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实修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到周四,依照惯例我们再在网上跟大家做一个开示分享。
今天的内容依然是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中的两段开示。第一段开示是有关供养,特别是供养僧人。这段开示的缘起跟大家说一下,有一个禅者,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化缘,然后再供斋,当时供的十万八千僧,他有这个愿力来供养这个斋法。
古代常有千僧斋。供斋的概念,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平常我们有时候到寺院里边或者说道场上,都会说“供众”,就是供养现前在这道场里面住的一切常住僧众。
现前而言,一般我们供的斋,最基本的称之为如意斋,就是随分随力,随自己的能力或者当天的发心,乃至到庙里面的客堂(就是接待一切来往佛事的地方),说:“今天弟子发心,以几百或者多少供养一下大众。”这个我们通常称之为如意斋,也就是随自己的发心称心如意的意思。
还有罗汉斋,是相对来说大型的,所有今天寺院里的师父,乃至周边闻讯的,都来这里吃顿饭,我们一般把它称之为罗汉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还有罗汉菜。我们有时候到寺院里面看到,包括五台山显通寺和菩萨顶上都有,特别大的那个锅,就是古时候做罗汉斋用的,做赶斋佛事,这是又一个。
还有一种叫上堂斋,同样也会请所有的僧人来过堂,来应供,或者供养一个红包。但是它就比较隆重,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规格比较高,要上堂说法。这个供养者如果是居士的话,着海清乃至缦衣到丈室里面去迎请和尚,然后请到法堂登堂说法以后,再到斋堂去过堂。这仪式非常的庄严,特别摄受人,所以现在来讲,基本上通常所见的最大规格的叫上堂斋。
那么还有一种斋叫千僧斋,可能大家听过,甚至有时候叫万僧斋。千僧斋是最常见的,现在像五台山、普陀山都会有这个大的千僧斋法会。千僧斋是缘于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当时十六位弟子里面,所有的这些罗汉尊者,有些弟子佛都给授记过了,不让他涅槃去净土入灭,让他永远住在娑婆世界人道中,来作为应供给世间的人培福田。
大家知道福田就是给我们增福嘛,所以就留下来这么一个传统,只要有一千个僧人能聚集起来,今天一起来应供,来过堂吃斋,那么其中就必然我们可以结缘供养到一个阿罗汉。大家知道阿罗汉就是已经了脱生死的大圣人。千僧斋就是给我们打保票,肯定里边会有罗汉来,能跟圣人结缘。我们现在在五台山,真正千僧斋的时候有三四千人,那里边绝对会有罗汉,菩萨肯定也会有。这就是大家来供养的时候,普同的这样来跟每一个出家人结缘,这就叫做斋僧。
给大家讲一个前提,就是源于蕅益大师写的一篇疏文,赞叹这件事情,借此抒发他对斋僧、供众的看法,原文如下:
“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知佛法以僧重也。无僧则法轮息,法轮息斯佛慧命绝矣。故较福田于末世,无尚供僧也。僧固不同,有真实僧,有清净僧,有哑羊僧,有无惭僧。夫真实名胜义,清净名世俗。非胜义则世俗不尊,非世俗则胜义无寄。故应真大士、地上菩萨,每现身世俗中,不但同修清净,亦且混迹无惭,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可忽也。是故为僧者,应善自料简,诫无惭、哑羊之行,由清净而进真修。供僧者,应一切恭承,视哑羊、无惭之俦,如真实之偕净侣。然后触目所遇,罔非胜田。职此之由,感贤格圣。倘心生分别,虽供五百罗汉,不如值一凡夫僧矣。”(《灵峰宗论》卷七之三,象岩禅人化斋十万八千僧疏)
这是蕅益大师写的这么一段话。那为什么呢?刚才讲到供斋的一些种类大小,也许我们会看到一篇文章甚至写到,为什么供养出家人还得感谢他们。
已经学久一点的佛弟子们,当然能够理解其中的所以然,一般初机的就觉得这个很不能接受,好像出家人得了好还卖乖。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这整个有一个供养机制,这是住持佛法长久以来其中的一个模式。
这样来能够正确的给众生培福,因为出家人号称世间的福田嘛!他们辞亲割爱,不蓄妻儿,奴婢、家庭没有,就是一心一意的求道弘法,以清净的身心福田僧来给大家机会,那么我们供养也是跟佛法结缘,增长自己的福慧。
那么这个机制,是佛门千百年来已经形成的一个很好的,如果说俗了,就是运营模式吧。这个模式即保障了出家人修道的根本资粮,又巧妙地给在家人乃至一切佛弟子一个对境来培福,所以等于是我们常说的“双赢”。
在应供的来讲,你不要执著,你就作为僧团的一员,三宝之一,那么你去做这个佛事,你必须要去。如果有时候这也罪过的讲,像我在五台山上,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不知道,有时候知道了也没办法去,我住在那个庙沟村好像在十几里外。但凡方便能去的话,就应该去。这就跟听法一样,如果你听到了,不给供养的人一个机会,那么身为出家人来讲,也是有一些过失的,所以应斋是他的份内事。
那么供斋者而言,深信供养三宝德福无量,然后欢喜的去做这么一个广结善缘的佛事。但是在供养的过程中,人们能不能意识到应该用所谓的平等心、恭敬心来供养每一位僧人?像我前几年在普陀山的时候,每年也有好几堂千僧斋。我记得那会儿有的一些斋主,学佛比较久了,他可能自己也不晓得所以然,就听说有这样的事,反正他有这个能力来结这个缘,就做这个事。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说,从恭敬心或者从培福心的角度来做的,他就觉得这是观音菩萨道场,跟观音菩萨结缘一样。
所以在这点上关于供养,特别是关于斋僧,蕅益大师就讲了一个知见。我们从第一段看起:“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知佛法以僧重也。”
通常我们讲起佛法,都知道佛门广大,佛法无边,博大精深,但是不知道僧人也很重要。有时候可能跟佛门接触的不是很密切,或者信仰没有建立起来的话,大家可能知道听到佛法,或者佛、如来、佛祖等等,觉得非常有神秘感。那看见出家人他觉得怪的很,为什么不要老婆,不在家待着,就出家了。他就把这个弄成好像是两个极端,不在一块的事,确实世间也有这样的一种见解。
“故较福田于末世,无尚供僧也”,培福田,种福田,在这上面有大的发心,再没有比供僧来的快的。
但是这里也话锋一转,说“僧固不同”,就是僧人也是有差别的。这是他首先从事相上来交代,“有真实僧,有清净僧,有哑羊僧,有无惭僧。”
一般就真实僧来讲,属于圣贤僧,就是指的证阿罗汉,或者说菩萨再来的大圣人,那么叫真实僧。
清净僧,就是心地上可能还是一个凡夫,但是他规规矩矩出家、受戒、持戒,乃至弘扬佛法,这辈子老老实实修行,包括往生极乐世界,身为三宝之一,好好修行,认真住持佛法,这叫做清净僧。
出家人也有好多层面,有的就像在窗口行业一样,接待、住持、当会长等等。还有一些在寺院里默默无闻,把交给他的事都做完。乃至更有一些,一个人清清净净住在山里边,啥也不干,只管自己,光是自己先清净了再说,或许甚至有的文化水平也不高,让他讲什么,也讲不出来头头是道,但是他就是穿这身衣服,很清净这样的在道场里面生活着。这些我们称之为“哑羊僧”。
那最次的一种叫做无惭僧,就是没有惭愧心,可能是污道沙门,在威仪上、戒律上都不那么地道等等,貌似僧流里边的害群之马吧。
这四种是蕅益大师在这里进行的一个拣别。
大家来看下一段,蕅益大师说:“夫真实名胜义,清净名世俗。”什么叫做真实,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胜义僧,也可以说是圣人僧。“清净名世俗”就是还没有转凡成圣,这辈子是一个世俗的人,发心出家正在修行的道路上。
“非胜义则世俗不尊。”
我们看待僧人,要从胜义的角度觉得他是一个圣人,有威德,又有慈悲,又有智慧,摄众等等,真的跟一个圣者一样的去敬仰和皈依。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的一种仰望、崇仰,才能让我们生起一种尊敬之心,对于三宝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世间人他是一定要著这个相的,所以在这个相来讲,他觉得他很厉害,了不得,甚至不是凡夫,就会生起这样的认知。
那么为什么要说“非世俗则胜义无寄。”
这个世俗僧应该就是下面的哑羊和无惭也可以说在其内吧。那么如果你不以世俗僧为对境去恭敬的话,那么胜义僧从哪里来的呢?遍天下的胜义僧,难道格外的拍拍胸脯喊个口号,扛一面旗子打个广告说:“我是圣人,其他都是凡夫。”
你没办法辨别,所以最好的心态是什么呢?就是像尊敬胜义僧一样,去尊敬凡夫世俗僧,可以确定的是胜义僧一定就在凡夫世俗僧中。大家记住这段开示是为了供斋,供所有僧人斋所写的疏文。
所以后面讲到,“故应真大士、地上菩萨”,就是登地的大圣人、大菩萨,他们示现在这个世俗中,然后为了度化众生,圆满菩提道业,成就佛果,就像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正在进行他们的这个阶段水平中。
所以,“每现身世俗中。” 《地藏经》里面说,“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那么多的大菩萨总是上求下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大家想想他下到哪里去度化呢?就在我们染土世间,在这个世俗里,就在我们身边。
“每现身世俗中,不但同修清净,亦且混迹无惭。”
什么意思呢?大家记住,就是这些大菩萨们来示现来度化众生,他示现的也跟一个凡夫一模一样的,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法搞清楚。有时候我们弄不清楚,就觉得这乘愿再来的肯定得显神通,天天弄的身体发光,他心什么前因后果都得显现。
不是这样的,就算一个登地的菩萨,像观音菩萨他来示现成一个人道的僧人,那么他就跟一般人一模一样的,他还会示现有烦恼、有贪著。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隐德显陋”,就是菩萨再来的时候,他为了跟世间人步调一致,他自己所有的德还不能全部显现,还要故意显一些陋劣的习气、毛病、贪心等等这些,给世间人看,否则他就不能长久住世。
所以这里讲到地上菩萨,他每现身世俗中的时候,不但示现的跟一个清净僧一样,而且更可能的跟一个无惭僧一样,无惭无愧,不好好修行,乃至有可能特别贪财,或者说吃肉喝酒的僧,都有可能。所以这里讲到说“不但同修清净。亦且混迹无惭。”这句话就是这段开示的核心,他就要说明这个义理。
“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可忽也。”
这就警醒了我们习惯以貌取相的凡人呀,一定要记住冲着这个僧相去恭敬。不管他是胜义僧也罢,凡夫僧也罢,乃至无惭僧,是冲这个僧相,他是三宝的一员,不要忽略了平等心、无差别心去恭敬僧相,而不是某一个僧人,冲着这样的一种心去供养。
“是故为僧者。”他也从僧的角度也做了开示,“应善自料简。”就是你自己要管好自己,“诫无惭、哑羊之行。”
最好成一个胜义僧,至少也做一个清净僧,不要做无惭无愧扰乱佛门的这些败相弟子,天天花天酒地的,穿着僧衣不做僧事。还有哑羊,就是不发心,光管自己,什么也不精学,一问三不知,著一身僧衣没有住持法道的功德。
所以他也开示,为僧者应该这样:“由清净而进真修。”至少要以一个清净僧的身份,而进一步修胜义的功德,转凡成圣。这是从僧人来讲,“是故为僧者,应善自料简。”
下面又是从供养者来讲:“供僧者,应一切恭承。”“恭”就是向上这样推举,“承”就是下侍,自己在这儿候着,这么个意思。就是在整个供养的过程中,今天斋僧的这个法会里,一切恭敬、承敬。
特别是“视哑羊、无惭之俦”,哪怕你今天供的僧人里边,好像有一些不怎么会说的哑羊僧,或者无惭僧也混进来结缘个红包,那么你不要在这上面有分别心,一旦分别就坏自己的供养功德。“如真实之偕净侣。” 虽然看到有这样的哑羊、无惭僧在里边,那么包括清净僧,你都要把他们观成是真实僧、胜义僧一样。
我跟大家说,这个还真是一个微妙的修法。有时候我们去其他地方,比如五台山,我这个见闻短浅,就喜欢去五台山。在顾盼之间,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你确实有一种感觉,如果你修的真的满目都是菩萨,就觉得横一个竖一个,来一个走一个,嬉笑怒骂,念念都是菩萨,你就觉得这里边都是菩萨化现。哎呀,这种法喜非一般人所能感知。觉得那整个就跟在净土一样,诸上善人一样。
所以我们说有这样的境界,有这样的法喜。那么我们没有这样的境界,我们也在这样的境界中修这个平等,人人皆菩萨的境界。这样的话,你的功德才能到位,你的供养才能确实,我们常说的功德圆满。所以这里讲,就是你看到这些,也要跟真实僧一样去抬举恭敬。
“然后触目所遇”。这是一种观法,大家要知道,你只有这样子去作观,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你自己有了这个见解、恭敬具足了以后,“然后触目所遇”,不管他来的是什么样的僧,在你的眼里全是胜义僧。
所以说“罔非胜田”,没有一个不是殊胜的福田,你供养一个僧人就像供养一个圣人一样。“职此之由,感贤格圣。”由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说,感得圣贤僧也真的能够来到法会应供,也能够感得自己的心也提得跟圣贤一样,这是叫做“双赢”。
下面一句告诫的是什么呢?“倘心生分别。”
如果你在供养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行那个不行,这个不错那个很差劲。大家想,我们有时候这种分别心,真的是无端的处处都显现。喜欢神通的,能给你显现点就厉害,没有神通的就没有道;喜欢苦修的,觉得他穿着朴实,看上去蓬头垢面的,从山里来的,这就好。
那么看上去油光水亮的、比较富态的,他又说这是一个富贵和尚,也有此意,前者好,后者不好;甚至有一些人,师父讲的法跟他相应,他就说好。如果说的话跟他觉得不太买账的,或者宿世没有因缘,或者今生法门不应机,那他又觉得不行。种种这些分别,我们时常会有。
可是如果在供养的时候,这样子去心生分别,是怎么个结果呢?
“虽供五百罗汉。不如值一凡夫僧矣。”
如果你以这样的一种分别心来供养的话,哪怕你今天真的供到五百罗汉,哪怕你是开千僧大法会,还不如一个人以清净心,在路头路尾看到一个出家人真实的去供养,还不如这样的供养大。所以这一点,就是讲到我们对于三宝中僧宝的一个认知。
另一个,我们供养师父,或者与出家人打交道这个层面,就是要守好这个原则,这个修行方法,这个观法。如果能把这个观法观好,在末法时期,这是一种莫大的修行,比你苦修磕头拜山,要功德大,这个功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大家想想,修行无别修,就是你得识得路头。路头对了,在哪儿都能修,会修的点滴不落他都能修;不会修的人,最佳状态境界呈现出来他也修不了。这就是这一段的一个开示。
下面一段是关于忏悔的开示。可以说也有一个连贯性,我们在跟三宝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候确实会无端的自己去造一些业吧。那么造了业以后,觉得这可怎么办,这就没办法了,好像永远再没有机会似的,不是这样的。
这段开示,也是一个闭关的人要去拜这个忏法持咒,然后去募捐,积聚了一些米,他用咒来加持,来供这个米写了一篇疏文。原文如下:
“迷真起妄,谁不造业。业有轻重,果报随之。于中转重令轻,转轻令尽,独赖有忏悔一门耳。重业而能深悔,业遂冰消。轻罪而不革心,终成定业。
故经叹二种健儿,一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不作罪,固是稳当。作而能悔,悔力若深,弥称勇健。三世诸佛,始从名字初心,极至等觉后际,罔不以五悔为进修方便。当知作法忏,能灭业障。取相忏,能灭报障。无生忏,能灭烦恼障。三障圆灭,三德圆成,三身圆显,直捷痛快,所谓屠刀放下,便成佛也。”(《灵峰宗论》卷七之三,涵白关主礼忏持咒募长生供米疏)
大家来看,第一句讲到,“迷真起妄,谁不造业。”
说明人在这个世间,每天身口意具足贪嗔痴,都一样,谁也比谁好不到哪儿去,谁也比谁突出不了多少,都是在起心动念中去造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本具的佛性人人都在迷的层面,大家共同聚到一起,那么就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一块造业。所以这里讲到谁不造业,就是人人皆如此。那么既然造了业就一定会感得因缘果报。
“业有轻重,果报随之。”
就看你造业造的有轻有重,你造的时候是什么样性质的轻重,那么感果的时候,同样也是直通如影随形来呈现你的遭遇。那造了业又要感果,可怎么办呢?如果是定了不能改的话,难道佛门里面的修行就白白虚设了吗?
所以这里讲到说:“于中转重令轻,转轻令尽,独赖有忏悔一门耳。”
就是说造了业不怕呀,佛门里面还有一句话叫做“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如果从广义上来讲,首先第一念觉是什么呢?就是心生悔过的时候。我们造了重业,业虽然有轻有重,但是你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呀。这个消业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全凭佛门里面有忏悔法门。
“重业而能深悔,业遂冰消。”
哪怕你造了再重的业,只要能够忏悔。你看,《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造了五逆十恶的人,到临终的时候生起这种大惭愧、忏悔心,念念、念十念阿弥陀佛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就生到净土去,大家看这个忏悔的功能。所以你造了重罪,只要你能够深悔,大家要记住这里有修饰词,“深深”的生起惭愧心,那么再怎么大的业都能消去。
“轻罪而不革心,终成定业。”假如你造的罪虽然不重,可是你没有惭愧、忏悔心,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事不成问题,那么终成定业,就是一定会将来感果。
“故经叹二种健儿,一不作罪,二作已能悔。”
有时候大家在我这里来皈依,都念到说:“忏悔法门,佛法中有两种健儿。”当然这个“健儿”指的是,一个是健康的儿子,另一个是矫健的健,就是修行上面特别的矫健,也就是力量很大。
那么这两种健儿是怎么体现呢?一个是天生他善业比较做得多,罪业少,或者不造罪。但是另外一种呢,跟他完全可以持平的,就是我虽然造了,能够悔。所以大家知道,“忏”就是把罪业说出来,“悔”就是决定以后不干了。能够生这种大惭愧、忏悔的,那么不管你过去造罪不造罪,一律平等。在佛的眼里看来完全是一样的,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特别强调是,“不作罪,固是稳当。”你什么也没有做过的话,这个根性来说当然是好了。
“作而能悔,悔力若深。” 假如你做了好多不好的事,重罪的话,这个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啊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好像在修行的时候,比较清净,那么他还好修,觉得修的不错。可是真正的修行,要从红尘染浊,这种喧嚣中修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清净。
那这里讲到说“不作罪,固是稳当。”固然是好。“作而能悔,悔力若深。”的话,等于说由于你作罪,而生起悔心,那么反而罪业成了你生悔心的一个缘起了。这样的话,就等于说无端的提供给你一个修行的机会,这是从单纯的这个生悔心的缘起,不是提倡大家去造重罪,然后再悔。大家不要理解错了。
“弥称勇健”。这样的话,那就说明你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精进,是佛的真正勇健之儿。
“三世诸佛,始从名字初心,极至等觉后际。”
意思就是,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开始修行,名字位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从开始入了佛法,明了心、见了性以后开始修行,一直到等觉后马上成佛的那一刹那,“罔不以五悔为进修方便。”“五悔”是天台宗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一般在做忏悔法门的时候,修的五种观念法,包括忏悔,劝请,随喜,发愿和回向。这五种法门可以成为助行,伴随着我们的一路修行。
忏悔,刚才讲了,可以消我们的大罪业;劝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有,就是劝佛住世,请转法轮,就是请人来讲法,劝大家修行可以消什么大业呢?消诽谤佛正法的五逆业;随喜可以消我们过去的大嫉妒,大的嗔恨这个业;那么发愿、回向,不是往出世间、往西方极乐世界回向嘛,就可以消我们这个有为心,留恋世间的心,消这样的业。
蕅益大师说,诸佛在修行过程中,没有一个不是以“五悔”为他修行上面助道因缘的。
后面又讲到说:“当知作法忏,能灭业障。”这个忏悔又是从另外的角度。“作法忏”比如说出家人在僧团里边,那么他有过失以后,一定会当着大众的面,做这个羯磨,就像审判公平,你把罪说出来,然后大家听到了,说你今天发露忏悔了,好了,这个忏悔法就如法啦,起作用了,这就叫“作法忏,能灭业障。”
“取相忏”主要指的我们去拜佛,拜佛拜的能够见好相,或者梦里,或者现前能够见到好相的话,那么这里就叫做“取相忏,能灭报障。”
“无生忏,能灭烦恼障。”“无生忏”是什么呢?就是观罪性无生,观这个犯罪是空性,它是假的,一念不要住,所以这叫“无生忏”。
这是从浅至深的三种次第忏法,有一种我们忏的到了位了,其实其他两种也就到位了。但是它这里分别灭的烦恼,一个是灭业障,一个灭报障,一个是灭烦恼障。
业障就是我们造的业,有业必要感果嘛。我们如果“取相忏”,比如说拜佛,这个忏悔方法呢,就可能我们造了业以后,由于拜佛就消了这个业了,就把果报给灭了。这也是灭报障。“无生忏”的话,比如说我们造了一个过失,如果是一个修行人,他会念念的很烦恼,很自责等等。
这个时候就观这个罪性是空的、假的,不要被它所牵,无端的又生烦恼来后悔这个烦恼,这就叫做烦恼障。这是现前就这个地方就近的解释,严格的话,烦恼障就是“愿消三障诸烦恼”,这里讲到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等,这都是我们每个人与生本具的无量劫来的一些烦恼。
所以,“三障圆灭,三德圆成,三身圆显,直捷痛快。”
“三障圆灭”就是灭了前面的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德”就是我们说的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这都是佛的功德。他这里意思是什么呢,佛的这些功德都是从忏悔来的,所以才讲到说“直捷痛快”。
“所谓屠刀放下,便成佛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是忏悔法门的殊胜之处。那么这段开示,就是讲的我们造罪的时候都会有业,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惭愧和忏悔心。只要你的忏悔心到位了,那么再重的业也如同洪炉化雪一样。
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那两段开示的一个分享共学吧。好,今天的开示就到这里,《蕅益大师法语》一共讲了十四讲, 随喜大家的听闻功德,下次因缘到了再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