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八讲)

上一堂课讲到「色法」,分成两段:前一段讲到「内五根」,这五根是由「第八识」所执受,一般我们讲「正报」,就是我们个人的色身,色身开出来有眼、耳、鼻、舌、身─五根。这里讲到第二段「外六尘」─ 外在六尘,这是讲依报的环境。我们看六尘是怎么生起的,这当中有六段──色、声、香、味、触、法尘。先看蕅益大师直解。

『就此第八识所变依正二报之相,眼识缘之即名为色。』

这是一个略说,好比眼睛看到一座莲华灯,是红色的,那么这座莲华灯是怎么生起的呢?有两个次第:首先「第八识」变现依正二报,就是过去世的业力,把莲华灯变现出来。其次,你的眼识不能败坏,眼识当然不能败坏,就是眼根不能败坏──眼识依止眼根去攀缘莲华灯,取到你个人莲华灯的相貌,这叫作「色尘」。这是略说,再看下一段广说。

『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而莲华灯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是「眼识的相分」。我们讲「识」有见分、相分,这是能、所──能缘的是「见分」,所缘的是「相分」;总之「识」一活动,一定有一个能缘、一个所缘。「眼识的相分」是怎么来的呢?

『托第八识的相分以为本质』,其实第八识就是「业力」,就是一般讲的「业识」──由于过去的业力,把各式各样、青黄赤白颜色变现出来,也就是第八识之种子,所生起的实质色法叫做「本质相分」。然后我们的眼识去接触「本质相分」,取到各人的相分──『自于识上变相而缘』,自己在自己的眼识上变相而缘,这叫「影像相分」,就像镜中的影像,不得本质,所以说『未尝亲缘本质色也』。

这一段我们看附表说明,牵涉到「共业」跟「别业」的问题,比较深。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看附表第三「识变理论」。所谓「识变」就是一切万法唯独是我们的心识所变现。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怎会有呢?「识变」,就是由心识所变现。关于「心识所变现」,我们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释名述义」,第二段「种类差别」。

先看第一段「识变」,这个「识」,是指八识心王,八识心王在变现万法时,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由「第八识」所变现,然后「前六识」去攀缘,又再变现一次,它是两重变现。先解释「第八识变似」:第八识先把六根、六尘、六识变现出来。关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前面有讲过,它是什么相貌呢?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有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

「无始时来界」,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有生命,不是现在才有;过去无量无边的生命,每一期生命,都造了很多善业、恶业、无记业。这个「业」就是「界」,也就是「种子」;这无量无边的业种子,都被第八识保存下来。「一切法等依」生命的依正二报,也是由第八识摄藏种子、变现果报。因为第八识有这样的功能,「有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才能够建立因果法则──有六道杂染的因果,也有出世涅盘的因果。如果没有第八识,生命就不能相续,那么今生的业力就不能延续到来生;业力一断绝,生命就断绝,所以一定要有第八识,才能够建立因果法则。

正因为第八识保存很多业种子,所以临命终起什么念头就很重要,起善念滋润善种子、起恶念滋润恶种子,使令它得果报,这时候就变现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可能是「人道」的六根六尘六识,也可能是「畜牲」的六根六尘六识,也可能是「天人」庄严的六根六尘六识,总之生命体的存在,就有十八界。

再看「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业,要有一个「所依」,也就是它的根─「六根」,依止「六根」在「六尘」境界了别,得到所缘的六尘。

其实,我们所缘的六尘,刚开始第八识变现的六尘叫「本质相分」,这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譬如说佛桌的莲华灯,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出现呢?是我们共业把它变现出来的。但是共业变现出来的莲华灯,我们不能受用,我们受用什么呢?只是看到「影像相分」,每个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的影像。也就是莲华灯是「共业」──大家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这是「本质相分」,我们看不到。之后我们去看莲华灯,取到自己眼识里面的「影像相分」;福报大的人,看莲华灯特别的庄严,福报差的人,看莲华灯比较丑,这是个人的业力关系。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本质相分」跟「影像相分」;好比「水」,以人的业力,大家看到的都是水,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印度人、男人、女人看到都是水,但是饿鬼道看到水是「火」,鬼道的十八界特别粗重,是苦恼的。虽然「水」是一个本质境,是人的共业把水变现出来的,但是每个人跟水接触的感觉不一样;有些人喝水,觉得特别的甘美,业障重的人,喝这个水就是苦苦的;这是什么呢?「影像相分」,都是自心所变现起的影子而已,所以说如镜中之影子。

又好比有一尊佛像,万德庄严坐在佛堂中,每个人拿一面镜子去照祂,如果你的镜子是黑的,那佛像印在你的镜子里,是黑黑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镜子有问题,本质境并没问题。那么另外一个人,把镜子擦的特别亮,佛像在他的镜子里,又清净又庄严。为什么呢?因为两个镜子不一样。「本质相分」是众生共业所变现出来的,那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就是你的眼识,当然这个多数由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在里面分别,以第八识所「共变」之境相(佛像)作本质,得到自己的影像相分。

在《维摩诘经》「佛国品」里,有讲到一首偈颂,解释天人的境界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欲界天跟我们人道一样,有男女、饮食、睡眠的欲望,同一桌吃饭,福报大的人,看到饭菜特别香美;福报少一点的人,就差一点。就像当初行布施,之后你升天,他也升天,大家同在一个法界,但是随各人施心之大小,所感得的饭菜却不一样,「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为什么?福德力不一样,也就是各人的「影像相分」不一样。所以世间事的确是「万般皆是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境界。

这是说明「本质境」与「影像境」的不同之处。

下面讲到「自变自缘」,换句话说境界的本质,是从我们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然后前六转识又去攀缘,所以才说「万法唯识」,一切法不离开「识」。第八识变现「根身」和「器界」出来之后,第六意识去攀缘它,取到自己的影像相分;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也不好,会接触到这些恶境界,实在不能怪别人,自己的福报问题,都是自己内心的活动──自己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自己去攀缘它。这个在《唯识学》叫「自变自缘」。

再看这个图──「识、根、尘」,主要是以「识」为主,识是了别;但是「识」要了别,必需依止「根」,有「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尘。也就是第八识把根尘变现出来之后,前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现象。福报大的人根好、看到六尘也好;福报差的人根不好、看到的尘也不好,十八界很粗重。但是不管是好、是坏,就像是「束芦」,芦苇一样里面是空的,本性都是空的,完全是因缘业力的显现而已,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体。

因此福报大的人根尘好,不是永远是好,当福报享尽了,就变成不好;福报差的人,也不是永远不好,只要肯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根尘也能够变好。所以一切法自性空,随着你所积集的善恶业力不断变化。有些人虽然福报大,一破戒以后,算命术叫「破格」(台语),生命就会不一样;虽然福报差一点,多积阴德,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根、尘、识」十八界是自性空,都是由因缘来决定。这是讲到生命现象,不论是能了别、所了别,其实都是个人心识活动而显现的现象。

再看第二段「种类差别」。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因缘变」,第二是「分别变」。先看因缘变:

一、「因缘变」:谓随因缘势力故变。即五八识随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名言实种为因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

这一段是从《成唯识论》里面摘录出来的。所谓「因缘变」,就是随着我们善恶业力的因缘所变现,这是「总说」。

再看「别释」:什么是善恶的因缘呢?即「前五识」跟「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随着增上异熟因,即先业为缘』,「增上」是指强大的势力,我们造了很多业,有一个业的势力最强。什么是「异熟因」?指过去的善恶业力,是我们得苦、乐果报的助缘;而『名言实种为因』,我们的思想名言是主因;「名言」和「业力」的和合,就把境界变现出来,称为因缘变。

其实我们会在三界内、或者在三界外得果报,主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业力,你的资粮要够,譬如说我希望升天,如果善业力不够,也是不可能;其次心中的「愿力」,就是你的名言、思想。虽然你造了很多善业,但是你发愿不升天,下辈子还要来做人,也可以,就像仁波切,他们的资粮可以升天,但是他们发愿再来人间,继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为什么?

「愿力」是主要因素,也就是希望。

佛法修学有「圣道门」跟「净土门」,以圣道门的角度来说,菩萨的行愿很重要,也就是你的愿力、菩提心、六波罗蜜资粮都很重要。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注解,可以很清楚看到一个消息──净土法门是一种特别法门,蕅益大师说: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往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在莲华里化生,必须具足「信、愿、持名」三资粮,重点是:净土法门是他力门、果地教,强调「感应道交」,所以佛号念多少,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愿,念佛对阿弥陀佛没有皈依的心、没有真实的通身靠倒,三心两意,一下子念佛、一下子又修其他法门,修了半天,内心还存着想要在三界得可乐果报。那么就算你佛号念到什么程度呢?「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力量有这么大啊,还是不能产生感应道交、不能往生,因为你没有信愿。

反之,一个人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就算资粮很少,只是一句佛号而已,但是信愿坚固,「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还是可以跟阿弥陀佛大悲心相应。为什么?因为有真切信愿。这个法门实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因为全仗佛力,印光大师说的全仗佛力,它是佛力加被法门。佛陀的功德,本来就存在法界,你要跟佛陀的功德感应,就必须不断串习──对弥陀的皈依和往生的愿力。所以站在往生净土来说,「名言实种」就比较重要,必须要有愿力。总之,我们会在三界得果报、或是往生净土,就有这两个因缘: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这个就是「因缘变」。

第三小段总结:『此境不借能缘之分别力,唯从自种因缘任运而生,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即性境摄。』这种境界的出现(因缘变),完全没有掺杂个人的分别心,过去的业力是什么、就出现什么;这时候分别心还没有生起,只是自己的善恶种子,加上过去的愿力,显现出来,『有色心之实体实用』,它为性境所收摄,这叫做「因缘变」。换句话说,我们的六识依止六根攀缘六尘,第一剎那叫「因缘变」,这时候所受用的果报,原原本本完全是个人过去的业力。但第二念之后就不是了,就跟个人的分别心有关,这时候境界又会有变化。我们看:

二、「分别变」:谓随分别势力故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此有二类:一、偏随能缘之分别力,既无能生种子,亦无所托本质即独影境。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前面说到: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第一个念头所接触到的境界,完全是过去的业力;福报大,境界会好一点,福报少,境界就差一点,这时候还没有分别心。但是到了第二念之后,就随着「第六识」跟「第七识」的分别势力而改变──『即六七识随自计度分别之势力故,变现境相。』有个人的计度分别,这时候变现的境相,是由于现在的生命所变现,分别作意而生,不完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称为「分别变」,这当中有两类:

第一:『偏随能缘的分别力,既无能生的种子,亦无所托的本质即独影境。』

所谓「独影境」,是指境界的出现,完全没有依托本质,不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是由第六识所独自变现出来的影像。举个例子来说:好比我在打坐中思惟「念死无常」──思惟生与死,世间真相就是这样,有生就会有死。而死亡是随时到来的,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当你在思惟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根本还没出现、没有本质让你依托,纯属第六意识「独头意识」思惟观察而起的,但是对你来说,是如此真实,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这就是「独影境」,也就是「分别变」。完全是你第六意识创造出来的,它没有依托本质。这是第一个。

第二:『带本质亦有能生的种子,然借能缘之分别力故,不称境之自相,无色心之实用,即带质境。』

所谓「带质境」是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已经有夹带物体的本质。物体的本质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但是也借着个人的分别心,可能把境界变得更好、或是变得不好,所以是不称合境的自相,没有色心的实用,即是「带质境」。就是这个「带质境」,不像前面的「独影境」完全不依托本质,它是依托本质,又加上个人的分别。

就像我常说的譬喻:这个母亲有两个儿子,既然生下这两个儿子,表示跟他们都有缘。但是因为她的分别心,所以对小儿子特别好,对大儿子就不怎么好。有一天,她看到两个儿子在寮房看书──大儿子打瞌睡,手上还拿着书;走过去看小儿子也打瞌睡,手上也拿着书。晚上她丈夫回来,问说:「两个儿子怎么样呢?」母亲说:「大儿子实在是放逸!怎么说呢?一拿到书就睡觉,没拿书没事,拿到书就睡觉。」那么小儿子呢?「小儿子,不简单,真精进!怎么知道呢?睡觉的时候还拿着书,已经那么疲惫了,还不肯把书本放下来。」首先我们把分别心去掉,以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其实情况完全一样,就是「睡觉时,还拿着书」,但是当这个母亲有了分别心之后,这个境界在她心中,所出现的影像就不一样了——大儿子是一种放逸的境界,让她很生气;小儿子是一种精进的相貌,让她很赞赏。其实这位妇人受用这两个境界,有两个因素:首先是「业力」变现出这两个儿子,让她看到这个情境。这还不是主要的。其次是她心中的「名言」,一个安立为精进、一个安立为放逸。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活动势力很强大,一天当中,几乎都在分别变,让这些境界产生变化,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业力,而是有你个人的思想、名言在里面了。老实厚道一点的人,会把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处处不满意。事实上,这世间的确有这种人,明明他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还是老是觉得不满意、老是觉得很苦恼。如果把他个人的名言、分别心去掉之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经很好,过去的业力善业很强大,但是他觉得很苦恼,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分别心」有问题,因为你老是往刻薄、缺点的角度去观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即使过去的业力稍微差一点,善的分别,也能弥补过去的恶业,他厚道。

我们说「万法唯识」,第八识所变现的是原原本本的业力─本质相分,但是第六意识会再变化一次;第六意识的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你是厚道、还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会不同。当然,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刚开始最好什么名言都没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内心是无分别的,就像一面镜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赞叹我,一切法是如;他毁谤我,也是如,因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讲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们去改变环境;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各种环境,只能随缘尽份,要改变的是我们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变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刚开始应该「从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统统不要,慢慢的内心跟空性的无我、无我所相应之后,再生起另外一种名言,才会是好的名言。

在《四十二章经》中也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刚开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别名言、过去的习气。如果我们对人能够厚道包容,虽然有人我的对立、善恶的名言,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以佛法来说,应该要有更深的体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将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后再大活,那就是一种大悲心的活动,都是好的名言。简单说,佛法对于「分别变」的态度一开始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一开始把所有的名言去掉,修空观一段世间以后你再来建立名言,那就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发动名言,是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来发动名言,这个时候看一切事情,心境就会完全不一样。

我们回到讲义,看二十九面:

『此色即是眼识相分,乃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

在我们眼识所出现的相分─色尘,是眼识的相分。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到眼识的相分呢?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有两个次第:

第一个:『托第八识相分以为本质』,这是由业力所变现的,是本质境。其次:『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之后,因为第六意识的分别,又再变现一次。当然它会剎那剎那变化,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惭愧心相应,看到的色法、所安立的名言都是好的;如果第六意识是跟无惭、无愧相应,那就生起不好的名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所以这个影像相分『自于识上变相而缘,喻如镜中之影,未尝亲缘本质色也。』其实没有一个人亲缘到本质色,因为色法是由过去的业力本质,加上现前的分别心,两个和合所产生的。那么其他的声、香、味、触,情况都是一样。

『依正二报动则有声,耳识缘之,自变声相。』依、正二报,皆为过去业力之果报,两件东西一接触就有声音,这是过去业力的本质相分,但是每个人听到的声音又不一样──各人耳识,福报大听到的是好声音,福报差听到的是吵杂声,这也是各人耳识不同的缘故。

『依正二报具香臭气,鼻识缘之,自变香相。』依、正二报本来就具足香气、臭气,但是个人的鼻识去攀缘,福报大闻到的比较香,福报差的就是臭。那么第八识所变现之境相是本质,后面是影像。

『依正二报具甜淡等六味,舌识缘之,自变味相。』依报、正报,本来就具足甜淡的味道,这是本质境。但是每个人的舌识去攀缘,就产生个人舌头里面的相分,就是「影像相分」,福报大吃东西都是香的,舌识所依止的根比较好,分别味道就特别美妙。

『依正二报具冷暖坚润等触,身识缘之自变触相。』这和前面一样,依、正二报,冷暖坚润这是本质境,每个人的身识去攀缘,又变成各人的影像境─触相。所以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各人的业力、分别心问题。

再看「法尘」,就比较复杂了,它是第六意识所攀缘的境界。

『五尘落谢影子,并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关于「法处所摄色」,通常说名「法尘」,大致可分成两类:

第一种是「五尘落谢的影子」:是说第六意识取得这个境界─法尘,是跟前五识同时生起活动的,叫做「五俱意识」;眼睛得到色尘、耳朵听到声音,然后把这样的讯息传给第六意识,这就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也就是前五识取到尘境,再把尘境传送给第六意识去分别,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是「独头意识」:是说第六意识不必假借前五识,在止观当中,也能够创造它的境相来。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了两个,我们把五个都念出来:

第一「极迥色」:这是修止观用的,依假想观,好比说我们看到很多颜色──青、黄、赤、白…你把它放到很远的地方去,就跟虚空一样,看不到颜色了。小乘修空观也是这样修的,颜色是无自性的,随着远近而有差别,可见它没有独立体性,就是把青、黄、紫、蓝等颜色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极微,这叫「极迥色」。

第二「极略色」:这也是依假想观,把一个东西,切割到最后不能切割了─至微细,它的形状也会消失掉。通常我们会贪染物质,主要是「颜色」和「形状」;对治「形状」的贪染,就用「极略」──把它分析,切一半,再切一半、再切一半,切成无数的一半之后,东西的形状就失掉了,可见得形状也没有自性,如果有自性,就不会因为切割的因缘被破坏。这两个都属于假想观,不是有一个真实的物质现前。

第三「无表色」:又称为「受所引色」。什么意思呢?「表色」是说「色法能够表显」,好比我们行住坐卧有一个动作,叫表色。那这个「无表色」是不能表显,就像我们的「戒体」,我们在受戒的时候,面对佛法僧三宝的境界,缘十法界有情、无情而宣布:「我某某人,自今以后,尽形寿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当你这样发愿之后,这个愿力种子就存在了,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第六意识,使令你不敢去造恶,就是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出现,这就是「受所引色」。它是属于色法,是第六意识的所缘境,能够摄持第六意识往清净的方向去,这个色法有这样的力量。

其实,我们的所缘境,对心都有影响,境界是心所变现,但是境界也会牵引心。举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当我们的第六识想到亲人,就会起欢喜心,为什么呢?因为你欢喜那个人啊!如果是想到冤家,就会起瞋恨心,所以境界对心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受所引色」这个无表色,戒体的色法,能够摄持第六识防非止恶,使令我们有力量抗拒烦恼。

第四「定果色」:又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即由定力自在变现出来之色法。有两种:八地之前只能够「自受用」;虽然在禅定当中,能看到很多事情,但只有你自己能看到,无法给别人看;八地以上的定自在所生色,就能够「他受用」。关于「自受用」跟「他受用」,我们讲个公案,大家就可以了解。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阿罗汉弟子叫「毕陵伽婆蹉」,他在家的时候,慢心很重,证得阿罗汉之后,还是有这种习气,过河的时候,不是坐船过去,而是走到河边把河神叫过来:「小婢!断流」。因为这个河神过去五百世都做他的婢女,所以很听话,就会把河水拨出一条路来,让他走过去。有时候,毕陵伽婆蹉也会到一位居士家去托钵,居士家里有一个小儿子长得很可爱,看到毕陵伽婆蹉来,总是很欢喜。有一天,毕陵伽婆蹉来他们家托钵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儿子不在了!问说:「你小儿子怎么不在呢?」居士很伤心地说:「我的小儿子被贼偷去了!希望师父能够帮我找回来!」当然,他是阿罗汉啊,当下双腿一盘就入定──哦,原来贼把小儿子带到港口,准备运到其它地方去卖了。毕陵伽婆蹉就在「定自在所生色」禅定当中,看到贼抱着小孩,他伸手一过去,就把小孩子拉回来了。这个色法是什么呢?就是「定自在所生色」,虽然这个色法没有现前,在禅定当中才现前,但是能够「自受用」。

而佛菩萨的定自在所生色,是能够「他受用」的、能现出很多的色法,你要是放逸,祂就现出地狱的色法给你看,也能够现出天人的色法给你看,佛菩萨的「定自在所生色」就有这种自在力。《维摩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宣说佛法,同一句话,能够以祂的定自在所生色,让你听到小乘法、让他听到大乘法,大乘法里面,可以让你听到的是中观,他听到的是唯识。佛陀这种不思议的色法,就是一种自在力。

第五「徧计所执色」:这是打妄想──回忆过去的往事、想象未来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都没有现前,完全是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名为遍计所执色。以上这五个都属于「法处所摄色」的「独头意识」。

这些都是属于「法处所摄色」,『并及表无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识所缘相分,名法处所摄色。』这个「法处所摄色」是两种,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二是独头意识。再看它的分类:

『盖法处所摄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也。」』「心法」就是「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法,也是第六意识所缘。比如说,第六意识的心王是无记,如果跟烦恼的心所相应,就感到一种烦躁扰动;如果是跟善心所相应,就感到一种寂静安乐,可见得心所的相貌,第六意识能够攀缘到。所以第六意识很奇特,前五识不能攀缘心法,第六意识能够攀缘心法,就是五十一个心所。

『二者色法,即意识所变相分。』

前面我们有说过:包括五尘落谢影子,还有独头意识的极迥色、极略色、受所引色、定果色、徧计所执色,都是属于意识所变现的相分。

『然五十一个心所亦各自变相分,其所变相随于心王摄入六尘。』总之:此等色法,都是八识心王所变之相分,但是「心王」带动「心所」,每一个心所也各自变现相分,因为心所的势力比较薄弱,所以随于心王,摄入心王所变现之六尘当中,以心王为主。这是介绍内五根、外六尘的相貌。

最后总结:

『故除此十一色法,更无他色可得,则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明矣!』因此,除了这十一个色法以外,这世间就没有其他的色法了。而这十一个色法是怎么来的呢?是八识心王跟心所,所变现的影像,所以说「万法唯识」─ 一切法是第八识所变现、前六意识去分别,然后让我们来受用,实际上是这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