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力?业力?自然力

证严法师  2012/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生,受苦、吃苦,才大叹「人生苦」。然而这一切的苦从何起始?感叹天灾人祸频繁,证严上人申明人们自造苦业,自食苦果,实应在日常生活中警惕,时时培养善念勤造福,调和业力偏向。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

「『业』就是造作的结果,人们造业,为善或是为恶,结果总是会让我们感受乐或苦,业力实不可抹灭。」上人说明,一般见到有人很有成就,事事如意,会称羡其很有福气,这福气的「气」就是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会推引人不知不觉地往某个方向走。

上人举例阐释,同样的工作,有人做得很不如意,但是换了另外一个人来做,却能做得很好,事业节节高升,就是俗称的「福气」强弱所致,这一股力量能转「心向力」,由不得自己,尽管心里很想这样做,到时候总是做不到;想说好话,但是一开口又总是说了不恰当的话,很自然地被业力转动。

律典《毗奈耶》云:「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说明因果定律,业因相伴无可逃离;因缘成熟时,果报必然现前,难脱难避。

证严上人开示:「平常要多做善事造善业,汇成一股善的力量,很自然就会吸引这一股力量往好的方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

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

妄想造就了我们的业力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

一切众罪中,杀生最重;诸善行中,护生第一

佛言:世间第一恶行是以杀生为主,兼摄余恶。一切众生...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后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人要为众生而活

一般学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样才能解脱生死?而我倒是...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

【佛教词典】六入支

【六入支】 十二因缘的第五支。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五...

【佛教词典】独与女人露地坐戒犯相

亦名:与女人露坐戒犯相 子题:一寻 行事钞·随戒释相...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决不可拿僧宝开玩笑

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性同一。一切佛像为佛...

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神通与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