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宏海法师  2018/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五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莲友,大家下午吉祥,今天是我们《无量寿经》的第二十五讲。看现在的进度的话,今天第二十五讲,那么再有两次,二十六、二十七应该就能把《无量寿经》圆满了。那么今天是11月27号,下一周是应该是在12月3、4号吧,那么我们下一讲是正常进行,下下一讲,就是说半个月以后那一周,隔一周然后才能够圆满,因为那一周是这两年在广东珠海普陀寺,有广东佛学院他们开设的一个本科教育,一直我在给他们也是在讲净土,因为这一学期的课程到现在的时间,只有周末才能去,平常没有时间,他们是密集型的授课,去了一天,要连续从早上一直讲到晚上,连续两天就算一个学期的课程。

那我本人自己也是在尽力地弘扬净土,所以去了我说,当时在给他们设课程的时候,说了一下净土宗的教史,净土教程的历史之外,就是在给他们讲说怎么讲《弥陀经》,差不多这两年多的课程,就一直给人家在讲说怎么讲《弥陀经》,还没有讲完,这也是惭愧吧。反正就是说今天我们要讲到第四大恶,就是口业,造口业。上午也刚刚把《楞严经》给圆满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五十八讲,一百一十六集。今天算是落下了帷幕。

所以今天上午想想说,一个人一个因缘,我自己照一下镜子,嘴唇这么薄,就是说话说多了,但是好在看这个气色的时候,好在说,嘴唇薄的人就是说话比较刻薄,你们要知道,还可能会说,就是说老是人家不善于言词的人说不过他,他能够说到点上,把人家损得讽刺得是体无完肤,有这个能力,所以确实如此。我曾经在家的时候,那也是嘴巴子也是速度也快,也能够讽刺挖苦,读书的时候就把那些女同学们给挖苦的,她们都哭鼻子,这个也是,现在出家了,也就成了这样的因缘一转,所以说出家的功德还真的是不可思议,反而用造重业的这么一个缘起,转为说能够替佛当播音员了。在早上我也讲过,我自己其实给大家讲经,从来没有说自己能够有什么见地,或者修证上的这种分享,大多都是凭着自己的一颗也算是虚浮信心吧,把佛说的,祖师们讲的,再跟大家这样分享一遍。这也是因缘,当然因缘中也是业力,业力有时候不一定是坏的,你就像讲法这个业力,它其实说白了也是种业,身口意三业,但是你的因缘中是如此的,还真是有时候它就是如此的,命里有时就是这样子。

其实上午把《楞严经》讲圆满了,我就觉得能够松一大口气,就觉得也不是求偷懒吧,至少就觉得说相对能够宽松一些的,再把注意力,比如说自己再学一下经律论里面的律典,最近请了一大套,我们龙泉寺专门讲出家人的戒律这些注释,大的大部头的论典。可是因缘还真是,刚刚说要《楞严经》要讲圆满了,这就一个星期之前,还说这一星期讲了,下个星期终于星期天的早上,能够不用那么匆匆地下了殿,赶紧吃饭,再温习一下功课,往那儿赶,结果又来了一个小师父说,人家不知道在哪里打佛七,说听过讲法的视频,说就想让宏海法师去讲一天,哪怕说半天,要说一下净土法门,他们在打佛七,就把这个事又给接上。菩萨安排你就不要想偷心死尽,不要想在这上面好像能够喘口气。

就是将此身心奉尘刹,哪怕是被动的,那就奉尘刹吧,奉到尘刹了,作为我们共同的往生资粮,这也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下午也是继续我们的《无量寿》之学修,今天我们开始要讲到其四恶,我们在讲五恶五痛五烧,那么说是说依照着杀盗淫妄酒,但是在第五恶里边,酒的内容其实也就一点儿,基本上是说杀盗淫妄这四种根本。

这四种根本是我们在五戒来讲,它都属于性罪,性罪就是说,你没有受戒,那么你在世间做这些事业都是属于非常恶劣的行径,是这样一个本位,在这里列了这么五痛,其中前四痛主要从身口上而言,身业和口业。那么前面的杀盗淫主讲的是身业,这里开始要讲口业。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有时候反观过,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会说话,和我们是以声音这种沟通交流,来进行这些妄想中的一些你来我往的一个表达,其实你看讲《楞严经》里面,讲到说声音是一种幻象,观音菩萨不是就是锁死这个声音,到底从哪儿生起,到底有何意义,到底它是,他在观到一定的深度的时候,进入一种状态,就是说原来声音就是动和静,这样对等的一个相互衬托,然后我们出现了一种动静之间,你看,我一说话就在动,不是说手臂在动,是声音这个振动的这个动,一不讲话了就是寂静,这两种状态相对给人产生一种,引发出来我们自我认知的一种幻觉,就是说有了声音,在讲话。那么在讲话的这个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把烦恼强化,就觉得说,这是在说好的,那是在讲坏的,这个与我有利,那个不太中听,等等这一切,你看一切都是这么滋生出来的。

所以观音菩萨就是成功地把它回归到原位,妄想未生之前那个地步的时候,就把声音当做一个对境,成了他的助道因缘。你看我们现在虽然声音是一种妄想,可是我们在妄想中的众生,必须还依着这个妄想中的最明显的部分来表达我们佛法的智慧,来告诉我们有极乐世界,否则你也是没办法入到自己的心地中,接不上这个缘。所以一切事情本来确实没有好坏,就是由于我们人的这种庸人空自扰,人的分别。

那么由于人的分别,自然而然就有了好坏,好坏里边,那现在我们在口业的表达上,有时候是我们称之为在罪业,这里讲到的恶口、两舌、妄语、绮语,这四种声音上面的这样一种性质,就把它在我们的分别心中定之为招感不好果报,痛苦结局的这样的一种行为,所以我们现在就用善法要把它给替代掉。但是大家要知道,真正我们悟到心性,往生西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声音确实是一种烦恼,是一种本能的烦恼。

好,我们今天从九十七页第一行开始读起,一直读到九十八页的是为四大善也。请大家一起来: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鬼神,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天道冏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我们来讲这个口业,这里开始,佛言,还是依然是,每一段开始都是佛言,那么佛说的这个话,你看这里我们平常觉得总是谈一些心性的东西,解脱的东西,禅定的东西,那么这里为了劝发我们的厌离娑婆这种正念,释迦牟尼佛在这五段话里面,特别痛彻地讲到我们这里的苦楚。世间人的第四恶就是不懂得修善积德,然后有了这四种口业的恶行,而且这种传达形式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大家看,转相教令,共为众恶。现在我们有时候为什么说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你就说这个口业来讲的话,我相信诸位,因为每个人都有口头禅,是吧,习惯性的语言,怪得很,为什么我们叫熏习熏习、熏染熏染,你就跟谁待得久了,或者这个人你比较相应,你很崇拜他,那么一定会有他的口头禅,不由自主地你就开始引用,慢慢就习以为常,就学会了,这是必然的。

所以再一个就是我们转相教令,除了同辈朋友之外,再一个就是家长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有的人他的这个口业特别是恶口,在家里边随便就带着脏话脏字,这个对小孩子来讲,你想如果你的家教比较正统,从来听不到这种话,他有一个廉耻之心,就觉得这种语言一出口,马上就觉得说,这是一种比较陋劣的,从素质礼貌上来讲都不过关的,这样一种的表达,可是如果他听得久了,我们在佛门里面,为什么常说久闻不知其臭,到海鲜市场里面,你待得久了,你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听得久了,他就不觉得这个有过失,而且也会效仿,看样学样,脱口就出来了。

所以有时候这种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不是说有意地为之,是下意识地,大家在一起共同生活,众生众生,众生在一起共同共事,就长养成这样的一种常态,何况我们现在有时候,在座的女众,也是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小孩,出去太老实,自己的先生出去太那个,那个词怎么说来着,木讷,是吗,窝囊,窝囊还不对,这个说话不太会说,有时候咱们说土话,说扇两巴掌都扇不出来一个字,就比较木讷,就是这样的说,所以就有自作教他,就会有四种恶行,你看这里就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我们首先来看,喜欢两舌的人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态,谗贼斗乱,谗就是我们常说进谗言嘛,谗贼斗乱,诬陷这叫做谗贼,那么挑拨是非让人家相互之间不合,这叫斗乱。在这里如果说我们业障重烦恼深,他就没有一个随喜的这种心念,所以在社会上他见到善良的人,见到一些讲道德的贤者,他就会嫉妒诽谤人家,让人家没有生存空间。你看这里讲到,败坏贤明,于傍快喜。

就是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或者别人中计了以后,相互在那斗争的时候,他在旁边拍手称快,这已经是我们现在这个世道已经必然所势。因为佛在经典里面也讲过,说最后人寿到十岁的时候,就是善人根本就没有一个生存的余地了,不要说空间了,一点都不给你留,要么你就随着共业辗转地变成一个恶行者。最后到了没办法的时候,有一万,差不多一万人种一样的就觉得说,诶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十恶业修得已经无以复加了,最后离开这个整体的群体,到了另外一个山上,或者隐蔽的地方,这就跟作地球的人种一样,在其他的相互一见就起杀心动杀念,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只好躲开了,就是这里讲到的没有生存空间了。于傍快喜,这是指的两舌的状态。再看恶口的人,恶口的人不要说其他人了,大家看,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他都能够出这个恶言相向,不孝二亲,轻慢师长,这叫恶口。

前段时间,你看现在这个微信圈里腾讯不是老往上发新闻嘛,就有一个儿子要结婚,在哪里的人来着,老两口不是去给买房子,买房子大概是买了六十还是七十平左右,就是不太大,不太畅意,这个儿子就嫌这个房子太小,丢人,就从那个卖房子的交易所出来就大街上就开始开骂,就把这个亲爹亲妈就在那骂的什么脏骂什么,就那个视频里面,骂着骂着,骂得还不过瘾,就开始动手劈头盖脸地就打呀,把自己的亲生父母,你说劈头盖脸地就打,这个果报一定会遭现报,当然这个因缘出来的也是,就是现在我们因缘中种的都是这些种子。父、母、子这三个的因缘,他有前因后果,从这一世的显现上是如此,那上一世肯定也有他们的因缘。

来生中还得无以复加地狭路相逢,避免不了,所以喜欢恶口的就是这样,出口往往就伤人骂人。现在有时候,有的那人骂人骂得就特别的溜,在北京这边,中国这是一种陋习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里面都有自己最常用的骂人的话。所以骂惯了,他就是说两句他就要带一回,说两句他就带一回,就养成了这个惯病,所以就没办法,这就是恶口。可是问题是你不是口角滑出去了,你说这个骂人的脏话的时候,你说你跟说好话赞叹话是一个心念吗,他肯定引带我们的意业,你肯定是忿忿不平,肯定是当下恨不得置别人于死地,这种心态上才去骂,脱口而出,我们常说开骂了,那就肯定是由意业引发出来的,不孝二亲,轻慢师长,这是恶口。

那么妄语是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朋友之间就没有一句实话。现在我们讲,人的心与口是分离的,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了,这个能力非常强,就是大家就觉得说,如果你说谎已经成了下意识的了,如果你的心里这么想,口里说出来,你看看你能遭受什么劝诫,马上就有人来说,你不对,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太实诚了,你不过脑子,那过脑子是什么过呢,不就是这里讲到的说,难得诚实,口是心非嘛。确实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个世道,就是不相信人是不敢相信人,不是不愿意相信人,大家共业拧巴在一起都是这样,因为我们的谎话太多了,这边是这么一套,转一下就要那么一套,你说有点利益冲突还情有可原。

有时候没有必要,就习惯成自然,就成了这么一个谎言的世界,大家都在说谎,我多次被别人劝说,意思就是说,你怎么能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呢,那我没办法,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不对,又被劝说你太相信轻信于人了,在这儿已经就是这样的一种,大家共同的趣习就是这样,所以说难得诚实,朋友无信。那么喜欢讲妄语的,后面这就属于难得诚实,算是小妄语了,尊贵自大,谓己有道,大家看到了吗,这是什么,这就是大妄语了,开始尊贵自大,谓己有道,以为自己没有证到圣果,就说证圣果了。你看佛讲法,只有在这妄语里面,在两舌恶口没说,就在妄语里边,他特别提及到不能犯这个大妄语。不是佛菩萨或者没有神通,然后迷惑众生为了得私利。

假如果别人可能不被他的妄语所欺骗,就开始使用暴力威势来逼迫他人了。你看: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下面要讲到的什么呢,就是讲到这个喜欢讲绮语的人,有时候我们可能大家会对这个绮语还没有一个概念定性,就是花言巧语,诱人想入非非,就是说已经是很罪恶了,可是他还自己不知道,不以此为耻,就是别人觉得你这人说话太,有的没的,不分场合地说这种话,他自己觉得很骄傲,你看这里说,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认为这是一种能力,可以哗众取宠,可以交际的手段,他也不管什么伤风败俗,危害社会人群。所以自以强健,欲人敬难是什么?就是通常他自己认为说我自命不凡,他的风头很健,风头正健,希望大家都能够崇拜他,觉得你看这个人讲话幽默,口才出众,是一个难得一遇的高人,他就生起这种自我满足感,自以强健,欲人敬难。

可是问题是什么呢?这种人他都骄傲得很,他不知道有天地神明存在,所以他一定就是刚愎自用,这样的话,这里讲到说自用偃蹇,偃蹇是什么意思,就是骄傲的意思,觉得自己非常的有成就,常怀骄慢之心,这种人属于很难教化的一类人,大家要知道。谓可常尔是什么呢,就是说觉得这个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一世就是这样子,很正常。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之人,人生在世吃穿二事,无非就是为这个嘛,还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所以说没有什么居安思危的意识,常怀骄慢,可是这些众恶都在他的八识心田中记录下去了,现在看上去相对好像有点福报,还有一点美好的生活,这是什么呢,赖其前世颇作福德,过去生积累的一点福报,有点小善在那扶持着呢,所以经营事业看上去还比较顺水,那么可是今世的这个恶等到宿世的福报享完了,等到诸善鬼神弃之而去,那个时候就没有福德和善神依靠了,所以说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诸善鬼神,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再没有依附了。寿命终尽的时候麻烦就来了,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就是他平生所造的恶业全部现前,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催促着他这个神识,向他所要遭的报应那个道去了。这时候小聪明、傲气死后都被剥夺一空,什么也顶不上事,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就是平常所有的罪行都记在他的阿赖耶识档案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档案,不是咱们在单位上或者公文柜子里面的那个档案,阿赖耶识的档案比那个清楚多了,比那个信息量大多了,一旦这个时候就开始被恶业牵引,到地狱饿鬼畜生,看你自己的情形吧,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这个果报如影随形的这种自然规律谁也逃不掉,入于火镬就是地狱之火,油锅,使其身体,这个躯体遭受摧残,遭受剧苦,精神也痛苦万分。这个时候,在受报的时候,后悔的话就来不及了,所以这里大家看到:身心摧碎,精神痛苦。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天道冏然,不得蹉跌。也就是天地间自然的法则是非常分明的,就是如是因,如是果,这叫做天道冏然,那么你这个辗转在三恶道里面,没有一点点会错误,一点点会出错了说,你本来该堕地狱,结果堕到饿鬼,本来生畜生,堕了地狱了,绝不会错,这叫做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大家来看,这就是讲到口业。口业在《大智度论》里面,真的是这个口业都是各是各的,你前一句和后一句的果报都不一样,《大智度论》里面有记载说,有这么一个堕到鬼趣的一个众生,堕到鬼趣的众生,他头长得就跟猪的头一样,可是他身上还有光明,身上发光,别的鬼没有,那么口里面吐,又是天天吐臭虫子,为什么呢,就是他过去世当比丘的时候,当比丘的那一世,他是严持净戒,他有智慧,所以他身上就有光明。

但是他有一个习气特别讨厌,就是喜欢用粗言恶口去谩骂外来的比丘,就比如说我们现在道场里面,你比如说,假如说在客堂负责的出家人,那么有的他习气来了,他方来挂单,你想,挂单十方的云游僧,十方挂单的云游僧,那么他们一天的云游参访其实很辛苦,来到寺院里边,那么最起码十方丛林,你要给人家挂三天单,大家知道丛林里面分十方丛林和子孙丛林,那真正的丛林十方才能算丛林,子孙我们常规叫子孙庙,就是师父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弟,传他的徒子徒孙,这样的话那你肯定不像十方共住,用规约,用规矩,来各司其责,没有这个。那么这个时候,他就老是来谩骂外来的挂单比丘,结果生到鬼道里面做了鬼,结果口中还有臭虫,虽然身上有光明,他是持戒清净,但是口里面的这个臭虫就往出吐,一说话就往出吐臭虫,那我们现在比他还好点,顶多这个唾沫点子乱飞,这就是说恶口的果报。

而且这种妄语大家最有名的,你看秦国有一个大变法家叫做商鞅,商鞅变法是最有名的,可是大家知道商鞅最后是怎么死的吗,被五马分尸了,为什么,就是他当时失信于魏国,把魏国的公子给骗了。他本来是魏国人,最后大概是觉得怀才不遇,到了秦国,到了秦国以后就为秦王效力,结果兵不厌诈,那么这个秦国在吞并六国的时候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来跟他打仗,他就给写了一封书,写了一封书信说,我曾经在魏国,他们俩共过事,你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不要动刀子动枪,结果果然公子卬就比较就大概是讲信义,就真的来,结果来了以后,他就把人家给收拾了。

那么这些都跟他最后被五马分尸,到了秦孝公的时候是变法,可是到了秦惠王的时候就觉得说这个人不地道,从魏国过来的,最后把魏国的公子,就受了这个果报。所以果报现前的时候,虽然说兵不厌诈,可是果报现前的时候也是业不厌报的呀,它就来了。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修行人也有这种在口业上,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真正你的心地没达到那个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修法或者修行状态的表达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错觉。

比如说,可能这个人,他的脾气比较暴躁,大家就觉得,这就是大丈夫,他有承担,就以这个火气为承担。比如说他这个人很我慢,什么都看不起,这个事我来,其实是我慢作祟,大家也以为说他能够替大伙好像出面,也觉得有承担一样,都是一种相似的,不是真正的承担或者气魄,乃至有时候以机诈为机用。大家知道机用是什么意思,机用就是说你的根本智慧开了以后,用方便善巧的后得智慧,方便善巧地去引诱度化众生,这不是你当下说,你这个人很奸诈,世间的聪明能把这个事一下子给摆平,好像很有能力似的,这个跟那个两码事,可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就把比较狡诈的人说他有聪明,有智慧,他能把这个事情搞定,很多时候我们人堆里面不都这样嘛,把打妄语叫做方便善巧,控制不住就说谎话,完了以后大家相视一笑,这算是方便妄语吧,方便善巧吧,不要那么执著,净说这些话,太多了,所以口业就守不住。

昨天在授八关斋戒的时候也说起了,有的同修在(微)信上问我,说是否受了八关斋戒以后,受戒以后,就不能说话?我说你这个佛制的八条戒没说不能说话,你怎么能替佛制戒呢,佛没说不能说话,你就不能自己创造说不能说话,他说在其他地方受戒,受八关斋戒的时候,庙里面的常住师父告诉他不要说话,我说你要止语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止语也算是一种修法,很多这些比较苦修的禅和子,他这挂个止语牌。

曾经我们在佛顶山住的时候,在普陀山,我们阅藏楼的师父就挂一个止语,他不想跟别人造口业,而且他并不是说会犯这个恶口绮语,就是他不想打闲岔,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耽搁人家念佛或者参禅,他要诵经阅藏,那么出来打饭的时候,有的那好事者喜欢就凑上去,说两句等等,他不愿意浪费这个时间,所以他贴个止语牌子。

现在我们有时候,这个我特别加几句,就是止语不是谁时时刻刻就随便就止语,这止语要很大的定力,而且你也要给人家造成一个方便,觉得说能理解的情况下,你再修这个法,也就是说到道场里面,到庙里面共修的时候,这样还可以,你在家里面你回去挂一个牌,你说你今天好好出去受了个戒,学佛学得不错,你回去谁都不说话了,世间人认为你不理他,是他把你得罪了呀,你这是替佛弘法还是败法,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些,这才要认识到一些善巧,所以就是说在这个上面我们要了解到。这就是口业的过患。当然我们在这里讲到妄语的十种罪,和十善业道里面讲到的不妄语的十种功德,你比如说打妄语的人口气常臭,那么不妄语的人口气常是清净,像这优钵昙花一样。打妄语的人就是善神就远离你,一般都是这些非人得便,可能给你遭灾,或者夺你的精气,打妄语的人善神看着特别讨厌他。

那么如果不妄语的人,就是为世间人所信服,相信的信,折服的服,你说什么话人家能听的进去,你这个常打妄语的人,你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是这么个理,有这么个事,没人听,都不信你,这就是自业招感。虽然出的话是实话,人不信受,这就是打妄语的人。如果说常说妄语的人,你比如说有智慧的一些人,咱们今天说好几个朋友同事在一起聚会,人家几个比如说在那说什么事的时候,你都插不进去嘴,人家要决定一个大的事情,比如讨论一下决定一下,你再插进去,人家会讨厌你,你下意识就觉得这个话你插不进去,人家在做参谋的时候,你根本说也说不到点上,等于人家在谋议的时候,你档次上不去一样,总是把你撇在一边,可是如果不妄语的话发言,随便说一句话会被别人引用过来,说谁谁谁,人家是这么说的。

大家都相信他说的是对的,就这么一个功德,所以发言成证,就是他一说话,就成了别人取信采信的证据一样,你看这就是功德,人天敬爱。常说谎的人恶名流布,常被人家诽谤,不说谎的话就是大家,因为用爱语安慰众生,大家都会对他产生敬爱之心,他自己也很欢喜。因为不说谎的人,他言多必有失,不说谎,他说话没有失误,心里常欢喜。可是打妄语的人,他常常忧愁苦恼,常心里自然而然就会忧愁苦恼,种下的也是将来遭人诽谤的因缘。大家你看生活中随便观察一下,有的人他就没得罪谁,大家都不对他好脸,一说起就把他作为一个典型,在那横加指责,他怎么弄别人就不待见他,这就是打妄语的果报。所以特别是说死了以后入地狱,再出来以后还是造这个诽谤的业。

再一个,假如果我们说从两舌,不两舌的人,如果你能在两舌上持得好,能够得五种不坏法。因为大家想两舌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坏人家的事,你把人家的关系给坏了,你把人家的好事给坏了,你把人家的善法给坏了。那么你不坏人家的,不去两舌的话,就得五种:一个是得不坏身,就是身体比较健壮,其他任何的灾呀难呀不会能够侵损到你。第二得不坏眷属,这个大家能理解吗,什么叫做不坏眷属,就是有的人跟着你辅佐你,助手护持你,那么他是心甘情愿忠心耿耿的,有的人他可能某种利益把你绑定在一起的,有的人能够尽形寿一直跟着你,可是有的人跟一段时间,他就觉得不对劲,为什么,这都属于不坏眷属,无能破故,就是他忠心耿耿地跟着你,其他人再怎么跟他说,你的不是或者怎么,他都听不进去,还是信仰你,这也是不两舌的一个非常好的果报。

第三个得不坏信,就是我们讲话的时候,一开始人家都相信你,后来慢慢有的人就说他是这样子的人,不能够相信他了。可是如果不两舌的人,人家一直会相信你,哪怕别人在从中说,他说的不对不对,他就说,他会都觉得说,我说他还是有道理,这个人值得我相信的,你看种种的点点滴滴无非都是过去的因缘,谁都逃不出因缘,我们生活面对的这些一切遭遇都是因缘。还能够得不坏的善知识,什么叫不坏善知识,就是你的福报可以支撑着你这辈子遇到一个,比如说学佛吧,正知正见的这样一个引导师,但是有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福报不够了,就是横看他,竖看他,就是过失,就是不顺眼,就走了,走了很可能来了一个骗子或者什么,一听就听进去了,这等于说你的善知识坏了。所以不坏善知识,就是不两舌的果报是什么,谁来欺诳你,你都不会受他迷惑,一直能够跟到正知正见,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不会生讥嫌,不会生舍弃心,这些等等都是属于不两舌所得的不坏法的果报。

给大家这么讲一讲,那么我们再对应自己的因果中的话,有些就可以忏悔,对吧。有些果报现前的时候可以忏悔,有些人家觉得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可以随喜,你就在因果里面就深知这是怎么回事。你要知道,如果把因果明了,心地也就明了,因为心地无非就是因果,前因后果,所以这是一套事。还有不恶口,假如果你不骂人不恶口的话,能够成八种净业,清净的业行。第一个比如说言不乖度,大家见过这样的一种人,他在那就不分场合,只要他一出口,别人都心都揪在嗓子眼,害怕他又今天说出个不成体统的话来,别人都替他担心,有这样的人吧,我们俗称叫做大嘴巴,大嘴岔子。为什么呢,就是他一说出来就有违分寸,如果不恶口的人就不会犯这个过失,言不乖度,就是不会有违于这个度量正适合的这个分寸,不会有这种现象。

再一个言皆利益,但凡他说出的话都是有利于别人的,无义语的戏论的什么他不会说,这是(不)恶口的八种净业,戒掉。而且言皆契理,就是他能说到点上。我们有的人掰开了,揉碎了,反过来正过去,他说不到点上,很怪,他就绕这个圈说,把这个事情说不到核心的痛处,别人也听不进去。可是有的人,你看着他在旁边不发言,这样呆了半天听你们说,他发言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把这个事情给说对,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怎么面对,这就叫做言皆契理,言词美妙、言可承领,言则信用等等这些,都属于是八种净业,言无可讥,讥讽的讥,就是他说的话别人不会嘲笑。这就是属于不恶口所成的净业,所以大家想想,一个口业,你看,耽搁了我们多少光阴,造了多少恶业。

为什么佛门里面说,少说一句话,干什么,对,多念一声佛,就是从这里来的。好,我们对于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后面还是一样的,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如果我们能于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还是自己修自己,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五恶五痛五烧告诉你,但是还是你得在五恶五痛五烧大火中,自己能够不为众恶,独作诸善,这样才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好,我们一起把经书再拿起来,我们读这个佛言其五恶者,这一段比较长,一直到一百页的是为五大善也,找到了吗,一起来: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妒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难。自用识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蒙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恶逆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之。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数之自然,应期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好,大家来看这一段,这一段开始就是讲到说,我们刚才讲了,其实后面讲酒的这一段,我们先跳跃着看一下,你看这里只有说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其实就是这一句而已了,因为一般我们也会觉得说,这是讲到五戒杀盗淫妄酒,其实这一段的正讲是什么呢,讲的是前面的贪嗔痴,不是在前面有一个总括嘛,对吧,总括完了以后,又开始讲到杀盗淫妄这四种身口之业,从这一段开始主要是讲什么业呢,讲什么?意业之业,意业之恶了。大概有十二个小段来进行说明,前面杀盗淫妄的身口之业都是由什么有的?都意业而引发的。所以大家来看,这我们贯一遍就可以了,因为这段呢,这个文字上比较浅白。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徙倚就是说徘徊不定,天天就这样子,也不上进,也不图进取,不奋发图强,就这样。

徙倚懈惰,不肯作善,这是指的什么呢,懈怠之相。治身修业。你看,说这个世间的人虽然众苦充满,可是大家都自己不振作起来,你们有没有这个心性上的体悟呢?为什么说心力又不足了,这段时间又退了,没好好做功课,没有到庙里去拜拜佛做义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徙倚懈惰呀。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个业力业行呀,现在就在这个水平上,那么依附在这个水平你就会很舒服呀,你就觉得很畅快,一落停了就觉得自以为是的一种轻松自在,其实是陷到业行里边去了。所以真正的一个用功的修行人,你看为什么人家忙的都挂个止语牌,都不跟你说话,生怕再一不小心就陷进去,美妙地去生活,本能地去活着,这都不对,这个真正地修行用功的人呀,诸位也是修,咱们都是道友。真正地进入这种大的修行境界,菩萨的这种加持起来的时候呢,他的心是非常,在用功办道的(时候),至少有一个相对的过程阶段中,是非常累的。

这种累不是说他要做这个什么事儿或者烦恼,他就觉得说没停没靠儿,就让你悬浮在那儿,就让你体悟这个应无所住,可是你住惯了呀,你住惯了在妄想中你就觉得舒服,那么让你提起来正念就觉得不舒服,所以自然而然就徙倚懈惰,不肯作善,因为你作恶作惯了,无记惯了,让你作点儿善,你得主动出击呀,累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得过且过,不肯积德修善,而去身体力行,行这个十善业道,这是指的懈怠之相。

下面又是嗔恚之相,大家来看,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谁家有这么一个生下来,那就真的是倒了霉了。你看,家里的成员也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时候真的我们说,可怜之人,怎么说,确实有可恨之处,你有的这些穷苦日子过得丢帮跌底的,他有的就一家子特别懒。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就是邻里邻居,有那个家里日子过得很不好嘛,可是他就懒得就是连锅碗都不想洗,你们能知道那锅碗不想洗到什么程度?锅做完饭了,就碗放在那儿,干了嘛,干了就跟锅巴一样,下次再给舀汤,盛面,再一次一次能弄得这么厚,而且一进到他们家,就是那种给猪熬泔水的那味道,这我小的时候有印象,这就日子过得很丢帮跌底,小孩也是鼻涕呀,脏的脸都不给洗,小辫子也不给梳,那我们那会儿县城里面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呢?这就是说不上进,游手好闲,导致饥寒交迫生活困苦了。

结果呢,还这样的家里你发现了没有?越这样家里的孩子他还越是个宝,他不教育他们就只一味地去惯,惯得他完全就没有一点点仁义道德,所以是什么呢,你看,父母教诲,就是再等你想起来的时候,想说他两句,晚了,长大了,逆听了,开始什么,不肖子嘛,这开始不但不听,反而以怒目抱怨发火来回应你,这个时候你已经拿不住他了,打也打不动了。那怎么办?言令不和,违戾反逆,就是以反抗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说话,和给他说的一些命令,就像冤家对头一样,所以导致不如无子,这不是有的时候都说了,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逆子,还不如没有,这是指的嗔恚之相。

再第三个是贪欲之相,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把家里面的家产给败光了,然后呢,又不得不到亲友那儿去(寻求)帮助,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怎么样呀,到处去借嘛,跟人家要,对吧?取与无节,众共患厌。就是大家一看他这样,都讨厌他,恨不得就不想跟他打交道,你走的远远的,家里的家族的上下人都讨厌他,对亲生父母也是忘恩负义,由于他这样的话,那么自然而然会引发说,你看这里说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得不到亲友的帮助了,慢慢大家对他心寒了,这样的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从事比如说障碍别人,来取得利益,这里的辜较纵夺,这个辜较是什么呢,就是说障碍别人正常的交往或者买卖,他从中自取其利,其实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什么呀,就等于说吃黑一样,就是中途把人家给什么呀,就是给倒过来,强夺过来,你看后面也是,说这个纵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强取豪夺嘛,非正当的手段。

放恣游散。串数唐得,就是说一旦稍有了点儿收入了,又不干了,只要兜里有了点钱,你们常会不会在抱怨的时候说,就不能让他兜里有钱,只要兜里有点儿钱又开始放浪不羁,恣意游乐,沉迷于酒色财气,长期以往习惯成自然,总是想不劳而获,这样的话,慢慢地会怎么呢,就是串数唐得。唐得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想去付出,白白地就拿到手。那么生活全靠这样的这种勾当来什么啊,自己给自己赚所要用的费用,用自赈给,就是说自己给自己,这个赈,不是我们常说赈灾赈灾嘛,就是自己给自己作为提供给这样的吃穿用度,只能够用这个方法来了。

后面这几句呢才叫做饮酒之相,你看这里是指的贪欲之相,前面就是懈怠、嗔恚、贪欲,那么饮酒这里才其实就代表愚痴,贪嗔痴嘛。所以是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就是这种没有理智的人,慢慢他自然而然就跟酒色财气缘分越来越深,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贪杯,喜欢吃好的,饮食无度,同时你看肆心荡逸,就是说肆无忌惮地游荡娱乐,总归都是酒肉之交,酒色之徒嘛,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不是这样子的吗?不知曾几何时,就开始有了歌厅,有了酒吧,有了舞厅,你们还记得吗?曾经的年代就是叫个食堂,一进去这么一大张桌子,对吧,你点了一碗,炒几个菜一碗饭,或者煮一碗面,煮一碗饺子就行了。

那现在一进去慢慢就有了包厢,有了KTV,还有小姐,这都是一样一样地来的。那么慢慢这样,自然而然就到这种地步,就开始什么,喝得酩酊大醉了,你的做事能有理智吗?你说多少事就是因为喝醉了给捅出来的?为什么佛制戒,制酒戒呢,这里讲到的鲁扈抵突呀,就是经常跟人家发生冲突,甚至打打杀杀的,鲁就是粗鲁,扈就是飞横跋扈,抵就是抵触,突就是冲突,你看这用词用得挺简练的,挺精简的,就是这样子的。

我记得我在家的时候,这讲五恶五痛五烧,不由人想起曾经的岁月,在家的时候,我有个堂兄他就是这样,开着餐厅,人家还没来吃饭,他自己就先醉了,每天都必醉,醉了以后,平常呢人都不是那,我们常说的是那种横行霸道的人,只要一醉了以后,老子天下第一,就动不动有时候就拿着刀子在那儿,就这样来回挥,就是逞那个二百五劲儿,终于有一天呢,碰到冤家债主了,碰到了另一个吃钢咬铁的,两个人都醉了,就在这儿就杠上了,他拿着刀子,被那个把刀子给拿过去,噼里啪啦就把他肩膀,这儿的肉就这么深的口子给砍开。

我记得当时我还历历在目,到医院去缝嘛,我在旁边,在那个手术台上我都晕血,就拿那个针在那儿(缝),他的身体也胖,我那会儿一个念头,说这人跟猪有什么区别?真是这样子的。可能这是讲到台面上说了,现在你们可能也听过我讲,后边直至人家给大卸八块地给害死了,这就是酒的过患。西北那边的人确实是,从西北内蒙那边都是喝的烈性酒,那酒都是50度以上的,所以说饮酒的过患佛为什么制呢?首先饮酒,饮酒在论典里面有三十五种过失,把你的财,就是你的现世的物资,让你快快地就没有了,因为你天天吃喝惯了,我不知道你们,现在都市里面可能事业心强,没有那个,在那些一般生活节奏慢的地方,他不吃不喝他没事儿干,所以从下午开始就一直能够吃喝到晚上,就在那儿你来我往,猜拳打杠子就是这个,这就我从小生活在那县城里边,就是这样的情形。

所以慢慢慢慢,大家的生活水准不一样,你们家有点钱一顿两顿还能吃得起,他得跟着陪,陪着的时候你可能收入跟不上,最后就借钱借得路断人嫌,到处欠了一屁股债,就是财物就虚竭了,这是佛说的你看。二个众病之门,喝酒喝得多了容易生病,丑名恶露,就是谁都说起说他们家有一个醉汉,人人都觉得你不是个好人,不是个正常人,不太跟你来往,应得到的物得不到,所得到的物会散失,这是饮酒。而且喝了酒以后到处都是知心朋友,把你那压在心底的话,全部给他倾诉了,有一个过失叫做隐匿之事尽向人说,全部倾诉完了,问题是这个人心是无常的呀,等你发现他开始又向别人传播,你倒霉了,这都是饮酒之后干的事。

身色坏,体力转,就是身体的力量越来越少,而且喝醉了以后,酒醉后多有过失,都有忧愁的根本,醒了以后又惭愧,觉得说再也不喝了,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到了下一次依然又去了,就跟有瘾似的,我们常不是说那个叫做什么酗酒嘛,确实是这样子的。而且朋党恶人来的多,贤善的人你交往不到,就是这样子。你看一个正派的人或者什么,见到喝酒喝得东倒西歪他都非常的厌恶,不喜欢在这一类人里面,这就是人的一个福报德行,这是饮酒之相,那么时间关系我们也就不多说了。总归有三十五种过失,最麻烦的一种大家要知道,这个我特别说一下。

饮酒有一个过失的果报就是说,生在痴狂人或者痴狂处,能听明白吧?大家看到有的人就是天生就疯疯癫癫的知道吧,天生疯疯癫癫的思路不清楚,有时候就跟那个犯神经一样,这些人呢常是痴狂的这种因啊,可能就是前世什么,你是个酗酒的醉汉,因为你一喝酒不是神经就麻痹了,就傻瓜一样,你看佛那会儿有一个人,他的佛弟子里面平常有神通,能够降服这个大象,能够降服狂乱的大象,还能够降服天龙,龙,结果有一次喝醉了以后在路边躺着,佛就跟其他弟子说你看,平常说他能降服大龙大象,说这会儿他连个蚂蚁都降服不了,这个时候这就是饮酒的过患,这是饮酒之相。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妒嫉恶之。这是指的什么呢,嫉妒之相,妒嫉之相。愚痴的人呢他不明白一个人的穷富贵贱呀,他是各有前因的,对不对,你看我们也在人世间碰到这种人,他就是只要人家稍微比他们家好点,工资高点,小孩的成绩好点,家里添置了件什么东西,他马上就开始说上了,就开始不高兴了,就这一类人很多。为什么,不能见到人家胜过自己,

然后就下意识地贬低,强制地抑制别人,或者见到别人做好事,有意的起嫉妒憎恶的念头去阻止等等这些,这就是嫉妒之相。见人有善,妒嫉恶之。再后面来看,你看这里讲到的是无义无礼,无所顾难。自用识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是悭吝之相,悭贪吝啬,就是这里讲到的说不讲仁义道德,无义无礼,就是没有个人情来往,这都是说的咱们生活中。还有一类人,爱财如命的人,你们身边有吗?守财奴,他到了什么份上?别人家,谁家没有个婚丧嫁娶,对吧,从世间法来讲,行个人情份子钱嘛,你们不是现在叫,他就爱财爱到说,把所有这些礼节他不跟别人来往,他就一个人就这样,反正你也别请我,我也不到你们家来,我也不办这事儿,就这么个人。这就叫做无义无礼,无所顾难。

就完全没有顾忌到他人的困难,认为有钱就得自己享用,不给别人,乃至不给家人都是理所当然,所以你看这里说自用识当,不可谏晓,就是别人来劝化他根本听不进去,顽固不化,不但对家亲眷属是这样,日用所需完全都不顾,连父母师友的这种基本的来往义礼他也不搭理,不来这一套。这就是悭吝之相。

由于种种的这种,你看结恶到最后一个,就是身口意三业皆是恶相,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你看到了最后,为什么在轮回中,我们常说没有佛性的人叫做什么,一阐提对吧,听过这个词吧,一阐提怎么来的?一阐提就是他没有佛性,他一点善法,一点智慧都没有,这就叫一阐提。最后发展的说,犯五逆十恶重罪,怎么发展成来的呢?就是在我们因果轮回中,不知道哪一世的第一念,恶念生起来了,再没有修善法,生生世世这样下下下,一辈子不如一辈子,最后就发展成一阐提,身口意三,没有一点点不是恶,显现不出来一点点善,曾无一善。这是这个相。那么这是从前面的贪嗔痴开始,节节败退导致到这样,追溯他的源头开始是哪里呢?从这个邪知邪见,下面开始讲邪见之相,从邪知邪见导致他的邪知行为,由邪知行为再传达邪知邪见。

所以大家来看,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他是不信的,不信三宝,其次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也就是说不信三宝,不信诸佛所说的大小乘的经法戒律,那么不信行道可得度世是什么意思?不信有声闻罗汉有这样的圣人,有缘觉有解脱的圣人,有菩萨或者有佛这样修的圣道。也不信死后神明更生,根本就不相信有生死这回事,何况说能够了生脱死超越轮回,都不信,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这就太差劲了,是吧。你看我们有时候遇到的人,虽然他不能够完全相信因果轮回,但是一般我们说善恶报应,还有的人是能够首肯,他觉得这个还是讲的有道理,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道德,这里讲到的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

现在我们有时候这种迷信呀,你们发现了没有,虽然号称说现在是什么这个时代那个时代,好像有时候迷信的人比古时候都多,发展到科学技术时代了,迷信的人比古时候还多,非常固执,为什么大家知道么,这就是种烦恼无明坚厚的表现,你怎么也给他,他这个心就打不开,不向你敞,绑得死死的,而且我们真是说铁石心肠一样,你就那么苦口婆心地跟他讲,他就没有一点点首肯和认同的,一念那个呼之欲出的那个念头都生出不来,非常麻烦也很可怜,那这还算好的了,再往下发展就更麻烦了,由于这邪知邪见,就开始造五逆重罪了。大家来看,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你看就到了这地步,这些大逆不道的人穷凶极恶,首先他要杀害有道的圣人,那么大家要知道,五逆重罪都知道,第一个是什么,杀父杀母对不对,这里说欲害父母兄弟眷属,杀父杀母,第三个杀圣人,也就是杀阿罗汉或者杀菩萨乃至佛嘛,这里讲到的欲杀真人,这个真人不是道教的这个真人那个真人,就是指的圣者。

欲杀真人,这是指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然后出佛身血,对吧,那这里讲的欲杀真人里面也包括出佛身血。还有一个什么,破和合僧,就是这里讲到的斗乱众僧,就是用种种手段离间众僧,使这个六合的僧团发生斗乱,破和合嘛,所以这就是指的,我们讲到的五逆之相这几句话。现在虽然我们好像杀圣人呢,好像圣人也太少了,上哪儿杀去呀,但是杀父杀母的好像越来越多,频频地见到诸报道,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在动物界呀,还有一些动物,你们知道它是天生就是说,把它生出来以后,它长大的条件就是把父或者母给吃了,在《楞严经》里面也讲到这种众生,对吧,你说这个就有可能是那一类转的,他们的这种业力就投身到那儿去,所以说这是做五逆之相。

后面再说继续说愚痴之相,大家来看,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蒙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恶逆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这是愚痴之相,就是他的心意是闭塞的,然后呢还给别人,自以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洋洋得意地活在世间,有这样的嘛。然后他从来也不考虑说,这个作为为人一世是从哪儿来的,死了要到哪里去,或者也不会依顺着人伦道德做一点仁慈的心,利他的事,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做的与十恶业相应的,与人不仁,与事违礼。

所以大家看,这里才讲到的说不仁不顺,恶逆天地,大家要知道人跟天和地共称叫做什么?三宝啊,三宝是佛法僧,人与天地之间共叫三才,那就是说我们人呀,应该与天地要齐名一同称名的,可是他不仁不顺,恶逆天地,就是有违自己与天地齐名的这种灵性,而于其中,悕望侥幸,还想再希望获得长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所以说会当归死,将来必要下堕的,迟早有一天的事儿。那么后面的就是说,世人对佛法的不信之相,你就碰到这样的人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肯信之。你想嘛,你就是说凑着这个时候给他讲几句,听不进去,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只是佛陀的一个说明不是创造,他觉得你们佛教给我洗脑来了,不信受,而不肯信之。

结果临终的时候呢,第十二种相就是临终的时候,后悔莫及之相了,怎么样呢,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可是呢,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死的时候才后悔了,为什么咱们民间常有一句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怪得很,真的我们一辈子这种业力呀,就跟来消一样,发挥一样,如果你发挥得差不多,可能要重洗牌了,确实人死的时候有预兆,我现在回想有几次经历等等,就比如说我们在家那会儿,不是家族里面,包括我自己的父亲,也有叔叔伯伯这些人,老人们哪,你要知道那个年代,老人们就是,一个是没吃没喝过来的,非常吝啬,知道么。

舍不得钱,舍不得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么再一个呢,有的那老人家一辈子吃苦,养的妻儿老小一大堆,性格很怪,抽个旱烟袋,或者说一不小心就开始,就把这些子孙们骂上了,劈头盖脸地骂,性格很怪,有时候就越老越怪,怪得就跟个孤家寡人一样,别人没办法跟他沟通,甚至有的后来得了一些高血压脑血栓的,性格就更暴躁了。

但是好几位临终的时候我在旁边,就发现很诧异为什么,他的眼睛里面突然间就柔和了,就不跟你那么对着干了,就觉得说也就这么回事了,差不多了,就跟说,要知道自己要走了一样,确实如此。有的跟儿女平常,你比如说可能性格上相杠的这种性格,常子女都不能去看他,都不来往一样,到了那个点儿,子女去看他的时候,两个四目相对,在那儿还泪流不止,就不知道怎么了一样,后来我现在真是想起来,这就是什么呀,就是说大命将终之相,还确实如此。可是呢,那一辈子问题是什么?你这会儿一辈子的业力已经铁板钉钉在那儿了,所以叫做悔惧交至,临穷方悔,没办法,悔之于后。就是感到后悔恐惧的时候为时已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呀。

大家知道提婆达多那会儿害佛,他的亲师父,那他就拿起石头,想把佛给砸死他做新佛,就这么一个人,临死的时候又堕地狱呢,很想念一句南无释迦牟尼佛,可是念到南无的时候就下堕了。他临死的时候,非常,就是说业报看见要来的时候呢,就想念,称一下南无释迦牟尼佛,称他本师的名字,没有福报了,称不起来,所以你看临终的时候,能够念阿弥陀佛念起来这是要福报的,要叫我们平时要积累要念,要信呀。

这是将何及乎,再下面就看到说,天地之间,五道分明,一直到是为五大善也这一段。这一段后面就是讲到的意业的恶报。主要讲意业的恶报。你看首先是讲因果的自作自受,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这就是说五道果报是分的清清楚楚,唯我们自心所现,那么理论上来看上去是广大难以知晓,可是如是因,如是果是丝毫不爽的,没有人可以替代。那么业报既然是无人替代的,属之自然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业报,它是法尔如是的,这是佛告在场的听法众,包括我们,是佛在这么讲啊,说自然如此的,自己作善业作恶业因缘会聚的时候,就转型为苦乐的现象,自作自受。所以说如果你造的是恶业,那么殃祸就会追随着你的生命,让他遭受到报应,绝不会,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殃咎追命,无得纵舍。

绝不会这个业报弃你而去,把你给赦免掉,赦免不了,一定会跟着你。那么前生凡是行善的人,善人行善,从乐入乐,就是说如果上辈子行了善了,这辈子还能生到尊贵家,这就叫从乐入乐。再加上如果能够修行明白心性智慧的话,一念念佛,得生净土就能够超凡入圣,这叫从明入明。那么相对来讲,恶人当然就是如此了,过去的恶因,招感的恶性循环,今世还是生到卑贱的家里边,困苦的家里边,苦上加苦,不信佛法,不作善业,死后流转恶道,就是从冥入冥。这里说从乐入乐,从明入明,从冥入冥,各自找你的路吧,乐和冥来讲是世间的善恶因果报应轮回,明来讲是解脱往生西方,就看你到哪儿去,为你一心所造。那么这个道理,这个状况,这个节奏,这个展示谁也不知道,只有佛能够知道。谁能知者?独佛知耳,就是说可能菩萨都看不全,就是这个究竟的这种从乐入乐,从冥入冥,特别是从明入明,这样的话为什么,只有佛能够授记嘛,那么佛就知道说你什么时候解脱,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成佛,什么时候度众生,你的法是什么法,能够住多少世,这就叫从明入明,这就叫独佛知耳,只有佛对这个道理了如指掌,才把宇宙的真相告诉世人。

教语开示,信用者少,为什么呢?奈何世人愚痴信仰受用的很少,还是继续怎么呀,继续埋头造业,所以说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呀,三恶道永远不绝,这样的人难可具尽,就是世间的人就是这么个样子,你是数不完算不尽的。这数不完算不尽,难可具尽什么意思呢,就是众生多得数不完算不尽,轮回生生世世次数多得数不完算不尽,都在其中。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所以自然有这个恶果,自然而然的恶果,苦恼无量辗转在这个三恶道中,生生世世难得出离,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

后面这一句就是大家都看到它的分别相了,就是有这里讲到的说,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看到了吗,那我们再翻过来你看,比如说看第四,四大善的时候,譬如大火焚烧人身。就在前一页的同一个位置,看到了吗,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什么,对,正行,这就是正念和正行的差别,前面是指的身口之业叫做正行,这里是指的要从意业上来根本拔出你的意业里边的恶业,所以叫做端身正念,这是有差别相的。那么前面叫做独作诸善,这里叫做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这就在意地上来下功夫。

意地上来下功夫,你看言行相副,就是表里如一嘛,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和口中间没有弯,不要转弯,不要有代沟,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这是讲到的五大善。

所以大家看这一段里面,主要讲到是意业的贪嗔痴,前面是身口业,这里主要讲到的意业。那我们再依着《十善业道经》,给大家介绍一下贪嗔痴的因缘果报。假如果我们能够不去贪,不去嗔恚,能够不去愚痴就能够成就,比如说不贪欲的人成就五种自在,没有贪欲的人。我们设想一下这个因果的运作,你说当我们贪的时候,假如果我们现在演一演说我们很贪,就对一个东西特别执取,对吧,对一个东西非要得到不可,左思右想,种种算计,这个时候人的身心世界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

一定是什么?这样的对吧,就是绑得紧紧的,他不是一个放松的状态,所以大家要善明因果,他就是这样子。所以说等你贪欲炽盛的时候,你其实心里呀,就对着那个追求之物,把全身都绑得卯足了劲儿的这种不放松,那么这个业力种下去,将来就是什么,你的身口意都不自在。所以不贪欲的人成就的五种自在,第一个就是三业自在,诸根具足,身口意三业很自在,很放松,我们现在讲的很豁达,很无所谓,这就是一种福报。大家知道人的禀性,我们自己,包括我自己也是修行人,对自己常反观,为什么人家福报大的人,不一定是在钱多钱少上看,他很快乐,他很坦然,他不纠结,这个福报小,或者过去这些,就是这些偏门业造的多的话,他就无故地寻仇觅恨,命格里面都自己克自己,好好的日子他不能过,他就一定要纠结,很多这样的。

所以这里第一个,三业自在,诸根具足。第二个不贪欲的人成就第二种自在是什么,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就是你的东西轻易不会被人偷走抢走,因为你不贪呀,你不贪你肯定不会去犯盗业,不与而取嘛。以前的祖师们,把一双新鞋给挂在城门上,三个月没人动,进进出出乡里的人穷得很,赤脚的有人走,就不去拿他的鞋,为什么,他说无量劫来我持盗戒,不贪,这就是因果。所以财物自在。第三个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就是说需要什么的时候啊,正好你不多不少你需要什么,觉得想要个啥的时候,就来了,出现个说我这会儿有个人来帮帮我做一下这个事,这个辅佐你的人就来了,说能不能来点钱或者什么,让我把这个事情这个关口过去,就来了,这就叫不贪的人福德自在。

那么如果你不贪欲修得好,能够在福报上进一步积功累德的话,就能够王位自在,当皇帝,现在我们不当皇帝,古人就当皇帝,当皇帝,皇帝里边也分三六九等的福报。你看为什么乾隆老儿,自己还非常主动地把皇位让出来,为什么,他说他不能超过康熙,康熙是他的爷爷,对吧,他说康熙应该是当了多少年,六十年,那他就说我不能超过他爷爷,他自动就把皇帝让出来,然后还在宫里面建了一个太极殿,天天在那儿弄个什么水系,还把酒放在上面水飘过来了,吟诗作对的,天天在那儿过太上皇的生活,这是需要福报的呀,当皇帝有的也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就在苦中,江山社稷呀,为什么乾隆他就有这个福报呢?所以说这里讲到的什么,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世间的一切的这种贡品都就给你来了,为什么,因为你过去不贪,是不是乾隆时期,康雍乾盛世,乾隆时期的这种古玩呀什么最盛,大家都在这个上面,就是说收藏这些,乾隆他自己就宝贝很多,你看他盖那个印章,那故宫展出来都是他的最好,最值钱,所以这就叫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第五个自在,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这能听得懂吗,就是你只想吃个馒头,他就给你弄来十种馅的包子,知道吧,你本来只想吃个馒头,结果所获之物过本所求,你本来想吃个馒头,超过你根本的原来想求的百倍殊胜,这就叫不贪欲成就这五种自在。

那么如果说不嗔恚的话,不发嗔恨心,遇不顺心的事,受人侮辱的时候呢,不要怀恨于心的话,能够得八种喜悦心法,就是心里能够喜悦,比如说没有损恼心,就是让别人不高兴,搞得自己也不高兴,大家都不高兴,有的人就有这样的气场,他一在大伙儿就高兴不起来,放松不起来,这就是过去的嗔恚心比较重。还有无嗔恚心,无诤讼心,就是别人怎么样呀,他素质比较好,不会就为了点点滴滴鸡毛蒜皮的事,就跟人家翻脸就撂挑子。

再一个柔和质直心,这也是一种喜悦心法,就是他坦坦荡荡,心里比较包容力强,不像我们稍微一句话听不对,蹭地一下,就感觉到那血压就全到,这个血管冲的血压,就全部到了头顶一样,冲冠一怒。得圣者慈心,修慈悲和智慧容易快,常做利益安众生心,就是给别人的感觉也很好。再一个是身相端严,众所尊重,就是如果他不动不动就爆火爆气的话,那么大家都会尊敬他,喜欢亲近他,有什么事向他倾诉,您给看看这事儿怎么办,有公信力,再一个以柔和故速生大梵天,就是你不求解脱也能够生到大梵天,这是没有嗔恚,无嗔恚心的八种喜悦心法。

那么如果不愚痴的人,就能够成就什么呢,成就十种功德,这个我们就是说,今天的最后一点内容跟大家说,不愚痴的人成就十种什么功德呢?一个是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真正的真,善良的善,等侣是什么意思?平等的等,伴侣的侣,就是说你这辈子的遭遇,你所交的朋友一定非常满意,年龄也罢,学识也罢,地位也罢,能力也罢,都是跟你差不多的朋友。不会觉得说,我就这辈子怎么碰见的都是这号人。总是拖你的后腿,财务上跟你借点钱还不了,在事情上你把他介绍到哪儿,工作也罢,跟人家交的朋友也罢,他把你的名誉给坏了,把人家也坑一把,都是这种人来找你,不是的,这就是不愚痴的人成就的第一种功德,就是真善等侣。第二种功德是深信因果,深信因果是一种福气智慧,宁舍身命都终生不去作大恶业,不作恶。这是不痴的人。

第三个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就是他的皈依三宝的对境上,不会皈依邪魔外道,他就不会招感这个。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招感,本来好好地学佛,噌地就给你来一个神人,出现在你的生活,出现在你的视野,并定还有一个人给你吹风,他多么多么厉害,会看因果,能知前后事,能够现前就治病,然后你就去了,正巧你家里谁往生了,或者曾经有什么心病,赶紧就随着他就走了。但是不愚痴的人不会这样的,而且远离一切凶吉疑网,你看凶吉疑网,就是天天为这点儿凶事吉事,提心吊胆地怀疑担心等等,不会有这些。还有常生人天不落恶道,无量福慧转转增胜,是一辈子比一辈子的福气大,一辈子比一辈子生的世界的天的级别高。

不是像我们一不小心就堕到三途了,一念不如一念,而且永离邪道行于圣道,所以你看不愚痴的人,成就的功德都是跟我们用功办道有关。那就说明我们在世间法里面,是以愚痴心居多,愚痴念居多,几乎是充斥着所有的愚痴念,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不会对自己的身体起太大的执著,想方设法在这个身体上让它好,让它年轻,让它不坏,让它保持体形等等,是没完没了地养生,最后养得不健康了,吃补品吃多了。再一个住无碍见,有智慧的人他这种见解或者什么,就是特别善于融会贯通,这个表现在学佛上是尤为突出。你们也懂得什么叫做悟性,有的人能够举一反三,听一能够通十,有的人是越讲他越糊涂,所以这等等。再一个不堕诸难,就是不会堕到诸恶趣,这是我们说的不贪不嗔不痴的三种业,所感的殊胜果报。

今天到这里,我们就把这五恶五痛五烧,给大家在这里,用了差不多应该有三节的时间了,你看,一共我们《无量寿经》大概是二十七八讲吧,用三节的时间佛来说这么一些世间的苦楚相连的这样的一种被动局面,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比如说下一讲来的时候,佛就跟弥勒菩萨又开始说了,进一步把这总结了以后,就开始有好事了,下一讲能够现见阿弥陀佛,到这个世界显现了,当然我们是现见这样的文字,不是现见阿弥陀佛显现了,人家当时会场的听法大众就有这个福报,就是阿弥陀佛后面说什么呢,阿难说愿见彼佛安乐国土,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阿弥陀佛现前了。所以说讲了这么多的痛苦以后,让我们发这个出离心,再进一步大家看到了这个经典次序是怎么个次序?

我们讲法有三个量,三个量大家听得懂吗,一个叫做现量,一个叫做比量,一个叫做圣言量。现量就是说这个东西要采信,那么大家共同所现见了,那么这个东西如果说大家不能够现见,要推比度量出来说这个知见是正确的,那么由于我们的力所能及的范畴不够,又不能现量见,又不能推比出来,那么只能依附着什么,佛的圣言所说真实不虚,这就叫圣言量。这三个概念能听明白,那么你看整个一部《无量寿经》,前面的四十八愿,你说佛不说我们哪里知道嘛,这就叫做圣言量。这里的五恶五痛五烧,你跟世间对照一下,推比一下,弥勒菩萨都说了,怎么说来着,怎么思之,世人实尔嘛,你看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这是怎么呀,就是自己推比度量比较了一下,推出来,还真是这么个样子,所以这叫做比量,推比出来是正确的,确实是苦。下一讲来阿弥陀佛现前,就是属于现量了,就不用多说了,阿弥陀佛都现前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这是这部经压轴结尾之处最华彩的乐章。好,今天我们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随喜大家。

0:00 / 0:00
佛说无量寿经1
佛说无量寿经2
佛说无量寿经3
佛说无量寿经4
佛说无量寿经5
佛说无量寿经6
佛说无量寿经7
佛说无量寿经8
佛说无量寿经9
佛说无量寿经10
佛说无量寿经11
佛说无量寿经12
佛说无量寿经13
佛说无量寿经14
佛说无量寿经15
佛说无量寿经16
佛说无量寿经17
佛说无量寿经18
佛说无量寿经19
佛说无量寿经20
佛说无量寿经21
佛说无量寿经22
佛说无量寿经23
佛说无量寿经24
佛说无量寿经25
佛说无量寿经26
佛说无量寿经27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佛教词典】晒经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曰:都鲁濮水关,有唐僧...

【佛教词典】无颠倒善解脱心

【无颠倒善解脱心】 p108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已具...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拜佛八问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