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宏海法师  2019/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九讲)

各位闻思讲堂,我们净土专修的莲友们,大家晚上吉祥。好,我们还是请大家随我三称本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好,各位我们继续讲印祖的经典代表名篇《宗教不宜混滥论》,在前一讲中我们讲到宗和教。宗和教从他的定义也罢,从他的教学乃至从他所被的根机,还有他的怎么样去悟,怎么样去修,从这个层面一步一步的我们这样讲过来。今天大概我们要讲一下宗和教的相承,这是传老在这里给判的。

这一段,我们先把论文给大家贴出来。上一段我们最后讲到宗门怎么样先开始不能去看《禅宗语录》,然后这种参话头,然后开悟了以后,再去深入教研去抉择差别智,完了回头到悟后以后,还是如同悟前一样,更加兢兢业业的去苦修。这是一个依着六即佛的脉络,是千贤万圣的必由之路。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我们看这里开始讲到“是知宗为前锋,教为后劲。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但以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

这就是总的作一个交代,你看他做了一个宗教的定位,一个是前锋,一个是后劲。我们理解的话,为什么说宗嘛他是主导开悟,开悟了以后,知见就与佛一样,悟到我们的性德。但是虽然悟到了性德,还有旷劫无始以来的习气种子不能够顿断,还必须依着教法次第来起修,这就是修德。

所以就这一个层面来讲的话,宗就好比说我们说冲锋陷阵,马上占领至高点,把旗帜先插在那一样。不管怎么样,这标志着我已经到这了。但是你只是冲锋陷阵可能是几个突击的,大部队还得要跟上来。这就是依然还教修事上的圆满,所以称之为,一个是前锋,一个后劲。这个比喻特别的恰当。他就好比,次第里面就像上次给大家讲到的六即佛,里边“理即佛”到“名字即佛”的水平呢,就是指的宗门下的开悟。但是他仍然还需要经历,观行、相似、分证即佛才能到究竟即佛。这个过程呢是始终不能够离开教法次第的。也就是没有脱离了教法后劲,跑出来轨道。

再者,我们来理解前锋和后劲的妙喻呀,如果从顿渐而言的话,宗是顿法,教肯定是渐次的渐法。我们要知道顿法,他是相对渐法而言的,渐教是相对顿教而立的。如果在顿和渐合论的背景下,树立起顿渐的知见以后,我们就知道,如果从宗门的参究而入,就好比我们说的,可以说先下手为强。如果说从教门的次第这样积功累德的去修,那我们可以说就是后发制人。虽然在法门的施设上,教学的手段上不一样,但是他的目标和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印祖这样说“其所办是一事,其所说是一法。”从这句话就透露出来,我们常说的什么叫作宗通和说通,为什么说印祖这样的祖师是大通家呢,就所谓的通就是明了了,他知道所办的是一件事,是一个法,手心手背皆是手。他见到了翻来覆去皆是一只手的境界,才能这么说。所以所谓的宗为前锋,教为后劲。

另外一个,如果这是不一定非常中肯恰当,我们说不能够算正解吧。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去分享一下。什么呢,因为宗他可以说独被上上根嘛,上次讲到了独被上根,他一定是且深,法是很深很深,但是且狭,狭窄的狭,且狭的。因为他不能广被。教呢,可以说是阔广的,宽阔的阔,广大的广,他因为可以连带中下的。所以就宗和教结合起来,我们都把他用作宗教来学习的话,就根性而言,如果有的根性,他不论学宗或者学教,他都能够得到宗的利益。有的根性,很可能他不论学宗或者学教,他只能到教的次第。

所以从得利益的上面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宗为先锋的性质和根性。得教的利益的,他是后劲性质的根性。一个是先锋,一个是后劲。种种我们都这样作一个理解,就知道总而言之,所办的是一件事,所说的是一个法。只不过是语言施设,门庭建立不同。就说明是方法手段,也就是入的道,进的门,看上去风格是不一样的。但是进的屋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这段话的头半句。

我们再来看,“门外汉不知其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之所以。”然后就会“妄用己见,强作主宰。不是互谤,便是混滥。”

首先我们来看这里讲到的门外汉,在禅宗里面是非常讲究门外的、入室的说法的,好像上次给大家提过嘛,有入门的,有门外的,还有登堂的,还有入室的,真正的能够大开圆解,承接法脉,悟到师徒同印证心地法门的人,才能叫作登堂入室了,要不然就是门外汉。所以门外汉就是指的至少不要说明心见性了,甚至他连道理上的一个感觉都没有找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如果他没有明心见性,他就没有进到屋里,他就没有从里向外看的功德。所以他就不通嘛,因为从里向外看的话,他是通的,为什么,一个房间是通的,只不过有两道门而已。纵然说退其次而讲的话,你没有明心见性,但是你要在我们说的分别思维的语言教法上,你也得知道这就叫从外向内望,我们也得知道虽然是两个门,但是入的是一个室,一个房间。虽然是一房间,必是两门,虽然是两门,入的是一室。这就是异而不可离,同而不可合的,是这样的一个相符相关的联系。

所以一定你在上面分了两门的时候,就是同而不可合了。但是门外汉他不了解,他就会用自己的妄想知见,你看“妄用己见,强为主宰。”

我们可能不一定有感觉,就是参禅他没有悟的人呀,或者他乃至他悟得不够透彻,他如果不能够灭掉他的分别知见的话,他是不由自主的。因为下意识的就有我执,这种第六意识的缘这个法,成的分别影像,乃至独头意识起动现形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妄见强为主宰。人人皆如此,不是说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所以在这种地步上你就肯定不能够正确的领悟嘛。

就像《楞严经》里面讲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会以自以为是的知见上立起来这么一个主宰,导致先入为主的分别。一旦进入先入为主的分别,必然有一个弊病会出现,这是千稳万当肯定会出现的,就是自是他非。自己觉得认为对的一定对,别人的肯定错,或者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去和稀泥,以图作个老好人,因为他是一团乱麻嘛,他自己搞不清楚。你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印祖就说到了,“不是互谤,便是混滥。”

你一定会出现一左一右这两种情况。第一个就是相互诽谤,宗门和教下的相互不买账呀,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在佛教史上,甚至久而久之,形成的弊病呀,有一些祖师像来果禅师就是对里边专门对各个门派,法门之间,特别一个是禅宗,宗门,一个是学教的教下,还有一个是净土,这三大体系呢,相互是非,他曾经作过一系列的辩解,就是为了把互相诽谤的弊病呢给他息下来,灭除掉。

宗门和教下相互谤的时候,当时有好多情形。今天,我们利用时间,稍微绕一下给大家分享分享。希望呢我们依着这些,以后也有一个自己对于宗和教的一个生活中的通常知见。有时候不管看什么书,或者听别人讲开示的时候呢,你自己能够以中肯的态度来认知宗教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当时的教内,就是学教的人呢,看不上参究学禅宗的人。他们会说什么呢,说:“禅和子开口,不是胡说便是乱道,如此将来,”就是这样下去的话,“佛法无人撑,一定还是倒,”就是你天天自己在那抱个腿子坐着,别人问了也说不上个点,这样的话,佛门何以为支撑,佛法一定会灭的呀。

当时来果禅师就说,这样的一种诽谤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说禅宗的行门呀,他本来就没有开口处呀。你一个禅和子如果真正上了道,提得起功夫来的话,他不但说你胡说乱道不行,你就是正说真道也不行。因为语言相,你参禅的话他是离开语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呀。人能够真正的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候,那就是正法了,怎么会倒呢,明心见性了呀。这是他这么来辩解。

另外又有一人说了,说“甘作哑羊僧,反说僧中宝。问他用心处,只是把手摇。”就形容一个参禅的人,什么也不会说,说有功夫,每天住着庙,在禅堂里面打坐,过堂,十方供养,觉得现成。说问他说怎么样用功的,他把手一摇,说都不跟你说话。然后“不识者赞他,必定有大道。”说认不出来的说这个人有两下子,“堪笑宗门人,尽是做假套。”说他是装模作样的。

当时有这么一个教下,学教人呢还同样这样来说参究的人。结果,禅师也是辩解着说,人要是来问佛法,而不能答,问经的义理来不能辩。那为什么,是有所以然的。因为宗门下的一个参禅人呀,他首先要舍的就是一切的文字语言,佛经祖语呀,一切的祖师著作,都要舍得干干净净,如果你有一个不舍,就称之为杂毒入心了,就会障你的道念。所以你想想,你如果不明白他的路数,他的苦衷,你就扣一顶帽子,叫哑羊僧,哑巴的哑,猪羊的羊,僧人的僧。就是他啥也不会说,就是会摇头,这就等于无端给人家扣帽子了。

再者说了,就是一个功夫用到极力处的人,我们不知道,诸位如果同修们有到境界的时候,或者相对一段时间精进,乃至念佛七、打禅七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功夫用到极力处,乃至闻声见色都有点呆了,像傻瓜一样的,人家说什么他都半天都没听见,这不是说真的傻了,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做假套了,在那装疯卖傻,其实是什么,他真的到了这个地步。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问什么,好像他答非所问,乃至摇头晃脑,都有些不正常,你不能够轻视他,一旦他的功夫到了极力处,回身华丽转身的时候发明的大事,就可以一口吸尽海水,一拳打破虚空了。人家彻底见到本来面目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禅和子。

这讲到实例了,我那会在普陀山的时候,在佛顶山出家常住,那会我们庙里边有一个阅藏楼,有一个闭关处。阅藏楼那会也会有好多十方的出家师父,听说这里会给修行人一个机会。就是说,那会我师父就是怎么都行,只要是你来修行用功办道的,你哪怕你自己安排时间,反正常住上一概的把你供养起来。那很多人就都冲这个来了,来修行,反正上上下下真真假假的都有。当时有一个师父就是这样的,别人都以为他说,反正说他好像不正常了。他到了什么地步,出去参学或者到上海去瞧一下病呀,看一下身体,背着包走宁波,背着包走到渡轮上的时候。

大家知道,在渡轮上,你车开上去以后,所有的人都要上到甲板,到了海峡的对面了,再下到你坐的中巴车里面。结果他的东西放在车上,人上去了,下来找不着他坐的车了,包也找不着了,车也找不着了,完全他心就不在这道上。他没记住车号,他啥也不管,所以没办法,当天又坐着那渡轮又转回来又回到庙里没去成。别人就觉得,这连自己身子骨都照不了。后来我记得我师父那会给我说,这师父不是的,他已经功夫到了一定,这是佛门的真宝贝。他那会给我这么说,说这才是佛门的真宝,我那会听的还有点疑情,说头脑都不灵清了,怎么宝呢,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如此吧。

所以这就是当时教下谤宗门的人,相互不买账。宗门谤教下的人也有,也同样是如此。你看当时说的是什么,一切的经教先要由心悟了,才可以再去弘扬,才去弘教。势必要先入禅宗,悟明心性以后,先宗而后教。教理的妙法都要从你的开悟的心性中流出来,随便说一句话,未必是跟经典一样,但是都是教了,应该这样,要不然你天天去学什么教,也不是你自己的。来果禅师就说了,他辩解到什么呢,说大悟的人,只有佛一个,如果真正能在末法时中,为人解说经典,哪怕说一句半句的佛经,令末法时代的人,种大善根的拥护三宝的话,这个人就跟佛现前说法正等无异的,怎么能这样的来评价说弘法是家务呢?这是一例。

再一者,当时也有禅和子说学教的法师,你天天在纸上学道,我们常说纸上谈兵,终是入海算沙,说食数宝,任你讲的天花乱坠,终究跟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交涉,就是你自己不受用,心性没开,他是这样来看不起学教的人。

那禅师就说了,纸上学道,终究也算一个道人。现在末法时期了,热衷于世俗流布的庸人,你逼着他入海,就是入三藏十二部教海里边嘛,你逼着他入海都难,能会算沙吗。他会不会认认真真去研究经教呢。而且讲到我们常说的说食不饱,好像光说不练,说食不饱。

他说,望尽世间人,如果一个说食的人,就是一个讲法的人,称之为说食嘛,这里作比喻,他不容片刻间断,乃至于能够废寝忘食的去说食,而且他不图饱,只求说食,大家要听到这个话的内涵。不求饱,就是不想着自己了不了生死,有没有道,不想这些。只求说食,只想着把如来的经教不断的去讲,不断的去弘。他这样说如是我佛的大法,将未来世的众生一网打尽。而且不愿入海者,不肯说食者,现在大有人在。他是这样来讲的,来辩解学宗的人不能够诽谤讲法讲教的人,这都是相互的。

其实最后中肯的来看,就是末法人确实是正知者少,邪见者多了。邪见者多的话,你用宗教两门结合来治。为什么,教能纠正人心,开示正见,让我们不受五浊流转。宗能够把我们拔高,也就是能够空凡空圣,了无阶级,不受次第。这样的话就轻易我们不会受迷悟呀,迷茫的这些乱进来遮瞒我们,就是欺瞒我们,我们认不清楚。因为你明心见性了,一目了然了嘛。所以真正的最佳状态就是宗也弘,教也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弘宗演教。改恶事为佛事,转人心为佛心,为什么要相互诽谤呢?是这么来说的。

在这你看,我们既然讲到了第一个印祖这里讲到了,“强为主宰,不是互谤,”这就是相互谤言四起了,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入主出奴,在自己的地盘上都好说,出了别人的都是不对,这就叫互谤。首先第一点是互谤。互谤还算好了,刚才讲这么多,多了点插曲,就是为大家有一个明确宗教所以,和宗教的知见吧。

我们要知道他离就是双伤,合是双美。但是这种合双美,并非是完全没有原则,不拣别的一个串通。如果我们把宗和教互相诽谤,相互比高下,凭着一时的义气,有时候设门庭格局的话,这个情境,稍微有一些一般佛学常识,或者学过佛法的缘起性空的这样的一个乃至佛法是无争法,是无求法,无高下法的话,那么哪怕稍微愚笨点的人,还能够稍微讲一下他就能够知道,利害相关,就是不会这么陷的很深。但是如果把宗和教乱混合,也就是混滥的情形呢,就非常的迷惑人了。甚至是上根的聪明的行者,有时候也很难能够辩的清楚,所以这就更加的要我们有法眼了。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印祖也是说“互谤之过,愚或能知。混滥之愆,智犹难晓。”就是混滥的过患,有智慧的人也很难够明了。

大家来看这里讲到“盖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宗家方便,出于格外,所有语言,似乎扫荡。未得意者,不体离言之旨,唯噇出酒之糟。在宗则开一解路,不肯力参。在教则妄学圆融,破坏事相。”

这是讲到混滥以后就很麻烦。为什么说,你看这是归元无二,是指的我们到家的情状了,也就是我们说的什么叫归元,就是佛知见。从这个来讲,不但是佛教的各个宗派,天台,华严,唯识,各执一套自己的修学体系,但是目标都是为了成佛,这是不会错的。乃至我们上一次讲的修止观也罢,礼拜读诵,每一个方法都没有格外的目标,就是为了入佛知见。再往扩大说,乃至汉传也罢,藏传也罢,南传也罢,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目标也是无二的。

这里说只有宗门的这种手段,他是与众而不同。怎么说,有时候我们想来想去,不知道用什么词。因为这里印祖、传老解释都很清楚,我想想就是简单粗暴,微细无比。为什么简单粗暴,直指人心嘛,不跟你来那些,商量呀,安慰呀,引诱呀,他就直接你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嘛。真的是要胆大,你看我们为什么胆小,胆小就是因为有我在,害怕我。所以继一个简单粗暴,这是宗家的出格,出于格外他的方便方法。

再一个就是心要细,为什么这么说,心粗的时候,我们的心呀没有在道用上,你微细的我们每天我们一切的生活情景,其实都是因果的体现,都是心念的发挥。但是如果你心很粗,你根本不会观察,安不到现前当下来。所以没在当下,你在有机会的时候,你根本就回不过神。所以这里才讲的宗家的方便出于格外,就是要胆大要心细,胆大胆大的要超出你平常的一些套路,心细心细的要到幽微不到之处,你得能够透得过来。

特别是这种格外,你看这里说,“所有语言,似乎扫荡,”就是似乎把一切的语言都给进行了一个批判。所以我们总的来了解禅宗,他总是要让我们觉得要出乎意料之外的,虽然他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说这里叫出于格外,就是要改变我们常规的见解呀。一般我们人的思维,第六意识的这种通常思维习惯,他都在一个格中。就是又有白天又有晚上,又有今天又有明天,又有你又有我。就是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我们才现在这么认真的生活,每天经历着烦恼。这里讲的印祖出于格外就是要扫荡,所有的一些似乎都要扫荡。

扫荡有两种。第一个就是否定,遮诠,一切原来的认识都不对。世间、出世间,信心,有信仰没信仰,有修行没修行,这都是在格中而不在格外。所以他有时候超情离见,就是直接把你第六意识给你截断众流,不让你起分别,这就是否定。再一个扫荡就是扩展,你常说学佛的人,绝不能干什么,绝不能做什么,至少你不能说佛的不是吧。他就认为这是执着,就会障成佛之道,他就认为要说,呵佛要骂祖,就给来这一套。你认为不能杀生,他情急之下就用这种杀生的这种逼着你,把烦恼思维一下子能够顿断,就用这个手段,这个情节,来逼你,吓唬。你说有什么因果,有凡圣,有修有证等等,他说这都是妄想。就都在这些格外来直接扫荡的,让你下狠手铲情识,当下见道。

你看这“未得意者,不体离言之旨,”就是不能够体悟宗旨的人,他就会怎么样,只会闻到一点点以为是酒的味道,就开始装模作样了。就像这里说,“唯噇出酒之糟”就是稍微感觉到一点酒的味道,他就以为这就是整个酒的最醇的质量了。就开始装模作样,不能自拔了,说的时候,说其言在九天之上,但是观其行全在情识分别之中。这样的话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劝人念佛,自己凭信愿,这辈子往生。所以,在不分凡圣的情况下,他就会以凡滥圣,以迷解悟,以口妄行,修行的行,都会出现这种弊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宗不像宗,学教不像教。

这里讲到了,“在宗则开一解路,不肯力参。”就是不好好去学,提起来正念去积聚功行,去参究话头,只用自己以为是的教的这一套了,来把宗给解说一番。很麻烦呀,以前的宗门里边解释的甚至有时候非常出格,让你哭笑不得,这里我们就不给大家讲,不结这个妄想缘了。

学教不教,教本身你是有次第的,有因果有凡圣的,有修有证的。这个时候,就是他又会“在教则妄学圆融”,就开始讲理不带事了,我们常说的执理废事,说的圆融,行的不圆融,他就会破坏事修,这里讲到的破坏事相。

所以印祖最后总结的时候说 “唯大达之士”,大就是出格,大人丈夫,达就是通达宗教无碍的这样的一些祖师级的大人物,才能够知见与佛无二无别的,能够双得其益,同时能够把这宗教两门的利益,大大的收于怀。这样的祖师们,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不胜数的,佛教史上。远的有智者大师,慧远大师,僧肇大师。近的再往后有永明延寿大师,禅宗里面的达摩祖师,慧能大师,乃至五家的这种开山祖师们都是如此。特别是净土的十三代祖师,那更是如此。离我们最近的彻悟禅师,乃至印光法师,还有像近代明末的四大高僧,蕅益大师,莲池大师,憨山大师和紫柏大师。他们的这些见解,都是双管齐下,是非常圆满的,所以才能称之为双得其益。

我们怎么理解双得其益,除开宗和教的这两个称之为双,就是在佛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后面会讲到二谛圆融。就是空有,你要能够掌握的住,事和理,你要能够圆融的起来。就是具体的事行和理的悟证,他是一体的。但是没办法,到我们凡夫的层面下意识的,始终就在一个二元对待的层面。所以所谓的双得其益,就是能够把他圆融无碍,就分得清楚又能够合得完美。

明末清初有一个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老人吧,我们今天有一段话,摘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作双得。你看人家的见地,指性或者我们的心性,或者情,就是我们情识,他怎么呢,他说“性如水,情如冰”。就是超情离见的明心见性的性就像水一样,我们的分别妄想就像冰一样,“冰有质碍,而水融通”。这些大达之士们他就是悟到了水的境界,他非常的圆融通达。但是,宗谤教,教谤宗的这些人来,或者是以自己的第六意识妄想在这解宗,自以为是得了高人圣境,都是有质碍,就是有障碍的。

如果“融通则本无能所”,既然本无能所的话,还为什么你要谤我我要谤你呢。“而质碍则根尘亢然”。亢然就是愤亢的亢。就是因为像冰一样有了执着,就凝固了,就有你我分别了。所以他讲到,“此义有知有觉,知则意虽了然,触事乃迷”,就是哪怕在上面有一些相似的理解,但是一旦境界出来的时候你还是迷的。为什么,功德不够呀。“觉则触事会理,情尘自空”,是圆的。

所以你看这段开示,就非常圆满的把宗和教套进去,就解释的一目了然了,心开意解。这就是叫作“大达之士,双得其益”。为什么,因为这双得的利益呀,其实是一个利益一回事。包括对于空性和净土这两门。

你比如,净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他在融汇般若和净土的这两门的时候,他就讲得非常透彻。他怎么说,他说“般若,乃是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是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所以他就这里讲到“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不特于此,正以缘起故性空,若非缘起,说谁性空”。那很简单,我们就可以套,正因为有教,故有宗,如果没有教的次第,何来宗门的顿悟。祖师又说,又以性空故缘起,若非性空何从缘起。

那我们还可以套,因为宗故而有教,如果没有宗的这种教外别传,怎么来去再分别教的文字义趣。所以我们不相混滥的时候,就是越是宗,他越是顿超,教外别传,其实他越顿超的是教的次第,是教的路途呀,越是能够深知教的次第,才能够次第而一目了然和所以然的来顿超。这就是叫作同而不可合,异而不可离,最完美的状态。大达之士才能够有这样的知见。这都是祖师们事理圆融以后,称性给我们流露出来的,双得其益。

但是我们现在是怎样的情况呢,就跟印祖这里说的,“否则醍醐甘露,贮于毒器,遂成砒霜鸩毒矣。”鸩就是一种鸟,他的羽毛泡在酒里面,人一喝就毒死了。砒霜,大家知道了是有名的毒药,就等于我们现在学法本来是醍醐甘露,宗和教是圆融无碍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总是分别,就把醍醐甘露之法,到了我们这一了解,就成了害人的法了,不是利人的法了,他是这样的一个相关利害关系。

阿弥陀佛。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这一段,大家来看,这里论文里边讲到的,“教虽总明万法唯心,然须就事论事,事理因果,毫无混滥,原始要终,不出唯心。”

这是开始讲到什么,讲到两门宗和教他们的教学了,怎么个教学原理。

首先讲的是教,宗和教的教学手法,他是各自有特色的。总而言之,先说教来讲,一语以蔽之,讲的是终归不出万法唯心。我们要知道在教法里讲的话,他会讲好多内容,比如从因果呀,轮回,修证的次第,还有从凡到圣,什么时候是凡,到什么时候是圣,到了圣还有大乘小乘等等这一切。但是这一切的内容,包括我们修学菩提道,还有五十二个阶次,等等这一切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心的。所以教法虽然讲了那么多内容了,他最后一定要回到万变不离其心的总的根本法上来,就是万法唯心。其实也是我们讲的缘起性空,唯心就是性空,万法就是缘起。

所以既然讲到了反正总归教下所有三藏十二部内容,它讲的就是这一个理,这一个根本的大原理,万法唯心。所以这里讲到,我们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我们的心,如来藏真如性的心,它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如果我们随着染缘,不清净的染的缘法,它就体现的就是世间法,现实就是因果轮回,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挥群相。如果我们这个心,它随的是净缘,就是我们常说的,就叫出世间法,体现的现实就是解脱因果,而不是轮回因果,而且讲的就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如来藏性。总归,看你怎么修怎么证,但是都不出唯心的一念心体。

首先你看它把教的核心内容先给我们这么一交代,开始又说了,“然须就事论事,事理因果,毫无混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把总的核心内容虽然了解了,但是你不能够说这个理,还得就事上而来论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事论事就是虽然我们的本性跟佛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在轮回,就要在轮回的事理中,怎么样跟佛一样,所有的这一切操作方法和走的路子,你得在事相上来说,不能抛开事相上来论。所以他就讲到,因果就是依着我们的心性而所显的根本现象。

通常我们的讲解层面也是从因果,修证上面,认真的去分别,仔细的去交代,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造业受报,什么叫做从因感果,都是万法唯心的原理。但是,我们去断恶修善,去从有超凡入圣,他还是得细细的从事相上去讲,不能够绕开的,不能够混滥的。但是虽然你这样放开了讲,最后,你看这里讲到,“原始要终,不出唯心”。就是从头至始,终归还不会出万法唯心的理念。

所以这一点呀,祖师们彻悟禅师就讲过,非常的到位,说万法唯心。他讲到是我们一个凡夫呀,或者九法界的众生,不但凡夫,包括罗汉菩萨,他都有念头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当下的万法唯心的心念。这个念头他是念念不停的,每起一念,一定要落在十法界,就是落在万法唯心的心里边的哪一法中,看你跟哪个唯心所现的法界相应,就造哪一个法界的因,感哪一个法界的果。

如果你造恶业,就是感的三途,造善业的话,你就是感的人天,造出世间的业,就感的阿罗汉,造的六度万行,以利他为主,自他皆利的,那就是造的菩萨业,那就是菩萨。执持大悲心,名号功德念阿弥陀佛,那就感的佛法界。他有过这么一段开示。这就是讲到,整个的教法,万变不离唯心之理,从善恶因果的事相上去阐明,不能够混滥。但是终归结底它还不会出万法唯心的道理,这一段其实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下面他用了一句,“宗家的实商量,亦复如是。”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什么叫做宗家的实商量呢,就是从宗门下面,也就是禅宗的人,他如果要讲教的话,也得从最透彻的角度,而去开示来问法的行者。所以他说的都是干的,不会闲言碎语,也就是往万法唯心,心唯万法上去引,去汇,所以这里讲到的,“宗家的实商量,亦复如是”,也是讲的万法唯心的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宗门下,有的人来的时候已经开悟了,来参问的祖师爷给他一印证,以心印心万事大吉,这怎么都好说。但是如果有的人来了,他有点小悟,没悟透彻,或者他还没有悟,在这样的情况下,禅宗又不会跟你,没完没了的唠唠叨叨的去,他是痛快直接的。那他就会只讲干的,不会闲言碎语,刚才讲到。直接就把最透彻的的实商量的万法唯心给你讲,用语言方便的表达出来,即刻就你不往外再走了,再散了,直接给你往里走,往心性上走。所以他才讲到,宗家的最究竟痛切的讲法处,也是这样的,因为有的人没汇过,那祖师只能用语言来方便表达了,但是他讲的时候,不出万法唯心,不会绕的很远,离的很开的。

但是我们再往下看,“若举扬向上,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答时总归本分,绝不就事论事。”

大家要听明白了,刚才教下的教学方法就是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混滥。而宗门的方法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举扬向上,总归本分。什么叫作举扬,就是举古来的,比如以前曾经谁开悟了,在什么情形下开悟的,那他就问,这是怎么情况,把他例子举出来,扬出话来,放出话来问,问善知识,善知识来回答。或者善知识来提问,问法的人来回答。总归就是看你在不在道上,有没有开悟。所以说举扬向上,向上就是向上一路,要悟本来面目,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

为什么会说,虽指尽世间法法头头为问?一般开悟的祖师,他已经悟到无生理了嘛,在他看来真正的就见到说什么,“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性”,他是看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性无非佛性。所以他这个时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他可以用来作为教材的。他特别可以方便的用借假来问真,答者也可以借假来答真,绝不会依着我们通常情理来,就事来论事。就是像教法一样,因是这样的,果是怎样的,你要怎么修,这样修一步修到什么地步他不弄这些了。在他看来全是第一义谛,所以问的时候也是依第一义谛,答的时候也必须依第一义谛,不在世间论了,是这么一个姿态。

所以他出现的一个平台就比较高档吧,你看这里表达的说是,“所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部汇归现前当下,离言绝待之际,没有让你依着交流,依着情识来展开任何机会,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起分别。所以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就不能离开当下,你不管运用什么教材,你不管运用当下的文字也罢,话语也罢,或者动作也罢,或者旁边的这些耕地的挑水的等等,房子屋檐,怎么都能说。总归你心在道上。心在道上,不管怎么问答,都能够心心相印,这就叫问在答处,答在问处。

我记得那会云门寺老和尚有这么个事情就很好玩。那会老和尚有一次出去在庙里边去这样去经行绕弯,绕弯的时候,大概就是有点下雨了,下雨就沿着那个走廊去走。走的时候经过殿堂,殿堂的屋檐不是有滴水吗,滴水下来了往四处溅。有的地方就会接一个盆呀桶呀的什么的让它不要四处溅。那时候,有一个地方大概流水了没有接盆。这个时候,老和尚就拄着拐棍往过走,看见说,为什么不赶紧拿来个东西把它接住呢,看着水一直在流。

结果旁边跟了好几个人,有的人就下意识的赶紧去找个盆,或者找个桶过来,赶紧接住。结果旁边的一个小侍者师父二话没说,直接顺手就拿了旁边的一个盛垃圾的竹篓子,就放在那。大家想想,竹篓子怎么能接得住水呢,他是通透的呀,全露掉了。但是当时老和尚就称赞他,说什么,虽然当时他肯定没有开悟嘛,但是什么,他当时就没有进行思虑分别。你去找盆桶的人肯定说这竹篓子怎么能接水,我得找个盆能够接水的东西,那早就到了第二第三无边无量了。所以这下意识的,他就是直心直行了,不容分说,没有分别,直接下手找来一东西就垫在这。很多时候所谓的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就是要在这个点上来碰,来撞,往开了撞。

所以纵然有些时候,你看下面一句,“纵有似乎就事说者”,纵然有些时候,旁人听起来他们问的呀,答的好像是个话,我们常说的像点话。可是千万不能上当,绝非是他们表面所论的意思。就是“意在于彼,而不在此”,就是听上去别人好像听的有个理路,其实问者答者,他的心不在理路之内了,是这样来认知的。

所以印祖这里讲到,“若认作就事者,”就是如果你当真以为他们的意思,你问的、他答的这个意思虽然吻合,但是如果你依着话的意思,就怎么样啊,“即白云万里矣。”早就十万八千里之外了。白云万里就是看上去白云一片,实际上没有见到天空。

所以大家想想宗和教,这就是他们的教学,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内容就是宗和教的教学,和宗和教的相承。相承就是所办的是一事,所说的是一法。教学的话,从教来讲,几乎都是就事论事,而往万法唯心。从宗来讲,讲万法唯心的时候已经是多余了,人家的套路是总归本分的,这是他的教学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你看确实是不宜混滥,如果结合的相当完美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这里讲了半天了,宗也是如此,教也是如此,这样的根机,那样的根机,总归就是总有不对的时候。只有修净土没有不对的时候,没有出错的时候。为什么,净土信愿就是教,就是教的教学方法。执持名号,就是宗,他就是把整合了这两套,而且还配套的非常有保障,双管齐下的到这样的地步的一个总持法门。

所以得生与否,但凭信愿之有无。世人但念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大家要仔细悟,佛法绝不是两个,就我们现在讲宗讲教来讲的话,我们是为了汇归净土,千万不要忘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还是把阿弥陀佛要想起来,极乐世界要忆起来,要念,要执持名号,要回向发愿往生,要想着,尽量的要想着要去西方。

好,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讲法功德回向。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之际,顾盼左右之间,都不要忘了还有个世界叫极乐,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希望以此回向。

好,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周三再讲。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

预防感冒十七字诀

感冒虽不算什么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

【佛教词典】忍水

(术语)譬忍德之深广似水。大集经四十七曰:忍辱如大...

【佛教词典】迷企罗大将

迷企罗,梵名 Mihira。又称弥佉罗大将、迷佉罗大将。为...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

冒死求法心不悔

佛陀涅槃百年后,当时的印度由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