧平法师54
《华严经》慧平法师55
《华严经》慧平法师56
《华严经》慧平法师57
《华严经》慧平法师58
《华严经》慧平法师59
《华严经》慧平法师60
《华严经》慧平法师61
《华严经》慧平法师62
《华严经》慧平法师63
《华严经》慧平法师64
《华严经》慧平法师65
《华严经》慧平法师66
《华严经》慧平法师67
《华严经》慧平法师68
《华严经》慧平法师69
《华严经》慧平法师70
《华严经》慧平法师71
《华严经》慧平法师72
《华严经》慧平法师73
《华严经》慧平法师74
《华严经》慧平法师75
《华严经》慧平法师76
《华严经》慧平法师77
《华严经》慧平法师78
《华严经》慧平法师79
《华严经》慧平法师80
《华严经》慧平法师81
华严普贤行愿忏1
华严普贤行愿忏2
华严普贤行愿忏1
华严普贤行愿忏2
天宁寺-华严经_起梵腔
天宁寺-华严经_宝鼎赞疏文
天宁寺-华严经_举赞
华严发愿文
华严经净行品(旃檀居士)
华严经第0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0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1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2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3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4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5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6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1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2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3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4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5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6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7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8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79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80卷(印能法师)
华严经第81卷(印能法师)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施食获五福报经

施食获五福报经(亦名佛说施色力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

诸佛要集经

诸佛要集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佛说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起世经

起世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译 阎浮洲品第一...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如是我...

【注音版】法华经安乐行义

法华经安乐行义...

佛藏经

佛藏经卷上(奉入龙华经一名选择诸法) 姚秦龟兹三藏鸠...

信力入印法门经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 归命一...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佛教词典】孙陀利

(人名)Sundari,孙陀罗难陀尊者之本妻,译曰艳。【又...

【佛教词典】八依

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载,八依指...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一定要报母恩

当你苦难的时候,你会喊妈妈,好多人:哎呀!我的妈啊...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