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良与软弱无关

学诚法师  2016/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良与软弱无关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明智的行为通常被愚者嘲笑,智者所喜。我们是希望成为智者之友,还是获得愚者之赞呢?

凡夫不坚定于善,就会被烦恼所黏缚。善法不可不执,但不能着相,菩萨无住生心,而非无心,是精深微妙的智慧境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执着”,而是不知道该追求什么、坚持什么。

有一种大胆叫鲁莽,有一种大胆叫勇敢;有一种胆小叫软弱,有一种胆小叫谨慎。胆大、胆小不是关键因素,有没有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做每一件事情,都知道自己的目的、行为的善恶、当下的条件及做事的方法。

善良与软弱无关,相反,它是一种力量。软弱恰恰是因为善良的力量不足、不纯正、不坚定、不持久。要想令善的力量增长、强大,需要学习、实践,提升智慧。

能接受逆境,必定是内心有极为坚强的力量,“无欲则刚”;对欲望的追逐、与他人的攀比等,才是真正令我们软弱的原因。所以,如果内心强大,就不会随外境而转。觉得自己窝囊,是因为内心缺失宗旨而被动面对境界,无力控制局面,更无力控制自己的心。

善是自己愿意、欢喜去做利人助人之事,软弱是自己不得不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工作中,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强求承担。开发出自己的主观意识来,高高兴兴的行善助人,坦然明确的拒绝能力之外的事,做一个自信、善良、豁达的人。

对自己所走的路失去了信心,心就会抗拒、徘徊,行为就会软弱无力,一切看似合理的理由都是在找借口而已。我们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兴趣,而是意义。越是有意义的事情,困难会越多,这就要靠我们的愿力与智慧去面对,愿力决定始终,智慧决定成败。勿忘初心。

内心的阳光没有开发出来,就会胆怯、软弱。慢慢修行,用正知见、慈悲心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开发光明,渐渐就会无所畏惧。

忍辱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有力量和理智的表现。绝大多数人都误解了忍辱的意义,真正的忍辱是超越表面的逆境,升华内心的悲智,如烈火出真金。

善不一定就会被恶利用,如果善的力量足够强,就可以影响、转化恶的力量。善良无私不等于软弱可欺,真能做到无我,对境必有智慧。

佛教所说的忍辱与阿Q精神,外表有一部分相似,内涵却有云泥之别。前者是基于长远因果的智慧和内心调伏烦恼的力量,后者是愚痴的自我麻醉;前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什么,能如何利益自他,后者是软弱无力的无奈之举。

善良若缺乏了正念,便会软弱无力,难以持久。正念,就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善良若缺乏了智慧,便会处处矛盾,难以利他。智慧,就是明白每一个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正念与智慧,都需要通过听闻佛法而慢慢培养、增长。而一个真正具足正念与智慧的人,必定会无条件的善良。

诿罪掠功乃小人事。若自己遇到不公平之境遇,便也效学成为无良无品之人,才是真的软弱无力;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不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力量。

软弱,是因为内心没有力量;没有力量,是因为没有方向、没有心量。反之,一个强大坚定的人,一定有清晰的目标,他不会总是被动地担忧别人的欺辱,而是主动去思考如何能够帮助到更多人。

没有正念支持的善念,是犹豫不决、软弱无力的,禁不起风吹雨打。自己的痛苦并不是源于善良,而是源于缺乏信心与正念。培养信心不易,但真正有信心,就会充满勇气,坦然平静,就会有真正的快乐。

君子争罪,路便越走越宽;小人争对,事却越办越难。很多时候,忍一时、退一步并非软弱,识得大体,不必在小处争利斗气。

向往美好、扬清涤浊之心人人有之,但决不能仅止于愤怒与悲伤。每个人都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其中的一份子,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发大愿心,超越愤怒与悲伤,改变自己的冷漠和软弱,坚持自己的善良和勇气,用行动去改变,去建设。

让人们胆怯而软弱的,都是内心的妄想;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善良是一剂药,可以治病,可以诞生奇迹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有一个街坊,姓周,与母...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

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

倓虚法师出家后的第一次讲经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当一个法师,说起来也很不容易...

【佛教词典】十六种心

【十六种心】 p0116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谓欲界系,有五...

【佛教词典】贼住

(术语)谓未受具足戒者,住于受具足戒之比丘众中,共...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佛陀与风尘女子的因果

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

冬令六款纯素补气补血汤

气血不调会导致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症状。今天向考虑...

真信切愿必定往生,不必以功夫浅而怀疑

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者,况福峻临终正...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为什么你用功没用功,老修行一看就知道

以前我住禅堂的时候,有些老师父,他走一个圈子,你哪...

要确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

波斯匿王夜梦十事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