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大安法师  2017/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

正念,包括他愿往生的念还在占主导地位。这个正念 —— 信、愿、行三者,他能够保持愿往生心,这也是正念。不一定非得是要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不可,才叫正念,他有时真的是病得念不出来呢?病得念不出来,张不开口,难道他就不能往生吗?经典当中讲,你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乃至临命终时,你就是如睡梦去,他也是往生了。阿弥陀佛的愿王,它导引我们神识的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呀!所以我们保持愿往生心,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应,也是正念。这里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有余地的解释。

因为有人就很执着什么呢?我们这几年都听到,很多人听说临终这一念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如果不念阿弥陀佛就不能往生。这个问题,粗粗一听觉得有道理,但细细一想,不尽然。

你能够正念分明,把这句名号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很好,我们也要提倡,这是你功夫比较得力的表现。但也确实有很多人在临命终时,这一念没有朗朗地把阿弥陀佛念起来,难道他就会下三恶道吗?佛说,就像一棵树向西面倾倒的势已经形成了,无论你怎么砍倒这棵树,它都是向西面倒的。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引导我们的功能,因为他是接引佛,有时候我们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地震、海啸,疾病疼痛到极点的时候,这句阿弥陀佛确实起不来啊,这是我们的困难啊,这是我们的业障啊。但是我们确实平时发了深信切愿之心,确实愿意去呀,阿弥陀佛一定会解救我们的障碍。

所以对这个事情的考量,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又不能说我们提倡临终不要正念也能往生,不是这样说的,我们说你保持愿往生心,也是正念。

“诸根悦豫”,你身体没有疾病,没有碰到突发的厄难,就表示比较愉悦。一旦碰到疾病的疼痛和厄难的横来,他就会恐惧,他就会慌乱。

从心里来看,你没有贪恋,对身见、家亲眷属没有贪恋,对往生,对弥陀的救度没有迷惑颠倒,这就叫“分明”。这个说法是莲池大师说的,也是省庵大师这么注解的,没有贪恋、没有迷惑就是“分明”。不一定你这句佛号念的声音念得清清楚楚才叫分明,才叫正念。

所以有很多人自立章程,就把大家搞得又有一重不安了。谁能保证临终这一念就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谁也不能保证。因为临命终时是太困难的时候了,四大即将分离,无数劫的业力种子正在沸腾、现行的时候,神识把控整个的场面就像猛风当中的一片树叶,你还能够从容地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有这样的人,那是修行功夫很得力的人,但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所以我们平时为什么要训练自己深信切愿,尤其这个愿,特别是《西方发愿文》这个愿,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占主导地位的,愿往生心永远不要把它丢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引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说: 「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问: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还是需要来生投...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该怎么办

问: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控制不住情绪想...

【佛教词典】苦瓠连根苦

禅林用语。苦瓜一物,从根至茎,通体皆苦;丛林乃引申...

【佛教词典】珠鬘

以金、银、琉璃等珠玉串成之鬘,乃属密教之供养物或庄...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诸同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经,是金刚经中最...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你有没有做到至心求往生

现在我们末法的众生这个心都是狡诈的,都是虚伪的,都...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