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着体会别人的心

学诚法师  2015/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着体会别人的心

假如幼稚园的小朋友要学佛法,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要学佛法,我们怎么去讲说呢?

我们有不仅要有耐心讲,还要很欢喜地讲,并且能够让对方接受——无论小孩、大人还是老人,都能够听得懂,也都喜欢学。小朋友、青年人、壮年人、老年人的精神境界、思想、阅历、心性差别是非常大的, 我们必须调换成一种跟他一样的心境才能够让他听得懂。假如我们以一个大人或圣人的标准,一种佛法的 语言对小朋友去佛法,他不可能听得懂。成年人的话他都听不懂,他怎么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者的这些语言 、逻辑、概念?所以我们如何来将语言进行转化,就需要功夫了。

同样如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 来观察一个人的根基,进而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对方接受,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名言的话,又恰恰容易忽略了佛法的意境——因为讲佛法的目的是要让对方产生信心、对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那么要让对方对佛法有好感、产生信心,首先要让他对说话的这 个人要有好感、要有信心。因而,我们跟对方讲佛法,还要考虑与对方如何相处的问题。不能认为我们给 对方讲佛法就比他高一等,那就不可能相处好,也就肯定弘不了法了。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说法、闻法要去考虑的问题。对个人而言,可以说自己不著相、只要注重佛法,但对初学者和其他人,就需要予以重视。就如穿衣服,衣服虽然穿在自己身上,但是穿着不整齐、衣服很脏, 会让别人看了难受。又比如在同一个房间里,当别人把卫生搞得干干净净时,自己不搞卫生,也会让他人不快。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不能说某个东西是我的,就完全按照自己意思去办。所以,我们要去体会别人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佛教词典】业报身

(术语)华严宗之所谈,十身之一。菩萨为济度众生如众...

【佛教词典】道尼

隋代僧。生卒年不详。曾与法泰、慧恺、智敫等随侍真谛...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用佛像来代替qq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三宝功德不思议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

信佛是不是迷信

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星云大师《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