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的学子们,我们先合掌端身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金刚经》的第十讲。那么非常抱歉,因为因缘所致,今晚开示推迟了半个小时。当然我也感觉到很殊胜,因为刚才思维作意了一下,觉得说可能真的就是因缘中,这也是一种到处讲法吧。因为昨天从普陀山出来到北京。到北京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那今天一早上,迎请一位护法往普陀山供养几百尊这样的古佛像,非常殊胜的法会,大家也可以随喜赞叹,那下午还有一百多尊从宁夏这边来迎请,所以又到了银川了。此时此刻我宴坐在银川的一个宾馆里边跟大家来接法缘。虽然一路这样行色匆匆,特别是在北京的同修弟子们可能觉得说路过北京就一晚上,也只好擦肩而过,后会有期。那么这会儿在银川,我说还没有来过银川。今天这也算是在银川讲法,往常是从北京去哪里哪里讲,现在是从哪里哪里往我们大觉世间正法学堂讲,所一样的,还是一个法界,还是一个心地,很殊胜。

上一讲,我们就讲到了一切的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跟这些圣人,他们的因缘中就跟斗法一样,看谁能够空得彻底。看谁能够不动得究竟,如如不动到这个究竟地。本来如此,随缘不变,任运自如,都是在这个核心的、唯一的、中道实相的、圣人境界上来见分晓。那我们今天开始要讲到既然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那就要开始在这个法上来见差别。首当其冲就是我们常行的布施功德讲起。行布施功德都知道,财施、法施、无畏施,说你舍得舍得能舍才有得,那到底得什么?怎么得?还是有差别相。

好,我们先来看一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如果从理解的角度,前面我们讲的是从因果门来讲般若理。从信心门来劝大家入般若境,从智慧门来引导我们与般若现前相应,那么此时,是从功德门来讲般若。也就是我们一直前面在给大家来一起学修观照这个般若的体,当体如如不动,应无所住。那如如不动它不是一个死的。这一段开始就是要讲到般若的妙运,它也是有用的。这个妙用怎么起用呢?就是从这一段来讲,也是诸法实相虽然不能够说,那么这些经文,这些文字,我们在讲的时候也是可取也是可说的,但是如果依着这个文字能够悟般若,那就是应着这个“说”来悟“无说”了,所以这里的核心思想,这一段就是受持的功德,福德无量无边。

为什么须菩提跟佛陀的对话是从布施讲起,特别是从财布施讲起。我们现在,说实在能够舍点儿财,特别是在自己拥有的这个量上能够比例稍微高一点的舍点财,这已经是大根器的人。可是,其实这是从解脱法上来讲,只仅仅是一个入门。你看,我们财施现在做个普供,或者说去寺院里一下子,建个殿堂,塑一堂的佛像等等,这是大功德主。但是这里的佛陀和弟子们人家是怎么修成佛的,怎么成了佛的首席弟子。从财布施来讲,眼界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以布施。我们都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一中千,一千个中千一大千,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须弥山一个太阳月亮围绕的,上到色界天,下到无间地狱,这样的一个范围,只是一个小世界。所以我们听起来好像说这哪有这么多。真有这样的。真是有大千世界七宝布施。

比如说,如果有转轮圣王出世,他的福报够辐射引领一四天下,所以他就能用四天下的这些胜妙七宝来布施,他能做得了主。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大梵天王,那他就能领一个大千世界,能以大千世界的七妙宝来做布施。

所以说,首先我们理解这个不要作为比喻,在佛的视野中,他的佛眼观过去,无量无边的世界里面,这样的布施太微小了,就是等于说是他的分内之事,这种布施人家常见。我们听了都好像觉得十分离奇,规模太大了。那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有这样的人能发这样的心,能够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这样的话,功德已经是非常大,甚多了。但是,须菩提虽然说“甚多。世尊。”但是他加了“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这里我们就要看到他虽然讲功德甚多,是依着什么呢?是依着分别心、回报心、功德心、带着我慢心,这样来说,那当然大。依照世间相上来讲,所以这里讲“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你从相上来布施的话,那你当然越布施的多,佛就说功德越大。我们思维一下,就是你一旦把它投入到一个有量的形容中描绘里,那就再怎么多,它一定还会少,一定还会无。他是有完有了可说可思议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佛也随顺着世间法说,你的功德大。就像我们现在住持寺院,法师们也会说,哎呀,这个功德无量,功德无量。那我们一听,功德无量,就马上觉得不知道我种了多么大的(功德),将来能得多大的回报这样的一个欢喜心,可是大家不要听错了,真正的功德无量,这是三宝法师们给你们种一个出世解脱的正因缘,树立这个缘起。因为你说你功德多大多大的时候,你这个下意识的心念一定是在求回报,在著相中。所以“功德无量”,有时候我们听不对。一听无量就以为这个量不知道有多少,去描绘、去等量去了,其实真正的无量,就是说它的福德性不可思议,不能量,没有个量。

那你怎么去形容呢。它是从法性上,你看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这里讲到的,这个福德多不是从性上而言,是从相上来讲的。我们一般很容易随顺相,很难随顺性。真正如果你说把布施的功德,就像我们常说的三轮体空,那就是入了法性了,那这样来讲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德无量”。所以大家看到这一段,如果说福德多是依着有所得的财布施而言,如果说就法布施来讲,无所得的法施来讲,即非福德性,没有一个福德可得。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主要讲福德性和福德多,主要就是从有德还是无德来进行差别的,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无为法而有差别。如果你求福德就是有漏的,如果你往法性上汇,那就是无漏。所以我们这里来厘清一下,大家看,如果说我们常行财布施,那么我们从有所得的层面来讲,现在我们还没有入法性,没到这个境界。那么我们从有所得心来讲,我们有所得的财布施就不如有所得的法布施、法供养。

我在这里这样跟大家分享,我觉得一直坚持,我自己也很法喜,其实也是一种供养。但是,说实在的还是以有得心。那么,都是有得的情况下,这个法布施还是胜于财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跟法相应了以后能够入性,从相上入性,但是一味的执着财布施,那就只能是换点儿人天福报,甚至我们有时候现在的布施呀,布施的时候还不太痛快,还有点讨价还价,甚至生了我慢心,这都会给自己的因缘果报中埋下伏笔,就像财布施来讲,你如果布施地畅快淋漓,法喜充满、欢喜。那么你虽然是有得心,再回过来这个回报也来的容易,就跟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在那儿等着给你。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比如到道场里面常住还要抬举你一点儿,分别心对待,接待的比较周到等等,这样的种种心的话,因为接待你的过程中,有人也会付出,也会辛苦,那你自己来的时候也要付出辛苦。甚至有些人布施了以后又后悔,那这样的话你可能回报的时候来了又会失去,得而复失,所以种种都是在一个因果上。这个因果链上就在无为法性中妙有里面,相上来演绎,什么因演绎什么果,那么如果说,你不管是财布施和法布施,你都是有所得心,那就不如以无所得心进行财布施和法布施。

这是从有所得的层面来讲。如果从无所得的层面来讲,比如说,我的无所得的法布施还是要优胜于无所得的财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法是见法身,是成佛道的。一样的你带着无所得心,但是你结的是法缘还是福报缘。所以一样的无所得的也是法布施大于财布施。但是这里有一点,如果你以无所得心去财布施,那就大于殊胜于有所得的心做法布施。因为一个虽然是财布施,但是他以无所得心,是以法性来见的,有法。虽然你是法布施,可是你是有所得心来论的,还是有见。没有法只有见。

所以大家从这里,我们再去做功德的时候,大家就要学会这个善观己心。你是以无所得还是以有所得。当然这个也不要用错了,有时候我们这么一听就又在布施的时候非常执着,我是以无所得心布施,不断执着这个无所得,还是有所得。你就在布施功德的这一件事中去破这个相,往性上去汇,这个性怎么汇出来的,就你把相破了。也就是依着经文里面提供给我们这个思路,你这这样去正思维,这就是个入道方法。

所以总而言之,无所得殊胜于有所得。这个有所得的福德,所以才能说多少,如果说无所得呢,这里须菩提就说了,“即非福德性。”无所得就是指的从福德的这个布施相上去入这个法性,其实就是在一切法上得解脱。

我们从中也可以联想到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那个著名的公案,一个是说见的是福德,一个见的是福德性。你看梁武帝说:“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舍身为佛奴。”结果达摩祖师是什么人啊,观音菩萨的化现,铁面无私,祖师的风格,他不将佛法做人情的。唯以法为重,所以他说,你这个并无功德,他说圆妙的本自空具的法性,这样的功德不可以世间心世间法来求。梁武帝不在这个根器上,受不了。那只好北上就去面壁去了。其实这个公案也不是达摩祖师把自己好像装扮成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将一样的,人家是有出处的,此处的《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公案,这个“福德非福德性。”所以佛才说“福德多。”

那么从这个较量功德来讲,你看这里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大家记住两个,一个是自己受持,另一个为他人说,就这样的一个福德已经胜过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功德。”所以我们就要明白受持经义、受持经法胜于布施。并说出所以然,为什么?因为一切诸佛,一切的究竟法、圆满法都从此经而出生的。

那这里有一个很常说的“乃至四句偈等”,我们一般讲四句偈,大家都会觉得说,后面不是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吗,大部分都以为说是这样的,这就叫四句偈啊,不能够死概定在这样的一个定见上。那如果只有这四句为偈的话,那前面从说经开始,甚至世尊去乞食、宴坐,在这些经法上、圣言量上,难道受持就没有功德吗。所以很多时候对这个四句偈,其实大家还是有时候理解的比较狭隘,那我们一般这里为什么用四句偈呢,不是有通偈别偈嘛。一般以四句为一偈,或者四五六七个字组成一句话,四句话。那么就称为一个偈颂。但是如果是不规则的长行的,这样的一种经文,就像《弥陀经》呀,这一类的经里边,没有这样的四六句子,那就以三十二个字为一偈。这也叫做可以说这里讲到的四句偈。

所以这里的理解是怎么理解呢,就是用少来列多。因为四句偈是经言里边,就是经文里边话最少的部分。意思就是说,你看这里讲到的“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大家想起了《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乃至十念”,那我们就不能死框在说那就十念就行了。乃至十念,就是以十念为基调,十念也能往生。从这个十念开始,它是多多益善。所以这里讲的最少的部分尚且如此,何况多呢。受持四句为人解说,都能得如此大的福德,那何况去受持为人讲说,为他人说一段或者一章一品或者一部经。所以大家要从中看,我们要得这个经的意义,不要执着经里语言说,一说四句偈,马上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也是不对的。

那后面这里讲到为什么说受持才为真正的殊胜。大家看到了,一切诸佛,这是最极致的大圣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是最圆满的究竟法。最极致的人、最圆满的法都是从此经而出而生的呀,一切诸佛都是从本经出的。所以大家看后面讲到《金刚经》就是佛的法身呀,我们但看《金刚经》,但诵《金刚经》就能够见佛的法身,见自己本有的法身。这里设的即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大家也要看到这里不是教而是法。我们现在讲的只不过是教,你要借这个教来入这个法。

就比如说过去现在心不可得,你看我当下思维。当下思维是东方世界,后面讲到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可思量否。那我就感觉到,昨天从普陀山朱家尖到北京晚上。一早又法会完了,要到银川。一直去这样走来走去,好像在一个地儿,我也没离开我呀。那我不断在这个时空中行走,大家想想,真的有这么一回时空吗。从这个教法上,我们就要先了解。其次,从教法上来入法境。大家知道法境,就是说借着语言,从心地里生起这种相应,然后再把所有的语言和自以为的这种相应放下,就住在这里,不去了别。诸佛诸法都是“皆从此经出”。所以说从此经出,就是只论这个现量的去证,不是在这个教理上论,也不是在相貌上论,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些,不断的在提醒我们要离言绝相。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我们看后面“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你看佛法本来是无法可说的,凡有言说就已经不在佛法里边。那我们首先所谓佛法是什么,就是成佛,入这个佛之法,佛的法。佛的法不是我们的凡夫法,不是我们分别。所以当我们说佛法的时候,就不是佛法,即非佛法,这是一种理解。就是前面佛的教法,都是指月亮的指,渡苦海的舟。而不是佛所证的这个证量法,就是天上的月和已经渡过去的彼岸。它只是指和舟,而不是月和岸。所以你在这个法相上,如果说执着的话,又成了障碍。

大家体悟这句话。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他的意蕴是无量无边。只要你往这个法上汇,怎么理解都行。你比如说有所得法,有佛可成,有成佛之定法,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也可以这么理解。或者我们也看到佛的良苦用心,就是他刚说所谓佛法者,刚让我们建立一个佛法的语境,结果马上就把你的心往那投,但是又把你的意识往断截。即非佛法,你不要以为真的有个法,随处立、随处破。就让你在这个立一法、破一法、破一法、立一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把你推到那个月亮现前的境界上。

再一个,我们比如说“所谓佛法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说“所谓佛法者”,就是破世间法。破了世间法,才能出世间,才能成就佛道。“即非佛法”,就是破出世间法。你不要以为说,所谓佛法者是为了方便说,有世间法才说有佛法。那么当如果你这样,去了世间法,走到佛法时候。那又要破你对佛法的执着,“即非佛法”。所以说真正的佛法,就是真的是无佛亦无法,这才是真佛真法。总之,我们种种的理解,任何见解都是为了助成我们入这个无相无住。

我想讲到这里我再插一句,像我感觉到跟诸位同修们,我们越学《金刚经》,才越发现净土的殊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你原来发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所谓佛法者。因为你现前念的就是佛的果地觉法,但是即非佛法。你就忘了说,也不管说我是凡夫我是圣人,我要怎样都不管,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行的是佛境界,但是破的又是对于佛法的执着。不要管那么多教法,就是为了你起行法,这非常殊胜非常微妙。

好,我们再往下看一段,下面这一段,还是在讲,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怎么差别呢。

一相无相分第九。但是,再讲这一段儿,也比较长。我想今天我们要停顿一下,因为要悟无为法,你先要入次第教。你必须厘清这个教法的修行,断烦恼,次第的阶位,高低境界。所以我们今天先要,在这个时间段,停顿一下,先来了解一些名词概念。也许有的人以前也听的讲过,但是今天因为到了这个经文的这儿了,那先必须有几个概念,我们要了解了,做一个备存。这样的话,我们后面听这一段儿就不会觉得云里雾里,觉得说这是讲什么呢,前些天讲的还挺通俗。今天一讲,就讲到这个玄妙的没听过的词上。所以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知识性的学习,再进行心地上的观照。    第一个名词概念,就是我们说的什么叫做“烦恼”。“烦恼”有时候又叫做结使,就是那个打结的结。有时候又叫做惑,迷惑的惑。那我们从一个凡夫到成佛的,这个起点到那个终点上来讲,其中的烦恼有三大类,最根本的叫做无明惑。那么途中,还有一个比较多,点点滴滴叫做尘沙惑,很多很多的烦恼。这个无明惑,是障碍我们成不了佛的,见不到中道。这个尘沙惑,是障碍我们度化众生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开智慧的话,这个事我也不懂,那个事我也不知道怎么个套路。虽然你的境界已经是菩萨的,可是你度化众生,你不了解这个套路。

就跟大家汇报一下,诸位,我这段时间虽然讲法依旧,可是我真的是心已经彻底没有自己的空隙了,还感觉蛮殊胜。因为没做过的事让我去做一做,体验一下。没干过的活儿,让我干一干。我才知道原来这里边,如果弄不好,做不好的话,里边发现说,你曾经没有心到过这,那你就不会在心应该到的这个地步上修。你不知道怎么下手,怎么观照。你只有到过这了经历过了,然后说一路这样轻轻地走过,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那有了这个资粮这个缘分,那么以后才能够应缘度众生。所以尘沙惑,就是指的说,好多事情我们不懂,要一点一滴的去经历去观照。但是这两个太高了,

我们今天主要给讲一下叫做“见思惑”,见解的见、思想的思。为什么要讲见思惑呢,因为见思惑是我们三界内的,主要最粗重的烦恼的一个表达。这个见惑的见,其实就是分别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对于我们收集的一些知识,认为的一些见解,或者从始而终的人生观,起了很多自以为是的见解、道理、说辞,可能都是邪见。所以就叫做见惑,见解上的迷惑。

什么叫做思惑呢,思维的思,迷惑的惑。思惑就是思维贪染,前五根贪染外面的五尘的境界,而起了这样的这种染着,这种不能自拔,所以叫做思惑。

大家想想看,我们现在是不是浑身,所有的身心世界都处在这个中。我们很多的见解,比如说不信因果,比如说我们常讲到什么东西要相信,一定要用我亲自见到了,才做为可以证明的证据,这就是一种邪见。甚至我们现在很多,自然科学、物理科学等等这些推出来的论断,只不过是截了一段,人类能够够得着的推比度量中,又假借着不可知的前因后果中,说不透了,自圆其说一番,好像能够自圆其说。也许经不起历史的审核,但是现阶段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学说是对的。很多时候其实也都是属于见惑,见解上的邪见。

那说得这么教条,可能大家也搞不清楚什么。我告诉大家明确的,比如说不相信因果,不懂得有轮回,以为人死如灯灭,或者说进化论等等,是由猴子变的,这些都属于见惑,邪知邪见。什么叫思惑呢,就是道理上虽然我明白了,可是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是沉迷于其中,我还是拔不出来。比如说我们学佛教,学的知见很正,八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见。可是事情来了这个正见就软了,没了,回避了。这其实就等于说,你没有把见惑给破掉,而且思惑的作用还正在缠绵拔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烦恼,佛学的专业词叫做“见思惑”。

那么这个见惑在什么时候没了,在见道的时候能够断掉。比如说无漏的智慧法生起来了,懂得这个四谛的道理,四谛就是佛成道以后,去鹿野苑给五比丘第一次讲的“苦集灭道”四谛法轮,“四谛法”。那照见四谛的道理,明确在他心里,以四谛法的人生观,去观照自己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的时候,这就称之为所断的烦恼,就是把见惑给断了。因为他智慧显现了,那烦恼就没了。这样的断掉以后,还能不断的在生活中履练。依照这个四圣谛的智慧去观照一切生活中的境界的时候,这就开始属于断了这叫思惑,修道时所断的烦恼,所以这个思惑有时候也叫做修惑。

这是大家第一个明白一个词叫做见思惑,断掉见思惑就跳出三界了。那大家想,我们首先也要明白,我们听了断烦恼就以为说,一定有一个力量或者一个势力,把另外一个势力给摆平了、搞死了、抹去了。不是这样子的,是因为烦恼本来不是真的。但是我们见到这个不是真的的虚妄法,虚妄不实在的法,以为是真的,就提醒我们成就了一种定知见,就叫见惑。

那这个烦恼引发的我们,对外界的境界投射过来,我们内心的欲望一结合,然后我们就以为这个就是正常的,本能不这样才怪的这种烦恼生起来了,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如果你能更加的思维,不要让他在你内心起波澜、不起贪欲、不起嗔火,那么这就断的时候,就等于断了是思惑。所以说一切都是烦恼本没有实体,是你把它空掉了、看开了,才称叫断。不是说拿一个东西把另外一个给制服了,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会这么想。

如果你真这么想的话,那《金刚经》就讲不通了。因为你已经落入到分别二边中了。有了一个智慧,去断了一个烦恼。这个断是怎么断的呢,是看破了,当体就断。不是去打架、斗争才断。我们一般以为说去断,因为有时候会说去对治、去把它给降伏,我们就以为一定是像两军斗争一样,这样的断,不是这样。你想如果真的有一个烦恼是真实的烦恼,我们又有一个真实的智慧去断烦恼。那你生起真实智慧的执着的时候也是烦恼,用烦恼能断烦恼吗。所以大家看,见思惑所谓的断就是破了、空了,不去执着他,当体就断了。

那具体这里怎么断呢,既然是见思惑,我们讲是三界的烦恼,它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九地。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概念。九地很简单,大家不要害怕,以为很艰涩。九地其实就是把我们欲界,因为有三恶道,还有人道天道,把修罗道也包括进来。那么因为是五趣,就是五道里边的各种众生都有,所以叫做五趣杂居地,这属于第一地。五趣杂居地再往上,就到了三界的色界之天,分了四个层面,叫做四禅天。初禅我们叫做离生喜乐地,因为离开了欲界的欲望,升到色界了,有禅定了,所以他生起很大的欢喜,叫离生喜乐地。那么再往上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地。禅定深入,不断的巩固,禅定力越来越深,所以他就又生起一种欢乐的感觉,法喜,叫定生喜乐地。再往上,三禅的时候,就叫做离喜妙乐地。离开你那种初级的,对于小小的禅定或者离开欲望的法喜,这种欢喜还是一种执着,所以叫做离喜,离开这种欢喜的执着的叫做妙乐。那种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法乐,叫做离喜妙乐地。那么四禅叫做舍念清净地,这叫做色界四地,包括五趣杂居地,已经是五地了。再往上就是无色界的四重天,叫做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叫九地。

我们众生在九地也就是这个三界之内,为什么要列九地呢,因为九地每一地都有九品思惑,思想上的烦恼,我们刚才讲到的思惑。这个五趣杂居地怎么算九品呢?就像那个往生九品一样,上品里面有上品上、上品中、上品下,中品里边又有中品上、中品中、中品下,下品里面又有下品上、下品中、下品下。这里大家不要听混了,上品就是指的你这个烦恼非常炽盛,很粗显的意思,下品就说明你的烦恼比较薄,每一地都有这么九品,九九八十一品,我们三界内每个众生都有八十一品思惑,思想上的烦恼。

那么见惑是怎么算的呢,从三界内来讲,不是刚才讲了圣智的这个佛讲的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但是我们没有听到四圣谛法之前,我们起的见解或者心念,跟四圣谛是相违背的。在相违四圣谛的这种情况下,其实表现出来就是种种的烦恼,因为你不跟真理相应,不跟真理同步,那一定就跟颠倒同步。这种烦恼呢,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无色界有二十八使,一共有八十八使。所以在三界来讲,我们的见思惑,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见惑是就三界来算的,思惑是就九地来算的。

所以第二个补的内容叫九地,为了补充见思烦恼,见思惑的这个数量,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下到底到时候断是怎么断。那再讲一下这个见思是怎么启动的呢,就是我们说的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我们背的时候都觉得已经大概很溜了,这么背下来,但是我们要去现前体悟的时候,每个人还不一定有这种反观能力。也就是你不一定能找着你的贪、嗔、痴,因为相应的太久了,没有反观的能力,很弱。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为什么要说,反观自心。贪爱,为什么要生嗔恨呢,逆我了,违背我了,我喜欢的被违背了就生嗔恨。我讨厌的,你对他好,那我也生嗔恨。就是恼我,赞叹我冤就生嗔恨。那么这个痴呢,就是不明事理。慢就是自以为是。疑就是怀疑一切。

大家感受一下,我们现在是不是在怀疑一切。下意识的就保护说,真的吗?真的假的?这就是我们疑的烦恼,所以每天在这里边,我们自己搞不清楚。包括后面的不正见,就是身见,对自己以为真的有一个我,这个身体是我的。边见,什么东西都要弄个水落石出。种种的邪知邪见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就叫见取见。再一个就是有些东西没必要,他就以为,其他的宗教信仰持的不是佛的正知正见的戒体呀,等等。现在我们学佛法,很多人学成外道,而且还很虔诚,很精进,这就属于戒禁取见。

总归这十种烦恼就发挥在三界九地中,我们统称叫做见思惑。

大家也明白了见思惑,那么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包括九地三界。出三界九地怎么出呢,这又下面一个概念叫做四果,第一个叫做预流,第二个叫做一来,第三个叫做不还,第四个叫做罗汉。这是从凡夫开始修修修,修到进入圣境的这四个境界次第。最高的叫阿罗汉,阿罗汉就无生了,就是不再三界来投胎了,所以他已经就把见思烦恼彻底断的干干净净。

那么在阿罗汉成就了这个罗汉圣人的时候,他前面还有前奏,前奏的初果就叫做预流。预流到了什么水平呢,就是把三界内所有的八十八使的见惑,都断干净。那为什么叫做一来,一来就是他既然见惑已经断干净了,他开始断思惑。思惑呢,他只把我们五趣杂居地的,也就是我们初禅以下我们人道的,刚才讲了三恶道的,五趣杂居地的思惑断了六品。不是有九品吗,他断了六品,上品的上中下和中品的上中下,剩下下品的上中下还没有断,所以叫做一来。为什么?由于有下品的上中下思惑,会牵引着他必须还要到人道,或者说在欲界的天道,也就是我们说的六欲天,再出现一次轮回一回,才能够了却,所以才叫做一来。但是到了他这个地步,保证只剩下来一次。

那么什么叫做不还呢?不还就是三果圣人已经把五趣杂居地的后三品思惑断干净了。就是下品上中下,那么他就不会再来五趣杂居地,只会生到色界无色界,不会来到咱们这个欲界来受生,所以叫做不还,不还到欲界来受生了。那到了不还以后呢,再断掉这个色界和无色界,也就是上面八地,从离生喜乐地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八地所有的思惑也就是修惑呢,断的干干净净,就证阿罗汉果。所以大家看到了,这就称之为了生脱死,跳出三界。可能讲的速度也有点快,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这个四果,预流又叫做须陀洹,一来又叫做斯陀含,不还又叫做阿那含,罗汉就叫做阿罗汉。

好,那先给大家把这个有为的叫法次第先厘清一下,这个名字概念,你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段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大家从前面的概念明了了以后,再来贯解这段经文就发现了,这叫做前面的“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注释。你看,他讲到预流果位就是须陀洹,说你真正要证到预流的话,你能执着的说,哎呀,我是得了一个这样的预流果,执着在这儿,能这么执着吗。你但凡这么执着的时候,你已经就证不了这个预流果位。因为你卡住了,有所得了,不是无为法了。无为法无到见惑能够无了,那么才能够证须陀洹果入预流果。可是这个里边就很巧妙,你越不执着,你才能越证到这儿。大家发现了,为什么我们说的无所得而无所不得,有所得有所不得。你能够无为到什么地步,能够空到什么境界,你才能够证什么果入什么位。所以这里须菩提就给世尊回答说,肯定不能够他自己这么想,你想他自己这么想的时候,他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了,他怎么入这个入流呢。哪怕我们听了他是预入圣流这个果位,但是也不能执着入流这个概念。因为他真正执着他入了流了,他有这个入,他就入不了这个流。因为他不入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个流,所以才叫做预入圣流。

那么斯陀含呢,也不能说我得斯陀含果。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叫做一来,你也不能执着说真的有一个众生,只到我们欲界再来一次,那这样的话,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不能叫做一来。一来就是实无往来,虽然这里讲的实无往来,就是破我们对于一往来的相,这才叫斯陀含。那阿那含也不能,为什么,阿那含叫做不来,也叫做不还了。他凭什么到不还的水准呢,就是因为他不执着无为到不还的果位,你还确定说有一个众生一定不还了,那说明还是有我人众生寿者,所以说“实无不还,是故名阿那含”,就是虽然到这个位,可是一定是破了到这个位的相,才能到这个位。

这个听的非常的教条,那我们再接着再给大家观心释一下。什么叫做观心释呢,你看这些果位呀,这是声闻果位。也就是说声闻乘、小乘里面的法,还要是以无为法而见高低。当然我们说的高低,也不要大家执着真的有高低,我也学着佛来这么一句。既然是这样,何况大乘菩萨法,他就是不脱离以这个无为法而论位次、论境界。所以大家看修行,就看你空到什么地步,无住到什么地步,如如不动到什么程度。

由此我们要可知,大家知道作为善知识来调教行者学者,就这样。他是想方设法的把一切法,甚至有时候,不管是正法、邪法、善法、恶法,他就是为了调教不让你有住,只要你住到一法中,他一定会把你踢出来。我们住到恶法的时候,他就劝我们要众善奉行。但是我们住到善法中的时候呢,他又觉得说你这是非福德性。

就像达摩祖师,本来想调教梁武帝从善法中走出来,他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好了,就有一些行者他慢慢的上道了,他修行了。修行开始他会住到修法境界中,比如说神通,比如说禅定。如果再到这个层面,我告诉大家,其实我也有这种体悟,当然本人修行并不好,应该精进勇猛。但是,我看到有的非常精进勇猛,特别执着苦修的同修们,这样的一种行者,就祈祷观音菩萨一定会帮他在这个上面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也就是从这个有修有住有行的这个法,这个所谓的法喜中,再把他踢出来,让他往高了走。

大家要知道真正的到了这个高推圣境的时候,你看《楞严经》里讲到的,为什么说有的人甚至最后落到罗汉地步,就是因为不是从不生灭因而入手,他就觉得一定我要修成就,一定要这辈子要得个什么,比如开悟也罢、证果也罢。问题是你这么做,这么把起手大干一番,最后你还要知道,我们上一讲的时候,终点又回到起点,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你要修什么呢。你只要有修,追求证,只要有一念住在某一法中,我告诉大家,这都属于魔法,而非佛法。当然我们是在讲究竟,不是在讲方便。只要你有修,只要你以为我已经得到一个什么境界,什么果位,什么神通,一定是魔法。

这就是佛法这么伟大,就这么清白,这么干净,这也是禅法的妙不可言之处。禅宗的善知识就这样,只要你在任何住,只要你有住,他就想方设法往出拽、往出踢。我们感觉到好不容易积攒到,哎呀我的身心多么清净或者怎么,他就让你犯过失,往出踢你往出拽你,让你不往里边往进去住。所以啊,为什么说真正修行,一地都不知道二地的举手下足之处,不知道呀,这才叫高人圣境。那你看这马上要出生死苦海了,真正的出生死的时候,就是让你无住。

后面又讲“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你看这里就不讲果了,只讲道。因为果还是有一个东西结在那儿,好像可以摘。阿罗汉,他是无生,就是跳出三界的一个无为之道了,无生之道了,但是你对这个道产生了有这个道,还是不行。为什么,“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所以大家看看,这就叫佛法,这才叫“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希望大家多多的反参,多多的念南无阿弥陀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无为法。纵然不明白,这辈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儿明白,一目了然的事。

好,今天的时间到了,晚推了大家的半个小时,在此忏悔。

下面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感恩成就,感恩诸位一起来建立法缘随喜大家闻法功德。我们下周再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

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伤害、感觉到痛,...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

华严字母的殊胜之处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只有福业相等的人才能成为夫妻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完美的另一半,而能否获得美好的伴侣...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佛教词典】五种声闻

(名数)以上四种声闻,加大乘声闻一种而为五种。大乘...

【佛教词典】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p0227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凡所...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