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大安法师  2023/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十八空、什么都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还有必要去发愿度众生吗?诸法的空性是真理,性空即是如来,但就是由于苦难轮转的众生不知道这个真理,才会引发佛菩萨的悲心,来跟他随形六道,告诉他是诸法的空性。如果这些众生也知道是诸法的空性,他就得到度脱了。所有的众生都知道了,佛菩萨就不需要这么一次一次过来了。

这就是觉悟,从无明大梦当中觉悟出来。不要再经受梦中那种虚幻的、无量的大苦了!所以这就是菩萨的大慈悲之心,就能续佛慧命,绍佛家业的真旨啊!其目的是让一切众生得到毕竟大乐。这毕竟大乐是什么?一个菩萨,他给众生的快乐,是让他成佛的。如果只是用声闻之法、缘觉之法度众生,那都是悭贪、悭法。

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又讲声闻、讲二乘之法呢?是由于众生不能够相信一乘法,所以由这个实相一乘法,就善巧方便开出了一个权法,权巧之法。这就像目的地是五百由旬,你首先指出我们前进的方向是五百由旬,但是很多众生他是自心怯弱,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你跟他一下指得很远的话,他就马上说:“哎呀,我不行,我走不了那么远。”既然走不了那么远,他心里一暗示,那就一步都挪不动,他就马上坐在地上了,我不走了。

那对于一个善知识怎么办呢?针对这样的众生,那就在三百由旬的地方变化一座城市,这叫化城,变化城市让他隐隐约约看到,所以告诉他,“哎呀,这个目标不远啦,你看都能看得到。”这些人一看,哎,是看得到啊,既然看得到,大概我们也能走得到,他就开始起来了,开始走了。这就是说,要给他施设声闻法、缘觉法,跟他讲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法,他觉得自己还能修。

如果一下子你跟他讲真空妙有,他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就从他生命的感受状态讲苦,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啊,这些苦,苦的来源是什么?贪嗔痴慢疑。还有一个我们的涅槃自性,然后修八正道什么的,说这个他能接受。这就是先给他一个好乐,他想要羊车嘛,你说我有羊车,哎,他就高兴了。

到了三百由旬的地方,这时候,在这样的行进当中,他的善根也慢慢成熟了,他的脚力也练出来了,他的心量也比较开阔了,这时候到了三百由旬跟他讲真相了,说,这个地方还只是化城,还不能在这里终止,你再看,前面二百由旬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地啊!这就是叫“会三归一”,会三乘法归到一乘。最后,直接让所有的众生都去成佛的。所以《法华经》就在展示这样的一个“由实开权、由权显实”的法门。

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如来为什么来到这里示现八相成道?“一大事因缘”,什么叫一大事因缘?“一”就是一乘法,以一乘法;“大”就是其大无外的心体;“事”就是佛来展示这样一个真相、事相。所以要开示悟入,“开”就是开显众生本具的一乘法如来藏。“示”就是指示这是你的珍宝,这是你的家珍,这是什么什么,这是示。

“悟”就是,开示属于佛那边的事情,悟入就是众生这边的事情。听到佛讲经说法他就开始觉悟了,开始觉悟修行了,他就切入了、证悟了、证到了。佛之知见,什么叫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离念灵知,离开生灭的念头的自性清净的这种心,这种般若智慧,这就是佛之知见。

只要在生灭心当中,在对待法当中,我们的知见都是众生的知见,众生的知见都是颠倒的,都是不真实的,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开发佛之知见,这种佛之知见的究竟圆满就是一切种智。所以诸佛如来让我们众生都是要成佛的,不是让我们得人天福报的,也不是让我们得声闻缘觉的化城的结果的,是要我们得到大乘涅槃的一切种智。大家一定要了解这种“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不要羡慕神通和发财的事情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此...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佛教词典】帽子

略作帽。又称头巾、头袖、禅巾、菩萨巾。即冬季僧侣头...

【佛教词典】二量

(名数)一现量,如以眼识见色以耳识闻声。二比量,如...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

锡杖的表法含义

诸位吉祥。我们今天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的法器,叫做...

星云大师开示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虚伪的迦罗呵

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造佛塔的功德

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