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净界法师  2022/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七页。

这一条戒是「不为助伴戒」,它的大意是说:有情众生有一些所应成办的事情,比如说他身体上真的有病要去看病、他要去办事、或者他要去成办一个法会、成办一个福业等等,这个人可能是个初学者,身心怯弱,他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旁边从旁助伴,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菩萨他有能力堪可这件事情,你有足够的能力,你的现前对他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大的资助,菩萨在这种因缘之下放弃了有情不为助伴,这就犯到了同事摄的戒,也损害了我们曾经在佛前所发的大悲心,这条戒的大意是这样子。

辛二、无违犯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有十二种:第一个「若有疹疾」,菩萨本身有重大的疾病现前,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无气力」,这个菩萨本身身体虚弱,也就没办法作助伴了。

「若了知彼自能成办」,就是对方有足够的能力去成办这个事情,不管是他外表的才华、不管是他的心力都特别的足够,也就是说他本身是一个老参,不必旁边的陪伴就能够把这个事完成。

「若知求者自有依怙」,来求助伴的人本身有他依止的善知识来摄受他,这个人他有他的善知识,我们今天如果介入,可能不但不是助伴,反而变成一种没有必要的干扰,因为这个众生说是因缘所生法各有各的因缘,所以这种情况他自有依怙,我们就不应该去涉入。

「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这个有情他所要成办的事业,对这个有情的生命会引生种种的非义,非义就是他内心会因为造作这件事而产生颠倒,没有意义;第二个引生非法,不但是颠倒,还会造很多罪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这条戒我们要注意,摄众生戒摄受众生当然第一个是助伴,但是摄受众生的目的是要引导众生修诸善根,大乘佛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佛法为什么开方便门呢?只有一个目的──引导他悟入真实相。如果这样的助伴不能引导他悟入真实的道理,你这个方便门就开错了,就变成随便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引生生命当中非义非法的,会让他产生邪见、产生罪业的,我们一定要拒绝为他作助伴,所有的慈悲一定要经过智慧的观照。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不为他助伴,实在是他有一些过失,我们暂时不为他助伴,对他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让他知道你做错了某种事情。

「若先许余为作助伴」,我们已经答应别人了,刚好这个时间冲突,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空间跟时间,我们应该尊重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你先答应别人。

「若转请他有力者助」,你自己实在没有能力,但是你转请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起码你内心已经尽力了。

「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你对于善品,这个善品你正在修习佛法的闻思修,或者听闻、或者在思惟、或者在如理的修学,你不想让这样一种内心善品的功德,因为你的助伴而停止了,你要成办一个殊胜的内心功德。

「若性愚钝」,你这个人的根性特别的愚钝,而且心思散乱,不但愚钝、心思散乱,你对于你自己所修学的法门很难领受,也很难忆持不忘,也很难通达无碍,换句话说,你自己也是初学者,说实在是自身难保,所以不适合有太多的外缘。

「若为将护多有情意」,就是说你用智慧的观察,如果你为这个有情作助伴,会引起众多有情的嫌恨,为了要保护众多有情的嫌恨跟信心善根,我们应该要作取舍。

「若护僧制」,这样的一种事情是僧团所不允许的,僧团制度所不允许的,我们应该尊重僧团制度。以上的因缘,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助伴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有情要成办一些如法的事情,第二个是菩萨有能力做得到,我们应该作助伴。助伴戒在整个摄受众生是排第一条戒,也就是它的重要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前几年读一篇《读者文摘》,它里面讲一件事:在美国有一个妇女,这个妇女生了一个独生子,独生子去从军,打越战就阵亡,阵亡以后,美国把他的尸体送到家里面来。这个妇女是天主教徒,她就请牧师过来,牧师到她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个牧师在她家客厅里面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陪着她看着她儿子的相片掉眼泪,就做这件事情。

事情过后,这个妇女讲出她的感受:这个牧师虽然没有讲话,但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着我掉眼泪,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今天对有情助伴,重点不在你做什么,而是他这个时候最需要别人在旁边给他一些精神的鼓励,可能他刚开始学习佛法,他要去参加五戒、菩萨戒,或者他要去做一个善法,这个时候你在他旁边,你可能什么话都没讲,但是你对他已经是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另外一个思考来看这件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归依佛陀,佛有三身:从自受用的角度,佛陀是法身跟报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佛陀安住在祂的大般涅槃,当然这个是最殊胜的功德,但是我们凡夫没办法,我们凡夫这个心、这个见闻觉知不能在无相的这种功德安住,不可以,我们的心一定要在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有相的境界活动。

比如说我们今天直接归依清净法身有困难,肯定有困难,所以我们真正受益的是二千五百年之前在印度受生、示现八相成道的应化身,虽然这个应化身是一个丈六的老比丘相,它比不上报身的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但问题是我们真正是因为应化身而度化的,我们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示现了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流转,在流转当中从皇宫里面出家、成道、说法、转法轮、入涅槃,是不是?

我们真正受益的是千百亿应化身的释迦牟尼佛,而不是卢舍那佛、也不是清净法身佛,我们是透过应化身才知道有法身、报身这回事,是不是这回事!

所以我们今天自己的受益是如此,众生的得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如果能够适当的为他作助伴,他对你就会生起欢喜心,你以后跟他开演佛法的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他以后能够悟入诸法实相,刚开始的起点就是你为他作助伴结下一个善缘。

所以佛陀整个摄众生戒第一条戒就是助伴戒,因为牵涉到他未来的得度与否。如果今天我们佛弟子不去助伴,一贯道、基督教去助伴他,他肯定信基督教、信一贯道去了,这个道理就是如此。所以摄受众生刚开始不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也不需要很大的功德,关键点就是你有一个想要陪他成长的心情,这样的心情对他是真实的受益,也为他以后得度种下一个殊胜的因缘。

庚二、不往看病戒

辛一、于有病者

壬一、有违犯

癸一、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菩萨看到众生有重大的疾病,不往照顾就犯到这条戒了。这条戒有两科,先看辛一、于有病者,这当中又分两科,壬一、有违犯,先看第一科的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包括见闻觉知,你亲眼见到、或者你听别人说起、或者你有其它的因缘去觉知这件事,总之你见闻觉知一个你所认识的有情,这个有情是你认识的、跟你熟悉的有情,这个有情他「遭重疾病」,这不是一般的病,他有一些特别严重的疾病出现。

菩萨怀着嫌恨心、怀着恚恼心,可能你看不起对方,有嫌弃的心情;或者你跟这个众生过去有一些恶的因缘出现,你对他一直不能够忘怀,还有瞋恼之心。

你就不往供事,供是指一种资具的供养,或者财物、或者生活所需的供养;事指的是身体的侍奉,来满足他生命的需要。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因为违背你的大悲心的缘故。

癸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不往供事,不是嫌恨心或者是瞋恼心,实在是事物繁忙,一时的懒惰懈怠,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就是有过失,但是这个过失的当中并没有污染烦恼的活动,对菩提心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

壬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

开缘的情况有十种:第一个「若自有病」,说你不去照顾他,实在是你身体有病。「若无气力」,就是你的身体虚弱。「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你实在没有这种能力去看他,但是你转请有能力者,这个人有照顾病人的能力,前往去作一些资具的供养、或者作一些身体的侍奉,希望因为这样而减轻他的病痛。

「若知病者自有依怙」,有依有怙,这个病痛的人已经有人照顾了,而且已经有人去供养他种种生活的资具,衣食无缺,所以他也就没有什么欠缺了。

「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他有能力照顾自己,换句话说,他病得不是很重,还不太须要亲自去照顾的情况。

「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这个人他得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他得了慢性病五年十年,他自己都习惯了,堪自支持,他自己对这样的病已经养成习惯了,这个病对他已经不能产生很大的干扰。

「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菩萨为了要去勤修这种殊胜的善品,佛法讲殊胜的善品都是讲智慧,就是你刚好在听闻、或者在思惟一个法义,在培养你内心的观照力跟调伏力,你内心当中正在栽培一个影响你生命重大的一个功德,你不想间断。

「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断」。前面是偏重在闻慧,一种解门的闻慧,闻思智慧;这个地方指的是一个行门的加行,你刚好在从事一个拜忏、或者打佛七的行门加行,你不想让它间断。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就是说你自己的智慧愚痴、心思粗重,你对于你自己所闻的法义都很难去领纳、很难去忆持,也很难去通达。

就是一个初学者,如果自己的外缘太多,经常去看病会障碍自己的道业,这种情况就是开缘。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佛陀的意思,刚开始偏重在断恶修善,先以断恶修善的自利为基础,才能考虑利他的。

「若先许余为作供事」,你已经答应别人来作供事了,这个时间刚好冲突,拨不出时间出来。

辛二、例有苦者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正如前面的色身有病,这个地方是指内心有苦,他身体很健康,但是他内心遇到一些苦恼的障碍,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他对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事情就障碍在那个地方,他通不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作一些助伴去开导安慰,来拔除他的痛苦,当知亦尔,跟前面有病的情况、犯不犯乃至开缘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摄众生戒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他的身体健康的时候,他要做一些善法,我们菩萨站在一种随喜鼓励的角度,应该为他作种种的资助;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或者内心有苦恼的情况出现,菩萨这个时候该你出现的时候要出现,来作种种的助伴,鼓励安慰。

前面一条戒的助伴戒是不通于声闻戒法,就是他修善,在声闻戒里面不强调你要去作助伴;但是病苦现前的时候,这一条戒通声闻戒。

你看佛陀有一次在僧团当中,有大富长者要修福报,请大众师去供养,佛陀这个时候没有参加,大众师去供养以后,佛陀去巡视僧团的寮房,就看到一个有病痛的比丘都没人照顾,身体又脏又乱、衣服也没补,佛陀为他洗涤身体、为他缝制衣服,等大众师回来以后,佛陀就种种的诃责,就制定说:以后在僧团当中,只要比丘、比丘尼有病,如果有人发心是最好,如果没有发心的情况应该要僧差,次第的差僧来照顾这个病苦的比丘、比丘尼。

我一路想,一个出家人也是难得,他把他的生命献给三宝,他也就没有眷属来照顾他,这个时候我们僧团的执事就是要负起责任,给他一些温暖。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他的心力强,你给他助不助伴,影响不大的;但是一个人身体病痛的时候,他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我也不是医生」,没有错,但是就算你去照顾他、你去看顾他,对他实质帮助不大,但是你在旁边的陪伴,你给他一些佛法的鼓励、精神上的安慰,对他是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他可能就是一个关键,他可能这个时候甚至于要退失三宝的信心,因为你的出现,他这个障碍通过去了。所以出家人也应该要互相帮助,正如佛陀说的,如果有人发心最好,没有人发心的话僧差,把他当做一个僧团的事情来处理,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了,这是僧团的责任。

所以在《梵网经》当中讲到八种福田,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八种法能够引生广大的福田:

第一个是佛,佛陀有说法之恩,我们今天能够明白道理,是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

第二个是圣人,三乘的圣人都有使令佛法相续延持的作用,圣人有住持正法的功德;

第三个是和尚,就是你的剃度、或者受戒的本师;

第四个是阿阇梨,阿阇梨就是教授师,教授你戒法、或者是教法的教授师;

第五个是僧,僧宝,僧宝的住世就使令正法住世,佛法二宝赖僧弘传。前面五个是属于敬田,我们所恭敬的,敬田我们去造作引生广大的福德。

第六个是父亲、第七个是母亲,父母亲是我们的恩田,他对我们有恩,我们今天能够供养也是广大的福田;

第八个是病人,悲田,因为他生命当中,不管他色身有痛苦、或者内心有障碍,这个时候在他生命当中最需要别人帮助。

在整个八福田当中,《梵网经》说「看病是最大的福田」,因为他最需要。

就是说佛菩萨的功德广大,你去照顾祂,对祂是锦上添花;但是一个病人、一个内心有障碍的人,我们去照顾他,那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意义是超过锦上添花的,因为他生命当中正需要别人伸出援手,你拉他一把,他可能生命就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在摄受众生,我们在菩萨戒法是两个情况:第一个是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修学善法,我们给他鼓励、摄受;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痛、内心有障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现前给他鼓励安慰,使令他过这个难关。

这个是在摄受众生的第一条戒同事摄,就是说你这个事情你不一定需要,但是众生有需要,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己二、障爱语摄─非理不谏戒

庚一、有违犯

辛一、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爱语的体性,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是爱语呢?「谓诸菩萨,常乐宣说,可悦言词,引摄法义。」

谓诸菩萨,这个菩萨常乐宣说,他经常喜欢宣说,可悦就是要你欢喜的言词,也就是说他表达这个言词的时候,是以柔和、欢喜的情况来表达,使令大家听了以后欢喜,这个言词能够引摄法义。

先讲这个摄,就是这个言词本身就含摄很多佛法的道理;第二个叫引,就是这个言词本身不是佛法的道理,但是它能够引生佛法的道理,能够当佛法道理的前方便。

我们对于这样能够「引摄法义」的言词,以柔和的方式来表达,这叫爱语。爱语只有一条戒,就是非理不谏戒,这当中分两科,庚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辛一、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也等于是见闻觉知,有情众生的心情只有一个,希望能够离开痛苦、追求安乐,每一个有情都是这样。他是怎么样追求安乐呢?或者有些人偏重在为求现法,有些人他偏重在追求现世的安乐,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在追求现世的安乐;有些人他对今生的安乐放弃了,他积集善业,他希望追求来世的安乐,他知道今生的安乐已经没有希望了。

有情众生的心情是想追求现世的安乐、或者是来世的安乐,但是不幸的是因为他的愚痴,他广行非理,他本来想追求安乐,结果他创造了一个痛苦的因缘,做一些不如法、不如理的事。

我们举例子说,比如说他想追求安乐,结果去杀生,杀畜生来供养三宝,这个是颠倒,你供养三宝是追求安乐,结果你去杀生,那就是你不明白安乐的因缘是怎么回事。

或者说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想供养、安立一个佛堂,佛堂是好事情供养佛陀,但是你这个佛堂是安立在下房、楼下,你自己住在上方,那就是错了。供养佛堂是积集福田,结果你住在佛像的上面,每天都在折损福报。也就是说有情众生他实在是自己的愚痴,因为他没有学习经论,虽然他出自一片的好心想要去积集善业,结果是得到反效果,他创造一个痛苦的因缘。

这个时候菩萨知道这件事情了,这个菩萨怀嫌恨心,这个菩萨看不起这个众生,不屑跟他说法;或者怀恚恼心,这个做错事情的众生可能曾经对不起你,你对他有恚恼心;所以你就不为他宣说如实的正理,你没有把正确离苦得乐的因缘告诉他,你这样子就是犯到菩萨戒法。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切罪业的根本在愚痴。一个人为什么愚痴呢?因为他愚痴,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也就不会惭愧心,他做错了他也改不过来,他改不过来。这个时候善知识在旁边看到了,你自己学习过戒律、学习过教理,你通达正确的因缘观,这个时候你没有为他如理的宣说,让他的生命一直造作罪业的痛苦因缘,这样子就违背了我们的大悲心,是这个意思。

辛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

你之所以不为他宣说,实在是事情忙碌、身心疲惫,一时的懒惰懈怠,不为他宣说真实的道理,不是依止嫌弃跟瞋恼之心,这样子是犯了比较轻的突吉罗罪。

庚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儱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有十一条:

第一条「若自无知」,你对这个佛法因果的观念,你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安乐的因缘、什么是痛苦的因缘,你没有学,你自然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当然不能随便宣说。

「若无气力」,你对于这个因缘观,不管是戒律、不管是教理都通达,但是身体虚弱,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若转请他有力者说」,就是可能你自己的德行轻薄,德行轻薄讲话也没有摄受力,你转请其它有德行的人来为他宣说,这是可以的。

「若即彼人自有智力」,就是说这个广行非理的人,他自己可也是通达戒律、通达教理,虽通达戒律、通达教理,他一时的胡涂蒙蔽造了这个过失,但是你有把握,这个人他把事情做完以后,到了佛堂去拜佛静坐的时候,他的观照力会现前,就会知道他做错什么,他自然会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就是说就算你今天不为他宣说因果的道理,他自己有调整自己的力量,你暂时不为他宣说是不犯,因为他自己有能力的,他只是一时的胡涂。

「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这个人他有相应的善知识,善知识自然在适当的因缘会去教导他,我们就不必去作一些干预。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你不去教化他,是对他产生一种一时的对治,因为你不为他教化,他因为这样的因缘能够产生反省。

「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这个广行非法的人对三宝的信心不够,对三宝信心不够,你为他讲一些善恶因果的道理,他不但不信受,而且反而起嫌恨之心,对他完全没有帮助,因为他根本没办法接受;

第八「若发恶言」,他不但不能接受,就是你为他讲佛法,他可能要毁谤三宝,跟三宝反而结恶缘,那这个过失就更重了,所以我们暂时不为他宣说;

「若颠倒受」,这个人他的内心邪见坚固,可能是外道种性,你为他宣说正理,反而增加他的邪见,他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那这个时候是开缘;

「若无爱敬」,就是对方对你根本就没有爱敬之心,对你是种种的轻慢,你为他说法,你自己有过失,他也得不到利益,所有弘法的因缘都是在彼此恭敬的因缘当中成就。

「若复知彼性弊儱戾」,就是对方的个性性弊,他这个人执着心重,不管什么事情,他内心当中发生以后,他就是挥之不去、放不下的,而且儱戾,个性刚强很难调伏,不听劝谏。这种情况说法都没有意义,所以不为宣说,皆无违犯。这个地方是爱语摄,就是我们尽量用柔软的言词来表达佛法的道理。

在佛法的修学当中讲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身口意三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意业,你的正见。

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个人没有正见,他很难创造善法,就是有创造善法也不能相续坚固。所以当一个众生已经起颠倒的时候去造罪业,菩萨这个时候你有责任为他宣说如实的真理,使令他明白生命的真相,不要继续的造作下去。

当然从开缘的情况,这当中有条件,你要观察他能不能接受,因为弘法的因缘都要在彼此恭敬的基础之下才能够得到利益。如果对方根本对三宝没有信心,甚至于会出言毁谤、乃至于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去宣说佛法,是这个意思。

菩萨的戒法有两个法门:一个是根本法门,菩提心、正知见;一个是枝末法门,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断恶、修善、度众生。

我们一路学过来,你会发觉,佛陀在宣扬菩萨的戒法,佛陀在有关摄律仪戒、摄众生戒,就是断恶、修善成就自利的功德,佛陀制得比较重,开缘的情况少;而反过来,佛陀对于摄受众生这件事情,佛陀制得比较轻,开缘的多,如果你的心细你可以观察摄众生戒的开缘情况特别多。

这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戒法跟我们修学五戒、比丘、比丘尼戒不同,菩萨的戒法不是你一生一世能够完成的,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是破戒者(哈──),蕅益大师说的,就是谁把菩萨戒持好呢?佛陀。等觉菩萨都还在学习菩萨戒法,广大的三聚净戒──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只有佛做得到。

但是我们是什么心情呢,这个地方很重要。天亲菩萨在《三十颂》里面,对资粮位的菩萨讲出一个偈颂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他在修学菩萨戒法的困难点就是「乃至未起识」,他内心当中对于真理的观照薄弱,他这一念心现前的时候,多分来说都随顺烦恼而转,能够克己复礼、能够以理性来引导自己的少,就是随顺理性的因缘少、随顺私欲的成分多,因为他「乃至未起识」,他还没有生起一个正确的决择智,没有生起决择智当然是随着感觉走;

但是这个菩萨的殊胜点,「求住唯识性」,这个很重要,他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他也不放弃对度化众生的摄受;所以他「于二取随眠」。他对于能取所取的烦恼都没有调伏,那他凭什么入资粮位呢?

这个人怎么算是已经入了资粮位?在三大阿僧祇劫已经开始算时间了?就是「求住唯识性」,所以古德在解释这个偈颂,这个求字很重要。所以诸位我们要知道,你学菩萨戒跟学声闻戒的心情是不同的,菩萨的精神在于不放弃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乐,你可以一时做得不好,甚至于你可以在出家生涯当中完全没有摄受众生,可以,因为你必须要先成就你断恶、修善自利的功德;但是问题就是说,你不能生起弃舍众生的心情,你暂时不采取行动都可以,佛陀都可以谅解,但是你不能起瞋心、慢心、嫉妒心,问题在这个地方。

但是你要不学菩萨戒法,你就不知道我们凡夫都是对立的,不是好就是坏,我不是摄受你我就恨你,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暂时不摄受众生,我们也可以对众生释放善意,但是我现在必须内心有一些断恶、修善的善法要成就,你如是的作意,你还是走在你的无上菩提道上。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路学过来要知道,就是修行尽分、度众随缘,你断恶、修善成就自身解脱的功德,那你应该尽你最大的力量;但是摄受众生、为众生说法,这个你要等待因缘,而根本的问题是你要安住菩萨种性,你内心当中不管有多大的逆境,你永远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众生教化的追求,内心的意乐永远存在,那你还是一个菩萨,你在菩萨的跑道当中没有消失掉,这一点的精神我们应该要先抓住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回答一个问题好了:

【学员提问】: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中有设宫(这个宫是道教的宫),这宫里面有观世音菩萨、护法韦陀菩萨、伽蓝菩萨、太子、元帅、五营将军,只有家中的眷属拜而已,没有信众来拜,现在想将太子、元帅、五营将军恭请到某宫去给信众供养,而且宫匾也要请下来,只留下供养观世音菩萨跟护法韦陀菩萨可以吗?请问法师要如何处理?

【师父答疑】:当然我们今天归依三宝,归依三宝的话你有两个作法,你就是把观世音菩萨放中间,这些太子、元帅、五营将军放在旁边当你的护法眷属;或者你觉得有罣碍,你把他们请到其它的宫中去供养,你不供养,但是这个太子、元帅、五营将军也是有德行的人,也有他的眷属。如果你觉得放在旁边不适合,你要请到其它的宫也可以,他有他摄受的眷属。

【学员提问】:要看吉日跟吉时吗?

【师父答疑】: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佛弟子经常会遇到「要不要看地理风水、要不要看时间」的问题。其实要不要看,我们应该从佛法的道理来观察这个事情,一切法因缘生。什么叫因缘生?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这个因缘生就是无自性的意思,它没有决定的体性。如果你今天对三宝的皈依强,你什么都不要看,就是你心能转境,你对这个根本完全不罣碍,你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的,那你就不要看;但如果是一个初学者,你有罣碍,那你就要看。

就是我们对于外在的环境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心能转境,第二个心随境转,两种情况。如果你真实有罣碍,你要说你自己没罣碍,那这个有问题了(呵呵),因为你的功力不够,你还不能从这个因缘所生法当中解脱出来,那你这个时候要看看时间,有障碍的时间你应该要避免。所以如果我们今天是初学者,你也不妨看看吉时吉日,还是有需要。当然一个老参、或者一个诸法通达实相、空性的人,这个对他的影响就不大了。

【学员提问】:要请法师处理吗?要诵经吗?要用大悲水洒净吗?

【师父答疑】:你的意思是你是个居士?请法师当然是比较好。诵经,一般在请这个鬼神离开,通常是诵《般若心经》。诵《般若心经》有什么好处呢?大家不要有罣碍(哈──),好聚好散(呵──),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诵给鬼神听,诵《般若心经》这有道理,世间法因缘生,不能执着。持持「大悲咒」洒洒净也是有需要,破障。

【学员提问】:请问法师五营旗要烧化吗?要如何向五营将军说法?

【师父答疑】:这个五营旗可能是将军的旗令,我建议你不要把它烧掉,烧掉他可能会不高兴。这个鬼神道的众生执着性很重,不管他的牌位、旗子,你都不要动它最好。就是说虽然你受了菩萨戒、你福报大,他一时不能伤害你,但是你跟他结恶缘。我的建议就是:你不能供养,你就拿到有愿意供养他的地方去供,他有他的眷属,他今天会做到将军、或做到太子、元帅,有他过去的福德资粮,虽然他没有因缘皈依三宝,他可惜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要跟他结恶缘,你不想供养,不要把它烧掉,你暂时收起来也可以,或者请到有人愿意供养的地方去。

【学员提问】:宫匾要如何处理?

【师父答疑】:也是一样。诸位知道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他们的道在外面。这是一个旗子,谁拿到这个旗子谁就解脱了,以外在的境界来判定一个人的功德。所以你面对外道,他的东西你最好不用动他(呵──),否则他肯定会生气。生气的时候,你要是福报比他小,他就直接伤害你;你的福报比较大,他不敢伤害你,但是结恶缘,都不好。所以他的东西,你最好是把他收起来,好好的保管;或者送给其它的人,由别人来供养。这是我的看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尊者降龙记

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

慈舟律师行解精进,弘传华严而希心莲宗,与弘一律师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淫欲之剑斩杀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

【佛教词典】应真

(术语)阿罗汉之旧译。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出三藏记...

【佛教词典】有警觉法

【有警觉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警觉...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从凡夫转变为圣人

五停心观中的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因缘生、因缘灭。...

庐山东林寺帮扶困难寺院公告

经常住会议研究决定,本寺院拟帮助100所因疫情影响的中...

匆忙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生命本需要凝视与倾听,凝视朝来暮去,看兴亡多少事;...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寿康宝鉴之戒淫格言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 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

中峰大师禅诗百首欣赏

01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未撇...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