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新世纪,新伦理

学诚法师  2013/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新世纪,新伦理

提起“道德伦理”,也许国人会有些逆反。的确,我们已经接受了太多的“道德教化”,而不管哪一个时代,“伦理”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它成为一种自觉自愿遵循的法则,而不是一句口号或仅仅强加给别人?

事实上,传统的伦理往往基于人最自然的情感,加以一定的引导和节制。比如,“父子有亲”、“父慈子孝”。谁不知道父母与孩子要相互亲爱?父母的人伦就是慈爱、不断地付出,哪怕已经没有了付出的能力。子女的人伦首先是接受和感恩,尊重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然后回馈、报恩。这就是“天伦之乐”,对比西方社会“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中国的伦理着实更加人性化。

现代人喜欢讲道理,但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更不是打官司的地方。不要试着去改变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我们只能靠爱与德行去感染人。

“父慈子孝”,各有原则,本来是对等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常常过分强调孩子应孝顺的一面。直到现在,很多家长也认为自己的话孩子必须听;自己定下的规矩,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就要拳脚伺候。

西方人对亲子关系的理解,似乎很不同。举一套非常流行的家庭培训为例,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中,论证了亲子是平等的,暴力的管教会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书中给父母介绍了三种正确的做法: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这一套技巧非常实用,对中国传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中国传统指出了一种最符合人性、对双方都最有益处的行为轨道,正如儒家说的“存天理”——天然如此。但如果伦理中的一方离开了这个轨道,用什么办法能将他拉回来呢?比如孩子不听话,或者父母不够关心和理解孩子,该怎么办呢?中国传统给不出太好的解决方法,西方教育中这套技巧则非常有效。

然而,在中国和西方的观念之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家长和孩子完全平等,没有恩威并施,孩子一些深层次的坏习惯还要不要纠正?在传统的大家庭,长幼尊卑,多种伦理角色能帮助孩子快速成长,获得人生智慧。现在父子成了朋友,长期处于单一的伦理关系中,一个人的情感就不丰富、全面,对他人不敏感,变得刻板、冷漠、自我。比如孩子迷恋网游,乃至吸毒,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是不是容忍他去放纵?这就涉及到伦理的本质和归趣问题,佛教对此有深入的论述。

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在佛教看来,中国传统的五种人伦关系都是爱与智慧的体现。“父子有亲”:家庭是学会爱的场所,父母的爱、爱父母,都教会我们爱世人,将爱传遍人间。“长幼有序”:尊重长者,就是尊重人生的智慧,虚心学习,才能让心灵得到滋养。“夫妇有别”:家庭是一个修行的团队,夫妻分工配合,相互增益。“君臣有义”:一个企业要做对社会民生有益的事,上级和下级以道义来相互策勉,形成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朋友有信”:“信”是信仰,要结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提携共进,患难相助。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佛教还说,无限轮回,一切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顺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别的缘起下,去实践平等的大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佛的愿力不可思议,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经》说: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素食护地球

《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佛教词典】出现

【出现】 p0480 如生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

【佛教词典】善法

【善法】 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

认真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

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真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

大安法师正月初三新春开示|真空妙有二偈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是大年初三,祝大家新年吉祥!今天...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佛陀成佛的过程

经云: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