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宏满法师  2016/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正说明生命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可是,即使这样短暂的生命也是不容易的。世上多少有生命的东西,但又有多少能像人类那样生存呢?据科学考察,世界上共出现过一亿二千万种生物,人是所谓“万物之灵”,我们能作为“人”,已够幸运的了。

但是,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诞生到世间的第一反应就是啼哭,这就预示着人生要经历种种磨难。这种磨难伴随你一生一世。我们知道,人出生时,是自己在哭,别人在笑;当人离开世间的时候,是别人在哭,自己在笑。来的时候,自己在哭,是对苦难的预感;别人在笑,是对你的欢迎。走的时候自己在笑,是对苦难的解脱;别人在哭,是对你的留恋。一哭一笑,决定了苦难对你身心磨练程度的轻重和你对克服苦难的态度。古语讲:多难兴邦。可见磨难对一个国家来讲是一种财富,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不管遇到什么环境,就算是困境,绝境,要有面对苦难的意志和勇气,关键是要敢于面对苦难,有直面苦难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一个人在真正忍受磨难的时候,就会忘记磨难。人世的好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通过忍受磨难才能感悟。有时候,通过忍受磨难,才能表达真理和爱,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一个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难,才能锻炼成无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勇气。

我以前看《西游记》,就体悟一句话来说明孙悟空的,叫做“苦练七十二变,应对八十一难”。如果孙悟空面对苦难的的磨练而不能忍受的话,那他也绝对战胜不了八十一难,护持唐僧取得真经。这说明人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经历磨难,才能成功。只要我们的心坚强,什么困难,险境都能冲过去!人生没有走不过的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首先要自己打通心路,任何道路都可以通过去。如果通不过去,主要是你的心路不通啊。人生要学会自己培养生命的坚强力。其实人生很简单做平凡人,做平常事,平平安安过生活。一个好的念头,可以提升你的生命力,坚强你的生命力,这样你就会更加顽强伟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要利用这有限的生命,为自已,为别人,为社会作贡献。雷锋就是一个榜样。他曾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可现在有些年轻人,其中不乏“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承受不了苦难的磨练,而走入了人生的歧途,甚至选择了以死亡来了结自已的生命。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对于这一类大学生,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进行行辅导和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值得关注。

我觉得首先要解决是心态的问题,现在说起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成了热门的话题,原因有很多种,大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强调的是 “自我”而非“社会”所需。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转变,以务实的态度转变就业观念,古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要先就业后择业作为第一选择;生存是首要,在就业并打好基础后再选择对口专业。敢于承受社会竞争压力,要把压力变成动力。鼓励大学生勇于到欠发达地区去工作去创业,积极响应国家的“西部建设和志愿者计划”行动,实践自我能力,做到“物尽所用,人其所能”。社会上的一些就业歧视现象在无形中也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和行业歧视给大学生就业设置了一道道障碍,所以消除就业歧视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树立社会的良好气氛,给大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方便之门。

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人们常常哀叹人生苦短,却不知道人生的长短并不只是以寿命来衡量的,赋予人生更丰富的内涵,使之更有意义,有价值,也就等于是延长了生命。要懂得珍惜。生命只有一次,要悟出生命的珍贵,享受生命的乐趣,要珍惜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恩赐。珍惜每一寸光阴。要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支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每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招呼,一个微笑。更要懂得尊重别人,感受别人,体恤别人,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真正做到不虚度年华而悔恨。

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爱惜自已,不要过多的抱怨别人。一个人生在世间,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老是怨天怨地,怨爹怨娘的。毕竟我们生长在世上,靠大地养育,我们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别人。所以,要敬重别人,要把关怀别人,不要因暂时的困难难以解决就怨天尤人或是抱怨不公。

人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都是一个行者,沿途的风景再好,你只能尽情地看,但不能带走;路上的客店再华丽、再舒适,但你只是一个异客,不是属于你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来到世间,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生时没有带来任何东西,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你是君主还是百姓,是富豪还是乞丐都不例外,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就连你的身体,也是吃着大地的五谷,饮着自然的水露生长的,最终也得归还给大地,化为尘土重归自然。因此,佛教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要有一个明白头脑,把人生想透彻。在滚滚红尘中,要学会“爱惜自己生命的每一天”。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圣严法师说:“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这是人生的真正解脱。人要学会解脱,解脱在我看来就是自在放下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就是能自动放下沉重的包袱,一句话,就是能及时超越一切束缚!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磨难,遇到坎坷,谁都会遭遇不测,遭遇排挤,谁都会遇到嫉妒,当你遭遇到磨难和不幸的时候,学会自我解脱,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天地无限,人生短暂,你会从解脱中得到快乐,你会从解脱中认识生活。人生的本质就是在约束和解脱之间跳动摇摆舞。生命的束缚无处不在。每解脱一次,就成长一次。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学会生存和做人,你活着是你自己的事,不管逆境顺境生存完全靠自己。心态决定事态,有好心态就有好的前途。

万物皆空,荣誉地位像彩虹一样不能长久展现。当我们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关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最后把自己的身体搞坏,甚至想到轻生。此刻,我们要学会转念头,从原有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好好审视自己,看看那些是垃圾,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用甘露法水洗去那些不净的心念,提起我们的正念。经常这样训练自己就能应付自如,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清净的心灵。

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会时常这样问自己:现在的烦恼对你了脱生死有帮助吗?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了。有人说:烦烦恼恼地过是一天,开心安乐地过是一天,为何不选择开心快乐地过一天呢?转一个念头,面对的又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俗话说:人的一天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人的一生一闭不睁也过去了。佛陀教导我们人生无常,“生命在呼吸间”,这说明人生短暂,我们需要珍惜。所以我们要时刻控制我们不好的心念,保持一颗祥和,坚强的念头,平等的清净心,这种熏习的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周围磁场、气氛都随着心灵变得祥和、平等、美好!万法唯心造,心就在把握当下一念。让我们一起努力,以佛法的智慧来净化我们的心田,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大事缓处理,小事急处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断,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

祭拜祖先很重要吗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佛教词典】破有法王

佛以无碍智之善巧方便,破有情万有实有之执着,令诸众...

【佛教词典】四通行

梵语 catasrah pratipadāh,巴利语 catasso patipadā...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习惯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素食:清醒洁净的强健生命之源

两千年来,庙宇、道观是出家人的修行圣地,而佛道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