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净界法师  202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己五、极难胜地  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何故五地名极难胜?

庚二、答

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

那么“极难胜”,这个难胜就是很难超越,这是二乘人很难超越的一个地。为什么呢?由真谛智跟世俗谛智互相违背。菩萨的智慧有真谛的智慧跟世俗谛的智慧,真谛的智慧是我空的智慧,是无分别的;而世俗谛的智慧是属于有分别的,观察一切法的缘起,科学、医学……这些都要假借名义的分别才能够了解。所以,真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俗谛是有分别的,这两个本质是相违背的。但是五地菩萨能够把这样的两个违背的智慧在心中调和,使令它二者互相地融通、相应,这件事情是非常难得,叫极难胜地。

这个地方,古德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自利的时候是修习空观的,他用我空观、法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烦恼、所知二障,这个时候心是无分别住。但是菩萨去度化众生的时候,他必须从无分别转成有分别。

所以,在因地的时候,五地之前,菩萨要自利跟利他,这两个是相冲突的,因为一个是有分别的,一个是无分别的。但是到五地的时候他能够真俗双照。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不生不灭的道理、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佛教词典】四种生死

生死,梵语 sajsāra 或 jāti-marana,又译作轮回。众...

【佛教词典】二种一切

【二种一切】 p0027   瑜伽八十九卷二页云:复次当知...

学佛前要先研究三个问题

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念佛诵经得菩萨慈护延寿

我从1992年夏季开始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那时刚刚学...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

【推荐】为奶奶「回家」保驾护航

时光流逝,转眼奶奶已经去世几年了,在我回去照顾她老...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罗门

有一天,摩诃迦遮延尊者与五百位大比丘众,来到婆那国...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