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如瑞法师  2018/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

所以在宋朝的时候,苏轼大学士作过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样的。他就是形容当没有去看过庐山美丽的神秘的烟雨,云雾缭绕的,没有到过浙江的钱塘江看过潮起潮落,就有一种冲动:我一定得去看看!所以,没有去的时候,就是有种种的千般的遗憾:我怎么能不去那里看一看呢?但真正地到了那里,发现这也没什么,一切归于平静,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就是浙江潮。

实际我们修行,也是一种从躁动归回于平静。为什么会躁动呢?因为作为凡夫,妄想纷飞。我们的思想,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心,如果不加以修行训练,它就会随意地驰骋,想东想西,想南想北。因为思想的躁动,要让它平静,需要有帮助它平静的方法。让思想一下子去平静不容易,佛是大智慧人,制于戒定慧,让我们以清净的戒进入清净的定慧。

这是说什么呢?这是告诉大家,持戒有持戒的利益,持戒有持戒的作用的。思想的冲动难以一下平静,但我们从语言行为方面,一定要告诫自己,那个地方不能去,或者那件事情不能做。就是凭着一种信心,对佛法的信心,相信佛告诉我们的是正确的。所以要长养不贪、不嗔、不愚痴,就是要从持戒开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染布的譬喻

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心灵之光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素食也是修心

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还有什么其他的?当然不止...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

【佛教词典】开废

(术语)同于开遮。听许曰开,禁制云废。...

【佛教词典】身识缘共相境

【身识缘共相境】 p0678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三页云...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十信位 所谓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来去自在的庞居士一家

庞蕴居士,字道玄,是唐代著名的在家禅者,他曾在马祖...

星云大师《改变心态》

有一个年轻人,刚结婚时,逢人便说,有了家庭生活多么...

往生品位深浅之判别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堂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

心性专一,有始有终

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道:宋代书法家米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