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二十七(夜摩天之十三)
「彼诸天众既见如是业果报已,彼佛塔内复更观察异处壁中觅希有法。于彼壁中,复见天王牟修楼陀随顺法行,不习近欲,爱乐法行,作诸众生利益之行,善知一切善恶等业。既知业已,不放逸行,虽作天王而不放逸。彼诸天众观见天主牟修楼陀业果报已,心作是念:『此大天王本因何业生此天处,而为天王?』
「见其往世于人身时,修行善法,然灯佛所得闻佛法;既闻法已,摄取受持,思惟修行,如所闻法,如是安住。如是闻已,乃至一念心不曾乱,正信出家,剃除须发披服法衣。既出家已,乃至微少尘许等恶,生大怖畏,修行梵行。以彼业因,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谓在他化自在天处作彼天王,名曰不坏。彼处退已,生于人中,为转轮王,王四天下。彼业尽已,命终生于四天王天。彼处退已,生于人中,复得为王,所王之土,一千由旬。彼命终已,生弗婆提,于彼为王,大胜身体。彼命终已,次复生于阿修罗中,第一神通,有大势力。彼处命终,而复更作大富长者,恒常修行,第一大施,次有持戒智等具足,随所生处何处何处,施、戒、智等三事具足。彼处命尽,修施戒智不断绝故,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中夜摩天处为夜摩王,名牟修楼陀。
「彼如是法,次第相续不断绝故,彼心善故、善调伏故,不放逸行诸欲境界,不坏其心,自他利益,无量善业随顺行故,多有天众,欲所不摄。
「尔时,彼处夜摩天众而说偈言:
「『随顺善法行, 彼则常得善,
无量千亿劫, 善业不失坏。
常增长持戒, 于智转习行,
一切时布施, 系念常不断。
修行施等三, 除断三种过,
舍离彼过故, 勤修行功德。
虽天欲具足, 境界乐不坏,
彼不放逸故, 则不堕地狱。
法常不断绝, 彼随顺法行;
不随法行者, 则是大愚痴。
近法戒之人, 精勤修智行,
能灭诸有苦, 如日光除闇。
能增长法者, 为天人所礼,
如是异处生, 乃至到涅槃。
若如是知法, 谛思惟法相,
彼则解脱有, 当得到彼岸。
智忍常爱语, 愍一切众生,
或施种种物, 此道至涅槃。
恶者则近恶, 或习近懈怠,
坚心增恶法, 彼行地狱道。
见何人皆喜, 见何人皆瞋,
处处皆贪着, 如是故名痴。
恶法所迷惑, 舍离于善法,
痴故入地狱, 受恶法苦恼。
行法推求善, 常舍离于欲,
牟修楼陀处, 天中住无垢。』
「彼夜摩中山树具足地处天众,彼此如是迭相为说,于爱境界而生怖畏。一切衰恼皆现见已,复共天王牟修楼陀彼佛塔内异处壁中,次第复观,夜摩天王牟修楼陀及诸天众此处退已,当生何处?在于何道?时诸天众于彼壁中皆见自身并其天主牟修楼陀,天处退已,生阎浮提,一切皆于弥勒世尊出世之时,诸根具足,一切皆生大种姓中,共为同侣,共一国土,迭相爱念,生大种姓,皆悉大富、尊重姓生。如是壁中皆见自身。
「牟修楼陀在彼国土生在刹利大种姓中,大富大力,为一切人之所供养,百千亿宝满其舍内,生刹利家以为长子,名曰善戒。
「尔时,彼处弥勒世尊说寂静法向涅槃城,谓四圣谛,功德具足,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鲜白,所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色灭道。』如是次第,受、想、行、识,总相略说。一切众生安隐离浊,向涅槃城,无有障碍,为诸世间如是说法。
「尔时,善戒刹利王子——王之长子,传闻弥勒世尊说法,如是闻已,如前所说,诸同侣等亦如是闻。前世所修善业因故,彼此筹量,一切皆共向彼善戒刹利子所。有二万人诣彼善戒刹利王子,如前所说。尔时,善戒闻其语已,本善业故,心生欢喜,生敬重心,面色清净,一切和合,同时皆起,共诣弥勒佛世尊所。如是众人旋绕善戒,亦如第二三十三天围绕帝释。在路遥见弥勒世尊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广说妙法,利益一切天人世间,并诸沙门、波罗门等,如是为说入涅槃法,初中后善。彼法清净犹如水池,能尽诸苦,能除一切生死系缚,次第乃至到于涅槃,说如是法。尔时众会广大于海,弥勒世尊在中说法。
「尔时,世尊遥见善戒人众围绕,告大众言:『此夜摩天主牟修楼陀并其大众。此夜摩主牟修楼陀修行梵行,先已曾种善法种子,今者根熟。此夜摩主牟修楼陀系缚已缓,多不善业一切消灭,舍离于欲,诸苦尽时,于今将至。彼人如是得闻如来口言语已,心生欢喜,心生敬重,一切生死皆得远离。』
「如来之色甚为希有,不可譬喻。牟修楼陀得见如是希有佛已,头顶礼足,住在一面,白言:『世尊!我行世间生死流转,疲倦厌离。』
「尔时,世尊如应说法,有十千人常近于王、常共王行——先同伴者,得尽诸漏。
「彼夜摩主牟修楼陀如迦那迦牟尼世尊壁中所化,一切未来次第而见。一切智人所化种种希有之事有无量种,非余境界,并天世间、魔等世间,及诸沙门、婆罗门等,无能见者,除近正士、如来住者。近善知识,出生死中最为第一。
「时,彼天众一切共同生欢喜心,于佛法僧生敬重心。时彼天王并诸天众复更礼佛,出彼佛塔。
「于六经中,彼迦那迦牟尼如来世尊所化,第五已竟。
「尔时,天主牟修楼陀夜摩天王生欢喜心,见欲过患,复生怖畏。共诸天众次复观察山树具足地处,天众欢喜而行。彼处多有种种天众,多有园林,莲花水池满彼地处,有无量种莲花满池。有可爱声种种诸鸟,闻彼声者,则受快乐。山树具足地处多有无量百千诸天女众,歌舞喜笑种种游戏,多有无量功德具足。有七宝树具足花果,多有山峯皆是妙宝,满彼地处而为庄严。自业果报有下中上,天众自业唯乐欲乐,满彼地处,迭共同侣,不相妨碍,彼此相信。多有天子、多天女众迭相爱念。多有诸河,河中有饮,味甚可爱。复有种种妙宝堂殿,皆悉作行,杂色可爱,五欲功德皆悉具足,众宝光明迭相庄严。彼诸宝殿争出胜光,如火炼金。珊瑚砗璩,多有青宝及山峯等,庄严地处。山树具足地处庄严,如是可爱。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既观察已,告天众言:『汝等天众看彼天众欢喜心行,从山至山,从一山峯至一山峯欢喜游戏,五乐音声歌舞戏乐。汝等皆当看彼天众。』如是天众已于佛塔种种见来,答天王言:『我等已见。』
「尔时,如是夜摩天王告天众言:『如来已说,如相应说,天中衰恼。放逸行天,命将欲尽,善业欲烂,退时欲至,戒果欲坏,行业如化,痴不觉知。放逸行天不觉不知,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此无量种诸苦衰恼,生死流转,皆由本业。何以故?以彼命行念念流动,不可回故。以业力多,不可离故。如此一切有为三相,生、住、灭等三过患故,多有无量诸衰恼事,无有少味。而诸天众不知不觉,自谓大乐,念念近死。死时欲至,已入死门而不觉知。如此一切有为之法,念念不停,一切有命,无常破坏,少年速变。彼天退时,觉知苦恼,有无量种恩爱别离。』
「时,彼天众既见天王,心生欢喜,速疾速疾庄严其身,天衣垂祧,宝冠璎珞、天妙鬘等以严其身。自身光明,多有种种庄严天女,百千之众围绕天子,种种乐音歌舞戏笑,受第一乐。自善业故,如是庄严具足无量百千种色,往向天主牟修楼陀。尔时,天王如是见已,随顺瞻观,即前稍近,见其游戏受诸快乐。
「尔时天王顺其心故,暂入众中游戏受乐,非自喜乐。在他天中,于须臾间喜笑游戏。彼天心动,于欲生乐,游戏乐已,到余山峯。种种珊瑚、金银等树,无量百种妙色庄严,有无量种众鸟音声、有无量种光明照曜、有无量种分别异念、有无量种天妙宝性,庄严山峯。彼天往到如是山峯,到山峯已,心爱受乐。彼夜摩主与本曾见佛塔诸天一处同行,共彼天众无量境界喜乐者行。
「时,夜摩天主告天众言:『我共汝等相随而去。自身利益,舍境界故,则得利益;不舍境界则不利益。我等决定随顺法行,乃至毕竟到于涅槃。』向彼天众如是说已,共彼天众以寂静心,一切皆向山树具足地处而行。到彼处已,于中一处种种流水妙莲花池,有莲花林,多有众鸟庄严彼池。复有种种宝蜂庄严,普皆如炎。彼如是处可爱地处,则有第六迦叶佛塔,天主见已,生希有心。一切诸宝光明之中,佛塔光胜,穿空而出,种种妙宝而为庄严,所有光明胜百千日。光明寂静,在宽博处见彼佛塔。尔时,天众如是见已,白其天主牟修楼陀而作是言:『此是何等妙宝光明?如前所见。』「尔时,天主夜摩天王闻其语已,而告之言:『天众皆听!如今所见,此种种宝胜妙光明,如前所见。此是大仙第六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天中之天——迦叶佛塔。此佛塔者,诸天本业所修梵行,本曾修心利益饶益。此佛塔内宝壁之上,化现明了。如余如来所应利益,此佛塔内亦复如是。我共汝等诸天大众,于佛正法生敬重心,作自利益。』夜摩天主如是说已,共诸天众往向佛塔,到已则见具足种种妙宝光明,如前所说。
「尔时如是,夜摩天主共其天众入彼佛塔,即见大仙迦叶佛像。阎浮那陀真金之像,妙宝衣服无量光明,毗琉璃宝为师子座,佛像坐上如现在时说法之相,等无有异。彼像则有不可喻色,如是色者形彼天色。如萤火虫于日不异,佛威德色如是胜妙。尔时,天王并彼天众见佛像已,胜欢喜心,敬重深信,头面敬礼,去冠璎珞鬘庄严具,远离色慢,止于色乐,离光明慢,一切憍慢皆悉舍离,心离欲垢,以头顶礼彼世尊足,转转离慢,重复更礼。如是礼已,一切天起一心不动。
「以业因故,彼佛塔中宝壁之上佛像傍厢见有文字。此修多罗是佛神力之所化现,利益天人,一切世间皆悉利益,正字正句,善义善味,次第乃至示于涅槃,乃是一切诸出家人之大和上,如律教学,此谓:
「『比丘有十三法以为妨碍,不得坐禅、读诵经律,障自利益,不得涅槃。若诸比丘不舍如是十三法者,于病老死悲啼号哭,愁苦懊恼,则不得脱,人中凡下,非实出家,身口意等常不正行,不勤精进。如是比丘若于一日受他卧具病药所须,则不能消。彼如是物,于己为妨,所谓妨者,能令身瘦、懈怠、怖畏、无所知晓。如是之人则于大力速力勇勐甚深大河不能得渡。如是之人自体羸瘦,不能翘勤,心不调伏而常懈怠,不知坐禅、读诵经律,怖畏、无智,自体无明之所覆蔽。是故不能渡于五河,依止境界故不能渡。境界所漂在爱河中,爱河漂已,入生死海,流转常行无有休已。
「『何等十三?所谓喜乐多语言说;治病;工画;闻邪恶事,歌咏赞颂;数星思惟;思惟占相;唯贪饮食;求诸宝性;亲近王等;悕望请呼;不请问他;乐多知识;与恶同处。此十三法,沙门之人坐禅读诵则为妨碍。如是妨故,失自利益,利益则少。失利益故,生于地狱、饿鬼、畜生,虚妄出家。如是之人既非出家,亦非在家,舍离善法,为同梵行之所轻贱;唯有虚名,贝声相似;不闻不知涅槃之行;有所忆念,悉不随意;护身之天,放离而去。
「『彼初妨者,妨于坐禅能为大乱。彼初喜乐多言语者,初则可爱,后则悔热。一切出家应舍此法,所谓喜乐多语言说。乐多语故,心不调伏,不能正行、不能持戒,心常动乱,心动乱故,则多疑网。如是之人憙近恶人,彼恶人者,所谓乱心。彼常乐见伎儿歌舞,从方至方、从处至处游行不止,若城若村、诸聚落等,常行不住,看其戏乐。常于节会游戏之日处处观看,诸聚会处恒常往看,近如是人以为伴侣,自称己心。意常动乱,常乐言语,昼夜恒尔,无有休息。彼人乱意,不闻不知,余同梵行,常所轻贱。知他贱已,于彼他人持戒行者,心生瞋忿。彼人以是业因缘故,身坏命终堕于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中。
「『又彼憙乐多言语者,复有大过。彼恶比丘未曾多闻,毁破禁戒,乐多言语,自高轻动,虽见佛已,心无惭愧,无惭愧故,不恭敬佛。檀越见之,不生恭敬。以他轻贱,舍戒还俗。
「『又彼憙乐多言语者,复有大过。有何者过?所谓自乐多言语故,而复教他余出家者,令退正法。彼自破坏,复能坏他。彼人如是自他坏故,有恶名声,彰出四远,僧众知故,驱遣舍弃。此善持戒诸比丘等,畏彼恶者,令其有失,一切皆言舍此比丘,言此比丘是恶知识。同梵行者,如是恶贱。
「『又彼憙乐多言语者,复有大过。种种言语,先已闻来,心乐谓乐,彼恶沙门既得闻已,心生大乐。彼心乐故,信于非法,信非法义;法为非法,非法为法,亦信其余非法行人。此人憙乐多语人故,则入邪见,以彼邪见之因缘故,妄语言说。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在地狱、饿鬼、畜生。因此乐多言语过故,复有多过。』
「尔时,世尊迦叶如来而说偈言:
「『多集绮语句, 能令心意乱,
破坏于梵行, 妨碍涅槃道。
常憙乐多语, 凡鄙不持戒,
其人常舍离, 坐禅知谛者。
不调为根本, 能失于善念,
亦能失梵行, 令涅槃道暗。
能妨于天道, 复能示恶道,
令向饿鬼道, 令生畜生道。
谓名乐多语, 此为生死母,
坐禅诵比丘, 欲安隐则舍。』
「彼佛世尊迦叶大仙如是已说,乐多言语有大过失。
「又复次说不乐多语所有功德,所谓:『比丘善正心意,唯乐正法、唯知正法,如是正说,唯念正法、思惟正法、唯行正法,恒常礼佛。彼如是等诸比丘辈,未曾见处而能见之,以能舍离多语有故。唯一正行,怖畏生死。彼语有果,所谓若人说四圣谛之言语也;彼身有果,所谓礼拜佛法众僧,翘勤精进;彼身精勤,意则有果,意常精勤,自相、同相等思惟相,彼则是果。三种精勤,去涅槃近。若其有人一切方便、一切精勤,舍多言语,远恶知识,常不亲近。正心、直心、不动乱心,如是三种则到涅槃。三种道者,何等为三?所谓心念阿那波那,观不净界,无常破坏。此一切道,正心能得,非不正心。乐多言语,非心正念,妨此三道,乃是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之行。此羂缚人将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去,如是众生为多言语之所诳惑。是故憙乐多语言说,如毒如刀、如火如蛇、如堕嶮岸,黠慧比丘坐禅读诵,常应舍离。
「『彼多言语能诳多人,令堕地狱、畜生、饿鬼。彼若余业生于人中,则为伎儿常戏之人,趬行掷绝、力士舞戏、种种歌等;在他门傍处处行乞;或复治生,商贾求利;或复目盲,常在巷中多人之处市肆贸易,以自济命。乐多言语,恶蛇所齧;乐多言语,大火所烧,堕在如是乐多言语临嶮之处,为多言语恶毒所螫。如是痴人乐多言语,所有枝条之所迷惑。一切迷惑,由多言语。乐多言语是大闇聚,畏恶道者一切皆应如是舍离,舍已次第精勤修行,则得见谛。
「『是故应当作如是学:空闲旷野寂静之处,无诸妨声、无唱唤声、歌声鼓声修智日处、山谷岩窟、树根等处,福德之处、无声妨处,独无余人,在一处坐,一心正念,坏烦恼魔。如是善作,以调伏心令心寂静,离于一切多语言说。一切亲旧知识兄弟来去相见,语言皆离,心不悕望,唯乐独处,以为安乐,常行禅诵,离四颠倒。彼十六种阿那波那皆悉念知,无夜无昼,勤发精进,生死缚中能脱能走。能如是者,则得胜处。若本未见常安隐处,彼人则应离多言语。有智慧人、善心意者坚固修行,沙门之人离于懈怠,舍此一法,所谓憙乐多语言说。
「『又断第二妨碍之法所不应行,杀生摄故。何者第二?所谓治病医师比丘,不能坐禅、不能读诵。如是行药医师比丘,异道异作,常觅病人、常求治病,作如是业,大增长贪。彼贪心故,如是思惟:「悕望众生多有诸病、无量种病。彼病众生多供养我,多与我物。是故我于多人处行,恒常受乐,从村至村、从城至城、从边地处至边地处。」彼恶比丘既作如是思惟念已,贪则增长。如是比丘贪增长已,心中生垢,不能坐禅、不能读诵,非是善行。
「『又复治病则得垢过。彼恶比丘自谓比丘,若诸众生有病患者,彼恶比丘示其药言:「速将油来,若无油者则压胡麻。」压胡麻故,多有虫死,如是名为治病之过。妄作沙门,唯口自言:「我是沙门。」实非沙门。又见病者,勅瞻病人令其与肉,作如是言:「须新杀者,不用多脂、不用自死、不用病死、不用毒死、不用蛇杀、不用乾者、不用瘦者。」如是约勅。以约勅故,彼则杀生;以杀生故,得杀生罪。若教杀生、若杀生者,彼二种人同一杀业,堕活地狱。是故不应作治病业,以贪心故。
「『又复更有治病之过,唯可口言:「我是沙门。」实是大贼,是大恶人。为彼众生多病痛故,处处採拾种种药草,若树、树枝、若树果等,为财物故,皆悉採取。彼诸药草一切摄虫,为虫所依,虫在其中处处皆满。彼以贪心欲得物故,地中拔取或有割取。以拔取故,杀地处虫,或破彼虫所依止处。若割取者,则杀内虫,彼处虫死。此治病过,彼心如是乐不净命,何处得有修禅、读诵?彼心恒常憙乐治病。
「『又复如是治病比丘恶心思惟,有大胜过。如是比丘思惟恶法,有如是心欲令多人皆有病患:「病者若多,我则多得财物供养、饮食卧具,如是多利。」彼欲坏心,不念善法、不乐禅诵、不近尊长、不近善友亦不礼佛,作不善行。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彼处得出,以余业故,如彼善业生于人中,则常病痛,贫穷短命。彼恶不善治病业故。
「『又治病过,依法治病亦复有过。无始以来皆有三种,谓风、热、冷,此三调停,身则安乐,不堕恶道。是身分故,以身灭故,彼三亦失。而彼愚痴凡夫之人未曾闻来,未有智慧,实非沙门而自说言:「我是沙门。」治彼三种。何义何因剃除须发,披服法衣而便出家?何故舍此?无始以来欲、瞋、痴等,非身所摄,若烧身者,彼三不烧、不失、不灭,于五道中随逐系缚,处处共行。何故于此欲、瞋、痴等三种大过不先疗治,而先治彼风、热、冷等?此妄出家,愚痴无智凡鄙之人,自心所诳。
「『如有痴人,无主无伴,贫穷无物,彼人乃有大势力怨,日日恼乱。彼愚痴者若以财物与大力怨,不可遮障,若以势力亦不能防。以如是怨,大势力故,恒常伺求,欲来杀害。此愚痴人不恐彼怨,知他余人有微小怨,如是彼人于微小怨则生怖畏,共愚痴人以为同侣。而愚痴者语同侣言:「我今相为除却彼怨。」彼愚痴者,大势力怨知其愚痴,知其懈怠放逸而行,如是知已,即往杀之。何以故?以彼痴人作他事故。如是如是,彼沙门人自谓沙门、立沙门者,舍离自身大势力怨而作他事。彼欲瞋痴于无量世随逐不离,示生死道,有大力势而无处所,不可寻求,唯智所知,与痴同行。为除如是大怨因缘,舍离自身亲旧知识、妻子兄弟,剃发出家。既出家已,而于如是大势力怨不能观察,为财物故而语他言:「汝之怨家——风、热、冷等,我为除灭。」如是乱心愚痴之人,死王来至,三种怨家随逐不离。彼力大怨,谓欲、瞋、痴。彼人乃为欲绳所系,极放逸行,将向他世,乐作他事,大贪乱意。是故若人知此过已,不用治病。若人治病,应杀欲等,则常无病。』
「尔时,世尊迦叶如来而说偈言:
「『风等无多过, 欲等过则多,
风等不恶道, 欲等堕地狱。
心过是大过, 常令行恶道,
是故除则乐, 除风等非乐。
若舍自作业, 憙乐他所作,
彼人速失坏, 为智者所笑。
风等失坏故, 众生则失身,
欲等不曾失, 生死无量倒。
彼欲等灭乐, 风等灭非乐;
以欲等灭故, 毕竟得胜乐。
治心名治病, 治身非治病;
治心病难知, 治风等易解。』
「彼佛世尊迦叶如来以此因缘,如是遮障出家之人不听治病。『又出家人医方治病,有无量过,谓生贪心。见余医师,心则生慢,以不善语毁余医师。妨废作业,心生嫉姤,摄饿鬼业,如是造作饿鬼道因。彼人如是姤心动心,生大贪心,以生贪故,见妇女时不善观察,以自妨乱。彼人痴心,见他妇女,欲发坏心。彼治他人风、冷、热等,而自增长身中诸病——欲、瞋、痴病。增欲等故,是等因缘,增长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苦恼,彼为欲等之所破坏。不善医师则有恶见,大过所缚,将入地狱。是故一切出家之人常应精勤除欲等病,勿治风等。此等二法,沙门之人欲求涅槃,不应如是医药治病,妨废坐禅、读诵经律。
「『又舍第三妨碍之法所不应行。何者第三?所谓画师。出家业画,则非所应。云何如是?为除欲故,舍家出家,更生余欲。既知世间心业画已,而作其余种种采画。若有不知心业画者,可作种种诸色采画。彼出家人常应如是谛知采画:五大采色画作五道,心种杂故。何等为五?谓大采色画作五道。心之画师以大白业胜净采色画作天道。以信心故,乐行大施,离悭嫉妬。第一白法,施戒山起,画作诸天,心之画师,画作天道。
「『又出家人复应观知业之采画,多种业采画作人道。人则差别,有下中上。若是富人能持戒者,彼人则是第一白业采色所画。若人大富不能持戒,彼人则是黑白之业采色所画。若人贫穷而能持戒,彼人则是赤白之业采色所画。若人贫穷不能持戒,彼人则是垢黑之业采色所画。若人懈怠而复多欲,彼人则是黑黄之业采色所画。若人端正大种姓生,彼人则是白净之业采色所画。若人在于中种姓生,彼人则是红赤之业采色所画。若人在于下种姓生,彼人则是垢黑之业采色所画。心之画师以善业采画作人道。
「『生于人中,若为国王、若为大臣而复造作不善业者,如是之人白业采灭,黑业采色增长出生。又复若人生卑贱家,若极贫穷常行布施,受持禁戒,如是之人黑业采灭,白业采色增长出生。又复若人生中种姓,有善妙色,或作中业,彼心画师赤白之业采色所画。如是无量杂业采色业画之师,此人世间种种异业杂色采画差别不同。
「『又出家人更观余道,所谓复观地狱众生,心之画师二种业采之所画作,所谓黄、黑。黄者谓火,黑谓嫉妬,生在下中,地狱中生,如是二种采色所画。
「『彼比丘观如是地狱采画色已,复观饥渴烧身饿鬼黑业采色。彼一切鬼,一一各各业色所画。
「『又复观察何业采色画作畜生?谓黑赤色。彼若受于第一苦恼、第一怖畏,是黑色画;若相杀害是赤色画。如是色者,是心画师画如是色。
「『又复略说畜生三处,迭相怖畏——畏杀、畏缚、被他食肉。虚空行者,所谓孔雀、雉鹅等鸟;陆地行者,谓牛水牛、猪马等畜;水中行者,所谓鱼等。彼黑色画,若不畏杀;彼赤色画,谓天中象。
「『如是五道五种采色,彼人不能如是思惟。一切世间种种苦恼,天中五相,人中为作,畜生相杀,饿鬼饥渴,地狱之中受大苦恼,如是种种杂业采色之所画作。愚痴少智,不忌不虑,是故懈怠,不能坐禅、不能持戒、不能读诵而不能知心之画师而作余画。第一画者,谓世间中生老病死、怨憎集会、恩爱别离、寒热饥渴,迭相破坏,毁呰供养,僮僕人主苦恼安乐,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业色,杂画生死。种杂不能修行、不能思惟,心念知已,不生厌离。而彼比丘舍离坐禅、读诵之业,余心画作沙门之法,禅诵为本。
「『复有异法生死处画不能思惟,而便思惟更作异画,所谓种种根缘境界。若有众生乐境界者,于长久时流转地狱、饿鬼、畜生。此法云何?谓眼见色,爱乐境界而生欲心,于彼色中坚固染着。彼人则摄黑业采色,地狱、饿鬼、畜生等处,如是色画。
「『若彼众生眼见色已,如是思惟:「此色无常,动转变异。」彼人如是不憙不乐、不贪不着,如是则为摄白色业,天人中生,乃至涅槃。如是有人眼见色已,不乐不缘、不悕不念,无心受用,不生欲心,彼人则以第一白业采色工画,于天人中而受快乐。
「『彼恶比丘如是痴心,不思不念、不禅不诵,若眼见色,于境界中憙乐染着,如是缚者则是黑业采色工画。黠慧之人则能舍彼黑业采色恶意业画,唯应坐禅、读诵经律。
「『又复观察画师沙门思惟画时,画作何像?谓耳闻声,若爱不爱,彼如实观:「如是声者,无常不住,不坚破坏。」如是知已,心不憙乐,不生欢喜,不念不乐、不听不观,如是白业采色工画。彼白色画,天人中生,天中生已,如是第一种种画胜。而彼画师恶意沙门,自言沙门,不曾起心思惟声画,流作余画,而不思惟坐禅读诵,舍离禅诵,不修白业。
「『又彼闻声痴意沙门,不曾闻来,愚痴无智,如是思惟:「此声可爱,能令心喜,能令我乐。」彼恶沙门不善观察,故观彼声,心生悕望,因之生欲,于彼声中心生喜乐。此黑采色心之画师,画作地狱、饿鬼、畜生。彼恶沙门知业画已,而作余画,舍离坐禅、读诵等业。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八
上篇:正法念处经
下篇:妙法圣念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