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印光大师  2016/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家以弃伦理、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而辟之,谓其无父无君,惑世诬民。即此语而论之,不但不知佛法之精深义理,即佛法之粗迹,彼亦未得而知。

佛法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世间伦理,毫善弗遗。因果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显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六道。果能执此理以导民化俗,不亦大有益于二帝三王周孔之道乎?彼乃嫉之若仇,恨不得全国悉无声迹,乃自矜其智,谓佛为愚,特为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言,以蛊惑愚俗,竟致袭其说者,皆以因果轮回为无稽,于教人正心诚意之根据事实完全废弛,空守正心诚意之语言,以为宏阐儒道之本。上焉者或能正诚,然以一死永灭,亦不能发大有为之心。中下则以一死永灭,尧桀同归于尽,又何必绳趋尺步,徒受束缚乎?

于是任心肆志,为所欲为,此毒已伏近千百年。加以欧风东渐,竞尚物质文明,则一切以强凌弱、惨无人道之恶剧通通演出矣。究其祸根,皆由理学家破斥因果轮回之所致也。学说之谬,其祸烈于洪水猛兽。俾吾国群黎死于刀兵、饥馑、苛政、匪盗者不计其数。其幸保残生,亦同受水深火热之痛。可不哀哉?今欲自利利人,淑身淑世,当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内而家庭,外而世人,悉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为劝导。俾人各修善因,以冀乐果,畏苦果,以息恶因,则家庭子弟不至沦于匪盗,乡邑社会渐可复其礼让淳朴之风矣。此只就世间事说佛法之益者。

至于出世,亦仍以此为本,但当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人人皆能修,人人皆能得其实益,此佛法中之一特别法也。三根普被,凡圣同修。愚夫愚妇皆能入于其中,大圣大贤不能超出其外。若于此法能生信心,虽是业力凡夫,即可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倘不于此法认真修持,而于如来所说一切诸法中,随修一法,或兼修各法,欲了生死,勿道即生不能了,或经百千万生及百千万劫尚不能了者多多也。何以故?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专仗佛力,自己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圣号,则于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其余一切法门,必须修到业尽情空之时,方可了脱生死。否则任汝工夫深,功德大,烦恼若有一丝一毫未尽,则仍然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之外。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也。

汝幸宿有善根,于此法门能生信心。然须立深重誓,决不随其余经典知识言教,捨此法门,另修他法,庶可不负此宿根与现缘也。若读诸大乘经,见其义理深奥,或亲近禅、教、律、密各宗知识,闻其所说亲切,遂视念佛为平常,视彼为奇特,捨此修彼,则如稚子捨父母,重病弃良医,欲得成人愈病,何可得乎?汝既看《文钞》,何不细心体察,何得又有此六种疑问?

(一)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乃约吾心之本体而言。由其有无量无边之烦恼惑业,必须仗惑业净尽,福慧圆满,有大誓愿之阿弥陀佛大慈悲力为之加被,令其往生。渐次修习,以至究竟亲证此是佛之心而后已也。汝将谓是佛,便不须念佛乎?譬如大圆宝镜,经劫蒙尘,虽具有照天照地之光明,若不加磨砻之功,经劫亦无发光之时。错会即是,其祸可胜道哉?至许止净谓诸佛无身,而般若实为其母,即诸佛从智慧而生之义。智慧为六度之首,举智慧则六度无不圆备,则其修持事业功夫,岂笔墨所易显示乎?汝且著实于前所说之敦伦尽分,于后所说之信愿持名认真行去,则决定可以慰汝人世无常生死难了之念。若只执著一二理性,而遂以事修为徒劳,则恐后来尚有永堕恶道,长劫不闻天地父母之名之时,可不预防而慎修乎哉?

(二)念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往生西方,但不可谓何必更念阿弥陀佛,以观音乃阿弥陀佛之辅弼也。弥陀是主,观音是宾。弥陀如国王,观音如冢宰。善会其意,即可无疑。

(三)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门故。须知净土法门,纵临终始闻,能生信愿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况未至临终,即已预修乎?

(四)乩坛多属灵鬼附会。玉仙乃一进士,而知见卑鄙,不堪言状,何足以彼所宣传者而挂口齿乎?

(五)持佛号时,杂念纷飞,此是多知多见,心无正念之现象。欲此种境象不现,唯专心痛念自己将欲命终,唯恐即堕恶道,励志念佛。了不起他种念头。久则自可澄清。

(六)吃素不难,贪口腹而欲吃素则难。三净肉及肉边莱乃为下根人所立法也。祈慧察。

《印光大师文钞·复丁普瀞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

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业老板。企业经营茶叶生...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林则徐学佛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

只顾着「佛学」,而不重视「学佛」

现如今,清净如法的实修道场,在国内已经是屈指可数。...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学佛才是真正的福气

同事告诉我强生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离世的消息,我翻阅...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

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

仲春来山,瞬息半载。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

【佛教词典】迦毗罗卫

梵名 Kapila-vastu,巴利名 Kapila-vatthu。又作迦比罗...

【佛教词典】慧南

(1002~1069)宋代禅僧。临济宗黄龙派之祖。信州玉山...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华严字母的殊胜之处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死亡是历来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的进步,生死...

谁主宰吉凶

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圣严法师:要控制而不是压抑情绪

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贪黄金堕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