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2014/0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 ——盘山禅师

“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与自己不相干的,不要说、不要去打听、不要想知道。中国古人说:“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知道事情多了,烦恼就多。所以不必要认识的人,不必想去交结他;不干自己的事,不要想去知道它,这就好了。因为我们修行,修身心清净,这个重要;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的,我们都要远离。“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昧”就是迷。口还说是非,说人家长短,还想知道这个事、那个事,你已经迷了,已经不觉了。“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这话跟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说的完全一样。真正修道人,修道就是炼心,历事炼心。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观察自己的过失,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觉悟。悟什么呢?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就是觉悟。悟了要修行,叫悟后起修。把我的过失改正过来,就是修行。

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怕我们自己迷得很深,业障很重;自己有过失,自己不知道,这就是业障重。自己不知道,别人为我们说出来了,真修行的人便赶紧磕头顶礼,感谢别人把自己点醒;迷惑颠倒的人就大发脾气了:“我有什么过失?”如果还不承认,就是着迷的人。可见,检点自己的过失,是修行功夫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粉骨碎身,唯心莫动。”身与骨都是外在的、无常、幻化的假相;唯有心才是真的。只要自己不动心就对了。“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这句话最重要,“心上无事”才算真修行人,修行上得力,有些真功夫了。

“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这句话指禅宗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以现在通俗的话来讲,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从修学净宗的行人来说,就是时时刻刻提起佛号,将佛号当成自己的“本命元辰”,念兹在兹。“心上无事”指心无杂念,而将这句佛号念得历历分明,不间断、不夹杂;“心上无事”就不会夹杂五欲六尘的烦恼,再加上不间断地念佛,渐渐便能圆满成就。

最后一句话说出了成就者的心大概的相状,“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把身比喻作佛堂,心比作佛像,这心不可以乱动。“终日无人亦如此!”指环境很清净,一个人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幡”指旗子;“盖”指宝盖;“簇拥”指前呼后拥。在热闹的场面中,也像独处一样,心仍然不动,确确实实不为境界所扰动。“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受人家赞叹时,也不生欢喜心,不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生起贡高我慢心;遭人家毁谤时,也不会放在心里,不会起怨恨、报复的心,心永远处于定的状态,才算有些定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幸灾乐祸近于祸

国人中某些人的特点是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

【佛教词典】僧谥

(杂名)弘明集曰:后魏太祖时法果卒,谥赵胡灵公。案...

【佛教词典】亿

(杂语)亿有四等。瑜伽略纂二曰:西方有四种亿:一、...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低调才能长远

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职场中低...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

【佛学漫画】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罗尼的故事...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

「勤劳」出穷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

人生的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