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宏海法师  2018/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五讲

诸位正法学堂的学子们,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请大家放掌。

诸位同学,今天我们到了学习《净土或问》的第十五讲。随着对于净土的专学展开,我想提醒大家两点,在我们现实的学修过程中,还是有差别相。现在我们每周这样常规的讲法,已经不仅仅是听闻的层面,也就是说,这种常规讲法应该超越到体悟的方面。每次我们到道场或者自己做功课的时候,都会讲到体解大道,就是从体解的层面,来完成闻法的过程。听了这么久了,一开始是在求知的层面。这次比如在普陀山的三皈五戒法会,其实还是一种编排,曾经内容的一个总汇吧,但是我感受到有一些刚刚开始结法缘的同修们,他就是一个求知的这样的一个圆满。我们一直闻法的过程中,已经这么久了,希望大家也能够提到体解的功德上来,来这样的做一个共修吧。

这样的话,也正好是我们现在讲到在第七问里边,说到念佛的“众行”这个版块上来了。那我们在上一讲的时候,把《华严经》的功德、回向、十大愿王皆是念佛法门,做了一个阐述,最后到往生极乐世界,生莲花中,蒙佛授记,是这样的一个功德圆满。

今天我们开始进入到下一段的论文。

“又如法华经云,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这是讲到从《华严经》到《法华经》,这里面也有表法的。因为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讲解中,开场白是《华严经》,富贵的经中之王。谢幕的时候讲的是《法华经》,纯圆独妙的无上醍醐。所以为什么祖师爷表法,把这两部大经结合起来,赞叹这其实也是念佛法门中,一种众行的念佛修法。这里他特别讲到,如果闻者听闻《法华经》依之依教奉行修行的话,命终的时候也能够引导行者,还是前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清净海众的围绕住处,能够在莲花化生,宝座之上,来现这个法。那大家想为什么能在莲花中宝座之上,有这样的功德呢?

“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妒诸垢所恼。”

在我们的纯真的一念心体中,无明启动了,为什么我们常说到熄灭贪嗔痴,大家有心细的体悟过贪、嗔、痴的生起,用智慧的观照来体悟它的生起,这也是一个修行过程中可以得利的一个观法吧。现前你们可以观照自己的这一念心性,等我们凡夫心生起,分别心启动的时候,它一定一开始是一个没有分别的分别,就是最初的那个混沌中的分别,其实它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只不过好像就是平白无故的一跃而起,其实这就是根本愚痴嘛,愚痴一跃而起的时候,它似乎是一种想要弄个究竟明白,这样的一股心势。在这样的驱使下,才会把心和外境截然分开来,本身是一体的东西截然分开,然后又用妄心去贪婪外境。

等于说这个路走的冤枉不冤枉,不离地的冤枉,由于外境激荡着内心的无明越来越炽盛,越来越细化。外境激荡内心,内心又不断地去贪婪外境,使得外境的呈现也配合的丰富多彩。你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所有的这些心向外求的东西吧,五光十色、多姿多彩,貌似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的生活世界,实际上都是一念无明所作祟而呈现出来的幻相。

在这个幻相中,如果你的贪欲不断的演绎,那这个贪欲作为主人,顺着你的时候,你把贪欲强化。逆着你的时候,你会生起来这种嗔恚心,也是把贪欲强化。然后在顺的时候,不断的强化强化,就演绎成一种骄慢的心绪。如果自己比别人强的时候会骄慢,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无上的嫉妒,天生就有。

所以何尝我们把自己本能的这些烦恼,作一个最初原始的观照,就会发现原来真的是一念而已。一念与佛相应,回向往生莲花宝座,也是这一念,它是回归清净的。所以大家设想,如果我们带着这种向道之心,往生到极乐世界,端坐在宝座之上的时候,等于就已经把自己立在法王法主位上了。在这一念的这种功德中,我们一定是自然就入道,就生慈悲心,生摄受众生心,让众生现见我们的功德心,都是这样的一种心势。

“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都是配套的,这是讲到的《法华经》。后面我们看,《法华经》的内容比较少。

“又如大宝积经”,这也是一部大部头的经典,里边对于一些名相,教法次第,也讲得非常的丰满、丰富。

“发十种心,往生极乐。佛告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

我们后面看这个十心,其实都是大乘心地上的本具功德,以这十种愿力而引发让它现形。可是你如果被烦恼、不善法,给障蔽自己心缘的时候,这个心都发不出来。讲到发心,我们从开始学佛三皈,一直到最后成就,念念离不开发心,实际上看上去有信解行证、信愿行,真正佛法的核心就是不断的发心,念念发心,愿生西方净土中,愿消三障诸烦恼,众生无边誓愿度,往昔所造诸恶业,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调动发心。

可是,大家也要从言教的开示中,看到什么情况下能够障碍发心。

第一个,“凡”夫心,因为凡夫心自私,我执太强。坦诚的讲,像我们现在所谓的学佛还叫自利利他,什么大乘法,简直是连自己的凡夫心都发不圆满。也就是说,做人都做不好,凡夫心都不圆满,不要说你去发什么二乘心,大菩萨心了,凡夫心我们都发不圆满的。也换一句不客气的话说,就是天地之间,我们要当个正直的人,都当不全。

“愚”是指的什么?如果高规格的判别一下,就是指的二乘。虽然超越了凡夫心,可是他在修道上就只管自己,从功德而言。(当然我们现在的功德,给罗汉提鞋都没资格。)可是单说这一念发心上来讲,确确实实有时候凡夫入大乘法,他的心地要比二乘还要广大。因为二乘就是急切的要了生死,要得解脱,要入涅槃。就跟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说“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就即刻要往生。你看这里居然用的是“愚”,不入大乘心地法。

还有第三个是“不善丈夫”,就是在结法缘的过程中,他入道不是以正知、正见、正念入的道,我们可以这么解读。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不知道为了什么学的佛法,一开始发心就不正确,不是偏就是邪。从这点来讲,他的缘起中种了不善法的话,在后续的发心中,他纵然行持猛烈,修学精进,可是真的这个见解第一下子没建立起来,很麻烦。为什么我现在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反思,也在有时候劝诫,就是我们第一念,特别也给他们讲到说,有的来山拜菩萨,要问我们为什么?不是说我们不能够去追求人天善法,但是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大背景下,有了大的见地的这种心地,再来发挥人天的功德,那么就比稀里糊涂,追求现前那点小心小眼的求世间的同样的法,差别相要大的多。

再一个就是“具烦恼者”,就是障碍太多了,或者他也有善根也有大心,可是就磕磕碰碰怎么也走不到前面,总是比别人的障碍之多,这也跟过去的心业有关。

所以这十种心,不是这样的人能所发的,后面主要介绍何者为十。

“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就是没有损害众生的心,这个“众生”,包括一切众生。夏天来了,比如蚊子吃你的血,你会一巴掌就下去了,这等于我们无意识的,有时候就是这个心是在没有刻意发的情况下,就会损害众生。可是真正的大慈是要予乐的,而不是损恼的。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这就等于说是拔苦。这两条都是慈悲的分说,如果要说成俗话,头一个可以表达成,人家跟你无冤无仇,但是你就为什么要生起害他之心。第二个来讲,就是遇到这个人,你有了主动权,你会不会去利用这个去让他不舒服,或者置他于烦恼之地。不要生这样的心。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这就要讲到守护了。当然我们来宣讲听闻佛法,也是守护的一种,可以说是其中最主流的表达方式。种种因缘住持道场,种种因缘发挥佛法佛教,一切佛的元素,这都属于守护。现在我们主要的两个层面,一个就是弘法,一个就是护法。实际上在有的经典里面讲到,弘法的功德,尚还不如护法的功德胜。打个比方,护法就是说俗的话,就是得有人搭台有人唱戏,这个台没搭起来的时候,你虽然会演会唱,很精彩的戏你没地儿去演唱。古来的话对于道场,就像祇树给孤独园长者去布施一样,他搭这个台,那他的功德要大于(弘法),如果没有这个台,佛也没办法在这讲,从这个层面而言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属于“乐守护心”。

在此我也顺便赞叹一下咱们大觉世间正法学堂里面的这些义工菩萨们,我们也不说他们有没有舍了命这样的去(护持正法),可是确实舍了时间,舍了精力,舍了在外面的吃吃喝喝玩一玩,来一心一意孤寂的、枯燥的来守候法藏,我们确实要感恩,也要随喜。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这就是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留恋,没有在乎心,没有热衷于什么东西,清冷海的这样一个心。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这些法讲起来都是明了的,名闻、利养这是世间人最难以摒弃的,贪心中的明显的一个烦恼的两条线。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就是一心一意向道,一个道心永远不舍。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就是一切众生,在你眼里都是平等的。我们一般的凡夫心中看众生,无非就是这两种心态。一个是攀附权贵,看不起穷人,看不起老百姓,非常势利的这种,我们常说的势利眼。另外一种,我也坦白很容易犯这一种,就是他是不屑权贵的,但是反而又执着穷苦老百姓,就是这种我慢表现在,你好像很有地位,我还不理你呢,我就爱和穷人,或者手无寸铁呀,或者吃了上顿没下顿,他爱和这号人打交道。其实这也是一种于诸众生的下劣分别心,不随缘,不应景。

“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这就是我们现在特别要提倡的一点。大家都在说,佛法要跟上时代,要应机,你听不懂,讲那么多有什么用,都是大部头那么艰涩。问题是我们也可以不艰涩,也可以弄点鸡汤,也可以说点趣闻等等,可是这属于“世论”。其实我有时候呢,有一点点反对,就是大家都说这个法师好像非常的学识渊博,学识渊博从哪里来的,世间的书来的呀。说实在的,至少说一个出家人吧,你连深入经藏尚且不能,然后天天去攻读世间不必看之书,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所以这叫“不著世论”,一个从狭义上来讲,就世间的学问,世间的名著,世间讨论的热点时事等等这些。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散心杂话,世间的吃喝玩乐,在这上面计较得多。乃至有的人比较小资一点,在复制佛法,再弄点好象稍微脱俗一点的东西,其实都属于世论。说实在的,真正从解脱法上来讲,天天我们都这么热衷于听法,而不去观心,还是一种世论。所以大家看“于菩提分,生决定心。”就是只注重心法在道上。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前面也讲到了,我们在发第一念心,我们在做这件事,等等诸如此类的时候,你有没有把这个心势发到最佳状态。说实在的前段时间,当然我们也不点名了,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人跟我联系,说要供养全山的师父,不知道一种什么产品吧,现在所谓的生物新的产品,我也没搞清楚。那好,我说也就成就嘛,毕竟我回了普陀山了,成就大家来观音菩萨的道场培这个福。可是呢,他当时也确实发心,把货发过来了。我也大大咧咧的,拜托其他的法师,我这边还不太熟,就这么各个寺院都摊发下去了,有的法师比较有经验,人家一看,再连一个月不到,这个东西就过期了,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都没过期的保质期内,没有说要供养。

那当时我也算是生了分别心了,我也不知道人家的发心,从我们的这个分别心上来讲,你说快要过期的,当然好歹算是一个舍心吧。可是十有八九的人都会有一种说,哎呀,坏了,这太可惜了,或者太损福报了,那赶紧就势,我们也不说跟施舍一样或是怎么样,就势好像得了一个好听的名目,供养了。实际上你的发心一定夹杂着处理的心态。这个是非常不赞叹的,至少是不随喜赞叹的,也不能说完全是罪过吧,可是有杂染比较大,甚至是决定性的杂染。所以真正会培福的人,总是把最好的、最鲜的、最进步的来往诸佛菩萨、诸佛圣法、三宝这上面来做因缘,这个一说极尽明了。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诸佛菩萨,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现在我们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相应的先读诵了这个经,和这个佛有缘,又读诵了那个经,就觉得这个佛那个佛功德的差别。实际上这里提倡的,就是对于诸佛菩萨的功德,我们没有分别,而且又不失恭敬,是最佳状态。

这是十种心。

“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若人于此十心,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大家看到又来了一个打保票的,这十种发心中,我们成就一种心。这里面随个人的根性,我们现在来讲的话,最相应的就是“与佛正法,乐守护心”。或者修慈悲心,于一切众生不起损恼、厌恶、嫌弃心,这都是殊胜功德。乃至念念不忘,我这辈子就要成道,我生怕堕地狱,真的怕轮回,这就是“于一切时,无忘失心”嘛!所以这种心一样修成了,就等于说是往生的正业。但是前提要“乐欲往生彼佛世界。”其实这也是说的回向的意思。

《大宝积经》表的众修法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回归到净土的根本教典上了。

“又如观经云,”就是《观无量寿佛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个是属于世间的福。净业三福,顾名思义,就是断恶修善法。不损恼自他,有利于自他。在这种善心念中,把福德提升到一个饱满、正念的状态。

首先从世间的手段上,孝顺自己的父母,师长,然后发慈悲心,不恼害众生。大家发现了没有,最简单的一句,虽然分了三条,其实就是,从上要敬,从下要悲,要慈悲、爱护。就这么简单,就是做人,还加上修十善业,这是分门别类了。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这就属于戒福了,也可以说是威仪福。就是从一个自己的受用上,心地清净,福德增加。再一个从表法上,给人以法的形象,所以这就是内外皆有了,可以说是转向出世间的目光了。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就叫出世间福,又叫大乘福、大乘善,前面叫世间善、小乘善,第三个叫大乘善。前两者是世间福,第三者是出世间福。这就是净业三福。我们在讲《观无量寿佛经》的时候,已经细细的剖析过了,今天就这么一过就可以了。

“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净业正因。”

净业正因是什么呢?一个都是从这儿起步的,是成佛的正因。再一个都在这方面着手度众生,教众生这么做,这是度众生的正因。成佛、度众生全以三福为正因,大家要搞清楚。

“疏曰”,这个疏应该是智者大师的疏了。“初业共凡夫”,这还是讲的第一种福是凡夫,“次业共二乘”,小乘,“后业乃大乘不共之法也。”这是从净业三福说起。再往后就是《无量寿经》里边的三辈了。

“又如大本,”这就是指的《无量寿经》,“三辈发菩提心,”这是修行的根本。“及诸经论所明诵经持咒,建塔造像,礼拜赞颂,奉持斋戒,烧香散华,悬缯幡盖,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资之以信愿回向之力,无不生也。”

前面是正统的、有序的,从十大愿王到宝积十心,后面开始是专业的。这里讲的是泛泛的,哪怕就着所有的佛陀的善法、定法、智慧法中,但凡有一件佛事、一样佛法,都可以。这里配的是“资之以信愿回向之力,”这是往生的根本,也是决定因素。前面不管是忆念还是观想,乃至众行,无一例外的,大家不敢忘了啊,信愿!如果说观想、持名是正业,如果说众行来讲的话就必须回向。要把所有的这些善法,一揽子的回向往生西方才能得以成就。

“如上泛引”,泛泛地说这么多。“通名众行”,都是往生的资粮。

好,我们到这里呢,也捋一捋吧。天如惟则法师在讲解真正迈入实修的层面上,也可以说是有一些修法因缘的道人,以观想做为首选。为什么把忆念放在中间呢?特别是持名,也属于忆念,是因为持名一法,可以普被上面的观想的根机也行,能忆念,下面的这些众善根基也能忆念,所以有这个意寓在里面。

但是就现在我们身边的人,也比比皆是。不管怎么给他说要一门深入,要以忆佛念佛为根本。可是他就没办法,一定要今天弄点儿这个,明天弄点儿那个。那这样的人,他还有往生心,也无妨。终不如前两者,根本有保障。但是这个保障,一旦我们说有攀比心的时候,他会出现一种对于净土的不圆满诠释,不如前面两种根本保障。那后面为什么要补了这一大段,就是你修什么法都行,就是要告诉我们,净土的根本保障就在信愿持名、观想、回向。观想、持名、回向虽有所不同,但是信愿是必须的。这就是一路走来就印证了蕅溢大师所说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呢,看你修行何法。

“无不生也。如上泛引,通名众行。然愿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

就是这么多众行里面,发的心、行的愿,所依的事、体悟的理,还是有差别相的。为什么?因为因地有三六九等,果上就有三辈九品。《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特别是后面的九品三生,里面微细的差别相还是有条理的。你做到哪一点,才能生到哪一步。当然后面还有这个问题,就这个内容进行解答。

“且如华严十愿,宝积十心之类,生于极乐者,其所感依正之胜,及所见之佛,所闻之法,较诸小行常流,应必悬异也。”

也就是说,这么多的众行,每个人的信、愿、行,都不一样。是事相上走的多,还是理上同时有体悟,也不一样。所以,由于差别心,导致往生后依然还有差别相。“所感依正之胜”,就是你见到的极乐世界,美到什么程度,庄严到什么程度。“所见之佛”,就是见到的阿弥陀佛,属于什么身,显现的什么功德,比如他的妙相庄严,你看到的庄严到什么层面,他是一直在全盘展示,可是你的功德所见不同。“所闻之法”,亦是如此。

在《九品往生章》里面讲到,如果在这喜欢听闻声闻乘的法,西方三圣把你接去以后呢,一旦往生在极乐世界,刚刚才出现,即刻就给你接上你所喜欢听闻修学的法,快速把你导引到那边,大家都在修的常态法,就是这样子的。但是就极乐世界的层面,浑无差别。就往生者的水平,所现有异。为什么后面要加这么一个总结陈词呢,就是要告诉我们,还是要以前面的为本,前面的保本。后面的,就是容易贫富不均了,有了两极分化了,还是自己召感吧,果报。

我们到这里呢,就把这个第七问,篇幅可以说是最长之一的一问,终于讲完了。

不管怎么样,这三种行,其实我们都在行。我建议大家要以众行为辅,也就是在行众行的时候,随缘就好,要以持名为本。就是其它的修行,有也行,没有也行。只有持名这一法,决不可以没有,一定要行。要以观想为巨大的增上,因为有时候,我们持名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你能摄住心,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心容易走乱,请你把忆念投向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着经典的描绘,怎么想、怎么能观庄严,怎么观得广阔,怎么能观得平整,无有高下,清净海众,你就尽情的观。但是切记,这个观法还是有方立向的,就在西方。这样长期长养,等于打了个三保险。各种营养都有了,在讲行法的问题中,主食也有了,就的大菜也有了,水果甜品也有了。我们在修的时候要分主次,千万不能顿顿吃水果,那是不行的。也不能顿顿不吃主食,也是不行的。以前也讲过,关于这方面的一个配比,今天算一个明确吧。

下面我们来学第八问。第八问,包括第九问,也是从这一行法中,引发出来的后续问题。有点类似于,比如我有时候出去讲经,这一大座经讲完了,就会引发有些人听完了以后,就听的内容中引发的思考,提出来讨论。所以是一些附属的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

“问曰,吾闻善财童子,圆顿利根,一生取办。今乃不生华藏,而劝生极乐,此何意耶。”

这是他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听闻,要给大家讲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点在哪里?一是善财童子的根性作为代表,“圆顿利根”,这是最上上的根器。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善财”,再退回来讲一下。在普陀山还有个善财洞,这个善财洞确实香火鼎盛,功德箱的钱也比别的地方要多很多。所以从这个现象,我们一听就明白表的什么法,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都去“行贿”善财童子。可是从根本法上来讲,大家知道他为什么叫“善财”?这里的善财不是指的人民币啊,他的正指指在哪里呢?是指积累功德法财,是他无量劫来的修行,就善于积累功德法财。所以积累到这一世,显现的是“圆顿利根”。

再从这一世显现上来讲,他恭敬谦卑,去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去请益教法,指点心性。说明是不管从过去和这一生来讲,都是善用法财,善积法财的这样一位行者。所以才说他修的法门能够“一生取办”,就是一生就圆满了,不经历第二生的。

整个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里边,也是只有《华严经》才讲一生就圆满。这样的经典,这样的根性,这样的参学经历,为什么最后还要不让他生华藏世界海?因为那是《华严经》里面描绘的,华藏世界海见毗卢遮那佛,那才是世界的终极状态,而劝生极乐。

听过来听过去万变不离其宗,终是觉得这是上上根器,终是觉得往生西方有所委屈。为什么前面祖师讲过,一信就全信,一疑全疑。所有的问题之中,他的立场都是轻视净土,这是其一;要么就都是高推净土,与己无分,这是其二。

所以有时候在网上回应同修的这些问题,我现在也有了经验,真的是你就把这个法讲到多么的,至少从文字上多么透,多么酣畅淋漓,可是回馈回来的问题,就永远没有长进,从来都是那样。

我今天也算是要呵斥一下了。不要再问我你的感情或者家庭的琐事,或者想要日子过得好点,最近就是高考的非常多,终归都是这样。我那天在普门讲堂讲那三讲的时候,就提出来了,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深入净土,就在浅法上在乎的多。我说我每天在普济寺圆通宝殿上完早课,菩萨慈悲给大家积福结缘,那大家都来打打普佛,文书上写你有什么愿望,写出来就好。好的,大家都写愿望,就万变不离其宗,不是财源广进,就是家宅永安,或者说长命百岁,最近最火的就是金榜题名,就出不了这个范畴。我就有时候想,死都听不到个,你至少祈祷一下或者带上一个正法久住、法轮常转嘛,哪怕你不想这么出世高调,那你说一个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也是一个世俗的大心吧,没有。所以就说到这儿了,就是说永远出现的就是那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水准。

我们看他怎么答的。

“答曰,华严疏中,自有此问。”说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了,你看,还是一样的回答。说早就说过了,《华严疏》中清凉最权威的注释中,早就已经把这个问题给答过了,我今天就述而不作引出来回答你。

“彼所答云。”第一个,“有缘故”。

为什么叫“有缘故”呢,因为与极乐世界偏有因缘,与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他们师徒俩也偏有因缘,与大势至菩萨“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就是弘这个法呀。所以既然偏有因缘,因为我们常说随缘随缘,就是要随顺这个因缘,这是一个。

第二个,“归凭情一故”。

“归凭情一故”就是锁定一门,才好深入。锁定一佛,才好摄心。我们现在有时候把这个贪心太能够全面地发挥,有时候甚至发挥到学佛修法上来。就觉得万佛忏比千佛名好,千佛名就比八十八佛好,八十八佛就比五十三佛好,五十三佛就比三十三佛好,总归是多就比少好,这个就是凡夫心。就因为如此,平心而论,比如说拜八十八佛确实功德非常大,一佛一佛这样的拜着去发忏悔。可是如果有这个经验的人,也可以反思的想,我们拜八十八佛的一佛又一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一佛又一佛。你如果摄心比如说观想的话,你就一样一样的这样观过去,都有时候觉得腰来腿不来,就撵不上,心就乱了。或者一佛又一佛,你在泛思维中,顾及到这个佛什么功德,那个佛有什么妙用,都会乱心的。永不如说死守着一佛来的纯粹和快速入道,这就叫“归凭情一故”。为什么在《忏悔文》里面最后说“法界藏身阿弥陀佛”,就离不开他呀,所以往生西方念阿弥陀佛是有缘由的。

第三个,“不离华藏故”。

前面不是提出来为什么不往生华藏世界海,就偏偏往生一个小极乐国土,这就是我们的不通之处。华藏世界海是世界究竟圆满的呈现,已经说尽了。可是极乐世界是华藏世界海的一份子,而且本质上讲,当体就是华藏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就如同我们说这个人多么多么好,可是我们一下子看不全这个人多么多么好,我们就先说这个人的手好、眼好。让以手或者眼为缘,让这些人先来入这个人,来仔细看这个人。不管你是从手入还是从眼入,可是手也是这个人,眼也是这个人,手和眼不是跟这个人对立的两个人。所以这里才讲到的“不离华藏故”。这是从依报国土上。

从正报上而言,“即本师故”。

什么意思呢,就是华藏世界海卢遮那佛嘛,因为《华严经》里面讲到,毗卢遮那如来过去修了微尘数劫的功德庄严,然后才显现的华藏世界海。实际上一念心体中华藏世界海也是本具的。你看这里说,释迦牟尼佛其实也是毗卢遮那如来当体无二无别的。

我们打个比方,毗卢遮那如来就是这个人,释迦牟尼佛就是他的手。可是我们不要错误的理解手就一定小,人就一定大,手就是人,人就是手,手人人手,见手就全体就是人。这个法我们现在用分别心来合的时候呢,还是在分别。如果你悟到这个不二中的话,真的手就是人,人即是手,没有大小的。这里叫“即本师故”,互为主伴。

“谓华藏中所有佛刹,皆微尘数。极乐去此十万亿土,并未出于刹种之中,故不离也。”

这是对后面不离华藏的解释,华藏世界海里边动不动都是微尘数佛刹,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什么,莲花海呀等等这些。等于说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都在华藏世界海中,应该在第十三层。虽然娑婆跟极乐这么远,可是它同在华藏世界海的一个层里边,所以不离。

第二个又讲到“即本师”,解释的话。

“经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共围绕,此赞遮那随名异化,故即本师也。”

这确实是在经典里面描绘过相即不相离的。在一些祖师们的论典里边也说过,像《华严经》里面就明文的说起,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修行成就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可以说是华藏世界,为什么呢,因为华藏世界是以莲花成国土的,所以才叫华藏。那么极乐世界,莲花化生也是受最上的妙乐,所以叫极乐。它是一处,两个异名,也就是极乐是把华藏给摘出来一段描绘的一个摄受方便口。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用心感受,什么叫做摄受方便口,通道。

那如此来讲的话,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乃至毗卢遮那,他随名异化显现的方便和因缘。所以这里意思就是毗卢遮那佛即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即无量寿佛。所以特别是非汉传佛法中会讲到,说某某大德是十方三世的总集,又是观音菩萨,又是文殊菩萨,又是地藏菩萨,总的化身等等,其实都是就这个理上而言的。比如说,谁来了都能有求必应地满足他的愿,来慈悲他,尽量的引导他。这其实不是就是具足了观音菩萨的“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和有求必应法的功德了吗?那这会儿就可以说你就是他的化身、总集,从这个层面上也可以这么理解“即本师也”。

“又曰,普贤为善财海众,结归极乐者。盖为信解圆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贤行。福慧事理皆称法界。此大心人,虽妙悟本明,顿同诸圣。然犹力用未充,未及如来出世普利众生。”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华严经》里边描绘的华藏世界海已经这么恢宏到位了,可是最后劝诫让华藏世界海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就是说虽然华藏世界海是很到位了,毗卢遮那佛已经究竟了,可是这么多的大菩萨,哪怕是登地的大菩萨,他在听《华严经》的时候,已经入到“信解圆宗”,也就是信心解悟已经开了,信心决定,大开圆解,已经入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修的是普贤菩萨的德行了。这种根器,这种大菩萨,他所得的功德,已经福慧事理皆称法界,跟整个法界一心了。可是大家要知道,这个时候因为他还在因地啊,为什么叫因圆果满。因要一点儿一点儿的添,才能圆满,果要一点一点的满。大家想满了以后有什么现象?要溢出来,已经满得盛不下了,向外流淌,这才叫佛的圆满。流淌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有度众生的功德。

可是这些人“虽妙悟本明,顿同诸圣。”顿然就入了这个法界了,这样的大心人。可是他的力量还不够足,也就是没有满的溢出来,所以不能跟如来出世普利众生的功德,还没有能随意的发挥。

“所以暂依净土,亲近弥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最后给出了为什么要不生华藏,先去极乐。“暂依净土”,有一个点评,就是前面讲到“归凭情一故”嘛,一门深入。亲近弥陀,因为偏跟弥陀有缘呀,跟弥陀的缘要比跟毗卢遮那如来的缘要足,要近。亲近弥陀即是亲近毗卢遮那如来,实际上缘也是不二的,在显现上才有差别,然后直至成佛,意在于此。

所以我们大家看到了吗,这个问题讲到这个层面的境界,就等于已经到了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地藏的水准了,还要发愿往生西方,为什么?为了能够像如来出世普利众生的功德,快速得道。所以看《印祖文钞》里面常会讲到,往生到极乐世界,圆成佛道。我们引用蕅益大师解释的最好了,他说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要往生西方,因为不离见佛闻法、供养僧众,常亲近三宝能速速得圆成佛道。

到极乐世界见佛,那就等于跟佛的侍者一样,能够见佛这个人,见佛的心,见佛的度生事业,那不是快速圆满吗。从闻法来讲,闻佛与人说法,闻佛观根性而说法,闻佛说三乘法,一乘法,这种闻法跟咱们这的闻法一样吗?供养僧,供养皆是未来佛自性的佛法僧,自性三宝,从自性僧宝来讲,人家极乐世界的供养就叫现前平等供养,不像咱们这还要论个修行好坏,戒律清净不清净呀,他怎么怎么样,是不是有名,是不是高僧,开悟没有。不在这上面论了,只论发心了,快速成就。而且不仅仅供养他僧,还供养自僧,都不能忘的,一切都要周遍平等。

说到这儿,我又有一点小悟。有时候在普济寺也普供一下众,供养这些金刚道场的罗汉师父们。那我每次就尽力的发平等心,不管是从大和尚到当家师、执事到清众什么都一样。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功德有亏,为什么呢,忘了供养观音菩萨了。都是活灵活现的人,可是毗卢遮那观音天天坐在圆通宝殿,他老人家我居然给忘了。所以后来又有一次的时候,我就恭恭敬敬真的去包了一个红包,平等的跟所有在场做功课的师父们,一模一样的也供养了,但是是给塞在功德箱了。这个说明什么呢,这就比我前一次肯定就圆满了。

用这个来表法给大家说,那说明什么,我们在娑婆世界就是总是差这儿差那儿,差了一大截圆满不了,分别心重,思来想去。极乐世界任何情况下都是圆满的,没有落。我们这儿圆满,是今天不行,下一次又想起来了,进步一点儿。极乐世界是“顿圆”的,即刻就是圆满的。

好,今天就把第八问讲完了,意在此也。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随喜大家闻法,下次再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佛教词典】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p1000 集论一卷十四页云:若生长...

【佛教词典】究竟

【究竟】 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