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十八讲)

各位正法学堂的学子们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感恩诸佛菩萨成就,感恩一切护法的护持,今天因缘得以具足,我们讲《金刚经》的第十八讲,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依然是星期一的《金刚经》。一直讲了这么多无住,不可得,不生分别的念,好像把一个法讲的实在是走到绝境上了。这大概就是佛门里常说到的,念头打死了,法身才能活吧。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翻来覆去地一直在讲呢,语言这个东西也是虚幻相中的一种,为什么一定要依照着语言上的表达来讲。这里边有一个原则,就是虽然佛的境界,也就是我们所修的这个道不可解,不能用语言来理解,但是入道之道,不可不解。这个方便怎么契入到境界中的,这个方法一定要掌握,而且还不能搞错,不能偏颇,不能走入误区,这就是所说的佛说法的意义所在,我们来闻思的可贵性。

所以我们今天接着跟诸位同修,非常法喜充满的来再进行往下贯解经文。为什么这么说,就是每学习一段经文,其实就是我们修证的过程,过去世也是全凭这么点点滴滴,生生世世,这么艰难的,好不容易的这种积累,这辈子才有这个果报,现行的坐在这里来听闻《金刚经》,来学修佛法。所以上一讲讲到“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我们刚才讲到了,“无法可说”的用意在哪里,“是名说法”为什么要说,这就厘清了。今天我们接着往下看: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

前面都是讲到须菩提,须菩提,这里多了一个“慧命须菩提”。也就是须菩提当机的这个法,是佛的法身相续的命脉,他有这个缘法,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所以真正的般若的出生诸佛的法门,就是要须菩提来相续、承载、传达,把佛的智慧法身和一切众生,特别是尽未来际到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慧命,能够相续在一脉上,叫“慧命须菩提”。

为什么这里提到“慧命须菩提”,他的用意在哪里呢,“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你看他就问佛,如果未来世有众生听到这个法的话,能不能够相信,不信了怎么办。因为刚刚佛讲到了“无法可说”,这是我们上一讲的结束点。既然“无法可说”,还有何法可信呢。也没有心可以发,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没有法可以说,自然就没有信可以信了。

可是这里须菩提他做了“是念”,“做是念。当有众生。当信佛法。”既然这样,大家都会觉得怎么会没有佛法可信,大家注意了,没有佛法可信,这又是一种表达般若,也就是我们修证空性的入口,无法可信。因为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捕捉,那一旦有捕捉就是有靠,说到究竟处信仰也是一种情见上的执着点,有靠。可是我们都会认为信仰,这是佛弟子根本的命根子,大家想想一说皈依三宝,我信佛,我相信因果,我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么这些都是从相上来讲的,如果从本性的回归上而言,你真的要达到“无所住”的境界的话,大家想,我们一定得把我们常规的自以为是,能够依靠有依赖性的这种信仰,也要突破。

为什么在般若法门的下面都是说自性,“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佛道誓愿成”。在极乐世界念佛、念法、念僧,念的是自性三宝,什么意思,就是不是自己内心去找个靠,自己本身就是具足的,本身就是靠。这才能够彻底的突破,把所谓情见上的信仰也给它放下空却。

我们设想一下那是什么风景,以前从没这么说过,真正的般若空性。大家都觉得,“那不成,没有信仰怎么办呢。”大家已经把世间法替换得差不多了,试着把出世间法的信仰,也把它彻底放下,那是个什么境界,妙不可言。能信这个跟这个信仰对接,才是真正的叫做“实相信仰”。

所以这里你看,虽然须菩提在问,佛好像当场就破斥他这个妄想。我们很多时候祖师爷们开示也是这样,好像来的末学晚辈们问法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正面回答,不知道绕到哪去了,直接就把它掐断。此时佛陀用的手法正是如此,大家来看: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同时就是破除须菩提对众生的执着,说众生能不能信呢?佛就当时说“能不能信且不说,从根上来讲,什么是众生。”破斥对于虚幻的执着的念头,佛言“非众生,非不众生。”为什么,如来说众生者,不是真正有一个众生这样一个真实的一个相貌或者状态,他是一个假名,是名众生。信心上就从这个上面来确立起建,这是佛与弟子的演法的问答,大家发现了没,已经到了非常微妙的地步,“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就没有正面回答他说能不能信,说信什么呢,众生要信,信什么呢,信佛法。有佛法就有众生法,有能信就有所信。

首先就从能信的角度上来讲,众生本身就是一个假名,虽然有你我他,大家想想他是一个假名。我们来特别提出理论上理解一下,什么叫“非众生。非不众生”。非众生而言的话,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怎么会没有信心,须菩提提的问题就是,既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天然就本具这个能力,怎么会没有信心呢。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来是佛,非众生。

非不众生是什么,但是他没有到头还在凡夫地,所以他不可能说他不是众生。也就是心性上本来是佛,这叫非众生,可是行为上还是众生,这叫非不众生,非不众生双重否定,是肯定,他还是一个众生。

这个又比较绕了,大家慢慢的要嚼一下,虽然行为还是众生,但是他的心性一显就是真性,只要有缘就能够显了。就像我们这里讲到的,当体就信实相法。为什么,因为我们本具的就有实相的功能嘛。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位大家在听的时候,只要我这么一讲,你们即刻就是能心里有这种相应度。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本具这种功能,这个不是外来的,只是我们现在起建这么一个缘分。这是从理论上来理解“非众生非不众生”。

从心地观法上来讲,大家看“非众生非不众生”什么意思,很简单,你既不要有“是众生”这样的一个执着点,也不要有“不是众生”这样的一个执着点,这才叫“非众生。是名众生。”你执着真的有个众生,那佛就说“非众生”,你认为确定真的没有一个众生,那佛就是“非不众生”。怎么办呢,既不要有众生的概念,也不要有反对众生的概念,本来就没有你反对什么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是名众生”。

我们继续再往下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时候,须菩提已经悟到了般若无所得的这个根本的法。他只不过这里是为了进一步证实,佛的境界其实也是无所得的这个结论。他就问佛世尊:“你在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过程中,真的就是连一法都不可得,就是没有一点牵挂,没有一法可得吗?”佛就首肯他“是的是的,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我们来看这段经文,回顾一下,就是佛的身口意三业,都是跟无住无得的实相同步的,才能称之为佛,叫做觉悟者、大圆满觉。为什么,前面曾经讲过的,不可以色身诸相来见如来,说明从身业而言。中间又说无所说法,“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是从口业而言,无所住实相里。此处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无有少法可得,于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一点法可得,是从意业上而言,身口意三业。

所以不论身口意业,都没有离开现前一念的了不可得之心,这个是非常难的,大家尽量的来相应,提起来。就是现前一念,无念心。你不要刻意再去找无念,放下现在的念头,不是再去追随一个我要无念。所以为什么有时候叫做“莫向外求”,我们总是离不开向外求。

所以说,我们通常成佛之道,大乘的菩提之路,我们常说菩萨有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他一定是说获得了什么位次,才能证到什么法。那我们总是以为,一定是证到什么法,一定是得到什么位次,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实际上他是空到什么地步了,无所得到什么质量了,这才叫做阶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集体错误性的执着,前面不是讲到了“一切圣贤于无为法而有差别”,但是我们一听说有点得,那一定是说这个人他开悟了,或者修行他已经登地了,乃至入菩萨位了。那我们下意识的就会想到,这个修行者太厉害了,他到了什么地步了,一定拥有什么东西。现在我们有时候讲到某位老和尚,或者大家亲近的善知识说“人家有道有法”。这些著相众生一看,有道有法,下意识的赶紧就认为这是高人,手里或者心内握着个什么,拥有个什么,藏着个什么。殊不知真正的是看你空到什么地步,放下到什么光景了。所以这里我们一定要从知见上,看到圣贤之道就是无有一法可得,你有得就得不了道,以毕竟无所得,才能成就佛道。

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虽然我们号称有修因证果,我们总是正面的去错误的理解,修因证果是因地付出了什么,果位上得到了什么。结果没想到是,因地上就决定的处在这一个无所得的角度来发心,那么果位上当体就证得就是从始至终无有一法可得。没有少法可得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是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大家来看,我们通常说修因证果,真正的不生不灭的因果,就从这个上面来观察和抉择的。你得果位,你得到个什么果呢。就像我们有时候老打妄想想开悟,你悟个什么呢。得果你没有一法可得,无所得的果才叫得果,这就是我们常讲到的“原来退步是向前”,悟后的人才知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从修因而言,你要修个什么行,没有一行可以行,无所行才是正因行。大家不要错以为,那就是不修行了,不相信因果了,不是啊。真正的正因,成佛的因,就是无所行的因,不要刻意的因,一刻意就落入到外道凡夫的因,只有无所行的正行,才是成佛的因。这里讲到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断妄想不求真”,这才是真因,大家记住这两句。从因地上来讲,就是祖师们开示的“不断妄想不求真”,从果位上来讲“原来退步是向前”。

那大家想想,我们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要放下现前一切娑婆世界的所得呢。因为我们没有汇通过这个法,心也没有到过那,根本就想不到原来如此,就总会说“原来退步是向前”,是不是就不让求生西方了呢。“不断妄想不求真”,大家想想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念的相应了。是不是相信极乐世界,相信的如如不动了,唯有往生念佛为是,其他的都不在此层面再论,这才叫做“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要善于用“心”来“应”法义。这是这一段,我们再往下看一段经文,现在因为每一段经文的都比较简短。其实《金刚经》今天第十八讲,应该再有两讲,就差不多圆满了。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经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大家要听啊,听仔细了,不要走神。正因为无所得无有少法。前面一直在讲“无所得”,一点法都不能得。所以我们来这里沟通一下“是法平等”的体验。是不是就是“无所得”中收获来的。 只要有所得,哪怕有少法可得,这个“法”能够平等吗?能够无有高下吗?为什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菩萨有次第修行,因为有法可得,就有高下,有大乘、有小乘,有凡夫、有菩萨。这个分别心一出来,只能在渐次行进的佛道上,而不在顿修的佛道,圆修的佛道上。所以说,只有“无有少法可得”的时候,法界才是平等的,才是无有高下的。

我们常听过一句话:“唯愿我佛垂双手,抚得人心一样平。” 其实表的就是这个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人无贵贱,法无好丑,淡然平等,就是菩提。这里特别要指出,有人又开始动念头了,一动念头就开始想:“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大家都得平等的,什么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又错了。“平等法”不是“等于法”,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不是等同法,是从差别相上来用心,无差别的心来对待。不是都要一样,老有人误会,认为“是法平等”,好像没有个男女老幼,好像没有差别相。真正的“平等法,无有高下”,就是让你在差别相上,来见平等心,不去随着差别而起差别心,这个很重要,大家要了解。

讲一个公案,禅宗里面有一个沩仰宗。沩山禅师和仰山禅师,他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大祖师,开山立宗的大祖师。 他们俩有一次斗法,问话斗法。沩山禅师指着山间的梯田一样的田地,问仰山禅师,他说:“这丘田,那头高,这头低。”就是说,这个山地那边儿高这边儿低。仰山禅师说你错了“却是这头高,那头低。”因为他们两个站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沩山禅师就说:“你说错了,我怎么看见是这头高,那头低呢。”沩山禅师回答说:“你若不信,向中间立,看两头。”意思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头高这头低,你就站在中间,往两头看。 结果仰山禅师就回答说:“不必中间立。亦莫住两头。”不知道大家听出来没有,这就表法了。这个“立”和“住”,“高”和“低”,都是执着念。所以一个说这边高那边低;一个说这边低那边高,他们两个相反。结果一个说,你不信的话,站在中间看一看。结果最后一个回应说:你也不要住在两头了,有一个高低。我们就以为高低抹平了,彻底平了,有个中间,中间也不能执着,依然是高是高、低是低,也没有高低的相,既然没有高低,就没有一个高低之间的中间。

说来说去就是这么个意思,表的就是“法无高下”。接着后续,沩山禅师说:“若如是,着水看,水能平物。”意思是,既然这么说的话,那高呀低呀,就不说了。你看水,水是平的,能够平物嘛,这就是刚才理解的,出现了一个偏差的理解,以为没有差别相了,跟水一样,永远都是平的,水不可能平湖中有一个高低。结果仰山禅师也没有上他的当,没有走入他引导的误区,他们俩在斗法嘛。他回答,“水亦无定。”意思说,水的高低也是不定的。怎么不定呢? “但高处高平,低处低平。”就是不管水在高也罢、低也罢,都是平的。比喻我们不管看到贵也罢、贱也罢、好也罢、丑也罢,心是平的就可以了。在贵中没有一个“贵”的见解,在贱中没有“贱”的差别。这才叫做“法无高下,是法平等。”说到这儿,沩山禅师就不说话了,没上他的当。

可是大家要知道,平等真不是好修的。住在两头,说明已经不平等了,立在中间,也说明不平等了,因为有中间,就有两头。 虽然水能够平,但是物不平。什么情况下能够平呢,“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才能彻底平。高也平,低也平。为什么,因为没有“得”了嘛,在上面没有见解,没有意见了,没有“感”和“觉”了。这种感觉是一种凡夫的感觉。所以这里“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难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彻底没门了吗?怎么去感受“无上正等正觉”呢? 前面讲“无有少法可得”,后面又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儿又说,修善法才能得,好像是抵触的,不是这样的。

大家知道,“无有一法可得”,得在一切法上修过来、试出来了、考验出来了,在一切善法上修出来了,才能练出这种状态,才叫做行家里手。并不是说一句“无有少法可得”,然后就真的没有少法,估计一样都放不下,就是看在我们的经历中,能否过得去。如果我们在心的平等中,来感悟正等正觉。如果这样,其实一切的善法都是“现证”的。不知道听出来这个法义没有,就是当我们心真的平等的时候,不用再去我要修善法,要证个什么无相等等。只要经过善法中,每一善法当体就会让我们“现证”这个“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就成就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在一切善法中,只说去证它,就是已经尝到“平等”的味道了,而不论去修了。修什么呢,吭哧吭哧修的时候,你就已经不平等了。只有在一切“修”中,当体就能“证”,这才叫“真修”。

大家把心跟上来,否则这些听起来是非常涩的。这里我们再过一遍,为什么这里讲到“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是讲到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但怎么得这个“正等正觉”,又说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的心态,去修一切的善法,才能够得。

这里有一个佛学词汇要了解,就是“无上菩提”有四个意义,才能称之为“无上”。

第一个角度,就是无所得。因为无所得了才叫做“无上”,如果有所得的话,得了这个,还有另外一个比这个强,或者不如这个,这就出现了还有“上”的空隙。

第二个法界平等,是法平等。就是没有我,没有人,无我无人,就没有人我是非了,哪里还有“上”呢,谁比谁上呢。这也叫“无上”。这是从正面表显,显现这个法而说的。还要从侧面,从离开的角度,从远离的角度来讲。如果有“我”的概念,有“人我”的概念,就不是“无上”了,无人无我,叫做无上。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表显。

第三个,修一切善法,才叫“无上”。为什么,前面的“无所得,法界平等”或者“离我,离人”的知见,都是从“果位”上而言,就是修成就了以后说的。从“因”上而言,修一切善法中,用“无上”的知见,去应对一切法中的圆满,修圆满,都过了关,这才叫“无上”,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正等正觉”。

从这四个角度,前三者都是讲“理”的,道理。讲圆满的“果”。只有最后一个,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去练,练的时候,还是用果位的视野来练,不再去有所差别相上进行积功累德,只要领略这个功德就可以。

这段经文,确实也是在《金刚经》里面比较重要。特别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然后又以无我相人相来修一切善法。无有高下的才叫“无上正等正觉”,修一切善法才能得到“无有高下”的“正等正觉”。把这个思路搞清楚就可以了。好,不多讲了,听不懂我们就结个缘吧。

下面再看: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段经文读的有点快。但我们也搞清楚了,就是跟前面的内容八九不离十。因为在此前说过好几次,一会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一会说恒河沙的身家性命,一会又说内财外财都能够舍。可是不管怎么舍,都舍不过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为什么就不断的比,就是比不过呢?

首先我们要看,为什么在这一段经文后面又来了一段,说布施功德比不上持经的功德,用意何在? 因为前面讲到,修一切善法能够得无上菩提。有人就会觉得受持经文章句、四句偈,就得不到菩提吗?这就是般若法门,从两个口入都可以。从事相上入,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从道理上入、理性上入,就是直接用经的法义来框你的人生观和现前的心念。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把心调成“无住”的心就可以了。

这里为什么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须弥山王呢?大家都知道,每一个世界中,都是以须弥山为核心的,须弥山是所有山之王,最高。这么多的七宝布施,还不如般若实相的功德。可是前面也讲过,但是有个差别,前面讲到的布施七宝,只说了不如受持四句偈或是为他人说。这里讲的“布施”,不但不如受持四句偈,甚至连受持四句偈,读诵为他人说的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分之一,都没有,就差这么多。所以说到这种绝话的份上,我们心里笃定要相信一个概念,相信一个差别。是什么呢?就是有为法,生死中三界内的法,永远不能与“无所得”的、无碍的“无为法”相比较。不在一个法境中。一个是起心动念,那永远相续不完。一个是真相圆满,彻底一了百了。

所以这两种福德,为什么这么多分之一都比不上呢?说这么多分之一,都是因为要比一下,让大家有所明了,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么这里做这么一个比较,它也是从几个点。

从殊胜,就是为什么读诵和受持经典比布施殊胜,一个从数量上,“乃至算数所不能及不能譬喻。”为什么?因为持经的福德,不可以用有为的算数来进行描绘,你说不完呀,数是有量的,持经的功德,持的是无为法,它是无量的。

再一个,从经典所产生的力量上而言,就是力量的强和弱那没得说。强和弱能够到什么地步,相比较,我们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现在,你布施再多的物体,将来回收再大的果报,永远就跟仰天吐一口痰一样,看上去吐出去了,好,离得好远了,可是它迟早还得落下来,落下来就跟你吐出去一样的,还是那个死样子。为什么,轮回不息。可是《金刚经》受持四句偈的法义,一旦入心的话,就如同彻底脱离了地球引力,就像火箭一样 “咵”地就推出去,永远都不在这个地球引力的范畴内了,它在宇宙中怎么飘荡都没有障碍。所以你说这两种在一个水平上吗,力量的强弱不一样,受持《金刚经》的力量要殊胜。

第三个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类别殊胜。第一点是数量殊胜,第二点是经的力用殊胜,第三点就是类别殊胜。就好比说贵贱的两家人,他不能够在一块儿比较一样。

我不知道大家都看过没有《锁麟囊》,那个锁麟囊戏唱的是两家,一个是富贵人家的小姐,一个贫贱人家的小姐。富贵人家的小姐随便把她陪嫁的一个锦囊,一个袋里面装几件珊瑚宝贝,在她来讲只不过是多余,锦上添花的一些首饰,给了贫家的小姐,她就能够安家,一辈子就安置住了。所以说没在一个比较性上,布施和受持经典也一样,不在一个法境中,这是类别胜。

那么最后一个就是因果胜,因果殊胜。这部《金刚经》的因果胜过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因果。因为他就是以无念无所得的不生灭为成佛的正因嘛,直接就是因地跟果位就同步了,已经把它统一掉了,所以布施在这里校量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跟大家讲,当时我们禅宗不是西天有二十八代祖师吗,达摩祖师属于二十八代了,到我们中国来弘扬禅法,算是第二十八祖,在中国算是初祖。第二十七代祖师叫做般若多罗尊者,禅宗第二十七代,从释迦牟尼佛到他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在当时有一个叫香至王时代,这个国王供养布施他一个无价宝珠,就供给了祖师爷。

祖师爷就在他们家王宫里面,当体就来看看谁是法器,就来问这个国王的儿子们,这些太子们说,“哎呀,这个圆珠这么漂亮,这个宝珠无价,有没有比它更厉害的。”结果第一王子,王子里面第二就老二,都说“哎呀,这个珠是七宝中最尊贵的了,再也没有能够比它厉害的了,要不是尊者您老人家这样的道行,这样的德行的话,谁能够受得了这种供养呢,谁能够拿得起呢,能够受之呢。”就这么说。结果老三就跟这俩不一样了,老三就说“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你看,他说宝珠再怎么珍贵,它是世间的宝,它跟法宝中比不了的。祖师爷一听,老三是个法器,就问:“所有的这个事物中,什么物力量最大呢。”这个三王子就说“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金刚经》不是就是讲法性,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这个福德就是这里的法性福德,不可比的。所以跟大家讲在普陀山,这段时间就到了普陀山了嘛。普陀山我们大和尚每次来应机施教,真的在旁边能够看得到一些,这种方便善巧,妙不可言。有时候有的这种来求福的人,他在观音菩萨道场,来捐赠寺院,或者一些宝鼎等等做功德,捐个一百万五百万,大和尚赞叹说,“哎呀,真的功德无量,有舍有得,有舍有得,舍了才能得。”

不断地赞叹他高兴死了,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大的功德,那将来果报不可思议呀。这就跟第一王子和第二王子一说,“哎呀,这个宝珠太尊贵了。”如果有的人是法器,还真是这样,有的特别大富的这种人,他心性上也特别灵,看到有的人捐得更多,像我们普陀山这段时间,有一些小寺院收回来重建,会有一些海内外的功德主他自己一个人就说,这个寺院我来负责建,就是等于说包圆了,包圆了捐了一千万,心里还有点可能这种我慢,还是什么的。和尚就开始又说另一种法了。说什么呢,“你几张纸呀,有什么好值得夸的。”就捐一千万,不就几张纸嘛,用的着这么沾沾自喜,因为也是比较相应的弟子,知道他能接受得了这个法,那就又换成这种说法。

所以大家看这就是相和性的差别。前面是须弥山王七宝来布施,也好,功德无量。可是你能接得上四句偈的《金刚经》,法性之宝,真的那么多钱就成了几张纸了。法性是无为法的,世间的一切法不可为喻嘛。所以这就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是讲这一段经文。

那好,我们今天再往下贯一段经文,大家注意听: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又讲到“所言即非是名”了。这段经文又是从一种怀疑的情见中来的,所以大家看《金刚经》一直叫做断疑生信,就是后面跟前半部分经为什么内容重复,结果又有新的高度呢。就是一卯一环扣着就让他从前一个问题的领略中,又产生了一种怀疑的情见,那么后一段的经文就破他这个怀疑的情见,一卯一环扣得丝丝入扣。这里大家就要弄明白这个血脉是怎么下来的呢,前面讲:

“法无高下,是名无上正等正觉。”既然法无高下,无有高,谁最高呀,佛最高。无有下,什么是下呢,众生最下啊。那既然没有高,诸佛也就不高了,无有下,众生也就无下了。这就是常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可是实际上我们的见解中,明明常讲到佛出世度众生,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既然说法无高下,可是明明佛为高,众生为下,有佛在度众生,有佛有众生的呀。为了这个疑惑,所以此处才讲到说“实无众生可度”。须菩提,你不要这么想,你不要说如来心里还有这一个念头,自我的一个肯定地说我当度众生。佛说“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那就不叫如来了。

如果见有众生可度,大家设想一下,那佛就有了我的感觉了。众生是怎么出现的,由于我们本来是众生,所以才能见到唯心所感的众生。众生的概念就是还是在凡夫烦恼海中嘛,他就是被度的对象。被度的对象来讲,由于我们是众生,所以见到有众生。那自己还是众生还是被度的对象,你怎么去度众生呢,你不能自度怎么能度众生呢。所以佛的知见中也有众生,可是佛在成佛的时候,见一切众生皆成佛了,没有佛和众生的差别,即无有佛可成,也没有众生可度,随顺着世间而说成佛度众生。所以大家要搞清楚在成佛度众生的前提下,你把佛跟众生摆平,就同时即成佛又度众生,这就是佛法,成佛之法。

如果认为佛看见众生,还有一个我在度众生的感觉,那众生也看见众生也要说度众生,这样的话众生能够度佛吗?这就有大过失了,所以不应该说佛真的见有众生可以度。所以这里讲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为什么下面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呢,为什么又来这么一句呢,因为如果没有众生可度,那佛何故又说我要度众生呢。为什么呢?因为是随顺着我们人世间的套路,随顺世俗常规的分别心而说有我,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存在,所以就是“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可是为什么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呢?如果说无我的话,世间人一天都是我来我去,我生我死的,我怎么会没有我呢?这就是凡夫在无我法中非得说有一个我的最根本的执着。

所以大家,这今天讲到快结束了,五十几分,我们在起个观,观心观照一下。你就在现前自己的身心世界中来到处找,一定要找到我在哪里,因为除了我们的身心世界,你还能触摸到什么境界嘛,无非就是自己的身心世界,色受想行识,地水火风四大。那不管说五蕴也罢,四大也罢,我们不考虑这些了,就现在你现前在你当下处的念头中,你找我在哪里呢?你看我叫宏海,宏海我坐在这,但是我找个宏海,你找嘛,这到底在手上,还是在这个经文上,还是在手机上,还是在身子上,哪儿呢?哪都找不着,真的找不着,这不是佛说的一种抽象法,然后我们好像够不着,离得很远。完全够得着,这会儿就在,无我法就在。你就找我在哪里,为什么每天日用而不知,就是你天天活在这个真空妙有中,你都不知道,真的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我。可是我在哪呢,你推敲一会就山穷水尽了,就没有。可是凡夫之人就以为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这就是佛的连环扣了,彻底给你这堆垃圾刚刚扫完,下一次执着又生起了,他直接又给你扫荡。

你看“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为什么要紧跟这么一句呢。因为前面讲到本来没有我,但是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好像把我给破掉了。破掉我的同时,因为凡夫的秉性,他就是听什么执着什么,即刻就认为说真的有个凡夫,错以为有我的存在。而实际上凡夫认为是错的,凡夫认为的我是不存在的,“我”倒是好像感觉到把他破了一点了,实际上一点都没有,凡夫的见解又立起来了,马上就生了定见,有个凡夫。所以这里讲到,“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实际上凡夫的概念,你也不要生起了,没有一个真正的凡夫的相,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我们再一起来观照一下,实际上一切都是假名都是概念。我们所有的生活内容都在追逐名相。哎呀,佛法里面讲到的名相,这个词用绝了。你就去现在观照一下这个名相,我们为什么不用说名词或者名字呢。名相这个词用的呀,他跟名词和名字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有我们的幻相,都会给它赋予一个名,名词。在名词和它的相貌结合的轮廓中找到一个存在感,其实一切相,都是用名字给搅和起来,以为真的有一个存在,所以大家我们现前观照所有的名相。

今天晚上讲了这么一个小时的法,你看我在说“讲”就是一个名,那我们下意识听到“讲”这个名词的时候,就会心中或者念头里,就一个幻相就出来了,讲呀,一个人在说。好,又出现了一个人在说。说,怎么出现的说呢,我们给四大组合的舌根里面,不断的吐出来动静结合的一种音声符号,然后你的第六意识再辨别思维接收,不断地用妄想来堆积成一个自以为是的一种道理。看,还是一种名和相,轮廓的结合存在。我又在讲“看”还是名和相,我们在理解“看”还是名相,又会一系列的产生出来。“看”是在干什么呢,我这么一说“看”,大家马上用念头一起来作意来思维,说原来都是假相,这就又引发了后面一系列名相的产生,发现了没有,这就叫“色受想行识”。

相续不断,相续不是真的有个我,而就是这个妄想的一个幻相,和结合我们名词给他进行一个包装,然后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有实体了,其实都没有,不管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都没有。所以这里只是以点代面的在讲法的正在进行中,说到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那么害怕大家把凡夫就真的当作,我认为有一个凡夫,这个名相进来了,所以佛直接就把它破掉,“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是名凡夫”。

我要是告诉大家,我要告诉大家者,如来说即非我要告诉大家,是名我要告诉大家。我不知道你们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没有,如果来说即非听明白没有,是名听明白没有,又是一个幻相,执着。执着者如来说即非执着,是名执着。好了,不能再说了,明白了就好了,反正如来说明白者,即非明白,是名明白。下面我要回向,回向者,即非回向,是名回向。一系列的心念,你能跟得上,就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好,请大家一起来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愿以今日的讲法闻思功德,一起回向给普陀山的首座上道下生长老,祈愿他老人家不违本誓,乘愿再来。也愿此功德回向一切有缘,精进行持,信心不退,一切吉祥。好,下次再见,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增添成功十大关键要点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生啊,就这样下去,完了

出于丛林,入于古刹,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一...

【佛教词典】七聚

将犯戒之相分为七类,即统括五篇与篇外诸戒条为七类。...

【佛教词典】夏路派

又作布顿派。西藏佛教派别之一。系十四世纪由布顿仁钦...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 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嗔心的火烧的是自己

佛法是认为生命重在过程,你这个过程是用什么心态来面...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