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老子学养生,清心少欲自然长寿

蔡礼旭老师  2016/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跟老子学养生,清心少欲自然长寿

《群书治要·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是在告诫后人要戒除贪欲。如果做不到,从养生的角度讲,就会“贼其身”、“丧其躯”。

色是刮骨钢刀

“五色令人目盲”,魏征等编辑《群书治要》时,采用了河上公的注释:“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假如好色,会伤精失明。这是提醒人要节制欲望,不可以放纵。中医把人看作一个小宇宙,放纵的话,整个身体就失衡了,就会出事。很多西方人到了中年以后,老得特别快,那都是纵欲之后的表现。中国历代皇帝,平均寿命四十岁不到。皇帝并不是天生就短命,但为什么最后这么短命?因为后宫佳丽太多,每天都消耗,最后命就没了。

现在癌症愈来愈严重,年龄层愈来愈轻,这都与人不懂养生、放纵欲望有绝对直接的关系。而纵欲除伤身以外,还败德,还折自己的福,行为违背天理,那是要折寿的。比方年轻男女不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爱惜,放纵男女欲望,甚至堕胎,损伤自己的德行,折福、折寿都非常严重。大家冷静去观察,现在年轻人的脸不是很有福报。所以养生之道,重在懂得节欲。

节欲制怒,保身之本

“五色令人目盲”还可以从另一方面体会,就是过分注重视觉的享乐,会让眼睛受伤。我们看,电视发明后,近视率愈来愈高。沉溺于声光刺激,对眼睛的伤害很大。

养生除了要节欲,还要惩忿,一个人脾气控制不了,特别伤身,暴怒伤肝。现在小朋友从小被宠,什么都顺着他,他就贪着,要不到了就生气。所以有时候爱孩子,增长了他的贪心,最后可能让他一生都在坏脾气中度过,让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障碍。

现在那么多大学生还没赚钱,信用卡就好几张,他怎么学节俭?怎么学量入为出?所以现在很多现象都出来,什么“月光女神”,每个月都花光光;“白领一族”,白白领父母的退休金。所以节制很重要,对人的身体和持家、处世来说都是重点。

德音养人,恶乐伤人

“五音令人耳聋”,过分重视听觉享乐,对耳朵伤害很大。现在的音乐比较不平和,有的年轻人一听,静都静不下来。所以外面这些刺激到最后都伤了人的身体,甚至伤了心灵,人变得浮躁,特别没有定力,诱惑一来就控制不了自己。

我有个朋友,他儿子去幼儿园读书,回来就唱“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我们给孩子这么多生活上的东西,是在爱他还是害他?所以老祖宗这些提醒太重要了,好的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不好的音乐让人放纵、空虚,甚至听了之后暴虐之气愈来愈严重。

刀头舐蜜,后患无穷

“五味令人口爽”,饮食太过重视美味,最后伤到自己。欲是深渊,控制不住,最后就病一大堆,高血压、心脏病……这个时代物质的享受,好像是几千年来最高的,那只是一个角度,其实也不一定准确。比方说吃得更好了,有没有道理?要吃那么多,有人就违反自然,用各种方法让东西很快产出来。

很多人吃肉,那都是荷尔蒙、抗生素催出来的。有一次我的师长去一个养鸭场,老板拿了一只小鸭问老人家:你看这只鸭生出来几天了?师长一看,回答说应该七天到十天。老板说,第二天。那它吃了多少荷尔蒙?鸭吃了最后给谁吃?人。这个时代的人聪不聪明?聪明到只想先吃再说。所以老祖宗讲“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文明病不都是吃出来的!

所以曾子讲了一句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我们都满足自己的欲望,用不人道的方式去对待生命,最后这个恶果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我们今天拿这么多农药去喷植物,要杀虫,最后农药留在菜上谁吃了?有句成语叫“刀头舐蜜”,一滴蜜在刀上,舔一下先尝为快,看不到刀,只看到蜜是甜的。我们人类现在不就是干刀头舐蜜的事吗?

物质文明一两百年的发展,足以让地球母亲没办法延续下去。森林砍伐之严重触目惊心,为什么砍那么多森林?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口欲,养牛、养羊,提供人类肉食的需要。原始森林是整个地球的肺,肺愈来愈缩小,空气怎么会不出问题?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古人懂得宇宙是一个循环,生命是一体的,所以敬天、敬地,绝不敢不节制地去破坏整个大自然的平衡。物质的享乐,真正冷静去思维,害处很多,我们要懂得节度才好。

隐形的杀手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现在的孩子也都“打猎”,是打电游里面杀戮的游戏。打到什么程度?十二三岁的孩子把别人杀了,很麻木。还有很多人连续十几个小时打电游,最后猝死。所以设计电游的人造的罪孽很大。我一个朋友是设计电游的,后来听我的师长讲传统文化,不敢,辞掉工作,这是有良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在得忧郁症、焦虑症的人很多,很可能就是因为把精神都用在追名逐利上,患得患失,就很担心、焦虑。

三宝护身,重于药石

老子讲的“三宝”,也是养生之道。一是慈。慈是仁慈,仁慈的人长寿,“仁者寿”。二是俭。愈节俭的人愈长寿。福花不完,本来是七十岁,因为福没有花完,延寿二十年,禄尽了人才走。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和。和气的人懂得让,懂得大局为重,包容,不跟人家争,以和为贵,不伤身心,自然长寿。

所以清心少欲,胸中有一段吉祥恺悌之气,是最好的养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胆结石的食疗法

胆里面有结石,现在好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也有好多种,...

五脏排毒的时间表

睡眠时是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时刻,人体就像一个天...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推荐】吃素这么好,为什么你身体这么差

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佛教词典】第七情

(术语)旧译之根,新译云情,有眼等之六名为六情,无...

【佛教词典】铜鍱部

(流派)上座部之异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铜鍱部上座...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金刚护法

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

【佛学漫画】骄慢的怀疑

念佛!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里面我们只要称...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学佛的三大纲目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学佛的三大纲目》。这个题目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