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大安法师  2017/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恭敬别人就不要太在意对方的态度了,首先我们要做到恭敬一切,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出门如见大宾”。但虽说如此,我们对人的恭敬也不要做得过头了,礼节礼节,恭敬是“礼”,但还有个“节”呀!

没有“节”不行哪!这个“节”,就是在特定的时空当中,知道自己讲什么话、做什么事最恰当,要掌握这个度。

这个“度”,就是孔子所强调的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

一般人总认为“过”比“不及”要好,其实并非如此。在世俗的层面,“左倾”比“右倾”更好吗?没有更好,有时更坏。零下30度的低温固然让人冷得难以忍受,但摄氏40度以上的高温就让人好受吗?所以孔子才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的毛病,彼此彼此。

你只要用真诚心、恭敬心对待一切,一般来说他人都会报之以恭敬心。如果反而觉得你好欺负,自己要反思一下为何会这样。

恭敬心可不是谄媚心,要注意这点。如果对别人过于恭敬而显得有点低声下气,就好像求别人什么似的,就好像需要别人说自己好话似的,那就不好。

我们不能像孔子所呵斥的那样“巧言佞色”,也不能像孟子所呵斥的那样“胁肩谄笑”,因为“巧言佞色”则“鲜矣仁”,而“胁肩谄笑”则“病于夏畦”(比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菜园种菜还感到劳累和难受)。“巧言佞色”与“胁肩谄笑”,外表看起来很恭敬,实际上是献媚讨好,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我们外表很谦卑,很恭敬,但内心还是要有一个刚骨。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刚骨!

如果别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说明你缺乏浩然正气。什么是“浩然正气”?林则徐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仿佛似之。你“有容”,才能有恭敬;你“无欲”,才能有刚骨。我们做人要外柔内刚,外圆内方,这样对人恭敬时,别人就不会觉得你好欺负了。

其实,人往往是越傲慢越被人瞧不起。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说过:“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敢为天下先”的结果却是“后其身而身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很好的。

就比如说如果你任何时候都都能够做到先考虑他人,好事给他人、坏事留自己,走路让人家走在前面,写文章署名让别人署在前面,自己坐在更后一点、更卑一点……如果能这样卑以自牧,又有正气刚骨,那么你在一个群体当中肯定是受欢迎的,怎会因谦卑而让人觉得你很好欺负呢?过去有句话叫做“谦卦六爻皆吉”。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连乾卦都有个“亢龙有悔”,六爻皆吉的只有谦卦,因此真正的谦谦君子是不会受人欺负的。这是其一。

其二,退一步说,即便是他人欺负我们也没有关系,这正是修忍辱、消业障的好时机,不用介怀。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的欺负、别人的赞叹,也要做一体观,无我相,不要放在心上。《金刚经》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样的道理,你对人恭敬,却受人欺负,不也同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轻贱相似吗?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轻贱,却消灭了罪业,免堕了恶道,最后还能成就菩提大道,同样的道理,你对人恭敬却被人欺负,有什么好担心、好幽怨、好懊恼的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

发自内心的礼貌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父亲

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门槛高吗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阿弥陀佛!两个月前,念佛越念...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佛像经书可以下载到手机吗

问: 佛菩萨像和经书下载到手机里可以吗? 正如法师答...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问: 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切忌用「临终十念」赌往生

有人说,《观经》讲临终十声就都能往生,那我现在就可...

【佛教词典】树下石上

谓坐于树下之石上。指世尊成道之际,在菩提树下金刚座...

【佛教词典】西晋佛教

西晋佛教,是说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到愍帝建兴四年...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色欲之害人,实甚於猛兽横流

佛言多欲为苦者,欲希须为义,谓於所乐之境,希求而不...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

圣严法师《禅是什么》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推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