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心灵十境》

证严法师  2011/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离垢地

离垢地 ,就是很清净的境界。何谓「垢」?也就是垢秽——对人我有分别心,自以为了不起,总是认为:我的学历比你高,什么都比你强,愈比愈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像这样,心就会常常有垢秽染着。心地若能净化,去除这杂念,才能进入「离垢地」。也就是心田中完全是纯净的好种子,不要掺杂一些不好的东西。

人之大患在于身

若能以智慧来观察大乾坤(天地)及自己的小乾坤(身体),就会发现:我们这个小乾坤,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世间最污浊、最臭秽不净的就是这个身体;同时,也是最不保险、最不安全的。因为不论是社会、国家的动乱或山河大地的「四大不调」,都对人们有最直接、最大的影响……

例如一有「大地震」时,大家就会赶紧逃避。为何要逃呢?因为怕大乾坤的地大不调,会使我们这个小乾坤受到伤害。小乾坤的「地大」就是筋、骨、肌肉等硬质的东西;这些筋骨组织再强健,也抵不过山石泥土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会怕大乾坤的变动或是人为意外的变故。

例如,一位在慈济医院急诊室服务的志工,就曾提出一件个案。她有一次在值勤时,救护车送来了一家人。他们开车出游,车子忽然在半路上爆胎,先生紧急煞车后,方向盘失控、撞上路边的民房。结果,不仅整部车全毁了,一家五口也都受了重伤。

我问她:「看到那种景象, 你会害怕吗?」她说:「不会。不过,觉得人生真是无常!好端端地坐在车上,怎会想到车子忽然会爆胎呢?在刹那间,一家五口就这样遭受到伤亡的惨祸。」这的确可以让人体会到人生无常;若是换成比较胆小的人,看到那种血淋淋的场面,一定会受到相当大的惊吓。而慈济志工的确是「仁者有勇」,令人称赞。

在环保工作中,最怕的就是医院里的废物。因为医院是细菌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被处理掉的病变坏死肢体,脓血烂臭、污秽不堪!所以说,人间最脏的东西就是这个身体。

由于我们的身体如此污秽,心念又从外面染着一些人我、是非的烦恼,以致对清净的妙法不能领纳。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储藏宝藏的宝库。可是,很多人都把宝库当作垃圾桶使用;对于日常生活中能够净化人心的清泉甘露,反而不会拿来运用或储存在宝库里,只是储存一些人我是非、贪瞋痴的垢秽。

无垢染的欢喜

这些垢秽若是充积于内心,就算「欢喜」也是一种垢秽,比如:「中了奖券,中了六合 彩!」或是「股票又涨停板,买的地涨价了!」所欢喜的都是这些投机、泡沫不实的东西。想想,这样的欢喜是清净的吗?不是。倘若隔天股票跌停板,一下子又转喜为悲、啼哭不止了。

台中有一位会员,说他母亲很担心他去玩六合 彩。因为怕他中奖时就笑个不停,若是「杠龟」则又哭个不停。有了笑不停的欢喜,就有哭不停的烦恼,这就是有污染的心——贪心。真正的菩萨所拥有的是「清净的欢喜」;虽然还有那分「人伤我痛」的烦恼,但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得失烦恼,而是为了悲悯众生的烦恼。

所谓「烦恼即菩提」,虽然菩萨也有烦恼,却是发了菩提心的烦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痛苦的人能得救,他就很欢喜,这叫做清净、没有烦恼的欢喜,像这种没有染污、没有人我是非,而且恒久的欢喜,才能称为「无垢地菩萨」。

菩萨心并不只是发心、热心,菩提心易发,恒常心难持。我们要把易发的菩提心化为恒常心,不只在今生此世,还要尽形寿和尽未来际,都要抱持这分心。

所以,学佛要先看透世间之理。大乾坤有四大不调,小乾坤也是刹那无常,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我们只需好好地清净心地,不要让它蒙上垢秽污染,并时时抱持着欢喜心和清净心,这样就是进入第二阶段的「无垢地菩萨」了。

不改初衷恒精进

每个人都应该时常自我反省——今天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像个菩萨?今天的心是否很清净?有没有卷入人我是非?天天把它记录下来,一个月后再翻出来看:第一天、第二天欢喜,第三十天是否同样欢喜?第一天身心清净、没有人我是非,第二天也很清净……,所保有的是「看到别人欢喜时,我就很快乐。」二一十九天都是如此,第三十天是否还是如此?如果第三十天仍不改初衷,那么这个月你就能画上一个圈圈,代表你已经做了一个月的初发心、无垢秽的菩萨。

但不是只做一个月的菩萨而已,要把这些圈圈持续地画下去,画满一年十二个月。当中是否有三角形或打叉的符号,就要以良心来自我约束。一年过后,若有十二个圈圈的话,那时候你才可以说:「我已经当了一年的初发意菩萨了。」

其实,要当菩萨是很容易的,并不是会「飞天钻地」才是菩萨;只要改革自我的内心,就能逐渐进入菩萨的境地。总之,还是要人人多发心,好好保持这股清流;并将无污浊的心,应用在日常生活与待人接物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我来乐生院,与诸位说法,真可说感想万端。诸位的病苦...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因缘生灭念无常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佛教词典】寂静行

(术语)谓声闻缘觉求涅槃寂静之行法也。探玄记五曰:...

【佛教词典】宝志瘗所

(杂名)人海记曰:明孝陵,即梁名僧宝志瘗所。傍有八...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夏季五种补肾最佳食物

天气炎热,工作繁忙,不少上班族觉得整天昏昏沉沉的,...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绕佛一匝得授记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当时城中有一位婆...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

五种排毒食物

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

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