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通法师:妙法莲华经玄义

容通法师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十)

今天路上有点堵,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了,对不起啊。天气也慢慢热了,现在都入伏了嘛,这也是咱们上半年这个学期,应该是最后一堂《法华经》的课。天气热,大家得注意啊,注意防暑降温,特别咱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中老年居士比较多,更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

上次咱们是讲到这个问答这里,是吧,【问曰】,我们看,【决诸权悉檀。同成妙第一义。为当尔不】。这里是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诸权悉檀,咱们不是有四种悉檀嘛,那么中间呢分成有权有实,前面三种悉檀都叫权悉檀,最后第一义悉檀才叫什么呢,妙悉檀。这里就说把所有这些方便的悉檀,权悉檀,最终都融入到第一义悉檀,这样合适吗?这样可以吗?

下面就回【答。决权入妙】,这个决权入妙,实际上就是跟开权显实一个意思。把这个方便的归结到真实,归结到妙。【自在无碍】,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假令妙第一义。不隔于三】,跟前面这三种方便的悉檀没有任何的差别。然后【三不隔一】,三种方便悉檀又跟第一义悉檀没有差别。【一三自在。今且作一种解释也。若决诸权世界悉檀。为妙世界悉檀者】,下面就是看具体怎么开权显实。

【即是对于释名妙也】,我们不是有释名嘛,就是五重玄义里面,第一是释名。【亦是九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摄一切名也】,就是把九个法界,从菩萨法界一直到地狱法界,这种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一直到后面如是本末究竟等,同归结到什么呢,佛法界,就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只有佛法界才是真实,前面的九法界都是属于什么呢,都是属于方便,它就能够摄一切名,以佛法界就能够摄一切名。

【亦是会天性。定父子。更与作字。名之为儿。我实汝父。汝实我子也】,这是《法华经》里面一个故事,就是这个穷子喻。这个穷子很小的时候就流落他乡了,过了几十年之后呢,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恰好就回到他原来自己的父亲的这个家。但是呢,他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但是父亲认识他。当然这个流落的浪子是谁啊?就是我们所有的众生。这个大富长者,这个父亲呢,是佛,他是用这个来比喻。

会天性,定父子,就是说父亲认出这个儿子了,就告诉你,你实际上是我的儿子,我是你的父亲,你不要迷失了。更与作字,又给他取新的名字,名之为儿。我实汝父,汝实我子也。实际上就是告诉众生,每个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不知道啊,迷惑不解,所以众生一直在三界轮回。好不容易遇上佛法了,遇上佛给我们开示,好,知道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个人都是什么,都是佛子。是从这个,这叫释名妙,从名字上我们知道自己跟佛是无二无别的。

【若决诸权第一义悉檀。为妙第一义悉檀者】,权就是方便的第一义悉檀,为真实的第一义悉檀者。【即对经体妙也。即是开佛知见。示真实相。引至宝所也】,就是前面佛也讲了很多经,给大家开示了很多佛法,在他们那个阶段的时候,也有第一义悉檀,但是那种第一义悉檀呢不究竟,是方便。一直到《法华经》的时候,这个第一义悉檀才是究竟真实的。所以说叫开佛知见,示真实相,这就是开权显实。你们以前,佛给你们讲的这些道理,还不够究竟,不够圆满。一直到现在我才把真实的这个家底给你们全部亮出来。你们要知道,这才是真正佛的究竟义,佛法的究竟义。

引至宝所也,这也是比喻,是吧。五百由旬,你们才走了什么,三百由旬,中间只是什么呢,化城,最后五百由旬才是宝所,你们还要继续往前走,才能到这宝所,继续往前走,才能究竟成佛。如果只是按照前面所说的这些去修的话,大不了成什么呢,声闻,缘觉,最多也就是成个菩萨,还成不了究竟佛。

【若决诸权为人悉檀。为妙为人悉檀者。即是对宗妙也】,你看,前面是名妙,体妙,这是宗妙。

【如此经云】,就像《法华经》,我们这部经所说的,【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也】,是吧,有哪三种车啊,什么羊车、鹿车、牛车、最后这个大车是什么呢,大白牛车。你看大家都很熟了,很聪明啊,前面给你们这些车都是说,逗你们玩玩儿,确实也对你们有利益,但是这个利益不究竟啊!真正佛想给每一个佛子的,都是平等的一个大白牛车。

但是每个众生习性不一样,有些孩子就喜欢羊车,有些喜欢鹿车,有些喜欢牛车。开始佛就随着他们自己个人的喜好,你喜欢羊车,我就给你羊车;喜欢鹿车,就给你鹿车;喜欢牛车,就给你牛车,他是随着众生的需要来做的。没办法,他开始,你给他一个大白牛车,他根本就不认得。给他羊车,喜欢羊车的他都不喜欢鹿车和牛车;喜欢鹿车的,又不喜欢羊车和牛车,一样的。

所以只有到最后他根机都成熟了,经过佛的这种调教之后,这个时候佛才是说,我并不是对你们有分别心,前面给你们的车不一样,是根据你们自己各人根机的需要,我真实的想法是每个佛子都平等地赠予一个大白牛车。只有这个大白牛车才能成佛。前面这个羊车、鹿车就是什么呢,二乘人,牛车的话菩萨乘,只有这个大白牛车这是佛乘。

就是佛的这种慈悲心是什么呢,是平等的、是彻底的。而不是说,啊,你这个人,你这个孩子聪明点,我就教你多一点。你这个笨,我就教你少一点。实际上从他心里来说都愿意,每一个人都达到最高程度,这个时候才说真话,所以我们学佛法,不是这么简单的,是吧。如果我们不是把佛的这一代时教,都通通地做一个了解,没有对比,你是不知道的。

有些人一看到这本经,就觉得这本经是最好的,这个羊车最好,有些人说我的鹿车是最好,有些人说我的牛车最好,当然有些人也会说,我的大白牛车最好,是吧。实际上说大白牛车最好的,本身就还没有上这个车,他还有分别。只有到最后呢,所有的车都归结到一个大白牛车。大白牛车,也就是诸车,没什么区别,这种境界才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就说,你要把佛法都要学究竟了,学通透了,这才行。学了一点点,就自以为足,根本就不值一提。你学得多一点点,就开始有点小小的骄傲,行不行啊,也不行。你学得究竟了,当然就更不会骄傲了,他就知道,本来众生就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层次。

下面我们再看第四个,对治悉檀,【若决诸权对治悉檀。入妙对治悉檀者。即是对用妙也】,是吧,这个用,名、体、宗、用,这是第四个,【文云】,经文里面说,【以此宝珠。用贸所须】,就是这个宝珠是无价的宝珠,它是不可衡量它的价值的,你去买任何的东西都可以买得到,想买多少东西都可以买得到。这个宝珠是什么东西呢,比喻什么?无价的宝珠,比喻我们的佛性。它是体,知道吗,这个体上会有什么呢,会有用。你拿那个宝珠,随便去买什么,随便做什么都能成就,它的用处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用贸所须,你可以去购买任何东西,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买下来都没问题。不说三千大千世界,把整个,我们说整个法界买下都没问题,因为你的体性,你的佛性,就是遍于虚空的。

【又云。如此良药今留在此。可用服之。勿忧不差】,不(chai),这当然是个通假字,不差,就是病愈的意思。这个良药,这个是最好的良药,能治一切病的,现在呢给你们留下来。就是这也是个父亲,他下面有很多孩子,这个孩子呢,很多都得了病,知道吗,但是不知道自己得了病。然后呢,父亲呢,一天天老了,要走啦,走了怎么办,又担心这孩子病了,给他们药,吃药嘛,他们还不愿吃,老劝他们吃药。就是佛要度众生啊,你们来学佛吧,你们要听佛的话,不听。好,现在把这个宝珠啊,这些良药留在这里,临终的时候就给他们交代,你们以后要是病了,遇到什么问题了,我这里有良药,放在这里,你们随时可以用,只要用了,一切病都可以治。

好,果真就有很多这些孩子,就等到这个父亲去世之后,心里才懊悔。哎呦,父亲怎么在世的时候,我们怎么不听他的话呢?不去学佛呢?好,等到走了,开始后悔了。哎呀,我们赶紧学吧,不要辜负父亲对我们的一片好意啊,开始服这个药。说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些人,知道吗?没遇上佛啊,即使遇上佛,我们也不听他的话。好,到佛去世了,现在我们有什么呢,有佛经留下来了,哎呀,见不上佛,太可惜,太遗憾了,现在我们赶紧学吧,也还行,也能治病。

【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正直舍方便,就把种种方便善巧的这些法门给舍弃掉,直接走最直的道,最正的道,但说无上道,这就是一佛乘。就到《法华经》这儿就说,把所有的其他的方便的权巧的法门全部给抛弃掉,直说一佛乘。【动执生疑】,很多众生的这个执著和疑情就会生起来了。【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佛为了除断众生的这个执著和疑问,令尽无有余,所以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

【又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也。若是分别诸权四悉檀同异。决入此经妙悉檀中。不复见同异】,这什么意思呢?如果说前面不同这个,我们说的四时之中,有种种悉檀的同和异,有相同的,有差异的,但是到了这个经,《法华经》的时候,把它们都决入,全部开权显实之后,全部都进入到什么呢,妙悉檀之中。所有的权悉檀都变成什么呢,实悉檀,或者叫妙悉檀,那么就不再会有同和异的这么一种差别了,都是一样的,叫不二了。权就变成了实,粗就变成了妙,那么就没有粗,既然没有粗的话,还有妙吗,也就没有妙。

【昔所未曾说。今皆当得闻】,过去都没有听说过的,现在呢都会听得到。【即是妙不同异】,这个妙不同异,是什么呢,真正的妙的话,是没有同,也没有异的。【即对教相妙也】,这是佛所说的法,权法、实法、粗法、妙法,最终什么呢,决粗为妙,开权显实,就没有粗与妙之间的差别了,这叫教相妙。实际上就把这个五重玄义都开为妙了。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一直到这个教相。所以我们看看这个四悉檀跟这个五重玄义啊,它又结合起来了,很有意思。大家可以记一下,是吧,第一义悉檀,是对什么呢,体妙。然后呢,为人悉檀是对什么呢,宗妙。对治悉檀,是什么呢,用妙。然后前面这个世界悉檀是什么呢,释名妙,然后把这四个悉檀最终归结到一起,叫教相妙。前面四种悉檀,最终归结到一起,它就是教相妙。

【即如文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虽分别诸同异。为显不同异。说无分别法也】,这就把佛的真正的这种,他的真心话说出来了,虽然给大家讲了不同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但最终呢只有一个法门,这一个法门就是什么呢,成佛的法门,一乘法门。最终八万四千法门都归入到一条道上,它的根本目的,最后的究竟处,都是到成佛这条道。虽然前面分别了种种相同和差异,但是最终是为了什么呢,要显出它们是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什么相同,这才是佛的本意。

所以我们这个佛教跟其他一般宗教的区别,可能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说一般宗教的话,它这种包容性、平等性是达不到佛这样的。我就是对的;我是正的,你是邪的;我是善的,你是恶的;我存在的时候,可能就会排斥你的存在。但实际上只有佛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就是一切法。甚至到最后什么呢,善即是恶,恶即是善,非善非恶,就看你自己这个境界能不能达得到,哪里有什么相差、差别的。连同都没有了,哪还会有异呢?一切相皆不可得,是吧。

那我们不要说,自己就不要标榜,啊,我学佛,我是佛弟子,我是佛教徒,是吧。刚开始的话可能会给你讲这些东西,但最终就告诉你,你千万不能有这些什么呢,宗派门户之见。这才是佛究竟的道理。所以我们得领会这些东西,才知道这个佛教的伟大,知道吗。咱们作为教徒那就更是这样子。别说我是学净土宗的,你是学密宗的,我是禅宗的,你是什么什么其他宗的。说实话,那都是,哎呀,都根本不上那个的,没有上路的人,知道吗。没有真正理解佛的这种教法的人才会说出这样,这种我们说的,有点是说实话,玷污了佛对我们的教导,违背了,最起码是违背了佛陀对我们的教导。

好,【十通经者。问。今以四悉檀通此经】,通我们这部《妙法莲华经》。【此经何文明四悉檀耶】,就是我们这部经里面,有哪些文字是说明这个四悉檀的呢?下面回【答。文中处处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引迹本两文】,就是文中,经文中到处都有这个什么呢,四悉檀义,不能全部把它引出来,我们只是略引迹和本两文。两部分文字,我们看看啊。

第一,我们看方便品,方便品属于什么文啊?迹文。我们看,【方便品云。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欲性精进力。及诸根利钝。以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此岂非是四悉檀之语耶】。这就把四悉檀全部都在这什么呢,这个偈子里都有了。第一,我们看,【欲者。即是乐欲。世界悉檀也。性者。是智慧性。为人悉檀也。精进力。即是破恶。对治悉檀也。诸根利钝。即是两人得悟不同。即是第一义悉檀也】。

我们就看这个,方便品云,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过去所习业,一直到这个欲性。这个欲这里,就是众生的乐欲。他们过去这些众生就经常去做的一些业,经常在想的一些东西,他就形成一种习惯。到现在呢,他就会什么呢,展现出他的一种习性,他就偏好于这方面的事情,这就是什么呢,乐欲,这叫世界悉檀。

性,是指什么呢?智慧性。为人悉檀,这是指众生的什么,善根。然后下面精进力呢,就是指破恶,到后面,诸根利钝,即种种因缘,这是每个人得悟的不同。根机利的,悟得更深;根机钝的,就悟得更浅,每个人的悟道的因缘都不一样,这就是属于第一义悉檀。所以我们一看这一首偈子,基本上就把这个四悉檀都包含在里头了,但是你不跟着大家说的话,大家可能就自己去看经,看不出来,不了解。这是方便品,这是迹文。

后面是什么呢?是本文,寿量品,是吧,开迹显本,这是寿量品,就说的本。【又寿量品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我们看啊,【种种性者。即是为人】,你看,性,就是前面这个智慧性是一样的,这是为人悉檀。【种种欲者。即是世界】,种种乐欲,喜欢的东西,这个欲是指世间的一般的种种欲望,当然都是指善法欲了。【种种行者。即是对治。种种忆想分别。即是推理。转邪忆想。得见第一义】,所以我们这一看,它也有四悉檀。

大家就可以看,把这个东西记住啊,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分别对应四种悉檀。【两处明文。四义具足】,就是四悉檀义都具足了。【而皆言为众生说法。岂非四悉檀设教之明证也】,而皆言为众生说法,这都是为众生所说的法,那属什么呢,实际上就属于教相。依四悉檀而设教之明证。

好,下面我们看,【第二别解五章。初释名为四。一判通别。二定前后。三出旧。四正解】,就是别解五重玄义,五章就是五重玄义。第一章是什么呢,释名章。把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什么呢,判通别。第二个是定前后,第三出旧,第四正解。【妙法莲华。名异众典。别也】,这就是它的名字,这个经名,经题,它跟其他的经不一样,虽然都叫经,这叫《妙法莲华经》。前面这四个字跟其他的经名之间是有差别的。【俱称为经。通也】,所有的经,不管叫什么名字,这是通名,经是通名。【立此二名。凡约三意。谓教。行。理。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略说竟】,你看,就说这个教、行、理各有什么呢,各有通别。

首先我们看啊,教,【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部别异】,这说的什么呢,教别。为什么会有教别呢?前面说,从缘故教别,从众生的机缘有差别,所以佛所说的教法也就会有差别,这就叫做什么呢,教别。你看,这就说了,机宜不同,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给他所说的法也就不同,所以呢故部部别异,每一部经都不一样,它所说的是不同的教。

那么下面还有呢,还有教通,【金口梵声。通是佛说。故通别二名也】,你不管他说的是什么教,但是从所说的、能够说的是谁啊?是佛。金口梵声,都是从佛的金口里面出来的梵声。通是佛说,都是佛所说的,所以说这是教通。从众生这个位置来说,根源来说,机缘来说是教别;从能说的佛这个角度来说是什么呢,是教通。故有通别二名,就是教有通别二名也。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行,【约行者。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门入。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佛言。无非正说。三十二菩萨。各入不二法门。文殊称善。大论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故。当知从行则别。所契则同。求那跋摩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这说的行别和行通,是吧。前面都说了,泥洹真法宝,众生以种种能入,这个泥,泥洹,这读泥(huan)吧,这是什么,涅槃。虽然大家都是进入涅槃最终这个境界,但是呢,是以种种不同的门来进入的。就是所行的是不一样的,但是最终行入的目的是一样的。所行不同,法门不同,但是最终证得这个涅槃,这个目的都是一样的。

就跟前面我这里说了几个比喻,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五百个比丘各说自己什么呢?最终证得阿罗汉的不同的因缘。佛都说了,无非正说。怎么证得阿罗汉的?每个人修行的法门都不完全一样,但是最终证的都是阿罗汉。三十二菩萨,各入不二法门。这是《维摩诘经》里面,文殊称善,每个人都说自己证得了不二法门,但是证入不二法门的这个方式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不二法门上来说是平等的,但是进入不二法门的那个法门就不一样了。进门之后都一样,但是从不同的门进入的。

大乘里边也是这样,《大智度论》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诃衍。这个阿那波那就是什么呢,就是数息观。按一般来说数息是属于小乘的,这里说了,皆是摩诃衍。就是小乘跟大乘最终也都是归于到一处。以不可得故,当知从行则别,所契则同。这句话很重要,行,从他修行的法门,它是有差别的。但是最终所契入的这个目的,或者所得的道,所契入的道是相同的。所以后面就用求那跋摩一句话作个总结,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每一部经论所说的这个法门都不一样,最终修行所进入的这个理,证得这个真理,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归结之处,没有任何差别。我们说的“归元无二去,方便有多门”,这是从行上来说,行上有同无异。

下面我们再看理,【约理者。理则不二。名字非一】,真正的理没有两个,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从名字来说呢,就不只有一个了。【智度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般若只有一种法,但是佛呢用种种不同的名来说这个般若。【大经云。解脱亦尔。多诸名字。如天帝释。有千种名】,你看,天帝释,一个人身份,他有一千个名字。咱们不知道有千个多少个名字,那谁记也记不住。称呼,就像我们比如说出家人。你可能叫沙门,有些地方叫比丘,有些地方又叫什么呢,这个和尚,反正种种,法师也行。反正各种称呼都行,实际上都是指的你这个人。【名异故别。理一故通】,名字上有差别,但是从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今称妙法之经。即是教之通别。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即行之通别。或言实相。或言佛知见。大乘家业。一地。实事。宝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别】。你看,最后又用《妙法莲华经》里面,这个什么教、行、理三个通别,分别来进行说明。

第一个比如说,现在我们把这部经叫什么,《妙法莲华经》,这是教之通别。妙法莲华是教别。经是什么呢?是通,是教通。

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各赐诸子,你看,虽然是什么,都是一个大车,但是每一个大车是一样的吗?不一样。你乘你的大车,他乘他的大车。没说,啊,你们大家都共同乘一个大车,有没有啊?也没有啊。虽然都是大白牛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白牛车。所以说乘是宝乘,最终到道场大家都是一样的,到达目的地了。你也到这里,我也到这里,但是每个人乘的车不一样。虽然是大车,也是不一样的大车。这是行之通别。

好,下面是实相,就是这个理之通别。有些地方叫做实相,有些叫佛知见,有些叫什么大乘家业,什么一地、实事、宝所、系珠,什么如来藏,什么涅槃,什么般若,什么菩提,都是一回事。就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实际上都是指的什么,真如实相,都是指的一个理,这就叫理通。名字有别。当然这里说,你看,我们这里都是用《妙法莲华经》,其他不用《妙法莲华经》的咱们不说。《妙法莲华经》里面出现这么多异名,实相啊,佛知见啊,大乘家业,一直到后面大慧,这是在这一部经里面就出现的不同的名相,指的都是一个理。

【约此三义。故立两名也】,三义,哪三义啊?教、行、理三义,是吧。有两个名字,有通,有别。

问,下面又是【问。教主不同设教亦异。云何而言金口梵声。名为教通】,下面又问了,教主不同,设教亦异。说教法的这个主是不同的身份,那么他所设的这个教法也会有差别。你为什么说金口梵声是教通呢?这有些人就又执著了。比如说这个是老比丘示现来说法,这是佛的什么应化身来说法,那是佛的什么报身说法,还有的甚至,我这是佛的法身再来说法。既然说法的这个教主不一样,身份不一样,你怎么能说他是金口梵声是教通,都是一个人说的呢?

【答。此有两义。一当分。二跨节。当分者。如三藏佛。赴种种缘。说种种教。缘异故教别。主一故教通】,你看,比如说三藏教里面,都是三藏佛所说的法。虽然语言不同,教理不同,但是呢主人,说法主都是一个,所以称为教通。从它当下,当分就是从它当下,当教,这个方面来说,它是什么,是教通。这不存在任何异议啊。他这一类的,都是属于三藏教。能说三藏教的,都是三藏佛这么一种身份。但到了通教、别教就变了,可能通教佛,通教菩萨。别教有别教佛,有别教菩萨。到圆教有圆教的佛,那我们另外再说,不着急。

我们看,【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种种名理。理无种种】,你看,能契所契,依此教而修行,有能契所契,种种名理。这是什么呢,能契所契是什么呢,行,知道吗,行别和行通。种种名理是理别和理通,大家要看清楚,这不是随便写的,仔细看啊。依此教而修行,能契是什么呢,能契是什么?教,教什么呢,教别,能契入到最终这个什么呢,真理的,能证得涅槃的这个修行的道路,它是有差别的,但是所契得的这个目的地,到这个宝所,是吧,那是通的,这叫行通。

你打个比方,我们从不同的路都到这个地方来。大家,今天居士林要讲《妙法莲华经》,这个地方是一样的,目的地是一样,大家有些从南城过来的,西城、东城、北城都有。每个人行的道路是不是不同啊,但最终所契,到达的这个目的地是一样的,这就叫行别和行通。种种名理也是,理有种种名,那就是理别,但虽然有种种名的差别,最终这个理是无种种。你看理无种种,这叫理通,大家好好看看啊。

【经言。即脱璎珞。著弊垢衣。语言勤作。勿复余去。并加汝价。及涂足油。此则身口行理。齐分而说。不得作余解也】,你看,齐分就是当分,知道吗。按照你当下的这个根机,或者当下这个教来进行教导。经言里面,这个也是这个故事里面说的。即脱璎珞,你看,就是佛开始说《华严经》,是吧,恨不得大家都赶紧成佛得了,结果一发现,度不了几个人,算了。不能说大教了,不能说佛法了,是吧。

着弊垢衣,说三藏教,给你们说点阿含就可以了。说点最基础的,叫什么呢,三藏教。我们说基本上属于小乘为主,着弊垢衣,你穿得太豪华了,人家看你是国王,人家都不敢亲近你了,知道吗。人家众生都太贫穷了,都跟乞丐差不多,你着弊垢衣跟我们差不多,我们就愿意亲近你。

语言勤作,就告诉你,你赶紧勤快一点,好好地劳作。就跟那个长者跟那个穷子一样的,这个浪子不知道他是孩子,不知道他是他的父亲,然后这个长者远远看到这个儿子了,然后就派手下这些奴仆去,赶紧去把他叫过来。他们就过去,你赶紧过来吧,我们长者要找你。他以为要抓他,知道吗,害怕,赶紧跑。后来好赖总算把他捉过来了,然后就告诉他。你,反正也是到处流浪,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我现在可以给你提供,你给我打工就可以了,也不能告诉他是儿子,你告诉他是儿子,人家根本不相信。

你好好工作,不要再到其他地方去,勿复余去,不要再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好好来学佛吧,进这个佛门吧。不要再流落生死了,你赶紧要信佛,学佛啊,我好不容易找上你了,你要听我的话,知道吗,赶紧皈依佛门。你不皈依,我爱怎么样,我生活挺好的,我流浪惯了。继续做我的凡夫去,继续到处六道轮回去,那不行啊。勿复余去,并加汝价,你看,你只要给我好好做,过段时间我给你加工钱,是吧,你的待遇可以提高啊。及涂足油,你看,还有享受,过去印度天气比较热,恐怕容易那个,足油,给他涂点足油,还做点什么,印度不是有很多油嘛,各种各样的,防护的。

此则身口行理齐分而说,身和口按照理而行,齐分,按照众生的这个本分来说,他能接受多少就说多少。你一上来说,你是我儿子,我赶紧把家业交给你。人家一下害怕了,脑子可能弄得不好就已经精神病都会出来。这个大人跟王族一样这么尊贵的,我是个乞丐,一个浪子,他不敢去承担。不得作余解也,你就在当下来说,你不要再做其他的解释了。

【通别圆等。教。行。理。当分亦尔】,其他的教,通教,别教、圆教的教、行、理,跟这个三藏教的教、行、理是一样的,它都有按照它自己当下这个教去说,不超过它这个教的范畴。你不要说着说着三藏教,由三藏教又说到通教,又说到别教,说到圆教去了。同样通教你就说通教,别教就说别教当下,圆教你就说圆教当下,这叫做齐分,也叫什么,当分。

【斯义易解。而理难融】, 这个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道理很难圆融起来,为什么呢?它只说当下一个教理,它跟其他的几个,三个教就没什么相干了,它能够融合在一起吗,没办法融合。打个比方我们经常有时候,有些,当然我们也是善巧方便,你就好好学我这个法门,你其他地方都不要去了,什么师父你也别拜了,跟着我学就够了,你这一辈子就够了。其他法门、其他经书都别看,就看这一部经。是,倒也看了,懂了,但道理呢,跟其他的佛法,跟其他的宗派之间,他就没办法去融会了。以后到了其他地方就说,我师父所讲的就是最好的,我这部经就是最高的,你们其他我都不信,他倒学得好,挺忠实的,是吧。但是这种忠实的话就是太狭隘,知道吗,理难融 。

下面我们再看【跨节】,你不要把佛法看做什么呢,把它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实际上所有的宗派最终不都从佛而来吗,是吧。开始哪里有宗派啊,有宗派也是后来历史上慢慢发展出来的。下面【跨节】,你要从你当下这个本分之中跨跃出去,要超越出去。【何处别有四教主】,哪四个教主啊?藏、通、别、圆,对了,各有各的教主。

实际上是没有的,什么【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说。秪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现为丈六紫金辉】,你看,真正这无量功德庄严之身,这就是佛的法身了,最高的,最圆满究竟的身体了。现为丈六紫金辉,这是什么呢,应化身,化身佛。【不说甘甜常乐之味。说于咸酢无常辛辣。弃王者服饰。执持粪器。名为方便】,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前面实际上都是否定,真正要给大家说明的是什么呢,下面这一段。

【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即向身是圆常之身。向法是圆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实。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别。能契有长短。所契唯一极。种种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应于众名。作如此论教行理通别者。相则难解。理则易明】。这里实际上就说的什么,跨节。你要超越当下的这种差别相,知道他们本身就是什么呢,一体的。

所以说这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最关键的。把这个方便门一打开,才知道,我们真实要给你揭示的这个佛法的奥妙是什么东西,实际上当下这个方便就变成了真实了,因为方便跟真实就已经什么呢,贯通了,已经贯通了。前面只有方便,没有真实,到方便这里戛然而止了,就到方便这里就停住了,当分嘛,是吧。后来发现这个方便就通向最终真实的,通向最后这个路。

所以说,你看,向身就是过去什么呢,丈六紫金辉,就是圆常之身,就是佛的法身。过去所说的这些法是粗法,到现在就是圆法,就是妙法。向行、向理,过去是权巧方便,现在都变成真实。

如此通是一音之教,所以不管他前面讲的什么教,三藏教也好,通教也好,别教也好,都是属于一音之教。跟圆教没什么差别,都是佛从金口里面说出来的一种声音,但是听到众生的耳朵里面就不一样。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一音演说法就是佛是没有差别的,是平等的法,施与所有的众生,但到众生的这个根器,每个人听到的法就自然而然不一样了。

当然我们又说,有的人就喜欢研究,不是啊,佛在这个地方他只说四谛法啊,他怎么说了六度万行啊?他也没有说常住之教啊,是吧。我们经典上都记载了,大众闻法的时候,信受奉行啊,欢喜而去啊,是吧,你怎么说他都是一音法呢?所以大家就很那个了。这就是什么呢,因时、因地、因缘去说的这个法门。大家记录下来,觉得他就是这个,跟其他的法毫不相干,跟佛法更不相干,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知道吗?实际上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实际上佛说法还要有心吗?比如说,我一看,这个众生要听什么法,我给他说这个;那个众生根机好一点,我再给他说其他法,都不需要。他只要每天说一种法就够了,到了你这里自然而然就转变成不同的法。有些人就说,是不是太奇妙,不可思议。这就是佛的境界,不可思议。

能契有长短,你看,能契的法门有长有短,有优有劣,有高有低,但是所契的最终都是一个道理,都是成佛,一极。

种种名名一究竟,以种种名来说明这个一究竟的法,但是最终这一究竟就一个,但是能够说一究竟的这个名呢,就有种种,是不是啊?叫应于众名。

作如此论教行理通别者,相则难解,理则易明,你看,前面恰好相反。前面是什么,相则易解,理则难明,因为他理之间有差别,你当下这个相容易。现在这个相比较广,比较多,但是最终的理就比较容易清楚。

所以讲到这个地方的话,大家也说,天台宗真的是很圆融无碍的,好像是有分别,哎呀,藏教,我们经常看不起三藏教,比通教、别教好像都低。你真要从差别法来看,它是有差别,但是如果真正从佛的平等法来看,有差别吗?又没有差别。开权显实之后,权就是实,权已经不存在了。三藏教、通教、别教统统都是圆教。所以看你是不是能够到达这个境界,知道吗,有没有这么一种高度的认知,没有的话,那你永远之间就有分别心;有的话,那就没有分别了。

实际上最终你这个圆教本身也是叫什么呢,也不能执著,也得放下啊,最终还是叫什么,无所得,大家还得记住,无所得。既然都已经没有差别了,你这个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知道吗?有其他的,才有你;没有他,就没有你。这就是佛法最终所给大家揭示的。

当然我们说,这个最终的是一种道理啊,并不是你前面说,我们都没差别了,就不要差别了。该差别的还得差别,只是说差别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到最终没有。你千万不要说,我一下就到最后,不要有任何差别最好了,不可能的啊。

好了,我们上半节课到这里,大家先休息一下,十分钟后我们再回来。

阿弥陀佛!好,我们看经文啊,看这个《玄义》,【二定妙法前后者】,《妙法莲华经》嘛,这个妙法到底是妙在前法在后呢,还是法在前妙在后呢?当然最后叫《妙法莲华经》,不是法妙莲花经,是吧,为什么这样呢?他就说了,【若从义便。应先明法。却论其妙】,如果从义便的话,应该叫法妙,【下文云。我法妙难思】,这是用经文里面一句话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法义上的一种方便的话,应该先说法,有法才有妙。

【若从名便。应先妙】,如果立这个名字的话,应该先什么呢,用这个妙字在前,法字在后。这个我们称这个名就比较什么,比较顺当了,先妙,【次法】。这里说了,【如欲美彼。称为好人】,我们为了赞美一个人,就经常说这个人是好人,你不会说这个人是人好,你会说他是好人,因为着重的是这个人,知道吗?首先要知道这个人的对象是最重要的。【笃论无人。何所称好】,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你这个好用在谁的身上呢?所以这个妙法这个妙,是为了什么呢,修饰这个法,这个名词的。

【必应先人后好。今题从名便。故先妙后法】,现在我们这个经题是从这个第二个名便,所以叫做什么,先妙再法。叫妙法而不从义便立这个名,【解释义便。故先法后妙】,从解释这个道理来说,意义来说,方便的话,那法在前妙在后。【虽复前后。亦不相乖】,实际上谁前谁后,本身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三出旧解】,什么旧解啊?就是过去曾经注解过这部《妙法莲华经》的,【略出四家】,简单拿出四家的这种注解,我们来进行个分析。第一家我们看叫【道场观云】,就是道场寺,叫慧观法师,他是解释这个《妙法莲华经》,他也做了注疏,也是比较有名,有代表性的一家。

【应物说三。三非真实。终归其一。谓之无上。无上故妙也。引经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又云。寄言谭于象外。而其体绝精粗。所以称妙。又引经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就第一个是道场寺的慧观来解释,他怎么解释这个妙的呢?应物说三。应物机就是众生的根机而说有三,哪三呢?藏、通、别。但是这藏、通、别教呢都不是真实,最终都要归于什么呢,一圆教,这个一圆教才是无上的教法,因为无上,所以叫做妙。他是这样去理解这个妙法这个妙的义理。

然后经典,这些经文的引用我们看,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你看,这里不就有个无上吗,无有上,他前面说无上故妙。好,又云,寄言谭于象外,而其体绝精粗。言谭于象外,真正的言谭是在象之外的,但是要是落于言谭的话,它实际上就在象内了。其体,它的本体是没有精,也没有粗,所以称为妙。他又是怎么说呢,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如果用言辞种种相来说这个法的话,这个法不是真正的妙法。只有寂灭了,连这个言辞相都不能着了,我们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种法才是真正的什么呢,妙法,这就是是法不可示,他是没办法给我们说出来的,你也没办法去思考、去想象的。他是,这个是道场慧观,他的解释这个妙的这么一种方式。

下面第二叫【会稽基云】,在会稽,这是个地方了,会稽在浙江吧,浙江那个地方啊?绍兴,是吧。这个稽,也叫会稽法师。他以前都是略称,所以弄得我们现在没办法,只知道他的名,不知道他这个字辈是哪个字辈。他就一个字。他不排他的辈。他为了尊重这个人,叫名讳,讳称嘛。尊重他的,所以他就一个字。这个好在比较有名的法师还能研究出来。不然不知道叫什么稽。以为窥基、道稽、会稽,这里会稽法师。

【妙者。表同之称也。昔三因异趣。三果殊别。不得称妙】。这什么意思呢。表同,同者就是妙。异者,那就是不妙了,就是粗。三因异趣。过去的三教,藏,通,别。三因异趣。三果殊别。因为因别,所以果也别。不得称妙。那么现在呢,因同则果同。因果皆同,所以称为妙。【北地师云】,这是第三家了。北地的这些论师,这里不是具体说哪一个人,这是统称。【理则非三。三教为粗。非三之旨为妙】,从道理来说,没有三,没有这种分别。但是三教是粗,藏,通,别三教都是粗。非三之旨为妙,实际上就是说的这个圆教是妙。【此意同而辞弱】,就他们这三家大概的说法比较相同,但是从他们自己本身这个道理、这个说辞还是比较弱。就是说道理,论据不充分,理由不充分。

下面又举出最著名的一家,叫光宅云。【光宅云云】,这两个云。后面这个云就是说。这个云是他的法名叫法云。光宅寺法云。过去是在南京,在金陵。这个是在智者大师以前,说《法华经》最具代表性的这一个法师。大家都认为他是讲得最好的。现在把他拿出来做例子说说,就是意思说他还不够好。只有到我们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好。我们看看这意思啊。【妙者】,什么叫做妙呢。【一乘因果法也】,一乘一佛乘,一佛乘的因果法,这才能称为妙。【待昔因果。各有三粗。今教因果。各有三妙】。过去所有的教的因果,分别有三个粗。现在法华教的因果,它有三种妙。过去是粗,现在有妙。而且各有三。所以才显出《法华经》的妙来。那怎么有三粗,怎么有三妙呢。下面具体有解释了。

【昔因果粗者。因体狭因位下因用短】。这三个都不行。因体狭位下用短。为什么体狭,我们这里看看啊。【声闻修四谛。支佛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三因差别不得相收。因体是狭】。他说三乘人,声闻乘的人修四谛法,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菩萨修的是六度法门。三种因都有差别,各自修各自的法。不得相收。什么意思呢?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各各法门不同。不是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是不一样的。四谛法就是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就是十二因缘法,六度法就是六度法。它本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因体是狭。【昔第九无碍道中行。名菩萨伏道不断。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九无碍道中行,这是指的声闻修的是九无碍九解脱。菩萨伏道不断。未出三界。这是什么,他们菩萨乘的人啊,叫什么呢伏惑润生。他只伏,没有断。只伏惑,不断惑。没有真正地出离三界。因为三界后他留一点没断,故意不出三界,我要度众生。我还在生死之中跟众生打成一片,所以说因位下。

【第九无碍。止伏四住。不伏无明。故言用短】。哪怕第九无碍,修到九无碍了,只伏四住烦恼。只伏见思烦恼,简单点说见思烦恼。无明烦恼没有伏住呀,他的用处就很小了,不大。叫用短,不长。因体狭,因位下,比较低下。因用呢,又比较短。不长。【是为昔因三义故粗也】,你看,这是光宅法云研究的。他们这三个教啊,从因上来说都不圆满。狭,下,短。【昔果粗者】,为什么叫昔果粗者呢?【体狭。位下。用短。有余无余。众德不备。故言体狭】。因为他们在因位是体狭,是位下,是用短,所以他们到果位证得是有余和无余涅槃。这个涅槃不是大乘的涅槃,主要是指声闻乘的涅槃,他不是大般涅槃。他没有证得法身,所以说众德不备。所有的德行他没有完全具足,所以叫体狭,这从果上来说他是体狭的。

【位在化城。不出变易。故言位下】。他所证得的果位是在化城,不是在宝所。只走了三百由旬,有些地方说有四百由旬,但是没到五百由旬。只出分断生死,没有出变易生死。这叫不出变易,所以故言位下。了了生死,但是只了一种生死。了了分断生死,没在三界内有生死了,不会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了。但是三界外还有一种生死叫变易生死。主要是指这种烦恼,微细的这些烦恼没有伏,他还是有生死。虽然身体没有生死,但是心里面这些烦恼,他是生生灭灭,还有。所以叫做位下。【第九解脱】,前面是九无碍。到第九解脱。前面是伏四住。这是除四住。他破除了四住烦恼,但是没有破无明。【又八十年寿。前不过恒沙。后不倍上数。是故用短】。就是他在果中已经证得九解脱了,但是也只是在伏四住的基础上,破除了四住烦恼。一个是伏惑,一个是断惑。在因位是伏惑,在果位是断惑。但断的也是四住烦恼,最后这个无明住地烦恼没有断啊,所以他的用是短吧。然后你看佛所现的寿命只有八十年,这说的释迦佛,是吧。前不过恒沙。他能跟,一般我们说法身佛,恒沙寿命,恒沙劫,能比吗。这恒沙劫都是说得少的。后不倍上数,比恒沙都不知多多少倍,那就更比不上了。所以说,是故用短。

【是为昔果三义故粗】,过去的这些,他得到的果位,从这三个方面来说,都是很有局限性的,所以称为粗。【今】就说的是法华经。【因体广位高用长者】。应该他这里按理说用因体广,因位高,因用长,那个省略了。【会三为一】,会三教而为一教,把藏,通,别三教最终会合到一圆教。【收束万善。故言体广。不止界内无碍道中行。能出于界外。行菩萨道。故言位高。无碍伏惑。不止四住。进伏无明。故用长】。你看,这是从因上去讲的。第一个,因体广会三为一。前面这个三教,你这个因体他狭,你这个因就是这个因,他那个因就是那个因,六度就是六度,十二因缘就是十二因缘,然后四谛就是四谛。现在好,所有的最终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都统摄到什么呢?万善万行之中。合二为一了,所以叫体广。他不仅仅是在界内无碍道中行,而且能够出于界外行菩萨道。前面的因位呢只能在三界内,无碍道中行。九无碍嘛,前面说的,他没有出三界,他只有证果的时候才能出三界。这个时候他在因位上不仅仅能在界内了,他已经出界外了,已经到界外去了。

【行菩萨道。故言位高。无碍伏惑。不止四住。进伏无明】。他这个界外的无碍道,他伏惑不仅仅是伏什么四住惑,而且能够伏无明惑。前面不能伏无明惑,现在能够伏无明惑,所以说用长。【今因三义妙也】,所以最后总结出,现在这个因从三个方面来说,它都是属于妙。好,还有今果,从果上来说,【今果三义妙者。体广。位高。用长。体备万德。众善普会。故言体广】。前面是不具万德,现在是万德具足,这就真正成佛啦。【位至宝所。故言位高】。前面只到化城,没到宝所,是吧?位置是不是比他高啊,实际上高了不止一点点。我们说三百由旬,这个说法这个比喻是非常不恰当的。如果说前面三百由旬的话,就是声闻跟菩萨之间的距离远远不止三百。菩萨跟佛的距离更远远不止三百。知道吗?这个差得太多了,你修成这个声闻道阿罗汉,时间是很短的。最多花几十个小劫基本上差不多,最多几个劫就够了;你修成菩萨,那就得以恒河沙劫来计了;你要修成佛,那就是无量阿僧祇,甚至恒河沙劫。那根本就这个量,数学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算了,知道吗。有些地方就干脆说没办法算。这个时间反正是大家想象不到的长。所以说你这个三百由旬,五百由旬根本没有,这个距离,我们按照这么一分,实际上很不恰当。

【断五住惑。神通延寿。利益众生。故言用长】。能够断五住烦恼,能够什么呢,用自己的神通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来利益众生,故言用长。但是这个神通延寿,佛也不会说没事自己现点神通,要活得长一点。佛看众生,众生的因缘还有,还有众生能够闻法得度,那佛他自然就能延寿,寿命就长。众生的因缘不够,福报都不够,佛就说,我现个神通,我故意就住世,永远不灭,没必要。他不像我们凡夫一样的,好像活得长,好像就显得你怎么能耐大一样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我们说哎呀请佛住世,要佛要常住世。你光请行啊,你得自己好好修啊,你修得越来越好,更多的众生越来越有福报,佛一看,哎呀,大家既然这么努力是吧,看来我也不能着急走啊。多住几年吧,多住几劫吧,给大家好好说说佛法。一看大家,哎呀一看也就这个样子,算了吧。再学也学不出什么样子来,是吧,我跟你们的缘也就断了,你们也不用心的,我赶紧走得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就八十年寿命,但是他是在五浊恶世,一般想长也长不了,为什么呢?在我们这五浊恶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福报就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即使想请佛住世,估计多住个一天两天的,一个月两个月的,也许还是有可能。你说再住五十年,再活五百年是吧,歌词里面再活五百年,可能吗?你们能修出这个真正让佛住这么长时间的这么一种福报来吗,修不了。

那同样如果不是在这个五浊恶世,比如说我们转到在弥勒佛住世的时候,他那个时候,整个我们所有的这个世界众生福报大了,他能活八万岁,你那个时候可能延个几百岁估计也就比较轻松了。就像我们现在延个几个月一样的,或者一个月,或者十来天,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个概念。如果你是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哎呀我们都非常希望阿弥陀佛长久住世,虽然已经是无量寿了,再住一住吧。他多住个几十劫几百劫,我估计太容易。因为大家的福报大,所以请起来就容易。打个比方,你这个人有身份,你尊贵,你说师父你别走,我想供养你。那师父就留下来,给你面子,是吧。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师父你留下,我来供养你,结果你也没什么好供养的。当然这不是说看你贫富的问题,这就说看你这个人根器。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结果你一个字都不识。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结果师父给你讲完之后,你该干嘛干嘛去了。师父一看,那我还干嘛费这个神。一看,这个确实是个法器。师父,我想跟你好好学,师父就留下来。你是这种根器才能留得住这个善知识。你不是这个根器,你想留,师父也不留。为什么,留了也没用啊。你说着玩的嘛,说话是说大话,但实际上做不了这个事儿。

【今果三义故妙。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当然有些话说的可能会比较俗一点,但是这个俗啊,有时候也就是一种因缘。说句实话。你在世间他这些东西就说不清道不明的。打个比方你说咱们这个北京佛教居士林,在全国都是很知名的,历史也是很悠久,以前也很多大德居士还有大德法师,都在这建设或者弘扬佛法。有时候请哪个法师来这里讲个课,人家法师多少肯定得给个面子嘛是吧,也挺不容易。实际上我们还挺感恩的,能请我来,我很感恩。打个比方其他地方一个小佛堂,也没有什么证,没什么正式的道场,没什么手续,法师我请你去说法。那法师就得衡量,去你们那边,你在哪个地方,你们道场正不正规,能听法有几个人呢,就三五个人还不够麻烦一阵子。这一看大家济济一堂,高兴啊,来吧,来多少次都可以。你一看,本身我在这里讲法,弄的不好外面这些其他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什么其他城管还来抓人,宗教局还来过问,讲法都没心思了是吧。你不正规啊,随时就把你给取缔了。人家想怎么治你治你,那就没办法。所以这些都是因缘,你还不得不讲。当然咱们不仅仅有俗的,咱们还有雅的,咱们前面也说了是不是,我们要上得去下得来知道吗。佛法是要贯通的,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说存在这个分别心,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世间的众生的因缘,世间万法的因缘,你这样才会顺着这个缘去做,顺着这个缘去做,你得到这个效率、效果是最好的。你要去反着做的话,那有时候就特别扭,弄得不好还弄出很多是非很多烦恼来。

当然有些情况是这样子,万一都没人听法了,哪怕有一个人听,这个人根机再差你也得去说,那是已经没办法选择,有办法选择的时候,那肯定我们相对选更好的因缘去做。那就你也不能去非议,有些人看不起我,你不平等,你怎么怎么着。实际上师父就一个身体,师父就这么点精力,也这么多时间,你说都分配,怎么分配呀。我们世间的都知道什么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你这钱也要花在真正有用处的地方,不要瞎花。也是要去衡量这么一种情况的啊,所以说世间也是这样子的。

【今古诸释,世以光宅为长,观南方释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释妙,宁得远乎。今先难光宅,余者望风】。今古,现在的包括古代的,所有来解释《法华经》的这些著述,世间的人以光宅为长,就是认为光宅法云他注释的是最好的,排在第一。智者大师没出来,他确实排在第一。智者大师一出来,完蛋了,这样说有点不太尊敬他,因为我们说得简单一点、轻松一点,对不对,他就不行了。观南方释大乘,南方的这些论师、法师来解释大乘经都多承,都是承僧肇和罗什,他们继承的是三论宗的这一派。因为那时候在南北朝的时候,南方的论师多重义学,他喜欢研究佛教的义理、这些经论啊,探讨佛的这种经义。北方的喜欢禅修,没事就打坐修行,不太喜欢研究这些经论的义理,各有侧重。

但是南方诸师呢,都是继承罗什这一派,僧肇这一派。而肇什多附通译,当然鸠摩罗什是他们的师父了。鸠摩罗什下面不是有四大弟子吗?僧肇是其中一个,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称为四哲,最杰出的四位弟子,僧肇在其中又非常突出。有些居士可能我们在坐的都知道他写的一部《肇论》,《肇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即使在中国哲学史上,不仅是佛教史上,在哲学史上也有他相当的地位。当然是写得非常精妙了,从我们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精妙的。什么《物不迁论》、什么《不真空论》、什么《涅槃无名论》、什么《般若无知论》,主要是这四部论,合在一起叫《肇论》,大家以后有时间想研究可以去看看。也不太容易看懂,我告诉你,主要是站在三论宗或者中观宗的基础上去理解的。但是呢,按照天台宗一看,他们不究竟啊,还不够究竟圆满。多附通意,什么意思呢?他们跟通教的义理是相通的,他们多依附的是通教的义理来说明这个佛法。

所以以前我在学天台宗的时候,然后呢,我们当时还有一位讲三论宗的导师,我们也去听他的课,他也知道我们这边在学天台,知道吗?他还经常忿忿不平说:天台宗你们太不够意思了,你们好像很瞧不起我们,把我们三论宗判为通教,然后你们自己是圆教,怎么怎么着。当然他也是表达自己心中的一种不满。但说句实话,确确实实他们的这个通教还是低不止一个档次,通教当然也能通圆教,但是他本教当教的义理的话,他确实差得很远。他主要是讲性空为主,般若性空学,虽然也讲中观,当然中观这个理论也是建立在这个空,这个基础上为主,他没有谈到常住的佛性,更没有谈到诸教之中的一种圆融的思想,所以他跟圆教的思想还是没法比。他动不动破邪显正,知道吗?破邪显正,你这个邪,我这个是正,那么有邪有正实际上不就有对立了吗。当然最终破邪之外别无显正,他也说,破邪就是显正,但是你不是还要显个正嘛。只说破邪跟显正是一回事而已,但邪和正还是有啊,他没有脱离对于邪正一种二元对立,知道吗?当然这里不多说了。就是对佛法这种视野,对于整个万法的这种胸怀来说,没有比天台圆教更圆满的。

华严宗也还算不错,但都还差那么一点点。当然其他学华严宗,读《华严经》的可能有点不高兴了。不是《华严经》,是华严宗,大家一定清楚,因为《华严经》里面也有圆教,但不是纯圆。有一部分是圆的,有一部分是别教。光宅释妙,宁得远乎。你看,罗什、僧肇也就是多附通意而已,光宅法云他难道比他们就更高吗?就这个意思。比他也差得不远。所以今先难光宅,余者望风。现在我们先把光宅的法云,他解释《妙法莲华经》里面的一些不究竟的东西给他分析出来了。把他给折服掉了,那么其他的人又望风披靡,其他人就不得不折服了,你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吗?拿出你们之中最杰出的一个来作为代表,我们先研究研究,把他研究出问题了,其他人也就不用再说了,抓典型嘛,就是抓典型。

这里面都是讲这些教理的东西,比较深。我们看看。首先看,【因体广狭四难者】,前面不是说因体有广有狭吗?这就开始用问难的形式。【若谓昔因体狭为粗。指何为昔。若指三藏等可然。若指法华已前皆称为昔。此不应尔】。就是说你说过去的这些因体都是狭,他们是粗,不是广,不是妙,那么你这个昔到底是指何为昔呢,你这个时间,这些教是指哪些教呢?如果你仅仅指三藏教可以,如果你指法华以前的都称为昔,包括通教、别教,那就不对了。因为通教和别教里面因体并不狭也并不粗,它有广,也有妙。

何者,我们看看,【般若说一切法。皆摩诃衍。靡不运载】。这般若经说一切法皆是摩诃衍,皆是大乘佛法,没有不运载的。【思益经明解诸法相。是菩萨遍行。华严入法界。不动祇洹。净名一念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就是这几部经:《般若》也好,《思益》也好,《净名》也好,乃若包括华严也好,华严时、方等时、般若时这三时的经典,都说什么呢?【无所不收】,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难道他的体还会狭吗?这里说的一切法皆摩诃衍,这个摩诃衍就是大乘佛法,实际上就是成佛的法门。就是说没有把一切法他是当作分别对待的这么一种性质来分析的,而不是你这个是声闻法,这是人天善法,这是大乘佛法,没有。人家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摩诃衍。人家的体多广啊,你还说人家体狭,好意思吗,不好意思。一切法相,菩萨遍行。菩萨要遍行一切法相,法相是没有区别的,虽然有种种。这里说不动祇洹,入于法界,这是《华严经》所说的,这个祇洹应该叫祇园精舍,他不动不离开这个祇园精舍而能入整个法界。一及一切,一处及一切处,佛的这种功德神通不可思议。《净名经》里说,一念就能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在一念心中就能知道一切法,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功德,一种智慧呀?你怎么说它是因体狭呢,它应该广才对。

【若为是狭。若言今因体广】,如果你说现在这个体才是广,【那忽言法华明一乘是了。不明佛性是不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光宅法云里面,他有时自相矛盾。他说《法华经》因体是广,他有些地方又说,法华明一乘的时候是了义,不明佛性的时候是不了义,自己打自己的脸,有点这个意思,知道吧。【那复言法华明缘因是满,不明了因是不满】。明缘因佛性是满,不明了因佛性就是不满。实际上三佛性都是一佛性,我们把它分为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你不能说它明缘因佛性的时候是圆满,说它没有说了因佛性它就是不满。【那复言前过恒沙。后倍上数。犹是无常因】。前倍恒沙这都是《法华经》里面说的,后倍上数,就是佛的寿命,用恒河沙,甚至用恒河沙这个劫数都没法说明,后倍上数。犹是无常因。【既以无常因。那得常果】,因都是无常的,果怎么能够有常呢?【因果俱无常。此无常人。那见佛性】。因果俱无常,最终不可能见到常住的佛性。所以这里面实际上也就说了,他这个果体也是狭。

【非了义。故体不收行一。非满字故。体不收教一。非常住故。体不收人一】。应该是这么念。既然不是了义,那么它这个体就不能收行一;既然不是满字教,所以它这个体就不能收教一;既然它不是常住的佛性,所以它体不能收人一。【不见佛性故,体不收理一】,就是说他这个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除了有了义之外,还有不了义。既然是不了义,说明它体不收行一,它体不够广,它不仅仅有了义教,还有不了义教。那应该有体广之外还有什么呢?体狭。所以它不能收行一。非满字故,它除了有满字教之外,还有半字教,所以体不能收教一,这个教不仅仅是满字教,还有不满字教。非常住故,体不收人一。这不仅仅是常住佛,不仅仅有法身佛,而且有其他的应身佛。不见佛性,既然不能见到佛性,那体就不能收理一,佛性都没见到,真正的真理,真正的理性,他就没有见到,不能收。

【当知今因。狭中之狭。狭。则是粗】。如果是这么个说,那么现在这部《法华经》中它也有狭。狭,既然是有狭,就是粗,那你怎么能说它不是狭是妙呢?不是狭是广呢?不是粗是妙呢?【昔体既广。昔还是妙。此一难已知粗妙。薳复具作后难耳】。这就说了,昔体是狭,现在我们破了它,昔体之中不仅有狭,而且有妙。他说今体是广,现在又破了,今体不仅仅有广,按照他的说法,今体之中还有狭。那他所说的这个三狭三广三妙,什么三粗三妙就不成立了。此一难就已知粗妙,就从这一种问难,就已经知道他这种粗妙就不成立了。薳复,还更要做其他的后面的问难,就没必要说了。

我们还可以说,当然。今天就不说了,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差不多时间到了。后面主要就是破光宅法云,显出我们真正应该怎么去理解《法华经》真正的妙理。为什么要去破呢,实际上还就是说,破除我们众生对《法华经》的一些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妙?怎么去理解这个妙?所以说真正一部《法华经》,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妙法这两个字,而且最关键是讲怎么样的法才是妙,怎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妙。如果没把这个妙搞清楚的话,真正的佛法,最无上的佛法,你就没有真正的理解。当然我们现在说,你要真正理解这么多的妙确实也不容易,但是起码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

好了,今天就不说了,这里面还有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问得也挺让我为难的。当然问得都还不错,但是这些东西,我们都是讲这些道理,直接给大家这样念的话,大家还不一定搞得特别清楚。

第一个问题,我简单回答一下,时间也挺紧张的。(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上,玄义第13页第一行,)你看,都分得还很清楚。(里面说:【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是为教相。兼于开合也】)。光听这句话大家都得好好看看,光看这个书,看书也不一定都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空观来破除因缘和合,结果就可以了分段生死,里面有这样的意思吗?没有执著了,六道就没有了?)他表示疑问,是不是这个道理。(叩请师父慈悲释疑。至诚感恩!)

【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是为教相。兼于开合也】。这里主要讲的是十二种因缘。 十二因缘心生,那么就有生死轮回;十二因缘如果没有生,灭了,这个心灭了,那就出离生死轮回。有生死轮回,就有六道差降,这个六道差降就是高低,就六道轮回。当然这个生看你怎么生了,比如你生得烦恼重,造的业重,那六道之中肯定就是恶道;如果你生得烦恼比较轻,造得恶比较少,反而造一些世间的善比较多的话,你就生到六道之中的善道,反正都不出这个六道。因为这心最终有生,看你生的是善,还是生的是恶,是善生得多,还是恶生得多,这个十二因缘。前面讲过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一直到老死,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心生则种种法生,那么后面呢,好,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你是顺着十二因缘去观的话,就会有生死;如果你逆着十二因缘去观察的话,就能灭生死,出离轮回。你顺着十二因缘,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识生则名色生,然后六入一个一个,一直到老死,我们反过来知道,一切生的根本,最终从老死反过来推,推到无明是根本,你要破除无明,你要让这个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六入灭,我们经常放生大家都不知念了多少遍了 ;无明生则行生,行生则识生,就这样的,一个生一个,一个灭一个。所以这里实际上就从十二因缘法来说,他这种生灭的不同,决定了你有生死轮回,还是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后面的四圣高下,四种圣人,声闻、缘觉、菩萨、佛。你灭的烦恼越多,灭的无明越多,那成为圣人的位次就越高,你只是灭见思惑,声闻、缘觉;灭尘沙惑,菩萨;如果把这个无明惑全部给灭了,成佛了。这就是佛所说的教法。这段话就是用空观来破除因缘和合,这不仅仅是空观了。三观都有,说句实话三观都有,哪是空观就能全部破的了,空观最多声闻、缘觉,是属于空观。到菩萨阶位就有假观了。到佛的位置,中观一定得具足。所以说对这个灭的话,理解就不一样,有些人灭就灭了他,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把他消灭掉。实际真正佛法最高境界不要消灭,根本就没有灭,叫无生亦不灭,八不中道嘛,“不生亦不灭,不断亦不常,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这个无灭而灭才是最高境界,你用这个来对治那个,把这个来灭掉那个,那是比较蠢的法,比较低的法,到最终的话我们当体即空。比如我们开始说析体空,把这个东西分割了。比如说这个电脑是怎么组成的,有键盘,有鼠标,还有屏幕,现在把它拆了,哪有什么电脑,这是笨的方法。

现在不用拆,因为这个电脑本来就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构成的当下不用把它拆掉,没有了,它当下就是空的,它肯定就是性空的。为什么呢?缘生就是性空,当体就是性空。因为它是缘生的,如果它体不空的话,它就不要这些东西构成,不需要因缘而生了。即然是因缘生的那就是性空。既然是性空,那就没有生,这个生是假的生,知道吗,不是真的,哪里有真的生呢,有没有真的生呢,没有,所以佛教最终叫无生。即然是无生哪还需要灭呢,大家经常讲的灭,最终不要灭,要灭的话,永远灭不完。你今天灭他了,他明天灭你,知道吗,这就叫轮回知道吗。有这个生灭心的话你永远灭不尽的。到最终只有没有这个生灭心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无灭而灭,自然没有了。

所以这是佛法对这些东西的理解。这个空观也是,空中有假,空中有中,空不仅仅是空,空具备一切法,大家明白吗。这个是佛教真正讲的空义,有些人理解这个空就是说,哎呀没有了,空掉了,或者自性空。不仅仅是自性空,性空之中还有什么呢,还有缘起,明白吗。这才是更进一步地去理解这个空的意思了。甚至呢也没有缘起,也没有性空,这才是最第一义的所谓的空的道理。非空非有,这才是真正的空。所以就是讲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吗,没有执著当然你就远离六道了。你不能说六道没有了,不能这种话说出来。就说你跟六道没有缘份了,你不会再沦落到六道之中了。你说没有了,六道实际上还是有,这个六道不属于你而已,属于别人。没有生灭了,这世界就没有了;没有烦恼,这个三界就没有了。不会,三界还有,但它有,跟你没什么关系呀。它不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佛国,是净土。

好,这是这个问题。下面第二个问题。这个第二个问题也不好回答,是一个人问得吧,我看这个前面后面都一样的。(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师父慈悲)。你看和前面开头是一样的。(《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下玄义第16页中间所说四悉檀中云:【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暖顶是为人。总别念处是对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义】。伏请师父说为垂哀悯,)哎呀说得这么,不要这么客气啊。(略为展开复议四善根与四悉檀的对应关系。)

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嘛,这不仅仅是说的四善根,当然包括内外凡两个位置。当然说到位次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它实际上用四悉檀来对应在三藏教之中没有超凡入圣之前,你在凡夫位上修行的位次是怎么对应的。这句话比较长,大家听清楚没有啊?藏、通、别、圆四教,这里所说的是三藏教。三藏教之中不说圣人的位次,只说凡夫的位次。那么这个凡夫的位次有内凡和外凡。这个内凡外凡也好,他跟四悉檀之间是怎么对应的,这么一种关系,我们看看啊。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内凡和外凡之间是有差别的,他说的是世界悉檀。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悉檀,那么这个四善根之中的暖顶是为人悉檀。暖位和顶位是为人悉檀。那么总相念,别相念,还包括四念处,总别相念,这是对治,是属于对治悉檀。实际上也可以包括五停心观啊,都是为了对治。对治比如说我们多贪众生是不净观,怎么对治你这个贪的烦恼;多嗔众生慈悲观,对治你这个嗔恚的烦恼。后面世第一法是第一义。当然这是大概的一个比较,在不同的修行阶次它是怎么对应这种不同的佛法的。就是再怎么说,所有的佛法归结在一起不出于这四个类型。一个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随众生的乐欲而说,众生的乐欲他是在世间这个角度去说的,他不是出世间法,是属于世间法的。因为众生的乐欲都是贪图世间的一些东西,贪图世间的这些善法,人天之法,这个也得说,所以佛教里面不是有人天乘嘛。再往上,为人悉檀,世间的善根具足了,有些人开始就要发出世,要解脱,他有出世的善根,所以佛就给他们讲这些法,培养他们的善根,这是为人悉檀。为人悉檀修到善根的时候,说实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烦恼啊,这些障碍啊,就出来了,所以佛要给他们说对治的法门,对治悉檀。你不修行的话,这烦恼还不太容易出来,实际上也有烦恼,烦恼一大片,但是你感觉不到,知道吗,你修行了到一定的时候,这些烦恼你就能看得到了,它就来起破坏作用。这个时候就要有对治悉檀,分别来加以对治。对治悉檀对治到一定的时候烦恼越来越少,最终会证到第一义悉檀,得道,这是第一义悉檀,最终究竟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看看就是这样,佛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啊,第一义悉檀,四教各有第一义悉檀,以前都讲过,藏、通、别、圆四教。

我们现在实际上比如我们拿西方极乐世界来做个比较的话,它也具有四悉檀。一个是净土,一个是秽土,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我这个世界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是长寿的,是无量寿的,没有生死,世界有种种依正的庄严,实际上这都是说的什么?世界悉檀。跟大家说什么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基本上都是以为人悉檀为主的。当然了三十七道品里面具体有对应的,怎么去破除我们的这些烦恼,怎么去解决我们自己的一些无明无知,这就有对治悉檀,最终让大家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了生死,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要成佛,这就是第一义悉檀。所以很多人把这个第一义悉檀忽略掉了,以为大家都是逃避生死,这个世界太苦了,我们都到西方极乐世界享福去了,不是那么容易,他是开启了有这么个方便。众生都怕死嘛,谁不想长寿啊,谁不想永恒啊。所以建这么个世界,所以世界悉檀是最重要的一个。佛接引众生的第一个方便,就是世界悉檀。但是你到了世界悉檀这个角度,你发现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实际上不一样,就他在那个世界悉檀里面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后面的三个悉檀。所以我们这么一理解,整个净土宗的位置一下子就高了。不像我们说的你这个人太自私,你这个人只愿意享福,不愿意受苦。你这个人都不顾我们,不顾家里人,你就自己往生了。刚开始谁都会有自私,但是往生之后呢,就不一样了。刚开始的时候是稀里糊涂,去了之后,高兴啊,喜出望外。

但是真正能够完全理解的,你不能按这种普通的根器的人去看净土宗,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根器更利的人,更有智慧的人,甚至是要站在佛菩萨角度去看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看这个净土宗,你才能真正完全地去理解、去了知净土宗的一种方便和真实之间的一种对应,知道吗。他能把方便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按照天台宗去理解,弥陀净土它最优等的地方,不是它的最圆满最究竟的,每个教都有最圆满最究竟的,它的殊胜之处能够把方便发挥到极致。它的门槛最低,它能够普度众生,让众生费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力气能够了脱生死。但是了脱生死之后,虽然起点低,到那边他就没有生死。当然到那边要花很多的时间,那不管,先生到净土再说。你在这边,太难修了,你自己怎么了生死啊?所以说我们要度众生,你就要花这些力气,要做好服务,说得不好听一点。把服务做到位,一个众生都不能少。让众生哪怕以最低的标准,只要他能及格到60分,立即就录取。你不能说必须要考80分,要考90分,我们要择优录取,怎么怎么不能这样的条件,只要达到我的及格线通通录取。你这个题目还不能出得太难了,大家能答出来就去了。去了之后继续修呗,你读预科班也行,不一定直接读本科班,这多好啊。当然这样老师就费心了,学校校长就费心了,说实话,你看我什么学生都收进来了,学校分很多部啊,哪些部啊,四部,四种净土。

四种净土里面最难教的就是我们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弟子,其他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比较容易教,素质高,起点高,凡圣同居土太难教。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一下,真正为什么说净土宗了不起,阿弥陀佛的慈悲、他的愿力、他的智慧,对我们众生痛苦的一种体贴,没有其他的法门能够超过的。所以我们学这个天台宗,学这个《法华经》的话,反过来又可以重新去认知我们这个西方净土的一种殊胜、一种圆满。所以我们学做人也好,学佛也好,都应该养成这么一种见识,我们不能看一些表面现象,人与人之间也是的。进入佛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苦相互去为难对方呢。就像以前一个老和尚说的,我们出家人都很不容易了,何苦去为难对方呢。老去说你这个做得不够好,你这个做得有问题。相互之间总去指摘,我们好不容易进入佛门来了,为什么不能相互之间去鼓励多赞叹呢。老说你这个人脾气太差,你这个人分别心太重,你这个人太怎么怎么着,不能这样子。那没有进入佛门的,我们都还要慈悲,要包容呢,进入佛门,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们都是带着很多业力呀,背了很多债的人到这个地方来的,不是想修就一定能修好的。所以大家得有这样一种胸怀。你看佛会放弃任何一个众生吗?佛会瞧不起任何一个众生吗?不会的,永远都不会的。那我们在往其他地方去想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门,不同的道场,不同师父座下的弟子,都不应该相互之间去什么呢?去是非。这样的话才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都应该有一种很高的胸怀、一种气度去看这些东西,你才不把这些当回事。你这个人没有胸怀,天天就斤斤计较这些事。没有境界的人,没有涵养,没有眼光,所以学佛都从这些地方去学习。《法华经》就是这么一种胸怀。说法华是圆教,实际上最终一切法都是圆教。

法华只是教给我们一种思维,圆教是怎么看待一切法、一切众生的。他为什么是圆,圆的思维、圆的理解、圆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如果你能理解到就好了,法华教会了,不仅《法华经》是圆教,其他的一切教一切法都是圆教。因为你会这种思维了,你已经具备这么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讲一个法不仅仅是讲这个法,而是把它内在的这些精神、本质的东西给说清楚。然后你通了这个之外,其他的东西都能触类旁通,一路通时路路通,一切万法尽圆融。那就好办了,你这个学佛就不会走错路了。

好啦,今天你看又说了一大堆事情,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合掌,做个总的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

所有的法门都是成佛的资粮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

本经有十事奇特,为众经所无: 1、化主不可思议: 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

名誉不足惜,道德无可崇

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佛教词典】善夜经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

【佛教词典】名欲

五欲之一。指贪求声名之欲。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载...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

把握当下,珍视生命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圣严法师《不舍众生》

一般人误解佛教,甚至佛教徒们也误解佛法,认为佛教是...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