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201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达照法师谈弘法:关注众生,契理契机

谈弘法

关怀民生,“要去观察社会需要什么”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认为佛教缘何能流传千百年依然香火旺盛呢?

达照法师:佛教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点是佛教本身的理论体系是很完整、完善的,佛法讲的真理,佛教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非常彻底,这是根本。第二点就是它对社会众生疾苦的关怀,这是慈悲的心。大乘佛法能够流传,就在于能够观察到社会需要什么。现在的都市寺院也好,山林寺院也好,都要关注社会民生的问题。

灵性文明时代,“将佛教对于心灵的体悟分享给人们”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在构建当今青年人信仰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达照法师:信仰是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宗教信仰主要来源于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不知道,对未来世界的不可把握。佛教对生前死后,对业力感召讲得比较透彻,如果能用现代的语言,用大家都能体会到的语言去说就更容易契入。我们认为世界已经进步了很多个文明的时期,至少现在是第五个文明的时期。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封建文明、工业文明,到现在信息文明,我们依然有很多的烦恼。现在,大家都倾向于认为我们即将步入灵性的文明,就是对心灵的光明、安定、力量和智慧需求特别大,所以心理学非常发达。佛教的核心就是心灵,如果我们把这些心灵的体悟通过年轻人能接受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应该对年轻人也是很好的引导。

谈理念

三体合一 ——把实体、虚体、载体结合起来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弘法的道场妙果寺吗?

达照法师:我们现在的妙果寺基本上是以香火为基础的弘法修学的道场,我们提倡的理念是三体合一。第一个是实体,道场的出家人和居士主要以修学为主,每天晚上都要听课;妙果寺作为弘扬永嘉大师禅法的基地,隔一个星期的星期天都会面向大众讲一次课;也有一些义工来帮忙做些事情,比如,在佛菩萨的圣诞日纪念佛菩萨,要放生、吃素、讲经、打坐。这是实体的修学,把实体记录下来就是载体,我们会通过出书、制作光盘和纪录片,把我们修行的活动和举办的音乐会展示给更多的人。但是载体的容量是有限的,把书籍、光盘的内容搬到网络上,这就是虚体,虚拟的网络更广阔。所以要把实体、虚体、载体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定位。

四大志业 ——兼顾禅修、养生、养老、慈教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对自身未来弘法活动有什么长期的规划吗?

达照法师:我们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开辟了一个新道场——安福寺,大概后年能够落成,这个道场是以四大志业为终身职责。

第一个志业是禅修,禅修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出家人的禅修。出家人的禅修讲究教观并重,不仅要学习禅修,还要通过九年教育学习大乘佛法教理,这是僧团里面的禅修。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部分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出现了亚健康,甚至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因此我们举办了一些禅修活动让他们释放压力。我们计划会有一日禅、一宿觉禅修、七日的、半个月的、一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各种各样的禅修供人自己选择。比如说一宿觉禅修,是根据永嘉大师的一宿觉来的,大家星期五到寺院来,星期六住一天,星期天的下午可以回去,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会非常适用。

第二个志业是养生,我们准备在安福寺开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养生中心,中心会有国医馆和国学馆,把国医和国学结合起来。那里的环境非常好,可以让更多亚健康或者精神上有烦恼的人来疗养。

第三个志业是关怀老人,建立怀老中心。一方面是建养老院,关怀出家人的父母,以及年岁比较大的、希望得到帮助的信众,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也计划面向社会,希望在这个老龄化的社会里,帮助更多需要关怀的老人。另外一方面,对于社区、养老院的老人,我们每个月都组织义工给他们整理房间、慰问他们。此外,我们还出版了《超越死亡》等关怀老人的书籍,非常受欢迎。

最后一个志业是慈教,一方面我们会进行一些贫困学生的助学活动和优秀学生的奖学活动;另一方面每年我们都会举行夏令营,引导学生们学习弟子规、传统文化及佛教的一些内容。

谈方式

契理契机,“也可以用动漫、游戏弘法”

中华佛光文化网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做好佛教文化宣传,让那些对佛教不甚了解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正确地认知佛教?

达照法师:佛讲过,弘法的唯一办法就是契理契机。一方面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要符合佛法的精神,不符合佛法的精神就不是在弘法,这是第一个要把握的。另一方面,弘法不仅要符合佛法的精神,还要符合社会人心的需求。社会大众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年龄段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很多人喜欢动漫,我们就可以通过动漫来弘扬佛法,通过动漫来让人们了解佛教的精神;现在也有人准备开发佛教游戏,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也是不错的;还可以举行佛教音乐会,请会唱歌的出家师父用简单的歌词表达大乘菩萨的慈悲心,这样年轻人、文化人就很喜欢。我们就是要用社会需要、大家向往的方式把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传播出去,引导大家明白自己的心,开发他们内在的智慧和慈悲。

附:

达照法师,俗姓林,笔名天台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现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温州佛教永嘉禅学会会长、温州市妙果寺住持、文成县安福寺修建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年至2001年期间,达照法师先后就读于福州鼓山佛学班、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和北京中国佛学院;1999年获得大圆满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灌顶资格;2001年6月在中国佛学院获佛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得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传授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代法嗣;2009年创立了安福利生功德会,组织开展禅修、养生、慈教、怀老等四大志业。近十多年来,达照法师积极从事于天台、净土、禅宗(尤其是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弘扬,讲经说法不缀,常应邀赴海内外各大寺院、团体、高校弘法讲座,弘法音像广为传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佛像如何开光才灵

你要礼佛前,一定先要发愿。第一个愿发菩提心,要成佛...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净土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

序文 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者,诸余法门,高之则下...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愚人食盐的启示

经云: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

达照法师:人生的意义

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往往会像猴子,看到好的东西,我...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早在公元前...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佛经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暇满人身又闻如来...

【佛教词典】钲鼓

即金属制成之鼓。又作钟鼓、常古、钲。又为钲与鼓之并...

【佛教词典】四禅

【四禅】 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

九华山大兴和尚往生记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 1894年,...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又穷又病,家里也出很多祸事,怎么办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

慈悲分三种境界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

学佛的好处与利益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十余亿,而其教义...

常行少欲的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勤修苦行,常乐闲居寂静,诸根淳熟,降伏诸...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1000美元也可以成功

1980年的一天,刚满19岁,大学还没有毕业的美国青年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