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蕅益大师法语

宏海法师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六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吉祥如意。

今天我们依然做一个声音佛事,再请蕅益大师的几段圣言,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所以,在此请大家念念消归自心,心无旁骛的洗耳恭听尊敬的莲宗九祖,他老人家融入法界功德以后,留下来的文字般若,让我们现前受加持。所以每次的讲解和听闻,都是非常非常殊胜。

我记得三周前开示才刚刚结束,这二十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在各自的生活圈子里面,在家庭、朋友、同事等等一切的因缘关系中,总是不断的有事,不断的过去,起伏跌宕。正念足的时候觉得法喜充满,有时候也会犯犯业障,这都正常。人情关系上有时候冷有时候热,一切的事情不断的显现它的无常,无非就是缘聚缘散的一个生灭现象。如果能把这个心常带在我们日常念念观照中的话,那道业成就是绰绰有余的。

今天得知群里的久一鸣义工同修往生了,当然有没有往生只有法界诸佛菩萨彻见,我们还是不得而知的。我们所能尽力的就是大家发心,再把每天的修持功德回向一下。说到这一点,再仔细的观照一下现前的生活,有时候会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从生下来就是一个面对死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锁定、关心这个生死的项目,那一切的事情都没有丝毫意义。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里面,我出家前的一个故人发了一个小视频,上面讲“看我老婆多辛苦”,大概内容是他夫人穿着居家服,头也邋里邋遢的背影,在厨房洗碗,他则翘着二郎腿看着电视。当时我就生起一种感觉,原来如此就是我们的生活,在人的生活中,人的世界层面,任何一件事都没有真实的意义。不管是名利、事业,包括讲经弘法,再大的事业,再宏伟的团队,再能够产生流传万古的影响,什么东西能是真的呢?所以我们每次在思维法义的时候,能这么起一念,真是无上的智慧。

我当时看到视频就觉得,他好像深深的陷入到现前的境界中,妻儿老小安居乐业,流露出这样的信息。可是想一下,不要说诸佛菩萨,就在天人眼里,看我们这些生和活,就跟人看小猫小狗,有时候牵着它们在外边,撒个尿、逗个趣,或者你滚我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生活的核心如果能够听闻佛法,启动修行,知道解脱,那真的是莫大的福报,希望大家珍惜。

今天给大家分析的第一段话,是蕅益大师开示微细心念的差别之处。有时候我们进入了修行状态,可是还容易把自己给蒙蔽,修道上的唯物。我可以做一个反省,有一个弟子很发心,每天都掐一段文字发到弟子群里让大家看。有时候我再回过头来看,觉得那会的心力现在都很受益。今天我看了下大概讲的是,真的所谓出家为僧弘法利生,乃至利益广大众生,都要能够在精进勇猛的修行之中,但是我们也不要从那个圈里跳出来,又在这个圈里面框死,心还是要灵灵动动的有观照。

因为这是一个实修群,讲到“实修”,“修”在第二,先要有“实”。那我们就要明白什么叫做实,是不是真的,你在心术上的微细差别,会不会蒙蔽自己进入到伪修,或者是劣修,乃至这种口头修的状态中,这是人人都必然回避不了的毛病,都会时不时一念之间陷入到避不开的窠臼中。所以大师从他真心的微细差别中,识察到众生的心性无常,自己管不住,所以大师一针见血给了我们一段开示,来看原文:

“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然狂狷似与中行远,而实不远。乡愿似与中行近,而实天悬。良以学道所最严者,在毫厘心术之辨。

佛法中,亦有狂狷、中行、乡愿。创自凡夫,始闻妙法,直下以诸佛自期,乃至权乘小道,亦所不愿,是名真狂。既趋佛乘,九界事业皆所不屑,是名真狷。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念念悲智,随四悉檀,善自护,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一念)

大家来看这段的开篇,“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这头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修行人来讲,一定要从真实心地上动功夫,每一日,每起的一念都要趋向中行之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对待的世界,有对比、分别和攀缘,最根本的一个就是分别。有好就会有坏,有美就会有丑,有善就会有恶等等,总是用一种好坏、高矮、胖瘦、美丑等等这些习惯性的凡夫的层面去认识一切事物,这些都是凡夫的视野。如果真正要转凡至圣的话,一定要抛开这个。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说的趋向就是心性上要学会随缘,从具体操作上来讲,随缘的意思有两重。一个,可以尽情的放弃、践踏和解剖我执,对治自己的习气,哪怕一念我慢生起来,那就说明自己是错的,要尽情的放舍这种我慢习气;再一个指标就是,要尽情的包容别人的习气。如果你有一点包容不了,好像自己很正义的时候,你就已经失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中行之道,从具体的行为上来讲就是随缘。以前有一个居士同修跟我讲到对和不对,觉得自己对,那就是错的;觉得自己错,那就是对的;觉得别人错,那就是错的。总归都是念念要消归自心,每天都趋向这种中行之道,就是要心量上见功夫。

“不可稍夹带者,乡愿之心”。中行之道的这种真诚,这种完全的以佛的见地,法的见地来消融自心的时候,你始终要带这种中行、随缘、自我批判的思想,来进行心地上的扫荡。我们常说的扫地扫心地,就是荡除自己的习气。这个习气特别容易转化成“乡愿之心”,这是两码事。

首先大家解释什么叫“乡愿之心”?孔子曾经讲“乡愿,德之贼也”,这种人谁都说他好,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不是,哪儿哪儿都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就这么来处理事情。似乎我们常说的要圆融无碍、方便善巧,这都是吹牛者,因为我们在凡夫层面,你立了左那你就依左而行,立了右你就立右而定。你好像在圆融无碍,其实是心术不正,在照着佛的话做着一些自己心里都不觉察的伪善。

所以“不可稍夹带”,一点都不敢用这种“乡愿之心”。其实这也是我们修学佛法上的自我麻痹,以为自己怎样,一旦事情现前的时候尾巴就露出来。扪心自问,人人如此,谁都吹不了这个牛。

平常说一个人好像很会处世,很有智慧,方便善巧,圆融无碍,这一切要认清楚。当然还有一些人,好像不入流,甚至很极端,乃至有点孤僻,以至于他的行为好像超出人之常情的范畴。所以下面就讲到,“然狂狷似与中行远,而实不远”。

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是以佛言为行为准则的。但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受不了,就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你太执著了,虽然学佛,可你还在人世间,还是凡夫。就开始找借口让他圆融,让他节节败退。所以在这种真妄相攻之中,往往有一些刚刚发心的修行,最后就被同流合污,不知不觉就被“乡愿”了。

“狂狷”,就是不管不顾的,超出了一般常情行为的这种人的心性,他跟中行看上去好像很远。因为我们一般理解的中行,就是这个人很稳很中道,大家都会用中庸、中道来说这个人修行不偏不倚、不执著。可是,真正的心行与佛说的教法相应,与戒定慧相应,从闻思修起真实行的话,他在人堆里看上去就有点“狂狷”,不入流,可是实际上他跟“中行之道”已经不远了,祖师一言就道破。

而有些人看上去好像是在这个圈里混的很好,净会讲一些佛言,可是他跟佛行离得很远,越来越远。在我们修不上去的时候,给架梯子让退步,乃至貌似说了好多安慰的话,这种“德之贼也”,看上去与“中行之道”很近,实际上已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十万八千里了。所以,“乡愿似与中行近,而实天悬”,离得太远了。

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先给我们交代一下,“不可不趋向者,中行之道。”我们在向佛的心行靠拢,“不可以稍夹带者,乡愿之心。”不要有一点点伪劣不正的发心。就像《劝发菩提心文》说,是偏的、是伪的、是小的等等这些菩提心的心性。那么另外他交代一个,在人的平常视野中,有的人看上去不入流,可能人家修行很远,与佛不远。有的人看上去大家所共称赞,实际上他可能已经跟佛言背道而驰了。这是一个铺垫性的说法,后面讲到在具体佛法的修行中,开始讲到说怎么样才叫“狂狷,怎么样才叫“中行”。

“良以学道所最严者”,最应该严格注意的地方,就“在毫厘心术之辨”。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发心和视野。学佛的视野就决定发心,你的心发到哪一步,就决定你能够上到怎样的视野,这永远都是一体的。所以就这点而言,学佛发心太重要了,为什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呢?说到这一点,有时候我们摸摸头,想想这辈子能够出人头地,不在世间法,不在活着时候论,就看你死的时候高贵不高贵。因为活着的时候都是一些人事,一些人理,死的时候,生死之际才见这个佛事,见这个佛理你做的怎么样,相应的怎么样。

蕅益大师说“佛法中,亦有狂狷、中行、乡愿”,佛法的修行人里面也有这样几个层面,我们要善于辨别,善于对治自己,如果落在这几个窠臼里面,就要赶紧调节自己的心,说服自己,以祖言来印证自己的心性。

所以说“创自凡夫”,学佛的人从一开始不知道佛法,到慢慢听到了,“始闻妙法”,完全是一个人堆里的平常人,开始听到佛法以后,他的心是怎么发的呢,“直下以诸佛自期”,就是说什么都不想,缓冲也罢、渐次也罢,就是想成佛,就发了这一个心。“乃至权乘小道,亦所不愿”,就是佛法里面一切的人天福报想所求遂愿,鼠目寸光的锁定这点前因后果,这辈子放不下,这些东西根本就入不了眼。人家“直下以诸佛自期”,就是要成法王,觉行圆满,深信自己本来就是佛,现在是冤枉轮回的。“乃至权乘小道”,阿罗汉等等这些都不稀罕,也不愿,这“是名真狂”。这是赞叹语,大家不要搞错了,这样的学佛者才是真正的“中行之道”中的狂。

“既趋佛乘,九界事业皆所不屑,是名真狷。”大家看到这句话,“九界”是什么意思?一般的凡夫就怕下地狱、饿鬼、畜生道三恶道,觉得这是痛苦,来生为了保人身,就受个五戒,现在我都要撵着来赞叹,才能哄着来受五戒。可是我们要知道,受五戒只是为了下辈子做人,没骨气里面的没骨气,哪怕生天也是属于势利眼,都可以这么说。乃至声闻、阿罗汉、辟支佛、缘觉和菩萨的六度万行,大家看到了嘛,“皆所不屑”。就是我们说的菩萨所修的大布施,大勇猛,大禅定等等这些波罗蜜,根本就不在眼里,唯佛乘是图。

大家想想,一个学佛人能够“狂狷”到如此地步,说实在的真是跟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这个意思。就跟我们现在移民美国,根本不是拿个绿卡就满足了,或者入了美国的国籍成永久居民,乃至当个小小的官就觉得华人世界里面真的出息了。他直接就想当美国总统,什么都不想干,连国务卿、副总统都不在眼里。这是打个比方,不是真的当美国总统,当美国总统就比喻做佛了。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狂狷”,这才与真正的“中行之道”是吻合的。下面九法界以还,全是权巧、委曲求全,没办法了才在干这些事,当然这是站在佛的最高层次而言。

下面再看,“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心即佛故,上求无厌,与大智相应。以生同佛故,下化无疲,与大悲相应。”

这是什么意思呢?真正以佛乘为期的人视野高,所以他在修行的见解上,一开始入的是圆教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怎么理解“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呢?我也一直在讲《楞严经》,在心地法门上有时候特别难讲,因为让你要灵光独耀的去会。所以我们以后再听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管是在九法界里面的菩萨、缘觉、声闻乃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的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的心行本来清净无染,常住不坏的本自具足的佛性,跟圆满功德,究竟遍法界觉悟的佛的佛性一模一样,没有差别。这个没差别在哪里体现呢?就在我们的真如遍法界心中。《心经》就是讲的遍法界,明心见性就是见的这个真心明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个道理完全的了然在心,然后知道一切的佛事都不离开现前的这个心。

“上求无厌”,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他要成佛的心,“与大智相应”。

“下化无疲”,去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一点自私。我现在所谓的度众生,不知道能不能度,我就觉得累呀。可是蕅益大师这里讲的“下化无疲”,没有疲厌心,这才与大悲相应。我累是因为我要付出,给人家讲法累,如果我能够观照到,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给他讲就等于给我讲,就不会觉得累。我没见过哪个人为了自己而能够累着的,一辈子那就是真心付出,鞠躬尽瘁,都是为了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累。如果为别人跟为自己一样,会累吗?这是我自己一直在反观。今天晚上也是祖师圣言的加持,能够生这个见解,所以这才叫大悲。

“念念悲智,随四悉檀”,“四悉檀”的意思是见到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法,大概是应机施教的意思。

如果在这样的一种见地里面才能够说,“善自护,亦善护他,是名真实中行。”能够把心发到这个地步,那才叫做“中行之道”,我们不可不趋向。如果你的心没发起来,不断的带着自已的见解,自我的私心,那么必然是“乡愿之心”。因为一切事情现前的时候你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下意识的先保护自己,一旦夹带着这类在里面的话,显得貌似很中行,其实你就跟中行远了。

有的人确实能够放开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放手的去修,但是他就不入人流了,这时候就容易引起所有人的误解、劝说、引导,觉得他出问题了,可是究竟是不是有问题,就是以佛言为根本。如果他是依教奉行,就比如求往生极乐世界的,那就没有问题。我就很赞叹弟子群里的一个弟子,他就每天都祝大家早登极乐。那我们最近的久居士,我们都要先说“大命将终,往生安养。尘缘未了,早遂轻安。”还要中道一下。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极乐世界,一旦入了极乐法界就毕竟究竟解脱,自在无碍,那么谁愿意留在娑婆世界漫无目的瞎活着,冤枉活着?谁愿意留在这儿,巴不得早点去。真正信受的差别相就在此。为什么害怕去,就是你没有放开,没有真正入到求生净土的中行之道,反而是一种貌似的狂狷之相,却带着自己的乡愿之心,所以才说尘缘未了的话,就先好起来。如果真的尘缘未了,说一句狂狷的话,假如说好起来还在娑婆世界,不好起来就往生极乐世界的话,为什么要让他好起来呢,能往生就走嘛!生有诸佛护念,死有弥陀接引,那正好现在弥陀接引就走嘛,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越早越好。当然我说的也是吹牛的话,大家仔细想想,越早越好。你在这儿多待一天就多造一天的业,很可能就给往生大业又制造一些障碍。

从这个见解中我们分析,什么是中行之道?什么是乡愿之心?什么是狂狷之态?在这种世出世间真实乡愿之中,我们怎么样辨别呢?蕅益大师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衡量标准,说白了就是不要看表面文章,只看与佛相应。这是这一段。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段开示,原文如下: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矣。不贪五欲,烦恼降矣。不恋虚名,体面可放下矣。知古董之不可携去,则不越分以求之。纵先有者,亦可舍之以作福矣。”(《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灵奕)

开头说,“寿者,福之本也。”我们常说“福寿”,其实福报的体现,寿命是根本的一个指标。一个人命断的时候,就是识、暖、寿其中的“寿”要断了。或者有的人本身寿还没到,就得死。为什么?太挥霍福报,提前透支完了。所以说由寿来体现福气大小是非常好的一个标杆。

又说,“福者,慧之基也。”智慧根本的基础,还是要有福报,福至则心灵,一般福报大的人智慧也高。古代的皇帝福报大,应该寿也长,但是有的寿长有的寿短,为什么呢?印祖也曾讲过,就是因为纵欲过度把寿给折了。通常情况下,福寿和智慧基本上它是一个正比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是对什么警策呢?就从寿命和福报上体现,但这两者根本的体现,还是以寿为代表。蕅益大师这里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常将生死挂心头。“念念思警策”,就是说你的智慧从哪里来?你要真实反观人世间的福报,也就是每天的生活,这是怎么回事,还要面对人有生必然会死。

“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智慧要萌发的话,一定要从观福和寿这个源头,来激荡我们出世间的智慧。

所以蕅益大师就讲到,“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身安则道隆,身不安的时候,如果有病,你在世间的一切平常的留恋、贪著都起不了。人一生病就可怜呀,完全被动,可以说任亲属宰割、任医院宰割、任病的恶业现前因果宰割,你已经是主动把握不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万念俱灰呀。真正生过大病的人都知道那种无助,最后发现人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对人生的掌控权,一切都是业力因果。所以红尘中的这种贪著、执著、放不下就渐渐地灭了,心寒了呀,久病床前没孝子,最亲近的人都不耐烦了,这个时候你摄心的想一下,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印光法师说修道之人如果能够把“死”字贴在脑瓜子上的话,念念不忘,则道业自成。什么叫道业自成呢?自然而然这个道业就成就了。我们不断的演习假如我要死了:假如今天要死了;假如我这一觉睡下去明天起不来,又要死了;或者说我活不过今年了,明年可能要死了,那么今年这段时间就要念念为道业做准备。反正就是一个死期临近的观想,在这种情况下,智慧自然就会生起来了。“而福与寿之源也”就是智慧萌发。

“夫病、死正现前时。”说白了,就等于说我们得了绝症将要死的时候,“有何我相可恃”,再有能力的人这时候还能干什么?你的能力怎么显现呢?谁买你的账呢?“我相”嘛!这时候你将要入死门了,你都马上就要消失了。不消失的是业,你肯定要消失了。

“五欲可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等等这些,一切人的通常享乐境界,你这会怎么享呢?你还有本事享吗?你最在乎的你能保护得了吗?你最讨厌的你这会儿能够收拾得了吗?这时候什么都不是事了。

“有何名可恋”,只是一个虚名在那儿,多少的大名人将死在病床上的时候怎么样呢?前段时间不是有个著名的女歌星,本来得了癌症了,又追名逐利了半年,结果福报折腾完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你那名还有什么用。

包括“古董之可携去?”,你平时藏的那点东西这会儿能带的走吗?蕅益大师一方面说我们在将病死的时候正好修行。因为他反问的就是“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带不走了,那么这时候正好“不恃我相,我见伏矣”,就把人我是非,这个我慢给放下来了,你“不贪五欲”,正好把这个烦恼给降伏了。我们平常的烦恼就是被外在的五欲转了,对它奋起直追,不亦乐乎嘛。

“不恋虚名,体面可放下矣”,这句话真是清凉甘露,一个虚名真的是害死人。这个时候“不恋虚名”,你是谁呀?就一个假名传了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体面呢?“知古董之不可携去”,可以说明我们所有的财产都带不走。“则不越分以求之”,“越分”就是不在常态中去追求,平常为攒那点东西想方设法去“越分”,这会你才悟到根本也带不走,还求它干什么?随缘吧,有就有,没有就拉倒。甚至“纵先有者,亦可舍之以作福矣。”纵然有的顺势正好舍了,能够培点福报。

大师这么讲,我们也要做一个领悟。人在病、死的时候,是最好修行的时候,正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修行境界。你把这个境界用好了,可以我见消除,烦恼降伏,体面虚华放下,所有的财产、一切的万物都可以舍去。这不正是修行的时候,平生所做不到的这个时候都能做到,那你就把病、死的境界给用好了。如果你病、死的境界用不好,又不想死,又不服这个病,烦烦恼恼,雪上加霜,很可能就是烦恼里边点把火,油锅下面加点柴了,太惨了。

蕅益大师这段开示,就是要我们在生死之际趁机修行,而这个生死之际,不是说非得要等到病、死的时候,平常就要多演习、假设。久而久之练了这个,就跟功夫一样,你每天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那你的胸肌、腹肌就硬朗,就能顶得上事呀!你平时不锻炼,软软的,以为到了跟前你能使得上劲,使不上了,不要想在临终的时候看本事。

昨天在群里面我们还另外讨论,有没有本事要看临终的功夫。大家都觉得说回向也不对,天天在那儿夸功德也不对,但其实就要这么死执的每天机械性的去练这个功夫,念完了在线上回向,日复一日。你在那儿说什么别人都修的不好,好像自己在私底下暗暗的用功,那真要能用功倒也好了。你要是不用功,说死的时候见本事,你平常都修不好,死的时候能利索吗?因为平常跟死的时候它是一线连到底的,你平常怎么样,死的时候就怎么样,这个功夫不会突然增进的。

讲到净土法门,那天也跟曙祥法师沟通,我们平常念佛念的熟透了,还要常作意观想极乐世界、假如现在命终等等配套的这些都要把它给带起来,这样慢慢的久而久之,一旦身临其境的时候,平常就练好了。我们纵然到时候不能够如如不动,也不会乱呀!一旦不会乱就不会犯大业障,那个时候一旦有大的违缘生起,那我们就有可能对佛法彻底的不相应了,对善知识也不相应了,就会贪生怕死了。所以我想再次的学佛人,罪过的讲,且不论成佛得解脱,往生极乐世界,至少到死的时候你怕归怕,实在非死不可了,那就不要那样不想死了,这就是太愚痴了。从这一点就是蕅益大师给大家讲的开示。

今天好像讲的东一下西一下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领会。在此总结一下,一个来讲,就是要在平常的心性上要发真实心,修真实行,不要欺瞒别人,乃至欺瞒自己。你就是把佛菩萨都欺瞒了,唯有欺不了自己的心,何况不要说佛菩萨了,天地鬼神你都欺不了,人家看的真真切切。

所以跟大家讲我们有时候犯点业障、生点烦恼,也要知道纵然还在犯,你也要铁定的说佛菩萨就在跟前看着,纵然你脸皮比较厚,依然还在继续犯,你还要知道诸佛菩萨在看着,有这种摄受,生惭愧心。这样的话,慢慢的就会趋向中行之道,而不是乡愿之心。平常的心行修好了,在临终的时候福报才现前,真正能够趋向于解脱的大福报。要是平常修不好,临死的时候你说想这些我相、五欲、名利等等这些东西都没用,想不起来啊,所以这会儿降伏不了烦恼,也就彻底放不下了。

所以平常的心性和病、死之际它是一体的,我们要把它打通来修,念念这样作准备,念念生就是为了死而生,死的时候才是显现我们生的时候的功夫。这样的话才算一个以狂狷之态而修中行之道的真修行人,希望大家的都能做真修行人。

今天的开示就到这里。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

历代戒杀放生诗

唐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佛教词典】承远

(712~802)唐代僧,为净土宗第三祖。汉州(四川广汉...

【佛教词典】无上大果

(术语)对于等觉而谓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谓为大...

为什么我们会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如果有一个人,我们没有惹过他,但他一直给我们出难题...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