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一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二十(夜摩天之六)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须夜摩天共诸天众、诸天女众,无量百千那由他千诸天大众、诸天女众,一切皆向山树具足地处之中伽那山所。一切天众坐莲花座普遍虚空,上彼山上。见彼天众有无量种形服庄严,无量种色、无量功德,具足天女而为围绕。彼山中天,五欲功德受诸快乐。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如是见已,心甚欢喜,共天女众即便速向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处天众既见天王牟修楼陀,即尔速疾共天女众一切奉迎,鼓乐音声,种种歌舞,生欢喜心,迭互相近彼此和合。遍山顶上,种种歌舞赞叹天王牟修楼陀,共到山上。于彼山上,彼此迭互种种音声娱乐受乐。彼诸天众如是受乐,于长久时。上虚空中,见天狗下。如是天狗光明等事,如前所说。尔时,天众既见如是希有事已,而复更生疑虑之心,有大怖畏,即尔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依止附近。有向虚空直视观者;有先曾闻彼天狗者,离放逸行,共彼天主牟修楼陀诚心礼佛。复有怖畏,入金窟者,有依树者,此二种天,无勇无力。有天走趣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望归求救。此如是见,第一希有,生疑虑心。「尔时,天主牟修楼陀见如是已,告天众言:『汝等天众为知不知,如此光明在虚空中临欲堕地?汝等皆来。』其中有天先不知者,则白天王牟修楼陀而作是言:『我实不知。今见如是希有之事,我实不知。』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唤一切天而告之言:『汝等天众,一切皆听,我今为说。以虚空中光炎堕地,汝等天众有怖畏者,希有心者。』
「尔时,如是一切天众,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为之说言:『汝等皆听!于我此处在上极远,复有天众。彼一切种量色形相、长命业因百倍胜我,是菩萨处第一胜净。在人中时五种持戒,不孔不穿,坚固不犯,有无量种胜修行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彼天世界,名兜率陀。兜率陀中,若所受乐若诸园林、若诸天女、若诸光明、若色若力、若利智慧、若长寿命、若无量乐或身或心、若所受用资生之具、若天女色,彼十六分,此夜摩天不及其一。彼天功德,非我能说。彼天光明形我此处夜摩天光,如萤火虫于日不异。若诸光明、若所受用资生之具,一切不及。彼天久时,无量种种受诸快乐。彼天之乐第一可爱,种种诸物,五欲功德种种境界而受快乐,胜于此处夜摩天乐。于长久时,善业乃尽,无常金刚打令碎坏。彼无常法,一切众生必定皆有,必定种子。不定种子,一切众生皆悉具有。无常到已,其命则尽,善业尽故,即便退彼兜率天处。一切有为,流动如灯,谓生、住、灭,一切三界,无物不动而是常者。一切皆动,一切终尽,非是常法,无处是常。诸有为法必定退失。是故彼处兜率陀天必当退失,如灯油尽及炷等尽,其灯则灭。灯既灭已,则有闇生;灯生闇灭,灯灭暗生。如种灭已,则有芽生。如是如是,彼业尽故,其命则尽。彼处诸天兜率陀中如是退故,汝等今见彼天已死,以业力故,有如是相。身是无记,虽死而有如是光明,何况复有无量善业所化光明、第一胜上决定善业所化光明。汝夜摩天从今应知彼相如是,彼若未死有何光明?有何威德?有何庄严?有何等业?彼不可说,无有譬喻。彼天如是四倍善业之所化作,如是终尽,何况我此三倍持戒,少业所化?汝等皆生夜摩天处,坏脆无常,有为滓浊,是故此天与彼殊绝。彼天如是,犹尚破坏,何况汝等而不破坏?』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而说偈言:
「『无常天狗瞬, 烧兜率陀天,
不自在故灭, 如灯油炷尽。
业力之所推, 大力十二辐,
业轮之所转, 上下不停住。
取种种境界, 无量门庄严,
以时满足故, 闇退不自在。
时节自在故, 草木如是生,
彼既时到已, 还复乾枯燥。
天如是时到, 则成就天乐;
如是复时到, 还退不自在。
业于时到时, 流转于世间,
以时自在故, 乐者还受苦。
若受乐受苦, 勿信境界常,
此一切因缘, 苦乐则差别。
一切皆无乐, 一切业自在,
苦亦尔无常, 皆是业因故。
异异诸果生, 有为法流转,
欲知此因缘, 应知四圣谛。
若知四圣谛, 彼必得解脱;
痴乐境界者, 世间转如轮。
善知义知谛, 彼则得解脱;
不知义谛者, 则无解脱期。
彼若如是知, 世间无常已,
则起解脱意, 遮不善业心。』
「彼夜摩天如是怖畏,须夜摩天有无量种无量分别。彼夜摩天王牟修楼陀与法相应,如是说道。尔时,彼天既闻天王智者语已,心各差别。有厌离者,厌生死者,畏生死者,又复心转喜乐境界。伽那山中种种园林、种种戏处,多有流水莲花池等庄严之处,树枝所覆,宝藏庄严,有种种鸟音声可爱,有莲花池种种庄严,有大七宝而庄严山。多有无量可爱声触味色香等种种境界,共天女众喜乐境界,爱乐成就,忘前厌离,不复忆念。
「又诸境界初乐后苦,共天女众,如是境界而受诸乐。彼山处故,心之猕猴,以自在力于中受乐。又复天众皆共天主牟修楼陀相随而还,有乘空者,坐莲华者,有乘无量庄严处者。所谓有天乘孔雀者,乘白象者,有乘鹅者,乘鸳鸯者,有如是等种种异乘,天女围绕若歌若舞,种种乐音,如天相应。在其天主牟修楼陀大王之前,向戏乐林牟修楼陀天王住处。种种深心,生意觉知,有厌离者,有放逸者。如是种种游戏境界,而受快乐。戏乐林中地处诸天如是差别,种种不同。若复彼处山树具足地处住天,在伽那山顶上而住。彼种种意,嬉戏受乐。其中有天生厌离者。如是种种无量分别无量境界而受快乐。如是无量境界受乐,心不厌足,如是乃至善业乐因尽烂坏失,于彼天处业尽而退。如是退已,种种业绳之所系缚,生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在乐处,诸根具足有善智慧,第一大心、第一大富,为一切人常所供养,端正好色,若为人王、若为大臣。以余业故。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即闻知:复有地处名广博行。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若善男子近善知识,信业果报,心意正直,随顺法行,受持禁戒,正见不邪,修正见行,常近耆宿,于佛法僧生清净信,信于生死,常一切时善摄诸根,不着境界怖畏生死;知爱别离、生老病死,恩爱聚会、恩爱离别一切皆知;于五聚阴识知其过,常勤精进,顺行善业,离恶知识;常一切时乐闻正法,闻已思惟,思已知义,摄持在心,知离欲味;常不杀生、常不偷盗,如前所说。复舍邪行:于妇女根,眼不乐见;于其歌舞庄严音声,闻已不味;于画妇女若见若闻,无不善念;梦见妇女,觉已不乐,不生爱念;不多行欲,常正观察,舍离邪淫,弃于欲事如毒无异。彼人如是功德相应,常行善业,恒有善念,离垢染心,持戒普净,善护禁戒。彼人如是,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在夜摩天广博行处。
「彼三功德乐修多作,爱乐净戒,持戒得果,生于彼处。才生于彼,即闻天鸟种种音声第一可爱,如跋求声。鼻所嗅香,本未曾有第一天香,嗅彼香已,生第一乐。身所觉触本未曾得,心意清净而不浊乱。如心回转,正相应故,则生欢喜。味亦如是,有种种味本未曾得。彼天如是六识之身前受乐已,如是思念:『此何世间?我住何处?此处一切皆悉可爱、皆悉可乐,与本皆异。此处世间见一切色,无量好色。』复见自身所有光明胜日光明,离肉骨污、离诸不净、离影离睒、离脉离筋、离大小节、离于坚触。身体柔软,普身诸分一切皆软。离于疲惓,自所念行若来若去皆无障碍。离于求索、离身伛曲。彼此迭互不相憎嫉。身体杂毛头发皆旋,一一毛旋,眼所对瞩,无有妨碍。境界不劣,离于诸障声触味香。身不增减,不变不老,恒常有力。天女妬嫉、怖畏怯弱一切皆离。身自具足,离求庄严,离求财物,于诸天女离摄取过。复何所离?于园林中处处游行无所怖畏,离怨家畏、离不净畏、离于知足。见自己身,则生爱乐,念念增长。天无量种诸境界乐,如所悕望,有乐皆得。
「悕望乐已,以少智故,心如是疑:『我何处来?我此身者为是何身?此是何处?此处何名?』彼如是疑,心中思量。譬如醉人或有睡人,夜有四分,三分已过,从睡而寤,于良久时,彼心疑念:『我是何人?我何处住?』少时思念,尔乃得知。如是如是,始生天子于良久时,心思惟已,然后乃知我人中死,来生此处。彼天如是于人中时,持戒熏思,如是相似生于天中。
「若阎浮提不乐境界,在彼天处初生之时,亦不喜乐。何以故?本熏思故,时彼如是。始生天子于良久时,如是觉知我在天处,以善业故天世间生。若人如是,于人中死生于天中,彼持戒来,犹故如是不着境界。如是后时,天上退已,生于人中,本天上时所习熏故,有相似相;如是人中以熏思故,后时死已,生于天中,不乐境界、不近淫欲。时彼如是,始生天子以持戒故,虽生彼天,不近境界。以余业故,令心如是不乐境界。
「若出地狱生天中者,彼生业故,在地狱中难可得出。余善业故,以少愿故,得出地狱生于天中。以在如是苦恼处来,生在天中得乐即着,心生欢喜,又多瞋恚。喜乐园林、流水河池种种莲花,胜爱乐心嬉戏游行。彼于饮食,爱乐心强,彼意相续之所熏故。
「若出饿鬼,有余业故生天中者,意相续熏,乐食心强,爱于饮食,常处于冷,多乐妇女。彼熏意故。
「若出畜生,有余业故生天中者,则多饮食。如畜生中多食多饮,生于天中,亦复如是多食多饮、少饮多食,爱欲心强。以意相续熏故如是。
「若无色界四处退已,生彼天者——以本修得三摩跋提,是故生彼无色界中四地处生,业尽故退,生彼天中——如是本意相续熏故,如是爱触味色香等如是得已,而复不乐。以心寂静不多乱故,彼熏心故。若于色界,依止初禅,如是乃至依止四禅。彼禅尽故,退生欲界,如是本意相续熏故,有下中上,心乐坐禅。境界乐心,少而不多。
「若欲界天,欲界中退,还生欲界,以生业故。如是二道作众善业,若天、若人如是二种,欲天中退,还生欲天。作善业故,唯欲界中。一切诸天二种业熟,除净居天。彼净居天非生业熟、非余业熟。如是业风常吹一切世间众生,令其流转,心羂所系,亦为种种业羂所缚,无量百千异心信解、无量分别,次第相续,于五道中流转常行。
「尔时,如是始生天子如是观察、如是思念,然后乃知:『我于某道退来生此。我人中退而来生此,受生业故。』彼如是知彼业故生,若余业生,如是亦知。以何因缘知此天子非余业生?若余业者,久时因缘,或一百劫能与果报;有一千劫或百千劫,少天眼者不自见知。本过去生久远之业因缘生此生业生者,则知来处。
「彼如是观生因缘已,心生憍慢,未久之间,善业熏故,于境界中生爱着心,有无量种。彼天尔乃如是念知:『我今在于夜摩天中,名广博行地处生已。』即生心时,诸天女众而现在前。以善业故,彼天女众速来围绕。以彼天子善业力故,天女来至。若彼天女生来久者,则不羞耻,近欲抱之,绕彼天子,共园林中而受诸乐。以善业价得彼天女种种功德,第一可爱,而共受乐。于彼地处有好山林、莲华河池、涧谷流水,有好平地、有好金窟,树枝之舍,无量百千种种诸鸟,种种音声。无量百千天女之众迭相围绕,在如是处歌舞游戏。彼处园中有七宝鹿处处游行。如是种种眼所见者皆悉可爱。彼处有山,名为广少,彼山之峯七宝光明,种种庄严,种种宝石杂杂间错。有莲花林皆是七宝,在园林中多有河池,如是种种庄严之处。以善业故,妙色庄严,于如是处歌舞游戏种种受乐。
「彼天如是同受乐已,有于水中而游戏者。如是种种欲,到地狱、饿鬼、畜生。以善业故,戏乐不止。彼诸天等自于身中,示一切天业相名字。若天前世作何善业?何心作业?于何时作?何因缘作?何生处作?此如是等,于下中上福田具足、财物具足而作善业。彼一切相,于自身中见其名字。譬如明了善书画者,各各别处,随其所作,历然分明。如彼名字,此天如是。善业画师于业地处,一切善业皆悉普画。善业彩色善净光明,见则极爱,画作彼天,一切乐见。如彼善业巧画之色,如是而生。彼天之身以有如是画字相现,百倍严胜。譬如第一百炼真金,或复其余赤莲花宝或青色宝,于如是等种种胜宝,端严可爱,彼天身相百倍端严。如是画相,自眼不见。何以故?以在颔下咽上相故,是以不见。若彼天子心未放逸,则便更互相见此相;又善业因,如是更互相见此相。彼广博行地处之天,如是希有。
「彼天复有希有之相,如咽之相,额上亦尔。以善业故,有如是相。种种业画,种种色相。所谓相者:云何而退?于何时退?如是退已,当生何处?彼种种色,种种画相,彼天额中皆悉具见。此希有相,是业所作。彼天身上,如是字鬘种种杂杂,如是端严。如余异处所有诸天,种种华鬘庄严身首端严殊妙,此相庄严亦复如是。
「又彼诸天复有善业果报成熟,自业画身,共诸天女种种画身胜庄严者,受诸快乐。无量种种园林之内,于广博行地处之中游戏受乐。既受乐已,复向一河,河名善杂。彼河从于杂爱山峯流出而来,故名善杂。有种种宝庄严彼河,无量鸟众种种音声,多有无量种种异树庄严彼河。有种种花,其华杂色有百千分异色不同,庄严河岸,无量天女近彼河岸游戏受乐。又复更有殊妙河水,名为杂河。此河从于杂色崖岸山峯流出,故名杂河。如是杂河,若天近之,于本生处则能忆知。彼天若从地狱中来到彼河岸,则便忆知。既忆知已,有极可爱五欲功德皆悉具足,有诸天女心甚欢喜游戏受乐。
「以心忆知曾受苦恼故,于乐事一切皆忘,如是厌欲而说偈言:
「『地狱炽火中, 苦切甚大苦,
我等恶业尽, 皆来在此处。
业善果亦善, 诸功德庄严;
业恶故果苦, 必定如是受。
我于苦乐中, 轮转生死处,
业风吹令转, 犹如海中波。
若有心作恶, 喜乐恶事者,
彼不善行故, 因缘堕地狱。
得脱彼地狱, 来生此天处,
忘彼处苦已, 而复行欲乐。
此境界流转, 苦乐如梁绳,
而心甚坚[革*卬], 受苦不厌惓。
此彼岸和合, 诸根之所诳,
为爱羂所缚, 一切流生死。
出地狱生鬼, 出鬼生畜生;
出余畜作龙, 出龙生三处;
业如是常行, 世间转如轮,
以久来习故, 犹不生疲惓。
爱乐龙宫殿, 不乐地狱苦,
流转于有狱, 有乐不乐处。
千钵头摩苦, 百亿钵头摩,
如是时受苦, 痴故不厌惓。
三界皆无乐, 普遍一切苦,
众生为痴诳, 而不生厌惓。
如是受苦已, 痴故造苦因,
由因故有果, 如果从种子。
境界所迷心, 勇健有大力,
众生调彼心, 令彼时寂静。
彼心调伏已, 一切界转行,
轮回于三有, 不能见真谛。
如以风因缘, 令海水波动;
如是因缘心, 令世间常转。
众生着妇女, 为苦乐所执,
不到于善地, 无苦恼之处。
若忆知苦时, 则生厌离心,
既忘彼苦恼, 还着乐放逸。
若有能忆知, 地狱苦恼者,
如是天中乐, 犹如小微尘。』
「彼天皆忆本曾生处。诸有近彼杂色崖岸山峯所出杂河岸者,则皆忆知本曾生处;若离去者,于本生处一切皆忘。彼复于苦心既忘已,忘本生处;忘本生已,而复乐着种种境界,有无量种无异相似可爱声触味色香等天妙境界,如是受乐。
「既受乐已,而复更向名久欲山。彼久欲山普皆可爱,有第一河莲花水池,其水清净,围绕彼山。鹅鸭鸳鸯在彼河池而为庄严,种种金宝为河两岸,水流之声有种种音。彼山之中如是等河,其数一万。种种树林,种种众鸟而为庄严。彼诸河中,四河最胜,所谓四者:一名速流;二名金鬘;三名毗琉璃水;四名乐漂。是名为四。尔时天众自业果熟,一切如是生欢喜心,种种衣服庄严其身,游戏受乐,向速流河。近彼河岸有长妙花极大树林,名无量乐。其花开敷,其枝密覆间无空处,无量百千种种色花。有流水池,种种诸鸟,鸟身皆是种种杂宝,众鸟音声处处遍满。彼速流河第二岸边有莲花池,彼池名曰醉蜂巡行。如日初出赤色莲花在彼池中以为庄严,如是莲花有第一香普覆池水。彼河二岸,一有树林,一有花池。彼河长量五百由旬,广五由旬,其水普清,水中生花遍覆其水,花叶杂色若干种种,有第一香。彼如是香遍五由旬。尔时,彼处如是诸天随心所念,有天在于园林中者,有天在于莲花中者。如心所念游戏受乐,与天女众彼此迭共欢喜受乐。自有光明。以善业力在彼处生。彼速流河于两岸边,广博行天种种游戏而受快乐。如是一河。
「彼金鬘河从山峯出,彼山名衣。又衣山峯复出此河,此金鬘河甚为可爱,河在衣山犹如金鬘,故名此河以为金鬘。彼金鬘河如是功德,所谓其水悉是天酒,远离酒过,第一善香,味色触等皆如心意,一切具足。有所忆念,不妨不乱。尔时,彼天共诸天女饮如是酒,复受胜乐。彼一一天皆有无量诸天女众之所围绕,心意乐着五欲境界,五乐音声,称情美妙。共诸天女,随心所念如意自在,金鬘河边成就无量种种胜乐,于境界中心不厌足。又复歌舞种种游戏受诸快乐,从一山口至一山口,从一山峯至一山峯,从一河岸至一河岸,从莲华池至莲花池,从园林处至园林处,从树根下至树根下。如是种种诸处受乐,既受乐已,次复往向毗琉璃水第三河所。
「毗琉璃水第三河中,其水清净如毗琉璃,彼处多有毗琉璃树,又复多有毗琉璃鸟在彼水中。其水波鬘,其沫如笑,净洁清水徐流不急。其水极深,有妙音声。善业力故,毗琉璃水如是缓流。天欲受乐,有心念时,到彼河中,境界渴故,种种爱贪。彼天受乐不在一处,有在河岸而受乐者,有在水中而受乐者。共诸天女第一嬉戏而受快乐。彼诸天众皆悉乘鸟,从一水波到一水波处处游行,从一水漩入一水漩,从一回波入一回波。有入水者,入已复出,更入急处。又复彼天从一莲花入一莲花,又复从一优钵罗林更入其余优钵罗林。如是游行百到千到,成就乐受,不可譬喻。又复彼天善业力故,境界寂静,毗琉璃水清净之处,见业果报。若其有天持戒净胜、若智慧胜,彼则能见本何因缘,如是作业得生彼天毗琉璃水清净之处,一切皆见。以何因缘如是心生忆念往事?以前世时,于福田中有清净心深生信故。
「彼一切天一一各各作如是心:『我境界力如是动转,五欲之水在爱河中,如是漂我,令我不觉。无常退至,我于此处必定当退。如过去世所作业相,生此之因自咽上现。』彼天既见如是相故,知过去世作如是等善业因缘,来生此处,如是受乐。若彼业尽,于此天上必定当退。如是念已,彼此迭互相向而说。
「复见五道怖畏之处,见怖畏已,彼一切天各生厌离,毗琉璃水河岸边处而说偈言:
「『若过去修善, 为善人所爱,
今此天处受, 念念向尽去。
彼尽已则退, 天中善报处,
一切乐因缘, 皆如是尽灭。
既入无常手, 一切皆破坏,
若法无常者, 令一切皆贪。
如是无常法, 能与一切贪,
愚痴少智者, 贪着于欲味。
痴不觉知过, 如今波迦果,
色声等系缚, 爱故受苦恼。
恶业迷众生, 令不得自在,
以迷恶业故, 则受恶业果。
诸着欲味者, 欲害如毒果,
着欲不知足, 故堕地狱中。
常乐行施戒, 施戒福成就,
若常如是行, 彼则生天上。
持戒常修行, 舍离不善业,
恭敬修威仪, 彼则生天上。
愍众生安慰, 深信于佛法,
摄心寂静者, 彼则生天上。
若于怨家所, 慈心离瞋垢,
常寂静心者, 彼则生天上。
若心中无瞋, 彼善而无恼,
勇善调伏者, 彼则生天上。
常实语持戒, 而不多言说,
知坚知不坚, 彼则生天上。
若不乐世间, 厌离老死法,
常乐于涅槃, 彼则生天上。
若树下塚间, 如是山谷等,
常一心禅者, 彼则生天上。
知时敬父母, 不近恶知识,
常行慈心者, 彼则生天上。
不乐聚落城, 及戏处道行,
一处住知足, 彼则生天上。
若善自观身, 常见其不净,
知自身如是, 彼则生天上。
若能知法网, 种种法网知,
不喜乐生死, 彼则生天上。
若觉知诸法, 无量种种生,
虽见不喜乐, 彼则生天上。
心念念如幻, 如乾闼婆城,
若调伏此心, 彼则生天上。
若谛知一相, 或善知二相,
心于欲厌离, 彼则生天上。
于他妻如母, 于一切如父,
若如是平等, 彼则生天上。
若恒离两舌, 常乐和合他,
心不悭而直, 彼则生天上。
于他一切物, 皆如土块等,
自生知足乐, 彼则生天上。
若于夜于昼, 常能离懈怠,
勤行精进者, 彼则生天上。
若离慢贪瞋, 复离于懈怠,
如是舍离者, 彼则生天上。
恒不乐五尘, 五尘不破戒,
常护戒智者, 彼则生天上。
若能知四取, 四谛亦如是,
智者如是知, 彼则生天上。
若知苦苦报, 亦复知苦没,
如是谛见者, 彼则生天上。
若得衰恼己, 而不舍于法,
是摄受法者, 彼则生天上。
若着坏色衣, 及着粪扫衣,
善心不行恶, 彼则生天上。
若一切时禅, 常有出世心,
恒乐空闲处, 彼则生天上。
若美若不美, 随他之所得,
心不喜不瞋, 彼则生天上。
若着麁鄙色, 尘土粪扫衣,
如是衣知足, 彼则生天上。
若床若地楼, 或复在余处,
不生苦乐心, 彼则生天上。
于眼所见色, 青黄赤白等,
若如实谛见, 彼则生天上。
若闻爱不爱, 二种声不乐,
心正不动乱, 彼则生天上。
调伏于六根, 而不乐境界,
摄心不动乱, 彼则生天上。
如是大饶益, 恒常受快乐,
若一切皆作, 彼则生天上。
如一切业行, 是则为最胜,
行无垢法者, 彼则生天上。
若知于业报, 而能作业报,
于苦常怖畏, 彼则生天上。』
「彼天如是颔下咽中见诸相已,极大怖畏已说此偈。于河岸边共诸天众,本性放逸,以本业故,于咽中现。若至余处,则不复见。若有因缘,则便见之;若无因缘,虽有不见。何以故?以一切法因缘生故。
「又复彼天本性放逸,性放逸行,离久欲山,复向余山,山名宝围。欢喜心故,种种庄严,现在生欲,能牵其心,不计未来所有诸畏,以根摇动不寂静故,于彼天中受第一乐。歌舞喜笑,种种游戏,于河岸边,种种树枝,诸花具足,彼处多有常欢喜鸟。
「复有宝山胜宝围山,无量百千分分之处皆悉具有,杂宝间错。而彼诸天悕望乐故,欲往见之。时彼天众遥见彼山光炎围绕,如穿虚空,光炎上出,天不曾见。忽尔见之,彼山光明青黄赤紫普万由旬。又复如是杂宝光明,出胜其余无量宝山所有光明。如须弥山所有光明,能坏一切其余诸山所有光明;此宝围山所有光明,能坏其余宝山光明,亦复如是。彼宝围山眼若看者,能令眼乐。又复第二能与耳乐。所谓种种河池之声,有孔雀等七宝翅鸟种种音声,有如是等无量种鸟种种音声。彼有宝树,树有铃网,风吹出声,其声美妙不可譬喻。宝围大山以如是声,能令耳乐。彼宝围山又复能与第三根乐,而彼天众犹未至山,谓:彼山中从无量华出无量香,令天鼻乐。彼宝围山如是能令第三根乐。彼宝围山又复能与第四根乐,所谓能令舌根得乐。色香味酒能令丰足,种种美果皆令饱满。彼宝围山又复能令天身皆得无缕衣触。无量衣服皆甚柔软,复有冷风随念乐触,以吹其身。彼大宝山如是能与天之快乐。彼天五根如是受乐。如五根乐,意亦如是得第一乐。此宝围山于一切根皆令得乐,如是饶益一切天众。
「尔时,彼天既到如是宝围山已。彼宝围山光炎围绕,出无量种炎光明围,多有无量百千莲花流水河地以为庄严,金毗琉璃、青色妙宝、白银宝等种种杂杂百千庄严。彼天既见如是山已,本性自乐,见彼山故,百倍受乐。共诸天女,迭互各各更相受乐,生欢喜心,胜胜悕望,意甚欲见。彼宝围山窟窟谷谷处处皆有莲花池林。从一山峯至一山峯,从河至河,须陀之处。从一宝林至一宝林,处处遍见种种鸟众,复闻其声,五乐之音,游戏受乐。彼天眼耳鼻舌身等五种境界,一切可爱。彼根声触味色香等,各各胜妙,如是诸根于境界中一一受乐。
「如是境界爱放逸故,现在世中若苦、若乐,过去世时若苦、若乐,皆悉忘失。如前业果种种字画,于其咽中先所见者,一切皆忘。如是游戏种种受乐,是故皆忘本所作业。
「彼天胜妙宝围山峯,名净无垢。如是无垢清净之处,见行殿尘。天在殿行,殿所行处有妙宝尘。彼清净处尚见殿尘,何况其余天身等物。种种庄严、可爱身色,业尽所作,有异异种。若此天众命尽故退,何业所作,以善业力,咽中字画如是皆见。彼初见已,不生厌离。何以故?以愚痴故。初得欲味,即便乐着,不生厌心。彼愚钝天,若为他示或自觉知,见彼欲过,即便觉知事至怖畏。
「彼天如是贪着欲味,见其过患,则于后时,悔火所烧。『云何我本不舍此欲,如毒刀火?此欲乃是地狱、饿鬼、畜生之因。我今以此欲因缘故,必堕地狱、饿鬼、畜生恶趣之中。』如是后时,悔火所烧。若修心者,则于欲味不生味乐;见欲过患,则于彼欲不味、不着。知欲过故,以有智慧见彼过故,后则不悔。若不悕乐彼欲境界,失不忧者,本修心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一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