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十九(夜摩天之五)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呵责,既呵责已,复共无量百千天众,皆悉从彼赤优钵罗相随而出,向余山峯。其峯名曰一切观察,五百由旬,七宝庄严,流水河池,园林众华、鸟众庄严,有无量种功德具足。牟修楼陀夜摩天王为欲游戏受快乐故,上彼山峯。一切观察妙宝山峯种种可爱,所谓其根有妙水池名为爱见,围绕山峰。于彼池中,有名角峯,出在水中,七宝为节,节如臂钏。彼七宝节有胜光明,状如竪臂,五百由旬。又其头上七节枸栏,周匝而有,所谓七者:一、金枸栏;二、银枸栏;第三枸栏是毗琉璃;第四枸栏则是青宝;第五枸栏则是车璩;第六枸栏,赤莲花宝;第七枸栏,金刚妙宝。如是诸宝以为间错,有如是等妙宝枸栏而围绕之,周匝端严甚可爱处。多有天众、多天女众第一妙色,可爱音声,如是庄严,如是殊妙。

「尔时,天王牟修楼陀共多天众、多天女众,乃至无量百千之众,如是共到一切观察山峰之所。既往到已,见彼山峰诸天众已,而说偈言:

「『夜摩一切处,  此高如举臂,
  恒于一切时,  多饶诸天众。
  光明端正山,  七宝所庄严,
  有清净流水,  有莲花池绕。
  园林甚可爱,  多饶诸鸟鹿,
  此峯池中出,  极高穿虚空。
  此处天常乐,  天鬘自庄严,
  歌舞心欢喜,  天女极甚多。
  五乐音可爱,  覩者心乐见,
  此峰甚可乐,  周匝光明围。
  以所作善业,  三种持戒因,
  天众依此峯,  游戏受快乐。
  我久依此峯,  游戏受诸乐,
  此是欲乐地,  善业之所化。
  此处凡痴天,  有已退今生,
  放逸行众生,  如羊屠者杀。
  自死不觉知,  如羊不怖畏,
  若天觉知死,  不应行放逸。』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既见一切观察妙山峯已,见多无量百千亿数那由他天、诸天女众种种境界,心意受乐。谛见诸天业果报已,复观诸天行放逸行,为爱所漂,未知厌足,诸欲炽火之所烧然。既见如是愚痴天已,心生怜愍,已为说偈。复更前入一切观察山峰之中,自业受乐,定业所牵,心摇动故。复与百千诸天女众,如是相共入彼乐处。彼处旧天既见天王牟修楼陀,即便奉迎,有住空者、有以众香自涂身者、有在鸟背堂中住者、有共天子而前奉迎牟修楼陀夜摩天王乘空行者、有作五乐音声迎者,如是种种异异庄严,各各奉迎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尔时,如是一切天等在上空中,以诸花香皆悉下散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散已前近。复有余天以金乐器出妙音声,并复歌赞,亦复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复有余天手执花鬘,彼花之香,闻者欲发,住在空中,天风所吹,其衣摇动,渐渐前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复有余天住虚空中,妙声赞叹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渐渐前近。有如是等无量异天,种种异异殊胜庄严,有种种色——以作业时有下中上,色庄严等亦复如是有下中上——一切皆向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各各奉迎。尔时,如是一切天众皆悉赞叹牟修楼陀夜摩天王,迎已俱到一切观察山峯上已。天王力故,诸欲功德,五境界乐有无量种,一切增长,以善业故。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共诸天众在于园林妙莲花池,成就无量种种诸欲,渐次更上一切观察山峰之上其余地处。既到彼已,善业力故,即便得见恶道门开,见有天女时至欲退。彼欲退故,先九相现,所谓:一者皮缓太软,以其皱故。二者身动。以身动故,头上着花,离散堕落。复有第三退相已现,谓:着赤花在头则黄。复有第四退相已现,谓:有风来吹其衣服,无缕之衣则如缕成,如人衣触。复有第五退相已现,谓:空中飞则生疲倦,地行亦尔。复有第六退相已现,谓:身汗水本清,今浊。复有第七退相已现,谓:至树下取花取果,树枝则举高不可得,则不能取。复有第八退相已现,谓:天子来共行欲者,则见天女色丑无媚。复有第九退相已现,谓:有风来散其头发,令不柔软,触则麁澁。此退相现,天数十日,于人中数经二千年,犹故不退。

「彼退天女复有二种退相现已,则到退时。所谓一者:欲心则多,不能暂住。所谓二者:在游行地,地不柔软,下足不容,举足不起;独不能住,唤余天女言:『我烦闷,共我住此。』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脣动不住,无语因缘而动不止。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先来歌舞,音声皆忘。本始生时歌舞音声无有教者、不从他学,以善业故自然皆知;如是退时,善业尽故,一切皆忘。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若前往近莲花池水、若河流水,则于水中见欲生处,随于何道欲生之处见彼身像。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身着庄严,若是璎珞、若是钏等,一切皆重。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随何处坐,坐处皆变。若坐金处、若毗琉璃、因陀尼罗如是等处,彼一切宝皆变为木。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本见地等,今见皆异。彼退天女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普身一切皆悉汗出。如此人中又复更有退相已现,所谓相者:眼见天众,一切旋转,如见轮转,不见天身。一切诸根不乐境界,心作是念:『我今无救。』命欲尽故,于欲生处,如生处见、如彼色见。如前所说,彼退天女命尽退时,后念命尽,心生中有。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见彼天女退已,生厌离心,既见天女如是退已,而说偈言:

「『妇女缚世间,  诳令长诤怼,
  非法能坏法,  是一切过处。
  为女欲所使,  此天处被缚,
  彼死军来到,  破坏而将去。
  女以种种戏,  巧诳惑男子,
  能令后时退,  如自业而去。
  莲花园林山,  若河若谷中,
  多种戏乐已,  天女然后退。
  天女必定退,  必定爱离别;
  丈夫如是见,  犹行欲不止。
  能令世间失,  能多增长爱,
  为此妇女缚,  不可得解脱。
  欲染缚最大,  能缚此世间,
  种种异思量,  更无如是缚。
  无量种欲箭,  伤天者何去?
  女欲使令汝;  破女已得胜。』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观察,于退生畏。欲退天女无有方便可救令脱。观察普遍无量种门,决定退已,复观余天五欲功德,受种种乐,于退不畏,如畜相似,作是思惟:『云何彼天死时临到而不怖畏?』如是念已,自心生怖,而亦不能为他天说。何以故?非时说法,令法轻故。而彼余天境界受乐,乐境界故,如是非时,不可为说。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念死畏已,随顺彼天犹共戏乐,复无量种游戏受乐。在于如是一切观察山峯之中,多有种种妙好园林及莲花池,共诸天众游戏受乐。六种爱身喜乐境界,于彼园林莲花池等无量种处,迭互歌舞共饮共食,若触香味。如是受乐闻歌音声甚为可爱。如是受乐,到彼山峯枸栏之所游戏而行。彼枸栏者是毗琉璃,诸天入中,其身光明一切皆失。彼宝庄严,彼毗琉璃宝光明故,皆同一色,所谓青色。诸天既见皆同青色,生希有心,迭互各各如是说言:『如我先见多种殿来、百千殿来,初未曾见如此山峯毗琉璃宝如是光明。』

「尔时,此天如是说已,即诸天中有一旧天,向余一切后生诸天如是说言:『如我次第传所闻来,今为汝说,以何因缘,如是光明?曾于过去久远世时,兜率天王下阎浮提,诚心供养正遍正知。供养佛已,来过此处一切观察山峯之中,以心怜愍夜摩天故,故留一珠。此夜摩天见珠光明,诸夜摩天知业果报有轻有重,则离慢心。若夜摩天行于非法,见此珠已,知夜摩天与兜率天有胜有负,心如是知:「我于今者成就何乐?我乐光明色量形相于兜率陀则为微劣,寿命亦劣,地处亦劣,业果亦劣。」彼诸天等见彼宝珠胜光明已,则生第一胜欢喜心。若放逸行,则离慢心;若随法行,增长彼法。以此因缘,兜率天王留珠在此。』

「尔时,诸天从宿旧天闻是语已,则生第一胜欢喜心,于彼宝珠生希有心,意乐欲见。彼一切天相共在彼一切观察山峯之中,求觅彼珠。以求觅故,一处见之,有一百倍胜光明出,能覆余珠,令使不现。被覆未开,犹尚如是,何况不覆。所谓覆者:夜摩天珠覆盖如是大光明珠。彼夜摩天却余宝珠,出此一珠,时夜摩天见此一珠所有光明,心则离慢。又夜摩天自身所有一切光明皆悉不现。复观彼珠,其中则有金书文字,字有偈言:

「『清净无垢浊,  常随顺法行,
  彼不放逸故,  恒常受快乐。
  若乐若苦恼、  若老若少年、
  若大姓小姓,  死王皆能杀。
  若端正若丑、  若大力小力、
  若独若有主、  死王皆能杀。
  若王若僮僕、  若俗若出家、
  若坚若软者,  死王皆能杀。
  若富若贫穷、  若功德若无、
  若男若女等,  死王皆能杀。
  若行若在家、  若水中若陆、
  若在山峯住,  死王皆能杀。
  若睡若[宋-木+悎]寤、  若食若不食,
  能历乱世间,  死王皆能杀。
  若在下在上、  若在傍厢住,
  时轮无障碍,  死王皆能杀。
  若吉若不吉、  若法非法行、
  若病若不病,  死王皆能杀。
  若恶者善者、  若悭若不悭、
  若放逸若不,  死王皆能杀。
  若地狱饿鬼、  若畜生若人,
  大力不休息,  死王皆能杀。
  若欲界诸天、  若色界天等,
  彼天悉大力,  死王皆能杀。
  若无色界天,  三摩跋提生,
  彼天悉大力,  死王皆能杀。
  有生皆无常,  一切必破坏,
  一切有为法,  破坏则不疑。
  见死力如是,  若见欲过患;
  见爱染语已,  则离生死海。
  初时有味坚,  贪着欲境界,
  由之入地狱,  犹如蛇舌舐。
  见此处退已,  知死王大力,
  心则善调伏,  知心有此过。
  园林山等中,  若在堂中住,
  一切天皆退,  为时火所烧。
  若为境界覆,  痴故放逸行,
  爱羂缚此天,  将入恶道去。』

「时彼诸天大毗琉璃宝珠之中,见彼金书偈句字已,读已、闻已。若天心有善种子者,见闻是偈,暂生厌离。若迷境界愚痴之天,虽亦见闻,犹着境界嬉戏游行,受五欲乐,心不生厌。「时彼诸天既见宝珠如是光明,珠内偈说一切世间多诸过患,既见闻已,生希有心。『此胜宝珠如是光明,甚为希有。』而彼诸天自性放逸,种种游戏种种受乐,无量分别,多受无量境界之乐。彼乐深胜,不可譬喻。

「尔时,彼天复放逸行,多击种种歌乐音声,向一水河,河名速流,坚着放逸。见诸境界,其心坚着,无始集来,爱羂所系牵向彼河,种种乐声系缚其心,彼此迭共游戏受乐。彼速流河多有树林,莲花所覆,种种鸟声甚可爱乐,莲花之香以熏其水。彼河两岸饶欢喜天,若歌若舞,彼天迭共胜欢喜心,在彼河岸受诸快乐,五乐音声平等美妙,有无量种五欲功德而受快乐。彼河水速,故名速流。其河两岸树枝间间,鸟在中住,彼鸟即名树奇间住。鸟善业故,彼此迭共胜欢喜心,利益天故而说偈言:

「『山河如是速,  天如是失乐,
  痴故不觉知,  如是放逸行。
  一切诸众生,  命乐速不停,
  痴者不觉知,  如生盲于道。
  宁盲无眼目,  不着欲愚痴,
  为乐随欲行,  趣向地狱去。
  非盲故地狱,  以不知法故,
  是故宁自盲,  不为欲所使。
  欲行不利益,  常诳惑痴者,
  以自心痴故,  而不厌离欲。
  若行于欲者,  无智亦无知,
  不数欲生苦,  而常乐于欲。
  见欲怨如友,  如今波迦果,
  能将向死处,  数数至恶道。
  如一切诸河,  水流无回者,
  天乐亦如是,  已去不复还。』

「彼鸟如是住在树中,如业之实,已说此偈。时彼诸天善业修心,闻说偈已,心极厌离,如是思惟:『我今乃于畜生之所,如是闻法,是故得知我放逸行,定入恶道。』

「尔时,彼天既生是心,思惟念已。其中有天离彼河岸,在一处住,而说偈言:

「『一切众生命,  如水沫不异,
  如河流波动,  少年亦如是。
  一切诸众生,  尽皆属老死,
  汝等无心意,  不念不知虑。
  诸有身未坏,  诸有世间净,
  若心皆作法,  则不入恶道。』

「彼天如是迭互各各心随顺法,如是说偈,如是念法。未经久时,根羸无力,复不思惟,见无量种可爱可乐五欲境界,随心乐已,为受乐故,行向余天。彼天如是迷于境界,五境界因常增天欲,在于彼处受天快乐,第一可爱五欲境界,相应受乐。乃至此爱善业尽已,复为业使,生于地狱、饿鬼、畜生。若余天退,若生人中,第一乐处无诸衰恼,第一富乐,生于第一大种姓中,一切敬爱、一切供养,不怖不病,第一聪明,若他余人、若奴若婢、若诸作人一切皆爱,常于其人有供养心,得生第一善国土中,不在边地,生在知法知非法处,五根具足,智慧自在。以彼善业作而复集,圣人所爱,三功德业决定生天。以余业故。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彼夜摩天复有地处,彼处名为山树具足。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谓:若有人修行善业,直心正心随顺法行,不坏威仪、不缺威仪,远恶知识,常生善心;微尘等恶,见则深畏;正见不邪,常正见行,常一切时信业果报,心意正直;身行善业,口意善业,护三种戒,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杀、不盗如前所说。不邪行者:若于昼中见妇女像,心不生念。白日见已,夜不生念。心生知足,于昼行时善摄其心,以知足绳系缚诸根,念身而行,善护其心,常乐观察诸界入阴,不乐多语,不于非时入他舍内,不行恶肆,于一切处非时不行,不近恶狗,不常入村、不常入城、若四出巷;不乐常见亲旧知识,心不常念;常勤修行智之境界,常正观察,恒常正念,敬重尊长,常近奉侍。彼善行人如是持戒,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夜摩天中山树具足地处之中。于彼生已,受无量乐,如印相似,无量种乐皆悉具得。

「有二妙山围绕彼地,于彼山中有四树林:一名腻青影;二名无量负;三名一切上;四名清净负。腻青影林,青色妙宝、青色之树,金银为叶皆悉具足,端严胜妙不可譬喻。林中殿舍出青光影,远去遍满五百由旬,色如青云。彼后三林——无量负林、一切上林、清净负林,一一皆有无量种树、无量种色、无量种形、无量种相、无量种叶,无量种鸟近于彼林。于彼林中有如是等无量种树,复有其余种种诸树,所谓多有金树银叶,复有银树毗琉璃叶;有珊瑚树,白银为叶;有杂宝树,杂宝为叶。为树杂故,其影亦杂,其枝普覆地分处处皆悉有水。彼彼地处极为严好,蜂众庄严,有妙音声,多有天鸟庄严地处。彼第二林严好如是。又第三林多有无量流水河池,其河多有无量诸鸟,种种音声,所谓孔雀、俱耆罗等,音声可爱,住可爱处。又第四林多有种种杂色宝树,园林池水种种莲花,林影光明。彼诸树林一切皆如云母琉璃,若天入中,皆见自身犹如云母琉璃之色。

「又彼处山有异势力,若天欲退,死时将至,随业去处,一切皆见。彼既见已,厌离于有,不放逸行,以见自身异生处故。彼福天子于彼如是功德地生,以无量种善业力故。尔时,得生彼处天子,生在山中,山名伽那。如是天子初生之时,行放逸行,既见退已,生恶处故,始生天子不放逸行。如是摄心,未经久时,更着境界五欲之乐。在于园林莲花池中,极可爱处,五欲功德皆悉具足,五乐音声,多有无量诸天女众之所围绕,有无量种无量分别,无量诸念。彼山林中,如前所说,以彼天子前善业故,如是种种受五欲乐。

「彼既如是受欲乐已,善业力故,于彼山中则见五种希有色相。何等为五?谓:何生处而来生此,见彼来处;乘何业因而来生此,见彼业因;于何时退,见彼退时;见其退已,于何处生;见彼处生,生彼处已,成就苦乐。见彼苦乐,于他身事亦如是见。彼天众生复见异时,或见百劫或见亿劫自身之事,作如是知:『我曾于此天中而生,虽知生数,不知时数。何以故?以智少故,不能思量彼山势力。善业势力故如是见。』

「然彼天子见无量种希有事已,畏生死过,厌离善业,况非福业而不厌离,亦离杂业。以其皆有苦恼过故,以彼杂有多过恶故。如是见已,见彼山中希有事已,于有生死过恶之处,怖畏厌离。于一切时增长无量种种衰恼,见梁绳已,则于余乐心离不乐。所谓乐者:天中欲爱触味色香。如是既见触味色香如见毒饭,不以为乐。彼既如是见无量种天境界乐,憎恶不乐。彼既如是厌离欲已,向余天说,令作利益安乐之事。彼天如是则善修行身口意等,而行善业。

「所谓法师若能为他说正法者,于彼放逸诸众生等,具足佛语而为说法,畏放逸行。放逸众生入于无量境界恶处,为彼众生说五种畏,所谓五者:生畏、老畏、病畏、死畏、自业畏等。此诸众生如是作业故,如是得爱乐境界,怖畏离别。此等诸畏若能示他,非为贪物、非谄曲心,亦非悕望供养因缘,而能为他正说佛法。

「复有为他杂说佛法:如己所闻,譬喻相应。畏自少闻、少读佛语,推时在后,异因譬喻。从他闻来,自思量说,内心贪多种种杂语,推时在后,如是说法。如是因缘,作生死畏。彼于山中见有诸业。

「于如是等一切法中,复有胜者,谓:为父母、尊者说法。复有为于病者说法。为邪见者,令生正见而为说法。为欲死者而说佛法。若见生死无因、无缘,自然有者,是则为之说因缘法。若于生来未闻法者,为之说法。若行旷野、若于海中大船行者、放逸行者、若诸国王、若王大臣、若诸年少行欲放逸种种慢等,令得离故,而为说法。若勇健者能多杀害、若多杀生、放逸行者,为说罪过,遮彼杀生。若乐诤斗——望生天故,欲取斗死颠倒见者,为之说法,遮令不作。若常猎者,为之说法,令得舍离。若诸妇女妬嫉之者,为之说法,遮其妬嫉。

「此如是等十二种人,若有能为说法之者,彼人如是真实说法,身坏命终生夜摩天山树具足地处之中。既生彼已,则于彼处山壁等中见生死业,见已则于一切生死生厌离心。若不为他如是说法而生彼者,一切作业皆悉不见,则于后时,受诸欲乐,游行嬉戏,五欲功德种种具足。在彼地处闻歌音声、众鸟声音,种种异异色香具足莲华池中,有无量蜂百千音声、诸杂音声。

「既于彼处受诸乐已,复向山中,山上平处在中受乐,第一端正种种功德具足,天女咏天歌音甚可爱乐,色味香等皆悉具足,生大欢喜。复饮天酒,既饮酒已,转复增长放逸之乐。久行放逸受诸乐已,复向彼山,名游戏林。普毗琉璃以为枸栏,庄严堂舍如火洋金而为庄严,种种七宝庄严之处。到彼处已,普于其处多饶众鸟第一端严。既到彼处,五欲功德游戏受乐,未知厌足,心常悕望,不可厌足。如火得薪,为风所吹,染爱凡夫未知厌足亦复如是。何以故?愚痴凡夫于无始来如是流转,为爱所诳,自境界中根不知足,从本已来,未曾知足。彼堂第一可爱枸栏功德具足,天于其中五欲功德而共受乐,有若干种无量分别,有无量种忆念成就。

「尔时,彼天不放逸行谨慎行者,既见如是放逸行者,心生怜愍而说偈言:

「『如心之所作,  还如是受得,
  善念断爱欲,  不善令增长。
  若寂静欲者,  见欲如刀毒;
  痴者不静意,  见欲生爱染。
  若根若根尘,  此因缘于心,
  烦恼熏心故,  相似流转行。
  于如是染净,  勇健者不染,
  毕竟常见色,  云何有别异?
  一切皆如是,  境界心自缘,
  调心为第一,  杂过甚为鄙。
  譬如稻一种,  色相各差别,
  和合种杂生,  心亦如是转。
  如机关水轮,  转故有所作,
  心因缘故语,  此世间流转。
  放逸坏众生,  心贪着欲味,
  亦常喜乐色,  不觉相续转。
  影中山林色,  业故亦见身;
  天云何见已,  贪着欲境界?
  若恒常有欲,  终则爱别离,
  如是之欲爱,  智者则不乐。
  何况无常空,  自身如是空,
  于彼苦报中,  痴者云何乐?
  天既退天已,  为恶业将去,
  境界之所诳,  寂静不可得。』

「若天如是不行放逸,不放逸行。不放逸天为放逸天如是说竟,以自业故,见实色已,于业生畏,复怜愍故,如是已说。如是住彼山树具足地处之天,有无量种受诸快乐,毗琉璃处,于影像中自见身色。

「又复于彼山树具足地处住天,更有其余毗琉璃林或有银林。彼林有名,有名常影、有名无影。彼常影林是毗琉璃,如是林中,地分柔软,众鸟音声,百莲华池以为庄严,有流水池庄严其处,天于彼处游行嬉戏受种种乐。彼常影林有五大池,池有莲华、鹅鸭鸳鸯,多有种种跋求之音,迭共出声,声甚可爱,受种种乐。于彼水中有风来吹,有种种波令彼鸟身相触相离。其水清净离于尘浊。如是众鸟,莲花叶中迭共游行,受种种乐。五华池者:一名乐见;二名水足;三名鸟乐;四者常喜;五名天乐。彼华池中多有众蜂,无量形色,有无量种百千杂色,饮莲华汁,无量美味。众蜂饮已,则出第一胜妙音声,山树具足地处之天,闻其声已,走向蜂所。莲华池中,彼华池水第一清净、第一色香。彼诸天众共天女众见彼水已,入彼池中游戏受乐。既入池已,共诸天女在水游戏,五欲功德种种具足,复行欲乐。彼处如是种种戏乐。又复更有第一胜声,种种杂声,所谓歌声,复有乐声,复有水声。种种诸鸟种种音声,此种种声迭互相离、迭互相顺,不相坏句,合为一音,如是可爱,如是天众共天女众如是受乐。如是杂杂音声既出,异山中天游戏受乐则不如此。余处鹿鸟临饮食时,若闻此声,即便止食,住耳不动,听此杂声;饮时亦尔,停住不饮,听闻彼声。余异地处所有天众闻是声已,生希有心,况余畜生。如是五处种种受乐。尔时,如是山树具足地处住天,于长久时五莲华池成就乐已,为饮酒故、受欲乐故,向余园林。园林名饮,多有天酒满彼园林,以如是义名饮园林。彼诸天众善业力故,到饮园林,诸有水池清净满者一切皆失,第一香色味等具足,天酒出生满彼河中,彼酒之香乃至遍满五由旬内,逆顺来去,如天忆念,如是酒生此世间中。

「第一乐者,谓随念乐,如心忆念得自在者是为最乐;唯此为乐,更无有乐。此随心念是第一乐,何况复有五欲功德具足之乐,五乐音声,共天女众而受快乐。复有随意自在之乐,种种游戏受种种乐。彼如是酒,离于酒过,饮已极适,不可得说。彼天如是种种受乐,放逸而行,共天女众同饮天酒,于长久时爱覆其心。无始集来,如是复集,不能舍离,为爱所诳。彼天如是不知厌足,如火获薪。如是彼中,山树具足地处之天,如是思惟:『我于今者上此山顶。』彼天如是迭相忆念,同一心生。如是同心,一切皆共,和合喜心,去向彼山,到已即上。自善业故,第一光焰,向彼山顶,飞昇虚空而上彼山。第一神通上彼山已,五乐音声皆悉相应,一切所有歌乐之声普遍山上,复有胜香普熏山上,满虚空中有妙光明。在虚空中胜耀等光,上彼山上。以天神通上彼山已,见彼山顶有无量种流水河池,莲华满中,园林众华种种具足。彼处多有众鸟音声,第一天香。彼山顶上普皆平等,光明遍照天众上已,共天女众第一受乐。山上之天,有百天女、有二百者,复有余天三百天女。自业作故,有少、中、多。复有余天有少、中、多,有一千者,有二千者,有三千者,如是乃至有二万者,种种歌舞游戏受乐,一一园林处处游行,嬉戏受乐。如是莲华胜妙林中,众蜂庄严,在彼林中五乐音声游戏受乐。彼山多有种种妙宝而为庄严,于彼山中处处游戏受乐而行。彼山之石,一切是宝,殊妙间错,光明胜日。其地柔软如阎浮提、瞿耶尼中第一柔软劫贝敷具绵等之软,若兜罗绵、若复余绵如是等绵;又复如余柔软之绵,下足则容,举足则平。彼山顶上如是柔软。若宝若地、若树若林、若山之峯,彼一切处第一柔软。极乐之触,随眼所见皆可爱乐。如是山上甚可爱乐,天众天女在上游戏,彼此迭共受种种乐,诸欲功德一切具足,受天快乐。彼处如是久时受乐,彼天和合第一音声,歌舞游戏种种受乐。

「于虚空中有大光明,犹如天狗,彼一切天皆悉同见。彼胜天者,见大光明,未曾见闻,生希有心。中天见之,不能眼看,以手掩眼,入于树下。下天见之,不能忍耐,生怖畏故,共诸天女入自宝窟。又复更有大威德天,眼既见已,则能忍耐,谛观察之,生希有心如是意念:『此是何光?谁有如是胜妙光明?此山如是妙宝光明,如是山中光明具足,此异光照,令不复现,在空如焰。我于昔来,初未曾见。』

「彼更审看见大天狗如是向下,有大光明遍虚空中,如火焰炽,如是下堕。彼天上观,如大天狗从天而堕,其量长短大小如是如是思量,然后说言:『彼天狗量五千由旬。一切虚空皆悉焰然,不可譬喻。』

「如是如是,次第下来,渐渐近下。彼大勇天亦不能看。何以故?以非彼天眼境界故,不能看彼胜大光明,亦复以手自掩其眼。不久之间,生希有心,还复却手开眼看之,上观虚空,见彼天狗渐更近下,一切天众皆生疑虑,彼此迭互相向说言:『上虚空中,为是何物?甚为希有,在空而堕。』时彼天众不能决断,而作是言:『此是何物?』

「尔时,如是未久之间,如是天狗空中灭没,不知所在。尔时怯天知彼灭已,从窟而出,共诸天女离于怖畏,彼此迭互相向说言:『此希有物为是何物?我心甚疑,令我见之心生怖畏。』如是说已,彼此迭互皆不能决。如是久时,彼此迭互相向说言:『彼是何物?生希有心而生怖畏。』如是山上游戏受乐复心动已,犹更受乐,受境界乐,种种受乐有无量种无量分别,五乐音声。于园林中多有天众共天女众,无量百千天众受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佛说法受尘经

佛说法受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採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採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昔...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上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 闻如是:一...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

佛说树提伽经

佛说树提伽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 昔有...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如幻三昧经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注音版】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 宋凉州沙门智严译 如是...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序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

【注音版】佛说八师经

佛说八师经...

四明尊者教行录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一(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陈隋...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为的结果

断天人贫,这个断天人贫呢,你做种种的恶事,做这五逆...

本份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

冒死求法心不悔

佛陀涅槃百年后,当时的印度由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天台宗的判教为何受到历代修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佛教一千五百年历史当中,影响佛教最深也最受欢...

僧家之待客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

身体五脏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

念佛功德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