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2012/0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人在清心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式养生之可行之道,今胪列如下,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1、安神定心法:孙思邈在《存神炼气铭》中指出:“若欲存身,先安神气。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惧,身存年永。”既安其神者,方静其心,盈其身;存其身;永其年。

2、清静无为法:老子《道德经》主张“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清静无为的方法,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就是说,要尽量虚其心灵,排除杂念,始终如一的坚守清静,务必心清神静。要做到虚静,“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如能这样便可节护专神,延年益寿。老子认为:清净无为者,不做力所不及的事;恬淡虚无者,能淡待生活中的事与物;道法自然者,能顺乎自然以无为生。这样的人可以“贵生”即心“不以事累意”身“不以物累形”。

3、守神祛病法:《黄帝内经》早有“精神内守”的著名思想,“精神内守”是养生之法,总的要求及功效是:清除妄心;抑制邪念;意念集中,神不外驰,内养元气,外慎六淫,阴阳平衡,气存形全,故而不生病

4、静神化治法:中国古代医学思想中富有“清静养神”的主张,“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神化治,动则苛疾起,即清静者,可生元神,化元气,治疾起。“清静者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清静养神可以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抗病力增强,不易生病。

5、静而能虑法:是儒家的“养神法”主要表现为“虚静坐忘”的修炼方法。《大学》对“静”与“神”的关系作出了明确阐述:“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在达到静而能虑,必须通过“坐忘”修炼。静坐忘我是儒家的修养大法。

5、抱神以静法:《庄子·在宥》把老子学说发展到到“抱神以静”,“必静必清”的更高度,极力主张“虚无恬淡,寂寞无为”,并以水静则明来说明神之当静,所谓“水静尤明,而况精神”。他认为,只有静而无为,排除忧患,以免神躁,才能长寿。但庄子之心静,并非绝对的静,而是动中之静,心清神静的关键在于心神静而“不杂”要想保养精神完全不动神是不行的,只要排除是累,心神专一不杂,就能做到神静而不躁。

6、补脑修神法:道家强调性命双修,得道成仙,神仙非神话。《隐子》认为“神仙”只不过通过修炼健身,而使头脑清醒,心智发达,神明通达,大觉彻悟而又寿高罢了。修此“神仙”之道方法甚多,但其根本方法是“还精补脑”,“虚静修神”。

7、戒能清心法:“佛家修性养神关键三个字:戒、定、慧。这里的“戒”实际上是“清心法”。戒指戒规,戒律,防止错误和过失,防止恶欲和邪念,可见戒能清心。佛家修性养神,必先修持戒法。佛家有五戒,八戒,十戒等说。如“五戒”:一戒违真,二戒杀生,三戒偷盗,四戒邪淫,五戒妄语。戒能使心静如水,性净如洗,使心神不受杂念,邪念,恶念的污染,从而为“定生慧”扫清一切障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

四大不调在身体上的表现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红豆的营养

吃了半辈子红豆,你知道红豆都有啥营养吗?有人用红豆...

十大因素让僧人们健康长寿

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比丘」有三种含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天人的身心果报,我们从经典上跟祖师的传记,得到两个...

【佛教词典】不可思议诸佛如来

【不可思议诸佛如来】 p0342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三、...

【佛教词典】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

(名数)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三宝的分类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

人格者

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蕅益大师:净土十要问答撷录

序 如来圣教,虽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我们大多数修念佛法门修行的多,为什么呢?易行,容易...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