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九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三、善十一者: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在「心所有法」当中,前面两个「遍行」跟「别境」,总共有十个心所,就是「作意、触、受、想、思」,以及「欲、胜解、念、定、慧」,这十个心所它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假设跟善的心所相应,就能够加强善心所的势力,就变成了善;假设跟烦恼相应,也能加强烦恼的势力,就变成了恶;所以遍行跟别境的心所,体性是不决定的。

而这十一个善心所,它体性决定是「善」的。换句话说,这十一个心所在我们内心活动的时候,能够产生两个功能:第一个、令我们今生得到安乐;第二个、令我们来世也得到安乐。它的体性是决定的,不管它表现出来的身业、口业是什么情况,是寂静的相貌、或是粗暴的相貌,只要内心跟这十一个心所相应,就是属于善的。

这十一个善心所:第一个「信」、第二个「精进」、第三个「惭」、第四个「愧」,刚开始先从这四个心所下手,因为这四个心所让我们建立因果的观念,深信因果而启发「精进、惭、愧」,进一步达到「无贪、无瞋、无痴」。「无贪、无瞋、无痴」必需要有一点止观的力量,内心有对治的力量;而「轻安」、「不放逸」、「行舍」,跟「不害」,这个多少要有一点禅定的力量,这四个心所要生起就比较不容易了,不是散乱心就能够生起的。多数有一点禅定相应。

上一堂课讲到蕅益大师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是说善心所的活动,能够带动此世顺益、或是来世顺益,所以说它的体性是善的,因为它能够成就可乐的果报。

第一个「信」,昨天大致讲过了,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什么是「信」呢?『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这个「信」,所信的对象,主要是对三宝的境界,假设是对外道的教法生起信心,那就不是这里讲的「善」。因为你对邪知邪见生起信心,不一定能够引生今生、来生可乐果报,所以不能讲善。这个地方的「信」,所信的对象一定是佛法僧的三宝境界。我们对于三宝境界,有三方面要生信:

第一个、「实」:相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个、「德」:相信三宝具有大功德,内心生欢喜心。第三个、「能」:相信三宝的功德,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就的;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可以成就的事情。

『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于三宝的实、德、能,出自内心的真诚,没有一点虚假,是一种很清净、很真诚的皈依,这个就安立作「信」。「信」一活动,能够把我们不信的疑根消灭;既然相信三宝,就很容易会去修习一切善法,这是它的作用。

我们对于三宝的信心,大乘跟小乘有点不同;我们讲「皈依佛」,小乘所谓的「佛」是指应化身,因为《阿含经》里面,并没有明显讲到佛陀的法身、报身。在《阿含经》里面是说:佛陀在迦毘罗卫国出生,之后出家修行,然后在菩提树下菩提迦耶成道、转法轮,最后八十岁入涅盘。经中对于佛陀是这样描述的,其他的就一字不提了。所以小乘所皈依的佛,是两千五百多年、那一期应化的佛,应化身佛是有老病死的,所以佛陀就灭度了。

你看《阿含经》的思想,强调自依止、法依止,不强调皈依佛,因为佛陀入灭了、入了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没有生灭相。以《大毘婆沙论》说,一切阿罗汉入涅盘之后,等于是一个无情境界,这时候你去忆念祂的名号,不能感应道交。

这一点也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样的地方,大乘所皈依的佛,主要是佛的法身、报身,就是天台宗说的「迹本二门」。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虽然佛陀的应化身有老病死,但是佛陀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积功累劫、所成就的清净法身跟报身,是没有老病死的──「深信诸佛皆充满」。所以大乘里面讲到「他力门」,有净土宗跟密宗,很强调与本尊相应。

就是说:我们一个念佛人,你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没有灭度,这件事情很重要。虽然说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见闻觉知都感觉不出阿弥陀佛的存在,但是我们从大乘经典─佛陀的圣教量,可以确定阿弥陀佛没有灭度,祂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报身,存在法界当中。

天台圆教宗也说:佛陀那一念清净心是有明了性的,不像阿罗汉的涅盘,是空空荡荡的没有明了性;大乘的涅盘有明了性,有明了性那就可以感应道交,你忆念祂的名号,就能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跟弥陀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所以这地方大乘、小乘对于「佛」的定义是有点不一样。这是大乘不共小乘的地方,我们皈依佛的应化身,但是我们更要皈依佛的法身、报身,这就是所谓「感应道交」。

在《阿弥陀经》讲到往生的条件,临命终时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个正念分明,以唯识来说,正念起码有三个心所要现前:第一个,你的「信心」要现前。第二个,你的「愿力」要现前。第三个,名号,名号那个「声相」要现前。三者合起来说就是:「信、愿、持名」。也就是:当佛号现前时,你一定要相信这句名号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祂一定能够救拔你,然后你对这个名号通身靠倒、一心皈命。如果信心的力量没有生起,那这句名号就不能帮助你。

所以说弥陀的功德,对你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加持力,完全决定于我们的信心;你一分的信心、一分的加持,十分的信心、十分的加持。当然,临命终的信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你平常的栽培,不断的去串习这样的法义,一次又一次「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把道理弄懂。对于佛陀的皈依,先把无始的疑根拔除,相信弥陀是存在的,存在于法界,这时候你才能够对祂生起皈依,这是「信」的范围。

再看第二个善心所:「精进」。

『二、精进者,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精进的对象有两件事情:第一个「断恶」,第二个「修善」。我们对于这两件事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勇猛强悍,而为体性。』不是畏畏缩缩的,是一种勇猛的、强悍的,任何逆境现前都不能够障碍,这是精进的体性。『对治懈怠,成满善事,而为业用。』当精进心生起时,懈怠的心就消灭了,能够快速的、乃至在一生当中,就能够成就圆满善事。所以说「精进」能够使令我们快速成就功德。

精进的对象有两个─「断恶」和「修善」;就着「断恶」来说,有两件事情要做:

第一、已生的恶法令断:这是说我们一个修行人,要经常保持觉照的功夫,就是不要老是看别人的缺点,多反观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有没有出现恶法。假设这三业有出现恶法,马上就要让它停下来。为什么?因为恶法的出现,表示它会引生你未来痛苦的果报,假设你不停止的话,你就要为现前的恶法,付出痛苦的代价。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强调说:「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就是「当下」这两个字,你马上要转念念佛,因为你内心的烦恼相续,表示你未来会出现痛苦。所以断恶的第一个态度,就是在你身口意里面,已生的恶法,要赶快令它断灭。

第二、未生的恶法令不生:讲实话,我们都是烦恼众生,有时候在清净的环境,身口意不出现恶法,但不表示我们内心就是清净的。所以随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跟恶因缘接触,修行就是要「戒慎恐惧」,小心一点,不要太过于大胆。

我们看忏公师父的修行,他老人家一生都很谨慎小心,我听说忏公师父五十岁之前,不正眼看女众,亲近他再久的女众信徒,他跟妳讲话,眼睛是看地下的,当然他老人家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他要做给后辈看。像这样一个修行人,尚且要战战兢兢,尚且跟女众保持距离,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出家几十年来,我发觉很多人在菩提道上栽跟斗,栽在女色境界的,多数都是艺高人胆大的人,不怕死的。所以说修行人要保守一点,烦恼没有断,它随时会活动,古人讲:「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直到临命终为止。

你要是入了法身境界,那是无障碍境界,那是可以的,现在不是啊。我们从现在到往生极乐世界之前,都要随时小心,一步走错,很可能你这十几年来,努力的积功累德,完全破坏掉,多可惜啊,还得重新开始。所以这个「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很重要,你经常要注意外在的恶因缘,不要让它生起。

这是我们对于恶法的两个态度─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其次,对于善法也有两个态度:

第一、未生的善法令生:我们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这个人欢喜打坐、他打坐很好,这个人欢喜持戒、这个欢喜拜佛,每个人善根不一样。对于别人的优点,我们都要赞叹,看到别人修行我都要随喜;这种随喜的心,能够使令我们没有生起的善根,容易生起。为什么呢?先结个善缘。我们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嫉妒心──「你一天拜一千拜,有什么了不起!」他是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是起不了,你就是不能拜啊。所以说我们对一切善法的态度要随喜,先跟这样的善法结善缘,这个善法在你的身心要出现,就会比较容易。这是未生的善法,要使令它赶快生起。

第二、已生善法令增长:如果你已经能够打坐一个小时了,不要得少为足,不要说「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十五分钟都坐不下去!」你这样想就障道了。修行善法的态度,应该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对于善法的追求,是没有满足的、愈多愈好;一个小时成就以后,再往一个半小时努力。已生的善法要使令它相续增长,善法是愈多愈好。

这是对善法也是两个态度:未生的善法令生,已生的善法令增长。

这是「精进」的相貌,是对断恶、修善能够勇猛强悍而为体性。透过精进,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成就大功德,这是精进的作用。

再看第三个「惭」,第四个「愧」,这两个一般都是合起来用的。

『三、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惭」,主要是依止两种力量:第一个是「自身增上」。第二个是「法增长」。「自身增上」,就是一种自我的期许,自我期许有两个:一个你要想:我得到暇满人身,比如说我得到一个天人的果报,天人的果报太快乐,没有出离心,这不是修道的法器,这种身心的快乐绵延不断太快乐,太快乐了这个人静不下来,他也不想静没有出离心。而三恶道的果报是有出离心,但是太苦恼了,苦恼的逼迫太厉害了,想要修学佛法没办法专注,因为那个苦恼太厉害了。只有「人」的果报,才是修道的法器,所以得到暇满人身要知道珍惜,这就是「自增上」,珍惜自己的一种自我期许。

另外,思惟得更深一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阿弥陀佛具足大功德,祂是已成之佛;虽然我是苦恼凡夫,但是我是未成之佛,从「佛性」的角度来说,是无差别的,只要经过努力,我们有成佛的可能。如果说我们没有成佛的可能,那大家就自暴自弃了,再怎么努力都不能成佛;但事实上不然,只要我们努力,都有成佛的可能,这个也是自增上,自己要对自己一种期许。

第二个是「法增上」:这是思惟佛法的功德。佛法是黑暗中的明灯,我们能够遇到佛法,一定要好好尊崇佛法,不要违背佛法,随顺佛法而行,这是法增上。

虽然说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依止自增上、法增上的一种尊贵心,这时候崇尚敬重贤善,对于一切贤善的事情崇尚敬重,那么羞耻自己身口意的过恶,不敢作。这个不敢作是带一点勉强,那么本来是想做,因为自增上、法增上的关系,也不敢做了。这样的一种体性,能够对治我们的「无惭」,通来说它能够息灭我们身口意的恶行,以为业用,这就是「惭」。

『四、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前面的「惭」是依止自增上、法增上,而产生尊贵增上的力量,崇重贤善;因为这样的力量,使令我们不敢去造恶业。而这个「愧」是依止世间增上,就是我们去思惟:不能去做一些身业、口业、意业的恶法。为什么不能做呢?因为我是一个出家人,或是一位五戒优婆塞,我做了错事,世间人会讥嫌我,你看这个人,这个出家人做这种事情。其次,这无量无边的鬼神啊,像山神、树神,他们也都有神通,虽然是在自己房里造恶事,他们也都知道啊──你看,出家人起这个念头,根本不像一个出家人,护法会神讥嫌我;第三,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在大般涅盘、光明的境界,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来悉知、如来悉见,也看得到我们起恶念。

换句话说,我们知道有很多眼睛在看着我们,不能做错啊,虽然我很想做错事,但是我不敢,为什么?世间增上,世间的讥嫌、诃厌使令我们增上。就是这个增上不是我自己的力量,而是顾虑世间的诃厌,使令我能够增上。这样的增上缘故,『轻拒暴恶』,一切暴恶的事情,我们就能够轻视、能够抗拒,『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而它的作用是『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行,以为业用。』「愧」一活动的时候,也能够消灭我们的恶行。这是就是「愧」。

「惭愧」啊,对一个凡夫来说相当重要,印光大师自称为「常惭愧僧」。意思是说,他心中经常保持惭跟愧的心所在活动。有时候世间人看到我们佛教徒,都已经吃素几十年了、出家几年了,还做这种错事啊!就是诃责我们。诃责我们是应该的,因为呵责我们才会进步。

我们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一个佛教徒,虽然吃素也懂很多道理、深信因果,但毕竟还是烦恼众生,有时控制不了,就会造作一些恶业。但是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跟一般世间人去造恶业,还是不同。世间人没有因果观念,反正人死如灯灭;世间人造恶业,是什么境界呢?尽情的造恶业!反正人死如灯灭嘛,就是及时行乐,所以造恶的时候,内心没有惭、也没有愧心所活动,完全没有,造完之后也没有任何感觉。而佛教徒多少有一点因果观念,虽然有时候控制不住也造恶业,但内心有惭愧,当这个惭愧一活动的时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就能够把身口意恶业的势力,削减掉一大部份。

所以我们看这个因果,在得果报的时候,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好比有些人业障一现前,特别坚固,拜忏也不行、求上师加行也不可以,这八十八佛拜了三年、五年,还是不能转变,就是那个业障特别坚固;有些人的业障不是很坚固,业障一现前,至诚忏悔,拜了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诶,消除了。为什么呢?就是因地的时候有惭愧心。

对于这个「惭愧心」,《南山律》说有三种情况:

最好的惭愧心,是在「方便时」:就是在造罪之前,你要去造罪,马上起惭愧心:啊呀,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啊!我应该要「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是一个深信因果的人,对于一切善法要尊重、对一切恶法要诃责,我怎么能够去随顺恶法呢?在「方便时」就起惭愧心,那是最好的。

第二等人是「根本时」:就是正造恶业的时候,惭愧心活动了,那么把恶业的势力给削减了,这是第二等人。

第三种人是「方便时」、「根本时」都没有惭愧心,造完以后「成已时」。造完以后,啊呀,我刚刚不应该作这件事情。依此惭愧心而诃责自己。造完以后再惭愧这个是下品,但至少还有惭愧心。

假设你造一个恶业,「方便时」没惭愧心、「根本时」没惭愧心、「成已时」也没惭愧心,那这个就是一个定业,很难转变,一定得果报,果报也特别坚固。所以律上说,我们平常就要注意,当一个恶的行为出现时──「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个业就要小心了!不管是大业、小业。经常出现而你已经习惯了,内心已经没有惭愧心在活动了,那这个业力是不得了,以后得果报时候必定坚固,难以转变,所以惭愧心是我们断恶的一个指标。

当然,惭愧的心所,还要靠深信因果做基础,如果你不深信因果,不相信世间上有善业、有恶业,你当然不可能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所以这「惭」与「愧」还是依止正见而来的;这两个心所对我们修行太重要了,一旦失去了惭愧心,那你的恶法就很容易出现。

再看:第五「无贪」。前面的四个善心所「信、精进、惭、愧」,大都是在初学的阶段,依止佛法的正见,由正见而生起信心,这个信心还不是很深,就是仰信,仰信因果;之后,生起惭、生起愧,将恶法降低一点,就是这样子而已。第五个「无贪」就不一样了,内心有法的力量、有对治的力量,多少能够作得了主。

『五、无贪者,于三有及三有资具,无所染着,而为体性;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的活动,这样的境界是针对「三有」,就是「三界」的正报,男众、女众;或是三有的资具,一切的依报如山河大地、房子、财物、动产、不动产,都是属于三有的资具。那么面对这样的境界,内心是什么状态呢?『无所染着』,没有染着,这个就是「无贪」,没有染着的体性。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它能对治贪着心,当你内心清净了,再做善法就容易了,不论是去布施,或是持戒等等,很容易去做,这是它的作用。

这个「无贪」心所,是普遍于三界的一切正报、依报环境,不过这当中有轻重的差别。在道宣律祖的《净心戒观法》说:我们出家人有两关很难过关,一个是「财关」、一个是「色关」。这财色两关,年轻的出家人,血气方刚,多数是贪色;年纪大的人,内心对自己没有安全感,多数贪财,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财富能给他安全感。事实上这两个思想都是颠倒的、不正确的,都是要对治的。

「无贪」的对治,先从「贪色」来说,我们之所以会贪着女色,就是贪烦恼会活动,它是依止「净」的颠倒。好比说:诶,我见到这个女众就起欢喜心,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颠倒想,认为女众很清净,外相清净、内相也清净,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看《智度论》上说:

「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龙树菩萨有大智慧,他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从内相来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是说我们看到欢喜的女众,你把她这层皮剥掉,看她的内在啊,有种种不净物:脓血屎尿,大小便利,充满于身内,而且不是很少,是很多很多。你说内相不净,那外表看起来总好看吧,不是,『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些不净物不是只留在身体里面,它有九个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没有停止的流出不净物来。

讲出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粪』,就像一个皮囊装满了大便,破了九个洞,今天流出、明天也流出不净物。如果我们依止这样的正法去思惟这件事情,就会知道:原来色身是这样子的啊,我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不净为净。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者,觉也」,就是觉悟了,这时候「贪」烦恼就停下来,「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面对于色的「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

至于对于财富的对治,就需要修「无常观」。为什么我们会贪着财富呢?因为我们觉得财富能带来安乐、各式各样的保障。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

饶利有情所惠施,诸财无坚亦有实。

「诸未施财无常灭」,如果我们把这些钱财,放在身边不肯布施,总有一天会死亡会被无常破坏,也会失去它;你对它没有所有权了,无常把它破坏掉,你一块钱也带不走。假设我们趁这口气还在的时候,把这些钱财布施出去,那就不一样了;「由施反成有财库」,由于布施的善业,在我们的第八识当中,积集了一种财富的资粮;「饶利有情所惠施」,我们饶利有情所作的这些布施,使令「诸财无坚亦有实」,虽然钱财是属于无常、不坚固的,但是你能够把这些不坚固的钱财布施出去,反而能够使令你得到真实的功德。

在《智度论》里,讲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栋房子起火,火烧得非常厉害,一个愚痴的人,就拿水去救火,结果救了半天,房子全被烧掉,里面的财富也被烧掉了。而隔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看这个火不能救了,火太大了。怎么办呢?跑到房子里面,把珍贵的财宝全拿出来,虽然房子烧掉了,没关系,他拿这些财宝在其他空旷的地方,又盖了一间新房子。意思是说:「房子起火」表示生命是无常的,无常大火会烧尽我们的寿命,一天一天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色身是不能够常住的。但是你把这些珍宝拿去布施,哦,你能够创造一种善业,下辈子又盖一个新房子,又得到一个可乐果报。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如果你能经常去思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原来财富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善业」才能够帮助我。所以说:我们生命不要去留财富,应该多留一些善的业力,因为财富你带不走,但是布施所累积的善业是可以带的走,能够跟着你的生命到下辈子,又创造一个可乐果报。你把钱财抓住,死亡以后,丧失了所有权什么都没有了。透过这样的无常观,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把钱财布施出去。这是以无常观,来对治我们对财富的执着,这是一个无贪的心所。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何谓「三有」?

答:「三有」是指「欲有、色有跟无色有」,「有」是「存在」的意思。「有」在佛法上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约「因地」,就是指业力。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个「有」是指你所造的业力,经过爱取的滋润之后,能够得果报的强大势力的业力,十二因缘得有指的是业力,我们这里的「有」是指果报──三界的果报;就是存在的意思。本无今有,世间上本来是没有的,你动了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业力,这个叫「有」,你得了一个果报也叫「有」。不过这个「有」多分来说,是指三界杂染的「有」;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是加一个「妙」字,「妙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