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圣严法师  2011/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一篇 生与死的尊严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三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人士的重视,有许多的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来探讨;我则是从佛法的观点与对佛法的认识,将我对生死的体验及观察,来加以说明。

认识生命的实相

(一)由生命的无奈、无所依赖及无所适从,转变为生命的可爱、可贵与自我的肯定很多人,对生命的感受是负面的,认为生命是无奈的、受罪的,是一种负担,这是不了解佛法所造成的偏见。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要开悟成佛,成就法身慧命,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用我们这个色身(肉体的生命),听闻佛法、修行佛法,才能达成修行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只能到佛国净土去修,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诸佛都是在人间修行成佛,不是以其他类别的众生形态成佛。因此,必须先要有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发心,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然后成佛。所以说,生而为人是最可贵的。

(二)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到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又何必悲哀?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

如果生存、生活得没有尊严,那死亡有什么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么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得很有尊严,那死亡又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

(三)生命的尊严,是从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之中来体验和显示

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生命的尊严,可以从伦理的关系、社会的角度、历史的判断、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来确立。

下面是从佛教徒的立场来讨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目标:

生命的意义──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过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也可以说生命是由于因果的事实而存在的。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由客观的他人来评估判断、确立的,而是自己负起责任,完成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献。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父母、夫妻、儿女,也可能是老师、学生等,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自己的力量,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奉献于身边的少数人,乃至于社会、国家、全世界的多数人,而不求任何回馈,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种自利与利人的工作,便是在行菩萨道。

生命的目标──生命需要有个大方向,来作为自己永恒的归宿。

佛教徒是要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分享给他人,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要不断发愿,愿能够自我成长与自我消融,以圆融与超越的态度,做永无止尽的奉献。如果建立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人生是长是短,都是极有尊严的。

(四)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生是权利,死也是权利;生是责任,死也是责任。活着的时候,接受它、运用它;结束的时候,接受它、面对它。

所以对于癌症末期的病人,我会劝勉他们说:「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着的生命。」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无限时间之中的必然现象;不应该死的时候不应求死,必须要死的时候,贪生也没有用。

生与死息息相关。每个人从知道有生命的事实那一天开始,就要有面对死亡来临的心理准备。死亡的发生,可能是亲友,也可能是自己,而且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并不是让我们恐惧死亡,用死亡吓唬大家,而是如果从小就知道死亡这样的事实,便能帮助我们智慧成长。

释迦牟尼佛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发现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实,才促使他出家修行,最后得到大智慧,进而拯救全世界人类。

死亡何时会发生,没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只要是活着的一天,就珍惜生命,尽自己的责任,努力奉献。

我有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请了多位相命师为他算命,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九岁,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辞去,财产分掉,等待死亡的来临。可是第二年仍然活着,于是很后悔的来问我说:「师父啊!我应该要死怎么没死呢?您知道什么原因吗?」

我说:「也许你做好事积了德,改变了死亡的时间。」

我利用这个机会劝他说:「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尽一天的责任及奉献,不去管什么时候会死,只要运用你宝贵的生命好好活下去。」

结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许多人从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立场,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凡此种种都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看法和追求,其实并不可靠。

总体而言,泛神论的哲学认为生命来自于整体的神,死亡又归于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认为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

中国的儒家学者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生死由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虽然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事实上儒家并未进一步说明生命是什么?

老子则说:「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说:「人之生,动之死地。」

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于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这是相当有道理的。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有过去世,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因上帝的召唤而回天国去。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

佛教徒的生死观

佛教徒相信有过去世的,但是,生从那里来?是否要透过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为过去的生命是无限的,无法追究一生又一生究竟是从那里来。佛教主张只要好好做最大的奉献、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其自然。

(一)生命是无穷时空中的一个段落

我们现世的这个阶段,只是在无穷的、无限的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就如同不断在旅行,前一天在台湾,后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国、香港等地,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样,当一期生命的过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过程正等待着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于生命的结果。

(二)生命是生灭现象,又分为三类

剎那生灭──剎那,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我们的心理及生理,包括身体的细胞组织以及心念等,经常都是在生起,经常在消失,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动,有生有死,有起有灭。

一期生灭──从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这个过程,一期或一个阶段的生与死。

三世生灭──包括无限过去的三世,无穷未来的三世,加上目前现在的三世。也就是过去的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过去、未来、现在。而以这一生的现阶段来说,前生、未来及现在,就是三世生命。

这样的观念和理论,能为我们带来希望及安慰,也为我们指出在此生中,必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不应当死的时候,企图以自杀结束生命是对过去不负责任,对现在不尽责,甚至可能扰乱未来的前途。

(三)生与死的升华现象,分为三个类别,也可以说是三个段落凡夫众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生又一生;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凡夫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有生死,没有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品质。

圣者的变易生死──由菩萨的阶段或罗汉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层次,一级一级不断地提升,这叫作变易。也是由于用佛法来修行、成长,提升生命品质,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不断在净化。

大涅槃的不生不死──前面两种都是有生有死,但是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槃境界时,便已超越肉身,实证法身,达到绝对的不生也不死,并且能以种种身分,普遍地出现在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之中,虽然还有生死的现象,但是已经没有生死的执着、烦恼与不安了。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一)死亡的三种层次

以禅修者的立场来看,死亡可以分三个层次或三种态度:

随业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梦死。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与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乐,死得干脆。

超越生死──虽然有生有死,但是对于已经解脱、超越生死、大悟彻底的人来讲,生不以贪为生,死不以怕为死;生与死不仅仅相同,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二)以感恩、欢喜心面对

能生则必须求生,非死不可则当欢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当感谢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时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质,净化自己的心灵。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三)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死的现象,犹如日出与日没。日没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消失,其本身并不会消失;日出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悬于太虚空中。

人的肉体虽然有生与死的现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净佛性,永远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惧它;对我们的未来,应该充满着希望。

当以喜悦的心,勇敢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于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要感谢,因为那是历练的经验,应当无怨、无悔、无瞋、无傲。过去的已成过去,迎向光明的未来,此时最为重要。

(四)修行而随愿、随念往生

往生时的心态,有六种因素,可以决定死亡后未来的前途:

随业──善业、恶业,那一种较重,就到那个地方去。

随重──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

随习──未作大善、大恶,但有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时,便随习气的趣向而投生他处。

随缘──那一种因缘先成熟,就到那里去。

随念──由临命终时的心念倾向,决定去处。

随愿──临命终者的心愿是什么,就决定死亡后到那里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随念、随愿,如果变成了随业、随重、随习、随缘,那是非常可怜的。

(五)为临命终者助念

临命终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亲友应当以虔诚安定的心,为他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圣号,或者在他旁边禅修,以定力和信力,帮助他的神识免于茫然,免于昏乱,而能得到安定,迎向光明,这样才不会使亡者下堕,而能超生。

(六)在平安、宁静中往生

死亡的尊严,原则是不能违背平安与宁静,不是让临终的人痛苦的走,不论是在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对死亡的人有害无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严,切忌慌乱地用器械抢救,不可呼天抢地的哭喊。重要的是,让他平安、宁静、祥和、温馨的离开人间。(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整理)

第十一篇 如何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时代与环境

许多研究未来趋势的学者专家,纷纷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做种种的预测;而我不懂所谓的未来学,事实上二十一世纪也尚未来临,不能做什么预言,我只有用智慧、慈悲的佛法观点,以现有的资料,从现在往未来看,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现象,以及如何因应的措施,一一加以说明。

因为我不是预言家,也没有神通,对于各种预言的正确性,都持保留的态度。不过到目前为止,种种预言、猜测,有的从宗教层面的感应、体验,有的从学术层面的分析、观察,他们所做的一些判断。大致不出以下几大类:

(一)悲观的预言

1 高喊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有一派宗教,呼吁世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但在佛教的立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地球,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也许佛法会慢慢在人间消失,但是地球不会那么快就崩溃、毁灭。

虽然佛教内也有所谓「末法」的观念,但我对这种说法,并不赞同,因为那不是释迦牟尼佛当年的预言。

2人类品质堕落,环境持续污染

中国人一向认为出现先圣先贤、三皇五帝的时代,是最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这点,我也持着保留的态度。因为,从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好人做好事,也有恶人做坏事,并非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3 天灾地变,环境恶化

有人认为地球的环境越来越糟,譬如说,被破坏的热带雨林越来越多,而各类机械所排出的废气,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地球的气温持续升高,连许多地方的冰河,以及极地的冰帽,都渐渐融化变成了水,海洋水位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但另一方面,河流及地下水却日渐干涸,大地的农牧面积缩小,沙漠幅员扩大。

有这类想法的人认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已面临穷途末路的命运,就连宇宙都在奔向一个大黑洞,步步走向毁灭。

4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地球近于毁灭

有人担心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大家若纷纷采用核子武器及生化武器,将使得人类现有的文化建设全被摧毁,又回到洪荒的上古时代,甚至比上古的蛮荒更糟,因为处处都是被破坏污染了的环境。

(二)乐观的预言

1 科学突飞猛进,将可做星际旅行

有人观察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乘坐高速火箭,到各星际之间旅行,或者移民到月球、火星,甚至到其他恒星系统的星球上去,像这样的乐观态度,的确很可爱。

2 人类道德进步,普遍废止监狱刑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人认为到了二十一世纪,人间会出现像孔夫子治鲁三个月的那个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间不再因犯罪而有监狱刑罚的事件。全世界不仅废止死刑,连看守所、法律及警察等的保安措施都将废止。

3 地球即将成为优良星球,人间无恶人,世间无毒物

近几年来,美国及日本出现了很多此类报导,我也曾看过五、六本这样的预言书籍。他们是从宗教的体验、超心理学的立场及经验,也有一些是从磁场变化之说,所得到的讯息。

他们认为因为人的品质改善,地球的磁场也跟着改善;没有坏心的人,也没有含毒的动植物等,耕田不需要用农药与肥料,不论是加工或自然的食品,都是来源丰富而且成分营养。并且由于磁场相通、相同、稳定,自然而然人类的脾气就不会暴躁厌烦;物质普及丰盛,人类的贪欲降低,自私心减少,争执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了。

4 人类身心健康,平均寿命可达一百五十岁

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的身心,越来越安定、健康,不但长寿且不易老化,也不会害病,渐渐地不再需要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

5 世界政治清明,平等统一,不再有国界,不需用军备设防

佛经里所说的「北俱卢洲」,就是一个这样的环境。没有国界之分,不需要军备武器,到任何地方都没有关卡,不必用护照;如同这一村到那一村,这个家到那个家一样的方便无阻,甚至也不再需要有村落及家庭的体制。

(三)悲观、乐观都有可能

不论是悲观或乐观的预测,未来都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端看人心趋向。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因缘与因果能决定未来,只要致力于人心的净化及人品的提升,使得人心的趋向越来越好,人类心灵越来越纯良、安定,乐观的世界就会出现。否则,光是空想幻想,而不努力于人心的净化,悲观的未来也就难免了。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趋向

(一)快速的生活步调

二十五年前,我刚到日本东京念书,就感觉到日本人的生活步调好忙、好快,与台北简直有天渊之别。但现在不论我到纽约、台北,或到东西方世界各地,不论是都市或乡村,每个人的生活步调都是紧张而快速的。

站在禅修者的立场,我常常勉励大家,生活态度「要赶不要急」。不论是对工作、成绩、速度、品质的要求,只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好,心中不要给自己压力,不必有忧虑。

我曾对法鼓山僧俗四众弟子提出二十句「共勉语」,其中有一句是「忙人时间最多」,也许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不过,就以我个人来说,每天的行程与工作非常忙碌,但由于能够充分支配运用时间,所以我也有休息的时候;不过前提是即使忙着工作,心情仍然要保持悠闲,这才能「忙人时间最多」。

(二)疏离的人际关系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及工作性质,与农业社会完全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也越来越强,人际间缺乏温暖与互助的精神,因此,我们要多关心他人,少忧虑自己,尽量充分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例如电话、传真、电报、E-mail、国际网路等,与人们建立较多的接触关系。所以落实「共勉语」中所说的「利人便是利己」,便能改善疏离的人际关系。

(三)复杂的社会状况

现代的社会情况非常复杂,诱惑、刺激的事情太多。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奇招百出的商品与资讯,让人目不暇给、眼花撩乱;一打开报纸、电视、网路等各种媒体,也有许多神奇、离谱、怪异的新闻报导。

就像最近一些小道刊物,乘机将几个形象不错的佛教团体,以所谓的内幕新闻、独家报导,用「想当然尔」的丑化手法来散播谣言,等着看这些佛教团体会有什么反应;他们最喜欢被丑化的团体去交涉抗议,因为这样一来就有更多的新闻可供炒作了。

事实上,面对黑白颠倒的言论是不必介意的,不妨以慈悲心来原谅包容他们,以智慧来处理就不会起烦恼。

因此,我们要将自己专注在「利人便是利己」的工作上、责任上,物质生活简朴节俭,兴趣不要太多太杂,利害得失少管一些,倘若能够如此,社会环境的复杂,就不会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不用在乎人家怎么谈论你,重要的是尽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共勉语」中的「尽心尽力第一」,便能化复杂成简单。

(四)多变的时代背景

时代的思想潮流是永远不断在变幻着,就以食物的营养观念来说,有一阵子说是菠菜铁质最好,接着又强调卡洛里、蛋白质、维他命E、维他命C或某种矿物质的重要,不但各种说法不断在变,连变换的时段也越来越缩短,使我们无所适从。

但是,生命是极为有限的,我们如何来得及追上潮流变化的脚步呢?若以《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观点,就知道应该把变化看作幻相,我们有需要跟着变吗?过去已过去,未来的事又怎么会知道?只有现在最重要,把握现在的每一个因缘、每一个时间,尽心尽力把现在的专业、专职做好,不是抱残守缺地固执不变,也不是无主游魂似地不知为何要变。不论变或不变,都要满心欢喜、充满感激和感谢的心。

因此,我在「共勉语」中有一句「时时心有法喜」,其中的「法」就是用来调适身心的方法和观念,让我们不受环境所影响。

(五)物质丰富而心灵空虚

一个欲望很强却没有事情可做的人,其心灵必然是空虚的。尤其现在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既然不必担心生活问题,就应当尽量运用自己的资源,为整个社会、世界人类来付出、做奉献,如此,心灵自然充实。因此,「共勉语」中另有两句话,就是「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我个人是一个没有薪水的终身义工,而法鼓山这个团体就像一个输血的导管,把有人需要的血,从愿意捐血的人那儿拿来救人,而导管中是不留任何东西的。

二十一世纪安定身心之道

(一)信仰宗教──但不可依赖灵异现象及崇拜神格化人物

面对急速变化又纷杂不已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宗教信仰,就不会知道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但会对现在发生的事实不了解,也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担心不已,因此,社会就出现灵异及神格化人物的崇拜。

事实上,对于展现灵异,为人解说三世因缘并显奇迹的旁门左道,并非只有台湾才有,世界各地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这样的人。只要是人心不安,需要安抚的时候,就会有如此的人物出现,他会告诉一些你所希望知道的事,并且似真似幻地表现出一些异象,还会教你修行一些他所发明的方法,有时也能谈论一些拟似的科学、冒牌的哲学、剽窃的佛学,使你觉得既有异能又有道理,这些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在未被揭发、未出事前,有人相信,大家就以为是真的,内幕爆发,出事后团体解散,主事者被告而进入牢中,才知是假的,迷信的宗教现象就是如此,不清楚时会以为是真的,了解之后就知道那是假的。连那些扮演神佛降世的人物,在屡次欺人成功之后,也会相信他们自己真的已是神佛化身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可依赖神异现象及盲目的崇拜,应该要相信因果。因果就是在宇宙之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佛法说:「因果不可思议」,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我们凡夫的智慧不够,是无法透彻知晓。

(二)求助哲学──但不能仅仅讨论问题和指出问题

我们可以求助于哲学,以思想的、思辨的方式,针对人生问题及宇宙问题予以讨论,并且深思熟虑的探讨社会现象及其改善之道。可是哲学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因为哲学家往往因应时代而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学说;这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个问题需要考量,永远推陈出新,永远有新的哲学思想出现,结果人类的根本问题,还是在原点上兜圈踏步。

佛法说:「因缘不可思议」,则是要我们用因缘的观念来处理问题,不论是人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宇宙的问题,用因缘的信仰心及因缘的观察态度,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四个层次步骤,便可以弥补哲学功能之不足。

(三)期待科学──但不能指望以此解决超心理的问题

目前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为人类带来许多的便利,但是,科学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现在有人将精神层面也纳入科学领域,譬如说,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甚至研讨更深层的超心理功能。

但是,站在修行的观点,以及宗教现象的层面来看,完全用科学来分析人的问题,那是办不到的。因此,禅修的经验及宗教信仰,都有实质的内容及其功用,不是科学所能探索的范围,却可以补足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提倡文化艺术──却无法帮助人的终极关怀及生死问题

我们虽然应该积极提倡文化艺术的陶冶,但这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死亡的问题,不能化解死亡的恐惧。

过去的人,不愿意正面谈论死亡问题;但是在近三十年来,不论是东方、西方,都开始愿意正式面对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并拟出种种因应之道,所用的新名词「终极关怀」,就是关怀死亡、尊重死亡,告诉人们如何面对死亡、处理死亡事件。

帮助临终的人在安详、宁静之中,怀着感谢、希望、喜悦而安全的心离开这个人间,这是需要宗教的安慰;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不但要让临终者对于既往有无限感恩,也要让他对于往生佛国净土有无比的信心。

(五)提倡教育──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提倡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是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及宗教教育,会为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在提倡教育的同时,首要的着眼点,应该是人品重于财富、奉献重于积蓄、智慧重于技术。

如果光有财富而缺少人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不幸的事;如果储蓄不只是自利,又更进一步能有布施奉献的观念,那便是将财富储蓄到社会、人群中去,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幸福。

此外,身有一技之长,固然可以获得生活的保障,但若还有智慧,将能帮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安定、健康及成长。因此,佛教向来提倡智慧和慈悲的教育;有慈悲,就能包容、奉献;有智慧,就不会制造烦恼、不会被他人困扰。所以「共勉语」中有两句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安家乐业

(一)如何安家

1 家庭的基础在于成员之间的互信、互敬、互助

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尊敬、互相帮助,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

互信的条件是自己的言行忠诚不欺,才能取信于人;并且相信对方也是忠诚不欺的人,偶尔明知受骗,也不应该存报复的心,留给对方一条反省改过的活路,相信对方是相信你的就够了。

互敬的条件是先给对方尊重,时间久了对方也会受影响而尊重你了。

互助的条件是,先向对方伸出援手,先为对方的利益着想,自己也会受益。

2 家庭的意义在于成员之间的互谅、互勉

互谅的原则是彼此要多体会对方的立场和情况;互勉的原则是彼此要多给对方正面的慰勉和欣赏。否则,太太很辛苦的在家带孩子、煮饭、洗衣服,先生不但不体谅,反而认为她在家坐享其成;而太太也无法体会丈夫在外勤奋工作的辛劳,反而认为他是不知帮忙家事的懒汉。这就造成了夫妻间吵架、互相埋怨的借口,而成彼此计较的怨偶了。

3 家庭的成员之间,是伦理关系的共同体

有些现代化的家庭,夫妻的财产,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分得十分清楚。最近我听到有一对夫妇,他们俩各自都有待遇不错的工作,可是在家里任何用品都是各买各的,房租一人一半,连煮饭也是分别轮流值日,他们自己觉得公平合理,但我怀疑,像这样的夫妻关系,能够维持多久呢?

家庭是一个共同体,如果不谈相敬相让、彼此体恤的伦理关系,只是一味要求合理公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婚姻,如果还能不破不散,那真是异数了!

4 凡是建立起互补有无、互相照顾的生命结合体,都算是大家庭

做任何事都要建立相辅相成的默契关系,弥补彼此的不足,便是同甘共苦的家庭结合。

有人问我:「圣严法师,你专门在做照顾别人的事,有谁在照顾您啊?」

我说:「世界上有许多人专门让人照顾,也有许多是专门在照顾人,这就是公平合理!例如我的职业和身分,就是学习着如何做好一个照顾他人而成长自我的人,但愿不要麻烦别人来照顾我;如我非得要人照顾而且有人愿意照顾的话,不论是谁,我都感谢!」

如果世间没有人需要佛法的照顾,我这个和尚不是就没事情可做了?如果大家都拒绝好心人的照顾,一切菩萨岂不是没有修行福德智慧、积聚成佛资粮的因缘了?因此,不论是家庭乃至社会,凡是互补有无、互相照顾,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场合及环境,都算是家庭。最小的家庭是两个人的共同生活体,渐次扩大,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为了全体人类的共存共荣,互惠互利,都可算是安家的工作。

(二)如何乐业

1 精进不懈,惜福培福

凡是人类的工作、事业,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乐业就是不论成败、贫贱、富贵,都能尽自己的本分,努力的工作。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贫而能刻苦、贱而能上进、富而能节俭、贵而能勤劳,这是敬业乐群的基本定义及原则。能够如此,那就是知福、惜福、培福、植福,而使得人人有福了。

2 以全体众生为安业的对象

不过,乐业的范围,可大可小。最小的事业,是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半言、起心动念;次大的事业,是你个人从事的某项专业或专职的工作;大事业是社会大业、国家大业、人类世界的千秋大业,以及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

作为一个佛教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一切众生的生死大业负责,让一切众生都能解决生死之间的大问题;活着时,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存,感恩生活,要好好地运用我们有限的这个生命旅程;死亡时,要心存感谢、充满喜悦,要无惧、无忧、无悔、无怨、满怀着悲愿心,迎向光明的前程。

3 乐业必须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

安业是安心工作,有一项安定的职业,并不等于持久固定在做同样的工作,亦不等于既不求升迁,也不准改行。

乐业的业,是指乐于通过身口意三业,来从事任何安定而自利又利他的工作,因此要为一切行为负起责任。

一般人只知道不做损人的事是负责任,佛教徒则更进一步,凡是不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是不负责任;一般人只知道对身体及语言的行为负责,佛教徒则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更要负责,所以常用惭愧心来修忏悔行,因为身体的行为及语言的行为,修善作恶,都是由于意业的起心动念。

因此,乐业先要安业,安业先要检点心理的行为,然后才能够对身、口两种行为尽责负责,乐在其中。

4 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现在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

佛法讲因果、因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一定是存在的,如果种因而见不到果,无法立竿见影,那是因缘尚未成熟,就像今天做了事,不一定今天就得薪水;如果未曾记得今生种了什么因,却有大祸或是大福,那是由于不知在那个过去生中种过恶因及善因。因此,我们要对过往无怨无悔、无骄无馁,落实于现在最重要;立足于安定和谐的现在,把握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才是乐业的基本态度。

5 积极进取中,时时踏稳脚步,步步站稳立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胜利是大家都希望的,如果明知不可为又不得不为,成功了是意外,失败了则是意料中的事;失败有大小,有明有暗,一败之后,永远站不起来,是大败;屡败屡起,波折升降,是小败。明吃亏是智慧型的小失败,屡次吃亏而不能自知、不知防范,是愚蠢型的大失败。

胜败虽是兵家常事,如果屡战屡败而竟不知怎么败的,那还能够安业乐业吗?所以一定要「识人,识己,识进退」,踏稳脚步,站稳立场,失败了再努力,成功了更努力,便是安业乐业的准则。

如何保护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环境

为了因应现代社会的变迁,让大家都能安家乐业,法鼓山积极提倡四种环保运动,那就是: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及自然环保。

(一)心灵环保

所谓心灵环保与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建设等是非常接近的。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留下了庞大的圣典,其中所记录的佛法,都是为了要提升人品、净化人心、改善人的环境,这些就是心灵环保的内容。

《维摩经》中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的行为能够主导身体和语言的行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能影响整体的环境;因此,法鼓山的具体工作,就是在观念上,劝导大家要少欲知足、知恩报恩;在方法上,劝勉大家要用念佛、拜忏、持诵、禅修等项目,来做心理层面的净化。

心灵清净,对于所处环境的感受,一定是安定的、安全的;心灵不净,纵然佛国在眼前,也会觉得所处的环境是不安混乱的。

有一次一家保全公司的保全人员,要我坐在他们的车上,两边各有一个人,都佩带着手枪,说是为了让我有被保护的感觉。

我跟他们说;「本来我是来去空空,觉得很安全的,现在你们坐在我旁边,反而让我觉得危机重重!」因为万一手枪走火,或是有人看到两位保镖在左右保护着,误以为我很有钱,动了歪主意,结果适得其反,而且我身上也真的没有钱,反教对方失望,岂非对不起人了!

因此,如果心中没有安全感,你就不得安全,心中不为安全问题烦心,就是安心的人,而且你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佛国净土。

(二)生活环保

如果生活整洁、简朴、节约,就不会浪费自然资源;安宁、平静、清净,就不会制造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就会改善。

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有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噪音污染等,到处脏、乱、浑、浊、不安宁,使大家失去了安全感和安定心,因此法鼓山正积极推动生活环保。

例如我们提倡旧物新用、儿童玩具及书籍交换、垃圾分类分级、资源回收,该用、需用的用到不能用为止,不需用的尽量少买乃至不买,并且推广环保餐具及环保购物袋;鼓励办公室里一纸至少两用,然后集中回收,转为再生纸。

(三)礼仪环保

佛教特别重视礼节和威仪。目前法鼓山所提倡礼仪环保的内容包括:在个人方面,待人接物时要合掌问讯,一言一行,尊敬对方,除了要口称「菩萨」、「师兄」、「师姊」、「阿弥陀佛」、「谢谢你」等,并且不说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在社会群体方面,提倡婚丧喜庆的隆重庄严,并曾出版了一本《一九九四年礼仪环保实录》,里面详尽介绍了这几年来持续推行的佛化联合婚礼、佛化联合祝寿、佛化联合奠祭的情形,同时也分别出版了《佛化家庭手册》、《佛化奠祭手册》、《丧礼与助念手册》、《礼仪环保手册》以及《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等小手册。

其中的佛化婚礼,是针对中国人婚丧喜庆的习惯,渐渐变成吵闹喧哗与浪费铺张,只讲排场,不顾尊严,失去了礼仪的功能,品格低俗,早与现代世界的文明脱节,甚至被国际媒体视为奇风异俗,因此,我们不遗余力的在推行礼仪环保,目前已有很好的反应。

(四)自然环保

佛陀曾告诉我们,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是修行佛法的道器和道场。我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要将它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看待,也要当成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床铺、自己的座位来看待。因此,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不但对动物要爱护,对植物以及一切生物的生存环境,空中的、地面的乃至地下的一切资源,都要善加保护。

用法鼓山的共识来因应崭新的世纪

我们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我们的精神──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我们的方针──回归佛陀本怀,推动世界净化。我们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

法鼓山所推动的全面教育,包括从结婚、胎教、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宗教的人格教育、老年人的关怀教育以及临终关怀的生死教育。目的是在对人类关怀,提升人的品质,使得人人都能见到自心中的净土。

大家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有一个念头跟慈悲、智慧相应,那么你这一念,就是生活在自己内心的净土里;以这样的精神,影响我们的家庭及全面的生活环境,人间净土就会普遍地、渐渐地落实出现了。

法鼓山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提升人品、改善环境、安定人心、安定社会。如此,才能完成和谐的人生、和乐的社会、和平的世界。

但愿我们共同努力、实践、推广,让我们有大信心、大愿心,因应崭新的二十一世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求得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

邪淫邪欲,会障你家室的平安

【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欲邪行。即...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平安在哪里

一餐厅老板听人传言,台湾将面临大劫、大灾。自此日夜...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问: 如何看待人间佛教与净土法门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佛教词典】出家外道

指外道之中,外形同于出家人者。经典中常载有此例,如...

【佛教词典】八九二识

(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

五色养生素食

五色养生素食以低盐、低糖、低脂肪为准则,坚持新鲜入...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佛学常见辞汇(十七画-十八画)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

宽运法师《放生之意义与功德》

(一)为何要放生?放生的目的与意义何在? 佛教提倡...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我们的烦恼都是自愿的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