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宏海法师  2020/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六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好,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我们今天是第六讲,还是在讲《八大人觉经》,有关于生而为人,通向一个觉悟的故事,这些线索。

今天,我们要讲到第五个觉悟,就叫做多闻智慧觉。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知道、掌握、理解,然后才能提升于,佛法最讲的是悟性和修证,就是最终得到它。

讲到第五觉悟的话,我确实是特别有感慨吧。现在来讲,可能大家对于佛教,因为佛法是靠佛教来弘扬的,首先我们要跟佛教有缘,再能够走入佛法。那几乎我们现在跟佛教是有缘的多,但是能够走入佛法,就是这两个之间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一个次序,现在我们把它中间隔断得很厉害很厉害,就是大家都会去庙,都会磕头上香,但是就是不知道什么是佛法。所以这里讲到说: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你看我们为什么要念一个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实际上如来的这个真实义,就是说从你入了佛门进入佛法,再经过长时间的这种专业的学修,才有企望能够达到一个最闪光的一个点,可以这么说,最根本的一个点。问题是现在我们很多时候门也入不了,怎么办呢?说到讲到说常念、广学多闻,现在我们都是说,不学不闻的多,说你少学点,很少机会,还说这个广学呢。说你偶尔的听一次,或者按计划的听多少次都不行,何况说多闻呢。实际上,真正的佛法的兴衰就取决于此,所以大家,但凡听闻者,有缘者,都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来担当去流通和弘扬佛法,但是首先我们要自己懂。

你看我们现在说到这个教法,甚至很多名词概念,最基本基本的知识我们都不晓得,什么是三宝呀,六和敬呀,大小乘呀,世出世间呀,更不要说具体修行中,什么小乘的这个教理行果呀,大乘的这个修学次第呀,乃至佛知见呀,等等诸如此类,我们有的不知道。

你看我刚才数了这么一些,有的可能知道是知道,但是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或者说以前听过,听了一次,完了,再问又忘了。所以说佛学缺乏我们知识的素养,就导致我们现在都是法盲,没办法,说是信徒嘛,是信,但是说是信徒嘛,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我们应该感到非常惭愧的一件事情,非常不值当的一件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不了解,就不知道宇宙万法的真实状态,也没有这个建立解脱修行的理念,更不要说积极地探索这个具体的方法了,就是说怎么你也就是上不了道儿。那就更别说知己知彼,应对自己的根性,选择适合的法门,修行途中出现的问题,有什么境界,怎么迈过去,怎么防止它,这些那就更别说了。

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很多时候是,说实在的就是神佛不分,佛道不分。你看为什么常有,基本上好多行者都是把佛当作神来作用的,有事了,马上就想到我,我遇过无数次,一定是出事了,甚至是生死大事了,想起来了。

那我们代表佛法呀,平时想不到,生活很重要。或者说是实在是没事了,才想起点佛法来,所以为什么常讲到,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所有这些,大家想想,很少有能把它当作主动积极的,是直面有助于人生的,对我们的生命,革命性的一种理解提升跨越的,没人这么去认知佛法,定位佛法。所以今天我们学到这个,正好要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学习每一部经典,关于佛法我们都要知道,这部经典的讲法的次序在哪里,用意是什么,他当时的背景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对什么样的人群,这部经典的核心法义、修学指导,这一切,我们都要明白了,然后你就有板有眼有数地去学,去修,否则我们就一直处在一个瞎子点灯白费油的状态。

所以为什么你看上一次说到要精进勇猛,昨天讲到。可是你精进就像腿一样,你只管走,走得倒是蛮有劲儿的,肌肉练得挺发达,但是你眼没睁开怎么办呢?眼睛是瞎的,你连路都找不着,那你往哪儿走,可能走到邪道上,或者往回走。

很多时候,我们实际上因为不能够广学多闻,或者听了一点点,还会产生很多的自以为是,都不知道其然,就开始以为自己知道所以然了,就到处去卖弄,这样的情况也有。总归吧,我们就是直白地告诉大家,一个人能够有缘,能够学好佛法,同时还学对佛法,这是一个极其珍贵稀有的生活状态,就是你在人群中,你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资质,最后能够拥有这样的状态,这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人。所以虽然我们在线上这么多人来听,最后能落脚点跟着我们走到最后的,也不知道有几个,一个都行,一个都不白费。

现在的情况,为什么我们就是,说实在的讲这一条,我们可能要往下退一步,跟大家来分享。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学不听呢,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学佛看作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是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必要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个共知,就如同没事了,看场电影或者翻阅一下杂志一样,完了可能再就没有什么想法,这很可悲。

大家要知道,我们好不容易过去结了一个缘分,有的人这辈子就那么一个交叉点,错过了就错过了,有的人这辈子交叉点倒蛮多的,可是他怎么也瞅不准,错过了也就错过了,这两点是一样的。

另外,还有时候我们最认为说学习、听经、闻法,学习经典论著,他就把它都推给出家人,认为这是出家人的事,跟自己没有关系,这个也是错的,为什么?因为出家属于出家弟子,我们属于在家弟子,特别是我们今天能够听到,那还是与佛有缘,有善根的人,你不能把这个善根浪费了。

那就要学习,要开始去听闻,反之我们绝不能停留在说,只去写个缘呀,往功德箱里放点钱呀,或者说给庙里面做点什么功德,稍微福报好的,就是说,不学法,永不修道,就处在这个状态。这样的话,也不能够增长智慧,只能够增长痴福。跟大家讲,有的人过去就是,他特别能跟庙里做点功德,或者奉献,或者舍,他就不听法,不修智慧,来生成了一大象,这个大象很有福报,是给国王坐的,浑身都挂满了奇珍异宝,但是它就是没有智慧,投生成畜生。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一直学知识,当你把佛学,学佛跟佛学不一样,我们来广学多闻是学佛的,看看佛是怎么修成就的,我们照着他走。那么佛教,它有很多的载体来展现它的存在感,比如说文化、哲学呀,整个这个逻辑思辨那是博大精深,真的是博大精深,那我们这一方面也是要防止,因为我们一定要把听闻了以后,运用成真理的信仰,或者是我们去思惟的解脱上面来,不能单纯地当作文化或者学术、考证,这样一定会走偏的。

再一个,我们现在还有一点,跟大家讲,就是缺乏一个依法的精神,广学多闻,就是要学呀,学这个道理,就依着这个道理这个真理来。那我们很多时候是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会出现什么状况啊?我们不去看,学习读诵听闻讲法,读诵经教,跟着人走,那么很可能跟对这个人了还行,跟错了就麻烦。

假如这个人这会儿还行,或者这一方面行,另一方面不行,那也很麻烦。所以一定要说相信佛陀是最圆满的,最不会错的,那么我们就是要从他的原始经典里面去找这个正确的理论支撑和答案,然后大家共同来分享讨论,然后适合怎么样,大家结伴而行。是要这样,这也叫做“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再一个,假如果你不多闻的话,我跟大家讲,十有八九误入歧途都不知道,因为现在这个信息来的太碎片太轰炸了,都是一段儿一段儿的,借着佛经的话解释成自己的法,你能辨得出来吗?照着佛经的话,他把你往外道上面引,你能认识清楚吗?当然你可以说,我讲的这一系列,对你来讲,说我生活中不需要这些,不需要,那就没办法说了,因为我们今天所有的这一些就是大家共同要认知,我们是想做一个觉悟者。我们生活在世间作为一个人,那么我们要走进走入佛法。

当然还有一种,这个可能就是学久了的人,会有这样的一种见解,或者会遇到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说,哎呀,佛法,最后实修证的,那个境界是不可说不可说,是不能用语言用思维表达,这种话我也常讲。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是到了一年到头了以后回过头来再说这个话,也就是说到腊月三十了,噢,说大年初一可以了,你还在大年初一,你就不要说到腊月三十的话,这得这一年经过了以后,你才能知道春夏秋冬是怎么过来的。

要学好了,把这个语言文字都贯彻通了以后,才能再把它放下,你现在河还没有渡过,你说这个船是没用的,总之到了彼岸还得丢掉,是得丢掉,但是你还在此岸呢,你就不借这个船过,你永远过不了。所以这个也需要我们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那跟大家讲,包括我说的这些列条列条,你能认识得到这些也需要广学多闻,有智慧才能认识到。所以说希望大家,你看这里讲到说“愚痴生死”,我们不听佛法都是在愚痴的状态。好像说起了大家又说愚痴的,那不就傻瓜、弱智啊,不一定是这样的哦。

这里讲的愚痴,是说也许他很聪明,世间很会来事儿,但是他就不知道真理,就隔得很远,上不了道。我相信诸位也见过这样的人,或者遇过这样的人,就聪明人抓不住重点。

你看那有的聪明人,特别能的那种人啊,可是他的福薄,薄到什么程度啊,你跟他讲一下说,因果呀,或者说皈依呀,皈依佛门呀,或者讲说有轮回呀,或者受个戒,或者什么,其他的不要说,你先看他的表情,表情就匪夷所思,觉得你完全就是说你这人不对劲了,都是这一类的。这实际上自己很愚痴,生不起恭敬心、殷重心。

所以我们确实要多听,因为这个世界我们要理解一个东西,一定要通过声音来传达,通过大脑去思惟,那慢慢一点一点地掌握,见多识广嘛。从开始什么是三皈五戒,然后相信为什么有轮回,怎么轮回的,这些我们在网上都讲过同样的课,大家都可以去搜。这个因果是怎么造就的,然后为什么说有佛法,有三乘佛法,就是有这个小法、中法、大法、究竟法,怎么了生死成佛道,为什么《心经》里面讲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阿弥陀佛是谁?在哪里?怎么成的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就这一些,我们都得说要去听。

希望大家借今天的,我们只能说做一个缘起,但是必须要我们自己发心,要想听,愿意听。诸位要知道,广学多闻,能让我们建立起来核心的一个见解,就是主见,能把佛法的主见建立起来,这样你就会增长智慧,不会被扰乱了,扰乱就糊涂了。而且我们平常讲到说,能够增长福气最快的方法,就是喜欢听法的人,和喜欢讲法的人。

诸位你试试,每个人你比如说喜欢听闻佛法,听得久而久之,乐听法,就是喜欢听法的人,你看去吧,他慢慢他的知识会变,知识变了,他的生活态度就变,他为人处事就变,福气大了呀,慢慢他的相貌也变,人生都变,整个这个人际关系和一切的这种世间的福报,他都会变,一定会变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增长智慧了,智慧增长了,福报也跟着上来。

那么说法的,就是喜欢说法的,那么就是要成就辩才。什么叫辩才呢?就是会说,当然不是能说会道的那种,我们去跟别人说佛法的时候,大家记住有两个点,一个就是劝他向善,二一个劝他放下,你不会错的,不会错,所有的说都围绕着这两点进行。

那我们很多时候,大家不管怎么说,你觉得哪里说的有偏差,你只要围绕一个目的,给他讲佛法的时候,只要让他信了,又信了,再信了,就不会错,劝信。所以我们老去听佛法,慢慢地能让自己具足几种功德,这个功德就是会提升我们自己的素养和智慧。

比如一个就是说,能够知道什么是善恶,你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还很辨别说,这是人情世故中的善恶,这个因果前后,它是怎么微妙变化,有可能我们以为这个是好事,但是会招感不好的链锁反应;我们以为这个是坏事,但是这个过了以后会出现好的情况,那这个都是从佛经的智慧中得来的,知道善恶,什么是世间、出世间。

那么第二个功德就是,知道了以后,就能把我们的恶法止住,就不要去受那个苦报了呀。大家要知道,所有我们做的这些恶的,恶念驱使做出来的事情,一定将来感回来的,还是让我们不舒服的果报,一定是自作自受的。那么有这个智慧,常闻、常听、常思惟,那就能把这个恶法能够止住了,哪怕是我们有时候控制不住地就要去做,或者环境不容许我好好干,依然做了不应该的事儿,那么你至少你心里知道这不对,就会有惭愧忏悔心,惭愧忏悔心带着做的恶业,比那个放开了肆无忌惮做的恶业的果报完全不一样,很轻微,而且还能转,就是有可能受这个果报,那你去求菩萨或者念观音菩萨或者做善事,再力量大一点就把它给转了。你肆无忌惮放开手脚去做出来的事情,将来的果报也改不了,迎头就来了,你没办法。这些都是从止恶法,从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再一个我们就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了,这是第三个功德。一个学佛久了的人,你再看世间百态,你就知道,真的人活一辈子很可怜可悲,一辈子像经典里面说的共诤不急之事,就是没必要的事,没意义的事,就跟看电视剧一样。你学佛学久了,我给大家说一个状态,你看那电视剧电影,没学佛的时候当真的呀,被剧情吸引的,哎呦,人际关系,剧情发展,每天在议论纷纷,可觉得这个有意思了。

你说它就是一个屏幕或者是荧幕上放的一个影像,你投入到那么多感情干吗?慢慢听闻佛法听久了,你就看着跟傻瓜一样,在干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演来演去,都是假的。不仅仅屏幕上的荧幕上的是假的,我们生活中,你修得好了,再往深了学,再往深了修,这个智慧越来越出现的增长得厉害广大的时候,你就发现人生也是这样的。这个就说不做无益之事,这个智慧就出来了。那最后就能够得大解脱,这是最根本的功德,广学多闻。

所以大家要常来闻思佛法,一定要常来闻思,一探个究竟,首先要给自己说服自己,我要定一个课,一天听多长时间或者听一集。听完了以后,还要对照生活,去这么依照法的这个观点去思惟,那么就会生起来更想听法的这个兴趣,就进入良性循环,就会出现这个广学多闻的好乐心,喜欢听,要不然越听越没意思,就放弃了。

当然,我们说到广学多闻,听法的时候也有态度很重要,态度。首先你不能就是吊儿郎当的,没有一点点严肃、敬畏之心,那就跟你说,本来在这里说法就跟下这个甘露法雨,你这个盆子乱丢,丢到哪里也不知道,或者扣在那里,雨都下不进去,那这个法就入不了你的心田。第二个,你要用心,你不能这边进这边出,就跟盆子是个漏斗一样,有窟窿,那再怎么给你装这个法水甘露你都停不住。

当然最麻烦的一种我跟大家讲,是什么情况呢,是怀揣着成见,他来听法广学多闻,他不是说我不懂了,我想虚心地学习,他是来进行这个,带着探测情报来的,看你们佛教在说什么,我得检查检查,我得掂量掂量。这一念,就像盆子里面原来有发了霉的病菌一样,毒素一样,那么,虽然下进去甘露,都被你自己给染坏了,根本就听不进去,而且会产生很多邪知邪见,这个更麻烦。

所以这方面,我们尽量地要去融会贯通,不要断章取义,有时候佛陀讲法的时候,在那个场合那么讲,在这个场合这样讲,那么每部经典好像表面甚至还有矛盾相抵触一样,你不知道后面的这个总的发心枢纽,那么你就会以为它有矛盾,以法破法,自己也搞不清楚,这就是智慧没有增长。增长了智慧以后慢慢会什么,一定会成就一个叫做辩才。

我们这里讲到辩才了啊,在这上面比较专业的有四种情况,我们常说到叫四无碍辩,就是法无碍辩,对于这个讲的法,是哪一条哪一道,或世间的出世间的,是人天法还是解脱法,他都能够明了,叫法无碍辩。

那么有的他明了了,他肚子里有货,大家见过这种人啊,说不出来,有的人学了两分他能说八分,有的人学了八分他连一分都说不出来,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口才,叫辞无碍辩。会说,能辩到你心里,打到你七寸,扣在你心坎上,诶,这个就好了。

再一个,还有一个叫义无碍辩,对于它的义理,引申出来的这种内涵、悟境等等这一些,他也能给你精准地,可能很形而上,但是他给你很精准用语言方便地表达出来。

再一个就是乐说无碍辩,这个很难,我自己太有感触了,就是越说越想说,而不是越说越不想说,很乐意说,希望能够说了以后利益到众生。

所以真正的辩才无碍很难得嘛。跟大家讲,你看这里讲到的说,要离开愚痴,愚痴是导致我们生死的,那么增长智慧了才能出生死,菩萨要常常念,心里要想着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才能够教化一切,给他究竟欢喜自在的这种大乐,不是我们生活中的那点小幸福。所以我们真正成就辩才了,才能够教化一切。

有大德祖师辩才到什么地步,能讲法讲得顽石点头。那我们有去过苏州的或者在苏州的,都知道苏州的虎丘有一个点头石,那虎丘原来也是庙,有一个叫做什么呀,叫道生法师。他对这个佛学的义理,这个悟境就是非常的,这里讲到足以说广学多闻,很有智慧。他的智慧到什么地步了,超前了,超前就是说他通过他自己学的佛法,他就自己在那儿再往上推理,他就说肯定,这个道理我认为是正确的,可是讲这个道理的经典就是《涅槃经》里面讲的道理,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都有佛性,一阐提也有。

那么,当时那部经典还没有完全翻译到咱们中国来,他就通过其他的经典推出,一定是这个理论是成立的,结果把所有的出家人大法师都给得罪了,认为他是个异端,北方都混不下去了,赶到南方来。在苏州虎丘人家跟石头在那儿说,说假如果我这个说的对,说的准,那么你能不能给个面子,结果那些石头听了法以后,就开始点头,就动起来了。这是真事儿,到现在大家去虎丘旅游,我们都去看什么剑池,还有什么塔呀,还有一个叫点头石,很有意思,叫做“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四无碍辩,你得了四无碍辩,能力就很强了,就可以弘法了,再不要遇到说,哎呀,晚上能不能读《地藏经》?我又要拿这问题说事了,为什么晚上不能诵《地藏经》?假如果你得了四无碍辩,你首先问他,经典是最吉祥的,对吧。经典是真理,那么它应该在一切时中都是吉祥的,为什么晚上就不吉祥呢,就不能读呢?这就是法无碍辩。

那么如果你得了辞无碍辩,就是很会说的话,那就问他说,既然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大乘经典是吉祥的,为什么就晚上不能看呢?那么人生病了,白天能看病,然后晚上生病了就不能去急诊了吗?这就叫做辞无碍辩。假如果你再问他说,谁规定晚上不能看,你现在在北京,你说晚上不能看,可是在纽约的话是早上呀,那到底哪儿是晚上哪儿是早上,什么时候是真正的晚上早上,这就叫做义无碍辩。你把这个道理到处跟别人讲,从此以后谁也不会生起来说,晚上不能诵《地藏经》,这是邪知邪见,说这话的人,果报很惨重的,那么这就叫做乐说无碍辩,放开了去讲,没错,不会错的。这个就叫成就辩才,就能教化一切。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佛门里面的智慧,我给大家讲一个辩才无碍的典故,这是你看我们现在在阅藏,这个藏经是每天看看经典,真的是增长智慧,我们也开见识。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佛弟子,他叫童女迦叶,还跟五百比丘他们在那儿游行的时候,在一个拘萨罗国的时候呢,就是当时碰到一个很有名的大外道,叫弊宿。这个外道他很有号召力,也是一堆很多人的头儿,教主一样的。但是,他有邪知邪见,他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人能够投生,前生后世,那我们现在很多人也一样。

那么他看到了佛弟子去这里去弘法的时候,他就来了,要为难他,他给他们讲说,我认为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他认为没有前生后世,没有人一生又一生的前生后生转世,也没有善恶因果的报应。你看,这就是大外道,大断灭见,在佛教里面最可悲可恨的。

那么他们两个人就在那儿辩,这个佛弟子迦叶童女他就得了辩才了,诶,那个外道就来为难他,说既然有地狱,善恶报应,那么我跟我的亲戚说了,说你死了以后,如果去了地狱,你给我说一声,现在他们都没给我说呀,哪里有什么地狱呀!这个佛弟子就问他说,你说有人犯了罪了,被押到监狱里边了,那么他还能随便回来吗?说不能呀。说到了地狱里面的人,天天有狱卒看着,阿傍油锅炸,剑树上,他还哪有机会回来给你说,说得他就哑口无言。

他又说,既然这样,那么说造善业生天,生天我也有亲戚呀,很善良,造十善业,你们说的十善业,但是我让他上到天上来以后,给我回来打个招呼,他也没告诉我呀,怎么可能有善报生天呢?这个佛弟子又跟他说了,说我们以譬喻再辩一下,说假如果有人在厕所里待久了,掉到粪坑里了,有人把他救起来,那么他会不会自己再跑回粪坑里啊?这个外道说,不会。说,那你想想,在人道里面好不容易修得修到三十三天上,看到人都跟在粪坑里一样,人家谁还会来跟你说呀?而且人跟天的时间不一样,天上的一天一夜,最低的天,也是咱们这儿的五十年,你能等得着吗?到那会儿你早死了,诶,又把他给说住了。

结果他又说不相信有灵魂,不相信有前生后世的转世,他说人哪里有灵魂,因为他当时是个大外道头子,而且还当着世俗的官,他说有人犯了罪以后,我就让士兵们去处死他,说处死的时候,把他放到一个缸里边,把他盖得严严实实的,那么下面用火烧的把他煮死,给他处于极刑。说严严实实的也没看见有灵魂神识跑出来呀,严丝合缝一个缝都没有,怎么会有神识呢?

这个佛弟子就说,说你晚上睡觉做不做梦?说我做,我做梦,到处去游行一样的。说你游行的时候,你的神识就出来了,灵魂就出去了,说你旁边守护你的侍卫,外面的这个守夜的,有看见你灵魂出去吗?说没有。最后他又说,既然有灵魂,我处死这个罪大恶极的人的时候,我就让这个士兵又进行说,把他们的皮给剥了,把他们大卸八块,把他筋给割断,骨头敲碎,里里外外翻透了,都没找到灵魂,怎么会有灵魂呢?这佛弟子就说了,说你去看那个柴火,烧着了,点着了,点着了火灭了以后,怎么着火呢?说应该钻木着火,还是说把这柴里里外外劈个透,把所有的树桩子柴都给劈开了,到处去找火,能找得着火吗?

诶,一样一样的,以打比方,现实中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就把这个外道给他辩过来了。最后他心悦诚服,皈依佛法,做了佛弟子了。这就是叫做“成就辩才,教化一切”。这是今天给大家教几招,以后再有人不相信六道轮回,不相信善恶报应,不相信有灵魂的话,就可以这么说。

实际上呢,就是因为我们听得少,想得少,思惟得少,如果你仔细去琢磨,去扪心去推敲一下,所有的生活无一不是在现场讲说佛法,等你智慧开了,你就明白了。所以经典里面讲到,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以为了开智慧,我们先要多听闻,希望大家能够多听佛法。

好,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五条,就讲到这里。

那有一个问题。一个是想开示一下说:“我们选择哪个道场,哪位法师,学法时传承重不重要,为什么重要?”

是这样的,看你学法,法也有很多的法门,或者这个法他们习惯性的修的这个方法或者是个因缘,有一些法很注重传承,特别强调传承。那么但是有一些法的话,就相当于说公共法,特别在我们汉传佛教里边,也有传承,禅宗就是直接从释迦牟尼佛传来的,戒律也是直接佛说的,那你学,你学好了,这就是等于在接受传承,直接就是释迦牟尼佛一脉传下来的。

那再比如说假如果你去修净土吧,这个道场是一个正规正知见的道场,你看这个正知见的法师,那么你如果观察到位了,觉得他具足德行,也有教法,也会领众,也能够带着大家上道,那么也有号召力,给大家培福,住持道场,那这样就可以去依止去学佛。

比如说净土来讲,我们的传承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直接从阿弥陀佛的那个实情实景那儿传来的,那我们也有十三代祖师,这就是传承,从慧远大师到印光法师,我们现在的念佛人都在这个传承中,软件硬件都有呀,软件就是五经一论,你依着五经一论去学修净土,这就是传承呀,这当然很重要。

所以在这个方面法无定法,看你修哪个法哪个派,人家各自都有说法,你在上面不必去添油加醋,或者是张家的这个家规用到李家来用,那也没必要。所以这是一点。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劫是多少年?”

这是一个知识,佛教里面讲到劫,那多少年我们且不说,因为年,它是一种感觉,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我们就觉得是一年,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进行度,我们的时间。一劫是怎么个进行度呢?人的寿命福报最大的时候能活到八万四千岁,那么由于他到了那个极点了后开始得瑟,慢慢地就骄傲自大、不善良,那么这样福报就会损,一百年损一岁损一岁,一直损到人的寿命只有十岁,这是极点极限。

人们开始得瑟得过头了,发现遭了果报了,又开始反省,说要修善法,在这样的情况,又过一百年增一岁。一增一减,这么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十岁又增到八万四千岁是正好一个回合,叫做一小劫,一小劫的时间。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为什么用二十个小劫组合一个中劫呢?因为世界的成住坏空,这个世界的节奏,世界产生的这个创造的过程,然后相对平稳的过程,然后开始流失的过程,最后彻底消失的过程,四个步骤,时间是二十小劫,所以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一个大劫。

这里讲到的一劫就是这么长,至于多少年没法算,很长很长,只要用这个世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这样对照一下你就知道了。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人的寿命只有差不多七十五岁上下,在减劫。既然是减劫的话,就说明会越来越麻烦,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差劲,越来越陋劣,人也越来越朝低级方面的发展。

那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是要发愿要脱离这个步骤,这个群体,这个圈儿,不在三界内混了,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儿没有劫,一直不坏,无量光无量寿,就是不生不灭,没有劫数的概念。那我们要去的话,要念佛,大家一起合掌,念十声佛。

南无阿弥陀佛(十称)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阿弥陀佛。

0:00 / 0:00
八大人觉经1
八大人觉经2
八大人觉经3
八大人觉经4
八大人觉经5
八大人觉经6
八大人觉经7
八大人觉经8
八大人觉经9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修悟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怎样持名念佛

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

有这样一个女人

不管是上班,是打工,还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游玩...

【佛教词典】亲近现观道

【亲近现观道】 p1386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亲近现观道...

【佛教词典】邪命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

中了二只箭

法国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长大后嫁给一个公...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

一切又回到起点

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

念佛行人不应沉迷在网聊和辩论上

今朝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无常,一分一秒...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香海禅心短信集(人生励志格言)

一、 1、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不去计较,然而一份努力...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