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二十一)

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时间过得很快,咱们过完年,一晃差不多三个月了,离我们上个学期课程结束。三月份又有些事儿,咱们一直到四月,今天才算是又重新开课,咱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法华经》、《法华玄义》。今年是第二年了,这么一算的话,一年也开不了几堂课。平时有假期,两个寒暑假,一般一个月平均大概是两次课左右。所以这么一算下来,一年的话不会超过二十堂课。所以我们这个进度的话,本来也是讲得比较慢了,所以说跟我预期的时间估计也差不太多,弄得不好还有可能,有所延长啊。

今天我们接着上一堂的内容继续往前学习,应该到这里【圆入别二谛】,是吧,我们上次讲到二谛,有七种二谛,所以说天台宗把这所有的二谛,前面讲的四谛,讲的十二因缘啊,这些东西都讲了。现在是讲到这个二谛来了,也就说佛教里面有多少种二谛。当然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天台宗所说的是七种二谛。这七种二谛基本上把我们所有能够理解到的这些东西,都涵盖在里头。然后是每一个二谛,它所讲的内容都不完全相同,一层一层地由浅入深,往前递进。

今天我们讲到的是圆入别二谛,应该是相当于是四种二谛里面的第六种了,就是倒数第二种。【圆入别二谛者。俗与别同】,就说它的俗谛与别教的俗谛是一样的,是相同的。但是它的真谛跟别教的二谛的真谛就不一样。

【真谛则异】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把圆教的这个教理,引入到别教的教理里面去了,所以实际上就是把它本身这个别教的教理提高了、提升了。就像我们现在要引进那个国外先进水平,从八十年代一直说现在,现在还是要继续引进,引进这个水平就把你原有的这个基础水平能力给提高了,佛教也是一样的。

你用更高的这个佛教的教法,这个理论,引入到你原来可能相对比较低一级的这个教法里面,那整个教法它这个水平就提升了。打个比方,我们大家来这边学习也是一样的,你自己在学习,当然你可能也会有慢慢地进步,有收获。但是你如果找到更好的道场,一起大家共修,有法师给你们讲经,遇到好的师父,经常给你们开示讲经,那你整个水平就会提升得比较快。

【别人】,不是别人,不是我们平常引用的别人,是别教的人,别教这种根机的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但是圆人呢,圆教的人就不一样了,【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趣不空也】,你看,这是什么意思呢?别教的理解的这个真谛,实际上是属于中道理性,我们说的中道佛性。但是它这个中道佛性呢,只是从理上去讲,它理中不具事,理中不包含事,所以说叫作但理。但是圆教的人这个理,它理中有事,所以它具一切佛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圆教的理能够具一切佛法,但是别教的理能不能具一切佛法呢?显而言之不具备,它理就是理,叫作但中理性,如果用个名词来描述的话,但就这个但,但是的但;中,中道的中;理性,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个理性,实际上就是但中佛性,是一回事。但是我们平时叫但中理性,它就具一切佛法,不仅仅具一切佛法,而且能够具一切的世间法,所有的法都在这个中道佛性之中,在圆教人的这个中道佛性之中,它是包含一切法的。但是在别教的人,别,它是有区别的。它这个但中理性,为什么叫作但中?只是理,没有事,所以它叫作偏理,偏于这个中道理性,所以它不含一切法,所以说它一切趣不空也。

好,【约此亦有随情等(云云)】,前面说的随情智,随智,也分这三种根机不同,所以说因为这三种不同的众生,虽然都可以属于别教,都属于别教的根机,但别教人的根机的这个层次也不一样啊。所以也分这三种,就是随情,随情智,随智,看你哪种程度。你根机越好越利,我就把这个道理跟你讲得更加透彻,你理解的也就更加圆满。如果你那些根机稍微略差一点,那可能我就点到为止,不能多说,说多无益,说多了弄得不好你还会产生误解。所以这里面实际上要把握,有时候也很不容易。当然了,你到了这里来,师父有啥就说啥,你听不听得懂,能不能消化,那是你自己个人的事,但是说也不是多大的问题。我想大家还都具备这个慧根的。

下面最后一个二谛,叫【圆教二谛者。直说不思议二谛也】。实际上这里圆教二谛,跟这个圆接别二谛,本身差别不是特别大。【直说不思议二谛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这就是什么呢,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空、假、中三者合而为一,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它虽然只讲真与俗,但是真与俗,它这个真谛实际上就相当于三谛之中的中谛,俗谛就包含三谛之中的真谛和俗谛,就把它简单,把它收缩了。略说叫二谛,实际上二谛跟三谛是一回事。

【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就像我们说的,如意珠就是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是所有一切宝珠里面最珍贵的,能够出生一切的宝贝。得到这个宝贝的话,其他宝贝都不用愁了。什么金银财宝啊、珍珠玛瑙啊,全部都可以。但是这个珠的本身这个本体,就比喻是这个真谛,这个真谛就是比喻这个珠的珠体,但是这个珠子,它是有用处的,它的用就比喻它的俗谛。

【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就什么意思呢?虽然本身真和俗是一个体,没有两个东西,但是现在为了大家方便去理解,它其中的这个不同的道理,把它方便给大家,分成两个谛。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如果用这个比喻,大家就明白,实际上有珠子,就必然有用处;有用处,肯定就不离珠。不然你这个用从哪里来?因为有这个珠,你才能有这个用。

所以说这个事情,就像我们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是个人,你肯定就有你自己的用处;你有这些用处,表达你就是个人。你能说话,你能有感情交流,你能生产,能生活,这说明你有这些用处的话,这些用处、这些功能就表明你是个人。如果它只是个动物,它不能主动去生产,它不具备人的一些作用,所以说即用是珠,即珠是用。

实际上按我们说,还有一句话,就是即体即用,即用即体。这里面就是说,你有这个体性,你有这个本体,它自然就会有作用。那有这些相应的作用,表明你本身就有这些本体,你才可能具备这些作用。所以它相互之间都是完全合在一起的,不分家的。

好,【约此亦有随情智等(云云)】,即使是在圆教人里面,也分三个不同的级别,也有随情,也有随情智,也有随智。

【身子云。佛以种种缘。譬喻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即其义焉】,你看,佛也是一样的,佛还得以种种不同的因缘。因为众生的听法的因缘不一样,因缘就代表什么呢?众生的根机,善根不一样。所以佛即使对圆教的人,也是分不同的这种说法。

像《法华经》,《法华经》又叫什么,三周说法。哪三周啊?大家有看过《法华经》的吗?第一个是法说周,第二是什么周啊?譬喻周,第三是因缘周,大家记住。

法说,就是说法,反过来就叫法说。这是上根机的人,就相当于身子,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他是根机最利的人啊,他是最当机的,他是具备圆教根机的人啊,直接给他说法,说这个法义,说这个法理,他就能明白,这是最上根的人。

次一等根机的人,光说理他还没完全懂,还得继续给他开示,给他用譬喻,就是现在用的譬喻,用摩尼珠来譬喻,啊,一譬喻,用这个简单的一个譬喻,浅显的一种说法,来表明后面一个比较深刻的道理。哦,一下就开窍,原来是这么回事。否则直接从理上去悟,他悟不了。这就属于第二种,第二种根机的。

还有第三种根机的人就更麻烦了,还得说因缘,还得给他说故事,就这个意思。讲讲过去曾经怎么样,现在曾经怎么样,必须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你才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最终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就跟佛讲这些什么本生故事一样的,我过去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因为没有做这些事情,因为做了这些事情,会怎么怎么样。没做这些事情,没做好,会有种种后果;做好了,又具备种种功德,所以你们现在必须按照我这样做,你们老老实实按照这样做就行了,照着这样做,最终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进入涅槃,获得解脱,行了。

直接给你讲涅槃解脱没办法,你就按照实践去做,教给你具体做的方法,你就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就完事了,以后能不能悟到这个法,那以后再说,行到一定的时候,自然这个悟性就会增长。

所以也是一样的,别看圆教人也是一样的,舍利弗是根机最好。目犍连那就差一点啊,目犍连就属于中等根机的人。还有比目犍连更差的,就下等人,都属于圆教的根机。所以他也有随情、随情智、随智这三种。随情那肯定最低的,随智是最高的,中间是随情智。

你看,所以这里说了,譬喻巧言说。这用譬喻,这是属于中等根机的人,知道吗。“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但是身子他一听,他就疑网断了,其他人还得巧言说。按道理圆教根机的人都是最利根的人,直接跟他说法,他就明白啦,还干嘛费这么多事?也得费点事,不一样啊。

下面就是问,【问:真俗应相对。云何不同耶】,真和俗之间是相对的。实际上这个相对的话,都是假的,方便的。真正的真俗是不相对的。打个比方,我们说的书本样的,书本有两面,实际上都是一本书。这个书本是一个体,但是你翻到正面,它有正面的第一页,翻到背面,有背面的最后一页。然后你说,拿着正面的第一页给你看,是书吗?是书。是这本书吗?还是这本书。反过来,翻到背面最后一页,你说是这本书吗?还是这本书。但是你看到的一个是第一页,一个看到的是倒数第一页。有什么不同吗?面上好像不同,里子都是一样的。

但为什么要现出不同的相来呢?没办法,众生根机不一样。不然都没必要第一页,也没最后一页了,估计有一页就够了,甚至一个字就够了,甚至叫什么无字天书,你都能看得懂。但你看不懂,没办法。那就来,第一页,最后一页,然后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很多页,慢慢看吧。就这么回事。

所以佛是没办法,如果大家都明白,根本都不用说二谛,说一谛就够了。你要是根机更好,一谛都不用说,说无谛你就明白了。所以越开越复杂,越开越复杂,人都是这样的,八万四千法门就这么出来的。本来有一法就具足了,但是一法你悟不了啊,你根机差得太远了,所以就相待、相对。

【答。此应四句】,比如说真俗之间它有什么不同呢?【俗异真同。真异俗同。真俗异相对。真俗同相对】,它就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教。我们看看什么意思。【三藏与通。真同而俗异】,三藏教,就是藏通别圆里面的三藏教跟通教之间,它们的真谛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俗谛是不一样的。

那么【二入通】呢?我们前面都讲过,三藏教是实有二谛;通教是什么,幻有二谛。实有,执著它是真实有的,实际上哪有什么真实有的东西,没有真实有的东西存在。所以到了通教这里,他根机更利了一些,他知道是幻有、假有。有吗?有,但是不常在。它有种虚假的暂时的一种现象,所以叫做假有二谛。不管是真谛和俗谛都是什么呢,方便说,都是方便说,大家记住啊。

【二入通。真异而俗同。别真俗皆异而相对】,二入通就是别接通,圆接通,就把别教接入通教以后,圆教接入通教以后,它又有两种二谛,前面都讲过,大家回去复习一下啊。它的真谛就不同了,但是俗谛却又相同。恰好跟前面这两个相反,前面是真同而俗异,现在是真异而俗同。

为什么真谛不一样呢?因为它已经不是通教的真谛了。别教接入通教之后,通教的真谛已经变成别教的真谛了。圆教接入通教之后呢?原来通教的真谛就变成什么了?圆教的真谛了,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因为真谛它是代表什么?最高的一种水平,俗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知道吗?真谛是叫做第一义谛,叫作胜义谛;俗谛是讲世间的种种差别相,没有差别的平等的法,就我们说的不二法门嘛,平等法它才是最高的。

然后再往下【圆入别。俗同真异。圆。真俗不异而相对】,就是别教的真谛和俗谛之间是有差别的,本身又是相对立的,有真无俗,有俗无真,但是它的真谛跟俗谛,和三藏教的真谛和俗谛的这个皆异,是不一样的。它的真谛实际上就相当于什么呢?中道理性,前面三藏教的真谛确实就是真谛理性,而且是偏真理性,它两者是相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必须要灭了烦恼才能证得佛性,出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灭烦恼才能得菩提,出生死才能证涅槃,这是别教,别教它这个真俗是对立的。

但是圆教入别之后就不一样了,俗同真异,就是它的真谛会更高了,知道吗,跟别教的真谛还不完全一样,“圆,真俗不异而相对”。所谓的相对实际上是一种假说,实际上到了圆教这里,真俗二谛没有差别,本身你说相对吗?只是个假名的相对,实际上它的所有的主体的内容完全都是一样的。

所以前面不是说,有一句话我们再回到前面啊,这句话很重要,什么呢?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知道吗?打个比方就是立两个假名,老师就是先生,先生就是老师,然后就得看你自己愿意称呼哪个就完事,是吧,就说爸爸就是什么呢?父亲,父亲就是爸爸,你愿意叫爸爸还是叫父亲,都可以,真就是俗,一回事,就都是指同样的东西,只是有不同的两种说法。

所以到圆教这里就是这样子,有真正的相对吗?没有真正的相对。但是在圆教之前,其他的三教,它确实是有相对的。这种相对实际上就是什么?叫对待,叫相待法。只有到圆教这里才成了绝待,绝诸对待。【不同而同】,你看,这就说了,这句话就说,表面是不同,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是一样的,完全相同。

【若不相入。当分真俗。即相对(云云)】,如果真不能入俗,俗不能入真,那么真俗两个是截然分开的对立面,它是相对的,但实际上因为它真和俗是相即的,俗即是真,真即是俗,所以在圆教里面,实际上就没有这个相对的概念,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

众生大家都是有这相待法的,待因缘而成就,本身我们这个出生就是因缘法而成就的。你没有因缘的和合,哪里会有你。我们需要什么地、水、火、风,需要什么五蕴和合,依靠世间种种法的因素、元素,还有自己的业因,你业力牵引才来。还需要什么呢?种种缘分,需要父母之缘,需要世间法种种的缘分,你才能出生,不然你这个人能出生到世间来吗?待因缘而生,你要等待这些因缘都和合了、成熟了,你才能生,差一个条件,你还得等等。所以你的日子,比如某年某月某日,为什么不是前几天,为什么不是前几年呢?因缘没有成熟。成熟了,它自然就来了。为什么不是后几年呢?不行,你想拖后也不行,时间就限定在这里,所以我们都是相待法,等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基本上这账跟我们都算得差不多了。虽然不是宿命论吧,大体的前世的话,它已经给你大概的预期了,你的预期寿命大概是多少。

但是预期并不是可能实际上就是真实的最终反映的这个结果,如果你这一生能够修福比较多,修福修慧,你的寿命会适当地延长,你生命的质量会更好;如果你是造罪、造业,那你的寿命可能会缩短,而且生活的质量会更差,你健康啊,包括你生活财富啊,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它就这样子的,大概是这样子。如果不变化,它就按照既定的这个方向在走,轨道在走,如果中间产生大的变化,那你这个好了,整个就不一样了。

好,下面【七种二谛。广说如前。略说者。界内相即不相即。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也。别接通。界外相即不相即。四种二谛也。别接通。五也。圆接通。六也。圆接别。七也】,大家能看得懂吗?这里,这是从另外一种方面进行一个小的归纳。七种二谛,上面都已经把它详细的一一广说了,每种二谛都给大家说得很清楚,现在再略说一下,简单再归纳一下,分为界内的和界外的。

界内有几种二谛啊?啊?问大家,它是相对而言啊,界内有哪几种啊?有没有人说说?界内有两种,相即和不相即。界外有几种呢?也是两种,这里不说得很清楚吗?四种二谛嘛,界内、界外加起来四种二谛,分为界内相即和界内不相即,界外相即和界外不相即。

那么好,界内不相即的,先不讲相即啊,先讲不相即的,是什么呢?先讲不相即的是什么?问大家,就是藏教二谛。三藏教二谛嘛,三藏教的二谛叫不相即,真是真,俗是俗,真俗是相对的。

但是通教的二谛就不一样了,通教二谛这个通它是相通的,通教别看表面上它好像还是排在第二位的,比较低的,但是实际上它能通前藏教,通后别圆,这个通教是最复杂的,也是变化最多的,它真谛和俗谛之间,它能相通,它能相即的。为什么它能相即的?比如我们说的这个析空观。一个是析空观,一个是体空观。三藏教是析空观,它必须把这色灭掉之后,把这法灭掉之后,才归于空。等于这个人都已经死了,才承认人是无常的,没有了,哪里找人去啊?人没有死之前,他还是说,还有一个人的假相呢,只有等到人死了之后,他觉得才是无常。

通教的人根器更利了,他知道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你有生的时候,就表明你必然有死的那一天,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表明你必然有死亡的那一天,因为你是缘生的,必然就会有缘灭,那么缘生缘灭的当下,这个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表明是当体即空,你就没有这个体性。为什么呢?你当下就是五蕴和合的。五蕴和合,那你还有什么自我可言呢?你所谓的这身体都是由其他的这些物质给构成的,地水火风,色受想行识,哪个是你啊?你是地?你是水?你是火?你是风?你是色?你是受?你是想?你是行?你是识?都不是你。每一个单个提出来,都不是你。色是你?受是你?都不是。每两个、每三个、每四个,所有的组合在一起,也还不是你。真正的你,自性的我,有没有呢?找不到,所以佛教叫空。

如果你能找得到个自性的我,你还需要其他东西来成就你吗?就是因为自性我的一个缺失,所以你才用其他的法,暂时组合一个假的我,存在这个地方,那么它们为什么会组合呢?造的业呗。那是谁在造业呢?是啊,这分到这儿的话,这问题就很难说了。造业的主体到底是谁呢?佛教就有不同的说法了。有些说真心,有些说妄心,真心就说是真如,真如缘起;妄心就说什么?赖耶缘起,阿赖耶识,它立一个心识,这个妄心。

但实际上真心、妄心到哪里去找?有没有一个真心、妄心呢?实际上也是个假名。但是它冥冥之中,它自然有那么一种力量,你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就在后面造作这些业力。佛教叫不可说、不可思议,也是指的这个东西。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佛性的本体,但实际上这个佛性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所以他在虚妄地做这些事情,他是迷惑的一种状态。这个迷惑的这个东西,我们必须要先加以转化之后,最终你才能成就,远离烦恼,远离生死。

所以这些东西不好讲的,不相即、相即,这是界内的,三界之内的。为什么叫三界内呢?它主要是破见思惑,藏教和通教都是破见思惑。见思惑是什么?断界内的生死。以前跟大家讲过,界内是叫什么生死啊?分段生死,它只能出界内生死。但是三界外,除了色界、无色界,除了欲界之外,三界外还有生死,叫变易生死,它变易生死没有破,变易生死留给谁去破呢?别教和圆教,你学了别教和圆教,到更高的一层,你才能破界外的变易生死。

但是界外又分两种,别教和圆教。别教是不相即,别教的二谛是不相即,圆教的二谛是相即,相即就是更高,这才是圆满。不相即还是不行,还差一些。这是四种二谛,就说藏教二谛是界内不相即,通教二谛是界内相即,别教二谛是界外不相即,圆教二谛是界外相即,这就是我们进行一个分类。

然后再往下,第五种二谛啊,叫作别接通二谛,别接通二谛是五,那么别接通二谛,它是相即?还是不相即呢?如果我们再引用前面的那个,它是界内的?还是界外的呢?这要问大家了,大家举手。看看,谁来说一下,不一定举手,随便说一句都行了。那么别接通二谛是属于界内还是界外的?属于相即还是不相即的?界外不相即,对了。

圆接通的话,通就变成圆,通就变成别了,别接通,别教的是属于界外不相即,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么圆接通呢?界外的相即,通就变成圆教了。那么后面,圆接别就更不用说了,别教也变成圆教,也是界外相即,这就是七种二谛,用相即和不相即,用界内、界外进行一个划分。

所以说我们说接的话,有点像接引一样的啊,某些地方也叫嫁接,但是叫嫁接的话,这种说法还不是特别的完整。比如说本身你这个树木,你这个品种不行,我们现在这个植物上不都有吗?农业上,直接引用嫁接技术,拿更好的优良品种,一嫁接,哎呀,就提高你原来的这个品质了;原来产量不行,原来这个果子不甜,一嫁接之后,哎呦,产量立即翻一番,果子也比原先要甜了,就这个。那就用好的东西去接原来稍微低一点、低一等的东西。当然你不会傻到说,拿个差的东西去接好的东西,把本来好的东西给弄坏了,那不叫接,是吧,也就这样。

比如我们说接引,也是这样子,啊,佛来接引众生,你不能说众生去接引佛吧?你具备这个资格吗?都是上一级的接引下面一级的,就像我们世间说,接见某某人,你说接见某某人,就说你的位置比他高,你才说接见他。如果你们两个人应该是差不多的话,应该叫会面、会晤。你说能接见,那就是属于你是上一级的。我是总理,你可能只是个部长,我接见你;我是主席,你是个总理,我接见你;如果大家都是主席,那会晤,你说是接见,那对人家不尊重了,不平等了。所以这里面它是包含这些意思。

佛教里面教义也是一样的,虽然说是理无差别,但是这个法相上,它还是有差别的。你悟得这个法,当然法就没有差别;你悟不了这个法,那还就是有差别。

下面我们再看,下面再继续,【问。何不接三藏】,你看,前面有别接通,圆接通,圆接别,就是别、通这二教都可以被上一级的这个教所接,但是为什么三藏教不能被接呢?没说什么别接三藏、通接三藏、圆接三藏,没有这个东西。

下面就回答了,【答。三藏是界内不相即】,这里说得很清楚吧?界内不相即,【小乘取证根败之士。故不论接】,就是三藏教的根机就确实还差了太多,想被接都接不了。打个比方说,你这个人啊,你念佛还没有成就,信愿不坚定,本来佛想接引你,但是你达不到标准,算了,你接不了啊。你要念到一定的程度了,自然而然,因熟果满,是吧,大功告成,佛自然就接引你。

三藏教是界内不相即,既然不相即,就不能被接,要么你是界内的相即,要么你是界外,界外就不管相即不相即都能被接。相即就不用接了,它就圆教了,它不相即的是别教。所以你是不能属于三藏,三藏是取证,取什么呢?取偏空涅槃。他破了见思惑,证了这么个偏真理性之后,他就享受这个,稍微一点点所谓的小小胜利的果实,他不愿出来。哎呦,太好了,太舒服了,哪有再好的地方,我不去了。他就有执著的心,知道吗。

哎呦,这个师父最好,我就永远跟着他,再好的地方我都不去听,再好的法我不听,再好的什么大德,我也不去亲近了。这个方式就不太对了,知道吗。如果你刚开始入门,你啥都不懂,你长期依止一位师父学,可以。但是这位师父所教授的东西你都已经学到手了,你完全都已经掌握了,你还怀着这么一种心情,然后再高的我也不学了,我学够了,不想再进步了,那就不对了。所以这些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时而异。

没有学的时候,你就老老实实跟着一位师父学,把他的学得差不多了,我估计师父一般有这种心量,他就会说,你赶紧到外面参学去吧,我能够教的都教得差不多了。经典里面太多那种东西了,《华严经》也是,五十三参,不会哪个菩萨留着善财童子,你别走啊,到了第二参、第三参,你别走啊,你就一直留在我这,做我徒弟,你别到其他地方去参了,我这里就够了!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而善财童子也不会这么傻,师父,我就一辈子都跟着你了,我哪都不去了!不行,一站一站地走,一直到五十三参。五十三参代表五十三个位次,最后成就圆满佛果。

在小乘就没办取证啊,它得小为足,得到个小果,就像我们说的小富即安,没什么大的心量,最终也成不了大事。什么时候他能回小向大,发大菩提心,他就行了。叫根败,他的根已经败了,他这个种子不行,知道吗,不是优良品种。还得重新以后,经过发大心之后,把这个种子啊要改良,什么时候能回小向大,他就不是属于三藏教的根机了,属于通教以上的,叫做摩诃衍。什么叫摩诃衍啊?大乘佛法,大乘。他是属于小乘,所以小乘人没办法接,像这种定性的声闻,执著心太强的人,接不了。

就像我们世间的人,很多人也被接不了。别说接入这个上面的这什么大乘,就接个佛法都入不了门,有些人他就是,干吗要信啊,迷信,乱说,胡说八道!他是对抗的,他是心中对你非常排斥的,他也没有了解,他对你甚至是一无所知,他直接就给你下个定论。他这些定论都是依照世间其他一些间接而来的,获得这么一种观点。他没有直接去了解、直接去体会这些东西,所以他想接一时半会接不过来。什么时候他善根具足到一定的时候,他才可能被接。福德不够、因缘不够、善根福德因缘不够,所以你得慢慢给他熏啊,熏修啊。

直接跟他讲佛法,他听不进去,那好,只能用,从其他世间法,叫什么,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让他在世间法上先服你再说,你生活得比他好,你看,你不是爱美嘛,我比你更美;你不是能说,我比你更能说;你会享受生活,我比你更享受。哎呦,向你取经、学习,你是我生活的导师。后来慢慢再引入,光生活不行,还得向生命去追求真理,然后再把他引入佛教,人家就愿意听了。你哪方面都让他服气,是不是。你佛法,他体会不出来,太好的东西,他没法理解,但是普通的东西、世间的东西,他能理解到啊,这是他能接受的、能认识的一个范围,先用这个东西去摄受他,然后慢慢再接引到佛教里面来,就一步一步。

所以前面讲的这个随情啊、随情智啊、随智,就是这样子的。随智的人一点就透,不要太啰嗦,一两句话,直接说佛法,完事了,明白了,悟得道理了。随情智的人就慢慢来,还得有个过程,你说他聪明吧,有点聪明,你说他智慧高嘛,他智慧也不是多么高,所以由情而入智。随情的人呢,你跟他讲智现在根本边都摸不着,算了吧,还是随情吧。就是世间的这种情性、情执,他对于这些事情是比较迷的,迷得比较重的,他对理,他是不明的,所以他没有更高的这种要求,就说他,我们说拨云见月,他这个云太厚啦,你让他见月,他见不着,且得洗呢。这个衣服脏了,且得洗,什么时候把它洗得差不多了,这件衣服才可能成为一个作品。

打个比方,这个杯子,你要盛甘露之水,那杯子里面的污垢太厚啦,不能直接去盛,必须把杯子先洗干净,而且反复地洗,这是垢重之人,这叫随情。随情智,说明虽然有点垢,但是垢不太深,洗洗,杯子就干净,立即就接水了。最好的是随智啊,杯子本来就是干净的,随时接甘露就完事了,那不就是快嘛。

【余六是摩诃衍门】,就是通教以上的都是属于摩诃衍门,其他的六种二谛,除了三藏教的二谛是属于小乘,其他的六种二谛,从通教二谛以上,全部都是属于大乘的法门。【若欲前进。亦可得去。是故被接】,余六,当然最后一个不用说了,最后一个只是等着去接别人的,其中的这五个都是等着被接的,都是相通的。

好,我们再看,【问。若不接。亦不会】,下面说,【答。接义非会义。未会之前。不论被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接和这个会,这个《法华经》不是什么会三归一嘛,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嘛。这个接和这个会之间有什么不同吗?接和会之间还不完全相同。这说接义跟会义是不一样的,没有会之前,就不论被接,这什么意思呢?没有说《法华经》之前,就不论被接。

实际上说《法华经》的话,它是接引这些通教的、别教的这个根机,最终进入圆教。我们说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但是它这个会三归一这个三的话,它跟这个三藏教还不太一样,它也有声闻、缘觉、菩萨,但是它这个声闻跟三藏教的声闻不太一样,它是已经回小向大了。三藏教这个声闻前面为什么不能被接呢?他是属于定性声闻,他一时半会还没有成熟这个根机,所以它接不了。

但是它如果是已经被会了,已经自然而然给你显示这个真实的道理的话,实际上你这个时候自然就已经被接了。之前的话是不是有接引的话,实际上这个地方,我们还值得讨论、值得商讨。就说没有在法华开会之前,当然不是我们那个开会了啊,它那个开会的话,是真的让大家整个思想都统一,达到佛的这种境界,最高的境界。前面实际上在般若时、方等时、还有那个鹿苑时不用说了,实际上是两个时,一个是方等、一个是般若,实际上这里已经开始有接了。

打个比方说,方等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让这个小乘的人回小向大,他说你们光学这个小乘法不行啊,焦芽败种啊。所以佛经常呵斥这些二乘之人,说方等大法,就是摩诃衍,大乘法门,你们应该是慢慢地发大乘的心、发菩提心,实际上这个时候就已经叫通接藏。但是藏实际上是接不了的,实际上它们属于通教,可以被别、圆所接。因为方等的话是四教并谈,实际上已经有“别接通”、“圆接通”,也有“圆接别”了。

到般若这里就更不一样了,般若是纯粹说大乘的佛法,它也有接,但是它这个接的话,直到最后的话,它不太究竟,真正最究竟的还是《法华经》,这个究竟。虽然它们也有圆教,但是它们那个圆教跟法华的圆教还不完全一样。法华的圆教的话是什么呢?是含一切法,前面藏、通、别全部都能融入到圆教。而前面的没有法华开会之前,三藏是三藏、别教是别教、通教是通教,它被接的话,它说明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所以这里面就是一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佛教讲相即或者不相即。你相即的话,直接就可以会入,会了之后就没有差别;如果你之间不相即的话,那就要接、被接,就这两者本身是不同的东西,它才需要被接,即使接了之后呢,也是说你从这个变成了那个,而并不是表达这两个东西,原有的这两个东西完全是一致的。但是会了之后就不一样了,就是我们说百川汇海,自然就变成大海了,你就变成大海的一部分了,你原来的这个江河之名已经就不复存在了。但是接还不一样,即使两个是嫁接嫁接,虽然你引用它一些优良的品种,但是你过去的一些不好的东西还是有残存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所以一个是什么呢?有点嫁接呢就是,比如说在原有的产品上,部分地换一些好的零件,但是整体没有改造,被接就是这样子的。那么“会”呢?那就脱胎换骨,整体完全都已经升级了。打个比方,我们原来国产的汽车发动机也不行,其他零件还马马虎虎可靠,那我们现在呢,为了提升它的智能,改装一下,换个进口的发动机。那它一下马力就足了,效能也高了,质量还好了,也不容易坏,但是它其他的零件没有换啊,还是属于国产货。那么现在会就不一样了,直接把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是进口的,就是点石成金了,石头都变成金子了。你这个接的话,把这个石头切去一块,这个地方不太好,弄个好的石头、弄个其他的金子补上,那你整体还不是全部的金子,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啊。

下面【三。判粗妙者】,既然讲到《妙法莲华经》老等着说,什么是粗,什么是妙。这七种二谛,它也有粗有妙。

【实有二谛。半字法门。引钝根人蠲除戏论之粪。二谛义不成。此法为粗】,就是实有二谛,是指三藏教的实有二谛,属于半字法门,不圆满,所以叫做半字,它只说小乘的,主要是说小乘的法门,它是接引钝根人。

蠲除戏论之粪,戏论,什么是叫戏论?说的话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假的,都属于方便的话,但是这方便的话还不得不说,为什么呢?他根机不行啊,只能和他说些这些东西,就跟小孩子玩游戏,哄着他,你跟他说太多的太深奥的道理,他听不懂,这个根机的人就跟这个应该是一样的。

戏论之粪,这为什么叫做粪呢?他只能做些比较低下的工作,太高级的工作他做不了,这个是穷子喻里面的,刚开始进来能够被这个长者收留,他都已经感到非常的高兴了,已经非常的激动了,甚至还有点害怕,他其他活也干不了,就打扫卫生吧,天天除粪去呗,慢慢学,慢慢学,各种本事都学会了,然后以后再让他去干更高的职务,去当管家去,以后再告诉他,你是我的儿子,现在家业我可以托付给你,一步一步地来。

二谛义不成,说是说有二谛,实际上真正的,它有真谛没有?它这个真谛不完整,它实际上只说到了什么,俗谛。虽然有二谛之名,没有二谛之实,因为他执著有个实有,真实有,执著于真实有的话,它所谓的这个真谛就不是真正的真谛,真正的真谛是什么?真也,空也,既然是空,哪还什么实有的,大家明白吗?

佛教讲空的话,就是去除对于实有的一种执著,打个比方,我们说在世间的时候,我们执著于世间法是真实的,哎呀,人生不就是为了财色名食嘛,要争点名利,要有地位,要有财富,要有影响力,他执著这些东西是真实的,他就追逐这些东西去了。好,到了后来学习佛法了,世间的东西不要了,这些东西都是假的,那什么是真实的?佛法是真实的,它是宝贝,它是永恒的,它会永远不变,然后你把这个当做真实的,实际上你的认识还是不够。

佛法就告诉你,世间的东西都是假的、虚幻的,然后用佛法的东西来替代它,但并不是让你认为这个被替代的佛法也是真实的,它没有永恒,你放下就行,放下这个状态,就是我佛法所要开示你的,并不是说你确实要执著,这个就是最好的,这是最高的武器,这是最高的标准,这是最好的真理,它无往而不利——不能这样子。一旦起了执著的话,那佛法本身就变成世间法。你不能拿这个东西去抵触那个东西,去贬低那个东西,暂时运用可以,但最终你这种想法得放下。

就像我们说有些人,你看,我挺好的,挺高大上的,世间的人真愚痴,业障真深重,像我们,你看,天天修行,福慧双修,我们以后不得了啊。他就执著这些东西,你说这是真学佛的人吗?口口(声声)就谈玄说妙,然后看别人是什么都不顺眼,实际上不知道自己本身又落入跟世俗一样的想法,你无非是获得个相对比较好的东西,你五十步笑百步,就不行。你千万不能笑,走五十步不错,是件好事,但不要自我执著,不要去笑那些一百步的人,比你落后的人,明白吗。因为你学的,你还是刚刚在路上,你离最终的成就还差得远,真正有成就的人从来不会去标榜这些东西,不会挂在口上。

所以他真正的真谛,他没有理解到,他还是有执著心,世间法我没什么成就,觉得很那个,有些人很懊恼,很不得志,终于你看我学佛,你看,我皈依时间长,我拜的师父是高僧大德,下面我好多的这些都是师弟,都是我的后学,都比我晚,他以这个引以为傲了。你看我读的经,你看我一天读多少经,读了多少年了,我皈依二十几年了,你们刚皈依,跟着我好好学吧,差得远了。他以这个作为他自己的资本,就跟世间人夸耀自己的财富是一样的,这就不对了,这就叫做实有,认假当真。

如果你把佛教进行执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家明白吗?以前不是反反复复给大家讲过《金刚经》吗?真正的佛法都应该要放下,何况是世间的法呢?那我们很多人学了佛法就放不下了。这个舍不是说你不要去学,知道吗。是拿起来之后,再放下,有些人说舍掉,那就佛法也不要学了,啥都不要学了,这也傻,脑子不好使,你还都没学会,你说要舍,你舍啥?你有舍是因为你具有这些财富你才能舍,你还没有,你取都没有,哪还谈舍呢?

所以说诸恶莫作,这是叫做舍,因为你过去老做恶,做的恶太多,要舍恶,但众善要奉行,但你做的事情太少了,没有取善,善法不做,所以你要诸善奉行。等到了诸善奉行,善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善法的执著也得舍掉,并不是说不做善法,但是做善法这个心不要自我执著,不要取相了,要达到更高的程度,叫自净其意。不要天天说,我做了什么善事,明天又要准备去做什么善事,怎么怎么着,很高兴,很骄傲,很自豪,是吧,那没意思。那你这种快乐还是很有限的,还是没有真正达到佛法的那种标准。

此法为粗,所以三藏教就这样,它是有执著之心的。

好,【如幻二谛】,属于通教的二谛,属于【满字法门】,为什么叫满字法门,它已经通向大乘,大乘法才是满字,小乘的佛法都是半字法。如幻,它就知道,这个东西不是真实有的,也是如幻如梦,就像《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么好,一切有为法,那我们就在想,那佛教是有为法吗?还是无为法?问大家,无为法,有为法是如梦幻泡影,那么无为法就不应该是梦幻泡影了吗?是不是?那为什么还叫如幻二谛呢?没有有为,就没有无为,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讲,能够说出来的所谓的无为法,也是属于有为法的另外一个延伸而已,真正的无为法的最高境界是无法表达的,知道吗?

所以我们现在所学的佛法都是属于有为法,它是用文字、语言,用种种信息符号,给我们传达过来的,这些东西只能是说间接去表达佛法的真理,但是这个真理你一时半会是接触不到的,你要通过反复地学习训练修行之后,最终才能悟到背后那个所指向的无为法。我们现在标签一个无为法,只是一个语言符号而已,所以这些东西实际上严格来讲还是属于有为法。

为什么呢?它是有所造作的。谁在说法呢?佛说的。说的什么?用文字语言说,通过声音,通过文字,通过图像。谁在学啊?你在学。真正的无为,无所说,无所学,无所有相,但是那个东西你能不能悟得了?悟不了啊。所以才通过这些因缘的手段,有所造作的手段,你一步一步往上去悟入,由浅入深,这才行。

所以说它就认识到,原来佛所说的真俗二谛,也是如幻如梦的。真正的真实的二谛不是用文字语言能够说明的,它就不执著于当下的这个真俗,它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既能明白,但是又能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这就是通教,这就了不起。我虽然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我不自我宣传,不自我标榜,不张扬,我就跟普通人完全一样,但是我该做的事情,我都去做,该做得好都去做,该修行都去修行。不动声色,不声张造势,就这样的。不像有些人牛气哄哄的,排场特别大,某某大师来了,随礼多少迎接,或怎么样地自我宣传,那就不对了。但这是作个比喻,不是说具体事实有这事。

【为教利根,诸法实相,三人共得,比前为妙】。这什么呢?为教利根,相对于三藏教的钝根它是利根。诸法实相,通教已经开始教大家诸法实相,虽然它还说二谛,但是它这个二谛之中的真谛已经跟诸法实相之间是相同的。为什么叫做通教,它能通后别圆,知道吗?它这个力量还是很大的,潜力太大,潜力巨大。三人共得,哪三人呢?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人,都是可以得到,诸法实相的。所以他学这个如幻二谛就比前面更加地微妙。

【同见但空,方后则粗】。但是通教本教之人还是只见到这个空性,没有见到中道佛性,所以比后面的别教圆教呢又还差一些,比他们又显得更粗。较前为妙,较后为粗,比较前面的三藏教它是妙,比较后面的别圆教它又是粗。

当然,【以别入通】,后面又说了,以别接入通教之后,【能见不空】,不仅仅见空,而且能够见到不空,知道空,说空的时候,实际上你就已经生不空的意了,空中自有不空之意,【是则为妙】。但是这个妙呢还不是最绝的妙,不是绝待妙,还是相待妙。

【教谭理不融。是故为粗】,教,就是别教的谭理,谭实际上应该是言谈那个谈,这个当然这个字也可以代替了,通假字。它别教谈这个中道理性,但是不够圆融,所以,是故还是粗,。但是【以圆入通为妙。妙不异后】,以圆接入通教之后呢,它叫作妙。这个妙不异后,不异哪个后啊?不异圆教之妙,不异于圆教。前面的别教接了这个通教,虽然也称为妙,但是妙异于后,别教的妙跟圆教的妙还是不一样的,它理没有圆融,中教之理没有圆融。所以说【带通方便,是故为粗】。虽然已经被接入了,但还有通教的方便,所以相对于后面的圆教的话,即使被接它还是粗。

好,再往下别教的二谛。【别二谛不带通方便,是故为妙】。它比通教,比三藏教当然它就显得更加得微妙,但是【教谭理不融】,跟前面一样的,它谭理不融,虽然也谈到了中道之理,但是它中道之理不圆融,所以它相对于说还是属于粗教,相对于后面的圆教来说别教又是粗。

最后,【圆入别。理融为妙。带别方便为粗】,本来是别教的理不融,因为圆教之理接入之后呢,它理也变得已经很圆融了,已经融通,已经圆满。就跟我这个法名一样的,音是一样的,字不一样,融通入妙嘛,融通了它才能入妙。原来大家都认为大家都是有差别的,你是你,我是我,众生是众生,凡夫是凡夫,圣人是圣人,声闻是声闻,缘觉是缘觉,后来发现一改造之后,一跟他谈甚深佛法之后,大家都变成佛了,都成佛了。这个时候不就融通,全部进入最终微妙之法了。

我们每天都在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真正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告诉大家最终都要成佛,都是最终融入到佛法之中,融入到这个佛之中,佛性之中。那你前面的所有的差别都不存在,不管你过去是从哪来的,不管你是人是天,甚至是畜生道,只要你有这个因缘,最终都能成就佛道。成佛之后就没有前面的还是什么众生呢,你是男的你是女的,你是张三你是李四,都没有了,就百川入海无复江河之名。但是呢虽然融通已经入妙了,理融入妙了,但带别方便,还有别教的方便,所以叫作粗。你看虽然接了也不是完全被接,那个接的话也只是一部分,它具备圆教的一部分的这个优良的品质,但你原来的东西还有些残余。

所以真正的妙是什么呢,【唯圆二谛】,唯有圆教的二谛,不思议二谛,【正直无上道,是故为妙】。既正且直,正则不偏,直则不曲。不偏的话说明它理是圆满的,不像你们只说一部分,或者说一半,或者说一大半,没有,百分之百全部给你说出来。直就不曲不弯弯曲曲的,没有方便了,前面还给你弄点什么方便法门的,都是什么声东击西地来点什么东西,没有,直接就跟你说,一杆子就插到底,给出最直的路,没必要拐弯抹角的。前面不拐弯抹角还不行,因为你前面通不过,你没这个本事,现在直接通过了,完事儿了,所以真正圆教的二谛才是最高的,才是真正的妙。

那我们这里归纳一下就可以知道了。三藏教是唯粗无妙,中间的五种二谛是什么呢?既粗且妙,相对前面三藏教的或相对它之前的它是妙,相对后来说它又是粗。到最后的第七种圆教的二谛唯妙无粗,只有妙没有粗,就这样。就我们说中间的话就比较复杂一点,前后都比较好说。打个比方这七个人,七个人里面你就是最矮的,你就是矮个子完事儿。中间这五个人呢,就看了,他们是高矮顺序不一样,最高的一个他只有高没有矮,但中间呢又高又矮,相对前面这矮的人他是高,相对后面的人他又是矮,就这么回事儿,说他到底是高还是矮呢,没办法用一种话说清楚。

但最终相对最高标准来说,它们通通前面六种二谛都是粗,只有圆教的二谛才是完全真正的圆满的妙。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这是我们说的直接一点,用最高的标准,前面说的稍微通融一点的话,那其中的这五种二谛掐头去尾,其中五种二谛它还具有妙的一部分的道理,但它不完整。

好,这都是说的这些理论的东西,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能不能听明白要费点劲。但是这些东西我告诉大家,实际还是有反反复复在说这些东西粗呀妙呀,什么二谛呀四谛呀,实际上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于佛法的一种归纳,实际上都属于天台判教的一种方式方法,拿这些东西的话你都可以在我们现实之中,包括所有的佛法之中,你可以很好地去思维观察。就是真正的佛法它最高境界是到哪种境界,其中的又是哪些境界,你要分得清楚,不然话你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判断之后你就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观念。你才发现什么东西都不能纠结,都不能执著,一旦执著的话成问题,你别说其他不能执著,即使是圆教的,你也不能执著。当然真是圆教根机的人他自己是肯定不会执著,就是说的我们这些人,本身不是圆教的根机。但是我们现在要学《妙法莲华经》,要给你讲圆教。我们实际上可能都是别教也都算不上,你算个通教这个人已经很了不得了。

但是根机有限,你要学这么好的教,你就会产生执著,所以为了避免大家产生这么一种执著的话,所以为什么我经常反复给大家讲这些事情呢,你随学随时要放下,以放下的心态、好的心态又去学习,我们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住相布施,虽然不住于相,但是还得布施呀,你布施的时候又不能取相,所以你自己慢慢去琢磨去体会吧。就在这么一种状态之中去锻炼自己的心智,去体会这种佛法的一种甚深的味道,这才能真正地不会走错路,否则的话你容易走错路,包括咱们念佛法门也是一样的。

中间休息一下吧,不说这么多了,不然回来错过了。休息五分钟,回头我们再来。

好,大家慢慢坐下来,我们继续接下来看。【次约随情智判粗妙者,且约三藏】,先从三藏教来判,三藏教这个二谛,【初闻随情二谛,执实语为虚语,起语见故,生死浩然,无佛法气分】。不是说有三种:随情二谛、随情智二谛、随智二谛,以这三种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划分,来判断什么是粗,什么是妙。

首先看三藏,三藏首先是属于随情,是最低一级的,随情二谛,它会执著于实语为虚。事实上说,一切法都是方便法,即使是佛法也是一样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佛法都是方便法,没有完全是真实的,所以一切皆是戏论,一切文字语言皆是戏论,都是虚语。但是随情的人没办法,他会执著,把佛法,一种方便法当做是真实法,他会执著这是真实的。起语见,他会执著当下这些佛法,比如说这是佛言祖语,这些东西就是最高指示,这是最好的佛法、最好的真理,他会起这个东西,把这个佛法又贴上标签,把这个东西自我标榜,他会执著这些东西,那就麻烦了。所以生死浩然,无佛法气分。没有真正地明白真实的佛法,事实上把佛法就当做世间法了,因为他有这种执著心,执著心就有生灭,就有烦恼,就有生灭。所以佛法在这里的话,本来是真实的东西都变成假的东西了。他生死还会延续,他没办法了生死。

但是再往下。【若能勤修念处,发四善根。是时随情二谛,皆名为俗。发得无漏,所照二谛,皆名为真】。如果再往上进一步,能够勤修四念处。四念处以前跟大家说过,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修这四念,观四种境界,观四种法,事实上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知道什么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把这些东西给放下,发四种善根,这时随情二谛就进行转变了,皆名为俗。以前的认为的二谛事实上都是俗,都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发得无漏,所照二谛,皆名为真。最终所开发出来的无漏的这种二谛、这种智慧它才是真正的。但是这种智慧、这种谛是没办法用真实语言去表达的。

然后,【从四果人,以无漏智】,你看,无漏的智慧,【所照真、俗,皆名随智二谛】。四果人,哪四果呢?声闻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都能开始得到无漏的智慧了,能够破见惑,或者能够破思惑,这时候他能够用智慧所照见的真俗二谛,才是叫做随智二谛。那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做随情,什么叫作随智。刚才有一个问题,我们就一并解答了。你没有智慧之前都叫随情,明白吗?你要获得真实的相应的智慧,用智慧再去照了二谛,观察二谛,你才叫作随智。你没有开发真实智慧,我们都是用妄想心,用意识心,我们现在都是妄心在起作用,他再怎么去理解这个智慧,理解这个二谛,都叫随情。那从随情到随智的这个过程之中,慢慢接近随智二谛就叫随情智二谛。如果你的根机太差了,说实话你一时半会儿没办法被开发,很难一下转变。你这个人已经具备,修到一定的程度了,由情慢慢地接近于智了,就叫随情智二谛。

比如我们都属于外凡位,你这外凡位离得太远了,凡夫位、外凡位叫五善根,你先修吧,修五种善根。哪五种善根?我们经常说的是五停心观,就以三藏教打个比方,哪五停心啊?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心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你先好好积攒资粮吧,积攒资粮什么时候这个福慧资粮慢慢增长了,然后就修这个四念处,这里说修四念处,就是随情智二谛,转为内凡位。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把这四念处观修得差不多了,你就慢慢能够发无漏真智,无漏的智慧。以无漏的智慧再去照了这二谛,才叫随智二谛。你有真实的智慧就不用现在这个妄想心去思维,你有智慧之眼,以法眼、以慧眼重新再去观察,那完全境界不一样了。所以这是以后的,大家必须要证得当教的智慧,要证真之后你再去照这个二谛,再去理解这个二谛就完全不一样。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都是按图索骥,拍个图片拍个视频一看,噢,那个旅游的地方,美国多漂亮,那个瀑布多漂亮,你看的是假的。什么时候等你亲自飞到美国去了,亲自一看,啊,原来是这么回事,不一样。一个是随情,一个是随智。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多好啊,黄金为地,七宝所成,亭台楼阁,种种依正庄严,给你画个相也就这个相而已。什么时候等你往到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你自己去感受去吧,还用在这里跟你说吗?跟你说都是随情说,你能理解的有七宝池,有楼阁,跟我们这建筑也差不多啊,等你什么时候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看,哎呦怎么跟我说的不一样啊,跟我原来在娑婆世界听的经文所说的不一样,只会比你想不到的更微妙、更庄严。你不会想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说谎话,不是这样。你没办法,你那时候接受能力就是那么差,就这么多了,跟你讲多了没用,你理解不了。

打个比方,你不是学科学的,你不是理工出身,给你讲这些原理听不懂,你就会用就完事了,升个级,简单好操作的产品,你会用就完事了,还给你讲原理,头都大了,你重新再去学吧,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随情则粗,你那个眼睛,肉眼凡胎你能看得多清楚啊,看不明白。能够看明白一点点,朦朦胧胧那就算你还有一点慧根,什么时候有智慧了,你才能一览无余,妙到毫点,什么东西都是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

【随情则粗。随智则妙。譬如转乳,始得成酪。既成酪已,心相体信】,乳是生的,它是原料,是原产品,什么时候开始加工成为酪了,升级了,明白吗?就从随情到随智了,就这个意思,比喻。【心相体信,入出无难】。开始让你去除粪,你很自卑,你做的是最低贱最下贱的工作,收入也很低,我能力也很差,他有什么自信心?慢慢培养慢慢培养,不仅仅会做一些简单体力活动,让他学习文化,能算账,能理财,能管家,能做种种家务事,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他自己就信心增长了,善根增长,给他讲佛法他才能听得进去,才能听得明白,所以叫入出无难。又可以进去,又可以出得来。什么入出啊?入生死也不怕。出,出生死就得涅槃。就达到像菩萨的境界了,知道吗?前面想自己了生死都很难,前面是说出了生死就不用再回来了。小乘人、二乘人出了之后还敢生死?哎呀,生死太苦了,茫茫苦海不愿意去了,我原来就在这受苦无穷,怎么还愿意去呢?去了之后还害怕。但菩萨不一样,“入出无难”,所以【即得随情、情智、智等】,这就不一样。

【说通、别入通、圆入通,令其耻小慕大。自悲败种,渴仰上乘】。把别教和圆教接入通教之后,通教的人才会“耻小慕大”。因为通教本身来说,他只证得真谛理性,他还是偏于小乘的多一点。虽然他也有大乘,但是大乘还不够具备。所以用别教和圆教来帮助他,来提高他的这种境界。他就自己觉得,哎呀原来确实我的根机还太差了,根机太不够了,我得向上发奋图强去努力呀,“渴仰上乘”。

【是时如转酪为生酥】,把这个酪转为生酥。又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境界。【心渐通泰,即为随情、情智、智等】,就是通教里面也有随情、随情智和随智二谛,一步一步地来。

再往上,【说别、圆入别】说别教二谛和圆入别二谛,【明不共般若】。为什么叫做“不共般若”呢?般若有两种:一个叫共般若,一个叫不共般若。共般若是与二乘人共的,叫做共般若。不共般若是不与二乘人共的,完全纯粹是给菩萨根机的人所说的,二乘人都听不懂,二乘人都没有份。共般若呢,三乘人一起听没问题,声闻、缘觉在场听也可以。他实际上相对这个般若说得不是这么甚深的道理,比较普通的道理,大家都能接受。你说得太深了没办法,二乘人已经听不懂了,这叫不共般若。只有菩萨根机的人,才能领悟得到。

【命领家业,金银珍宝,出入取与】,这开始管家了。以后管家的话,就是当家了。先是做管家,以后他就是主人了,就离主人只差一步了。【出入取与,皆使令知。既知是已,即如转生酥为熟酥】。就已经开始接近于熟酥,离最后的醍醐味只差一步。

所以【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随情、情智、智等】。诸佛说法说到最后的时候,开始说他是慢慢地接引众生,接引初机。到了后面大家初机慢慢都已经调熟,佛进行调理之后,慢慢成熟之后,就开始说真实法了。前面说的都是方便法门。所以说,这个时候是说什么呢?【说圆二谛】。最终说的是圆教二谛。这是佛的最高的真理,佛教的最高的理论。

这就是【如转熟酥为醍醐】,醍醐是最妙之味。没有比它最妙的,没有再高的了,最后就成佛。佛后还有什么?叫无上士。他是最高无上的,他上面就没有更高的位次。已经到极点了。这是简单的说。实际上我们这里理解呢,实际上随情是相对于粗,随情智又相对于更妙一点,只有真正的随智二谛呢,才是真正的妙。简单就说这个道理。

所以大家得好好修啊,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的话,说不上真正的妙。我们现在都是粗人,粗中之粗。知道吗?我们连三藏教的妙我们都没有得到。虽然已经闻到了圆教的理,但是我们修行的程度,还不如三藏教的这些贤位的人,还别说果位的人。甚至比三藏教,甚至有些外凡位的人你都还差一点点。没有修啊,是吧?多贪,该贪的还贪啊。还什么不净观,视钱财如粪土,视我们这个身躯像臭皮囊一样的。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天天收拾打扮得,保养,特别的注重,多活一天多好,是不是?生点病你就难受。所以说真正修行人的话,这些东西的话,不是说不注意,即使来了也是一样的。苦就是甜,你要有这种功夫,那这个人才差不多。最终也不是甜,你一执著甜还是有问题。随它苦、随它甜嘛,无所谓的嘛。苦、甜都是一样的,这个人才是境界,没有二边,二边都不执著。你想把苦当作甜,说明你还是不喜欢苦,还是喜欢甜。

所以刚才说到这个地方,又说到极乐世界,叫欣求极乐、厌离娑婆。为什么祖师要说这些东西呢?都是对我们这些最下根机的人说的,因为你喜欢、舍不得娑婆。你不想去求生极乐,你也不知道有个极乐世界可以求,是吧。所以要你认识到娑婆的苦,要认识到极乐的乐。有所舍、有所取。它实际上就是实有嘛,这苦是真实的,你赶紧得远离。那个快乐是真实的,你赶紧去求取。这属于实有二谛吧,这属于三藏教,但是你现在把三藏教的学会就不容易了。

有些人还不愿意呢,赶紧在这里还是多活几天吧,多挣点钱吧,真要到哪一天突然说,哎哟,这么快就接我去往生,不愿意去,晚几天吧,舍不得,还等,且等呢。真的还到死的时候,要往生的时候害怕了,平时嘴上说得挺好的,但是心里不是这么想。他没有去经过修行锻炼,这些烦恼没有降伏,有恐惧心、有畏惧心。

再往上,才知道是幻有的,生死如梦幻,涅槃也是梦幻。但即使是这两种梦幻,在梦幻之中去做取舍的话,我宁愿要涅槃,也不要生死。为什么呢?涅槃会给我们相对的安隐、快乐。而生死呢只有痛苦,只有无穷无尽的烦恼,这是幻有。从幻有再理解,无论是真谛和俗谛,无论是生死和涅槃,本来就是不二的,这就是中谛。实际上这是真正的真谛,这就到了别教和圆教了,别教和圆教的二谛了,你才是真正地明白佛法了。

有取舍吗?表面上有取舍,但是真实是没有取舍的。有差别吗?表面上好像有差别,实际上真实我内心真的是没有差别。理上没有差别,但是事上呢,可能暂时还会有点差别。因为我还没有修到那种程度,等修到一定程度,到了圆教的话,事上的差别都没了。

随事就是理,处处皆是理,处处皆是佛。那我们说呢,处处皆是华藏界,个中无处不毗卢。你生活在娑婆世界就跟生活在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因为你已经证到那种境界。别人感受的是什么呢?山河大地,你感受的就是黄金为地。不一样的,那是圆教。当然那种我们达不到。我们现在所谈的就是凡圣同居土。你赶紧还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能往生就不错了。先达到第一种境界,再辅以发菩提心就行了。虽然表面上是属于三藏教的二谛,但实际上已经超出它这个境界了。已经跟通教的接上了,你有菩提心,你有大乘心,以后成佛必然的。你能够被接了,知道吗?不然的话后面被接,一时接不了麻烦了。

所以这里我们再看啊。【是则六种二谛调熟众生】。前面的六种二谛,除了第七种之外,都是属于调熟众生的一种方便。【虽成四味,是故为粗】,哪四味呀?乳味、酪味、生酥、熟酥味,它都属于粗。只有最后的一味叫醍醐味,它是妙。那么前面六种二谛都称为粗。最后只有圆教的不思议二谛,才是真正的妙。所以《法华经》最终所说的就是圆教二谛。但是说到圆教二谛的时候,他又把前面的所有的六种二谛,通通给你说一遍。让你明白你原来是属于哪个梯队、哪个阶段,不然你还搞不清楚,你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你原来还自以为挺妙的,原来你是粗,知道吗?这样的话最终你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佛的境界。

【又束判粗妙】,就是归纳来判粗妙。【前二教虽有随智等,一向是随情,说他意语故,故名为粗】。前二教是三藏教和通教,虽然它的二谛也有什么?随情、随情智、随智,即使它到达随智的,它本身这个二谛最高的一个境界,但跟后面的这些别教和圆教相比,它还属于随情二谛。你跟自己相比,你是顶级的;你跟上面的比你更高级的相比,你又属于低级的。就是说你在这里你是属于随智的,你是属于上根机的人,你已经获得这个智慧了,你已经证得圣果了,但是你这个圣果跟上一位别教和圆教比起来,你就属于什么?凡夫一样的。明白这个意思吗?你还不入流了,所以你这个随智到了人家这里就变成随情了,为什么?叫说他意语,不是说自意语,说自意语是说佛自身的境界,说他意语是给众生说的一种方便法门,故名为粗。

再往下,【别入通去】,一个是别入通,一个是圆入通。【虽有随情等,一向束为情智。说自他意语故,亦粗亦妙。】就是说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这方面它虽然也有随情,但是把它就归纳叫作随情智,为什么呢?它自己是随情,相对前面二教它是不是就更高,它属于随智了。但是为什么叫做情智呢?这里面就复杂一点,为了简单的判断嘛。相对前面的二教,那么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它是属于什么呢?叫什么二谛呢?问大家,叫随智二谛。不管它这三种二谛,在它自己本身有什么随情、随情智、随智、三种差别,即使是随情的最低的一个阶段,跟前面这二教的二谛比起来,它都叫做随智二谛。但是它又跟后面的圆教比起来,它不管是随情、随智、随情智,哪怕是随智的最高的阶段,它也是属于随情二谛。明白吗?跟前面差的比你是好的,跟后面好的比你又比较差。所以它干脆就用情智两个代替了,两者皆可,叫做亦粗亦妙。说自他意语,又有自意语又有他意语,跟前面完全是说他意语的话,你属于说自意语;但是跟后面圆教比起来完全说自意语的话,你又有说他意语的这种成分在里头,不够圆满。

【圆二谛虽有随情等,一向是随智】。干脆就把圆教的随情、随智、随情智通通都叫随智。为什么?它能比较的对象都是前面这三教,都比它低,即使是它的随情二谛,也比前面的别教的随智二谛要强。就是这样子的,大家不要想不通,就是这样子的。圆教之人还没有证入圣道,没有进入果位的时候,他因位之人就比别教的果位之人还要强。打个比方就是说,你虽然已经是毕业了,你是本科毕业的,但是你毕业的学校啊,不怎么地,很普通。人家刚入学,但人家入的是哈佛、剑桥,人家还是一年级生,大一,已经绝对比你要强了,明白吗?没办法,你这个文凭到那儿去,你已经毕业也没用,拿个博士都没用,人家读个本科比你还更吃香,就这样子的。

而且圆教一但进入这种状态之后,哪怕是因位,他因为起修,他证果很快。打个比方你现在的速度,你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了,你是别教的,我已经走了3万里了10万里了,人家刚刚起步才1里2里,但是你再往后走的速度你特别慢,知道吗。你一天才能走1000公里,人家一天走10万公里,走1万公里,他过不了几天就超越你了。所以说圆教的人就这么特殊,这太快了。圆修圆证,知道吗?修起来是圆满地修,证起来了就是圆证,特别的快。当然你必须有那种根机的人才行,否则的话不行的啊。

好,下面【问:前二二谛,一向是随情,应非见谛。亦不得道】?就是前面的二教和二谛,跟后面的别教和圆教比起来,它都叫随情二谛,既然叫随情二谛,它应该是没有见到真正的真谛,它没有得道吗?【答】:这句话不能这么说,叫【不得中道。故称随情】。但是它能得到什么呢?能得到真谛理性,没有得到什么呢?中谛理性。没有得到中道佛性,但是它得到偏空理性,它证的那个是偏空的,没得到中道的。但是偏空理性跟中道比起来,真的就不算什么回事,如果严格来说它真的没有真正见到真谛。因为真谛,真正的真谛只有圆教的真谛才是究竟,才是圆满。别说前二二谛了,就是叫别教的这个真谛,跟圆教的真谛之间都有差别,说到最严格的,甚至是别教的二谛,都没完全见到这个真谛。或者是说见到一部分,都不完整。

【诸佛如来不空说法,虽非中道第一义悉檀,不失三悉檀益。大概判之,皆属随情为粗耳。】也是大概地进行一个判别,所以把前面二教的二谛,都属于随情二谛,叫做粗。都是粗法,都是粗教,只有中道才是第一义悉檀,让众生进入中道佛性,最终成佛。这是佛说法的本怀,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最高的成就。但是在达到第一义悉檀之前,前面的三种悉檀也不能放下。前面三种悉檀,以前跟大家讲过,再复习一下,哪三种?世间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你没有世间悉檀,没有为人悉檀,也叫生善悉檀,没有对治悉檀,也叫破恶悉檀,你哪来的第一义悉檀?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就能成佛的,是不是?

世间的善法你不修,善法的因缘福报不够,你怎么能够超越,能够超凡入胜呢?不修善法,没有为人悉檀,你怎么能够最终破恶呢?你破恶不净,最终这些业障,这些烦恼障不消,你怎么能够真正悟得第一义悉檀呢?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第一跟第二不一样的,你不能吃了烧饼不提第一口,是吧?说吃到最后一口吃饱了,你说第一口第二口不要吃了,没有第一,没有第二,没有中间的这个过程,就没有最后吃饱的这个状态,它是个整体,明白吗?但到最后才成就、才圆满而已。但是你不能忽略其他的存在,就是说前面的这二种二谛,他是必须的,必要的,没有前面这两种二谛,就没有后面的别教二谛,也没有圆教二谛。谁也不可能一生下来,第一次接触佛法他就是圆融的,不可能的。圆教的根机那也得修无量劫,才慢慢积累来的。

就像六祖慧能一样的,他是个普通的砍柴的一个樵夫吗?不是这样子的,他前世是一个大修行人,修行无量劫,才暂时示现一个樵夫这么一种身份而已,否则的话他真正普通人他能够悟道,比他学问大的人多了,比他聪明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凭他就能够证道,能成大祖师呢?修了无量劫了都是,到今生来,就这么回事。

好,下面还有很多,再讲一小段吧。

【若以七种二谛历五味教者】:就是把七种二谛跟这个五味之间,相互之间去对应的话。【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乳教是第一个说《华严经》,华严时。大家记住了吗?乳教是属于华严时。华严是正明圆教,兼明别教。那么它就有三种二谛:一个是圆教的二谛,一个是别教的二谛,第三个就是圆入别二谛。三种二谛,属于【二粗一妙】,这就不用说啦。圆教的二谛是一妙。圆入别和别教的二谛是什么呢,粗。

【酪教】是第二时,属于什么呢,鹿苑时,也就是阿含时。说的是《阿含经》,是三藏教。【但实有二谛,纯粗】,只说三藏教,三藏教就是说的实有二谛,纯粹都是粗,而且是最粗的。粗中选粗啊,最粗的。

【生酥】是第三时,【具七种二谛】。那是属于方等时。方等时要四教并谈,藏通别圆全部都包含了,就是大百货商场,全都有了。什么产品,什么法门都有了。它是【六粗一妙】,我们所说的七种二谛全部都有。除了藏通别圆,还有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加起来就是七种二谛。六粗一妙,除了圆教的二谛之外,前面的六种二谛都是属于粗。

【熟酥】呢,就有【六种】,【五粗一妙】。少一个什么粗呢,少了三藏教的实有二谛粗,其他的六种通通都具有。【法华但有一圆二谛,无六方便】,只有圆教二谛,前面的七种二谛统统都没有,【唯妙不粗】。所以它又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判别的,知道吧。以五时来对应这个七种二谛。

【题标为妙,意在于此,是为相待判粗妙也】,这还是待粗为妙,是吧。前面的六种二谛是粗,最后的圆教的二谛才是妙。那么有粗有妙,这是相待比较而言。实际上到了法华会上经过开显之后,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粗,开粗为妙,粗也自然而然会入了妙,会入妙法之中。好,粗法已经会入妙法,粗法就已经不复存在了,纯粹都是妙法了,所以叫《妙法莲华经》嘛。所以大家得听闻《妙法莲华经》。我们的粗啊,就融会得快一点。不然那个粗且消不了。唯粗无妙,那就叫什么了,只有妙没有粗了。只有妙没有粗,那妙又何在呢?有个真正的妙吗?是个假名的妙。妙是待粗而言,粗是待妙而言。既然没有粗了,后面妙也不复存在了。这就叫作绝待妙。

当世界上没有坏人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好人。你不是说坏人全部都变成好人了,那你好人这个好是缘于什么而言呢,相待于坏人而言。有坏的标准,才显出你是好人。当所有的坏人都消失,全都成为好人的时候,这个好人的名字就已经不复存在,就叫人就完事。没什么好坏,大家都已经统一标准了。因为有不同的标准,才会有对立的两个面。人人都成雷锋了,没有雷锋了。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是雷锋,所以大家得学雷锋,你看。离雷锋的标准还差得远。什么时候都成雷锋了,也就不用雷锋了。干嘛要学雷锋,我们自己就是雷锋,还到哪去找。

好。时间也快差不多了,其他不多说了。这里两个问题,实际上有个问题就刚才也讲到这个随情。大概把这个问题给大家念一下吧。

提问: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好,第二十讲《妙法莲华经玄义》说:【二正明二谛者。取意存略。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为俗谛。于义即足】。

就是简单地说话,就是我们的真如法性、中道法性才是真谛。其他的无明,这些烦恼包括十二因缘,都是俗谛。那么好,这个无明是指烦恼,是指世间的法。十二因缘的话,实际上是指佛法。佛法也是属于什么呢,俗谛。不管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通通都是俗谛。只要有能够用文字语言,能够用心去琢磨、去思考的东西,都是俗谛。只有这个东西离心思、思议之外的我们的法性,这个才是真理。

【但人心粗浅。不觉其深妙。更须开拓】。

给大家展开来说,不展开说你说不清楚,所以就分为七种二谛。但是,

【一一二谛。更开三种。合二十一谛也】。

这为什么开三种,就是随情,随情智,随智,乘以前面的七种二谛,就三七二十一。

弟子对每一谛皆有随情,随情智,随智三种二谛还没完全理解,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前面就讲了,烦恼没有破,情执没有离之前,都叫随情二谛。在随情二谛的基础上听闻佛法,开始修行,慢慢已经伏惑了。伏惑但是没有断惑,这就叫什么?随情智。因为你既然伏惑,就比前面这个完全迷失的状态要好。但是你没有断惑就没有证得真谛,没有证得智慧。所以你离后面的随智二谛,又有相当的距离。有距离,但是很快了。你这个人已经上路了,离最后解脱不远了,已经看到曙光了。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你现在好,春天刚刚过去,现在刚刚夏天开始,等下个春天,且等着吧。

那么随智呢?春天已经到来,终于来了。我们现在不就是春天吗?什么时候你已经破惑证真,获得这种无漏的智慧,以无漏的智慧重新再去观照我们的佛法,你的体会完全就不一样。给你一双慧眼,是吧。歌不都唱得挺好嘛,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不要看得世间都是朦朦胧胧的,真真假假的,分辨不清,这就叫作随智二谛。也是随着你修行当教,藏教修到哪个阶段,外凡位,随情二谛,内凡位,随情智二谛。圣位,超凡入圣啦,随智二谛。通教也是,该修行的时候随情二谛,还没有伏惑呢,外凡位。修到后面,慢慢地开始上路了,伏惑了,随情智二谛。又能随情,又能随智。情没有完全脱离,但是慢慢跟智已经接近了,叫随情智。最终呢,把情全部抛掉了,只有智慧来到,不是用你这个妄情来揣测,来乱思考,这就是随智二谛。别教跟圆教也都是一样的。他都有这个位次。有凡夫位,有贤位,有圣位,有极果位。大家听明白,大概就这个情况。所以大家得好好修啊。

打个比方咱们念佛,我们现在都是属于随情二谛。有能念之心,有所念之佛。你能执著都不错了,叫执持名号,你还执持都执持不起来,说句实话。现在让你执著,你连执著的本事都不够,告诉你。你执着恶法的本事很强,你执着善法的本事都没有。念啊念就忘了,念啊念就跑了,念啊念又忘,干其他事情去了。拿不住啊,知道吗。给你都握不住,老掉,老断,不成篇,不成片,是吧。所以现在让你执持,这叫做随情二谛。我就喜欢,我特别喜欢,关键你不是特别喜欢,你真正把阿弥陀佛当做你的慈父吗?当做你的母亲吗?当做你的故乡吗?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这么急切,你这个急切的情智都没有。你有情智往生都有余了,我告诉你,很快了。你说很快还不高兴,慢点吧。多修修,师父,让我多修会儿,我修得品位高一点,实际上自己还害怕,不愿意去了,你该去就去呗。命到了,该你往生的时候,不管什么品位,就去了。该去的时候都是自然该去了,它就是你应该最好的一个选择,你别说等我修到更高的阶段我再去,没戏。就凭你这么一点小心思,这么一种烦恼的心,迷惑的心,再给你修十年,估计弄得不好你还会退步。该去的时候就是最好的选择,它是最佳途径,知道吗,最佳答案。你不要说,我等一等,我再想一想。你再想,完了,就变成不是最佳答案了,知道吗?

佛给你安排的都是最好的,你不要说自己再另行安排,完了,你完了。凡夫心,再分别心,你还安排,你安排啥?看都看不明白,你还以为这条路更快,实际上你走不了,那条路反而更合适你走,知道不。所以咱们得念佛先念到随情。什么时候念到事一心不乱了,哎,你这个人随情智了,明白吗?开始有点随情智,但还不是完全随情智,真正随情智必须要到理一心不乱。明白真正的佛理了,能够现前起用了。无能念之心,无所念之佛,心佛一如。离心之外,无所念之佛;离佛之外,无所念之心。因为心佛完全已经交融一片,所以你就不会起分别心,我是在念,佛被我所念。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通通这些东西没有了,你都不要去想念佛,他自然就从心中歘(chua)、歘、歘这流水就不断。潺潺的这个泉水一直就在念,不可能离开这个佛。

我们现在是想念都念不起来,念着念着又跑了,这都是随情。情执啊,烦恼啊,随着就把你带走了。什么时候你来跟智慧接近一点,你这个情就拉不走你了,知道吗?它不能拖你后腿了,你自然不念而念,念而无念,这就是一心不乱,而且是理一心不乱。

无念而念,无念是什么?无能念之心,无所念之佛,但是自然而然又能出声持名念佛,还有这个声音存在,但是内在的心已经不取于这个念佛之相了。念而无念,表面上你也在跟大家一起念佛,但是你的心非常纯净,不取于相,所以你的念佛跟别人境界是不一样的。不是说你不用想念他就念了,叫做不念而念,不是这个意思。是你内心已经没有所有的妄念,没有分别心,这种状态的念才叫无念而念。不是念而无念,我们普通讲的,因为你念佛就没有其他妄念,那是假的,那叫事一心不乱。真正理一心不乱是念头已经达到什么境界呢?无念的状态。做这个事情就自自然然做,为什么做,做的过程中一点心都没有,但是又把这个事情做得非常好。

事前、事中、事后都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不要事前在想,我得赶紧念佛,我得念几个小时的佛,你们都不要来打扰我,赶紧念有好的条件,不去想这些事情。念的时候又在想,哎呀,别人怎么又来吵我了,你看我好不容易念佛刚刚进入状态,怎么又来打扰我。然后我又在念,高兴高兴,哎呀,我们念了七天佛,你看我们功德就成就啊,福报不得了,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念念之中我得灭了多少罪,你又开始琢磨这些东西。念完之后又得比较,哎呀,你看我都念了多少个佛七了,我的功德更不得了,明显感到自己都在进步。念前、念后、念中你都在想,胡乱想,你还念啥呀?得随情智。

最后通过念佛三昧,修到理一心不乱,最终能够得到无漏的智慧,用无漏智才能灭除烦恼,灭除烦恼才能证得什么呢?圣位。这个时候证入圣位,获得这个智慧的时候,才叫随智二谛。能达到吗?除非你花开见佛,闻法悟无生忍,这个时候你才能叫随智二谛。你在莲花之中待着的时候,出也出不来,还在莲花之中着急,不要着急,那时候叫随情智二谛,离花开见佛已经不远了,现在你在娑婆世界念佛,你就随情二谛就不错啦。明白吗?这个意思跟大家说得很形象了,你们再不明白的话,那就太不上道了。带点小情绪,跟大家开玩笑啊。

再往下还有一个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第四讲,

哎,回到第四讲了,咱们都二十多讲了。

《法华玄义》有云:【虽为菩萨说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断,虽五人证果,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当知即顿而渐,即渐而顿】。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渐教里面有顿教,顿教里面有渐教。佛有时候说法,他主要说的是一种法门,但是呢对于利根的人、钝根的人他是有不同的利益的,利根的人闻到的是顿法,钝根的人闻到的是渐法,渐,渐次,他根机差一点,他得一步步来啊。顿,直顿、圆顿,很快。

这里说的二乘智断是什么?就是二乘人,有智慧才能断烦恼,明白吗?就是这两方面,一个叫智德,一个叫做断德,两种德性,有智德成就,就会有断德;有断德成就,也就会有智德,实际上他这两种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智慧,就是说打个比方,你如果没有真正的太阳一照的话,这个世间的黑暗就不能消除。你在茫茫黑夜之中如果天上星星、月亮什么都没有,你可不是要等到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后你才会有光的?太阳光出来这是什么?智德,它光明涌现。光明涌现的一刹那,就能破烦恼、黑暗,这就是断德。所以说,智在前,断在后。因为有智慧才能断烦恼,没有智慧,这个黑暗是破不了的,他等着谁来破?智德,智慧来破。所以佛法修行最终就是重在智慧上。没有智慧,其他东西修任何福报都没办法去断烦恼,甚至连伏烦恼都伏不了,明白吗?他最多是什么呢?逃避一下烦恼。从这个烦恼里面暂时地苟且偷安,大烦恼到稍微小一点的烦恼。

打个比方,重罪轻受,你病已经很重了,给你吃点药,给你消消业障,病好得快一点,病得轻一点,受的报没这么重,但是该受还得受。但是如果你能够伏烦恼,哪怕那个智慧还不是完全发明,已经开始看到一点点的光亮,就是太阳还没从地平线出来,但是已经在下面开始已经出现第一丝光明,没见到太阳,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能够伏惑了,知道吗。虽然不是断,但是能够伏,伏就不错了,能够伏得住的话,就说这个病就不会随便出来。就是比如说,你正气充沛的时候,虽然有邪气,外面有邪气,甚至你身上也有些不好的一些邪气的因素,但是你的正能够压得住,能把它压住,你正气更多,邪气更少,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只有正气没有邪气的,不可能,身体也是这样的。当你正气充沛的时候,占主导地位的时候,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正气,它那个一二十做不了什么怪。什么时候能够断,那就得百分之百一点邪气都没有了,全部排除在外了。

排除在外还不算,你不但把自身的这个邪气烦恼给伏了,你还主动能够从防御反向进攻呢,我告诉你。你能光芒四射,别说黑暗能够笼罩你,我甚至能够破暗,这才叫断德。这是菩萨境界。如果只有智德,没有断德的话,那属于二乘的智慧,智慧不够。真正菩萨的智慧是既有智又有断,能够自己不为生死所迷,生死所困扰,而且能够主动地去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从生死里面脱离出来。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国力原来不强的时候,我们要韬光养晦。等我们什么时候真的是别人欺人太甚,我们国力又强的时候,对不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要犯人。当然这说得都太俗了,说得有点政治,那主动出击,给你一点颜色看看,还等到你打上门来,我再把你驱出国土?直接给你点颜色,打到你本土试试看,你的战火都不能燃烧到我的领土之上,你一旦对我不客气,我直接给你点颜色瞧瞧,当然我不是为了占领你的国土,要知道我这力量随时可以碾压你,那就行了嘛!就那么回事。

所以咱们学佛,现在我们都是属于防御阶段,防御都防御不好我们,叫千疮百孔啊。所以你靠什么来保佑你呀?加持、加被你呀?三宝,阿弥陀佛,他就是个真的大的加持力,能够护住我们。我们自己的身体是抗拒不了外在的这些烦恼的侵蚀,只有佛,只有三宝的力量能够给我们一个什么呢?就像拿了个金箍棒给他画个圈,那个唐三藏就呆在里面,不出来就完事了,到处都是妖精,到处都是妖怪,是吧。你还不好,你还不愿待在里面,待在里面哎呀难受啊。饿了,猪八戒就待不住吗,你看,哎呀,师父,赶紧出去吧,我出去吃点东西,没这么危险,哪里有什么。看到妖怪还挺可爱,是这么回事。所以其他就不用说了。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就行。

好好修行,不是说外面的世界不好,也不是说外面世界多坏,是我们没这个力量,没这个智慧去承受,知道吗。等什么时候有智慧的话,实际上你就没有差别,并不是外面有多恶,恶也能转变为善。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属于这个恶性的东西太多,所以跟它相应,你就出离不了。你等到出离的时候,你也会感谢,所有的众生都要感谢,即使恶法众生也要感谢,都是我们修行的逆增上缘。那个时候又达到什么呢?善恶一如,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啊。等到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的时候,就会明白这些道理。现在这个时候不着急,该修善修善,该破恶破恶,好好念佛,一句阿弥陀佛才是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口念,而且要心念,用心地念,每一念心都要落到实处。最真诚的、最恭敬的、最迫切的心,最坚固的心,这样的话,你才能每一句都能敲打在你的心坎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这才能够动你的烦恼,动你的种种障碍,否则是没办法去破除,他的力量你是没办法挣脱的,明白吗?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下次我们到时候再上课。最后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名誉不足惜,道德无可崇

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佛教词典】善夜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

【佛教词典】名欲

五欲之一。指贪求声名之欲。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载...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圣严法师《不舍众生》

一般人误解佛教,甚至佛教徒们也误解佛法,认为佛教是...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