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宏海法师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七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慈悲,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先讲一下实修群最近的状况吧,最近觉得有一部分人有些懈怠,当初我们都发心进了这个实修群,那就等于说在发心上是格外不同的,都想践行佛法,在功课上持之以恒,精进不懈。但是我昨天数了一下,从上午到晚上只有总计不到六十人在回向,可是现在实修群人数已经达到二百七十三位,当然也不乏有些人自己在用功功课,但是我们一直要求大家在线上体现,这是一个监督和共修体制。

现在人的根性确实如此,所以必须相互监督,也不是为了攀比,可是有时候这种小小的攀比能激发一点惭愧心、无地自容心,也是大众道场对各位的鞭策。中午录讲经视频,说到“七圣财”里面其中两种,“忏”和“愧”,人要有忏愧,没忏愧的基本上没救了。所以请大家还是要发心,在实修群里不要退,不要懈怠。也不希望大家有多大的发展,或者突飞猛进,修行就跟调琴一样,不能太松,当然也不能太紧。但是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来发心在这里回向,这是我们的要求。

希望大家能够用起功来,因为一切事情包括修行,必须由精进而得成。甚至在佛菩萨、祖师的言教中,讲到精进的状态,要像离弦之箭,前一箭射出去,后一箭紧跟上,一箭推一箭,这样箭箭增上,才是一个精进的状态。否则像现在这个世界的烦恼多、违缘多,包括我们自己的障碍就过不去,很多时候就是一蹉百蹉,蹉跎岁月了,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要把回向功德建立起来。

再一点,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号召和护念,修行不是给别人修的,都是给自己修的,如果偷懒或者推脱,都是自己的事呀!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才能为大众负责,为大众负责才能激发菩提道业,这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殷重。这些天来我也是稍微关注了一下,觉得不尽如人意,希望大家能够慈悲,能够发心精进,阿弥陀佛。

今天要跟大家讲两段开示,一段比较短,给靖开法师的;一段比较长,也是给一位法师叫毓悟的。这两段开示恰恰是激荡我们的精进心,应这个景。

我们首先来看比较短的这一段:“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非虚语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靖开)

这个开示首先告诉我们,“三界之中,无非牢狱。”那我们就要设身想一下牢狱是什么感觉,就是绑定了不自由,身不由己心不由己,最重要的牢狱是心不由己。但凡落到三界的众生,人人皆如此,无非是这样。三界大家都晓得,最高的是无色界,其次是色界,我们这里属于欲界。

“无非牢狱”还要有几重了解。一个,整个的轮回范畴就是三界,六道就在其中,我们在里面升沉不定,这是一个牢狱;再一个,在牢狱之中也不是说随处可去的。我们牢狱在欲界了,欲界之内上有天、下有地狱、饿鬼,我们的牢狱在人道里面,人道他方国土没有去,唯在南阎浮提南瞻部洲,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京,当然我们可以去南京、去杭州,还是比较自在;第三个牢狱人人皆难避免,色身是我们的根本牢狱。所以,“三界之中,无非牢狱”,都是牢狱,从大到小就是一个控制,摆不脱出不来。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一切快乐的都是暂时的,终归无常。

为什么今天讲到这个主题呢?近段时间来我听到一些倾诉,确实感觉到世间太苦了。从身心特别是从心而言,非常的“牢狱”,甚至自己就是个狱卒,绑定着自已,折磨着自己,为什么呢?就是不承认无常,跟无常相抵触。顺境、快乐的事来的时候,就觉得永远不能变了,我一定要这样,一定要趁我所愿,可是确确实实不能这样,也不是这样的。“无常”就是这么过着过着,貌似风平浪静,可是它随时可以喷涌、突变。

在这里我们说的暂时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都不一样。重感情的觉得谈情说爱快乐,重名的觉得今天又得到一个扬名的机会而快乐,重官的得到权力的又一次升级而快乐,重财的因为兜里又有几分进账而快乐,等等这些,每个人所贪著的核心点在哪里依附的多,那么他的快乐就在哪里体现的多。一旦无常现前,如果在他最割离不了、摆不脱的贪著的依附上面出状况,这个时候他就痛苦。

就一个佛法的行者而言,这并不是坏事。为什么呢?“众生燕雀处堂”,众生就跟小鸟待在一个好地方一样,一旦觉得这儿不错了,就“罕思出离”,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问题是,在欲界之内是牢狱,虽然已经待了这么久,习以为常甚至已经舍不得离开,但这不是我们应该待的地方。所以我们就需要激荡,需要冷不防,需要挫折,反正种种这些不管怎么样,只要提醒我们这儿不行、不安稳、危险,这儿没完没了,能够激荡我们这个心就行。

唯有什么呢?“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我最近见闻一些事,确实觉得人有点挫折真好,有点难受真是福气。要不然在这个牢狱中你觉得得体,跟自己每天的追逐心吻合、滋养,就想不起来要出去。所以只有逆境当前的时候,才生几分出离心。

其他的不说,有个叫马刚的男孩跟我结缘将近十年了,他很苦,坐在轮椅上,也经过几次误诊。这次从过年到现在一直在医院里面,前几天刚刚出院又来看了我一次。我眼看着他这几年对佛法知见上的长进,从开始完全不了解,来的时候是带着求救心来皈依,到现在他说的话让我觉得,真的是已经尘埃落定的心了,非常厚重。

他很多次都徘徊在生死线上,现在连一直在照顾他的妈妈也跟我说:“哎呀,这次又很危险,我现在心比较平了,这个儿了我欠他的也还的差不多了,真的有因缘走就走吧,我的心非常坦荡,也不留恋了。”结果他因缘还在,大概把攒了一点钱花完了。我说你们以后确实不能攒钱,攒点钱差不多给医院,用完了以后又好了,就这因缘。但是这个过程中,我是眼看着这孩子这几年道业的增长,出离心的激荡,那这种生死徘徊真是功不可没。我们都没有机会到那种绝境上去,所以没有这个韧劲。

他说有一次在透析的时候,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濒死感都出来了,那时候头一念生的是恐惧心,第二念就念阿弥陀佛,马上就转了,当时我听了确实很高兴赞叹。他妈妈也说他现在老成的很,到医院里面去都度了好多人了,甚至有一个将近八十岁的名校教授,说他这么多年教书育人,最大收获是这些天在医院碰见马刚了。你看,马刚说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是他在这个境界中身心不断受折磨的过程中,对于佛法的领悟。

从这点来讲,苦确实是老师,在逆境当前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生起皈依心,一帆顺风的时候要把它视作恶逆境界。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也讲过,一切恶逆境界现前的时候,要将它视作真实皈依处,咬紧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非虚语也”,不是虚说的呀。

佛教历史上那些超级大祖师们,哪个不是吃苦吃过来的。我刚刚去云居山朝拜过的虚云老和尚,那都是历尽不知道几个朝代,受尽了多少磨难,才有这么一个华丽的转身。甚至有一些大祖师们,都是到刑部里面坐牢,坐完了还有这样的因缘,比如憨山大师就坐过牢,但是他在牢里边度了无量的人,劝皈敬三宝,吃斋念佛。所以他就把恶因缘转成了好因缘,成了出离心的增上因缘,所以我们也要依苦为境。

确确实实你遇到顺境了,觉得日子还不错的时候,就顾不上修行,也不想念佛拜佛,心向外驰,懈怠心油然而生,一懈就百懈。我们的心田不种这个就种那个,你锁不定精进的时候,不能念念相应,懈怠马上就乘虚而入。而且也可以说人之初,性不知道本善还是本恶,我们也不去评判。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人之初,性本懈怠,都有惰性。所以我们在逆境当前的时候,要懂得皈依,这是修行很大很圆满很真实不虚的一个诀窍。

下面还有一段是给一位出家师父开示的,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学习。

“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彻见生死之苦。以从来为俗为僧,皆向顺境中捱过,故畏三界心,自然发得不真切。倘以远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痛念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前际茫茫,后际墨墨,饶铁石心肠,必为惊怖。然后依正教,开圆解,起圆行,敢保十人有五双到家。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二,示毓悟)”

蕅益大师一开始讲到“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世间人都贪生怕死,讲到生死特别是死亡,“鲜不悚虑”,都会生起恐怖茫然的心,特别是不学法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果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像觉得很坦然,也会承认人活百岁终有一死,真的死亡现前的时候他害怕了。不要说死亡了,生个病去医院,或者体检稍微出了一点状况,乃至有一点疑情,肿瘤未定良性恶性的时候,你去试试看嘛,不说惊悚了,马上就忐忑不安了呀!为什么?都是怕死。

佛门不是说要了生死嘛,大家都来学了,到时都要往生,这死亡不怕。可是为什么说“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第二句。

学佛就是要了生死,为什么不能真为生死?为什么泛泛悠悠的每天都提不起出离心,用不起功来,就是眼前的活计放不下,眼界不高不广,怎么个放不下呢?不知道轻重。大家好好的算一笔账,每个人一辈子就命运来讲,前途、事业,乃至家庭里面的儿女、另一半、父母亲,所有的亲朋好友,等等这一些都是人,这些人之中每天都要经历事,这个东西把我们绑定以后,左安右排等等,永远是一个主旋律,怎么也摆脱不出来,为什么呢?就是不知道谁轻谁重。因为你真正想有出离心,想了生死,要把这当作轻,把了生死、把学佛修行当作重。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放不下呀!咱们群里面的人福报算好的了,每天还有清福用功学佛,可是一旦俗事和修行发生冲突的时候,十个人里面有五双都是说,今天有事了,赶紧要先顾及一下。这就“叫眼前活计放不下耳”,到底哪个重要拎不清楚。可问题是你这边放不下,那边就提不起来,那么你为了提起来那边,这边能放下多少就说明功德在这上面体现了多少,但是我们做不到呀!为什么放不下呢?

“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彻见生死之苦。以从来为俗为僧”,这就是说的僧俗两众了,“皆向顺境中捱过。故畏三界心,自然发得不真切。”

这里讲到之所以放不下,根本不知道生死的苦患,眼界太窄。人的眼界怪的很,一般说起来十年二十年就很长了,我们关心的是顶多今年,顶多这个月、今天、这会儿要怎样,搞不定,其他前因后果的事都不管,这就是刚才讲到的牢狱呀,念念都是牢狱。那你就不能彻见真正的生死苦,天天在顺境中捱着过日子,顺境最能够蹉跎岁月了。所以怖畏三界轮回生死的心,你从来都发不起来,或者发的不真切,因为觉得生死还很远。我想生死在这辈子来讲还有这么几十年,如果把每一辈子折叠起来,放在一块儿看的话,确实就跟火宅,嘭的起来一团火焰,又下去了,然后嘭的又起来,又下去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时候有没有这种生死之苦的痛彻想法。

我有时候观照到,比如我们买完东西回来噼里啪啦的拆开,用完了扔进垃圾桶里边,不知道又拉到哪儿去了。当然我们看到垃圾桶是不会推彼及此的,觉得那一堆垃圾跟自己有何关系呢?可是诸位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的生死,假如就跟一开始在商场超市里面待着呢,买回来用着用着,坏了、过期了,最后当作垃圾又被扔在垃圾桶里面,回收完了,不知道又拉到哪里去了。如果每一个垃圾袋里都装的是人,你想想那有什么意思,那有多苦!可是确确实实我们在三界轮回中跟这个垃圾袋、垃圾桶一模一样的,就在那里面转,人就像垃圾一样的。对生死之心能够念念生起如此紧迫感的话,我就不相信这个道业真的提不起来,你要不断的想这要死了怎么办呢?

所以蕅益大师下面讲的这句话太妙了,“倘以远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确实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在轮回路上要有远大慧眼,“远”就是从远处着眼,“大”就是从大的法界着眼,十法界里我们现在就在人法界里面,就锁定这个,而且六道是一个坎,三界又出不去,佛、菩萨就不要说了,连罗汉我们都够不着,可是那些都是人做的,人修成的呀。所以就要有这种“远大慧眼”的背景,“旷观无始轮回”。

“痛念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就要痛念这辈子为什么要到这儿来,虽然算有福报,做了人了,还能听闻佛法,可是从冤枉的角度来讲,我本来是佛,可以成佛,我现在弄了这么个死样子,这么悲惨,这么流浪,这是真的呀!这倒也罢了,好歹现在还能把握住,这辈子听闻佛法了,还在学修,问题是“死后当至何趣”?真的死来了迅雷不及掩耳。最近尼泊尔那个视频我们看到灾难波及到中国边境了,一下子地动山摇来了,大家大喊大叫怕的惊慌失措,可是说死就得死。

“前际茫茫,后际墨墨,饶铁石心肠,必为惊怖”。你有这个视野,每天如此作意的话,真的要害怕,一口气上不来必定是相续的后生。那你这辈子都不知道造了些什么业,学佛学得都这么假,真是要忏悔。包括我自己想想好像出家为僧了,也在所谓的讲经说法弘法利生,可这些跟生死比起来还是下劣之事,无关紧要之事,把出离心调到这种地步才能叫做真的“痛念生死”。

反过来也不要觉得,这么一讲什么都不干了,就坐在家里天天等死,马上寻死觅活,不是要你这样,是要你心行上用功夫,产生紧迫感,激荡出离心,而最终最好的效果就是精进勇猛,常将生死挂心头。心行上调治在这个视野层面,以这样的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一旦你的视野远了,眼前这点鬼窟活计那算个啥,自然而然不放就放了。不但能放的下,还能提的起,人在其中行都不太投入了。

在这样的大知见背景下,蕅益大师说了,“然后依正教,开圆解,起圆行。”佛法见地上真正入到心里了,然后真正启动修行机制了,在正知正见的信解行证的道路上迈的好了。那么,“敢保十人有五双到家”,真正为法为道依正教修行,那么十个人里面有十个人都能到家,一个都漏不掉。一切的功德都来源于“痛念生死”,问题是我们活得这么舒服,每天都觉得离死亡很远,哪怕知道明天会死,但还不相信明天会死。人都怪的很,现在的人其性确实是刚强难化,有时候睁着眼找借口,燃眉之急不管不顾。世间法都如此了,何况修行出世间法,一样的秉性。

后面蕅益大师又补了一段,其一就是“最惧因地不真”,最怕的就是学佛的发心不是真的。每个人学佛的因缘都不一样,听到这里大家也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什么学佛?假如当时不知道什么发心,反正有善根,也总归迈入佛门了,那你现在想想我为什么要学佛,前后有没有长进,心地有没有打开?是不是纯真发心?这些东西都要搞清楚,每天要洗刷让它新鲜。最害怕就是“因地不真”。

其二就是“道眼昏暗”。现在很多人真是“道眼昏暗”,学佛迈错了步子,走偏了。我发现无非离不开两条,一个名,一个利。名嘛,很多人由于虚荣心贪面子,好较真攀比等等导致的“昏”。再一个为利这就是“暗”,不知道心怀什么目的,甚至在佛门里面来觅商机,积攒人脉推销产品,在微信圈里动不动就弄出来一个链接。我看着真是非常痛心,大家想想,在佛门里面来学佛都能弄成这样,缘起“因地不真”,必然“果招纡曲”,道眼肯定不是昏就是暗。

再一个,“或为世味所牵”,可以说现在的佛法确实是一败涂地,出离心本来是佛法的根本支撑点,现在说某个人真的有出离心,却成了大修行人的境界。“世味所牵”是什么呢?首先现在有一种相似的佛法,调侃调侃玩个票,好像学佛是为了充实生活,有一些闲的无聊,或者有些漏洞,乃至为了烦恼的转化压力的释放来学佛,当然佛法能提供这个利益,可是大家一定要把目标锁死,不要把佛法转为世间法,不要把出世的真谛转为世谛流布。这是这一点,“或为世味所牵”。

更为可怕的是,“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这个是最麻烦的,最近都封了好几宗大外道、大魔头的案例。澳洲有个搞“心灵法门”的卢台长,已经被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宗教协会定为邪教在抵制了,大家千万不要搞错。还有台湾的萧平实,也是一个居士大魔头,到处给人印证,我曾经在微博上说了一下这个魔头,哎呀,那些魔子魔孙们咬住就不放,一下就有一百多条评论,那时候一百多条可难得了,萧平实还写过一本书叫《无相念佛》,大家不要看。在国外还有青海无等等这些。

最近又出来一个印广,到处乱说瞎说,这些魔头过去不知道怎么结的缘,不知边际的话什么都敢乱说,瞒因昧果,好藐视祖师,可是那些魔子魔孙买他的账,一听还畅快淋漓。他下面有一个尼姑徒弟讲《法华经》,说千百年了不知道多少法师讲《法华经》都错了,而且这还得怪佛,一会又说佛也无奈,也不能怪佛,这些话都出来了。问题是我就很纳闷,这些人众星捧月一样还有人买帐,后来我想想为什么,“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都是那些人自己招感的。我看了一下他的书,讲什么“如是我闻”,那个徒弟还说:“家师有石破天惊的解释”。东林寺的大安法师后来在网上也批了,大概意思是说:“你不懂就照着祖师们的说,别瞎说,你这样误人,为了现实中的这点虚名小利换百千万劫的地狱实祸,何苦呢?”

所以这就叫“邪师伪法”。从这点来讲,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

最后,“袈裟下失却人身”,这是给僧众开示的。诸位同修也是不要在皈依下失去人身,不要在五戒下失去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就是对这件事我每天日夜都很操心,很感慨的。为什么呢?这是时弊呀,世间人真的是少有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的。这是今天晚上的第二段开示。

所以从这两段开示中,我想诸位同修来听法也借机激荡一下,确实也要用功,希望大家在道业上珍重,这个谁也管不了谁,都得自己用功往道上走。特别我现在也有一种感觉,有时候真的是障深福浅,业障太重福报又不够,修不起来。不要说不知道了生死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就算知道要了生死,这个事也很重要,也知道修行一定要干,可他就是重要不起来,干不起来。如同坐待日暮,知道这个事紧迫得如同太阳马上要落山一样,但是就眼睁睁的坐着看着太阳落山,如如不动,坐待日暮,走不动呀!所以这是很可悲的,这辈子枉然得人身,听闻了佛法,更待何时度此身呢。

包括我讲经说法也都是老僧常谈,说过来过去还不是这样,除了劝信、起行,大家想想佛法还有什么?不要弄复杂了,越简单越好。你要快快乐乐、自自在在、如如不动、不管不顾的去坚持,这样才能够容易出成果。世间法也是由于不懈怠,精进而得以成就的,俗世间的利益都是这样,何况出世间的利益呢。

好,今天就将此四十分钟的开示供养大家,南无阿弥陀佛,希望以此功德回向我们同生极乐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诸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

历代戒杀放生诗

唐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佛教词典】承远

(712~802)唐代僧,为净土宗第三祖。汉州(四川广汉...

【佛教词典】无上大果

(术语)对于等觉而谓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谓为大...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