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二十一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七面:己五、无为法

本论正宗分,主要是分成两大科:第一大科是解释「何等一切法」,第二大科是解释「云何为无我」。

在第一大科当中,广泛的说明一切法的差别相─「何等一切法」。本论论主天亲菩萨立一百个法,来解释宇宙万法的生起和变化。这一百个法分成了五类:第一是「心法」,第二是「心所有法」,第三是「色法」,第四是「心不相应行法」,第五是「无为法」。前面四个都是属于有为法,最后这一科是介绍「无为法」。看论文: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首先标出「无为法」的种类,总共有六种。我们看蕅祖的注解,分成两科来说明: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各别解释这六种无为的差别,先看「总标」解释什么叫作无为。

『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

这一段先把前面所介绍的四种「色心假实」诸法:「色」是指色法,「心」是指「心王」与「心所」法;「假法」跟「实法」,《唯识学》的定义是说:假设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境界,所谓「因缘变」,过去的善恶业力所变现的境界,或者是色法、或者是心法,都是属于「实法」。假设境界的出现,是由我们第六意识「分别心」所创造出来的,这个叫「假法」;二者是有差别的。

总之,色心当中有假法、实法,就看它是「因缘变」,或是「分别变」来决定。但是不管是「因缘变」,或是「分别变」,都是属于造作的生灭之法,有生、有住、有异、有灭;因缘和合即生起,之后产生各种变化,或者增加、或者减少,最后消失掉,这都是有为法,而「有为法」就是一种生灭之法。

『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至于「无为法」的安立,是说当我们把色心生灭的境界,把它停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它停下来,显出寂静的状态,我们安立作「无为」。换句话说,不是另外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法叫「无为法」,不是, 而是就着「有为法」的生灭相停下来,安立作「无为」。「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所以说它是『四所显示』,是前面四个「有为法」表现出来的一种寂静状态,安立作「无为」。

这句话道理比较深,我们先讲一个譬喻比较容易了解。好比说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分成两种状态,第一个是他觉醒的时候,有很多的造作,比如工作、上课、拜佛、诵经,乃至于吃饭,都是属于生灭、有为的境界。但是当他累了、睡觉了,这时候身体都不能动,进入一种寂静的状态;虽然是同一个人,却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生灭状态,一种是睡觉状态,就着他生灭的状态,我们安立作「有为法」,就着他睡觉寂静的状态,安立作「无为」。

我们的真如佛性也是如此,它随顺造作的因缘,现出各式各样的有为法,有杂染法、有清净法;杂染法跟清净法开展出来,又是各式各样。真如佛性也能够依止无为的因缘现出「无为法」,不过,后面讲到的这六种无为,大致上是由两种因缘而成就的:

第一种是依「禅定」而现出的无为法,这多数都是属于外道。外道修习禅定、随顺禅定的因缘,也能够显出相似的寂静状态,也是可以成就无为。另外一种,不但是有禅定,还要有般若波罗蜜─「定、慧等持」才能显示无为法;这是佛教的无为,不论是小乘、或是大乘的无为,都必须要有禅定跟智慧。总之,「真如」由于禅定跟智慧的因缘,也能够显现无为的状态。就是同一个「真如」,但是因缘不同,而现出有为、无为。换句话说,这两个都不是有独立体性的。

『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为」就是造作,既然连造作的因缘都没有,是一种寂静的状态,「一」都不可得,怎么会有「六」种无为呢?『四所显故』,它是借前面的心王、心所、色法、不相应行,四个有为法的变化而显现出来的。所以不妨随于能变现的这方面来说,而安立「无为法」的六种差别。因为能变现的心王、心所各式各样,所以就约着能变现的差别性质,而安立六种差别,但是它的体性还是我空、法空的真如,不是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法叫「无为」法,它也是由因缘所显现。

这是介绍「无为」的安立,是离开了生灭状态,显现一种寂静的状态;这是「总标」解释无为的状态。以下解释无为的差别相貌。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注解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一、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这里的「虚空」是一个譬喻,以虚空来作譬喻。这「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一、「非色非心」:「无为」它不是「色法」,所谓「色法」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禅宗有一句话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是说我们想要找出「真如」这种无为的境界啊,「觅即知君不可见」,你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找不到的,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攀缘的境界,你的见闻觉知不能够达到第一义谛的境界,不可以,所以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但它也不是断灭的,「不离当处常湛然」,无论你是凡夫或是圣人,这个无为法都是存在的,「湛然」就是很光明、很明显的现前。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明了的境界;但也不是「心法」,不是八识心王以及它相应的心所;八识心王跟心所都有「能、所」,无为法的境界没有「能、所」,两者不同。这是无为法的第一个特色「非色、非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

二、「离诸障碍」:凡夫的色心诸法,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活动的时候─烦躁扰动会恼害身心,所以说是障碍。其次是「业障」,如果造的罪业太重,这些恶的业力也会障碍你,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你想往生到天上也不可能,如绳系缚,使令你不得自在。第三「报障」,果报体也是一种障碍;我们在三界得一个果报,就一定要受老、病、死的折磨,当你生病的时候就痛苦了,就一定要去看医生。在无为的境界里,没有这三种障碍,所说「离诸障碍」,没有烦恼、业力、果报的障碍。

三、「无可造作」:无为法,它是没有造作的相貌,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

这三种特性:『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先把「无为法」做一个拢总解释,它的总相是这样的。那么以虚空来作譬喻,因为虚空就是「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像《楞严经》上说,一座很大的山,你把这座山挖了一个大洞,虚空也不会增加;你说我挖得愈多、空的地方愈多?不是的;山增高了,虚空也不减少;山减少了,虚空也不增加;虚空有这种无障碍的境界,因此把它比喻作「无为法」。

佛陀在《般若心经》中,解释一切法的空相─无为空性,说出了几个相貌:「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毕竟空,没有生灭相 ─「不生不灭」,没有生起、也没有消失。「不垢不净」─你造罪业,不会染污它;你造善法,也不会让它更清净。「不增不减」─ 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夫的境界,真如不会减少;成就佛道,真如一点也不增加。世法的增减、染净、生灭,这些相貌都没有;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是一回事,它的本来相貌就是这样。所以才说「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它无形无相,不会有生起、变化,或者消失的相貌。

这里用「虚空」来比喻很恰当,虚空就是这样,不管你在虚空中怎么造作,盖了十栋房子,虚空也不减少,你把房子拆掉了,虚空也不增加,就是这种境界──「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这一段总相,先把「无为」作一个拢总说明,以下各别解释无为差别相貌。下面五个别相,分成两类:第一是「择灭无为」,第二是「非择灭无为」。这也是无为的两大相貌,一个是因为「择灭」而显现,一个是「非择灭」而显现。

所谓「择」就是「智慧」,也就是「抉择」─ 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灭」是指「无为法」。为什么用「灭」呢?就像火燃烧得很炽盛,火有时候变大、有时候变小,把这个火熄灭了,而得寂静的状态,叫作「灭」。这种寂静 ─「灭」的出现,有两种因缘:第一个是因为智慧的拣择─我空法空的智慧,另一种不是智慧所成就的,看以下解释:

[二、择灭无为者:正慧简择,永灭烦恼,所显真理,本不生灭,故名无为。]

所谓「正」就是「不颠倒」,凡夫的思想是颠倒的─非有计有;五阴身心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却执为有一个「我」,这叫颠倒,这样的思想与无明相应。而「择灭无为」是正确、不颠倒、合乎诸法实相的智慧─是依于我空、法空智慧的简择,息灭了三界烦恼,显现本不生灭的真理,故名「无为」。这是佛陀圣弟子所成就的,无论是二乘行者、或是大乘行者,所证得的无为,皆不共于外道,是依般若波罗蜜,破坏了烦恼而显现的。

[三、非择灭无为者:复有二种:一者、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二者、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

「非择灭」是说无为的现前,不是依止智慧所显的。又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情况是『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是说我们的自性本自清净,无论造了多重的恶业,它还是清净本然;虽然这种清净还没有开显,不能受用,但是其体本来清净,不必经由无漏之智慧方显,故名「无为」。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有一位禅师去顶礼一位老和尚,那位老和尚很谦虚说:「莫礼老朽」,你不要顶礼我这老朽啊,这个色身是会老病死的!对方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回答说:「礼非老朽者」,我不是顶礼你的臭皮囊,是顶礼臭皮囊当中,那个不老、不病、不死的「非老朽者」,就是指清净的真如佛性,所以说是「礼非老朽者」。所以「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这样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无为,本性清净,也可以说是无为,换句话说,从本性的境界来看,那是没有烦恼,没有罪业,没有果报,人人都有清净无为的本性。

第二个『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这种无为是依止「禅定」而安立的,四禅八定。『有为缘阙』,是说一切有为法,皆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如果欠缺了因缘,自然就处在「无为」中。好比外道或是佛弟子,在禅定的境界中,有为法的因缘暂时停下来,因为入了禅定以后,跟外面的境界就没有接触,只有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而已,前五识都不活动了;在这种杂染因缘缺乏情况下,整个烦恼、业力、果报暂时不生起来;虽然不是永灭,但是「缘阙所显」,也可以暂时安立作「无为」。

总之,「非择灭无为」有两种意义:第一个是从本具的佛性来观察,可以说它是非择灭。虽然我们没有般若波罗蜜,但心中还是有无为法,因为其体本自清净。第二个是因为缘阙不生,好比依止禅定的力量,使令烦恼跟业力不动,这样也可以安立作无为;不像前面「择灭无为」,必须具备禅定与般若波罗蜜智慧,方能显现。

「择灭无为」与「非择灭无为」,都是属于无为法,一个是佛弟子专有的,一个是通于凡夫以及圣人,这个是不同的地方。所以无为法大致上分两种,一种是般若波罗蜜相应的,一个是禅定波罗蜜相应的。这两个又开出三种无为法:第一个「不动灭无为」多数是外道修的;第二个「想受灭无为」是小乘行者;第三个「真如无为」,才是真正的大乘无为。我们由浅入深,来看这三个无为法。

[四、不动灭无为者;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三灾不到,亦名无为。]

「不动灭无为」,大多属于外道的修法,也就是「非择灭」─ 依止禅定的力量而生起的。之所以安立作「不动灭」,它的境界就是「不动」;那为什么叫「灭」呢?因为他的身心暂时不动,这种不动状态主要是指进入第四禅。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凡夫的心动来动去,有时候想善、有时想恶,有时在三宝的境界活动、有时跑到五欲的境界去,就是到处去攀缘、游荡。而修禅定的人,他就把这一念心给摄持住,让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不动;不让它跑到善的境界去、也不让它跑到恶的境界去,就是不动 ─「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时候内心明静不动,从「未到地定」进入到初禅。

初禅一现前,「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内心还有微细的寻伺,还能够做某方面的思惟观察,就是「觉观寻伺」。因为内心寂静的关系,就有三昧乐─有喜、有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但是虽然有喜有乐,还是保持「心一境性」,这个喜乐不会干扰他的寂静。可是他观察到寻伺的觉观,会干扰禅定,于是就呵责「寻伺」;寻伺不活动之后,就从初禅进入到二禅 ─「定生喜乐地」。这时候禅定转深,寻伺不活动,内心没有「觉」也没有「观」,完全是寂静的状态,就是喜跟乐。

在二禅的禅定当中,他又观察「喜」的波动太厉害了,又把「喜」给舍掉了,就进入到三禅 ─「离喜妙乐地」。其实有为法当中,三禅的境界最快乐,绵延不断的安乐境界现前,而且这种快乐不像凡夫的五欲乐是局部的,它是周遍身心。但是众生都是这样,也是常者生厌,快乐的东西享用久了,就不快乐了;因为不快乐,所以希望能够再寂静下去。他欢喜寂静,快乐也是一种疲劳,所以又呵责这个「乐」,「乐」被他一呵责,又停下来,就进入到四禅 ─『双忘苦乐』。

这时候内心─第六意识有五种感受「苦、乐、忧、喜、舍」,痛苦的感受没有了、快乐的感受也没有了,忧喜都没有,内心就是「舍受」。进入第四禅,他的内心就是无苦亦无乐、无喜亦无忧,内心既不快乐、也不痛苦,就是寂静住,这就是「双忘苦乐」的境界。

其次,『舍念清净』,「舍」是什么呢?是指「离乐无悔」。因为三禅实在太快乐了,我们凡夫还没有入圣道,你把五欲的乐弃舍了之后,有些人会感到「忧」;离开快乐还没有得到禅定、佛法智慧功德之前,会有一种忧悔的感觉。但是得四禅的人,他不会忧─离乐无悔,不后悔,就是「舍」。所以这个「舍」不是「舍受」的舍,是「行舍」─ 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舍掉了三禅的妙乐,而不后悔,叫「舍」。

所谓「念」,是指内心明静不动,犹如止水,明了性特别强。在四禅八定当中,四禅的念力最强;前面的三禅,定力都不深,初禅有寻伺的干扰、二禅有喜心的干扰、三禅有乐心的干扰,到了四禅,寻伺、喜、乐,这些干扰波动全都停下来了。

至于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虽然定力很深,但是明了性却已经闇淡了。在《法界次第初门》中,智者大师说:「四空定」的天人,如痴如醉,就像一个人喝醉酒一样,为三昧酒所醉,虽然说禅定很深,但是没什么明了性,不能生起我空观、法空观,不可以。所以诸佛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都是在四禅,因为四禅的念力、明了性最强,而且没有寻伺、喜、乐的干扰,禅定也深。

总之,「四禅」能有这样的功德:一是「双忘苦乐」,这是赞叹他内心寂静的状态;二是「舍念清净」,虽然禅定深,但是又有念力,能够清楚分明;三是「三灾不到」。

我们的世界,在一个大劫里,有四个中劫─成、住、坏、空,到了坏劫的时候,《瑜伽师地论》上说,一开始是天上出现了七个太阳,之后整个大地起火,把整个世界都烧坏了。一直烧到「初禅」,因为初禅还有寻伺,这个觉观会招感火灾,觉火总共烧了七次,烧了七天七夜把须弥山、四大部洲全烧光,一直烧到初禅,初禅也烧坏了。「火烧初禅,水淹二禅」,火灾坏灭七回后,再以水灾坏灭一回,发起了大水,一直下雨,雨滴如轴,雨滴就像车轴一样这么大,大海就泛滥,把二禅给淹没了。最后即以风灾坏灭殆尽─「风吹三禅」,二禅因为有「喜」,「喜」跟水有关系,才招感水灾,三禅因为有「乐」,而招感风灾,大风一吹,把三禅都破坏掉了。只有「四禅」没事。

《瑜伽师地论》上说,四禅的天人,有些刚生到四禅,看到大火烧得很可怕、水淹得也很可怕,那些待在四禅很久的天人,告诉他们说:不用害怕,我上次也看过这种境界,此大三灾不到四禅!四禅有这样的好处,内心当中「双忘苦乐」,没有苦乐的干扰,而且还「舍念清净」,内心能够明了清净。第三没有三灾的破坏,所以也可以安立作「无为」,暂时安立作「无为」。当然,这种无为,是依止禅定──第六意识跟禅定相应,入不动定,所显示出来的,不是依般若波罗蜜断烦恼而显示的。

[五、想受灭无为者:入灭尽定,想受不行,似涅盘故,亦名无为。]

「想受灭无为」,多数是小乘圣人入了「灭尽定」,在定中,第六意识所相应的「想」─想象,以及「受」─感受,都不活动了,无为的境界就显现了。「想」、「受」属于五徧行,五徧行不活动,第六意识及心所也不活动,所以阿罗汉入灭尽定之后,内心于一切法不受,不像前面的「不动灭无为」还有「受」─第六意识感受什么呢?『不苦亦不乐,无喜亦无忧』,还有这个「舍受」。但是「灭尽定」一切法不受,连「舍受」都没有,「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就像鸟儿飞过虚空,不留下任何踪迹。中国禅宗也讲一句话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内心对于一切境界,『想受不行』;因为『似涅盘故,亦名无为』,这种境界相似于涅盘之寂静,所以也安立作「无为」。不过这个「无为」它有禅定还有我空的智慧相应,就比前面的「无为」更深了。

[六、真如无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

第六个「真如无为」。依照本论的意思,天亲菩萨所赞叹的无为是指这一个,这是大乘所认定、真实的无为。前面的五种无为都是方便法,不论是外道的「不动灭无为」,或是小乘的「想受灭无为」,都不能说是真实的无为,以大乘的角度来说,真实的归依处,是指「真如无为」,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究竟目标。

我们看蕅祖的注解,先解释什么叫「真如」:『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所谓「真」就是真实不虚妄,「如」就是不颠倒。『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是说一切法是依真如变现出来的,一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

以下蕅祖作了一些譬喻:『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是说一切外境是业力所变现的,不论现出天的色心诸法、或是现出人道、三恶道苦恼的色心诸法,这些法就像波浪一样,各式各样,而真如的法性就像水,不管是大波浪、小波浪,都不离开水。由于真如受熏──受罪业的熏习,就现出三恶道的色心诸法;受善业的熏习,就现出人天的色心诸法。这是以「波」跟「水」来譬喻真如与诸法的关系。

『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这跟前面的道理一样,绳子有各式各样,有的绳子打得很庄严,有的绳子打的很丑陋,但不管绳结是漂亮的、丑陋的,同样都是麻,都是真如佛性所显现的。

『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总而言之,一切法离开了真如无为,也就没有自体,是以真如为自体;那么真如离开了诸法,也不能表现它的相貌,故与一切法,不一又不异。

『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前面是把真如的相貌作一个解释,这一段说明真如无为,是在什么因缘情况下,才能够显现呢?说出它的条件:『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才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意思是说真如要显现,修禅定是不能显现的;你用禅定把第六意识给停止下来,不能显现,所以说「不动灭无为」不能显现真如。

即便你用禅定、我空的智慧把第六意识停下来 ─「想受灭无为」,也不能显现。要紧的是第六意识里面的无明─我执、法执,徧计所执必须要先消除掉。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从这个公案,就可以了解「真如无为」的境界;大乘佛法所追求的境界是「真如无为」,到底「真如无为」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有一位禅师叫「石霜楚圆禅师」,他是临济宗的第六代正宗传人,这位禅师带领很多人在修行,他过世之后,马上就要选出一位禅师来接这个祖师位。

大家就提出很多的建议,说:「泰上座可以接祖师位,他的戒腊高、打坐的功夫也好,有资格接祖师位。」有些人反对说:「祖师位是不能随便找人接的,不是说戒腊高、禅定深,就能接祖师位!」因为禅宗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你也没有看经典、我也没看经典,大众把身口意、整个身心都交给善知识,要是这个善知识没开悟,那就是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你要带领我们趋向于真如无为,你自己都没有到达真如无为,怎么能够引导我们呢?不可以的啊!于是大家就决议用考试,看谁能够了解祖师意,就能够接祖师位──「欲接祖师位,须解祖师意」。

这时候就把寺庙里的大众,全部集合起来。当时有一位侍者,这几年都亲近这位祖师,就请他来考试,考这位泰上座,看看他有没有资格接祖师位。

侍者问说:「我们祖师,他的修行,不论自修行、教化众生,就讲这个『去』。讲什么『去』呢?休去、歇去、冷湫湫的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他看根基,有些人跟他讲『休去』,有些人跟他讲『歇去』,有时讲『冷湫湫地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它的『去』我不考你,就考你什么叫『一条白练去』?道一句!」这位泰上座,也不是省油灯啊,几十年来在这个道场,也不只是吃饭、睡觉而已;说:「好,拿一枝香来插着,这枝香烧完之前,我要不能道出这一句,我不解祖师意。」他就在大众前盘腿入坐,一入坐之后,整个人就坐脱立亡,这样子走了,就去了,一条白练去。

侍者一看,啊呀!这个人走啦!侍者说这个人:「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当然能够坐脱立亡,双盘腿马上就走,也是要有点功夫,但是「先师意未梦见在」─ 不解祖师意。为什么?「但知其去,不知其来。」经上讲的是「如来」。在《彻悟禅师的语录》里面,彻悟禅师评论说,对于这个色身,以真如无为的境界来说 ─「不借而借」,为什么要把色身放弃呢?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两个无为,色心都要停下来,不论是「不动灭无为」进入第四禅,或是「想受灭无为」,色法、心法、比较粗的第六意识都要停下来,但是「真如无为」不是,「真如无为」是破「徧计执」。

意思是说:色法没有过错,这个果报体没有过错、第六意识也没过错,不需要停下来,因为你要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还得假借这个色身以及第六意识。既然这两个都没过错。色法没过错、心法也没过错,那是谁错了呢?是「第六意识」跟「我、法二执」相应─无明错了!换言之,色身并没有错,你不要随便抛弃它。

我们想要解祖师意,可以套一句天台宗的话,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虽然「当体即空」,但是你也能够利用当下色心的假名、假相、假用,来发菩提心、广度一切众生;只是在度众生当中,不执着有一个「我」。这个众生是谁度的?没有人度,也无众生得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谓菩萨就是把内心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给消灭掉而已。所以我们讲法执、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是去掉那个「执」。度众生没有错、色身没有错、第六意识也没错啊,『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说的是这个道理。

大乘的真如无为,我们也可以从《华严经》的偈颂,来体会它的境界;《华严经》赞叹法身菩萨说:「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要证入真如无为,首先必须跟「空正见」相应,想要达到真如无为,一定不能够有一个「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依止「我」,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把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带到无余依涅盘去,就算你有这样的善巧方便,都不能达到真如无为,那是一种有为的境界,不能跟真如无为相应,所以要「游于毕竟空」。

但是只有「常游毕竟空」不够,还要「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众生的因缘成熟时,菩萨就会出现,菩萨不但要「如」,还要「来」。「如来」是佛的十种功德之一,「如」─ 无我、无我所,但是还要能够「来」─ 生起妙用。

所以菩萨从高雄到台北去度众生、从台北又回到高雄去,整天忙碌、四处奔波,但是他是在无所执着、无为的境界。这跟外道的定力不同,外道无为一定要进入四禅,所以什么事都不能做。二乘人进入无为,也是什么事都不能做,「想受灭无为」跟外境都没有接触;众生苦恼,念他的名号啊,他不受,他善也不受、恶也不受,于一切法不受,跟众生的讯息完全断绝了。但是观世音菩萨不一样,是千百亿化身,到无量无边的世界去度众生──「千江有水千江月」,很忙碌,但是内心常游毕竟空、是无为,所以真实的无为,应该是「无为,无不为」。

总之,我们从「真如无为」来看,真正的无为是指消灭内心的执着──『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所以无为还是能起一切妙用。

『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是说「真如」二字,其实也是假立的,不是有一个独立的法叫真如。当你的内心能够常游毕竟空,又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时候安立你已经达到「真如」了,又是真又是如,也是个假名。又前面五个无为法,都是依此假立的,所以说是「唯识实性」,是一切法的真实体性。我们常讲的「把心带回家」,这个就是我们的家,一切法真实不变的体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

从这段文可以看出来,想达到「真如无为」,因地要具足两个条件:第一个要发「菩提心」,第二个要有「空正见」。就是说你要有大悲心,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其次是不能有我执法执,要有空正见。如果单单只是修空正见,一定会落入「想受灭无为」,二乘人所成就之境界;菩萨是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依止大悲心、大愿力来度化众生,所以说「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达到真如无为的条件。

《金刚经》有一段经文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圣人所成就的功德有很多差别,怎么判断呢?贤圣的差别不能从「有为法」来判断,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些人说:「啊呀,这个菩萨不得了!度了十万个信徒,有十万个弟子,盖了几间的寺庙…」圣者的功德,不是从这个角度来判断,「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应该是看他内心所体证的是什么无为。

圣人所依止的无为,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小乘的无为,一个是大乘的无为。小乘的无为是「想受灭无为」,在这当中他的心都不活动,于一切法不受,就是这种境界─就是「如而不来」;大乘的无为是「如」又是「来」。但是大乘的无为又有「分证」与「圆证」的差别;菩萨是分证,菩萨修习菩提心跟空正见,有的菩萨悲心强,空性正见比较弱;有的菩萨空性正见强,但是悲心比较弱,这是分证不同;只有佛陀才真实、究竟圆满「真如无为」,「即空、即假、即中」只有佛陀。

凡夫只是分证、得到某一部分的功德,这就是我们的归依处,佛经讲:「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其实佛陀要我们皈依「法」,不是皈依有为法,你看这个人不得了,度那么多弟子、盖那么多寺庙…佛陀不是要我们皈依这些法,是要皈依「真如无为」。你有真如无为的修证,就一定能显示无量无边的妙用,「但得本,不愁末」。如果皈依「有为法」,依止一个「我」来行善,是靠不住的,发心后很容易退转。

我们可以说:这样研究下来,心王、心所法,还有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在这一切法当中,「真如无为」才是最殊胜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