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力能否忏悔

济群法师  201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业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造业过程中形成的心行力量,一是由此行为带来的客观结果。

我们每造一次业,都会在内心埋下一颗业种子,或者说打下一个心结。同时,对方心中也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如愤怒、怨恨等。修行,可以将自己内心留下的痕迹抹掉,却很难消除对他人构成的伤害。

比如曾和别人结下怨仇,虽然我们已将这些恩怨放下,不再怀恨在心,但对方未必因此而消除敌意。因为我们所能忏悔的,主要是属于自己的业种子和心行力量。当然,若我们犯错后立即忏悔并诚恳道歉,也可能会瓦解对方的怨气,双方前嫌冰释,“相逢一笑泯恩仇”。

但事情未必都那么尽如人意。再者,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难以计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生成就阿罗汉果,或是带业往生,如何来得及一一道歉呢?更何况,对方还未必接受我们的道歉。

佛陀在世时,央掘魔罗因邪见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得佛陀度化,出家修行并证得阿罗汉果。作为证果的圣者,已彻底断尽烦恼并解决了自身的心行问题。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向他扔石头表示愤怒。这就说明,除自身心行上的结果之外,还有外在的结果。即使我们至诚忏悔,也只能使自身得到清净,很难将对方心中的种子一并消除。正因为如此,目犍连尊者才会受报而死,佛陀也会因业报而头痛三日。否则,就无法理解这些现象,难道佛陀的修行还不足以抵消业力吗?或是佛陀的忏悔还不曾修习圆满吗?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所谓忏,是就业的本身进行对治,通过无生忏或佛菩萨的加持来消除业力;所谓悔,是不再继续犯错,使业力停止增长。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忏悔,种子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一样,虽然业种还在,却无法继续作用。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经、念佛,拜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及百字明咒,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力加持,消除不善行在内心形成的种子。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每种心理因素都有一种与之对抗的反面力量,忏悔,就是要将这种反面力量调动起来。当然,这一力量必须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才能在双方的对垒和抗衡中取胜。若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的心理。听到“自觉”二字,我们或许感觉很普通。其实不然,因为“佛”即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可见,自觉正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其力量可以化解内心的一切业障、烦恼和心结。当然,这又取决于我们自觉到什么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采取读诵大乘经典、拜忏、诵咒等方式清除业障。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不仅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力,也能启动自身的心行力量。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化解自我心结乃至各种业障的能力,只待我们开发和运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推荐】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

如何分辨和取舍究竟的佛法

佛陀设教,随着众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畅本怀,显诸法...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问: 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

锁不住的虚空

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

【佛教词典】成唯识论述记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称成唯...

【佛教词典】五篇七聚名相

子题:五篇名、七聚名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问:‘上...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圣严法师:识人识己识进退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大小乘有什么区别

问: 请问师父大乘具体有哪些经典,小乘具体有哪些经...

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的果报

我有一位莲友的爸爸,开餐厅,这位莲友跟我共修十几年...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