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净界法师  2019/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不但所变现的五阴假相是虚妄的,乃至于能变现的这个五阴的妄想,它也是一个没有真实的起处。

你说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当然觅之了不可得!妄想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虚妄中来。如果说妄想是真实的,我们本来就有妄想,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所以妄想是不真实的,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所以佛陀只好在众生的妄想当中,安立一切法是因缘生─诸法因缘生;因为你一定要打妄想,那只好说诸法因缘生,从因缘当中勉励我们要断恶修善,至少能够创造一个安乐的因缘。

很多人问说:佛陀说三界的果报─人天、地狱、饿鬼、畜生是梦幻泡影;那这个梦幻泡影到底是有、没有?你觉得三界果报到底有、没有?

对!答案是很难讲!你要是迷,那当然是有,你要继续迷惑颠倒、继续的攀缘下去,它对你肯定是有─梦里明明有六趣;但是你回光返照的人、安住真如的人,你要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没有这个东西─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三界果报有、没有就看人而异。

佛陀因众生的坚固妄想,安立了诸法因缘生的这个教法,这是在对治这些外道,因为外道迷因缘生,一切法自然。什么叫自然呢?一切法是没有因缘的,你会做人、这个人福报很大、这个人很苦恼…生命只是一个偶然,没有什么道理的,这就是自然。

其实:彼无相的虚空,尚且是真实心性当中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因缘跟自然都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所安立的。

佛陀看到我们众生迷自然之法,所以佛陀只好约着众生的妄想,而安立诸法因缘生。

佛陀说: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使令众生了知五阴是虚妄的,只好说五阴是因缘所生,这是针对人天种性跟二乘种性而安立的。

所以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实际上,能生起五阴的妄想尚且不可得,更何况是由妄想所生的五阴的假相,那更是了不可得的,元无所有,更是了不可说。

意思是说:连能变现的五阴妄想都不可得了,何况是所变现的这些枝末的五阴,那更是不可得!更何况那些愚痴外道,还把五阴的相状当作自然;说因缘生已经是一个不圆满的教法,何况是自然的法则,那更是颠倒了!所以如来在圆满的教法当中,发明五阴的根本原因─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在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是了不可得!

佛陀的说法是以二谛说法。

佛陀刚开始面对苦恼众生,他的大乘善根没有成熟之前,佛陀只好说诸法因缘生。因为众生一定要坚固的执着于妄想,认为妄想是真实的,好…那你不能舍弃妄想,那起码你打好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所以佛陀在人天教法中、在二乘教法中,讲到了诸法因缘生─以世俗谛的角度,安立诸法因缘生。

但是到了大乘第一义谛的时候,佛陀从胜义谛的角度讲诸法本自无生─佛陀说本来就没有五阴、本来就没有生死。佛陀说诸法因缘生,也说诸法本自无生──你不能说佛陀的教义相矛盾!

佛陀以前说造善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现在说从真如的角度,根本就了不可得,这有矛盾吗?当然没有矛盾,是浅深的问题!

当你的程度还不能够接受真如的空性,佛陀只好说诸法因缘生;实际上,当你在佛法上,往上提升的时候,你要告诉你自己诸法本自无生。

所以从世俗谛的角度来看诸法因缘生是对的,但是你要入胜义谛,从真如的角度来看一切法─一切法本自无生。

这两句话并没有矛盾,诸法因缘生也对,诸法本自无生也对;一个是从真如的作用上来安立,一个是从真如的本体来安立,都可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如是善缘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观死无常,勤念弥陀

学院在每年都会打四次佛七,当我们开始过得安逸、懈怠...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

不要被六根骗进了六道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佛教词典】忏悔法

子题:破戒、不名破戒、清净真实悔过 随机羯磨·忏六聚...

【佛教词典】秘密主

全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于诸经中,金刚手与秘...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代众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

星云大师:交友七法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