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宏海法师  2018/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五讲

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好,请诸位放掌。

我们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周一依然进行天如惟则法师《净土或问》的学习。今天是第五讲,上一讲的大概内容,我们主要是讲到永明延寿禅师,曾经列了十条标准,来衡量一个禅者是不是已经处于开悟的境界,也就是这里面讲到的“悟达之士”。

当然我们也给大家做了一个介绍,比如说含德见性,辩才无碍,境界中不动等等诸如此类的。但是惟则法师讲的这里,可以说是更直接痛快,也就是就看他有没有自行化他,劝人、自己来修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所以从这点来讲,可以说劝别人往生或者自己修净土法门,是不能够证明这个人有没有开悟。但是如果这个人要说他开悟了,反而不去自利利他中用净土法门来结缘来成就,可以说他保证没有开悟。大家把里外的一个先决条件搞清楚,以后就一目了然。

今天晚上,我们要开始从惟则法师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来讲起。第三问是篇幅非常的长,也可以说是一篇铿锵有力的论文,这个问题就是对于第一问第二问,延伸出来真正才做了详细的解答和回应。今晚的大概内容,我们先给大家做一个交待,因为比较长,所以做了一个总的介绍。如果把它真的当做论文,首先的内容就是立论点,其次才呈论据,论据里边以法来论,以人来论,以数字来论等等这些,最后才得出证明论点。

我们开始先从论点讲起,论点有几个部分。

第一个就是总的比喻,如果先说去度化众生,放开了去度化,为时尚早,这是总的比喻;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不要错解“悟”和“证”就是一个水平了,“悟”和“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解和行还是需要并进才行;

第三个是反诘,就是反问说难道久修的大圣者,反而还不及你这个初心菩萨吗?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就是进一步说没有到不退的地步,不可以轻易说所谓我在度化人;

第五点就是让我们明见娑婆浊恶世间苦海的深广,净土这样的清净法界的境缘都是非常殊胜。

这是大概这几个部分,我们从具体的内容开始来学习。

“问曰,佛祖出世,为度众生。学者但患大事不明。大事既明,当行佛教,随类化身,入泥入水,不避生死,广度生灵。今悟达之士,求生净土。则厌苦趋乐,不顾他人,此非吾所愿也。”

大家来看这是问题。意思就是佛祖出世,我们都知道“出世”这两个字在佛法里面代表什么,由佛菩萨乘愿再来,示现的这就不必说了。佛祖佛祖,从祖师来讲通常比如开悟以后,开始起修,这辈子修的到了一个点上了,世缘尽了,下一世因缘再起,把今生的因缘续上,继续自利利他,然后弘法的事业也生生世世越来越广大,领众修行正好。这一类人我们把他称之为再来人,这叫做“出世”,应世。我们常说谁谁谁那是再来人,祖师爷再来,乃至再高深一些的大菩萨,佛菩萨再来,这是一种“出世”,我们叫做出世为人。

另外一种“出世”是就这一期而言的,比如一心一意苦修密参,终于得了一个开悟了,歇处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长养圣胎,这辈子因缘时机成熟了以后,出世为人,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名声大噪广利人天,成为出世丈夫。像六祖慧能大师,大悟了以后又在猎人堆儿里长养圣胎,后来终于因为什么风动幡动呀,就一下子天下闻名了。还有印光法师这都知道,一篇《宗教不宜混滥论》可以说一鸣惊人,从此不可收拾。等等这一些大祖师、佛菩萨们都称之为“佛祖出世,为度众生”,总之都是为度化众生,这是总纲。

所以修行的人他就怕开不了悟,这就是这里指的“大事不明”。“大事既明”,如果开悟了,就应该去践行前面的总纲,就是行为应该去“随类化身”。大家想想“随类化身”这个本事得要多大,随着众生的种类化作匹配的身形来方便度化,我们总以为说人的世界就是充满的世界。有时候觉得人还很庄严、很漂亮、很威严等等,其实人的身形可以说在法界来讲根本拿不出手。我们看看大金刚大护法等等这些天王天的人,有时候到庙里面还觉得金刚怒目,其实也许在法界来讲人家更帅,呵呵。所以众生的身形呀各种身类,我们人类想想,“随类化身”,哪儿都去,一模一样的跟着你。“入泥入水”,这个入泥入水就是,你想有泥水的地方通常就是我们人嫌弃脏乱的地方,甚至我们说泥就是泥犁就是地狱,水就是人天道。总归还是在泥水交叉的六道里边,这个时候“不避生死,广度生灵”,就是不要再说什么生死苦海呀,要跳出三界外呀,就在三界中度化了,让已经开悟的这样的一种大丈夫,你让他去求生西方这种自顾自的修行法门,这样的事不是发大心的人干的,不能干。所以说“不顾他人,此非吾所愿也”。

可是大家想这一问其实是紧扣着上一问,就是开悟的人更加应该知晓急切的求生极乐,但是这一问就反对了,说你没有开悟且不说,可以理解,开悟的人怎么还能去求生西方呢?我们大家理解一下,这个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呢?因为开悟的人已经悟到无生法了,见到了法界的实相,他往生极乐和当下娑婆,如果从理上来讲他是平等的,不应该有取舍呀,从道理上而言。

从事上而言,一个号称成佛道的行者,发菩提心度人是明摆的事,为什么不度化众生,这有违大悲心呀,不是成佛的正道,只求自己去净土逃避,一个安身之地。所以看似这个问题好像还非常的有理有据,自以为知道所以然,其实他连然都不知道。为什么呢,见解太浅了。

特别是从这一句“今悟达之士,求生净土,则厌苦趋乐,不顾他人。”就一句“不顾他人”就把尾巴给露出来了。所以你看这里成时法师点评了六个字说“果然大事未明”,就这一句话就见分晓了。大家想想为什么说“果然大事未明”。我们自己理解一下,肯定是说他一个是理论上讲的可能明白了,但是他事上还没有入进去;第二个就是从修证上来讲,还有点火侯欠缺,我们世间法不是讲到“事非经过不知难”嘛!他在事上还没有去历练,就好像效果图非常好,造一个地方工程,真正涉及到具体要造的时候,这个环境、资金、人工进度全部都是问题,他这里就这么说的轻巧。“不顾他人”最露马脚的一句是什么呢,为什么说他“大事未明”呀,大家想如果开悟的人还有自他的分别吗,无自无他,即自即他,就是一个平等法界现前一念心性,不生不灭不动摇,哪里还会有什么自和他的分别呢。所以他这里说了一句,“不顾他人”就证明自己“大事未明”呀,露馅了。开悟以后无自无他,自他不二的嘛,所以这里成时法师就非常不客气的点评说“果然大事未明”,所以说“此非吾所愿也”。

那好我们来看一下惟则法师怎么回答的:“答曰,见卵而求时夜,何太早计耶。”

这句话就是总的比喻你太迫不及待了,不符合实情。“见卵”就是见到母鸡所生的鸡蛋,就“求时夜”,“时夜”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鸡能为人守夜,天亮了打鸣,就想着它长大好就是为人守夜打鸣报时,说你这个计划也求得太早了吧,还是一个鸡子儿呢,你现在就想把它当鸡来用。所以这里总比喻就是“何太早计耶”,这是第一个部分,叫总喻迫不及待。

其次有几点连环的回应,我们来看非常精彩:

“汝将谓一悟之后,习漏永除,便得不退转耶。”这是第一问;

“汝将谓一悟之后,更无遍学佛法修行证果等事耶。”第二;

“汝将谓一悟之后,便可上齐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缘之所挠耶。”第三。

你看三个反问,就把他给回应到位了。首先第一个就告诉他,我们也要知道悟后以后,除非修行净土,如果凭自力通途法门,没开悟之前都是在盲修瞎练,你再怎么使劲,就是只能够保证你不离得太远,但是绝进不了,登堂入室进不去。所以悟后方起真修,并非不修了。认为他认识错误了,错在哪里呀?

第一个错是悟后确实是知见跟佛是一样的,可是问题是还有旷劫以来的习气呀,才开始慢慢的对治,让他越来越改进,对治消除。而且悟后以后对治习气还没有断,假如你没有断过烦恼,没有断的话还不能到不退呀,这是一个错,以为悟后就没有烦恼了。

第二个错就以为一悟就一劳永逸了,很多人都错把开悟以后,所谓的所作已办,就是所谓的“大事既明”,就以为就成佛了,可是大家要知道,才真正步入真修正修。我记得讲《楞严经》时讲过,到那个时候才算是修证了义,了义修证了。也就是瞅准了踏对了,不是盲修瞎练而已了,见到法性了。所以见到法性以后,不管是学呀修呀行呀证呀等等,反正法法头头的都在正道上了。不是像咱们现在,如此真切的作为一个凡夫在五欲六尘中去生活了,人家就是见到法性了,上一次讲到了了的见到法性了。可是绝不是一劳永逸了。

第三个错是错什么呢,错在他悟后只是起步,然后就反问他,就以为“便可上齐诸佛,出生入死”。就以为到家了。没有到家呀,还嫩的很呀,不是说像诸佛菩萨一样就可以入生死海,做大舵手,随心所欲地大做佛事,一点障碍都没有,不是的,还差的很远。

所以这就连续几问,一个你就以为习气已经永远除了,就得了不退转了;另一个就以为没有再修因证果的这种事就没有了;第三个你以为就跟佛一样的,可以随便的所谓的“不避生死,广度生灵”,生死就对你没有作用了吗?所以这个误区可真的太大了。真正学法呀,这种知见一旦流露出来,就可以说还不如一个学佛的初心的人,还依教奉行,随着做点善事,慢慢的建立知见。很可怕。所以你看这里后面讲到“审如是”,就是假如果是这样的话,“则诸大菩萨修六度万行,动经恒河沙数劫者,反有愧于汝矣。”反而对不起你。所以你看你这些见解的话,那些深位的大菩萨无量劫的愿行,把六度万行的事干了个遍,难道反而是生事儿多此一举吗,他们的水平还太差,反而不如你高明?这一目了然的事。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要给大家插一个知识。这个知识很重要,这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创天台宗后来形成这样的一个见解,非常的合理,就是“六即佛”。我记得以前也给大家讲过,但是不晓得还能记得多少,今天正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讲一下。把“六即佛”的脉络厘清以后,这几句问题一下子就能够见分晓,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六即佛”的内涵非常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我们经常能够熏习,就会在知见上不会犯大错和走偏。所以请大家不要嫌这个理论好像太专业了,认真听一下其实也是一种复习。

“六即佛”首先我们常说的,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六个次第。

为什么说理即佛,名字即佛等,就是中间都是一个“即”呀,就是即是的即,就是相即不相离,这个相即,六即。为什么要“即”呢?因为从圆融的理上来讲,凡夫和佛是相即的,也就是说佛性是一样的。所以有这个“即”呢,就是我即是佛,心即是佛,这样的话就是让一个凡夫都有充分的信心,说我一定能成佛,因为我本来就是佛,不生退却下劣之心。就像我们大家现在在听法,其实从根本理上来讲,每一位同修其实都是佛,都有佛性,当体就是。在这个上面是不涉因果修证的,就现前一念理性,法尔就是这样的,我本来就是佛。可是本来就是佛,你现在来不了呀,你来的全是凡夫的事呀,你的心性是佛,你的行为是凡夫嘛,那怎么办呀。

所以首先你要相信自己能成佛,但是也要有次第慢慢的修,不能够混滥,一下子就拍胸脯子我本来是佛,啥都不干。所以从差别相来讲,还有六个次第。从平等相上来讲,“我即是佛”,但是又有六个次第。说“我即是佛”,让我们也生起自信,说要有六个次第,不要以为凡夫就等同于佛,你看这里说以为开悟了就是佛了,完全是错的。

所以为什么那个时候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呢,一个是为了好这些文字的法师,死守名相,他不敢认为自己本来是佛,就推功说你们都厉害,我自甘退屈,我不行。为什么又分“六”呢?有一些暗禅呀,就是“狂禅”的这种,上次给大家讲过“狂禅”,自以为悟,自负就是即心就是佛,他废弃了真修实干,觉得一切现成没有位次,就堕入到“狂禅”,也就是妄谈般若。所以这里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下,“理即佛”就是指的一切众生现前的一念心性。(你听不明白你要听,慢慢的熏习就会明白。)道理上来讲你就是佛。可问题是事相上,你现在还不是佛,那怎么办呢?

第二个就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么呢?就是开悟的境界。你遇到善知识呀,读了佛经呀,一点拨你悟道了,圆解开发了。大家要知道这个开悟呀,不是我们好像读了几部佛经,觉得哎呀原来因果呀,真的有轮回,这叫开悟了。是要像这里讲的禅宗的开悟一样,大开圆解了,从此以后成就佛道,开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修德的出发点。“理即佛”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就是性德,本性就有这个功德。修德就是开始要显现你的佛性,成就你的佛身,就开始要进入到真修了,这叫“名字即佛”。

“名字即佛”以后慢慢开始真修,就叫“观行即佛”,就开始观照了。开悟了以后,解和行就相应了,就像眼睛得到光明了一样,一切东西都看清楚了。这个时候虽然能够照了一切,但是大家要知道,还不能断烦恼,牵挂着我们必须轮回的见思烦恼还没有断,只能伏。这个地步在圆教来讲还在凡夫位,大家要知道。“观行即佛”已经开悟了。这个时候他就能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呀,不二法门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这些,对于这个道理他能够信解了。而且还从一切的知识也罢,信息也罢,道理也罢,慢慢都能够见到不二法门,一切事上都能够见,历缘对境的。还能够给别人讲说,然后自己历事炼心,就是在六度万行中,不断的锻炼自己“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见解,这叫“观行即佛”,开悟了以后开始上道了。

刚才我们的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位说“大事既明”,就是以为到了“名字即佛”就没事了。殊不知“名字即佛”完了以后,才开始“观行即佛”,也就是这里讲的“汝将谓一悟之后,习漏永除,”就以为没有烦恼了吗?才开始学会断烦恼。“汝将谓一悟之后,更无遍学佛法修行证果等事耶。”才开始修呀!“汝将谓一悟之后,便可上齐诸佛,”什么时候“齐诸佛”呢,还要有“相似即佛”,“分证即佛”,最后才到“究竟即佛”,才叫成佛。

“观行即佛”到了“相似即佛”,是一个什么地位,就是他观行的功夫越来越厉害了,正念、智慧现前了,越观越明,这个时候就跟射箭一样,虽然射不准核心区射不准靶心,但是他已经离中心越来越近,一切的世间法都能够与中道的智慧相应。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开始不但伏见思烦恼,断掉了以后,伏根本无明了。像圆教里面的话,开始起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等,十信位里面到了初信就能够断掉见惑,七信就能够断掉思惑,八九信十信就断尘沙惑。这个时候就到了六根可以不染六尘,六根能够互用了,这就叫六根清净了。这是在“相似佛”,还没有见佛性,跟大家讲。

什么时候见佛性,叫“分证即佛”。这才叫入了圣位,开始入到圣人的位置。怎么样呢,入到初住就破一品无明,开始佛性的宝藏开显了,经四十一位最后到“究竟即佛”,破了最后一品无明。一旦到了“究竟即佛”了,才叫做永别了无明父母,成了大菩提、大涅槃了,这才叫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所以这里讲到的“大事既明”,只到了“名字即佛”的地位,后面还有四个次第要完成。

只有到了“分证即佛”的时候,也就是见了佛性以后,这个时候才入圣位了,前面都叫凡夫,你就以为一点障碍都没有了,可以“不避生死”“随类化身”,就开始这么厉害了。大家要知道,只有到了“分证即佛”,也就是倒数第二位的水平,到了初住菩萨,他才能到一百个佛土去八相成道度化众生,二住才能到一千个,这是有数的,也就是他跟空性相应的这么广这么深,再扩充不出来了,一步一步的来。只有“究竟即佛”才算是六度万行圆满了,才算是上齐诸佛,可以入生入死一点都不受障缘了,因为成佛了。所以大家想想,我们横超生死一生补处在极乐世界成佛,跟娑婆世界差的没法比,这个理路一定要清楚。

所以开悟只是一个“名字即佛”,在佛法里面还有一个名词叫做“素法身”,就不是荤的是素的,当然罪过了,不是我们吃荤的荤,不是说你已经彻底全面了,叫“素法身”,不是了生脱死了,也不是就可以随类化身了。所以大家要知道,为什么他错,错就以为开悟了以后就一点烦恼习气都没有了,以为一劳永逸了,或者以为就到家成佛了,完全不是的。所以这里最后说到,菩萨们修六度万行,就在“观行即佛”到“究竟即佛”之间,这非常的久远,三大阿僧祇劫呀。人家那么修难道反而是生事了,还对不起你,所以这就是基本的套路不懂,成佛就这么个套路大家要知道。“六即佛”呀,放之四海皆准,任何一个法门,包括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只不过是很快,就跟刀子砍纸一样,一张一张的裁很慢,一刀子切下去很快,一叠就切开了,但是也是一张一张要经过的。

所以你看这佛法的见解一不了解,你不要说开悟,上次给大家讲开悟了,可能我们连听的感觉都没有。首先要开悟,你得求开悟,要求开悟得彻底万缘放下,唯生死是事,这样的情形我们哪里能做到。今天我去参学到法雨寺,法师带到关房里面,我们关和尚里面有的已经十几年了,还在关里面不出来,方寸之间就在那你说怎么待得住呀,就是一心一意要了生死,这样就是为的开悟了。就这么的拼命,才是为了开悟,可见这个时代的众生到了什么程度,末法时代是真实不虚的。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告诉大家真的是白搭。

后面有一句更重要的话,我们来学习。这就算什么呢,你刚刚开了悟,只能算是初机的行人,才开始慢慢入了修行人的道了,可是“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是什么意思,就是经历生死呀,这么猛的把你一闷棍把你打蒙了,经历生死轮回就像闷棍把你打蒙一样。罗汉出胎还要昧,昧是什么呢,就是忘了,完全不知道上辈子,怎么修的,修学佛法哪儿去了,为什么?就是生死这个狂风骤雨呀,像罗汉已经烧成胚器了,菩萨已经都上了釉了,还要昧,还要昏。我们只是一团泥,能经得起这个生死雨吗?所以这就是“出生入死,不受障缘之所挠”。

障缘呀,大家知道我们常念“愿消三障诸烦恼”,这三障里面就有一个最麻烦的就是我们的报障,哪怕我们信佛了,是个修行人,甚至是个大修行人,可是报障现前的时候,你没有办法。比如寿障寿命,当你修得正在可能已经积累得差不多了,正要出彩的时候,你的寿命到了不能活了,一经生死的话罗汉心都昧了。还有戒障,我们现在受戒受了五戒什么的,你说毁犯的有多少呀,有的毁犯了也不知道,戒障,持不了戒,一切都是围绕着引诱你成就你破戒有过失。第三个缘障,就是你的因缘未了,有的人出家了过去的缘还未了,找上门来,这个最麻烦。所以大家看,翻译《佛说八大人觉经》的叫安世高,那是安息国的王子,他两次来中国干什么呀,来偿还命债呀。

一次在广州,一次在会稽,就是绍兴,撵着去给人家偿还。为什么?因为不还的话,对于你的弘法,在你的成佛道上,这就是障碍呀。大家想想,已经明明知道他哪儿哪儿欠人家的命,第二天就要死了,头一天还跟人家说,那个人是因为我欠了他的命,在绍兴的时候,明天他把我打死了,你要给官府说我是偿还他的,不要治他的罪。去了广州呢,就看见过去欠命债的小伙子过来,他自己把头伸出去,结果那个小伙子业力一现前,不说三七二十一就把他的头给砍了,你看这个业力,这就叫障缘呀!安世高已经到了如此,三世都看得清清楚楚撵着去,当然菩萨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就是还,还还不完欠得更多,菩萨来了就不再欠只有还,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这就叫障缘呀。

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不要说有没有罗汉了,就从出家人来讲,太多有名的大德,就因为有障缘而功亏一溃。像宋代的草堂清,他就是禅宗的,为什么后来成了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就是曾鲁公。因为他当禅师的时候是有名的草堂清,他的一个大施主,一个大功德主,就是一个姓曾的大户人家,结果他圆寂以后就投胎去了,没有走成,投胎做了他家的子孙,后来成了宰相。因为他当禅师的话,他修的福报还在,足够当宰相,为什么说“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啊。

还有历史上最有名的叫做海印信禅师,也是吃了功德主的亏了,为什么?他的大施主还是部队里面的,叫朱防御官,结果就是因为朱防御官护持他呢,圆寂了以后,还去他家投胎,还变成一个女孩子了。朱防御官他的妻子正在生产的时候,见到海印信禅师就进到产房里边,结果生出来以后,海印信禅师当下就在那天圆寂了。当时还有一个圆照本禅师,是海印信禅师的同参道友,他是密修净土的,我们以前给大家讲过。在满月的时候他就去看,看海印信禅师转的这个女孩子,她抱出来一看见圆照本禅师就笑,圆照本禅师就说,印长老呀你错了也,你认错了呀!大家想想,这从道人来讲是太悲催的一件事了,认错了呀。这个一错要错多少劫呀,这个真正是修行未到的丈夫听到这种事,铁汉听了都要落泪的。结果海印信禅师也是,就是这个满月的小女孩,一听惭愧难当,一声大哭就死掉了。大家要知道这是事实,在杭州城里当时都轰动了的事都知道,印祖在《印光法师文钞》里面老说。

所以生命的现象就是这样的。我最近看了,泰国有一个高僧,上座部有个阿迦曼禅师,他也是有一个真实的经历。他有一个弟子一个老妇人,他还对她很有摄受力的,这个老妇人也跟着他禅修,还有点定功夫。有一次呢,她自己禅修中发现自己的心就形成一条线一样,这个线一直跑跑跑,她的心就跟着这个线跑,心线嘛,就跑到她侄女的子宫里去了。后来她就请教阿迦曼尊者,这个尊者就让她,你不可动摇,你再次出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一定要下决心,如如不动的把这个心线给剪断从事相上。她真的这么发心剪断,再坐的时候这个心线就不出来了,当她的禅定功夫把这个心线剪断了以后,她侄女就流产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她太钟爱她的侄女了,她就打算,这也当然不是她主动打算,就是这个心的爱欲,这个念呀就流到她侄女那,她就马上要成形地往她侄女子宫里去,就投到她肚子里了。这个事情是四海之内皆是现实的事,不仅仅说修行人,在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就是这么来的。

前段时间还好像发了一个视频,他们新闻里边给冠了个名叫做“隔世人”。就是这个女的生出来以后,就清清楚楚记得她的上一世是她的姑姑,也就是她爷爷奶奶的女儿,死了以后呢,她又投生到她的哥哥家,就等于说她的堂兄成了她的爹了,她上辈子父母就变成她的爷爷奶奶了,她自己记得清清楚楚,在电视上接受采访,一点记忆都没有散失,这些现象。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就是生命的诀窍。这个心力,一念心就是一个受生之因,你没有死的时候,其实就跟来生的去处联系上了。

所以刚才讲了这几个老和尚呀,后来大家发现了这个生命的现象奇异以后,有的人没有儿子,为什么专门去寺院求儿子,有的还直接就专门去供养老和尚,供养的他心顺了,生起染心了,那好一念,你老和尚一辈子修的清清净净,哪儿都去不了,这下只要生起一念,就只能跟着走,走到他们家到了他们肚子里了。

所以由此我们要知道,修净土的重要性有多么殊胜。要知道我们还虽然没有死亡,但是已经在参与和决定去处的模样,这就是为什么开悟的人万牛都挽不回他的求生西方之心,因为他慢慢就观到法界的脉络了,他观到法界看了看这个厉害,他都吓死了,哪有不求生西方的呀,你不求生西方就生生世世要来呀。

三生石的故事大家也不知道听过没有,就是唐朝的圆泽禅师,他的禅法非常高明,这是已经是明白的人了。他的护法叫李源居士,他是一个大官,有一天就跟他提议要去朝峨嵋山,但是去的路线不一样,这个李源就非得要说走水路舒服,可是圆泽禅师就一定说要走陆路,结果他最后没办法拗不过他,只好走了水路。水路见到河边洗衣服的女子,禅师就落泪了,因为他早就观到这就是他宿世的因缘,已经怀孕三年了,他就不愿意见她,因为虽然有缘,见不着这个现形不了,现在没办法了,已经见到她了我就要投胎了。所以当下就是跟李源说了,三天以后你来见我,我对你笑,果不其然就坐化了。

李源就去怀孕的这个女家,看到真的生了个小孩,跟他笑,笑完以后走的时候,另外还又告诉他十二年后中秋节在杭州的一个寺院外面见,这是又一生了。那十二年,估计这个小孩儿也比较寿短,那李源还是守这个信,真的到杭州,到那个寺院的门口的时候,来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儿,正好骑着牛吹着笛子。所以你看,这是这一世还能约的长大了还能见,刚生了也能见。其实他的遗嘱早就写好了,这是李源回到寺里面才知道,跟他约着往峨眉山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也是为了度他。你看圆泽禅师已经到这地步了,可是不往生净土就是障缘,所以大家想这就是“声闻尚有出胎之昧”,经不得生死。

菩萨也有什么呢,“亦有隔阴之昏”。我跟大家讲,这不是天如惟则法师在这说出来吓唬吓唬大家,是菩萨真的有隔阴之昏呀,现前的事儿就明摆着的嘛。大家想不管是蕅益大师还是印光法师,印光法师这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呀,可是他到这个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说示现,可是他毕竟在因缘中,他一开始学儒家,先是诽谤佛法的呀,后来见了《龙舒净土文》以后才开始学习。蕅益大师也是,先开始他们都是诽谤佛法的。

这就不要说了东土的菩萨,西天的菩萨也是。无著菩萨,无著、世亲、狮子觉不是三兄弟嘛,世亲菩萨就是写《往生论》的,他是无著的弟弟,他一开始是只学习小乘,诽谤大乘。后来痛改前非了,还要跟他哥哥去寻死觅活的,后来哥哥说你就不要死了,你也不要割舌头了,你用这个舌头来弘扬大乘就好了嘛,这才回过神来,一开始也弄不清楚。这不要说他了,再大一点的菩萨,像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一开始怎么入的佛道呢,他有幻术,进到宫里面就跟穿了隐身衣一样看不见他了,结果就去以欲心玩弄宫里的嫔妃,差点后来被皇帝知道了给治罪给弄死,这才悟到说欲为苦本,从此以后才入的佛道,才成了释迦牟尼佛以后最伟大的人物。这些大菩萨,这都真的是他们隔阴之昏,昏就是一开始就昏头转向呀,慢慢才回过神来。

所以惟则法师说:“况近时薄解浅悟,而自救不了者乎”。哎呀,宏海法师讲到这里也惭愧啊,我觉得我连个“薄解浅悟”都算不上。大家要知道因为去圣日遥呀,在这个法缘中呢,法越来越淡了,障就越来越深了,所以才成薄解、浅悟呀,大家想想。

我们现在捋一下,就像我们现在佛门来讲吧。你不要说悟,就说解,就学习三藏真正能够通了藏经的有几位呢,真正阅藏阅得融会贯通的能有几位?纵然有的不能阅藏,但是可能对一个法门相对的有一些研习吧,这样执着一门又去执着高慢,法慢也重知见也重,这就更麻烦。还有一些虽然显现的很精进,可是呢他的知见又不正,这就叫浅嘛,浅行就是盲修嘛。再次一点的那就完全没有解脱知见了,就是以世间法来结缘的,这就叫“薄解浅悟”呀。这还是从哪怕我们从专业的来讲,通常有一些参究的人呀,用了些力,得了一些好处,也就似乎有点相似的悟境,结果马上得少为足生了窃喜心了。

我跟大家讲呀,就现在真正说你是一个禅宗的根机,可是我们现在这种我执的绑定,尽管你在佛法上有一点点小悟,可是不能够长驱直入,因为你一定会生起窃喜心,会生起增上慢,这就更麻烦了,就是入魔入得更快了,结果就不能再深入了。所以你看明眼人的善知识呀,他都是不让学人有“住”,不管你是在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只要你有“住”,住在一个窝,他就一定要把你打出来。所以这还算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就这么麻烦,“薄解浅悟”。

从业余来讲那我们就见得多了。有时候我是真的见了,总之来了坐一会儿,哎哟,某些时候看过点儿《心经》呀,问了下什么叫般若啊,什么叫空,再说几句,反正从心思里面想出来点儿迎合话,就说佛法了,万法皆空。有时候是把舒服就当自在,或者认为佛法就是做善事,又是有时候把不在乎当空,随便爱咋地咋地。殊不知这个空呀,只要我们是一种,怎么讲呢,是一种平抚呀,把冒出来这种烦恼或者情绪把它平抚了,就是只是找到理由说服自己,用一种执着摆平另一种执着,就以为是空了,修行了。大家知道空它不是摆平,是本身就没有,要这么悟这么解,本身就没有。哪怕你劈头盖脸地发生,它还是没有作用,不是说好像哎哟自己想开点了,这个自我安慰了半天,就算了就过了。空性呀它不是不当回事,是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所以我们总是解都解不了,你怎么悟嘛,这就叫“薄解浅悟”。

但是“薄解浅悟”呢是一种,你再往下看,这属于自救不了者,纵然已经有点儿水准了,“纵有悟处深远,见地高明,行解相应,志在度人者”。这是什么呢,已经上道了,有见地有悟境没有问题了,观行也在发心也好,但是你没有到不退,没有到一个相对保本的境界。我们都知道不退的话,至少你要到行不退。因为我们前面还有一个位不退,就是了生死了,可是你虽然有位不退,不再轮回了,可是从大乘的角度讲,你的行退了你就成不了佛呀。

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反正我就每天都觉得在退,好不容易把自己劝得又生起来一点,应该为常住发心,为大众发心,可是这个自私心,本能的害怕自己的得失等等,这些时时刻刻都在把我们给掀下来呀,你的行退了就成不了佛。所以大家要知道往生净土的前提是成佛的,不是光了生死的。所以你要在这个世界度众生,最起码最好能念念不退,到八地的无生法忍,这种水平才可以称之为力用充足。否则你看“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就是你电量还没有满,甚至你还经不起耗,慢慢你自己就停电了。

这样的话,“居此浊恶,化此刚强,此亦先圣之所未许”。就是你端居在五浊恶世,还想化掉这样刚强的众生,这刚强就不用解释了,自己了解自己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刚强了,这样的话“先圣”就是大圣人们还不赞同不提倡。

所以大家要知道,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到,就“具缚凡夫,有大悲心”,你看虽然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净土十疑论》中里面也引过这个话,“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途,焉能救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现今是这个样子,烦恼重重已经细化到无量无边了,各种业习每天花样翻新的显现,你看看新闻上各种各样的事层出不穷。而且我们要反观,就是我们的共业是一个自然的恶业,只要你一下子一念中不去管理,一定就会自然而然地往浊恶的状态进行,众生这样的呈现,陷得越深越难调伏摄受。

很多时候就明摆着就是我就这样坏咋地,怎么办呢,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都不可以太自信,好像是个局外人,你想想,学修的最好的状态的时候,跟现在有时候比一比有没有下滑嘛?要拼了命逆这个恶业的流,你才能修点善法。很多时候解脱法想都想不起来,甚至很多人已经适应了,反正佛弟子就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解脱的宗教生活,不去面对了。佛弟子就是这样,世间人间佛教。那这个人间是哪里的人间呢,就我们现在五浊恶世这个人间吗?你有本事有能量力挽狂澜吗?佛都授记了必然往那滑落,你自己不给佛担当点少一个人的负担赶紧往净土走。

为什么“先圣未许”呀,一个是你未到无生法忍,二个你就没有识破这个总体的布局,说实在的,你在五浊恶世想留在这个世界度众生,你就在出局。为什么?因为整体的布局,阿弥陀佛就是请释迦牟尼佛宣传,他来接引大家都往那儿往生,大家都往那往,就已经达到了度的效果。但是你非要出局,所以多么可怕,没有办法。

所以这就是后面讲的“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济多人于恶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就等于你在建一个渡人的船,还没有建完成,也不坚固,你就急着下水,想把多人给从苦海中救出来,结果没救了他们,你船也翻了,自己也淹死了。“其理必然”,就是道理就是这样的,一定会朝这发展,最后的现实必然如此。

所以大家这里想一想,为什么要专弘净土,要专修净土。真的生命的这种流淌速度如此之快,我们此时此刻每天不做一点准备呀,做全天候的准备呀,可以说没有福报,没办法。知道念佛好,就不能一天念起来,你每天都要做呀,每天都要想着嘛,至少每天要固定的段,最次最次十念法,二十四小时一次或者两次。所以这样的话就等于就这条线呀,一旦形成气候,那就跟那个坐禅的老妇人一样,就这个心线把你牵牵牵到阿弥陀佛手里了,希望我们现在所有的心线都在阿弥陀佛手里,其实确实在阿弥陀佛手里。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这一端放开,这就惨了。

好,希望大家再把净土的信愿,心再发的真切一些,猛烈一些,至少这一会听得,哪怕有一念,这一晚上也没白讲。

好,时间已到,我们大家一起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大家一定要坚信一点,这个六字洪名阿伽陀药,万病总治...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

居士讲演,只可专主净土一法,不宜泛讲。泛讲,乃讲经...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不吃鸡肉的7个理由

1、鸡比狗和猫更聪明 最近已有几份研究显示鸡其实是十...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佛教词典】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眼见同地及异地色】 p1000 集论一卷十四页云:若生长...

【佛教词典】究竟

【究竟】 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敬与不敬之别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