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

蔡礼旭老师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

圣人跟凡人、跟小人差别,一念之间,是觉、是迷、是正、是邪、是净还是染?人在境界当中,“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赎”,在境界当中能忍得住,保有了自己一生的名节;还有自己调伏自己欲望的功夫成就了,终身受用。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明朝一位宰相,明英宗的宰相曹鼎,当时候他才是个小官,在监狱里当领导。刚好抓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非常的美丽,他动了心了,他知道读书人不能这样,可是确实在那个境界当中,有点伏不住了。他赶紧拿起笔来写着,“曹鼎不可”,写完把它烧掉,再写一张,“曹鼎不可”,结果写了几十张,写到天亮。天亮了,过关了。大家想一想,他假如这个念头伏不住,他还能做宰相吗?他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祸延子孙。

有一句格言讲得好,人什么时候要谨慎?“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邪念鬼神都愤怒。“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讲这句话伤到他人、伤到团体,这种事不能做。“一事而酿子孙之祸”,今天做的这一件事情,祸延子孙,都不能有。所以一念、一言、一行都要谨慎,是善因必结善果,是恶因必感恶报,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所以人是敬畏因果、敬畏真理,所以他非常克制自己的恶念。但是假如一念之差,没有守住做人的良知,可能这一生毁了,最后万劫不复,都难以挽回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日行一善

人们相互之间喜欢祝愿吉祥如意,其实这仅是良好心愿,...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一个重要根本

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

【佛教词典】僧传

僧传是记载古来对于中国佛教有贡献的僧人传记的总称。...

【佛教词典】自性无自性

指存在与非存在。自性,梵语 svabhāva,即自身,指存...

楞严咒为一切诸佛之母,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持楞严咒: 向内开显真如,向外感通诸佛 欢喜、生善、...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我有神珠一颗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驴度桥,驴子踏上桥板时忽而失足跌...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