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教义是《大乘百法明门论》。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把研究本论的目的,跟大家作一个简要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学佛因缘,可能不一样,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离苦得乐,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永离痛苦而得究竟之安乐,这是我们学佛共同的目的。

佛法把生命分成十个法界﹙十个层次﹚──有佛菩萨的万德庄严、二乘的偏空涅盘、人天杂染的可乐果报,也有三恶道苦恼的果报。就学佛的目标来说,以「人」当标准,无不希望来生的生命,能够从人道而提升到天道;但是天道还不够究竟,因为天道是无常败坏之法,「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再进一步从天道出离生死,到达界外涅盘彼岸,乃至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圆成佛道,才算是真正的离苦得乐。

问题是应该依循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令我们的生命增上,乃至成就佛道呢?目标是确定了,但是方法呢?就有各式各样的解释。

先看以下外道的说法:

一、「邪因缘论」:在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中,有一种思想叫「邪因缘论」;该教认为生命的本质,全是大梵天或是上帝所创造的。我们希望下辈子得什么样的果报,我们自己不能作主,大梵天、上帝是一切主宰者,主要是他作主的,所以应该以虔诚的态度,透过对上帝、大梵天的皈依祈祷,得到他对我们的欢喜,他自然就会赐给我们幸福与快乐。换句话说,不管我们造善或造恶,生命是大梵天决定的。佛法认为这样的因缘法不正确,因此叫做「邪因」。

二、「无因缘论」:此教认为生命的现象──为什么他升天呢?这件事情没有因缘;为什么他堕到三恶道去呢?也是毫无因缘。一切法都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没有什么理由。其实这种思想就是「拨无因果」─否定因果道理。佛法认为也是不正确。

关于上面所说的「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就是古印度九十六种外道思想之本质。佛陀在《法华经》上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十法界每一界的果报,都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决定性,就是「毕竟空」。在毕竟空当中,生命是怎么出现的?「一切从缘起」,是依因缘条件而生起的。

「因缘」是什么意思呢?表示: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如果生命是无因缘的,那生命就不能改造;人永远是人,造再大的善还是人、造再重的恶还是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无因」产 生的。这样我们皈依三宝、修学佛法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佛陀才特别强调──「一切法,从缘起。」生命的本质,背后有它的因缘存在。

而在「有因缘」教义中,佛教的思想有两种:

一、小乘思想:小乘法认为因缘就是「业力」,也就是身、口、意的业力。造作善业的因缘,使令你升天;造作恶业的因缘,使令你堕到三恶道;是你自己造的业力,影响你自己的生命。

二、大乘思想:若以大乘法来说,「因缘」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宇宙万法就是我们心识的活动。为什么升天?因为内心常存善念;为什么堕到三恶道?因为内心恶念的势力强大;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内心具足信、愿、持名三种功德。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因缘法」完全决定于你「内心」的造作;身、口、意三业,身业跟口业只是工具而已。

经典譬喻说:牛在拉车,主要是牛在做决定,车子不能做决定;『牛』是指我们内心的活动,『车』是指身业和口业。大乘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正表示:我们现在每一剎那的心念,都在创造未来的生命──如果你现在起一个善念,就创造未来一个可乐的果报;如果起一个恶念,就创造未来一个不可乐的果报。简单说:生命的本质是由你的「念头」决定的。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希望离苦得乐,应该怎么办呢?就要改造我们的念头:

转识成智。只要转变我们的念头,生命就转变了!

那么想要转变我们的念头,必须先了解心念的相貌;一定要先了解它,才能够改变它。在整个「唯识宗」教义当中—<五位百法>,对于心识活动的相貌,讲得非常详细,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都有明确的定义。透过百法的学习,就会知道如何去断恶修善,使令生命能够增上。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生命能够增上,研究「唯识」就非常重要;透过唯识的教义,来「观察」我们的念头、「了解」我们的念头,进一步「修正」我们的念头;使令我们的念头改变,进而实现生命的改变。而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个课程《大乘百法明门论》,正是《唯识学》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

壹、解释经题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天亲菩萨造

「天亲菩萨」是印度的一位祖师,《百法明门论》是他造的。他当时造这部论,是用印度文写的,经过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把它翻译成中文。因为觉得文字还是太深,所以我们又引用蕅益大师的注解—《百法明门论直解》来讲解本论。

我们今年的唯识课程:《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都是选用蕅益大师的注解,我在所有的祖师当中选择蕅益大师的注解,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蕅益大师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他认为「性、相」是圆融的。

大乘的思想是强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识是创造生命的主要因缘,但是天台宗所指的心识是什么?是「真如」—「真如受熏」,真如清净本然,而受我们的熏习;唯识的思想是「阿赖耶受熏」。这两种思想,乍看之下不同,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两种思想可以融通,所以进入本文,你就会发觉蕅祖的注解,处处把唯识跟天台的思想加以融通,我们引用他的注解,将来学习天台教义就没有障碍,这就是蕅益大师最大的特色——「性相圆融」的思想。

「性相圆融」蕅祖举出一个譬喻说:就像「画龙点睛」;唯识如画龙,把龙的头、身体、脚、尾巴画出来;唯识学所诠释的是一种行布分明,把整个心念杂染的相貌跟清净的相貌,很明确的分析: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都有很清楚的界限。烦恼里面就有贪烦恼、瞋烦恼、痴烦恼,每一种烦恼都有一个简明、易懂的定义和相貌,所以唯识学就是把龙画出来。天台如「点睛」,眼是龙的精髓,龙没有眼则无神,眼睛一点之后,龙就有神,就可乘云而飞。

所以唯识学最后的归处,还是会归到真如。从「画龙点睛」譬喻当中,我们就能够了解「唯识」与「天台」之间的关系了。

贰、经文大义

将释此论,大科分四

我们分成四大科,来解释这部论:

甲一、论主略史。首先介绍天亲菩萨简略的历史。

甲二、解释题目。

甲三、随文释义。随顺论文解释其中的义理。

甲四、结示劝修。

甲一、论主略史

首先看第一科「论主略史」,本论的造论者是「天亲菩萨」。这里分成三大段,第一段先介绍「无著菩萨」的历史,因为天亲菩萨的历史跟无著菩萨有关系,所以先介绍无著菩萨:

[佛灭度九百年顷,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修习禅定而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悟入,欲自杀身。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义,闻已即悟意犹未尽。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此云「无著」。]

「无著菩萨」的简要历史:

这个历史时代,是在佛陀灭度大概九百年左右,当时印度的小乘部派佛教中,有两个部派最为兴盛:一个是「萨婆多部」就是「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另外一个是「经部」。为什么取为『经』呢?因为「有部」是着重「论」,「经部」是着重「经典」,所以取名为「经部」。这两个都是属于小乘的部派佛教。「有部」传承小乘的原始佛教,完全是小乘的思想;「经部」就有一点大乘的思想,它是介于小乘跟大乘之间的思想。

「婆薮盘豆菩萨」(无著菩萨本名)他最初是在萨婆多部出家,也就是在「有部」出家,『婆薮盘豆』翻译成中文叫『天亲』,有的是翻译成「世亲」。这里我再解释一下:

当时在北印度有一富娄沙国,国王是信婆罗门教,他有一位国师,生了三个儿子。因为国师非常忙碌,整天为了帮助国王处理国事,又要到处宣讲婆罗门教法,所以没时间替儿子立名,因此就把他三个儿子全部立名为「婆薮盘豆」,有次第的分别…第一儿子名「第一天亲」(无著菩萨),第二儿子名「第二天亲」(本论作者),第三儿子名「第三天亲」(师子觉)。因为父亲是当时婆罗门教的有名领袖,对婆罗门教法非常有研究,但是一向很忙,主要是教导大儿子,他的大儿子慢慢对婆罗门教法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受到当时富娄沙国很大的重视;当时整个国家除了他父亲,就是他最有名了。因为第一个天亲跟第二、第三天亲年龄相差二十岁,所以他的父亲就把教育弟弟的责任,全交给他负责,由他为他们上课、传授婆罗门的教法。

上课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第三天亲」就是最小的弟弟,生了一场重病,当时病得很严重,国家的医师没有一个人能够治好他。母亲就很着急,经常去寺庙礼拜祷告。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到一深山里,树木很高大,树林当中有一座古剎,这间寺庙盖得很特别,是一座很古老的寺庙,她就顺着寺庙进去……大殿前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有一位老和尚在石头上打坐。

老和尚对她说:「妳今生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会出家,其中前面两个儿子,都是不可多得的菩萨,而第三个儿子会证得阿罗汉。」听到这些话之后,她就醒过来了,心想:「不可能呀!我们是婆罗门世家!一直受婆罗门教法的熏陶,我的丈夫还是婆罗门国师,怎么可能去出家做佛弟子呢?」但是梦境这么地清楚,她也很疑惑,第二天就带着生病的小儿子,循着梦境去寻找这间寺庙。果然找到这位老和尚,老和尚就为小儿子说佛教的小乘教法,「第三天亲」听了之后,全身出了大汗,病就好了。病好以后,小儿子就很喜欢到寺里去找老和尚,因为母亲特别宠爱这小儿子,就常带他去。

「第三天亲」接受佛教的思想后,慢慢了解佛教,他的大哥为他上课,他就跟大哥辩论,一辩就胜,婆罗门教法当然辩不过佛法,狮子一吼,百兽都要称臣。第一天亲觉得这个小弟最近变聪明了,怎么回事呢?以前我上课,他都完全能接受教导,现在思想比他更高明。心里想:弟弟到底去哪里学习这些教法?当她的母亲又带着小儿子去找老和尚时,他也跟去了;他一听闻佛法,也起欢喜心。后来,第一天亲、第二天亲、第三天亲,三兄弟果真都出家。

经文:『婆薮盘豆菩萨,初于萨婆多部出家』这地方是指「第一天亲」。「第一天亲」出家后,『修习禅定,而得离欲。』他刚开始是修习禅定,由禅定的力量,使令内心明静不动,暂时把烦恼给调伏;但是他觉得不究竟,因为禅定还是有相的境界,有相境界都是属于生灭法,还是有苦恼的。这时他「思惟空义」观察诸法的空性,因为没有得到善知识的指导,『不能悟入』,无法悟入空性;他的个性很刚强,就想要自杀。

『时宾头卢尊者,于东毘提诃观见此事。』

这时候在东方的毘提诃,有一位大阿罗汉叫宾头卢尊者,他在禅定当中发现这件事情,以神通力来到「第一天亲」的地方,为他说小乘的空义。

「小乘空义」主要是阐明:「我空、法有」的道理。生命体的「我」不可得,但一切「法」都是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盘的清净法,都有真实性。虽然「法」有真实性,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我」,「我」就不在生死中流转,但是生死是真实法,这就是「我空、法有」的论点。

当他悟到小乘空义之后,觉得还不够,一切法有真实性,不够圆满。『因乘神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义,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得悟入。』因为当时小乘佛教非常兴盛,大乘佛教已经衰微了,想要更深一层的了解空义,没有人可以教他;他就以禅定神通力,一念即至兜率天,向弥勒菩萨求教,弥勒菩萨为他宣说大乘的空义。

「大乘空义」是开显:「一切法毕竟空,我空、法空二空真如。」但是,这里的大乘空义,主要是说「唯识空义」—「万法唯识」的道理;一切法都是虚幻不实,都是由心识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的心识迷惑颠倒,就变现「生死流转」的境界;如果这一念心能够跟空性相应,就变现「涅盘」的境界,所以「法」也是没有真实性,是你的心所变现的,这就是大乘空义。

他听了之后,就从「万法唯识」的宗旨去思惟,而悟入大乘空性。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证得圣人的境界,此时大地六种震动,因此更名『阿僧伽』,「阿僧伽」翻译成中文叫「无著」。「无著」是他自己立名的,因为他这时候悟到大乘空义,对一切法已经无所执着了。这是讲到「无著菩萨」的简略历史。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着菩萨即自发愿: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

第二段是把整个「大乘唯识教法的兴起」,做一个说明。

『尔后数上兜率天询问大乘经义,弥勒广为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著菩萨有这次的经验之后,对大乘佛法起大欢喜,经常入定到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询问大乘的空义,弥勒菩萨广为宣说。他就随其心中所体悟的心得,还到人间,将自己所听闻的佛法,为他人说。但是,闻者多不生信;因为当时小乘部派佛教非常兴盛,听到「一切法毕竟空」,如刀伤心,好像用刀割心一样痛苦。你跟他说证得的涅盘没有自性可得,他不能接受;他认为「法」有真实性,所以不能相信。

这时候无著菩萨就发愿:

『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经义,令诸众生皆得信解。』他向弥勒菩萨求请,希望这些小乘行者都可以回小向大,信解大乘的法义,希望弥勒菩萨慈悲,能够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解说大乘经义,使令他们都能够如实信解。

『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唯识宗之正所依。』弥勒菩萨即如其愿,下降在中天竺(就是中印度一个国家),阿踰阇国的一个讲堂,讲解《瑜伽师地论》及《大乘庄严经论》,主要是宣说这两部论。

一、《瑜伽师地论》

「瑜伽」翻成中文叫「相应」,这个相应不是跟「生死」相应,而是跟「涅盘」相应;说明这个教法的教、行、理,都是相应于涅盘;不论它的言教、一百卷的文字,或者所诠释的修行方法以及理论,都是随顺相应于涅盘,因此叫做「瑜伽」。外道不能说是相应于涅盘,因为外道虽然修种种苦行-- --有的整天卧在荆棘上面、睡在有刺的树木上,行持这些无益的苦行,能不能到达涅盘的境界?不可以!这样的法门不随顺涅盘,所以不能说是「瑜伽」。

「师」,是指修行人,修行「瑜伽」者叫「师」。「地」是依止的意思,一切草木都依止大地而住;意谓一切修行人都要依止本论的教法而修行。因为这部论广泛地讲到三乘修行人的「境、行、果」(声闻、缘觉、菩萨的境、行、果),所以《瑜伽师地论》等于是修学佛法的一部广论,整个修道次第都很清楚,共有一百卷。

二、《大乘庄严经论》

本论所谓的「庄严」有两种:第一个是「菩提心」,菩提心庄严,也就是「愿力」的庄严;其次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庄严是讲「行门」。本论如实地开示如来所说经义,所以名为「庄严」。

在弘通大乘法相唯识之法门中,是以《瑜伽师地论》的根本大义,为唯识宗的正所依,这是唯识宗最重要的基本论典;也说明唯识的教法,当初是在部派佛教兴盛的环境下,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求,从兜率天下降宣讲《瑜伽师地论》,唯识的教法才渐渐的兴盛起来,毕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无著菩萨恐其造论毁谤大乘,乃派人告曰:「我今病重,不久将死,汝可急来!」天亲菩萨随来问曰:「兄云何病?」对曰:「我今之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妄生毁谤,必致沉沦,我今愁苦,故得重病。」]

天亲菩萨即请无著菩萨解说大乘法要,闻即信解,深悔过去所造谤法之罪,即欲割舌谢罪。无著菩萨对曰:「汝先毁谤大乘,欲灭此罪,须当善巧解说大乘。」于是就兄广学,并弘扬大乘法门。其中因感《瑜伽师地论》文繁义广,乃于「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是名《百法明门论》。

─糅合《婆薮盘豆传》─

本论的作者天亲菩萨简要历史:

这段文正式说明天亲菩萨的历史,经文分成三小段,先来看第一小段: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凡历四年,学成归国,为众讲说,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弘传小乘之教义。』

这是讲到天亲菩萨刚开始学佛的因缘,主要是学习小乘教法,而且相当有心得。我们看经文内容: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第二天亲),也是在萨婆多部出家,看传记记载,当时印度的「有部」—「根本说一切有部」在佛教界非常的兴盛。天亲菩萨的修行有两个特色:

第一个「戒行清高」,对戒波罗蜜特别的重视;其次「博学多闻」,有很高的智慧。

『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天亲菩萨最初是从「说一切有部」出家,对于小乘教法有精深的研究,但是他曾看过「经部」的思想,慢慢发觉「有部」有很多地方的解释,并不圆满,他希望能够将「有部」跟「经部」的思想予以融通,同时也想要彻底改善小乘的教义,所以就冒险进入迦湿弥罗国(也叫:罽宾国),去学习《大毘婆沙论》。整个有部的主要教义都是融通在《大毘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