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讲)
癸二、释近处 分三:子一、约远论近;子二、约近论近;子三、约非远非近论近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七面,我们看癸二的“释近处”。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的第五品, <安乐行品>。这个安乐,它是一种功德相。就是我们如法修学一佛乘的妙法,我们在身、口、意、誓愿这四个处所,今生会产生安稳的快乐,来生会成就大般涅槃的快乐。这个安乐通于今生,也通于未来。
那么,这样的安乐是怎么造成的呢?
它有两个重要的因地,一个是行处,一个是亲近处。行处就是理观,亲近处就是事修,理观、事修合起来,就是我们说的一佛乘的思想——权实不二。理观跟事修,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观照我们这一念心,这个是相同的。整个《法华经》它不向外追求的,它的问题就在内心里面。
观心当中,理观的心跟事修的心是不一样的。理观它的心观的是深层的真如的心;事修所观的心,它是观表面的因缘的心。那么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说明一下。
理观的心,它是一种不生灭心。就是我们现在的心是生灭变化的,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把生命的轮回回归到原始点,就是我们在没有轮回之前,当我们的心是一种寂静安稳的时候,还没有一念妄动之前,我们是一个什么心。所以这个真如的心是一种真实不变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理想化的心,不是现实面的心。
这种心它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具足。那一念明了的心性,它是离一切相,但是又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但这个时候是寂静不动的。那么这一念心是干什么用的呢?安住用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然后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显现的是清净的相状;即假,是开显它的一种性具的功德。所以,我们修理观的时候,我们是超越现实的。是的,这种理论是透过一种信解而建立起来的,不是我们真正去亲证的。
这样的理观的心安住以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样?我们要面对现在已经轮回的心。我们回顾我们的过去,曾经做过天人,享受很多的世间的快乐;我们也曾经到三恶道,遭受很多的刀山油锅的痛苦。这些因缘果报虽然过去了,但是它会在心中落一些影像。就是凡是我们生命走过的事情,在心中都会留下一种影像。就像一个镜子,你把它放在空中,它会惹很多的尘埃。一个车子开过去了,它会留下尘埃。一个人在镜子前面走过去了,它也会留下尘埃。虽然人已过,车已过,但是尘埃留下来了。
所以到了我们今生,我们心中是怎么样呢?那就心有千千结了。就是很多很多过去人生的经验,累积成你的思想、性格。就是我们的心现在是有判断力,有你的价值观,有你的思考模式。这些心是怎么来的呢?你本来是清净的,但怎么就有这么多思想呢?一句话就讲完了——因缘所生法。因为你经历过太多的生命经验,而在整个影像当中,我们各人各取所需,你取你的影像,他取他的影像,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思考模式。这个就是一种现实的心,就是因缘的心。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靠佛陀的大乘的戒定慧的事修,慢慢地把它给作一个调伏跟引导,使令它跟我们原始的心能够相随顺。就是原始的心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因为原始的心才能够跟诸佛相通,站在诸佛的同一个家,把心带回家。佛陀所有的功德,都是从清净具足的心显现出来的。我们因为沾了很多的尘埃,所以变成一种流转的心。
所以真如的理观跟戒定慧的事修,这两个是不可切割的,互含互摄的。
这两个关系,我们可以从因缘、体用这两种关系来说明。
首先我们看因缘。比方说,我们受菩萨戒。诸位,你受菩萨戒你都知道,你一定怎么样?先有戒体,才有戒行的。就是你在受戒那一天一定怎么样?面对十方诸佛许下你的誓愿: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然后呢?然后你心境和合,你缘十方诸佛的法界、众生法界,心境和合而落下一种无漏的善根种子。
那有人就会说了,你发的这个愿是不真实的,你怎么可能在今生当中誓断一切恶?你怎么可能在今生当中誓修一切善?你更不可能誓度一切众生,你不可能做到。你不可能做到,你发这个愿,你不是欺骗佛菩萨嘛?不是这样讲。因为,你不发这个愿你就得不到戒体了。
所以,诸位!理观,它本来就不是务实的。我们如果什么都务实,那我们就不能突破现状了。就是说,我们因为不满意轮回的现状,所以我们才修行。如果你什么东西都从因缘的现状来思考,那你就永远是一个生死凡夫了。
佛陀意思就是这样,理观就是让你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不是要你现在就做到,至少你这个因地要怎么样?要圆满。你不能说,我尽量断一切恶,我尽量修一切善,我随缘度一切众生。那你这个菩萨戒体是白受了。因为你第一个种子有问题。戒体的思想,第一个种子必须圆满;然后你去修行这个戒行,你扩展出来的第二个种子、第四个种子、八个种子,它才会从圆满当中不断地扩大。你第一个种子如果不圆满,那你所有种子都不是成佛的正因了,因为它是一个因地。所以,我们在发愿的时候是理想化的。你先把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放下,把这种经过轮回加工以后的身心世界先放下,这不是真正的你。所以戒体是理观所成,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愿力。
然后呢?然后你受完戒回到家以后,你开始怎么样?面对现实,开始做一些持戒的戒行。那这个时候,讲到因缘,那就讲到契机了。有些人喜欢断恶,他宁可保守一点,他不修善,不度众生,他先把过失关掉;有些人喜欢修善,广学无量的法门;有些人喜欢度众生。那没关系,各取所需,事修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他们三种人共同的因种是对的,他们都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他们会有什么结果呢?叫做“方便有多门”,但是最后,一定会“归元无二路”,因为他第一个因种是圆满的。
所以,理观它是一个因地,它是完全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就是你今天种的种子,这个无上菩提的种子,这是要求非常严格的。你要经过长时间的在教法学习,什么叫做真如的心,什么叫做清净又具足、具足又清净,然后寂静不动的心。这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如果你第一个因地种错了,你后面就全部错了。
所以第一个,我们了解理观跟事修,它是一个戒体跟戒行的关系,叫做因缘关系。
第二个,是体用的关系。体用的关系最简单的例子是什么?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跟神秀大师的偈颂。
六祖大师的修学,叫做什么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大师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大师这个很明显,理观的角度。既然超越因缘,那就是所谓的镜子也不可得,灰尘也不可得。这是理想化的真如心,它强调安住。所以六祖大师强调的是安住,安住真如。神秀大师呢?是“时时勤拂拭”。其实他的说法也对,他面对的是一个因缘所生法的心。
但是为什么禅宗要选慧能大师呢?因为事修的心没有太大的特别。所有的五乘法门,其实每一个人都要修心,浅深不同。人天乘修的是善心,二乘修的是涅槃的心,菩萨修的是功德的心,但是这个都是事修。但是问题是,你今天没有成就“本来无一物”的这种体,你没有找到十方诸佛共同的体,你就成不了佛。所以,从成佛的角度,六祖大师是对的,因为他掌握了十方诸佛的根本的共体,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在整个<安乐行品>,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理观,什么是事修。
前面我们讲到这个“行处”就是理观,就是透过观察我们的原始的真如的心,然后怎么样?安住在一种不生不灭的清净心。然后呢?然后就开始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开始务实地面对我们因缘所生法所留下的无量无边的妄想、无量无边的业力所构成的我们现在的这个生灭变化的心。怎么面对它,就是开始讲务实面了,叫做“近处”。这个近处就是事修,透过事修使令我们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亲近这个理观的智慧,这个就是事修。
子一、约远论近
这个“近处”有三段。先看第一段,子一,约远论近。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约远论近,这个“远”是动词,当远离解。这个是讲到我们面对因缘所生的这种生灭心,要先远离十种过失,这样子才能够成就亲近真如。所以这个以下就是讲到菩萨戒法。其实它是把整个瑜伽菩萨戒法、梵网菩萨戒法有关于“誓断一切恶”这一块的戒文,浓缩成十个重点让我们去修学。就是修学菩萨的十种戒法。
第一个,“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国王、王子、大臣,这些属于中央级的官员,长官是地方级的官员。这地方就是说,你一个菩萨,你有志于学《法华经》也好,你有志于弘扬《法华经》也好,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少跟这些有权势的人亲近。
为什么要远离有权势的人呢?蕅益大师说,因为有权势的人,你“顺之,增长贪欲;逆之,身心损恼”。这些有权势的人,他有威德力,他讲话有威德力,这种人基本上都是攀缘心比较重,在世俗名利里面打滚的,跟我们修成佛之道的人思考是不一样的。你随顺他,你增长贪爱;你违背他,他的力量会给你压力,你身心损恼。
所以蕅益大师说,亲近权势,“初似小益,久则大损”。刚开始你会觉得,欸,不错啊,我弘扬佛法,我有一个有权贵的人,一个地方官员或一个民意代表做好朋友。他会帮你成就很多弘法的事情,“初似小益”,有些小小益,但是,“久则大损”。因为什么呢?“失正道故。”你跟他相处久了,你不会改变他,他改变你,你会失去正念的道心。
所以,就是说,你一个菩萨,你有因缘可以度化他,你可以教化他,重点是,你不可以亲近他。这以下都是这样子。就是教化是一回事,亲近又是一回事,就是,你不能亲近他们,这第一个。
我们看第二个。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前面是远离豪势,这以下远离邪见。
邪见有几种呢?
第一个,外道梵志。这个梵志指的是修学婆罗门的居士,他修十善法,希望能够生到大梵天。这种外道梵志。
或者尼揵子。尼揵子外道其实他是一种出家众,外道的出家众,我们一般说的印度的瑜伽士。他是练气、修丹乃至于种种禅定的,这个也是追求一种有所得的法。
或者造作世俗文章的,以及这种“赞咏外书”。赞咏,就是世间的诗词,赞咏哪一个风景很漂亮,哪一个地方怎么样,这赞咏这种世间的诗词。及外道的书籍。
“乃至于路伽耶陀”,路伽耶陀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印度的顺世外道,就是现实主义者,他强调物质创造一切,强调物质主导一切的生命的现象。“逆路伽耶陀”,这个相反,他反而强调心灵创造一切。这个心灵跟佛法说的心性是不一样的,他这个有点断灭见。
也就是说,我们初学者,初机浅识,理观薄弱,如果经常跟他在一起,会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互相争论。你跟他之间不和,你走的是菩提道,他走的是世间的法门,所以你与他互相争执。第二个,你迷失正理,你要么就是被他感化。这是第二种情况,所以不亲近。
看第三个。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第三个,菩萨他要不亲近什么呢?“凶戏”,就是这种互相打斗,拳击、斗牛、斗鸡的这种游戏。或者是“相叉相扑”,柔道、相扑。或者“那罗”,那罗就是演戏的戏子,表演各种把戏的戏子。这几种情况,你要么引发瞋心,要么增长放逸,所以要远离。
第四个,远离恶业。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就是有些人造的罪业特别重,这个杀盗淫妄的业。比方说“旃陀罗”,旃陀罗就是在古印度专门从事杀业的;或者是畜养猪羊鸡狗。我们受了菩萨戒是不能养这些动物的,因为这个动物,你虽然没有杀它,你增长杀生的助缘。或者是畋猎,就是打猎,或者捕鱼等等,如是这种杀生的恶律仪。
这种整天做杀生的人他造恶业,他来跟你求法,你可以为他说法,但是你不能够有一种希望要彼此亲厚,彼此友好。因为,你跟他在一起,我们说过,两个人在一起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就是你跟他磁场不和,那你们两个就互相争论;要不然,就是两个磁场完全被同化。当然你不可能同化他,因为你是凡位菩萨,结果你被同化,所以,损害慈悲心。因为你一旦认同他,那你就损害慈悲心了,所以你变成进退失守。所以干脆保持距离,就是远离恶业。
第五个,远离二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我们一个菩萨道人,也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个地方指的是定性的,就是那种出离心特别坚固的,你不可能改变他的,他不可能发菩提心的。这种对于苦谛有很深入的体验跟思考的求出离的四众弟子,乃至于彼此相遇也不需要打招呼。如果在房中,若经行处,也不共住一房。这个是讲的很严重了,就是你不能够跟他住在同一个地方。如果他主动来访,来跟你请求开示,那你是可以开示,但是心中也是一样,无所希求,不要去跟他互相亲厚。
当然这个地方有人就会觉得有疑问了,就是说,声闻弟子也是佛陀的弟子啊!三乘弟子嘛,声闻、缘觉、菩萨。为什么也要远离呢?它是这样子,就是说,菩萨也追求涅槃寂静,因为你成佛之道,你一定要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它是一条路的,你不可能跳跃,只是你这个过程是走得比较快。比方说一刀千纸,但是还是怎么样?历历分明。声闻人的寂静,我们也可以去修他的法,但是为什么不能跟这个人靠近呢?因为声闻人,他的出离心很强,所以他那个寂静,就是你跟他在一起,他那个身口意所释放的磁场是带一点偏空的寂静,但是菩萨的寂静是中道妙有的寂静。这两个寂静不一样。
那这两个寂静不一样,我们佛法修学是这样,往上走是比较难的,就是我们跟不好的学习,我们被拖下来的机会比较大。所以,你不可能把他的寂静从偏空的寂静变成中道的寂静,结果是,你从中道的寂静被拖入变成偏空的寂静。就是,你不可能改变他,而你却被他改变了。
所以,为了阻止这件事情发生,佛陀制定戒律,菩萨不能跟声闻人问讯、往来,乃至于不能有共住的情况,要保持距离。因为这个耳濡目染,习久成性。
我们看第六的“远离欲染”,远离我们心中的欲染。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该对女人的色身而生取著想,取著这种男众女众的美好相状的这种思想来说法,心中也不乐见。如果有弘化的因缘进入到他家,不与年轻的女子或者是没有结婚的处女,乃至于寡妇等共语,共言语。这个共言语指的是私下的言语,就是你不能跟她单独在一起,必须有第三者在场。这个地方有两层意思:第一个,避免增长自己的染心;第二个,避免世间的讥嫌。这叫第六,远离欲染。
我们看第七的“远离非器”。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这五种不男就是说,他过去贪爱的烦恼特别重,所以这种烦恼的心所招感的果报体,他现男众相,但是没有男根。或者说,他现男众相,他同时具足男女二根。他遇到男众的时候,他显出女根;他见到女众的时候,他显现男根。这种具足二根或者是无根的人,都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我们要避免跟他在一起。因为这种宿世贪爱烦恼重的,你很难教化他的,他不是法器。
看第八,远离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古印度的时候,世间可能比较混乱,就是你不要随便单独地进入到居士家里面,可能会有外道或者是各种因缘会伤害你,所以避免单独一个人进入到这种世俗的家里面。
看第九,远离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那么如果是男众,就是不为女众;如果是女众,就是不为男众。就是说法的时候,不要有轻慢心,露齿笑就是轻慢心,也不要秀出胸膛。乃至于说法,也不要彼此过分地亲近、厚爱,况复其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更多的是远离讥嫌。
看第十,最后一个。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这段有两层意思:就是面对于这种年少的弟子或沙弥,第一个,你不能收年纪太轻的弟子。这年纪轻的就是七岁到十八岁,十八岁以下的最好不要收。第二个,你不要跟他拜同一个师父。
为什么呢?因为,蕅益大师说,年少之人,习性未定。他的心是躁动的,他没办法教化的。你去收他做弟子,妨碍你的修道的正业;你跟他拜同一个师父,“扰乱请益”。你要跟师父好好讲个事情,他就在那边跑来跑去的。所以你要远离,不要跟他拜同一个师父,你也不要收他做徒弟,因为他这种心性未定,不堪教化。
这十种,其实你要学过菩萨戒,这十条应该都不陌生了。因为这个是把菩萨戒中誓断一切恶里面远离过失的部分摘录出来。
我们学菩萨戒法要有一个概念,它跟修五戒十善不一样。
五戒十善,它是没有目标性的。因为五戒十善它追求的是一种人天的快乐,所以它的戒法本身就是目标,你持戒就是目标了。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个戒法,你的目标就是,因为这个戒法创造快乐,你没有太多的目标。
但是菩萨戒法不一样。菩萨戒法它所有的法门都是为了成佛。所以,持戒是帮助禅定的。你看蕅益大师的思想,他在注解中说,持戒是帮助你收摄身心,收摄身心的目的是帮助你生起观慧。所以,菩萨的戒定慧是怎么样?互含互摄的,它不能切割的。
所以你看菩萨戒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特别在修善这一块,含摄了戒定慧。比如你今天在家里面,方圆四十里有人讲经,这个讲经是你陌生的,你一定要去听。你不去听,犯菩萨戒。说我为什么要追求那么多的知识?因为你持戒跟这个智慧是有关系的。你智慧不够,你这个戒也就持不好了。
所以这个菩萨戒跟声闻戒法、跟五戒法是不一样的,它这个是没有出世的妙戒,就没有出世的定慧;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所以我们看菩萨戒,其实它戒定慧是很难切割的。你持戒持得好,你的禅定才会修得好;你禅定修得好,你的观慧才会修得稳定。
所以它这十种法都是怎么样?远离攀缘,收摄身心。为什么?它不是为你说,哦,我修这十种法,追求来生的快乐。不是。它是为了禅定做准备的。我们看下一段就知道了。
子二、约近论近
前面的是约远论近,远离这十种过失,使令我们亲近于一心真如。这以下是透过近(近就是修学),不断地熏习,亲近禅定、修学禅定来成就亲近于一心真如。我们看修定。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前面的十种的法是远离攀缘,收摄身心,这以下就正式修禅定了。就是,前面的准备做好以后,你应该怎么样呢?“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当然菩萨有在家居士,有出家众。在家居士你可能要工作,有各种的事业,但是你每一天当中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进入到一个不受干扰的处所,或者佛堂,或者哪里,你要在一个不受干扰的闲静处,或者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干什么呢?收摄其心。你受菩萨戒,你不能整天就把心这样放下去不管它,整天就是一天到晚打妄想,这是不对的,这个本身你就犯菩萨戒了。
那么收摄其心,净土宗收摄其心当然主要靠佛号了。过去我们的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讲到念佛,他提倡一种专注念佛法,我觉得很好用,我给大家说明一下他这个方法的应用。
他这个方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皈依,第二个专注。就是你在念佛之前先修皈依,如果说你不会皈依,那就念那个慈云大师的《净土发愿文》,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就是你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功德庄严,从因缘上,我们建立一种皈依的通身靠倒。这是第一个。
你的心跟佛号建立一种皈依的心态以后,就要修专注了。专注呢,他的方法是这样,每一天念一千声佛号就好,不要多。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念佛念不好?就一开始贪多。你一天念三万声,他就念六万声,你六万声,他就念八万声,然后念的全部都是散乱心,没有一句佛号可以用的。佛号的目的是收摄身心,结果我们现在把收摄身心这个事给忘了。你跟人家讲话的时候佛号也一直念,你工作的时候也念佛,其实这个都是一种兼带的,不是正修。就是,你拖地的时候念佛,当然好过打妄想,但是你不能把净土宗的定位把它定位成,念佛只是好过打妄想。这标准也太低了吧?你这个念佛是要感应道交的,你这种边工作边念佛,一心好几用,临终能够感应道交啊?
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念佛人要有一个观念:宁可少念,不可草率!因为就怕你养成坏习惯。你养成念佛就是随口溜过以后,即便给你充分的时间,让你专注地念一百声佛号,你也念不起来。因为你念佛号就是习惯从心中快速地溜过去,你没有真正用佛号来收摄身心。
所以他是怎么样呢?他透过三三四:三句、三句、四句(如果你气比较长,你可以分两口气,六句佛号一口气,四句佛号再一口气;或者你三口气,两口气都可以)。分成五点记数法。早上念十片,五百声;晚上念十片,五百声。他不多。那么你一天早上把五百声佛号念好,晚上把五百声佛号念好,你今天功课就可以了。其他时间,你说我等车也念佛,那没关系。但是你这个一千声佛号念下来,皈依、专注,你念个三年下去,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做一句佛号收摄身心,你就懂这个意思了。
诸法因缘生嘛。什么叫因缘生,你知道吗?就是过程很重要,你刚开始跟佛号互动的时候,你是怎么样形成的。你们一开始就是随随便便,你也随便,他也随便,大家都很随便,那佛号跟你的因缘就是很随便的因缘。但是,如果你是在一种很寂静的状态,先拜佛,然后万缘放下、手机关掉的情况下建立心中的佛号,诸法因缘生,这个佛号跟你的力量,它只要一现前,就是说你要修到这个佛号只要一现前,它马上可以把你的心收住,不用太多,十句佛号就够了。因为你就是这样栽培的嘛。这个佛号虽然是个音声,但是有些人栽培音声的时候是皈依的心、专注地念。
我们很多人对净土宗的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不是把佛号念完就算了,而是你这个佛号有没有达到把你的身心世界给收住的感觉。
就是你这个菩萨,透过前面十种的远离过失,你远离攀缘心的因缘。然后呢?然后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收摄身心,用佛号来收摄身心。
子三、约非远非近论近
我们收完身心以后,就是要起观慧了。我们前面说过,大乘的戒定慧是一条路的。看子三,约非远非近论近。观慧,智慧没有什么远近的问题了。因为这不是前面的持戒、修定,他都有个固定的所缘境,这个观慧他主要观一念心,那心就没有什么远跟近的问题了。就是以观慧来调伏我们心中的颠倒想。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亲近处当然是事修了,这个是事修的观。理观的智慧我们前面说过,它观的是什么?理观观的是什么?观的是真如的心。事修观的是什么?观的是我们生灭的因缘的心。所以我们要务实地面对自己心中很多的颠倒想。
怎么面对呢?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这一段是总标里面的因相。总标里面有因相还有果相,这是因相。那么菩萨能够在寂静的心中先念佛,收摄身心,然后呢?然后就起观。怎么观呢?观一切法空。
这个空很重要!诸位,你想空掉什么?空是一个能观的智。那你面对你心中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你要空掉什么?不是空掉外境。空掉外境你就变成阿罗汉了,灭色取空了,变成逃避外境了,逃避因缘法。它这个空,是空掉心中的爱取。
事修的观行,是面对我们凡夫的因缘的生灭心。生灭心是怎么来的?是多生多劫。我们不要讲那么久了,说最近的这五百世好了。就在无量轮回里面,影响你今生最严重就是最近的五百世。这五百世里面,你如果是经常到畜生道,可能你的痴心就比较重;你要是饿鬼道,那可能就各式各样的习气;尤其是你从诸天下来特别明显,你前辈子是诸天下来,那贪爱的烦恼特别重,就特别喜欢享受,不管你有没有福报,特别喜欢用美好的东西。诸天下来,就是欲界天下来的。那没关系,这些思想导向,都是由于过去的影像留下来的。
所以诸位,佛法不能够否定你留下的影像,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像,这些生命经验是不可以否定的。重点是怎么样?不取!记住。影像不可能形成你的思考的;是因为我们去取,我们取著很多的影像,所以我们的心变成颠倒。所以它破坏的是什么?破坏的是你那个取著的心。
就好像说一个镜子,如果这个镜子它做得非常好,它灰尘是沾不上去的。但是诸位!如果这个镜子,你把它沾上一层强力胶,这个灰尘是不是沾上去就拔不起来?所以观一切法空是空掉什么?空掉那一层强力胶。你只要让镜子跟灰尘中间没有强力胶,这个灰尘就是无住,它自己会脱落的。所以大乘法的空,是空掉内心的执取、爱取,这是很重要的!
那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就随顺于我们内心的真实相了,就慢慢能够恢复本来面目了。就是你本来心没有灰尘的,那是因为我们取很多灰尘,而形成我们的颠倒妄想。你现在只要把灰尘放下就好了。然后呢?“如实相”,就随顺于我们一心真如的实相,也就不堕入颠倒妄想。这个是讲到整个空观的因相。
那么它的果相呢?
“不动、不退、不转。”你不断地空掉心中的执取、爱取以后,第一个,你的心不容易受到扰动。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说扰动是外来的,是因为你跟我讲什么话,所以我扰动了。其实他只是个助缘。他对你所做的一切,要经过你内心的分别,经过你的影像、你的执著,然后你的分别,取相分别以后,它才会对你产生扰动。所以我们慢慢有一种离相的力量以后,你的心不容易受到外境的扰动。第二个,不退。慢慢时间长了,也不退失了,这种正念的观慧不容易退失。最后乃至于“不转”,已经形成你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不容易被改变。不动、不退、不转,等于是整个果地。
讲一个譬喻,“如虚空,无所有性”。你的内心那种自我的概念慢慢地消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离相的虚空,它真正是离一切相。那么当我们离一切相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即一切法。就是,诸位!它是这样子:真妄不两立。你执著妄想,真如就自己退出了;你把妄想放下,你的真如就出现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
就是说,为什么佛陀的心是真如的心,我们是妄想的心?其实真妄是同体的。那么真妄同体,为什么真如的心表现不出来?因为我们执著妄想,所以真如就消失了。那你说,我今天把妄想放下以后,那我的心是不是断灭了?不会断灭的。你把妄想放下,真实的心就出现了。佛法道理就是这样,当你破妄以后,它自然会显真的,自己会显真的。所以你把妄想放下,犹如虚空,无所有性,那自然你的清净心、菩提愿就会显现出来。
这个就是整个空观调伏妄想的因地、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