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嶕(jiāo)峣(yáo)峻岭,枯木横岑;岝(zuò)峉(é )陉(xíng)嶙,莦(xiāo )茅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lán)广泽,为无踪之所。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一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这四句是“庄严地功德成就”。前面讲量功德,是表明如虚空无有边际,现在是要谈这个宝地内在的功德。这个宝地上有无量的宫殿楼阁,这些宫殿楼阁的墙壁上都能观见十方无量的世界,无有障碍。地面上又有种种的七宝树,又有无量的光色,宝树外面又有珍宝的栏楯来围绕。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会生起这样的地功德庄严的愿呢?这也是见到他方世界的国土种种的不如意而生起来的。比如我们所处的这个国土“嶕峣峻岭”,就是到处有高山峻岭。“枯木横岑”,有很多枯死的树木横在地面上、草地上。并且,还有很多的悬崖峭壁、山谷。在这里面又有种种的恶草、茅草,充盈在山谷深壑里面。在我们的国土又有“茫茫沧海”,一望无际,无有尽头。我们这个世间海的面积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七十,陆地面积很少,站在海岸上极目远眺,看不到边际。在这个有限的国土面积上还有很多的沼泽地带,所谓湿地,这些都不能去走的,一走就深陷下去了,就叫“无踪之所”。这是我们国土的相状,法藏菩萨因地看得很清楚。

所以这些,法藏菩萨见到生起大悲心,就希望:我所住持的国土“地平如掌”。没有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地面像手掌一样平。我们手掌并不怎么平,阿弥陀佛的手掌是很平的。这个广袤的、平展的地面都是七宝为地,种种珍宝有不同的排列组合——这个区域可能是琉璃地,那个区域可能是玛瑙地,那个区域可能是黄金地……地跟道又形成一个排列组合。

极乐世界地面还有种种的华,这个华就像地毯一样,非常柔软,踩下去四寸,抬起脚来,平复如初。这个华又能自然形成种种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帮助我们修道的。现在在很多国家发现麦田里面的一些图案,非常有秩序。所以就想象是不是地外文明搞的,要么一大片面积麦田里面的图案,很奇特。

这个地面上有种种的宫殿,种种的楼阁,这是谈地面。当然也有虚空的宫殿楼阁。这些宫殿楼阁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显现他方世界的情形。然后这个地面上有重重的宝树。《阿弥陀经》讲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但七重不仅仅是七重——七重就是七排——实际上七是代表一种圆满的、吉祥的数字,出世间的数字。七重又七重,就是无量重的宝树。所以极乐世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到处都是宝树,宝树又有宝栏楯来保护。所有的栏楯、宝网、宝树、都是珍宝的,都能放光,光光辉映。

地面也是美不胜收,所以就称为“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四十八大愿——(第32愿)严饰超诸天人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佛教词典】福德资粮

二种资粮之一。为福德庄严之异名。谓修持六度中之前五...

【佛教词典】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全一卷。唐代僧窥基撰。略称西方要决。收于大正藏第四...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

黑豆白豆

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为了顺应众生根机而施教...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

求不死之火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