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二十六面,我们看己二的“明通经利益”。
《法华经》的特色,是佛陀引导我们生死凡夫怎么能够快速直接地趋向佛道。它的整个核心思想就是,你要能够掌控权法跟实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什么叫权法呢?权法就是我们一般说的事修法门。事修法门,它的特点是向外修学的。比方说我们今天修学布施,那么这个布施的法是怎么来的?它是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作布施这个法,来熏习我们内心,或者说来改变我们内心的悭贪。比方说我们持戒,佛陀会定一个规矩,就什么是持戒,什么是不杀生、什么是不偷盗等等,我们透过戒法的熏习,也是来改变我们的内心。所以事修法的缺点就是,因为它是外来的,所以它对我们内心的改变变成一种单向的调伏。你布施,它对治的是悭贪;你持戒,对治的是你心中的恶法。
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问题呢?变成治标不治本。因为我们根本的问题不是烦恼,而是一种颠倒想。颠倒想,可能是我们前面的十生或者一百生,或者过去的五百生环境的熏习所造成的。就是我们看到事情会去追求,会去掌控,然后才产生烦恼的。所以烦恼是颠倒想的一种副产品。所以如果你一辈子都没学《法华经》,你完全做事修,那我跟你讲,你今生的成就就非常有限了。因为你的问题太严重,而你吃的药太少,在内心的颠倒想所创造的无量的烦恼当中,你只能够个别地对治少分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法是外来的。所以佛陀说,这个事修法门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你没有从你内心的这种颠倒想、攀缘心下手。
《法华经》讲到,第二个就是所谓的实法,实法就是理观的智慧了。就是说,修行,重点不是去外面先追求一个东西,这是一个助缘;你要找到你的亲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首先你要先调整思想,而不是去调伏烦恼,因为这是枝末的问题。
改变思想,佛陀的智慧很简单,就是一心三观。就是你现在先不要管你修什么法门,你也不管你的烦恼有多重,你也先不要管你业障有多深,这个都是后面的枝末问题。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佛陀的知见。你以空假中观你内心的时候,第一个,观你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你要有对空的了解。什么是空?空性的智慧叫做离相清净。注意,离相,不是灭相清净。
就是说,空,它当然不是空掉外境。你空掉外境没有用,它跟你没有关系,你的问题是你内部的问题。空掉你的妄想,但是你不能空掉你的作用。这很重要!这种分寸是很重要的。你如果空得彻底了,灭相取空了,那你就是阿罗汉了,你把心性的功能给灭了,那你这样也太极端了。所以这个空性是一个非常高超的智慧,空掉攀缘心,但是保留心性的作用。所以你空性一旦修错了,那你就可能进入到灭色取空了,就是阿罗汉的涅槃寂静去了。
所以当体即空就是,首先你要知道,你到底想空掉什么,你要保留什么。空掉我们无始劫来在生命经验当中累积的这些颠倒的影像。禅宗说得好,恢复你的本来面目。你还记得吗,你从什么地方来?在你没有真正启动轮回之前,你是什么相貌?就是把生命回归到原始点。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说我从前生而来。然后呢,你前生怎么来的?你是再前生而来。然后你一直观进去,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时候你回归到最初的觅之了不可得,就是你还没有轮回之前你是怎么回事。答案很简单——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其实,我们现在所谓的思想不是你原来的面目,那是你的生命的经验、轮回造成的一种影像。你过去可能生活在某一种环境当中,所以造成了一个思考模式,慢慢地多生多劫的生命经验就形成你的个性、你的思想,其实这不是你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思想。而找得到找不到,也牵涉到你修行的成败和速度的快慢,所以你要内观。就是说,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就是你告诉你自己,你从什么地方来?找到你的离相清净心以后,就是当体即空,这个功课就及格了。
第二个,当体即假。清净心,它不像虚空,是一个没有作用的顽空,它是有作用的。它怎么作用呢?它法尔具足十法界的染净诸法。就是那个明了的心性当中,它本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说,欸,为什么具足?你不能问这个问题,你就相信就好。就是我一念清净心,本来就具足!这个法尔就是说,它不是因缘生的,它本来就是这样子,而且也没有任何理由。你只能相信,在一念的清净的明了心性当中,你具足十法界的染净诸法。
也就是说,从我们的本来面目来说,我们可能成佛,因为我们有佛法界的因种。我们也可能堕三恶道,我们也可能变成阿罗汉、菩萨等等。既然我们有十法界的可能,你如果有选择的话,你一定会发菩提愿:我一定要成佛。所以我们发起菩提愿,来带动我们成佛的种子,使令它生起现行。
好了,那么你这样子经常观了以后,你就会慢慢把你表层的颠倒妄想给淡化掉,你的内心怎么样?把心带回家。你已经不是一个过去的流浪汉了,你是一个有家的人了。你以什么为住呢?你可以勇敢地说出来:我以清净心为住,以菩提愿为住。恭喜你!你找到了成佛的正因了,你跟十方诸佛住在同一个家里面了。虽然从因缘来说我们如此的卑劣,佛陀如此的庄严,但是那个是时间的问题。因缘是时间的问题,重点是你能够找到自他不二,你找到十方诸佛跟你的共同点,这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讲成佛的初心。这个时候你有资格说,你走上了成佛之道了。说你这个人上路了,你在《法华经》的修学当中找到佛陀的知见,你这个车子已经不是在市区打转了,你怎么样?走上了高速公路,成佛对你来说是迟早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理观,这个实法是最关键了!就是你一个人,你今生当中有没有成就,我讲实在话,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以后你就知道。可能我讲这句话,年轻人会不服气。你到五十岁,你觉得你今生修行大势已定,你就这样子了。因为你的精神体力有限,你该冲的,在年轻的时候该努力的,都做过了,到五十岁你就要开始思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了。这不是精进的问题了,而是你的方向有没有正确。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说,成佛之道是由内而外。你要先改变你的知见,然后你才能够生起修行,这样子才叫做妙法。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前面这两个字,叫做妙法。如果你今天没有找到你的家,你只是从外面送进去很多的法,那你这个修行就像蕅益大师说的,“如隔日疟”。说你有疟疾,但是你这个药吃的不是治本的,就是暂时止痛的。那么这个隔日疟就是有时候发作,有时候没发作;有时候没发作,有时候发作。
所以,你如果说没有修《法华经》,你会发觉你的修行很有挫折感。有时候打完佛七的时候正念清楚,然后娑婆世界再稍微晃荡几下,又是烦恼粗重。因为你一直事修,你就是用单一的法去压制你单一的烦恼。但是我提醒你,你压不过它的,因为它在你修行之前,就在你的内心世界了。如果按资格,它是比你强大。你如果不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你就落在修行的弱势,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打妄想。所以,你今天不修理观,你就很难改变自己了,很难改变了,你没办法改变了。你不可能用短短的几十年修学,去改变你无量劫所累积的思想、个性、自我意识,这不可能的!你根本不可能挑战它的。
但是,如果你正确透过佛陀的方法,“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就不一样了。那它变成怎么样?它变成如梦如幻,它变成是没有根,叫达妄本空,它是没有根本的。而你变成怎么样?你这个时候变成化被动为主动了,你站在本来面目的角度面对妄想。从今以后,你的修行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随妄转就好了。因为它本来就是生死轮回留下来的产物,跟你本来就没有关系的,那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理观带动事修,而事修又帮助理观。当然,我们这样讲并不表示说事修不重要,那你这样也执理废事了。我们该持戒持戒,该布施布施,该拜忏拜忏,该念佛念佛。但是你的心态,你用什么心在念佛, 你用什么心在布施,那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那种自性功德力要把它表现出来。这样子,你的修学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修学只有一个力量,叫法力不可思议,而你叫做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你用两种力量来修学。就是你今天用你的摩尼宝珠来做贸易,跟因缘法互动,跟一个穷子,他今天是在外面完全靠自己的体力去打工,那就不一样了。要套一句蕅益大师说的,那叫日劫相倍,你修一天,刚好是他要修一劫。
所以,成佛之道不是体力活,它完全是智慧的引导,就是你今天站在什么角度来面对你自己无始劫来留下的颠倒妄想。你承认它是真实的,那你就很难修行了;你安住清净心来看它,你确定它是虚妄的,那它就不是你对手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要是迷真起妄,那就全部是妄;你要返妄归真,那什么都是真。所以,这个地方的核心思想,就是理观带动事修。
在<提婆达多品>当中,佛陀为了证明理观、事修是缺一不可,引用了两个实际的例子:第一个,就是一个大国王(这个大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因地)。这个大国王为了追求无上菩提,放弃了王位,向仙人修学《法华经》。然后,在提婆达多逆缘刺激之下,精进修学六度而成佛。所以,蕅益大师说,释迦牟尼佛的因地这一块,强调事修的精进,以事修方式成佛。这是第一个。而龙女的转身成佛,瞬间,一转身变成男身,然后在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强调的是理观的成佛。
这两个是各有特色,但这两个其实是缺一不可的。佛陀只是在表显事修、理观缺一不可。所以,前面的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成佛强调事修的精进,而龙女的成佛是理观的相应,就一念的相应。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理观、事修弄清楚,就可以往下看。
己二、明通经利益 分九:庚一、智积偈赞;庚二、智积提问;庚三、文殊回答;庚四、智积疑问;庚五、龙女释疑;庚六、挟权难问;庚七、献珠除疑;庚八、时众得益;庚九、大众信受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赞叹文殊菩萨在龙宫弘扬《法华经》所成就的利益。那么它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这个地方有九段的说明。
庚一、智积偈赞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 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 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 令速成菩提
“尔时”,这个尔时是什么时候?就是文殊菩萨率领无数坐宝莲花的菩萨从海涌出、住在虚空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智积菩萨看到这种庄严相,就用偈颂赞叹。“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这一段是赞叹文殊菩萨,说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勇猛精进的文殊菩萨,您老人家依止前面的智德勇三种功德,来化度无量的众生,使令我们“今此诸大会”,这个与会的大众,都能够见到这些坐宝莲花、在虚空坐的这些菩萨。
这个菩萨,我们前面说过,有权位的菩萨跟声闻大众。权位菩萨当然修六度,声闻大众修四谛,但是他们会权入实以后,都是走上一佛乘。他们入一佛乘以后当然就在空中住,形成一种庄严相。智积菩萨就赞叹。
这些所谓的三乘的权教之人,经过文殊菩萨“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按照《法华经》的思想,除非你能够会归到一心真如,修即空即假即中,发起清净心、菩提愿以外,你所修的法门都叫事修。事修可以让你成就安乐道,可以让你成就解脱道,但是你跟菩提道无缘,因为你没有找到正因。而《法华经》能够“演畅实相义”,讲到中道的实相,开阐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权实不二,所以文殊菩萨依止《法华经》,广泛地引导三乘的行者“令速成菩提”。
这一段的赞叹,核心思想在最后这句话,“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会权入实。成佛的关键点,其实就是你内心要能够先跟一心真如的清净心、菩提愿相应。这样子,你不管修什么法门,你今生可能只有布施、持戒,也只有念佛,虽然你只修三个法门,但是因为你的根本是清净心、菩提愿,所以你还是走上成佛之道,你跟佛陀走了一个同样的道路。当然你的资粮力比较弱,但是不能否定,你是真实的佛子。所以,这个成佛的关键不在于事修,在理观。所以智积菩萨赞叹文殊菩萨善能教化这些龙宫的众生。
庚二、智积提问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智积菩萨用偈赞叹以后,文殊菩萨就自己出来表态了。他说,我在大海当中主要是讲《法华经》,讲一佛乘的思想,中道实相思想。
这个时候,智积菩萨就起疑问了。他就问文殊师利菩萨说:“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说《法华经》的思想,它是由内而外的,称性起修的,这是一个很高深的法门;你要能够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然后才能够带动你的事修的。那么,这是“诸经中宝”,这个宝就像摩尼宝珠,能够统摄你一切的善法,趋向佛道,这是“世所希有”,是希有难得的妙法。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颇,就是难道。难道真的有众生依止《法华经》的一佛乘妙法的修学而快速成佛吗?
智积菩萨这一个问其实是有两段:第一段是赞叹,第二段他是质疑。他是赞叹《法华经》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第二个,龙宫,什么叫龙宫?这地方就是龙类众生住的地方。龙类是什么?是畜生道。畜生道,如果从因缘角度来看,是一个业障深重的众生,是三恶道众生。智积菩萨说,这个三恶道的众生有办法修这个微妙的法门成佛吗?即使《法华经》如此的甚深微妙、世所希有,而你作为一个畜生道的龙类,就算听了《法华经》,你真的能够快速成佛吗?就提出这么一个疑问。
我们看文殊菩萨怎么回答。
庚三、文殊回答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师利菩萨就举出他自己亲自教授的一个弟子成佛的过程。他说,有娑竭罗龙王女,这个龙女只有八岁。文殊菩萨意思就是说,成佛跟他外表的业障不业障没有关系,跟你烦恼重不重也没有关系,因为这都是可以改变的,重点是你能不能掌握清净的传承,就是你是不是能够以一个正确的方法直观你内心深处的清净心、菩提愿,这是核心。说,我这个人业障很重,烦恼也很重,我没办法修《法华经》。你讲的是外行话。生死的东西是不可能破坏它的。我们只听过光明破坏黑暗,没有看过黑暗去破坏光明。因为你没有去观照,所以你才业障深重,才烦恼粗重。所以真正的《法华经》,它根本不怕你业障重,它也不怕你烦恼深。
我们往下看。这个人,她是一个畜生道,龙女嘛,而且她只有八岁,但是,她透过《法华经》的内观以后,我们看她产生什么效果。“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蕅益大师说,这个是她的权法的智慧,她能够掌握这种善巧方便,知道众生的根机。权法,就是事修,事修一定要合乎你的根机。就是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的生命是由无量无量的过去变成今生,当然你也不能完全否定过去。你就说,那我一念心本来面目是清净,那我完全否定我的个性。也不对。事修要契机,理观要契理。
契理的时候,那是超越因缘。但是你事修,你说我这个人喜欢拜佛,那你就拜佛吧;我这个人不喜欢拜佛,我喜欢打坐,那你就打坐。所以这个权法就是“善知众生诸根行业”。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兴趣、根机,你的兴趣在哪里。这个是权法。
第二个最重要了,实法。“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其实只有你能够内观真如,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才有资格讲总持,对所有的行门都有一个总相的加持。这个是实法了。透过权实二法,这是讲到大乘的圆慧。蕅益大师说,这是圆满的智慧,权实不二。
这以下讲到大乘的圆定。“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你要从名字位到观行位到相似位,从相似位要进入到见道位,所谓的分证即佛,那禅定就很重要了。从外凡到内凡,然后进入到见道位,就要有禅定的加持。
那么你有透过全面的观慧,加上禅定以后,“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这句话是非常关键了!诸位,理观的核心思想就是“于刹那顷,发菩提心”。理观的智慧,我们刚开始是从闻思,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生起清净心,思惟“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发菩提愿。所以我们这种观照是怎么样?由语言文字建立起来的,叫名字即佛。不过没关系,慢慢进步以后,到观行即佛,你的文字相慢慢少了,观行力增加了,到了相似即佛;最后,从大乘的加行位,突然间一念的相应,那只是一瞬间而已。就是你在寂静中,突然间,在观你的内心的时候,于刹那顷——这个刹那顷就是怎么样?因为刹那无生,所以发起刹那的菩提心。
而这个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呢?蕅益大师说是圆教的初住。圆教初住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了,他是住于真如了。我们刚开始修行,当然清净心、菩提愿是分开修。我们凡夫,一般来说,智增上菩萨会重视清净心,就是先离相,菩提愿可能是兼带,所以凡夫修清净心、菩提愿会有所偏重。但是你成就一刹那相应的时候、破无明的时候,你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是合在一起了,清净心一定有菩提愿,菩提愿也一定有清净心,这两个就不可切割了。你成就法身以后,这两个是同时出现,所以叫做发菩提心。这个发的是什么?胜义菩提心,是来自于真如本性所发出的上求佛道的心,这是坚固不可破坏。
到此为止,整个成佛的因圆满,后面就带动他的果地了。
果地有七种功德,这个成就初发心住的菩萨,有七种功德:
第一个,得不退转。我们凡夫修学就是进进退退,但他这个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种不退。
第二个,辩才无碍,有这四无碍智。
第三个,“慈念众生,犹如赤子”,这个同体大悲。这种慈悲心不是说我们在修的时候思惟如母有情,这个都不用思惟,他任运的,从内心的清净心、菩提愿任运生起同体大悲。
第四个,“功德具足”,具足六度的功德。
第五个,“心念口演,微妙广大”。你就能够很任运地去演说一佛乘的妙法。你这个人只要懂这个道理,你就会讲出来。当然,你要没有学古德的东西,可能讲话没有古德那么美好的文句。但是,你看六祖大师他也没读什么经典,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然读书人会觉得说,这句话这个词儿用得有点粗,但是他的意思跟修多罗、跟大乘经典是一样的。就是说,你懂这个道理以后,你一定讲得出来。你说我讲不出来,你讲不出来表示你没有真懂。就是表达上、文字上可能会有点粗糙,但是你一定可以把什么叫做一佛乘的实法讲出来。
第六个,“慈悲仁让,志意和雅”。你能够有慈悲的仁厚谦让之心,而且意志坚定。
最终,“能至菩提”。当然,初地菩萨那就所证与佛无异同,初地菩萨能够现一百个分身了。
所以这个地方,龙女的成佛,强调的是“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这个就跟前面的释迦牟尼佛的因地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因地是怎么样?多生多劫的勤苦才成佛。这个地方的理观成佛是“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这个就不太一样了。当然,这个地方就引起了智积菩萨的疑问,我们看第四段就容易清楚。
庚四、智积疑问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智积菩萨听到文殊菩萨举这个龙女成佛的例子,他当然是示现了,智积菩萨本来就法身菩萨,他也知道理观事修的差别,但是他替众生问。他的疑问,蕅益大师说,他是以别教法来问难这个圆教的理观,以别教法。他说,我见释迦如来,这是前面的释迦牟尼佛自己讲的,他的因地做一个国王,他不但放弃了王位,到山中修《法华经》,然后生生世世可以说是历劫的难行苦行,然后呢,积功累德,追求菩提,未曾止息。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自己回想,他观察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没有如芥子许这么少的地方不是我因地舍身命的地方。所以这个行菩萨道不是只有理观,这是法身以后要成就应身佛。
诸位!应身佛才是真正精彩的时候。我们在成就法身的时候,当然你也可以说,欸,我是智增上菩萨,我先成就法身,所以你可以怎么样?暂时不修菩萨道。但是你菩提愿是在的,你是先发愿:我先成就法身以后再去度众生。这是可以的。但是你成就法身以后,那就没有所谓的关门静修这件事情了。这个时候你开始怎么样?发愿要成就你的成熟众生、庄严净土。那怎么成熟众生呢?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块土地,都是你舍身命的地方。为什么?“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所以我们凡夫在成就般若道的时候,是把自利放在前面,但是你成就般若道进入方便道的时候,你是把众生放前面了,“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
所以他以这种因缘的事修,这么广大的时空的修学,他不相信龙女能够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而成就佛道,便成正觉,他不相信。
这个地方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是强调事修的重要。当然,你要讲事修,那就是生生世世的勤苦的修学;但是龙女的成佛强调理观的相应,因为真如本性本来就是你本具的。我再讲一次,诸位!你的清净心它不是修来的。你什么时候能够承当,它随时准备跟你相应。因为它就是你衣服里面的摩尼宝珠,你把它拿出来有那么困难吗?对不对?就是说你里面的摩尼宝珠,把它拿出来是比较快的。但是你去工作,去努力地创造你的佛身净土,这个当然因缘修就时间比较长了。但这两个是不互相妨碍的。所以智积菩萨等于是以事修来问难理观,当然他是示现的,他是为众生来理解理观事修的差别。
庚五、龙女释疑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正当智积菩萨质疑龙女成佛为什么这么快速的时候,“言论未讫”,这句话还没讲完,智积菩萨话还没有说完,龙女突然间现在前面,就向两位佛陀——释迦牟尼佛跟多宝佛顶礼,然后站在一面,就“以偈赞曰”,这个地方是赞叹佛陀的三身的功德。
她怎么说呢?“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赞叹佛陀法身的功德。
诸位!法身是怎么成就?当然是靠理观。应身是什么?应身当然是靠事修。你要成就法身,那是理观的智慧,但是你要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的佛陀的应身,那就是要历劫勤苦地修学了。
法身的理观是怎么回事呢?“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我们一个没有修理观的人,就是从因缘的角度来看生命。从因缘的角度来看生命有什么缺点呢?就是二元对立。你会发觉说,我怎么有时候觉得我业障深重,但是我如果好好地修行,我又觉得我这个人具足很多的善法?所以,你没有修理观,就表示你这个人不安住。不安住的情况你就怎么样?你随顺你的修行,有时候进步,有时候退步。因为我们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曲线,一个抛物线。它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你没有本事做成这样子,你除非是法身菩萨,或者你真正安住清净心,你能够真的达到平常心。
所以,我们一般人的修行都是这样子的,就是在善恶的法里面产生纠结,因为你心外攀缘。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观,回光返照你一念清净心的时候,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观达罪业也好,福相也好,其实当你的内心回到原始点的时候,是业性本空,其实你本来没有善法,你也不是恶法。所以儒家思想有两派,它说人性本善,有时候说人性本恶。其实佛法的意思,我们的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恶。如果你本性是善,你怎么造恶呢?如果你本性是恶,那你怎么可能成佛呢?你本质是恶,那你怎么修?你顶多就是伪装自己、调伏自己而已。
佛法认为,我们的本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叫做离相清净,它什么都不是。所以即空就直接观到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就观察罪不可得,福不可得,这是即空。即假就观察我们的性具,我们一念清净心本来具足善恶。就是你用身口意的恶法去熏习你一念清净心,它自己会显现罪恶的相状;你用布施持戒的善法去熏习你的清净心,它会显现安乐的相状。所以,你能够观你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表示你深入地通达罪福的真实相。就是你本来不是善恶,但是你也可能变成善恶。就是这样子,就这样解释。
那么这样子表示什么呢?“微妙净法身。”佛陀能够安住清净心发起菩提愿,成就清净法身。所以法身是怎么样?是理观所成,跟你有没有跟众生互动没有关系,严格来说跟你有没有福报也没有关系,跟你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业障也没有关系。理论上是这样。
但是你要成就应化身,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你今天希望你能够在一念法身当中,终于有一天能够怎么样?现出佛身,而且有你的清净的国土,有你教化的眷属,那就是事修了,你才有办法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庄严你的法身。
这两个是赞叹佛陀的三身的功德。
第二个,我们看九界皈依。
“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具足三身的佛陀,是九法界众生,天人龙神等一切众生所恭敬皈依的所缘境。这个是赞叹九界皈依。
第三个,龙女就请佛为证。她说:“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我虽然是一个八岁的畜生道的女众,但是我从跟文殊菩萨所学习的妙法当中知道,成就无上菩提,必须佛陀来印证,以心印心。就是,佛陀您老人家作证,您的清净心跟我的清净心是不是完全一致?请佛印证。我依止清净心、菩提愿,我在未来世当中,我也会即将示现应化身,转大法轮度脱众生。龙女请佛印证,佛陀默然印可。佛陀经常是这样,佛陀不讲话,就是承认你是成就法身佛了。
所以蕅益大师在这一段里面提出两个重点:他第一个先讲到理事的差别。就是你在修行,先把理观、事修分清楚,你不要含糊笼统。理观的所缘境是真如,它是向内的,内观真如。那么真如是一个性德,你不用去增加它,你也不用减少它,你只要知道有这件事情就好,就是观而已。真如不能修,它本来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会因为你修它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你懈怠而改变。所以它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是不生灭心。
这一点对我们临命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临命终就是不能靠修行。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是你生命中最糟的状态,你躺在床上,不可能起来拜佛。说我平常都是靠拜佛保持正念,你有本事站起来拜佛看看?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修德其实力量薄弱了,就是靠性德。就是你必须靠一个——你状态再怎么糟糕,它永远是清净的。你在临命终的时候,你业障现前,你身体插满了管子,你的眷属在旁边哭泣,你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心思散乱,这个时候菩萨云何应住?你依什么而住?说我靠佛号,也可以。但是你完全靠佛号,佛号是外来的东西,如果你内心没有东西跟它接应,这个力量薄弱。
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可让你依靠的,就是说,诸位!有一个摩尼宝珠,它永远在那个地方等着你。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它也绝对不会因为你身心的错乱而变成不清净,就是这个理观的智慧。所以理观是怎么样?它强调离一切相,这你要弄清楚。理观是超越因缘所生法的。什么叫离一切相,我简单说一下,它跟你有没有修行,跟你烦恼重不重,跟你的业障重不重完全没关系。这才可贵嘛,这样才可以安住。这是理观。
第二个,事修。事修强调即一切法。你有修行你就有功德,你造罪就有过失,这就是事修。那就是因缘所生法了,讲修德。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这个修行人先把理观事修分清楚,一个是内观,一个是外修。一个内,就是摩尼宝珠,你再怎么穷,摩尼宝珠还是这样子。但是事修就是说,你要不修,有摩尼宝珠也没用,摩尼宝珠你不能当饭吃,你要拿出来贸易,你才有办法用摩尼宝珠去换取你的面包饮食,所以这个靠修德。所以理观是离一切相,事修是即一切法。这是先把理、事分清楚,理、事的差别。
第二个,你再把理观、事修怎么样?合起来。就是,理观不离事修,事修不离理观,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理事是相辅相成,互含互摄,缺一不可。你真正把《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启动,你纯粹是理观也不行,纯粹的事修更不行。就是说,你有一个摩尼宝珠,然后呢?然后你还要精进地去做贸易,用摩尼宝珠换取你的衣食,换取你的房子,换取你各种的资具。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的意思就是说,理观不能碍事修,事修不能碍理观。
这个道理懂了,你就知道智积菩萨的问题在哪里。智积菩萨就是强调释迦牟尼佛因地的事修成佛。其实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诸位,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就好了,他历劫的勤苦的修学成就应身佛,他哪仅仅是事修?你认为这个事修没有理观做得到吗?不可能嘛。我给你不要说三大阿僧祇劫,我给你一百阿僧祇劫,你整天修菩萨道,如果你没有理观,你也成不了佛。所以,当一个法身菩萨强调事修的时候,他背后一定有理观,只是他不谈而已。释迦牟尼佛不可能没有理观,龙女也不可能没有事修,只是,蕅益大师说,各自表法。佛陀为了激励我们在逆境中成长,所以用释迦牟尼佛做榜样,强调事修精进,突破障碍。释迦牟尼佛为了表达我们的修行不会因为烦恼重,也不会因为你是一个畜生、你是一个女众而障碍,所以,龙女用理观来表示,这个理观里面一定有事修。只是蕅益大师说各自表法而已。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整个修学表示事修的圆满,而龙女的这个业报身,她一念的回光返照,一念的相应,成就圆教初住,强调理观的圆满。各自表法而已了。所以这个理事是圆融的。
重点是,龙女这样讲的时候,希望佛陀证明。佛陀默然,那表示佛陀认可了。这是第一段的问难,就是所谓的智积菩萨的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