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佛说无量寿经

宏海法师  2018/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二十七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我们今天又是来学习《无量寿经》,今天大概是最后一讲了。本来是用上一周就可以把这部经典圆满,因为去到广东那边有一个佛学院,他们的最后一学期净土的本科课程,所以耽搁了一个星期,这也是因缘吧,该今天了就是要今天了,该上个星期完就是要上个星期完。那么确实在我们现在还没有整个入到法性法界中的话,佛法的提倡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说我们在家的诸位居士了,你看我这次去了把《弥陀经》,说是讲净土的课程,但是我当时发心是这样的,发心是跟法师们,都是年轻的法师,我也劝导他们说,法师要以弘法为主,修法是个人的事,一定要以弘法为主。当时就算作一个引诱一般的,我说我可以教你们怎么讲《弥陀经》,刚开始慢慢的这样的一个从这个感觉上走进,最后讲着讲着圆满了,哎,其实从本科的课程来讲,我设这个《弥陀经》,依照我们现在通常的见解,就觉得有点太简单了,这是一个通常的见解。

但是真正地说,我们现在觉得《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至少在份量上,就是文的容量上要比《弥陀经》大,可是《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甚深法藏,其实就是浓缩的《无量寿经》。所以我讲完了以后,整个就这么一本讲义,好多年轻的法师居然跑过来要复印,他觉得道理还是那些道理,版块还是那个版块,讲解还是这样讲解,但是他就想过来复印,他想回去就是说已经有了现成的课件,就可以自己在上面发挥了。当时我也很高兴,因为毕竟他们意识到说,现在来讲,不管是你弘法或者是自修,唯有净土是一个当机因缘。虽然其它的也在这个百花齐放,可是你看等一会儿在我们讲到结尾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时代,已经讲的说了太多次了,就只有净土能够解决问题,能够真的解决问题。

那么你看法师们都这样对法的渴求,何况我们在家弟子,更是要对于法生起一个难遇想。虽然咱们今天来讲,这是对于《无量寿经》这个法本的最后一堂,而且真是不可思议,刚才我屈指算了一下,今天是第二十七讲,我们在此前讲《观无量寿经》的时候也是多少讲,也是二十七讲,一模一样,这就是因缘。因缘,在因缘法中,你多说一句都显得多余,真的是生老病死也是因缘,轮回解脱也是因缘,这辈子就刚好能够往生也是因缘,到哪年哪天哪个点往生都是因缘,自然而然的因缘。所以我们今天来讲《无量寿经》的最后一讲,亦复如是,也是因缘,就把今天的因缘能够随好,随顺好,把握好就可以了。

好,我们把经文翻到一百零三页,一起来读,一直读到第二页的,亦皆自然。找到了吗,好,我们今天读的经文可能稍微多一点,请大家一起来。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在此之前讲到了,整个这个大的版块是五恶五痛五烧,那么从中激荡出离心以后,就让在场的与会大众现见阿弥陀佛,西方胜境,这里从这一段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大家看到了吗,在结尾之处,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真是不是说再三叮咛,是再四叮咛,信愿持名,念佛的信心决定性,表显这个净土法门往生西方的成功系数出现一新的概念,什么呢?就是边地疑城。大家看到了,前面说到说,所有这个国土中,从地到天上这个万物,都是称性而有的,庄严无比,阿难说看到了。再一个说,无量寿佛现前的法音,他是周遍法界,所有法界的众生能够得度受到教化,也说听到。再一个说,这个彼国的人民,大家看到了,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这个很有意思,为什么这里叫乘,我们一般说乘船嘛、乘车嘛对吧,那就说明什么呢?人住在这个七宝宫殿里面,这个七宝宫殿是可以随着人到哪,它是跟着动的,我们现在不是讲动车嘛,看上去是车走到哪里人到哪里,其实是什么呀,人想到哪里,所以我们的车才从哪儿到哪儿,对不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里讲到的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大家看到了极乐世界都是这样子的。

七宝宫殿依报庄严,如此庄严的依报是随着正报的起心动念,就跟那个吃饭一样是应念即至,这在经文里面已经明确了,愿力里边已经摄受进去了,所以说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就是后面这里引出了一个什么的差别相呢,大家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直接往生的,有间接往生的,这里的这个边地疑城就给落到间接的弯路中了。往生是往生了,你看,这里讲到说有胎生者,待会儿我们就看到说,胎生不是像咱们这种胎卵湿化的胎生,是生到边地疑城中,不能够见佛闻法供养清净海众,所以叫做胎生,根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不信佛。

所以我们这已经讲到这部经典的末后一着了,最后居然归结到强调什么呢,得信佛。我们现在每个人都算我信佛呀,我信佛,凭我自己这么久的皈依,做了好多功德,也在念阿弥陀佛,每天都有功课,都信佛,不一定的。真的能够纯信佛,能够得度与否,就看你能够信不信佛说,信不信佛智,能不能跟佛心相应。须臾一念,就是无量劫来,你只要动一念跟佛心相应,都能够得无量的加持和智慧,何况念念能相应。我们念阿弥陀佛也是为什么,信心纯粹地跟这个佛的智慧相应。所以这讲到说,你看到可以说见到极乐世界,你看为什么这里讲到什么呢,看到佛说法了,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说已经听到,那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法宝。

为什么这里又说,遍至十方供养诸佛,这就是佛宝,但是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没有讲僧宝,我们猜测一下,为什么不说僧宝或者清净海众?为什么,你看这里只讲到说,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对曰:唯然,已见。这里就只讲到说,在极乐世界,见佛闻法,为什么叫做称性而显现自然之物呢?称性发挥,所有的见佛闻法都没有障碍叫做称性,我们现在在这儿有障碍,你见释迦牟尼佛,现在已经有了障碍,哪怕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你都不是随时随地可以见的呀,你得到祇桓精舍,你得去灵鹫山听法,那在山下你都见不到山上,为什么这里叫做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还听到大音宣布,为什么叫大音呢,我们这个声音叫小音,你看只回旋在福慧慈缘里面,大音就是周遍法界的这种法音。所以说为什么,一方面这里表法表的什么呢,见佛闻法没有障碍,另一方面从佛法僧这个大背景来讲,为什么没有说僧宝呢?只要能够见闻此经,听到佛号,有可能往生西方的,全部称之为什么呀,僧宝,极乐世界的僧宝。

那这样一来就包括在座的我们,只要将来能够成功往生,哪怕现在还没有往生之前已经有了往生的可能性,已经被摄在弥陀的愿力中的时候就叫僧宝。所以大家看到极乐世界的三宝是这样子的,往生者只要能够得生彼国者,全部称之为清净僧宝,没有在家出家的这种分别心了,没有剃度不剃度,都是身心倶出家。所以大家看,我们来解读经文是这样的。但是这里前面讲到都是属于直接往生者,就是后面有这个间接往生者就是胎生者。生到极乐世界了,但是什么呢,见不着佛,你看这里所处宫殿也很大,有一百由旬的,有五百由旬的,在里边受的快乐,这种乐就像忉利天一样这么的天人之乐,但是就是没有解脱之乐。所以说,由阿难这里的一一的这种肯定证明,见极乐世界的一切功德具足,但是同时也见到什么呀,胎生者虽然受快乐如天上,不能见佛。这里的差别相在哪里呢,如果说能够信佛智的人,后面会我们讲到,那么你看不管在此土,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现场,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出来,都能够现前见佛。如果是胎生者呢,不但在此土不见,生到极乐世界还是不见,为什么?就是信心不够。

信心的容量不够大,质量不够广,密度不够坚。所以大家想想,我们也在号称信佛,这里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这儿平添这么一笔呢,这笔很重要。所以为什么设在,其实上一次时候,最后一段能够再稍微讲讲完,就是想在今天开头讲,为什么呢,就是害怕有些闻者,障深福薄的众生怀疑不信,然后不能够死心信佛,入到佛的知见里面,不能够与佛法和佛智相应,失去了什么呀,现前的大利,所以这里才预防的说,害怕大家错失直接往生的良机,要走一回间接落到边地疑城的弯路。那后面我们就会讲到说,为什么生到边地疑城,这你看后边讲到一个就是不了佛智这个概念,不明了佛的智慧,那好我们再把后面这段经文,大家趁热打铁,我们一起读一遍。一直读到第一百零六页的,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这是我们今天讲的重中之重。今天主要要学习的这段经文,大家一起来,从尔时慈氏菩萨开始,找到了吗,好一起来: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好,大家来看这两段,我们刚才讲了很重要。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这里我们先看后一段,我们倒着讲一下,后一段这个比喻,比喻讲到什么呢,因为生到边地疑城,并不是说像我们这里六道轮回,或者说堕到三途里面,受这个苦去了,但是他也属于受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极乐世界的极乐的这个根本来讲,什么叫做极乐?你看这里讲到说,生到宫殿里面,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这个我们要知道,如果说这样的话,这难道是北俱芦洲吗?不是的。常不见佛,不是见不到佛的应化身,是见不到佛的法报身。大家要知道,不闻经法,不是说闻不到我们这里这个文字之法、语言之法,是当下不能够从佛的法音声中,用这个法性,见这个中道佛性之法,而不是说听不到这个次第教或者方便法,就见不到这个法性之法。

所以大家要知道净土之究竟乐,就是所有的万事万物依正庄严,乃至一切清净海众都是在什么上边见平等,在法性上。待会儿我们讲到这个佛的不可称智的时候,大家会了解什么叫做法性,那么见不到这个法性,那么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什么呢,就见不到清净海众现前微妙庄严的报身,庄严色身,不是说这个三宝,是见不到自性三宝,不是见不到这个住持或者化相三宝,分别三宝,大家要了解一下这个。可是就这个来讲,对于往生到边地疑城的人,虽然不是受轮回和三恶道之苦,他是受什么,受乐苦去了,可能我们听得,觉得说,法师怎么今天讲受苦受苦,怎么还受乐苦呢,那受乐就是受乐,怎么会受苦呢?大家知道,苦的概念叫做什么?叫做逼迫义,是不是,就是让你在这个状态中生起一种逼迫感,逼迫义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不随缘,有贪求,不任运,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大家想想,就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讲,你说我们什么叫做苦,就是逼迫,为什么有逼迫呢,就是本来舒舒服服的,他给你要来一个转弯,要来个掉头,然后你不适应,就觉得很难受,对不对。所以苦乐之间本来没有一个苦乐的,就是因为他不断地要这样转化,我们就觉得,诶呀,惨不忍睹,心里承受不了,然后就觉得随顺不进去,就产生抵触,所以就苦了嘛,这就叫逼迫义。放在这个高层面的苦中,大家想想,乐是不是一种逼迫义?也是一模一样的。他让你产生贪著,他让你产生优越舒适,不能够舍,相续这样进行,觉得非常的自在,在这个里面长养,然后可能生一些贪心,五欲六尘的这种互相合作染著等等这些,那么在边地疑城就是受这个乐的逼迫,也是一种逼迫,不能够见清净自性法身。

诸位大菩萨们,大家听了这么久的法了,一定要对法性的这个感觉要生起来。我们这里是讲的这样的法,究竟大圆满法呀,你不能在这世间里边,哎呀,过点日子自在一些,今天好点,满我的愿,咱们不要在那些上面论了,这都讲到《无量寿经》,净土三经都要讲圆满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为什么要先要倒着讲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入到这个法性智里面,没有入到这个智慧。所以生到这里,你看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什么呢,转轮圣王,虽然有牢房,把你关进去,可是这个牢房就是咱们这儿的大人物,比较重要的人物,犯了罪一样,关进去的这叫什么,秦城监狱就不一样,里面待遇不一样,虽然还是监狱,它是高等的监狱。

不是把你捆进去,一堆人在里面,天天这个劳教呀或者什么,它是有级别的,所以说这里的七宝牢狱也是这样,你看讲到说,如果有小王子得罪了王了,在这里边给你用黄金的锁把你锁起来,什么也不缺,吃的住的铺的盖的都是好的,还给你天天放音乐,什么都不少,但是你说他想不想呆在那儿?不想呀,他觉得不自由呀,这就说明生到边地疑城的众生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呢?虽然没有一念恶事,可是五百岁中不见自性三宝,证不到法性呀,见不到法性呀,就等于说开悟不了,那么这样的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就是还在事相有为法中修,这样的话以此为苦,就是虽然你没有轮回或者三途的苦,但是这样还是苦的。

最后你看又讲到说,除非怎么样呢,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这也跟我们现在给打预防针一样,一切的修行上的进步都从深自悔责开始,我告诉大家真的是这样,确实是这样,你不忏悔,你哪怕生起一念的忏悔心,比你用我慢心怎么做多少功德,都要大得大得多,这个功能。因为这个我自己有心历心得,你在每天有时候这种烦恼生起来,觉得哎呀我慢不能够承认错误,不能够怎样,你就这么继续下去,你只有自己去吃苦,你只有自己担这个因果,只要你的心一念软下来,马上就豁然开朗。就跟那个说,你永远向东走,怎么样呀,转身就是西一样,就是这个样子,非常的妙。所以这样的话,就能够到无量寿所,还能够像前面所供养无量诸佛,修诸功德,能够得到这个大利。所以大家看到这里的缘由是什么呢,一百零五页的最后一行,以疑惑佛智故。问题就出在这里,以疑惑佛智故,所以我们回过头再看一百零四页前面的这一段,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就是怎么出现了这么一个间接往生?到了那儿还要等这么久,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大家看到了,这一句,疑惑心就是说明你还是在修,可是你对净土的信心不纯粹,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不饱满不铁定,这都属于智慧,大家要知道。

我们的智慧,你现在为什么说以疑惑心修诸功德,那么净土的疑惑表现在哪里呢,就是你不想往生,不是随时随刻地想往生,不是所有的生活内容中,全部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了往生西方,那你说明什么呀,你就是在以疑惑心,也不是不信,知道有西方,反正我也修布施,也做功德,也来读经,也来共修,可是就是这个心没有扎到根,没有铁了定。问题是什么呢,净土的得度门槛就要先铁定这个心。那么你的念佛才是真正的往生正业。这个心铁定不了很可能什么呢,将来就沦为世间的福报了,下一生再享点福,那这一辈也有福在享,享完了有啥意义?不是有位大德在回应这个,有人问问题,说什么呢?说确实佛法是非常有力量的,他发现世间的成功人士,后来都信佛了,那他表达的是什么呢,确实意思是佛法这种折服力,这种智慧,这个大德说了一句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一辈子奋斗到底,最后发现都是徒劳的,所以最后信佛。就是成功人士打拼了一辈子最后发现,没用啊,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信佛了。

这里讲到,你看,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就是这么一个半吊子,那么还是愿生彼国,大家看到了,就跟我们现在的状态差不多,一样都没,我们也说要愿生西方,也在修诸功德。可是后面这几句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所以大家看到了,生到边地疑城的,并不是说不想往生,你不要搞错了说,边地疑城是没有这个往生的心,他是有的,而且他每天都像咱们一样,一讲完了法了,一起来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就跟念咒一样,每天念的念的就有口无心了,也不知道他的意思了,只说愿生西方净土中,这七个字一下子就滑出来了,心不随着走。

所以我们今天好好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佛智,很重要。你看我们有时候大家都是这样,我自己本人也在普陀山出家,出家的时候,老听到师尊善知识老和尚们讲,因为普陀山是菩萨道场,就说菩萨菩萨,我也跟着说菩萨菩萨,始终就有一个菩萨的概念,现在说到什么感应呀,或者一些比较相应的觉受上面,法的法喜上,都会说,哎呀,菩萨显现,菩萨感应,菩萨这个叫做什么,示现的。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说是佛示现?你们反思一下,是不是佛说的少,菩萨说的多。这就说明可能我们自己也是过去的菩萨种性修多了,菩萨法修多了,没有修佛法,根本就不了解佛的智慧是一个什么样的智慧,不是佛智,把菩萨作为根本,这是不圆满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能够听到净土法门,就是佛的力量,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跟他沟通好,我们现在能够生起这个信愿之心都是佛的力量,你要相信这一切都是佛的力量,佛的智慧,跟你自己一点都没有关系,你简直如果靠,就自己这种凡夫的这种分别心,你说怎么去相应佛智,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我们的凡夫心就讲的说的,哪怕把《无量寿经》,给翻过来正过去,把他天花乱坠了,他也不是佛智,是凡夫的理解分别,这个佛智只能信。所以大家看,我们今天细说一下,先概论什么叫做佛智,这里说不了佛智,不思议智,那么从这个不了佛智来讲,前面的不了,就是不明了佛智,这是总的来说。后面的不思议智,这是开始分别说,什么叫不思议呢,就是佛智他是非常幽深,凡夫情见上没有份,所以容不得你去思去议去理解,这叫不思议智。什么叫做不可称智呢,就是佛的智慧法门广大,智慧太多太广了,太不可思议了,前边的,根本你没有办法表达,不是你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说出来,所以叫做不可称智。什么叫做大乘广智?任何一个法门,任何一个众生,没有他不知道,没有他见不到的。

现在我们有时候,你能跟相应佛的这个大乘广智相应到吗?如果你真的跟大乘广智相应到,现前就是极乐世界,可是我们就显的是娑婆,光这一点就说明,我们现在没有跟佛的大乘广智相应,一切法门,无穷无尽,都能够了然。一切众生,念念心念,都能够相应,就是能够照了,佛能够照了,这就叫做大乘广智。至于说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的话,那这就又是一个总说了,不思议智就是无等智,不可称智就是无伦智,大乘广智就是最上胜无比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智,这是我们先总的这样说一下。后面我们就要分说一下,为什么要分说呢,就是我们自己要明了一下,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属于不信佛?就是因为你不信佛的智慧。那么不信佛的智慧具体表现成什么呢,你没有跟佛的智慧相应到,就是佛的智慧的能力有多大,发挥有多强,我们现在还是觉得可能到不了那个地步。

不会吧?真有这样?假如果设想一下,大家现在回味一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你敢不敢想象一下说,可能这个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变的,你所有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变的,包括畜生,包括你每天吃的饭,甚至厕所里面的污物,博物馆里面的国宝,全是阿弥陀佛变的,你敢相信吗?你敢不敢信?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不敢这样信,就是不敢,就是这个道理讲透了说,理上也能说的清楚,知道能这么显现,他就是心上不去,这就叫做疑惑心,并不是对佛法生了怀疑,因果生了怀疑,你看他这里并没有,为什么呢,他还信罪福呀,那就说明相信因果嘛,对不对,相信轮回,所以愿生其国,但是就不能够什么呀,跟极乐世界的这个极乐,极致之乐相应到,相应不到。这就叫做不了佛智。

大家看分门别论一下,你看这里讲到的,这一段来讲的话,一个是先要讲一下所疑的境界是什么,那就是前一段,何因何缘有胎生化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不了佛智,这就是他们所疑的境界。后面主要讲到是什么呀,就是疑惑的相貌是怎么,你是怎么一个疑惑法呢,就是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就是说这后面的分说来讲,这四种智慧恰恰就是我们常在佛法里面讲到的佛的四智。首先什么叫做不思议智呢,不思议智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成所作智。大家先了解一下,凡夫呀,从这个烦恼的意识一直转染成净,超凡入圣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就是把识给转成智了。我们说八识转四智,听过这个词没有,哪八识呢?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前六识,还有第七末那识,还有第八阿赖耶识,这八个识都要转成智慧。

那么我告诉大家一下,这个智慧分别是怎么转的?哪些识转呢,眼耳鼻舌身,眼耳鼻舌和身体,这是我们的五根,对吧。天天跟外面的五尘相互作用,就是我们世界的出现,对吧。这个转的智慧叫做成所作智。成功的成,所以的所,作业的作,智慧的智,什么叫做成所作智呢?就是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时候,能够成就种种的变化,示现一切神通妙用,都是由这个成所作智来完成。那我们大家如果一定要把因果上相对一下,那个确实如此,你显神通妙用,怎么显呀,你还不得利用这个显现色身,示现个色身,给他来点不可思议的变化,还是从五根五尘这个色相上显现,对不对。所以从烦恼的这个前五识转的时候,还是用这前五识,但是他不是烦恼了,不是我们每天眼见色所生的贪爱烦恼,而是用眼见色的这个障眼法,给一切众生显现他的不可思议,然后一切众生就觉得,哎呀,怎样能这样,我做不到,他能做到,他是用什么,比如说他眼根见读书,眼根见这个字,耳根听声音,那么他得了圆通了,他眼根就可以听声音,我们做不到,这就叫做成所作智所显现出来的。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想想,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有无见顶相?他的身体才不过丈六的身高,可是生下来,他奶妈,蓝毗尼园神见的时候,怎么也看不见他的头顶,当时有登地的菩萨,想上到无量阿僧祇劫国土里面,就想看到他的头顶,见不到,这就叫成所作智,我们现在能不能对这个智慧?身形不要增加一点点,哪怕连毛孔这么一点点变化都不要有,他可以什么呀,马上能够遍十方世界去随类度化,就是我们常听这些,可是我们现在不敢跟这个法对接,就是在我的心意识中,知道有佛,他可以这样,我们是做不到这个的。什么时候我们当真认为佛真的可以这样,当真,内心铁定认为这样,这就叫了了这个佛智了,不是不了佛智,明了了。

我说的大家能听得懂吗,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大家想想,我们念一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消无量劫的重罪,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成所作智给显现出来的,你敢不敢信?我们十念念临终这么恶的人,五逆十恶的人临终能够什么,马上就能够生到三界之外的殊胜国土,这也是阿弥陀佛成所作智,为什么,因为他来接引嘛,他接引的时候就用身体来接引,那你敢不敢相信这个智慧?所以这些智慧都不是我们智慧能够,我们的这个所谓的什么呀,第六识思议的这个前五识这个所能够测的,叫做不思议智,成所作智,他什么都能够达到,什么都能够变化,什么都能够让你什么呀,把你给摄受的,你永远都出不了他的如来佛的手掌,这就叫成所作智。

你一定要理解的话,他就是跟《西游记》里面那个孙悟空翻跟斗,翻不出去这个手掌,就是这么个一模一样的。那么什么叫做不可称智,就叫做妙观察智,这是第六意识转的。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妙观诸法之相,什么叫妙观察智呢,就是随时随地,他能够观察一切的法如梦幻泡影,能够见到这个法性,在这个法性作为理论的根本基础上,任何人来了,他都能给他讲你适合听的法,一下子就把你讲明白了,一下子就把你讲开了,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为什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佛身以后就没有疑,不叫边地疑城了,就是见法性了。

好,那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法性。如果从理论上来讲,我们都常听这些话,什么话呢,什么叫法性,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非有非无,什么叫非有非无?就这四个字吗?什么叫非有非无?离言绝相,在这个上面,你不要说它,一说就错了,不是那个原来了,你不要给它框定,这个是个麦克风,这个是个经书,我是宏海,你们是谁谁谁,只要这么一说,就不是什么呀,不属于妙观察了,属于分别心了。所以你看昨天晚上我刚从外地回来,外地回来就从机场上了车,一路就是霓红灯往后退,车子往前走,数不清的人,走到天安门两边不是有路灯华表栏杆等等这些,大家想,这一切都是法性,就是这些法,你不要给它上面格外的加一个,这是灯,那是栏杆,这是公路,这是汽车,一切的法、事物,就是这么回事,就落脚在这个就这么回事,不要在上面有任何我们永远以为的那个东西,这就叫法性。如果说现场有比较灵性足的人,可能这么一悟就能开悟,就是这样的。就包括我们现在现场,不是说我非得等着,哎哟,大家都静静地呆着,观照一下法性,找一找,满屋子里面找法性,不是这样子,我在说,你们在听,所有的语言声音物质灯光等等这些,抽象的虚空和实在的殿堂,全部是不可称的,就是你不要描绘它,一描绘的时候就是假的,就是这个不可称智,这就是妙观察,你能观察到如如不动,它就是这个,就这么个样子,就这么回事。

哪里有什么法不法,宏海不宏海,居士不居士,这都是不妙观察。就这样,所以大家同修们,你说一念能够入到这个道里面,这叫真道,这叫究竟法,我们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到那儿一下子就能见这个究竟法,那个解脱畅快,在这儿我们没办法,在这五浊恶世,你怎么也脱不出去,你连自己都搞不定,跟自己,我们当我们以为有我的时候,不知道我也是法性的表现,但是我就在我身上一定要抓住个我,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不是说向外攀缘,抓住外在的世界,我也我们时时刻刻想抓住我呀,但是我又是抓不住的。你说我本身就抓不住,时时刻刻就想把个我抓住,这个痛苦已经,真的是已经一般人承受不了,只有业障深重的人才能承受得了,福德智慧具足的人,他是承受不了这个苦的呀,所以他要解脱嘛。

我们,当然我现在不敢说你们了,就说我吧,我就是业障深重,所以现在还在承受这个苦,有我,所以这就叫妙观察智,我说这个法性,大家能理解吗?不要说听,懂不懂,悟不悟了,能理解吗?为什么,你看这里就是,这个不可称智就是对佛具足的这个不可称智我们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我们才一下子入不进去,才开始说,哎呀,先要相信因果轮回,这是佛法呀,又说要相信什么,又开始有次第法,有小乘,有大乘,什么有人天乘等等,这都所谓的叫做可称智,明白吗。就是因为入不到这个佛的不可称智里面,佛没办法了,才最后讲的《法华经》,说要开示悟入佛知见。只有入到佛知见,那么我们当下的世界就跟极乐世界一样,你想怎样乐就怎样乐,想怎么住宫殿就怎么住宫殿,想怎么八功德水洗就洗,就是这样子的。

现在我们入不进去,他一定是同步的。所以大家讲,这就叫不可称智,说不得,一切不可说不可说。所以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极乐世界的菩萨,进进退退之间,情无所系,还记得那句话吗,就是这样。人家已经入到这个法性,知道这个不可称智,了了。那什么叫做大乘广智呢,就是第七识转的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什么概念,就是彻底达到无我的这个平等智里了,那才真正在一切众生份上起无缘大慈大悲,就是救度众生,他就能够做到说,跟救度自己一样,为什么,因为自己跟众生一样。因为不平等,所以在修法上还是用这个不平等来修,这就叫不大乘不广智,以大家用佛智来要求,你看我们哪一个能及格?不要说得高分,及格都不及格。

这叫做大乘广智,他就是能够由于无我无不我,就每一个众生都是我。我们设想一下,为什么有你我他,就是因为有分别心嘛,所以你我他,如果咱们一旦同体解脱的话,本来就是自家人。自家风光,对吧。那个时候就救你救我,他是一样的救了,那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你我的分别心了。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这个智慧才能够普度无边有情,普度,无边,我们现在是不普度,是有边的,所以叫不大乘广智,不了这个智。真正能够入到这样的平等性智中,才能够起这个平等智大慈悲用,这叫做大乘广智。

那么什么叫做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就是叫做大圆镜智第八识转的。我们常有说什么,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就是说的转识成智,其实这四个智,也是一个如来藏心的真正的智慧体现,只不过我们把它分门别类的这么一说。这个大圆镜智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说前面的三种智慧,还是菩萨慢慢慢慢渐渐得的,只有到了佛的究竟圆满的这个觉悟上,才能够唯佛独证这个智慧,叫做大圆镜智。大圆镜智这种境界中的话,就是整个的这个一切的色法,一切的因缘,一切的心法,整个世界法界宇宙的事相本体等等都不在话下。

那如果说我们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凡夫人,你怎么跟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能够相应呀,你看,我们现在来讲,其它的不说,首先一点放在净土法门上,讲一个绝对法,咱们今天不相对,你能不能够相信,我就是将来靠阿弥陀佛,他一定会来接我,必定能够往生,一点都不会中间有这个麻达,你们听过麻达这句话没有,陕西人叫没麻达,就是没麻烦,中间不会有麻烦,你敢不敢信?这就是对佛的大乘广智有信心的人才能这样。

我们现在有时候,你比如说你看,刚才我还想到一个公案,曾经有这么一家子的修行人,都已经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死了,全村人赶紧到地里,下地去给他通知说,你家里的爷爷奶奶谁谁谁过世了,他跟没听见一样,说死了就死了,那现在我们的表现就不是这样,那就该走了,死了就死了嘛。就这一切都是法性的体现,他就不会有害怕,对不对,一切都是成所作智,他认为这个死就是佛给他演绎的一个法,一切都是平等性,怎么就天天有人死,为什么我们家死了人我就得烦恼吗?痛苦吗?这就跟前面的三个智都同步就相应了,这就才叫做跟佛的大圆镜智相应,就是这样。所以你看佛法太高太妙太广了,我们现在就没办法,这才真法呀。

我们敢不敢相应?敢不敢相应说我这会儿轮回将来解脱,往生的那一刹那,到了极乐世界什么时候证三不退,什么时候到一生补处,今天我还要得点什么法喜,明天我还要犯点什么业障,后天我要遭遇什么烦恼,就这一切一切,都在佛的大圆镜智中他是明了的,那我们信不信他有这个能力呢?如果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们总得还说自己要修,你就等着往生,你为什么要修呢?为什么要修,这个法不敢随便出去讲,直到今天讲,我们为什么要修,还为什么要证呢?你去修个啥?你去证个啥?因为什么,不信佛,信谁呀,信自己。那大家要知道,这就是这几句话很重要,为什么叫不了佛智,他不了佛智他是有体现的有指标的,你是显现出来怎么样的状态。

就跟我以前老给大家讲到说船要沉了,大家都在哭爹喊娘喊观音菩萨救度,就有一个人他就不喊,一出家人,他说不相信观音菩萨会不来,你看,人家就,这才叫做了了这个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那我们现在就不行,不能够随顺嘛,所以我今天要念多少佛号,明天觉得信心还不够,你就不想想说,你现在活成这样都是佛把你安排成这样,他已经给你设的因缘,已经给你前面铺好了台阶,你就按着这个乖乖地走,活着就是乖乖地走,死了也是乖乖地走,继续轮回还是乖乖地走,哪劫哪世往生了就是乖乖地走,敢吗?不敢呀,不敢才有法门,本来法是没有门的,所以才设了门,方便嘛!

所以给大家讲,今天这个法比较高妙,但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够相应,谁相应谁就上去了,就要这么上去,到了极乐世界也是这么上去的,那你迟不如早,早不如就吧。所以说真正能够不了这个四个智才会起这种疑惑呀,你比如说对于成所作智有疑惑的话,就觉得说明明经典里面讲到说,十念都能够往生其国,可是我们不了佛的成所作的这个能力,他能够怎么给你设局,怎么让你快速走,怎么说修行不一定要经历多少劫多少难,就让你顺顺当当这辈子往生,我们不敢,我们说明明有十善业,十恶业,还有罪报、福报、因果不爽等等,哪里有造恶的人就能够往生,哪里有临终十念就能够够本,这就是对成所作智不相信。又觉得无始以来这么多的烦恼,三界缠缚,怎么就一点都没有断,就能够带业往生,哪有这么一回事,对成所作智不相信,那么你对这些不相信,你自然就对妙观察智不相信,你不相信一切法是没有法,你不敢相信这个法,哪儿有什么法?法在哪儿呢?你多说了,说出来的就多了,知道吧,多的时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就不是妙观察了,叫做业障现前。

平等性智,我们就不感觉得阿弥陀佛这个平等心,当得成佛,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每天说你今天念了多少佛,我今天功课完成了,死的时候得助念呀,大家想想为什么?当然你们千万不要把今天的法听错了,不是说这些都不对,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够了这个智,所以要这么干,这么干也是起作用的,你不要以为不起,是能成就的,是这么成就的,到了这份上只能这么过日子,是可以过到这个日子的,但是就是还是不能到最妙的那个点上。因为我们不相信佛肯定会来,哪时哪刻都来,在大圆镜智的照了下,平等性智的支撑下,他会不来吗?哪有因为你给他做了超度他就来,他没做他就不来,哪有你庙里写了牌位就来,他没写就不来吗?他造罪造的多他就不来,你作善作的多他就来吗?这就不叫平等性智了,所以一切都是自心的,你心平了以后这个法就现前了。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法。你只有仰信这个大圆镜智,在这里面,他就是这样的,就是这个大圆镜智无与伦比的,为什么比不思议都不思议,所以叫做无等,比不可称都不可称叫做无伦,比这个大乘还大,比这个大乘还乘,比这个大乘广还广,所以叫做最上胜,大家要知道,这样的话你跟这个智慧相应了,那么就不会生到边地疑城,就往生是指日可待,弹指一挥的事。

所以大家看,这一段这么要紧的经文,最后还是落到信心上。还是要信心,大家要知道,你那点修只不过是对信的弥补,为了让信圆满。所以说这个智就是大智大用,有无量的方便开出来,这里讲到的佛智。那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信佛的话信什么,不就是信佛语信佛智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理上都不知道佛智是这么高妙,这么现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看到,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不是说真的像咱们这儿似的,从娘肚子里面生出来叫胎生。然后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只要你明信这个佛智乃至胜智,那么你在圆满信心的情况下,你所有做的功德,你所有回向的力量都是圆满的,那么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没有障碍,也是圆满的。身相是圆满的,光明是圆满的,智慧是圆满的,功德是圆满的,就跟清净海众一模一样圆满。所以你看后面讲到说,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这就讲到不是娑婆世界了,包括娑婆世界的整个法界来讲,如果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的话。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这是指的往生到西方不经疑城,你看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就是在智慧上有差别相。前面也讲到能够信第一义谛,我们在此之前给大家讲两部经的时候都讲到这个。那么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见不到佛,不能够供养究竟福田,不知菩萨法式,他就根本还是以那个人天法式,不知道菩萨法是怎么修的,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所以大家看这一段经文我们要了解了,给大家着重地讲了一个对佛智慧的信心。后面我们来读一段,这一段就比较畅快了,既然具足了信心以后,那么就好好地往生发愿,所以你看又落到了信愿行这样的一个模式里面了。前面这两段讲信,这一段开始讲愿了,为什么呢?那既然说的这么好,到底有没有人往生呢?说有嘛。有多少人往生呢?说轻轻地告诉你一下吧,有十四个,列举了十四个国家的往生的菩萨有多少。好,我们一起来,从一百零六页,一直读到一百零八页的我今为汝略说之耳。找到了吗,一百零六页,好,一起来。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好,大家看这是列举了十四国,所以你看人家他方十方国土里面的菩萨,这都是成百亿百亿的往生,为什么?人家能够信佛。大家今天要好好地参这句话,信佛。你看这里讲到说,但说十方,就是他方国土的往生,不要说往生的这些众生了,就是说这个往生众生国土里面的佛的名号,昼夜一劫,就是白天也说,晚上也说,昼也说夜也说,一劫之中说不完,你说极乐世界的清净海众有多少呀。混在咱们娑婆世界也就那么一点点了,在这儿度众生。

这里讲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而且大家看,我刚开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业障,忏悔,为什么呢,对佛的智慧,对菩萨的智慧有了疑惑,为什么?你看这里面都是百八十亿,百八十亿的往生,对不对,只有,我看这是第几佛来着,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菩萨,当时我就说他方国土里面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为什么他这儿才有五百菩萨往生?下意识第一念是什么呢?可能佛会不会弄错了呀,或者说翻译经典的人,说佛不能错不会弄错的,后来说翻译经典的人给搞错了,或者流通中,流通这部宝典的菩萨们,流通菩萨们给搞错了,所有的怀疑就起来了,为什么?不相信,正因为有五百的,有八十亿的,有六十七亿的,就这些数字能够精准到不多不少这么多,少的他能知道这么少,多的他能知道那么多,才证明了佛的什么呀,大圆镜智,这恰恰就是给佛的智慧做说明做注释的呀,但是我们在上面就,我就当时觉得说,这是不是落掉了,都是几十亿成百亿,就他这儿只有五百个。所以我后来发现,可能这个国土里面比咱们这儿都麻烦,这些人业障太深重了,只有五百个才往生了。

大家看这一段话就是激荡愿力,《弥陀经》里面什么,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应当发愿愿往生,你看这里就是对于《弥陀经》里面讲到的三根普被的论据,证明为什么,六十七亿不退菩萨,不退菩萨是什么概念我们都知道,如果修到念不退已经到八地了,完全可以到他方国土去八相示现成佛,都去往生了,还有什么?小行菩萨也不嫌弃,乃至修习少功德者,什么叫少功德?大家要知道,能够念一句佛号的人都叫大功德了,那都不属于小功德,那就什么叫小功德呢?很可能见人家做了点善事,救济了个什么人,生了一念随喜心,就这一类的功德,在世间法里面今天行了个孝,给人家了一个方便,好说话了一下,这也叫做少功德,就连这一类根性的人都能够往生。

再高到什么地步?大家来看,这到说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已经到了不退转了,智慧勇猛,供养无量诸佛,能够到什么,于七天中能够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何况你我之类呢?大家要知道,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在这儿列了这十四国,以我们娑婆国土作为起步。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结果这也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他对佛智也是一个什么,还是没到完全了的概念,为什么,你看他居然讲到说有几所不退菩萨,潜台词是什么?那就只能说到不退才能往生,会退的可能他认为说往生不了,这是弥勒菩萨。

所以大家看,这修到上面有这么个碗筷碟子筷子响一下,你敢不敢相信这是佛变的,你敢不敢?这就叫了智。你没试过吗?你真能够修到什么都是佛变的,你想想你是谁,你也是佛变的,既然你也是佛变的,你就是佛呀,因为法性是同步的。所以大家相应这个法,这里讲到的你看,在《弥陀经》里面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这不是就讲到了,菩萨中亦复如是,而且说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这不是证吗?成批成批的往生,所以大家回首一下,在我们这个国土里面就是如此的呀。

《华严经》《法华经》是诸经之王,最后《华严经》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楞严经》是什么,佛教修学宝典百科全书,《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忆佛念佛。为什么在我们国土里面,佛菩萨设教是这样设?文殊菩萨是法王子,发愿要面见彼佛阿弥陀;普贤菩萨是大行第一,然后还要往生西方极乐;佛灭度以后最伟大的人物龙树菩萨,是被佛授记已经证到欢喜地,还要往生安乐国;马鸣菩萨是《大乘起信论》的作者里面说,末法时期信心具足者,可以往生净土来修。

从东林寺开始,一倡净土的首倡,序幕拉开以后,你想在我们教内来讲,慧远大师结莲舍、善导大师楷定古今,全部都是洋洋洒洒的净土圣贤录,那我们是何人?我们也不是一般人呀,到这个份上,这个世界都恶成这样了,众生都苦成这个地步了,我们还能够听净土法门,也不是一般人,大家都不是一般人。就光我们今天坐在这儿说了半天,一切都是佛变的,光这个都不是一般人,要不然也想不起来,说不出来,听不进去。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一大段虽然没有具体的微妙法义,可是这么多的往生者人家来给作证,这就等于说,前面是阿弥陀佛出来作证极乐世界现见,这里是已经往生了的清净海众来作证。极乐世界是一个高校,毕业者都能够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域里面都是独当一面的,那我们说北大清华人大是高校,极乐世界是高校,毕业出来的菩萨到他方国土里面又去设教作佛去了,将来我们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大家要知道,皆当往生包括我们,这些菩萨里面也有我们的份。

所以说,佛最后说昼夜一劫尚未能尽,为什么尚未能尽?一方面说这个数量多,后一方面还要等着我们这些数还没有凑进去了,他一下子也定不了,谁知道这是谁要来,这是宏海要来,还是当时听法那些要来,说来就来了,我现在还不能给你报这个准确的数呢,所以叫做尚未能尽,这么称性发挥一下,大家要知道,能往生,迟早要往生的,这就是佛的智慧。

好,后面我们再读一下,把这一段读完吧,读完中间也有好几个点我们要讲一下,把这部经典先读到最后一句,一起来。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靡不欢喜。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阿弥陀佛,一部经又圆满了。大家首先来看,这段经文里边,从这个佛告弥勒,前面我们可以说是信佛智了佛智代表信。那么这么多的众生,也就是诸菩萨,佛国里面的成百亿往生,这是代表发愿。这里开始要讲行了,就是说我们在行门上执持名号,《弥陀经》里面说的,《观无量寿经》说的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都是在说这句名号的功德,念这句名号的这个力量,它的因果。那么我们这里边也是无一例外的又把它锁定,其有得闻彼佛名号者,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大家来看,在经教里面也讲过,就是说首先一个能够听闻到佛的名号意味着什么?在《华严经》里面就讲到,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哪怕生在三恶道里面,哪怕能够得到佛的名号,这是有救的,你生到善道生到人道天道,一会儿闻不到佛名你的加持力就没有了,把你的轮回路又给铺展开来一大截,你尽管在三恶道受苦,只要你听闻到佛名号,那就说明你的受苦路在快速地缩短,快速地了这个恶道缘,所以大家看到,就生到恶道善道,他们的业障深重还是轻薄的标准,都能用能不能闻到佛名号,来做一个说明。我们能够闻得到吗?你不要再说一千道一万,怎么个功德怎么个罪过了,就看这个人能不能听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由这个就铁定了你是罪障深重还是福德深厚,这就佛说的呀。

所以在经典里面说,听到佛号的人,有的那种人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有的就一下子就浑身脊梁骨发麻,泪即出者,马上就痛哭流涕,觉得突然间不知道怎么了,被电打了一样。这种人是怎么样呢?或宿世曾行佛道,或者是他方佛所的菩萨,就是你过去修佛道修的已经很足了,到了一个点上了,到了一个里程碑了,那么你听到佛号,泪即出,浑身麻,志意清净,法喜充满,或者是他方的菩萨来到这个佛所,你看这是佛说的。所以说,如果有的那些不信佛语的人,听了佛说的这些觉得颇不以为然,这有这么玄吗,这是怎么呢,当知这些人恶道中来,余殃未尽,愚痴不信,未当解脱。就是这些人都是刚刚从恶道里面出来,余殃的那个恶业的那个势还没有挥发尽,而且愚痴不信,这都佛典里边讲的。所以这里大家看到了,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是在这里见分晓,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具足无上功德。

大家想想什么叫做大利?我刚刚在珠海给他们讲,我问说什么叫做大利?大利就是我们现在买点东西打个八折就算大利吗?还是七点五就比八折又大了好多利呢?什么叫做利?这叫大利,大利是什么呀,《弥陀经》里面:我见是利,故说此言,什么叫大利,临终十念往生,这叫大利;听闻到名号即被弥陀愿力所摄,这叫大利;往生以后圆证三不退,必至一生补处,这叫大利;往生前的大利就是说,听到名号知道法门,正当往生的时候知道十念就能成功,何况我还不止十念呢,最难的超越我最容易得,这叫做大利。

所以大家知道这个,则具足无上功德,什么功德呀,就是能够往生前的功德,听闻名号,知道法门,往生的功德怎么往生?往生后的功德直接一生到三不退。这些法我们现在坐在这儿,都可能不知道说往生后,我们总是先说往生,先管他往生,那么在往生以后,这个好处我们现在可能还顾及不到,一生补处,说白了一生补处也罢,正当容易往生也罢,或者是我们往生前得到佛号心安也罢,都是为什么时候做准备的呀?大家设想一下,为什么时候?为生死之际呀。

所以大家知道,具足为得大利是什么?就是在生死之际,给你解决生死之际你的轮回麻烦的问题,这叫大利。我们除了这个麻烦还有什么麻烦?所以大家想想,为什么往生以后我们看,一生补处,那就说明再不更历生死了对吧,把生死的问题解决了。往生之前为什么叫做解决生死问题?你信受了净土法门,具足了信愿行,就对生死不惧怕了嘛,认为它是超越了嘛,了却了嘛,成功圆满了嘛,这也是解决生死问题。

那么十念都能往生,这是从根本,正当生死现前的时候解脱生死问题。你想想,我们这个临死的时候,这不止一次地跟大家说了,这个第六意识,人一死第六意识就不现行了,就等于说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了,大家知道,主观能动性没有的时候,这时候谁说了算?就一辈子的业力说了算,过去无量劫来积攒的业力说了算,谁的力量说了算,它就冒出来就作主去了,就把你拉着去哪儿了。

大家你想我们的法身法性是周遍的,那么我们所谓的轮回,所谓的因果,因为我们有时间的关系,所以才有前生后世和前因后果对不对,其实每一念的因都在整个,即刻就在每一念都在法性的这个法界在挥发呀。但是你受,看你在哪里受,就等于说你这一念的力量谁大,谁就把你拉到哪个范围去受,每一个所谓的六道,其实都是一个受的范畴而已了,它是同步的。也就是我们的恶业现在就在地狱里面受,但是你的这个觉没有觉在那儿,觉在人道,那就说明你造业的时候,人的这个力量大,就这样。

所以你在这个时候,大家想想什么都做不了主,只有业力种子做主,看把你往哪儿牵,来回这样激荡,就跟那个国家里面没有国君了,死了以后乱臣贼子就开始作乱,由着他们,谁起来谁就是国王,就在这个时候,那么阿弥陀佛怎么样呀?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所以这就叫大利呀。这么大利的个法门,是不是说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你要听这个法,这个法一定要听,为什么呀,你看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为什么呢?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很多菩萨将来会出现这么一种状况,听到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不知道说能够这么容易就往生。说知道极乐世界好,最后什么呀,他不知道怎么去,很多菩萨知道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他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为什么,他没读过这部经典,所以他就不能够相信很容易地去,就成了缺憾了。很多菩萨闻说曾经有这么一个法,很多众生由这个法得解脱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个法就是净土法,这个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之门,由于这样,没有这个横超法,他得凭着自己的力量,三大阿僧祇劫的久远,他就会退了道心,觉得根本自己成佛太难了,这就叫做,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啊。

听闻到这个经的人怎么呢?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再也不退转了,为什么呢?不管我们至诚心,散乱心还是有心无心,或者你懂还是不懂,只要你就是说,这个经典这个佛号,一经于耳,千万劫以后,哪怕是什么呢,这个金刚种子也决定不会再失,再不会消化掉,吃了金刚他就是吃了金刚,永远在你胃里面,这就叫终不退转,永远再不退转,一历耳根,再不退转。

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让大伙儿一块儿唱无量寿佛名和念《观无量寿经》的题目,你看一个经题都这么的相应,那么大的大德临终的时候,还渴望听到佛的名号和这个经题的名号。所以说,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就是我现在已经把西方极乐世界也现给你看了,说了这个去到那儿的法门了,那么你应该去修这个法了。有什么疑惑?你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不要在我灭度以后,又对这个法生起来疑惑了,现在你都已经看到了,应当去履行这个法,去践行了。

后面特别讲了一句什么呢,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大家看到,为什么在这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佛以慈悯力,慈悲哀愍,又让这个经住世百岁,这里其中说明了两个内涵,一个就是所有的经道灭尽了以后,为什么留净土法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其他法门还独挡不了的一面,净土法门还留下来能够独挡,还能够上这最后一发末班车,这是一个。二一个是什么呢,特留此经,止住百岁,说明净土教法就把所有法门的教法,都给摄进去了,不缺不漏,有这一门支撑这一百年还没问题,跟我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依然如故还在一样,这叫做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所以大家要从佛讲的这些痛彻的这些,我们再再说,这叫再四叮咛,不是再三叮咛,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还能够得度。后面的这一小段,就是讲到你能够得度,但是你要知道对于你来讲,对于咱们来讲,现在很容易能得度,可是对于整个的平等法界十方国土来讲,是非常难呀。为什么?因为这个法不但恶道的众生难信,人天道的众生也难信,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愚痴的人难信,有智慧的贤达的人都难信,开始学佛的人难信,久而久之修了好久好久的人,一辈子修行佛法还难信,凡夫难信,连圣人都难信,二乘罗汉都信不了,不能够信这个法。所以大家想想是不是后面讲到的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所以这里讲到的有五难。一个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这叫值佛难。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这叫闻法难,一个是值佛难,一个是闻法难,第三个是信大乘难,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第四个是遇善知识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可是这些难,都不如什么呀,听到这部经能够信乐受持难,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今天稍微超一点点时间,为什么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我们切身地想一下,这祖师们也给我们开示过了,我们早就是这么一个心态,一开始久居秽土了,习以为常了,一听说极乐世界这么好,谁能相信?慢慢慢慢相信了以后,又觉得说十万亿佛土之外,怎么能够到?自己业障深重怎么能够生?这又是难信呀。慢慢说一念心就能够生,罪障深重有佛的愿力摄持就能够生,可是这个觉得能够生了,最后又觉得纵然能够生,也得有奇妙勤苦玄妙之法,不是一般的法才能够生,怎么能够信愿持名就这三样就能够生呢?又什么呀,难中之难,又难起来了。纵然最后能够说,只要你念佛就能够生,信了,又觉得什么呀,你得念多生多劫积累呀,这辈子念得怎么念佛三昧呀,就觉得怎么能够一日七日乃至十念一念都有生的希望,又不信了,难中之难,无过此难。纵然能够生,又觉得生到那儿能真的就莲花化生吗?真的就一生补处吗?真的就圆证三不退吗?都不能信。想来想去觉得说,毕定这是一个局,这是一个方便,恐怕不能真的有这事,所以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我们见的还少吗?多少一块儿的同修,一开始修净土还修得蛮好,后来学了不知道多少次第法,高妙法,如理思惟法,不信净土了,这就叫不了佛智呀。

今天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前面讲的概念,了不了佛智就在这个上面论,能不能够彻底把自己的见解忘怀了,唯有佛说的,在佛说的上面丝毫不改,纹丝不动,能不能。所以这佛才说,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大家看看,这里讲到的,真的是非常妙这个净土法门,你看佛说的是什么,是故我法如是作,大家不要误会了,不要以为说佛如是作,那好像我们就是要依着佛也要这么作,那法藏比丘五劫的时间去极乐世界,我们也得这样吗?那么久的去这个,一切世间无能及者的去修六度法门,我们能够这样吗?所以这里讲到的如是作,是佛说我如是作,然后告诉大家,依着我作的告诉你们,你们该怎么作,我如是说,然后又教你们说,你们该怎么作呢,如是教,你们只要信愿念佛就能够跟我一样到这儿来,这叫做如是教。然后才说应当信顺,如法修行。这就是说,佛以他的竖出之路,教我们修横超之法呀。

我如是作如是说,就是说我的竖出之路,和现在还有了横超之法,你如果依着我所教,就是教这个横超之法,这样的话你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就能够到达,就这样子,这才叫做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能听明白吧,希望大家信受。

后面这就等于说是,我们今天开始大部分都是讲的流通分了,这就比较简单了。尔时世尊说此经法,这个部分讲完了,得了什么功德呢,大家看一下,其他经典里面真的是,还是很少有见有这么多功德,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场的法会的众生,发了菩提心的根本就数不清,我们也知道说,无上菩提之心有多难,在此之前在线上也给大家讲过《劝发菩提心文》,有的也在听,就这个圆满的菩提心有多难。

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清净法眼是什么意思?就是已经预入圣流,证到初果,初果就叫清净法眼,那么就是有一万二千那由他这么多的人,得了预流了,证了初果了。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阿那含果是几果?对,是三果。那么就二十二亿的众生证到三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证到阿罗汉了,漏尽意解就是指的阿罗汉,这是指的四胜果来讲,有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这才叫真正得了这个净土法的利益。

所以你看前面的小乘根基的法,他还只能够在他的法上面能够最后漏尽意解,可是真正得的利益是这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的利益,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这都等于说得了授记一样。净土法门一讲就给这么多菩萨,他有授记的同等功能,这叫不退,得不退转。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这就是指的从,前面的是说有情所得的利益,后面这从无情来随喜的功德。大家看到了有六种震动,光明普照,音乐自然,花香芬芬而降,佛说经已,这部经典讲圆满了,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靡不欢喜。

好了,这个欢喜怎么个喜法呀?考一下诸位怎么个喜法?难不成咱们在这儿再鼓一把掌,哈哈大笑一回吗?说俗了,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这叫法喜,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我们今天现在领个工资都觉得这个月够花了,这个信息一来,你卡上又打进了工资,转帐转进来了,觉得又能花了,这可不是花工资呀,这等于说法身慧命就具足了,所以叫靡不欢喜。在四悉檀里面,就有一种什么,生喜生欢喜的这种利益,在四悉檀里面。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够生起这个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欢喜,这种欢喜就是,真的是我们常说欲向人诉,知己难求的,最后就是只把心跟佛相应。你相信佛的智慧,相信佛的能力,相信佛的接引,相信佛的愿力真实不虚,而且这个愿力是佛曾经在因地的时候,所造的整个法界之力,这唯有阿弥陀佛,无人能敌的,十方三世诸佛都不可及。虽然从本性上佛佛道同,但是从法门上来讲,它就是如此的超越,而且这个超越,这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个超越影现在我们娑婆世界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特别的及时。

为什么我们今天听完这部经以后,还十分的要欢喜呢?因为太及时了,大家想我们这里,讲这个甚难之法,是什么呀,在这个五浊恶世啊,《弥陀经》里面最后不是也这么说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劫浊,我们说五浊恶世是什么?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已经给大家铺开来讲了好多次了,我们都知道五浊的情状,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那么你想在这个劫浊中,你决定为时代性所,就是我们一定会被这个时代给泡在里面的,你出不来嘛,所有的这个逼迫之苦,我们刚才讲了,一种是逼迫的苦,还有一种是逼迫的乐,现在这种声色犬马,不就是诱惑你逼迫的乐吗,让你造恶业更加的苦,所以我们要记住,在这里边决定我们出不来,劫浊。

在这个见浊中,我们一定是被邪师所惑,被邪知所缠,被自己的这种烦恼见解所牵引,你出不来,太难了。那么在烦恼浊的情状里面,我们决定什么?被自己的贪欲所陷进去,被自己的恶业所牵扰,你出不来,这是指的烦恼浊。在这个众生浊中,我们决定是安住在娑婆世界不想出去,安住于这个世界的臭秽,不能够洞察,甘于天天沉溺在这儿,根本不想说什么了生脱死,这都是决定的,大家知道吗,就是你一定会这样,你肯定没有本事不这样。最后是命浊中什么?我们最终一定会被无常所吞噬掉,一辈子的生命像电光火石一样,措手不及又走了,所以于此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我们决定会这样,不可能不这样。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净土法门,大家要相信,自己必不得度,一定度不了。你如果说不知道这个难,你看是为甚难,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为什么佛要给我们讲这个难,你不知道这个难,你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出五浊恶世,你只有知道了这个难了,明白这个难了,才能死尽偷心,守着这个法不放,这也叫做靡不欢喜。就是佛把这个难给你讲透了讲极致了,你意识到了以后,你才说我没有本事了,我只好知道这个难了,我死心就依照这个难出去的世界中,相对来说,这个还现在能出去,意识到这个了,这也叫做靡不欢喜了,为什么?不仅我们欢喜,佛也欢喜,说明你们没白听,我没有白讲,这叫靡不欢喜。是个有善根的就照着这么做,实在不行了,那也只能白白听一回,继续轮回,何生何劫再成熟了,从头来过,反正是迟早的事,出不了这个圈,好,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今天也是这部经典讲圆满了,说是说,那么希望也把这部经典开讲以来,所有的讲说和闻法功德,一起大家请作意,作意合掌,那么希望愿以此讲说闻法的共同殊胜业力,回向一切法界四生九有有情,愿其已故者离苦得乐,现在者福慧增长,并愿与一切众生同生西方净土中。

阿弥陀佛,随喜大家。

0:00 / 0:00
佛说无量寿经1
佛说无量寿经2
佛说无量寿经3
佛说无量寿经4
佛说无量寿经5
佛说无量寿经6
佛说无量寿经7
佛说无量寿经8
佛说无量寿经9
佛说无量寿经10
佛说无量寿经11
佛说无量寿经12
佛说无量寿经13
佛说无量寿经14
佛说无量寿经15
佛说无量寿经16
佛说无量寿经17
佛说无量寿经18
佛说无量寿经19
佛说无量寿经20
佛说无量寿经21
佛说无量寿经22
佛说无量寿经23
佛说无量寿经24
佛说无量寿经25
佛说无量寿经26
佛说无量寿经27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教与人生

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

果公上人语录

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佛教词典】晒经台

(地名)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曰:都鲁濮水关,有唐僧...

【佛教词典】无颠倒善解脱心

【无颠倒善解脱心】 p1085 瑜伽八十九卷十五页云:已具...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如何忏悔才能让罪业清净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犯过错。我们自身缺点很多...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学佛是为了什么

人为什么要学佛呀?因为人有老病死这三种法,不可爱、...

拜佛八问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