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面,「第六、谄」,这是随烦恼的第六个心所,我们看它的体性跟业用。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就是『为罔他故』,「罔」是欺骗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出现,是想要欺骗他人;为了欺骗他人而『矫设异仪』,「矫」我们前面说过「伪装」,现出一种异仪、很特别的威仪。这地方说特别的威仪,是指很谦卑的态度、很柔和的言词,谦卑的身业、柔和的口业。这种谦卑跟柔和,本来都是佛陀所赞叹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异仪,感觉上很不自然,已经超过原有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险曲为性』,「险」是邪恶,「曲」是不正直,弯曲不正直,就是不老实。

前面的「诳」,是说本来没有功德,却想要把功德表现出来,所以装成有功德的样子,所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对于下辈,或是出家众面对信徒,为了得到对方的供养,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功德样子。而「谄」,所面对的境界,多数是对同参或者师长。《瑜伽师地论》上说,「谄」是由「覆」引生的。好比这个人身口意,多少有一些过失,因为害怕同参跟师长知道,故意现出巧言令色、不自然的威仪,来讨好对方,所以是『险曲为性』。

这样有什么业用呢?『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由于表现很谄媚的样子,希望同参道友、师长不要指责他,所以不堪任师长跟同参道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贪」跟「痴」一分为体。谄就是谄媚,多数跟「覆藏」过失有关,表现出一种谄媚的样子,而这种谦卑、柔和的相貌,感觉上不是很自然,这叫做「谄」。

『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憍」就是『于自盛事』,「盛」是指殊胜。内心有一些殊胜的功德,大多是自己很精进,拜佛、诵经很多、善事也做很多,有一点资粮了。『深生染着』,对于这样的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内心染着。『醉傲为性』,整个人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觉得全世界你的功德最大,看不到真相,「醉」了;「傲」是凌驾他人,有一点类似高举的意思,跟前面「慢」的性质很接近。我们一般讲「傲慢」,其实「傲」也有高举的意思,凌驾他人之上,这就是「憍」的体性。

『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憍」的这种醉傲体性,使令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身口意的杂染法,就在我们醉傲的体性保护之下,一天一天的增长、一天一天的增长。

这个「憍」,通常一个初学者刚来到僧团,罪障深重,福德智慧资粮都没有,还不容易生起憍慢,会很谦卑。但是三宝有大功德,你在三宝当中,又是忏悔业障、又是积集资粮,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出家、或者没出家;世间的事情就是因缘所生,苦恼的人不是永远苦恼,快乐的人也不是永远快乐。因为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功德慢慢增长了,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就是你会生起憍慢心,因此而引生放逸!憍慢以后就放逸,放逸以后就栽跟斗,就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慢慢进步、慢慢进步,进步到一个程度,摔下来,就是这个问题──憍慢──骄兵必败;当你进步到一个程度,一憍慢,眼睛长到头顶上,很快就摔下来了。

记得1990年,我从佛学院刚要毕业,那时候我们净律学佛院第一届,有六位同学毕业,印象很深刻,我带着同学一起去向我们的恩师上果下清律师礼座。到了果清律师的寮房,向他顶礼后,果清律师要我们全部坐到地上,他就坐在我们的正对面,说:「讲讲你们毕业之后的理想,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大家都很天真,不知天高地厚,大谈未来要怎样自利利他。清和尚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评语,只讲一句话说:不管你们以后有什么抱负,要记住一句话:「常居学地」!

意思是说:不管我们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内心始终都要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这句话我发觉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的增长,这正是个关键 ──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我发觉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位置站低一点啊;人跟人相处,你站低一点,就容易进步;站太高,摔下来,就很严重了。

古人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句话,我们不容易了解,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在格言联璧也读过,但就是不懂。刚学佛意气风发的时候,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就聪明,为什么要表现出很厚道的样子呢?刚开始不了解。但是慢慢在人事中,经过一段历练之后,再看看那些大德、老和尚的修持,正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原来忏公师父强调一个人的性格老实厚道、谦卑恭敬,这两个性格太重要了。虽然你的观察力很敏锐─聪明睿智,但是为人要厚道一点。「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这个「愚」,不是愚笨,是说在是非分明当中,应该加一点厚道。那么「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虽然你这几年的确很精进,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福德智慧资粮都广大了,但是「守之以谦」,谦卑一点,你的资粮才会不断增长。

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愚」跟「谦」,这两个字我们年轻一辈比较不容易体会出来,前一辈的老法师,如果经常跟他们相处,就会发觉这些老法师的身口意,都有这两种功德:一个愚、一个谦。这两个非常重要!这个只有中国佛教才有,藏传佛教师父不强调,南传佛教也不强调。所以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大智慧的圣贤不得了,孔子也是不得了,「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两句话让我们终身受用,让我们与人相处减少很多障碍。我们讲以「谦」来对治「憍」,由于谦卑的缘故,让功德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于圆满,直到到临终。才不会从得意中摔下来,就是「谦」的重要性。这是讲「憍」,下一个: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害」,是对于有情众生(不是对境界),心无悲愍,完全没有一种想要去利益他的心,或者是为他拔苦的心。你对有情做什么事呢?『损恼为性』,你用身业、口业来损恼他。『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你这样去损恼他,你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呢?不是,你损恼他,结果你自己也很苦恼,你自己也是逼迫、也是苦恼。因为这个法,从你内心发动出来,一定先伤到自己再伤到对方。所以你损恼他,事实上你也不快乐,你内心也是逼迫苦恼,两个都受伤,这就是「害」。

前面讲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的人不要太刻薄。就以修行人来说,在团体当中,很少人会用身体去伤害对方,世间人可能会有,出家人还不至于,但是我们会去损恼对方,都是讲话。有时候一句话讲出来,就像拿刀子割伤人一样,而且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生气,自己还不知道。

律上有讲到「独角牛」的公案:说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独角牛,这只牛出生的时候,力气特别大,很有力量,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头上只长一只角。虽然只有一只角,但牠很争气,工作勤勉,力量也大,从白天做到晚上,为主人做很多事情。主人对牠也非常感恩,给牠施设很好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也提供牠很好的食物 …对主人也非常感恩。

有一天,隔壁村庄要举办一场斗牛比赛,就是两只牛的主人各交一千金,然后两只牛的头绑一条绳子,往左右拉,把它拉过去就得胜。这一天独角牛就跟主人说:「主人,隔壁村庄斗牛比赛我应该去参加,我从小力量就很大,我为你争取一千两黄金。」主人说:「你有把握吗?」牠说:「我啥事没什么把握,这力量我是有把握的!」主人说:「好,可以!那我们去参加吧!」就带着这只独角牛去参加斗牛比赛。

两个人一上场,根据规矩,双方主人要先介绍自己的牛,对方主人说:我这牛是怎么怎么的好…那么独角牛主人上去也是赞叹,我这只牛也是怎么怎么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生只有一只角」。讲完之后就开始比赛,结果独角牛一下子就输掉、被对方拉过去了,一千金就输掉啦。回家的路上,两个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主人就说:「你看,都是你,好端端的就要去参加比赛,输掉我一千金。」独角拧…也很委屈牠说:「主人啊,你不能怪我,你在介绍我的时候,就讲我的优点,我出生一只角,这是我天生的缺陷,你讲到我的缺陷,我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一上去就输掉了,怎么能够赢呢?」主人说:「那怎么办呢?」说:「我们明天再比一场,这次你不要介绍我的缺点,专讲优点就好了啊!」第二天再去比赛,主人都不讲牠的缺点,果然这只独角牛信心大增,一下子就把对方拉过来。所以佛陀说,自今以后比丘应该讲柔软语,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待人处事,讲话要留意,不是你想什么就讲什么,说「我这个人很正直」,不是这样的。我看一本医学报导说,要是父母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发脾气、经常呵斥子女,子女长大后,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他本来可以做好,但是他不敢做,从小被骂怕了。我们有因缘收徒弟、或摄受信徒,也是这样,除非他的根性非常利,不要一开始就去触动他的伤处。同参道友更是这样子,我们言词不要太刻薄,厚道一点;话讲得圆融一点,多带一点鼓励性质、少一点责备性质,多一分摄受、少一分责备,对其成长非常重要,有好处。如果一下子就把他伤害了,那他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也没希望,干脆一天混一天算了。他会这样也是我们口业引起的,以后我们修行也会有障碍。所以讲话要厚道一点、留一点口德;人跟人之间相处,多赞叹对方的优点,要讲缺点也是私下讲、私下劝谏。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悲愍心,经常注意这句话讲出来,会不会伤到对方,要注意这件事情。以这种厚道的性格来对治这个「害」,不要去损恼众生,特别是言词。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所谓「殉」,就是追求;不是为了团体,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闻或是利养。『不耐他荣』,「耐」是忍受,不能够忍受他人有荣耀的事情,内心生起一种『妒忌为性』。多数有「妒忌」心的人,都是我执、我见比较重的人。我们的生命体─色、心二法都是因缘所生,剎那剎那变化,但是他不这么认为;认为生命体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有这个「我」总觉得觉得世间荣耀之事,都应该归于我;假设有某方面的荣耀归于别人,内心当中就不耐他荣,不能忍耐这件事情,生起嫉妒心了,严重一点就会去障碍、破坏别人。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因为经常去嫉妒别人,心中老是忧戚、不快乐──这个功德怎么会被他得去呢?应该是我的!心中充满着忧戚。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这种相貌。这是它表现出来的业用,忧戚是由于嫉妒而来的。

我们在僧团里面,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发觉啊,我们对于上一辈跟下一辈比较好相处;对于上一辈的老法师会很恭敬,他有什么功德,我们不会嫉妒,只会仰慕;对于下一辈的慈悲摄受,当然他的功德比不上我们,就是慈悲摄受;但是平辈之间,你的资粮跟他的资粮差不多,就不容易相处了。

其实,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你持戒这方面的善根强、他的禅定善根强、他的般若波罗蜜善根强,假设我们没有更宽广的胸量,我嫉妒你、你也嫉妒我,那么严重一点,就是我破坏你、你也破坏我,结果两个人都受伤。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很强调「随喜功德」。你看普贤十大愿王,菩萨修行十种功德,疾速成就佛道,其中一个就是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有两个好处:

一、如果他是一个初学者,刚开始栽培善根,去诵经、或者拜佛、或者学习打坐,你随喜赞叹他、给他鼓励──啊呀,有人鼓励我、赞叹我,我应该要更努力!如果你一下子就泼他冷水,他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们去随喜别人的功德,使令他的善法更精进,这也是一种利他行。

其次,你赞叹他的功德,你跟这个善法就结下善的因缘,以后这个善法在你身心要出现,会比较顺利一点。跟善法结善缘很重要!你要是嫉妒他、伤害他,以后你要修这个善法就会有困难,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善法,有嫉妒的心所在里面,除非你忏悔,否则这个烦恼也会障碍你。你说:「奇怪,这个善根我怎么都栽培不起来?」就是你过去曾嫉妒别人。所以我们修行: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佛法讲「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五乘功德当中,十方一切诸众生:好比慈济修习这些慈善事业,我们内心深深随喜;虽然我们在深山里用功,但是有人做慈善事业,我们也随喜;纵然只是人天事业,人天法也是善法,人天也是菩萨道所要修习的善法。「二乘有学及无学」,泰国比丘修禅定,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也随喜,菩萨也随喜二乘功德。「一切如来与菩萨」,当然十方诸佛菩萨显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六波罗蜜、菩提心,那更是要随喜了!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情是:不管自己修习什么善法,那是个人今生的因缘,但是面对五乘善法,只要它的性质是「善」的,我今天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我内心当中的心情:「所有功德皆随喜」,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只要是善法我都随喜,这样才合乎自利跟利他的菩萨道。这是以「随喜功德」来对治我们的嫉妒。

『第十、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是「爱」得很厉害了,才叫「耽」。『耽着财法』,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财物、或者所摄持的法门,非常的爱着,『不能惠舍』,不愿意把你的财富,以及所学到的佛法,适当的布施出去;『秘吝为性』,「秘」是把它隐藏,不让人家知道你有财富、你有佛法;『吝』是吝惜不舍,吝惜不给别人。一个是隐藏、一个是吝惜。

它的相貌是:『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涩」就是不流通、阻碍住了,鄙恶的一种不流通。也就是:这些财物、佛法,不能从你的身口意流到其他众生身上去,无法流通,『畜积为业』,把它聚积起来,不肯施舍。

在蕅益大师的《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上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不可不戒也!」对财物悭贪,有什么过失呢?世世贫穷。对法的悭贪呢?这个法有很清净的传承、很殊胜啊,但我不随便给别人,那有什么过失呢?世世愚痴。所以不可不戒也!这件事情要注意啊,这样的因地是不好的!会使令我们贫穷、愚痴。「财」跟「法」就像流水一样,要流通才能够增长广大!

以佛法的意思,要「舍」才能够「得」,舍得出去才能够得到更多;你把它保存起来,「死水不藏龙」,下辈子就糟糕了,会贫穷、愚痴。所以要用「施」波罗蜜来对治悭贪。这是讲到前面十个随烦恼。我们看最后一段总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它的生起是各别的,不是一起生起,所以名为「小随烦恼」。

关于「小随、中随、大随」,我再解释一下。随烦恼分成三类:「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所谓「小、中、大」,不是约着势力的强弱,而是约着活动范围。就是前面的这十个小随烦恼,它的活动范围,不能够普遍于一切不善心所,而且各别而起,有这个、就没有那个,它不能够普遍在不善的心所活动,所以叫「小随」。

「中随烦恼」,下面讲到「无惭、无愧」,能够普遍的在一切不善心所活动,换句话说只要你起的是不善,一定有无惭、无愧。这就是「中随」,活动范围比前面更广,但较后面小,所以叫「中随」。

「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它不但普遍在不善心所,而且也在「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有覆无记」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色界、无色界高深的禅定中,他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没有善、也没有恶,就是无记。但这个无记是「有覆」的,还有一个「我」存在;「覆」就是障道的意思,能障碍我们真如法性的显现。「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能够普遍的在不善心所,以及「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叫做「大随烦恼」,这个活动范围更大。

总之,「小随、中随、大随」是约活动范围安立的。

再看下面「中随烦恼」,有两种:

『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定义有二:一是『不顾自』,就是不尊重自己,没有一种自我期许的要求;所谓人身难得,你也不在乎,没有希圣希贤的心念,就是自暴自弃、不顾自身。其次,『不顾法』,佛陀所说的教法很尊贵,也不想去随顺,我内心还是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不顾佛法的尊贵,也不想要增上。『轻拒贤善』,因为自暴自弃、对佛法也没有尊重心,这些贤善的事情,功德的境界,本来是应该要让它增长的,但是你轻拒─轻视拒绝。因此『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既然你对成贤成善之事,没有希求心,那你的生命就是生长恶行,增长一切恶法为它的业用。你的生命没有什么目标,怎么办呢?只好跟着习气走──现在心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这种境界。

『第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不愧」,是说你不尊重世间人的讥嫌,你做错事,世间人会指点你──你看啊,这个比丘、沙弥做这种事情;还说他心中有正法,结果做这种事情。护法神也会讥嫌你:唉呀!我护这个比丘的法,实在是倒霉啊,这种行为,我都护持不下去啊!你对于世间的种种讥嫌也不在乎,『崇重暴恶』,本来这种暴恶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去对治、消灭,结果你对暴恶的事情,还特别欢喜。『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你有这样的心情─崇重暴恶,一切过犯就很容易生起,也容易增长广大。

无惭、无愧这两个心所,多数是同时生起的;一个是「轻拒贤善」、一个是「崇重暴恶」。这两个心所,『此恶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它能够普遍的在不善心所当中活动,故名「中随烦恼」。换句话说,只要是不善的心所,前面的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十种小随烦恼」,任何一心所活动,一定是夹带无惭、无愧。所以叫做「中随烦恼」。

其实惭愧心,在没有入圣位之前,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入圣位、没有断烦恼之前,从「信心」引生「惭愧心」,它是断除恶法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关于「惭、愧」的运用,我们可以从「造恶之前」跟「造恶之后」,两方面来说明:如果说惭愧的心所,是在造恶之前,好比你造了一个恶业,虽然造了恶业,但是内心当中——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并不是你愿意做这种恶事,你就是一时控制不住习气,还是有惭愧心,这时候你造这个恶业,在律上叫做「不定业」。就像在高速公路,开车开得很快,之后你踩了煞车,虽然车子还在继续行驶,但是速度已经慢下来了。一个没有惭愧心的人,造恶业是完全不踩煞车的,那就叫「定业」,一定要得果报。

一般来说,真正深信因果的佛弟子,因为有惭愧心的缘故,所造的业都比较不坚固;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不相信因果,所造的恶业多数都是定业,很难忏悔的,多数一定要得果报。所以惭愧心的生起,如果是发生在造业之前,它会影响到这个业的坚固性。

其次,是在造业之后。我们说造业,主要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杀盗淫妄的恶业,这个恶业就算全世界没人知道,但是阿赖耶受熏,它会把这样的功能,保存到我们微细的阿赖耶识里面去。当我们冷静下来,啊呀!不得了,发现这些恶的业力已经被第八识保存下来了。虽然这个业力已经进入阿赖耶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消除掉呢?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两种方法可以对治已经进入阿赖耶识的业力:

第一、「忏悔所损业」。这就是指「忏悔」,你可以面对一位比丘,或者面对佛菩萨,修忏。请一位比丘、或者找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当忏悔主,或是以本尊阿弥陀佛当忏悔主。写一篇忏悔文,把你整个造业的因缘,至诚的表达出来;表达你的忏悔心,并立定誓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誓不再犯!然后要有很多的方便,礼拜、或者持咒、念佛。由于惭愧心的缘故,念念之间就把第八识罪业的势力、慢慢破坏掉,这是忏悔所损业,第一种方法。

第二、「对治所损业」。通常我们造恶业,一定有一个烦恼,可能是贪烦恼、或者瞋烦恼、或者是痴、慢、疑、不正见…各式各样的烦恼。当这个烦恼现前时,你要对治它,就是不能随顺这个烦恼。因为你造恶业的时候,这个烦恼有等流性,它下次还会再出现,而且出现的力量,会比上次更厉害。应该怎么办呢?对治所损业。不再随顺这个烦恼,虽然烦恼还有等流势力,但是你已经在抗拒它,心中开始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时候,这方面的业力也会慢慢的消失掉。对治烦恼也能够折损相关的恶业。

总之,面对这些不好的业力,当它已经进入到第八识之后,有两个处理方法:第一「忏悔」,第二「对治」。如果已经得果报,那就不容易忏悔了。这个恶业一旦得果报、已经现前了,好比已经变成一只畜牲了,那你说要把牠忏成人的相状,就不容易了;但是没有得果报之前,都还有办法,就是靠这两个方法,第一「忏悔」,第二「对治」。可以把我们阿赖耶识恶业的势力给破坏掉。

这是我们用惭愧的心,来对治无惭无愧。当然要让惭愧心生起的基础,必须深信因果才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而是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够生起惭愧心,以对治无惭、无愧这两个中随烦恼。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悭法跟把善法覆藏的差别。这个善法的覆藏,就是说你有一个善法,但是也没有人跟你请教,你主动的表达出来那就不应该,因为没有因缘嘛?这种我们要谦虚一点覆藏起来,不要逢人就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覆藏就是说不要随便表现出来,但是有人请,有因缘应该要讲出来。悭法是说人家已经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来到你这个地方向你请法,而这个法只有你有但是你不讲,这个就有过失了。因为人家身为一个弟子,他的弟子相都具足了,应该有的礼仪他都具足了,他的谦卑的态度,他的求法的精神都具足了,而这个时候你还是不想讲,过失就在你了。如果对方根本没有求法的因缘,这个不讲是无所谓的。因为本来说法要有一定的因缘,佛陀本来就有规定,说法有说法的因缘。所以这两个你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

问:……

答:这个是五种邪命,主要是针对出家人来说,佛陀的意思是说出家人是以托钵,这个叫正命。就是一个出家人,好好的修习戒定慧,不要从事生产事业,也不要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老老实实的修行,老老实实的接受众生的供养,这个是出家人的本份叫正命。假设你不这样做,你去诈现异象、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乃至于说所得利,以这样五种因缘得到利养,都叫邪命。所以在律上佛陀规定出家人不能够从事生产事业,出家人就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投入到佛法的修持,佛法的弘传,随缘接受众生的供养,多也好,少也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这是出家人的正命。

问:……

答:恶业的种子消灭,完全要消灭,这个在律上要到初果以上,就是说:他那个事在南山律上有一句话叫做「伏业易夺」,是说你因为忏悔的力量,超过前面造恶业的力量,你的惭愧心已经超过你当初发动烦恼的势力了,这时候你以善业取代恶业,「易」就是变易。善业取代恶业,但是这个恶业不是消失掉,是将我们的业伏住,暂时不受,所以叫「伏业易夺」,以善业夺恶业」。这个对我们往生净土就很重要了!因为临命终时很多股势力挣扎要出现,可能恶业的势力要出来、信愿持名的善业也要出来,这时候以唯识学的思想──强者先牵,就看哪一个势力强。假设我们一口气还在的时候,就把这些恶业的势力给消减了,那个时候信愿持名,就没有任何障碍。就是有业也没关系,带业往生嘛!对不对,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所谓「带业」,是带什么业?当然是带恶业呀!古德说,这个带业是带恶业,但是带「业种」,不能带「现行」。临终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所有恶的业力,都要在种子位,内心保持在一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寂静的状态;就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了─「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虽然「忏悔」不能把恶业完全消除掉,但是能折损恶业的势力,使令它临终不起现行,这件事情对于临终非常重要!使令恶的势力折损,一方面让信愿持名的势力增长。这个业力有两种因缘,一种因缘是要得三界的总报,有一种因缘是要得个人的别报,就是说你造了个杀盗淫妄,要到三恶道去,这个忏悔可以破坏,但是人跟人之间的因缘,在律上说忏悔不能消灭。

举一个列子,佛陀成佛以后,他已经没有三界的总报,但是很多人看到佛陀,那恶法相加有恶因缘,金枪、马卖之报,这都是过去有因缘,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因缘,不能靠忏悔消除的,除非他愿意宽恕你,当然你一个圣人,佛为法王以法自在,对不对?你要头头就拿给你了嘛,有什么关系呢?要手就手给你嘛,他那个内心是无我无我所的,对不对。就是佛陀的内心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你眼睛看到,唉呀!佛陀吃马麦啊,佛陀的脚被金枪刺伤了。感觉上佛陀在受一些不可乐果报,我们表面上是这样。因为人跟人的因缘,这件事情不是忏悔能够改变。

我们在修学圣道,我们希望赶快成就圣道再来得果报,说我那个时候有钱了,你说我过去欠你多少?100万简单,我给你200万好了,那圣人的境界有资粮能够偿债,现在我们哪能够过偿债呢?你要针刺我一下我就受不了了,你砍我一刀我就不能修行了,现在不能偿债现在没钱啊,是不是?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就是,我们尽量啊,在今生的生命当中尽量在临命终之前呢,恶业都不要现前,然后把善业的力量增长,把恶业的势力经过忏悔让它降低,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以后乘愿再来。

当然,那个时候不会堕到三恶道去了,三界总报没有了,但是人跟人之间的恶因缘那没关系,你能够自在的随缘消旧业。所以忏悔能够消灭三界的总报,但是不能够消灭个人的别报,除非对方成就圣道也不会讨这个债。这个问题就是你要赶快成就圣道,成就圣道以后,还债等于是还而不还,你的内心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没有所谓还债这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